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難,但你就是得永不放棄!"
-林書豪
#不要哭
#我心中的籃球英雄
🏀太感人的演講
-
提到『永不放棄』,林書豪是最經典的代表人物之一,從他起初背負與父親夢想,設定挑戰NBA就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這豪情壯志講出來還會被人當笑話,甚至嗤之以鼻。
然而秉持不放,堅持信念、相信自己的態度,林書豪在高中帶領Palo Alto贏得該區冠軍,成為當地明星球員,但當他將自己比賽影片寄給各大NCAA籃球名校時,沒有一支球隊願意給他獎學金。
-
曾經有位評論員講過,如果換個膚色,以林書豪場上的出色表現和優異的學術成績,僅有不上的可能,但當時哪間籃球名校會給一個華人籃球員獎學金,這太難了,大部分一個刻板印象就是不行,應該只有被屌打的份。
但林書豪一樣不放棄,進入哈佛大學,身處的常春藤聯盟本就是小聯盟,在籃球領域上和關注度很難跟其他籃球名校比,在前進NBA的跳板上,他可說重重跌了一跤。
-
⚠因為哈佛大學上一個進入NBA的球員已經1954年的事情,#將近半世紀沒人可以打進NBA,因此這所學術界頂級的名校在籃球夢上能說是墳場。
所以林書豪想進入NBA,那基本是要夢醒了,在外界看來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可是他仍不放棄,帶著一種,就算沒人相信你,你也得相信自己的信念放手一搏。
-
沒籃球獎學金、不受重視的舞台,這沒關係,咬緊牙關堅持就對了,在這四年期間他打出相當全面的表現,面對一級名校Connecticut,他還轟下大學生涯新高30分,讓許多球探為之驚嘆,這華人小子到底是誰?
當然,選秀會林書豪沒上,過去也從未有本土華裔人士上過,會進入選秀的,大多都是在海外名揚國際的職業球員,如姚明、王治郅、易建聯、孫悅等人。
-
然而就是不放棄,前去發展聯盟等待機會,最終勇士給了他機會,最後輾轉到紐約尼克,才把握良機開啟傳奇性的『林來瘋』,一舉成為亞洲的驕傲。
⬛如果小時候就在大眾刻板印象放棄籃球夢。
⬛如果高中毛遂自薦失敗就放棄籃球夢。
⬛如果進入哈佛這樣籃球小學校就放棄籃球夢。
⬛如果在選秀失敗就放棄籃球夢。
⬛如果在被勇士與火箭釋出就放棄籃球夢。
-
就不會有現在的林書豪,也不會有這樣振奮人心、充滿奇蹟色彩、勵志的『林來瘋』出現去感染許多也深深擁有籃球夢的亞洲年輕人。
當有林書豪這樣的案例出現,絕無法想像對於同樣有夢進入NBA的人是多巨大的鼓舞,他就像是將高聳的巨牆敲出一個洞,哪怕再小,機會就是存在著,扮演一個引領大眾的成功夢想家。
-
而林書豪回台灣談到回顧自己的NBA生涯和當下處境,他很有情緒也很有感而發談了很多,首先他先談到他自己去年在多倫多暴龍的情況:
"NBA是一個漫長的旅程"
"漫長又艱難"
"在傷癒後我去了暴龍"
"他們會選擇我證明自己依然可在這舞台打球"
"在加入暴龍我有12-15場比賽"
"可以決定自己在這球隊的未來是成功或失敗"
"但這幾場我創生涯新低命中率"
"還一度連續投丟17顆三分"
"到了季後賽我就完全沒出場機會"
"不過好在我們拿下總冠軍"
"在賽季結束後我一直安慰自己"
"試圖說服自己要克服這次難關"
"然後必須要重新振作起來"
"但之後開啟的自由市場"
"形成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
這九年來,林書豪受到多少打壓,我想我們是很難體會的,很遺憾,美國就是會種族歧視,有去過那裡住過,真的能深切感受到那樣氣氛,何況是在這運動職場裡,尤其是一個亞洲人本就不待見、被瞧不起的籃球領域。
所以對於自己回顧這些年的生涯,林書豪含淚的說道:
"人生真的好難"
"我總是希望做事做正確的方式"
"但每一年的挑戰都越來越艱難"
"因為有一句話說"
"當你跌到谷底時"
"你只能往上爬"
"但對我來講每年的谷底總是越來越深"
"自由球員市場對我來講是很艱難的過程"
"因為有點感覺NBA好像放棄我"
"我一直都認為當有任何機會"
"別人可以懷疑我"
"他們就會懷疑我"
-
而帶著這樣情緒回到亞洲,林書豪也很難受的說:
"在這季後賽結束後"
"我就要展開亞洲之旅"
"說真的我很不想來"
"因為在這六週時間我都必須微笑面對大家"
"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總冠軍"
"但我不覺得自己配得上"
"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想的未來"
"說真的,我覺得蠻丟臉的....."
