不知是否有人洩密,我有探索共享空間的習慣(幾乎紐約每一間共享空間我都去過)。Next Story Group推出新型態共享空間 Kafnu 台北旗艦館,邀請本宮使用 VR 眼鏡隔空體驗。我是個鄉巴佬,這類高科技用不習慣,決定直接殺去 Kafnu台北。一抵達被磅礴氣勢嚇到,我的媽呀,整棟樓耶!總共十二層,除了一樓是餐廳外,其餘都是共享辦公區、私人辦公室、會員活動空間。
看到這兒,不知共享空間是啥玩意的朋友們,我簡短向您介紹一下。共享空間就是一群彼此不相識的陌生人在同一個建築物裡工作,所有資源共享。主要使用族群有兩個:自由工作者以及新創團隊。自由工作者常以咖啡店、麥當勞作為臨時辦公室,也有人選擇在家工作穿著睡衣便可上班。我從前也是這樣,後來選擇每天去共享空間報到。
為什麼呢?很多人很好奇「咖啡店有吃有喝能工作,同樣的錢(甚至花更多)在共享空間工作只能得到 wifi 」。我被路人問過這題不下八百遍,俺的標準回答:「你在共享空間可以得到人脈和效率,光是這兩樣就可以打趴其它選項。」人哪,不要只看眼下手裡和胃裡揣著什麼,要看未來能得到什麼。
自由工作者靠一個人的力量能走多遠?咖啡店隔壁桌可能坐著某老闆或某同業,可你要有十足的勇氣與運氣才能與他雙向交流、博得好感、建立關係。在共享空間不用這麼累,因為很多人來到這裡的目的跟你一樣,是來工作並且交流的,甚至還抱著一種心情:「我想交換資源」。
我剛開始接平面設計案的時候,只知道在家工作最省錢。當年還不流行共享空間,開發客戶都靠口碑介紹。待我體驗過一次共享空間後,第一天就聽到坐對面的室內設計師需要名片設計,第二天接了現場一個新創團隊的網頁設計案。所謂見面三分情,與其在網路上找素未謀面陌生人合作,不如找我這個臉雖然臭了點但能面對面交談、溝通理念的人合作。
此後,我就愛上了共享空間。開發客戶效率高,提案幾乎都會過,所有辦公用品都不用我操心,帶上筆電即可。我轉做行銷公關後,也是用差不多的戰略。行銷人,更需要與人對談、交流。就算不合作,也需要多多走入人群,結識不同產業的人,知道同溫層以外的世界長怎樣。窩在家是能做什麼?
新創團隊也是如此,四人以上團隊,我都會建議租辦公室。辦公室有隱秘性,商場上的秘密不該也不能讓外人聽到,尤其遇到像我這種有神探基因的。不過租用辦公室,芝麻綠豆大的麻煩事兒特別多,這是一個考量。共享空間可以省去這些麻煩,有人打掃整理、房租價格穩定、不用動手整修,這些時間和人力可以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新創團隊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和效率,不是嗎?
Kafnu 台北號稱是「新型態共享空間」,一開始我不明白這是啥意思?實地考察後發現,這是一個結合「生活」的共享空間。人生,不該只有工作,還有生活(吃喝拉撒玩享)(至少我的理念是這樣)。一樓是餐廳,九樓有交誼廳,十一樓是健身空間,十二樓有、酒、吧!靠,我眼睛都亮了。聽說還附有膠囊旅館可好好睡上一覺。嗯,所以這是 Google 嗎?企圖不讓人回家的概念。
三樓共享辦公區(如圖)。這個區域通常是自由工作者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Kafnu 台北採光超好、靠窗座位多(面對窗外),我偶爾想當邊緣人的時候都會選擇對面無法坐人的位子。畢竟回覆客戶信件時,翻白眼不會破壞形象(我有形象嗎我)。共同辦公桌適合交流、討論、學習,提案的時候這桌子很派上用場。
除了三樓外,其它好幾個樓層也都設有共享辦公區,萬一今天不想坐在老位子工作,還能上樓換個地方。七樓空間也讓我很心儀,這裡有數間獨立私人辦公室,還有設備頗高級的錄音室;另外八樓也規劃了綠幕攝影棚。媒體業、創意業、音樂界的朋友們,請掌聲響起來~ 關於錄音室和綠幕攝影棚,這將是未來的共享空間趨勢。現在是影音時代,今後會有更多團隊有錄音、拍攝的需求。
Kafnu 台北目前雖還未正式營運,但聽聞即將開幕,近期會舉辦開幕式,俺有受邀(該穿什麼好呢)(跪求班長贊助治裝費)。一開幕,我就要帶著家當去工作!
