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之夜開始 請大家安享平安粥】
媽祖之夜準備了6,000份的宜蘭廟宇特色平安粥,要讓民眾呷平安。今晚表演的藝人有翁立友、許富凱、金曲歌后朱海君、龍千玉等。
邀請大家逗陣來呷平安、看表演、逛廟埕,跟著媽祖遶境祈福,除疫保安!
#2020蘭陽媽祖文化節
#迓媽祖遊宜蘭
#共同按讚祈求國泰民安
#媽祖之夜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
「宜蘭特色廟宇」的推薦目錄:
宜蘭特色廟宇 在 林姿妙 Facebook 八卦
#2020蘭陽媽祖文化節
#媽祖之夜眾星雲集
#廟埕文化精彩重現
蘭陽媽祖文化節將在10月23、24、25日舉辦,活動期間,將會發送平安符與民眾結緣,歡迎全國鄉親朋友一起來參加,25日晚上6點半在羅東文化工場,將舉辦「媽祖之夜」,媽祖之夜將準備6,000份的宜蘭廟宇特色平安粥,要讓民眾呷平安。
當天晚上藝人有翁立友、許富凱、金曲歌后朱海君、龍千玉等,擔任「2020蘭陽媽祖文化節」活動代言人的翁立友,在25日當天更會伴隨媽祖遶境隊伍陪走一段,與宜蘭鄉親一起結緣。
姿妙也要跟大家宣布,為重現戲棚下看戲的廟埕文化,在23日至25日每天晚上,在駐駕點皆安排有廟埕市集及廟埕文化表演,也會有大神尪神將、幼幼尪「迓媽祖」、川劇變臉、藝術街舞、扯鈴等民俗技藝表演,要讓大家重溫兒時記憶,重現廟埕文化。
再次邀請大家逗陣來呷平安、看表演、逛廟埕,跟著媽祖遶境祈福,除疫保安!
宜蘭特色廟宇 在 林姿妙 Facebook 八卦
【宜蘭蘭陽媽祖隊伍抵達羅東震安宮】
震安宮是羅東鎮上最早的「媽祖廟」,於清道光17年建廟。民國12年,因地震而震倒,信徒再次捐款整修,廟名也因此定名為「震安宮」。
#共同按讚祈求國泰民安
媽祖在那裡?👉GPS即時定位網址:https://reurl.cc/9zoVEY
Where’s Mazu now?👉GPS:https://reurl.cc/9zoVEY
媽祖はどこですか?👉GPSサイト:https://reurl.cc/9zoVEY
【媽祖/鑽轎底】
海神天后-媽祖,台灣重要神祇,傳說於海難中救人無數,保佑航行安全,後因聞聲救苦,為民解難事蹟不斷,逐漸成為常民百姓的共同信仰,流傳千年不斷。
媽祖遶境是台灣最重要的宗教民俗活動之一,許多民眾會排隊歡迎媽祖神轎到來,並跪在地上從媽祖轎下鑽過去,俗稱「躦轎腳」,藉以得到媽祖保佑。
Mazu-The guardian of the se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od of Taiwan,have save many lifes and also gave her blessing for sailing safety, then becoming the common religion of people because of the bunch of the legend storiesabout she came apparent for solving difficulties for people.
The Mazu Pilgrimage activ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ligion tradtion of Taiwan,many believers will wait in lines for Mazu's arrival, and kneel through beneath the sedan chair,it is called 「crawling underneath the sacred chair」, and got blessing from Mazu throuh this.
台湾の重要な神様 海の守護神-媽祖,難破船には無数の命があると言われて,航行安全を祈って,痛みを聞いた後、人々が困難な問題を解決するために、徐々に一般の人々の共通の信念になり、何千年にもわたって広がる。
媽祖神輿巡行は台湾で最も重要な宗教的民俗活動,民衆たちは媽祖神輿の到着を歓迎するために並ぶ,そして拝跪して 媽祖神輿の下からくぐり抜ける,「躦轎腳」と言う,媽祖の祝福してもらいます。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
自 2004 年起,北臺灣媽祖文化節始由北臺灣八個縣市政府及輪值宮廟共同辦理,今天邁入第16年,首度輪到南方澳南天宮舉辦,並邀請相關縣市媽祖廟宇之代表及宜蘭縣內各廟宇參與會香。
相對於臺灣西部媽祖廟多為分靈,宜蘭則以獨立香火為主,造就出獨樹一幟的信仰特色,諸如頗具盛名的金媽祖、玉媽祖、珊瑚媽祖,還有全台灣唯一隸屬海軍管轄的北方澳媽祖廟等,再再揭示宜蘭媽祖信仰的獨一無二,以及獨特深遠的海港文化。
§ North-Mazu Cultural Festival §
Since 2004, the North-Mazu Cultural Festival is Co-administered together by eight county and city governments in northern Taiwan and the rotating temple ,today is the 16th anniversary,it’s the first time administered by Nan Tiang Temple from Nanfangao, and had also invited temples which are related with Mazu and temples from Yilan county.
Comparing the Mazu temple from the east coast, Yilan are more independent from the spirit, so that’s why they had built their own religion culture, such as the famous Golden Mazu, Jade Mazu, Coral Mazu, and especially Beifanao Mazu temple, the only one which related to the Taiwan Navy, these temples had reminded again and again the unique Mazu religion and far-reaching harbor culture.