-
最後林書豪告訴所有人:
"我今天來到這裡對大家講我的故事"
"就是想告訴你們所有人"
"永遠不要放棄"
"我的講稿真的是一個小時前寫出來的"
"因為我自己每當要準備時"
"就會忍不住哭泣"
"在我離開美國展開亞洲行時"
"我就已經哭了三次"
"但我要成為一個榜樣"
"永不放棄的榜樣"
"我會一直在這裡"
"和大家堅持下去"
-
不斷再講,林書豪已經不需要證明什麼,他在籃球夢所建構的偉大故事,早是一樁美談,甚至是不可抹滅的歷史,這促使他永遠在籃球軌跡裡佔有一個位置。
談到亞洲最偉大的NBA球員,姚明之後無疑就是他,未來有沒有真正流著亞洲人血液的球員成為第三人,我認為很難,短期之內很難有,不管是從海外、還是美國本土的華裔人士,這確實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過去林書豪就是這麼瘋狂不放棄的完成這樣艱鉅的成就。
回顧當年2010梯的選秀球員,現在只剩下14個球員還有球打,林書豪可以在聯盟打滾九年之久,我相信早已經打破許多人眼界,對此欽佩不已。
-
不管林書豪未來還有沒有NBA舞台,在我心中都是偉大的籃球員。
偉大有許多種定義,林書豪絕對具備這個資格,對於真正愛籃球愛打球、懂得尊重人的球迷,肯定了解其意義所在。
加油, Jeremy Lin 林書豪
你真的是很多人的偶像與榜樣,感染了無數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位,身為長期的支持者,真的感到無比驕傲。
⬛⬛⬛⬛⬛⬛⬛⬛⬛⬛⬛⬛⬛⬛
⚠在此也順便提一下
你不喜歡我寫的球員可以不要看,討厭林書豪或討厭Westbrook你可選擇跳過,或者是退出我粉絲團都沒關係,別管我要寫誰。
我這不是新聞台,我寫我所想寫的,我有自己的主觀是一定的,但我絕對盡力一些客觀,以及尊重任何人,所以也請尊重我,
✔而如果你是喜歡我的文,也歡迎在『...』追蹤中那裡按『搶先看』,感謝你們的支持。
-
⬛我的Instagram
➡https://tinyurl.com/y2w7lgm5
✏️ HBK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Ordinary Gaming Studio平民遊戲工作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些說話很想去講 有些盲點很想去打破 有些謬論很想去反駁 有些可能性 很想去尋找 ----------------------------------------------------------------------------------- 考試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到現在仍會覺得全都是教...
「客觀主觀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Nana Liang 梁云菲 Facebook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Ordinary Gaming Studio平民遊戲工作室 Youtube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Re: [請益] 主觀與客觀? - 看板ask-w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好青年荼毒室- 哲學部's post - 主觀與客觀的衝突 的評價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客觀存在 的評價
- 關於客觀主觀定義 在 好桌遊的定義客觀vs 主觀桌遊港講東西BG Port BG Up S2 Ch.15 的評價
客觀主觀定義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八卦
"人生很難,但你就是得永不放棄!"
-林書豪
#不要哭
#我心中的籃球英雄
🏀太感人的演講
-
提到『永不放棄』,林書豪是最經典的代表人物之一,從他起初背負與父親夢想,設定挑戰NBA就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這豪情壯志講出來還會被人當笑話,甚至嗤之以鼻。
然而秉持不放,堅持信念、相信自己的態度,林書豪在高中帶領Palo Alto贏得該區冠軍,成為當地明星球員,但當他將自己比賽影片寄給各大NCAA籃球名校時,沒有一支球隊願意給他獎學金。
-
曾經有位評論員講過,如果換個膚色,以林書豪場上的出色表現和優異的學術成績,僅有不上的可能,但當時哪間籃球名校會給一個華人籃球員獎學金,這太難了,大部分一個刻板印象就是不行,應該只有被屌打的份。
但林書豪一樣不放棄,進入哈佛大學,身處的常春藤聯盟本就是小聯盟,在籃球領域上和關注度很難跟其他籃球名校比,在前進NBA的跳板上,他可說重重跌了一跤。
-
⚠因為哈佛大學上一個進入NBA的球員已經1954年的事情,#將近半世紀沒人可以打進NBA,因此這所學術界頂級的名校在籃球夢上能說是墳場。
所以林書豪想進入NBA,那基本是要夢醒了,在外界看來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可是他仍不放棄,帶著一種,就算沒人相信你,你也得相信自己的信念放手一搏。
-
沒籃球獎學金、不受重視的舞台,這沒關係,咬緊牙關堅持就對了,在這四年期間他打出相當全面的表現,面對一級名校Connecticut,他還轟下大學生涯新高30分,讓許多球探為之驚嘆,這華人小子到底是誰?