話說,通過 Kafnu 台北工作人員的協助,我終於會用 VR 眼鏡了。三樓、七樓的空間,都可使用 VR 眼鏡體驗,感覺跟現場看挺接近的。我在現場仔細觀察了其餘樓層,某些空間很奇妙(我喜歡),例如某個會議室是在閣樓裡,非常特別且隱秘。Kafnu 台北整體空間設計感很強烈,在那裡工作會很愉悅吧。
對 Kafnu台北及 VR 眼鏡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加Kafnu Taipei 【VR視覺體驗活動】搶先體驗 Kafnu 台北旗艦館。(全台限量 80 個,送完為止)。
提醒各位粉絲,參加活動要記得下列條件達標才有機會獲得Kafnu VR眼鏡喔!
1. 前往 Kafnu Taipei 【VR視覺體驗活動】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kafnutaipei/posts/422789761470168
2. 按讚該貼文
3. 於貼文下留言 #Kafnu台北即將開幕我要VR眼鏡
4. 分享 Kafnu Taipei 【VR視覺體驗活動】貼文
我是建議啦,有興趣者可以跟小編私訊相約前往實地看一下,會有更強烈的感受,還能獲得較完整的空間介紹。另外提一下,Kafnu台北的交通相當方便,絕對加分。
#kafnu台北即將開幕 #新型態共享空間
室內設計案源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MIT Media Lab人工智慧系列報導〜台灣留學生唐聖凱:記者呂怡青、彭智宏採訪報導
【唐聖凱大學時期就讀建築系 研究所跨領域學習應用藝術 在恩師劉育東建議下進入MIT Media Lab深造 在這裡愛上電腦科學 將橫跨三個領域專長發揮在VR與AR領域 成為微軟HoloLens團隊研發設計成員 透過“翻轉教育”也翻轉自己的人生】
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他們希望學生用既有的知識去創造新的知識,這個知識可能還不存在於現在的世界上。而Media Lab的訓練,就是在教你想下一個(趨勢)。
這是來自台灣、受過MIT Media Lab文化薰陶後,從此翻轉人生的一流工程師。
我叫唐聖凱,今年41歲。2017年七月拿到Microsoft的offer,舉家遷到西雅圖。目前在Microsoft HoloLens研發設計團隊,擔任研發設計工作。
比如說某傢俱生產者今天推出新的家具,你很想知道這個傢俱跟那個傢俱組合起來長甚麼樣子,廠商也有相關app在做這件事,用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角度來看就是說,我戴上頭套,跟環境隔絕了,這些傢俱元素全都在虛擬空間中,一覽無遺,這是VR。
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就是說,我可能拿著手機,戴上眼鏡,我可以直接看到我的環境,我可以直接把沙發放到我的家裡來,我可以看得到。
Microsoft剛推出一個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的平台,基本上就是把Windows作業系統全部做到VR跟AR裡面,也就是我們現在若用Windows,要拿一個電腦在螢幕上看,然後就用Windows。可是以後你戴上了頭套,Windows就在裡面,它就是一個很完整的VR平台,戴上Hololens(全息影像頭戴裝置),Windows就是一個很完整的平台,所有的app,能在手機上運作,在電腦上運作,你也可以在VR和AR這兩個平台上運作。這是微軟的商機。我在Microsoft裡面負責的就是這些互動。如何從事基礎建設跟使用者之間的互動,如何降低門檻,變成直覺。