當然,選秀會林書豪沒上,過去也從未有本土華裔人士上過,會進入選秀的,大多都是在海外名揚國際的職業球員,如姚明、王治郅、易建聯、孫悅等人。
-
然而就是不放棄,前去發展聯盟等待機會,最終勇士給了他機會,最後輾轉到紐約尼克,才把握良機開啟傳奇性的『林來瘋』,一舉成為亞洲的驕傲。
⬛如果小時候就在大眾刻板印象放棄籃球夢。
⬛如果高中毛遂自薦失敗就放棄籃球夢。
⬛如果進入哈佛這樣籃球小學校就放棄籃球夢。
⬛如果在選秀失敗就放棄籃球夢。
⬛如果在被勇士與火箭釋出就放棄籃球夢。
-
就不會有現在的林書豪,也不會有這樣振奮人心、充滿奇蹟色彩、勵志的『林來瘋』出現去感染許多也深深擁有籃球夢的亞洲年輕人。
當有林書豪這樣的案例出現,絕無法想像對於同樣有夢進入NBA的人是多巨大的鼓舞,他就像是將高聳的巨牆敲出一個洞,哪怕再小,機會就是存在著,扮演一個引領大眾的成功夢想家。
-
而林書豪回台灣談到回顧自己的NBA生涯和當下處境,他很有情緒也很有感而發談了很多,首先他先談到他自己去年在多倫多暴龍的情況:
"NBA是一個漫長的旅程"
"漫長又艱難"
"在傷癒後我去了暴龍"
"他們會選擇我證明自己依然可在這舞台打球"
"在加入暴龍我有12-15場比賽"
"可以決定自己在這球隊的未來是成功或失敗"
"但這幾場我創生涯新低命中率"
"還一度連續投丟17顆三分"
"到了季後賽我就完全沒出場機會"
"不過好在我們拿下總冠軍"
"在賽季結束後我一直安慰自己"
"試圖說服自己要克服這次難關"
"然後必須要重新振作起來"
"但之後開啟的自由市場"
"形成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
這九年來,林書豪受到多少打壓,我想我們是很難體會的,很遺憾,美國就是會種族歧視,有去過那裡住過,真的能深切感受到那樣氣氛,何況是在這運動職場裡,尤其是一個亞洲人本就不待見、被瞧不起的籃球領域。
所以對於自己回顧這些年的生涯,林書豪含淚的說道:
"人生真的好難"
"我總是希望做事做正確的方式"
"但每一年的挑戰都越來越艱難"
"因為有一句話說"
"當你跌到谷底時"
"你只能往上爬"
"但對我來講每年的谷底總是越來越深"
"自由球員市場對我來講是很艱難的過程"
"因為有點感覺NBA好像放棄我"
"我一直都認為當有任何機會"
"別人可以懷疑我"
"他們就會懷疑我"
-
而帶著這樣情緒回到亞洲,林書豪也很難受的說:
"在這季後賽結束後"
"我就要展開亞洲之旅"
"說真的我很不想來"
"因為在這六週時間我都必須微笑面對大家"
"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總冠軍"
"但我不覺得自己配得上"
"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想的未來"
"說真的,我覺得蠻丟臉的....."
-
最後林書豪告訴所有人:
"我今天來到這裡對大家講我的故事"
"就是想告訴你們所有人"
"永遠不要放棄"
"我的講稿真的是一個小時前寫出來的"
"因為我自己每當要準備時"
"就會忍不住哭泣"
"在我離開美國展開亞洲行時"
"我就已經哭了三次"
"但我要成為一個榜樣"
"永不放棄的榜樣"
"我會一直在這裡"
"和大家堅持下去"
-
不斷再講,林書豪已經不需要證明什麼,他在籃球夢所建構的偉大故事,早是一樁美談,甚至是不可抹滅的歷史,這促使他永遠在籃球軌跡裡佔有一個位置。
談到亞洲最偉大的NBA球員,姚明之後無疑就是他,未來有沒有真正流著亞洲人血液的球員成為第三人,我認為很難,短期之內很難有,不管是從海外、還是美國本土的華裔人士,這確實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過去林書豪就是這麼瘋狂不放棄的完成這樣艱鉅的成就。
回顧當年2010梯的選秀球員,現在只剩下14個球員還有球打,林書豪可以在聯盟打滾九年之久,我相信早已經打破許多人眼界,對此欽佩不已。
-
不管林書豪未來還有沒有NBA舞台,在我心中都是偉大的籃球員。
偉大有許多種定義,林書豪絕對具備這個資格,對於真正愛籃球愛打球、懂得尊重人的球迷,肯定了解其意義所在。
加油, Jeremy Lin 林書豪
你真的是很多人的偶像與榜樣,感染了無數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位,身為長期的支持者,真的感到無比驕傲。
⬛⬛⬛⬛⬛⬛⬛⬛⬛⬛⬛⬛⬛⬛
⚠在此也順便提一下
你不喜歡我寫的球員可以不要看,討厭林書豪或討厭Westbrook你可選擇跳過,或者是退出我粉絲團都沒關係,別管我要寫誰。
我這不是新聞台,我寫我所想寫的,我有自己的主觀是一定的,但我絕對盡力一些客觀,以及尊重任何人,所以也請尊重我,
✔而如果你是喜歡我的文,也歡迎在『...』追蹤中那裡按『搶先看』,感謝你們的支持。
-
⬛我的Instagram
➡https://tinyurl.com/y2w7lgm5
✏️ HBK
客觀主觀定義 在 Nana Liang 梁云菲 Facebook 八卦
今早臉書被一則相當氣憤的新聞洗版。
相信大家都看到「公民記者」這個關鍵字,但何謂公民記者?
公民記者被視為「每位公民皆是記者」的定義,但公民記者不隸屬主流記者,所以專業度、 客觀、切入事情的角度都保有主觀意識。
公民記者和記者所為不同,沒有記者證、不參與記者會、無法進入官署,但卻不損公民記者在報導上的權益。
自稱公民記者的洪素珠,在影片內不但嚴重辱罵老榮民,更是言語霸凌跟歧視,我實在不懂,他對年紀這麼大的老人如此口氣強烈且具攻擊性是為什麼?
他改變不了過去,更是無法改變現狀與未來。
影片內他一直稱對方為「中國難民」,可以講出這個字眼也實在太偏激了,如果造他所說,那我就是「中國難民」的孫女,「因為我外公就是外省人!」
我們都是黑頭髮黃皮膚的亞洲人,就算上一代有甚麼恩恩怨怨,也無需用這種方式挑釁、惡意中傷對方,洪素珠用自身去代表整個臺灣人,講出這種話我實在無法苟同!
洪素珠用帳號「素素」的名字,在PeoPo公民新聞發表過了2千多則報導,而他還在國小擔任故事媽媽,更是宣導她自己的「被遺忘的台灣歷史」教材,沒有人制止這樣的種族仇恨歧視,事情就只會一直繁衍下去,這是我們的可悲!
客觀主觀定義 在 Ordinary Gaming Studio平民遊戲工作室 Youtube 的評價
有些說話很想去講
有些盲點很想去打破
有些謬論很想去反駁
有些可能性 很想去尋找
-----------------------------------------------------------------------------------
考試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到現在仍會覺得全都是教育制度的錯?
我們的社會病在哪裡,你知道嗎?
留言分享你對影片的感悟
靠你們的分享和讚好,才有機會增加影片的曝光率
讓更多的人看到喔,麻煩你們了
-----------------------------------------------------------------------------------
●●平民遊戲急需你的救援●●
版權關係、廣告功能是不會為頻道帶來收益
但若有心人 有能力、想支持、肯定我們的製作 :
https://youtube.streamlabs.com/UCOOzVNnAm0z6v1ImCftzWnw#/
- 社交媒體 -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rdinarygamingstudio
流浪制作者白白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rdinarygamingstudio_shiro/
選用音樂:
0001 - 澤野弘之
9thMob.-流星のナミダ -ORCH-VER - 澤野弘之
RequieM - 澤野弘之
你是你本身的傳奇 - 方皓玟(Charmaine Fong)
影片引用:
I JUST SUED THE SCHOOL SYSTEM !!! - Prince Ea
----------------------------------------------------------------------------------
別字、發音問題:
1。收獲→收穫
2。畫上→劃上
3。夫復何求:「夫」為句首發語詞,無特別意思。應該讀「扶」(Fu4),而非「膚」(Fu1)
4。社蓄→社畜
5。陣述→陳述
6。跟本→根本
別字王 - 白白orz
----------------------------------------------------------------------------------
觀看我們上一部 「真.伏」評價 - 藍鯨遊戲 BlueWhale
https://www.youtube.com/edit?o=U&video_id=59ZhaxoGcbo
---------------------------------------------------------------
本影片長達2500字 的 講稿
2017年4月,由著名伏GAME廠HKEAA推出的DSE 2017已經在7月12日的「放榜日」下正式落幕。那些象徵香港的標點符號、快樂指數、Elderly home、電子煙。被BAN了的計數機大法、Delay播出的錄音帶、提早收卷的那5分鐘。現在回想起,會不會都想講一句「做人別太HKEAA」呢?
-伏GAME指數時間-
看著幾日前收到的成績單,憑著此刻的心情,你 打算給這個遊戲多少分?