大學念建築系,研究所學的是應用藝術。唐聖凱原本以為自己會和其他人一樣,穩穩待在台灣,安分地做個室內設計師。但在碩士班畢業後,海歸派指導教授劉育東推薦他到哈佛當交換學生一年,同時也到MIT Media Lab選課。沒想到這麼一趟美東行,讓他眼界大開,人生從此改觀。
我那次真的是震撼到,大開眼界。我去參觀Hiroshi Ishii(石井裕)教授的實驗室,他的實驗室放了幾個玻璃瓶子,下面有打很漂亮的燈光,很有趣的是,你把玻璃瓶子一打開,就有音樂從裡面跑出來,不同形狀瓶子打開會有不同聲音,那次我真的是有點震撼到,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把數位資訊跟現實生活的物件,結合在一起的感覺。他還陸續有其他案子,比如說一個沙桌,就像小朋友玩的沙桌,沙桌上會有投影機投影在不同地形地貌上面,只要用手去撥沙,然後就會在電腦裡重新把等高線圖計算出來,然後再投影回到那堆沙中,也就是你透過雙手和沙的互動,你可以去操控電腦裡面的資訊,那你想想看,拿這個沙給小朋友玩,然後教小朋友湖泊河流的概念,沖積的概念,只要手去做操控,就會有這些數位模擬跑出來,那一次真的是我第一次覺得說,對,就是這個,我就想學這個。用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AR的概念,AR就是把數位資訊放到真實世界當中。
唐聖凱打定主意勇闖天涯。但本事不夠,根本別想擠進Media Lab大門。他到卡內基梅隆大學鍛鍊筋骨,學電腦設計和人機互動,回國後到華碩電腦磨刀,做了幾個有趣的案子,熬了好些年,繞了一大圈,憑著「花械花開Florabot」設計案,在台北花博和國際性展覽打響名號,最後終於取得夢寐以求的Media Lab入場卷。
第一它很難申請。第二是進去後非常非常競爭,課程壓力非常重,你的同學都是萬中之選,大家企圖心都很強,所以在那裡幾乎就是搏了老命在和同學競爭,再加上MIT Media Lab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相當多,內部有各個系所的資源和課程可以修習,外部有很多企業資源,所以除了可學習到理論上很前端的概念,業界有很多前端的技術也可以匯集到這裡,在做project的時候,都是跟很前端的企業一起合作,那時候是成長很快的時期。
儘管Media Lab成立三十年來也曾出現起伏,但唐聖凱認為,這裡的獨一無二和得天獨厚,
也許真得親身待一陣子,才能體會為什麼很多人都想複製Media lab模式,卻始終沒有辦法找到第二個Media Lab。離開波士頓後,他一度前往位於舊金山的三星矽谷總部工作。幾年後來到Microsoft,重返令他念念不忘的AR領域。除了上班,工程師的大腦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停止天馬行空地發想。這是他在Media Lab時期受到的啟發,也是一輩子的最大資產。
我現在從事AR相關研究,公司做的就是戴一個眼鏡,可是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時間是不能戴眼鏡的,或不方便戴眼鏡的,比如說你在煮飯,有油煙,眼鏡不方便,所以我就想,有沒有可能拿另外一個媒介,來呈現AR這個東西,所以我就發現鏡子是一個很不錯的東西,因為可以反射日常生活到鏡子裡面,所以這個概念就是說,我太太每天拿著食材煮飯,她會加很多調味料,她放這塊肉可能用這瓶,放那塊可能用那瓶,久而久之鏡子就學起來了,學起來我太太到底怎麼煮飯,食材跟調味料的關係,有天她要出差,在機場打電話給我說,我今天沒辦法回去煮飯,你自己想辦法煮飯。