☆☆☆☆☆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當下的你 或會覺得氣憤、心有不甘、失望、沮喪、絕望、失去方向。
請你記住此刻的感受,但忘記考試的內容。因為幾年後,你再回看今天,你只會覺得
哈 小事一樁 不足掛齒
那時的你更會嘲笑自己今日為何會 傻傻地 自尋煩惱 提不起勁
講呢D (港語 - 即在別人提及不想提起的糗事,或別人過分吹噓時,作輕輕帶過之用。)
沒錯,這樣說的確是「馬後炮」,因為這句是處於旁觀者的角度說的
但今天 我不會跟大家講「盡了力便好」,今天我不會跟大家講「明天會更好」,
今天 大家都是當局者。大家都是身處「迷」宮內的玩家,還在苦惱讀 高級文憑 (high Dip)還是 副學士 (Asso)、抑或考慮重讀。有時,當煩惱找上你,的確是 避不開、逃不過。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去爬出這個四面牆,繼續踏步向前。
我問你們,在這場61669人一同參與的遊戲中,你認為你得到了什麼?
手上那張只存在數字的成績表? 5個lv2,兩個lv4,三個5,幾顆星,一個學位,一個文憑,一個為了證明自己價值的證書?
錯,都錯
難道那段努力奮鬥的日子,那份為了夢想、前途打拼的熱血,那些明明很累但依然睡不著的深夜,那份很想放棄的堅持。 現在回想,真的對你mean nothing(了無意義)?
在這場考試之中,我們最大的收穫,並不是今天收到的結果,不是這張只存在星與數字的紙。而是 我們這段不斷付出的過程。 對,付出 就是 收獲。這場經歷,人一生只能獲得一次,而我們已經拿到了,夫復何求? 這段回憶成為我們這6年成長的最佳印證,為我們的中學生涯畫上最後一個句號。
你或者會說,公開試的成績會影響一生,以後生活好壞、車樓有否就由此刻奠定。
傻啦
公開試的成績是會影響你的前途,但影響前途的還有更多因素。包括你當日那段奮鬥,今日這份不甘心,往後不屈的堅持。只要你能夠好好把握和珍惜每一個挫敗的經歷,它們就會漸漸變成你 步向成功的經驗。
「陽光與陰影」你們都寫過多少遍了?
「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梁啟超
別跟我說這個簡單的道理你到現在考完仍然不懂喔
今天的你可能進不了大學,我送你們兩句吧
「學無前後,達者為先」
「條條大路通羅馬」
入學的遲早並不會決定你成就的高低
馬雲都不是retake(重考)了,是quad take(4次重考)。他今天的成就不用我多說
「羅馬」指的不是大學,而是你心目中理想的位置。
只有 心態才可以決定你的境界
放榜的事我們就不再去討論了,昨日已成為過去。今天的你撐過去了,那又代表什麼?
一年後,兩年後,三年後。歷史只會不斷重覆,以後只會有更多的「你」去承受今天的「被分級」的待遇。往後的日子裡,只會有更多年輕人迷失於這個荒誕的漩渦之中。安慰的說話,人人都會講。
接下來,我想跟你們認真去討論一件事。
香 港 的 教 育 制 度
我問你們,我們的制度有什麼問題?
我再問你們,哪裡的教育制度是沒有問題的?
沒有 世上是沒有完美的制度,日本 台灣 韓國 內地 新加波 的學生一樣需要寒窗苦讀
一直以來,教育制度,就只有 「是否有效」及「是否適合」之分
從香港近年的競爭力水平來說,明顯兩方面都不達標
明知道HD(高級文憑) ASSO(副學士) 在社會認受性是低,但為什麼人人依然要去搶著去讀。
因為大家都知道,有一份學歷證明,總比沒有好。
有選擇的話誰想這樣,跟本就不到我們去作主。面前就只有一系列的教育副產品,去給我們這群教育犧牲品去接受,還說到這如「自助餐」一樣給我們去選擇。畢業後更不被社會認受。
你對藝術、設計有興趣? 喜歡寫作、文學創作? 很抱歉,大家都會跟你講「香港不適合你」。而你是無法反駁,因為這是 事實。最後大家只可以迫於無奈地去讀工商管理、工程。 為什麼? 因為他們說 有「錢」途。
制度的本質是「死」的,它是由人訂出來的。香港的教育制度並不荒謬。荒謬的 是我們的社會。
為什麼以前我們小三TSA都是隨便考,現在的小學生就要叫苦連天,上訴到立法會?
因為校方想把數據做好、想升排名、拿更多的好處,便去催谷學生
為什麼School Secret 要叫名校secret?
因為讀名校值得炫耀,好威風的 ,說好的「英雄莫問出處」呢?
為什麼香港女生選男朋友都要選個有車有樓的? 中環價值嘛。
為什麼讀文學、設計、體藝科,就要「被」注定沒前途。 因為香港是4大產業傾斜,只有「實用性知識」才會被視為「才華」。
為什麼到今時今日你仍然在意你的DSE分數多少? 功利主義,人類最直接的思考模式 - 結果論。
當我們身處的社會是 一切都只會用 結果 去衡量,無視任何事物的內在意義及過程。 那麼我們的教育制度,又能好到哪裡去? 當 考試 與 學習 是應該被分開看待。 但這個被評為「考核金魚能否爬樹」的教育模式,正正就在百份百地服務一個考試系統。 這不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原罪,因為教育制度 把「分數」的位置放的比我們品德修養、才能、自我價值 更高....