我說我不會煮啊,怎麼可能… 我回家把肉放在灶台上,突然我就看到鏡子裡面亮起來一個箭頭,告訴我說我太太會用這罐調味料,我移動調味料後,發現還可以從鏡子看到剩下調味料的容量不大夠,我是不是應該要上網重新訂購一瓶,所以我就把調味料往上提,再放下來以後出現選單,在選單裡我就可以選擇在網路上購物的功能。回到原來的脈絡就是,它告訴我調味料要甩三下,我甩三下後,他又告訴我下一個步驟,調味料要用五匙,這個概念就是用鏡子當作AR入口,然後可以跟IoT(物聯網)來結合,這個鏡子不只是提供資訊,還可以學習跟人之間的關聯性,然後把資訊在對的時間點,顯現給你們知道,同時我在使用的時候,他也在學我使用的新的模式,所以他等於是AR加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的概念。
所以假如做AR,Amazon是第一個會賺錢的公司.。這是我的預測。
VR和AR的廣泛運用,工程師勾勒未來生活的遠景,都讓我們讚嘆連連。不過攜家帶眷旅居海外的唐聖凱說,自己對做生意賺錢沒什麼興趣,反倒是很樂意幫助別人想想未來出路。
其實早一波iphone做了app store,那時候都在做手機app,職場上有一大堆職缺,都在談這件事情,有很多人才可以投入。再來下一波,我預計從今年開始在未來五年到八年,基本上就是做VR和AR 內容的世界。但是這方面的人才現在並沒有很大量。(你指台灣還是全球?)全球。就連我們在Microsoft有很多人才都是轉任,他們可能早期在Microsoft做得很好,做app,做這些2D介面設計做得很好,現在就轉任做VR。
這個東西就像十年前的黑金剛,二十年前的黑金剛手機,大家都想說這東西怎麼可能普及?就如同你現在質疑它怎麼可能普及,可是手機現在變這麼小、這麼薄,這東西以後變這樣,你有沒有覺得這其實就是個未來?
儘管英語不是母語,在溝通上難免吃力,但在國外闖蕩幾年下來,他始終對台灣專業人才素質很有信心。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回家,和大家聊聊,那些年在MIT Media Lab的那些事。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跟朋友聊,我們十年前在想、跟被訓練的,我們學的東西跟我們學完後想出來的點子,慢慢地到現在都成真了,可是我還有二十年。那下個十年呢?我現在從事AR和VR,我覺得更急迫的是,在十年、二十年後,自己要收割的是什麼?你看我十年前學的是這個,十年後我拿著這些計畫,這些都是我應徵工作的材料,我拿著這些材料,然後應徵上了,代表我十年前學的東西是有用的,我現在不是學生了,也在從事十年前做的產業,那我十年後要做甚麼?十年後VR和AR一定會普及到一個程度,然後會有下一波,所以我現在就在想,那下一波是什麼?這就呼應到Media Lab的訓練,Media Lab的訓練就是在教你想下一個(趨勢)。你待過Media Lab,受過那樣的文化薰陶,你會不自覺地問自己:十年後我要做什麼?這就是我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你給自己的命題是,如果十年後我要怎麼收,現在當下我就該怎麼栽。我覺得這是我的人生哲學。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室內設計案源 在 【_天啊,拎杯的日本丈夫好靠北_】 Facebook 八卦
給小小孩玩手機一直是板桓最不喜歡的安撫方式!畢竟現在網路資訊大多沒有經過過濾,一直盯著小螢幕也傷眼😥所以板桓大都是買繪本或有聲書給秘密髮髮看,利用繽紛的視覺圖案跟有聲書來吸引孩子注意跟刺激他們小腦袋瓜兒思考~😜
像龍哥以前做室內設計,只要是不特地做天花板裝潢的住家,大多燈源都會在房間的正中間。這樣是為了讓燈光平均擴散到房間的每個角落。但是這樣的配光方式,其實很不適合書桌靠窗的小小孩、尤其是需要長時間讀書的青少年。特地做天花板裝潢的住家就沒問題了嗎?不,更慘。很多人會採取層板燈這種間接式的光源,這是種將燈光藏在裝潢內、讓燈打在天花板反射,營造出不直接刺眼的燈光。但這種光源其實都偏暗,對於讀書也是壞處多多。
這次有幸接到德國品牌 Luxy Star 樂視達 小編邀請,讓龍哥體驗他們家的 #鋁合金USB充電LED護眼檯燈 !光是檯燈外型就很有質感,不像是坊間塑膠還會過熱、有燒焦塑化味的低價檯燈。她們家跟哀鳳一樣有玫瑰金、炫燦金兩色,質感hen~~~好❤️❤️
很有人性化的七段式調光及五種色溫,可以依照當下環境去調整最舒適的亮度,只要用手指滑動就可以輕鬆調整!護眼設計方面龍哥也很喜歡,利用特殊的光學透鏡過濾眩光,不疊影、不閃頻,加上亮度非常足夠,據小編所說照度達1500lux✨✨是國家標準的三倍!!光源很平均不刺眼,也不會讓龍哥看電腦、小小孩看書時眼睛不舒服~~😘
燈管一旦過熱容易有燒焦的塑化味,而且很容易燙到屁孩細嫩的小手(尤其是愛模仿老木調整燈管角度的半獸人,每次都以為自己是鐵砂掌、一掌就包住燒燙燙的燈管。但他們家的燈管有防燙設計不會過熱,不然小孩手常常在那邊摸啊抓的,一個不小心被燙得哀哀叫,對於有小孩的家庭使用起來也更安全!
貼心的是燈臂角度也可以依照使用者的身高桌子高度、自由調整,家裡缺檯燈的小瘋子們,不妨參考看看樂視達~😍😍
【誠實豆沙包】龍哥以前做過的室內設計案子,不乏的就是案主說間接式燈光太暗、國中小孩看書看不清楚;不然就是傳統式光源,孩子一坐上去、就直接遮住了光線。
有很多案主都希望設計師可以為孩子打造一個舒適的讀書環境,但龍哥總是會婉拒客戶做固定式的書桌、光源配置,因為設計師沒有比家具師更了解家具。龍哥總是會建議客戶省下這筆錢,去找符合人體工學的書桌、不眩光護眼的質感檯燈,而龍哥能替案主做的,就是更彈性地配合家具進駐時的預留空間規劃。
所以當自己的孩子誕生後,開始會坐上書桌看書、讀繪本的時候,龍哥便一直將找好檯燈的事情放在心上。龍哥去五金行買過很鳥的檯燈,燈管過熱、光源分布不均,最慘的是眩光嚴重(幹它外包裝寫護眼不眩光)龍哥光自己打電腦使用,就覺得眼睛很不舒服了,根本也不敢給小孩使用。
樂視達的檯燈設計很貼心,龍哥上述的介紹也完全符合龍哥的實際使用心得。這燈是好燈,小小瘋子如果到了要培養孩子坐在書桌的年紀,可以準備一盞好檯燈、讓孩子的眼睛不受到室內燈源的傷害。
同等級產品都不止這價格、而且功能性與角度調整也沒有如此豐沛。現在廠商特別開了一團市面上最優惠的團購只要一仟出頭,還加送市價500元最新款「三合一超快充電線」!現在買超划算,有缺檯燈的小瘋子們可以趁這次添購噢!搶購連結在這👉http://user15931.psee.io/A4G35
室內設計案源 在 小弟我在室內設計公司當了多年業務的心得 - Mobile01 的八卦
空間設計我們可以再深入討論一點,為什麼人需要設計,又為什麼需要設計 ... 都是會以「免費丈量、免費設計及免費3D」,來爭取案源,這樣的方式,我稱 ... ... <看更多>
室內設計案源 在 室內設計師找接案- 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大家好,我在室內設計這行已經做了好幾年,一直都待在同一個公司, ... 都有時間接想請問大家剛開始接案、啟動資金有限的設計師都去哪裡找到案源的? ... <看更多>
室內設計案源 在 不知道怎麼接案嗎?室內設計師的案源怎麼來?你需要的是打造 ... 的八卦
設計外包接案 接案如何報價? · 室內設計 公司的 案源 都怎麼來的聽聽豪哥的分享吧 · 三分鐘輕鬆學油漆【榮泰漆料行ft. 萬舍油漆工程行】 · ee專業木地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