不對..這根本不是教育制度,這只是一個把學生變成社蓄及機器的「訓練」制度。
當應有的價值觀不斷被俗世所扭曲,並標榜為一種「偽正確」,制度自然會淪為順應社會的工具。 我問你們,現在該向誰問責? 今天「殺人兇器」成為代罪羔羊,而真正的劊子手卻逃之夭夭。
我們常常說,這個城市要「可持續發展」。 我想問,我們這個社會有什麼值得留給下一代? 殘酷的學制、無窮無盡的壓力、瘋狂的樓價、不理性的競爭環境?
假若你說 我們社會鼓吹的是向上爬、力爭上遊的競爭心態 也罷,可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比的是誰較可憐,誰較慘,誰較低分,誰的人生較為 失敗。
有沒有突然覺得,我們這個社會,病得不輕.....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易經
我們的社會已經沒辦法再去進步,相反的是不斷地倒退。
由香港已經逐漸比不上鄰近的城市,失去香港獨有的優勢的一刻,已經象徵著改革 的迫切需要。今天我們不去作出改變,只會有莘莘學子與我們一樣承受著相同的苦難,你忍心嗎?
「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 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
「人才」需要重新定義,人的價值亦需要被重新重視
或者你會想問,說這麼多廢話又能帶來改變嗎? – 結果論派
的確,此刻我們未必可以改變到什麼,但那是否代表我們不應該去爭取? 是不是難以實現的事情,就等於沒意義,不切實際? 你這樣說是在否定多少人的努力? 這個問題,不攻自破。 (其實我想在背景插入 市民遊行、反國教、無國界醫生、明哥派飯、薯片叔叔(懂的會懂etc)
我們作為現有制度下的犧牲品。就算要像像堆屍一樣,也要為我們的下一代拼湊出一條能走的道路。 這是我們 活在當下 的人最應該做的事,最應該履行的公民責任。
- 伏GAME指數 - 時間
看著幾日前收到的成績單,憑著此刻的心情,你 打算給這個遊戲多少分?
☆☆☆☆☆
重要嗎? 反正都成為過去了~
I did my part, what about you?
---------------------------------------------------------------
記得別忘了訂閱我們! 3萬訂閱者我們會進行抽獎~ 謝謝觀看
客觀主觀定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僅剩"3"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叫做「快樂不在於你遇上的事,而是在於你所專注的事。」這一句話乍聽之下,有一點心靈雞湯的味道喔。
通常我對這種說法,都不會太在意;只是呢,這句話卻是我少數感覺起來,很像是心靈雞湯,但是我個人會奉為圭臬的。
今天呢,我就從一個心理學家,勞拉卡爾.史丹森。他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做一個長期的調查裡,來跟你分享這個觀念。
或許在你聽完之後,你會跟我一樣,發現這句話其實並不是雞湯,應該要把它變成是「座右銘」。
勞拉勞拉卡爾.史丹森呢,他常年專注在「老年人」的心理狀態。
在他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喔,其實人不可避免的,都要面對很多老化的狀態;不管是「心智能力」的衰退,更重要的一點是,「身體能力」的衰退。
那在一般直覺上的認知,都會覺得老化的過程,它其實會必然影響到,除了身心功能之外,它也會影響到這些老年人,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對於「快樂」的感知。
但是呢,越研究越發現喔,這裡面是有矛盾的。它的矛盾就在於,其實有很多老年人,在他變老的過程當中,他對「快樂感知」恰巧是相反的。
他隨著年紀越大,他越覺得自己更年輕、更有力氣,身體更健康。那關於這一點發現,就引起了卡爾.史丹森的好奇。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年紀越大,身心功能越差;但是他們主觀的「快樂感知」和「快樂詮釋」,卻朝向更正面、更快樂的部分?
他發現啊,這些「銀髮族」會更常、也更全面的,在自己的內心跟外在世界,去創造能夠提振自己情緒的經驗。
相對於年輕人,老年人更常想起自己的正面回憶,產生愉快的念頭,尋求並保存看了會開心的訊息;搜尋並且注意那些快樂的臉部表情,而且把注意力放在消費性產品的優點上。
但是卡爾.史丹森也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是這樣子;因為如果他說,所有的「銀髮族」都是這樣的話,它顯然不符合我們平常的經驗。
他所關注的是,其實有一部分,或許你也可能認識過這樣的「銀髮族」,他們真的是越老越開心。
不可否認他們的身心機能,在客觀上是衰退的,但是他們主觀的感知,在情緒層面卻是越來越開心、越來越圓滿的。
進一步的研究就發現,這些「銀髮族」為什麼越活越回春呢?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他們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會讓他們感覺到開心,跟正面的事情上。
其實你可能會認識,有些越老越開心的長者;你會發現,他們非常會管理自己的注意力。也就是他們會善於找到對方,並且鎖定正面因素的人,表現出最大程度的情緒提升。
而技巧比較差的人,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擺脫生活裡面的磨難,他們的情緒,會隨著年齡而變得日益低落。
所以呢,你可能會認識有些老人家,愛發脾氣又尖酸刻薄,那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總是注意力,放在那些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上。
可是,那些會把注意力放在正面事物,把負面事物拋諸腦後的人;卡爾.史丹森他就講過,一個他親自做研究訪談的例子。
他訪問了一個住在安養院的姐妹。那個時候呢,他就問對方,怎麼樣去應用各種生命當中的磨難,跟負面事件。比如說像生病,還有呢自己身旁,一直有親友過世。
結果呢,這一對快樂的姐妹花,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他們說:「喔~我根本沒有時間擔心那種事情。」
在當下卡爾.史丹森他聽了有一點迷惑,因為退休人士並不用工作,也不用操持家務,也沒有照顧家庭的責任;照理來說,他們唯一有的就是「時間」。
結果呢,他就進一步體會到,其實這一對姐妹花喔,他們說「沒有時間擔心那種事」。
「時間」對於這些老年人他們的定義,可能已經不是在於,他每天能夠支配的時間;而這裡所謂的「時間」,是指他們的餘生。
年紀大的人,其實都不可避免的,要去面對到自己「餘生有限」這樣的概念。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時間,也就是「餘生」啊,耗費在那些不快樂的事情,在他們認為這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所以呢,聽到這裡,如果回到你我,我們可能都還沒有邁入老年。但是呢,不妨透過今天的分享,你想像一下,自己已經「餘生有限」。
或者是極端一點,你想像自己的今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或者是最後一個禮拜,或者是最後一個月。請問一下,你會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什麼事情上呢?
回頭想想那句話,「快樂不在於你遇上的事,而是在於你所專注的事。」你說它是雞湯,還是應該要把它當成是「座右銘」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7月21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如果呢,你覺得自己的餘生,放在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裡,而其中有一個部分,就是想要「好好的寫作」。
你並不是想要成為一個作家,而是想要透過文字的表達,留下一些值得自己跟別人紀念的事物;那麼【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會非常的適合你。
我們要帶給你的,並不是要去寫那些套路式的文字;我們透過【寫作小學堂】會陪伴你,瞭解到文字的本質。其實「寫作」它在本質上,是一個思考的訓練。
當你能夠回歸到本質的時候,不管你要不要成為作家,我相信這都是能夠伴隨你,人生活得更好、活得更圓滿的一個必要能力。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7月21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名額也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客觀主觀定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曾經跟大家分享過,我們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關鍵不在於那件事情「是什麼事」;而關鍵在於,我們怎麼解釋那件事情「給我們的影響」。
就像有一句話這麼說的,叫做「我虛度的今天,是他人迫切渴望的明天。」這句話是不是告訴我們「珍惜時間」很重要?
因為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天;但是可能對某個已經罹患絕症的人,可能這樣的一天,對他意義是不一樣的。
如果我們能夠去「重新定義」每一天的意義跟價值,那麼是不是我們會過得更充實呢?
其實呢,關於我們怎麼詮釋眼前的狀態哦,就曾經有人進行了一個關於「巧克力」的一個實驗。
這個巧克力的實驗就是,要一群人喔去吃巧克力;然後呢,讓他們為這個巧克力的味道打分數。
研究團隊呢,一次給受試者一顆巧克力吃,並且對他們說:「這是這次要吃的巧克力」。等到受試者吃完巧克力之後,再請他們評價這個巧克力的味道。
而受試者其實不知道自己究竟吃了幾顆巧克力,不過呢,等他們吃到了第四顆、也評價完之後呢,研究團隊再次發下一個巧克力。
而這時候就把這一群人分成兩半,其中一半的人,對他們說一樣的話:「這是這次要吃的巧克力。」;而對另外一半的人說:「這是最後一顆巧克力。」
這兩邊的人都吃了一樣的巧克力,可是其中一群人知道這是最後一顆;而另外一群人相信,這一顆之後還有下一顆巧克力。
就是這樣的差別,你可以想想看喔,這兩群人對於這顆巧克力的評價,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你猜到底是哪一群人,會覺得這「第五顆巧克力」會更好吃、更正面呢?是那些聽到「這是這次要吃的巧克力」的那一群人;還是聽到「這是最後一顆巧克力」的那一群人?
其實喔,答案告訴我們是,當你聽到「這是最後一顆巧克力」的時候,你會對它產生更正面的評價。而且不只是這樣,這「第五顆巧克力」,還被選為這五顆巧克力當中,最美味的一顆。
那些聽到「這是最後一顆巧克力」的人當中,有64%的人認為,第五顆巧克力是最美味的;但是聽到「這是這次要吃的巧克力」的這一群人,只有22%的人做出相同的選擇。
那你看喔,從五顆當中選一顆最美味的,其實22%這樣的一個數字,其實就像是機率上面的平均概念是一樣的。
所以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就算是吃同樣的巧克力,當這個巧克力被定義成「最後一顆巧克力」的時候;就會讓我們對這顆巧克力,有更正面的主觀評價。
所以這就像是,當我們假定某一個東西是「最後一個」;我們心中就很容易把它連結成「這一個是最好的」這樣的主觀期待。
就像我們看到很多歌星,在他宣佈即將要「封麥」、即將要「引退」的最後一場演唱會,往往是特別爆滿的。
然而如果你仔細想一想,一個歌星唱了這麼多年,唱到了最後一場演唱會;就以他生理的狀況來說,他的歌喉、他的狀態應該不會是最好的吧!
可是為什麼我們主觀投射上,都會認為這是最難得、而且是最棒的?這其中就包含了我們很多「主觀的詮釋」。
所以呢,談到這裡我常常說喔:「為什麼我們要學會思考?」原因很簡單,學會思考可以幫助你,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時候,可以選擇那個讓你更快的解釋。
當然了!它也可以預防你亂花錢、亂買東西;尤其是當店家特別跟你說「這是最後一個」的時候,你還是可以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保持理性。
因為「最後一個,不等於是最好的!」
當你學會了思考,或許對於這樣的一個話術,就會有更好的免疫能力,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
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連結,期盼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客觀主觀定義 在 好青年荼毒室- 哲學部's post - 主觀與客觀的衝突 的八卦
主觀 與客觀的衝突:內格爾對哲學問題的重構作者︰Roger 難度 導言... ... <看更多>
客觀主觀定義 在 客觀存在 的八卦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客觀存在. 定義主觀精神的認知對象. 解釋主觀符合客觀. 所屬 ... 「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象 ... ... <看更多>
客觀主觀定義 在 Re: [請益] 主觀與客觀? - 看板ask-w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請有興趣的人去看6275篇
作者說 客觀跟真實本身可以分開 ->這是他個人的定義
我說他跟大家的通用定義不同
他回沒有通用定義
我說 是我發言不夠嚴謹
我該說 大家眾多的定義中至少
"客觀是判斷事實的角度" "客觀下的判斷就是事實本身" "客觀與事實不可分"
(事實上作者根本就沒有脫離上面三句)
且作者的角度下
對於"我看到西施"的這感覺 就算事實上沒有西施存在也沒關係
這感覺的描述也是客觀的
但!不管你怎樣說話你都是對某一事實做了判定
例如這句即是 " 這個空間發生了一件事情:我有了感覺X "
但是 我已經提過冷熱 作者說聽不懂我的疑問
冷熱是相對的 沒有一個量尺標示怎樣是冷怎樣是熱 沒有絕對存在的
你說"我感覺到熱"是會引起爭議的
你只能說"我有溫度上的感覺"
你說你要說"我感覺到熱"是對的
那可能你口中的熱是以一般人接受的溫度範圍而定(相互主觀)
或是相對於你本身的溫度你所感受到危險度來判定(個人主觀)
不管怎樣你這描述(判斷)就加入了相對(主觀)
所以你最多只能安全地說"我有溫度上的感覺"
或是"我感覺到相對而言對我來說很危險的溫度感受"
當然 加入了某種主觀後的判斷你還認為是客觀 那我只能尊重你選擇的定義
( 像我個人是接受相互主觀(大部分的狀況下) )
( 事實上你的客觀極可能是相互主觀了(討論的不夠多我還無法判斷)
多參考他人意見吧 那樣之下的判斷還是是"可能"與事實不符的 )
我很懶 你還是轉文可以去哲學板聽取可參考的答案吧 如果你有心的話
如果會被砲轟就是邏輯不對或是你意見沒講清楚所以導致暫時的誤解
特地來吵架的你自然可以不用理會
那邊的人邏輯可清楚了
原諒我的懶吧 就打到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42.175
這句話有跳躍 很符合你在本版的發言風格
但我知道你跳躍了些蝦米 你這句話至少在你的角度下沒有錯
沒有要爭高低 "爭"這動詞可累的
可以查閱文章 只要是有和一點立場參入的判定 我都不管別人想什麼
我事情很多= = 我只說服跟我親近的人~
我只按照邏輯 或是"別人角度(當然那角度不能亂給)下出發後的邏輯"
※ 編輯: phreniax 來自: 123.194.42.175 (01/02 17:44)
有改幾個字 歹勢
※ 編輯: phreniax 來自: 123.194.42.175 (01/02 18: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