§北台湾媽祖文化の日の§
2004年から起きて、北台湾媽祖文化の日は初めて北台湾から8カ所の縣市政府と順番な当番の宮の廟は共同でして、今日第16年に邁進して、初めて南方澳の南天宮の番になって開いて、そして関係の縣市媽祖の廟を招き代表して宜蘭県下のそれぞれの廟参与会は良い香りです。
台湾西部の媽祖の祖廟に対してどれだけか霊として、宜蘭は独立の良い香りの火を主とする、独自の旗印を掲げた信心特色を育成し出して、例えば非常に立派な金媽祖、玉媽祖、珊瑚媽祖を備えて、それから台湾の一つだけをそろえて海軍管轄の北方澳の媽祖の祖廟などに所属して、再三宜蘭媽祖信仰した唯一無二及び、独特な深遠な海港文化を張り出します。
#2019北臺灣媽祖文化節#蘭陽媽祖護臺灣 #蘭陽媽祖起駕 #頭城_礁溪 #震安宮鑽轎
宜蘭特色廟宇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評價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宜蘭特色廟宇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評價
#龍柱#台灣龍柱#寺廟
龍柱在台灣廟宇中是極具特點的石雕作品,不僅具有文化象徵意涵,亦是可作為理解台灣三百年來鄉鎮開發及經濟活動有趣而生動的參考標的物,非常值得大家深入認識。
以紀年龍柱來論,全台最早的柱例出現在清朝乾隆中期(1756〜1775),為北港朝天宮觀世音菩薩殿龍柱(1775) ,也就是清朝統治台灣後92年才出現;又如以實物而論,則台南開基天后宮三川殿(1765)才是現存最早的清朝龍柱。
至於北台灣最早的紀年龍柱為北投關渡宮右廂房,在乾隆48年(1783)所立昇龍盤柱,不過北台灣現存最早龍柱,應該是新莊慈祐宮正殿(1777),而稍晚的新莊廣福宮(1780),也早於關渡宮者。
中台灣最早紀年或實物龍柱皆為朝天宮觀世音菩薩殿龍柱,而南台灣最早紀年龍柱為台南市普濟殿正殿前檐嘉慶23年(1818)所立;而以實物來論,最早的是台南市開基天后宮(1765)。東台灣則僅發現二例,且未有紀年款,為宜蘭昭應宮的兩對道光14年(1834)所立龍柱。
#延伸閱讀:台灣清朝與北台灣日治時期龍柱造型分析(一)https://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311678264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台灣清朝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164361276
鹿港龍山寺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311659691
北投關渡宮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311697188
台南開基天后宮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311625557
北港朝天宮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311633207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宜蘭特色廟宇 在 張麗善 Youtube 的評價
口湖鄉台子村經過五年時間,今年再度舉辦燒王船祭典,台子村出外子弟攏專程回來參與盛事,一大早廟方先在地藏庵為王船舉行開光儀式,隨後在陣頭、信眾陪同之下,出動遶境台子村,沿途受到村民熱烈歡迎。
天台宮主委林振福指出,台子村有天台宮、地藏庵、福德祠3座廟宇,地方上的信眾為了團結一致,民國91年將3座廟宇統一由天台宮管理委員會管理。過去攏是每兩年舉辦一次燒王船祭典,但98年以後就未曾再舉辦王船祭,今年是經過五年時間以後,經由媽祖降旨指示,再度舉辦燒王船祭典。
往年舉辦王船祭活動,天台宮在迎接王爺以後,攏會移駕地藏庵作客,等地藏王菩薩聖誕的時準,再舉行盛大的送王船祭典,台子村的王船屬於木造王船,算中大型的,造價超過一百萬。今年遶坑活動中,媽祖法船也陪同遶境。
雲林縣長參選人張麗善、前縣長張榮味也專程參與王船遶境活動。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有許多民間信仰均極具特色,燒王船活動主要的意義就是祈求王爺消災解厄,保祐當地民眾農漁豐收、事事平安,這是民間很重要的信仰,她認為這種精神未來應該要保留並且發揚光大,成為地方的重要特色。
台子村今年的王船祭典活動,剛好遇到星期假日,台子村許多出外子弟攏專程回來參與活動,加上各地遊客前來參與,也讓台子村真難得充滿著熱鬧的氣氛。
《歡迎來坐》
國會研究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段3-1號2103室、
青埔服務處: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青埔2-23號。
《張麗善 雲林ㄟ日頭花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lishan/
《張麗善 Youtube頻道 日頭花行腳》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LH...
《張麗善 Instagram官方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lishan6970/#
《張麗善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me/R/ti/p/%40yunlin.lish...
《財團法人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
http://hanreporter.blogspot.tw/2012/0...
《懇請支持國民黨提名縣市長參選人》(依徵召提名順序排列)
苗栗縣長徐耀昌、南投縣長林明溱、連江縣長劉增應、彰化縣王惠美、臺東縣饒慶鈴、新竹市許明財、宜蘭縣林姿妙、雲林縣張麗善、花蓮縣徐榛蔚、基隆市謝立功、臺中市盧秀燕、嘉義市黃敏惠、澎湖縣賴峰偉、新北市侯友宜、桃園市陳學聖、嘉義縣吳育仁、屏東縣蘇清泉、臺北市丁守中,金門縣楊鎮浯。
《敬請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員群》
蔣萬安、李彥秀、蔣乃辛、費鴻泰、賴士葆、林德福、羅明才、陳學聖、呂玉玲、顏寬恆、
盧秀燕、江啟臣、林為洲、陳超明、徐志榮、王惠美、馬文君、許淑華、楊鎮浯、陳雪生、鄭天財、廖國棟、孔文吉、簡東明、王金平、柯志恩、陳宜民、林麗嬋、許毓仁、曾銘宗、黃昭順、吳志揚、張麗善、徐榛蔚、王育敏。
《雲林鄉鎮市》
斗六市、虎尾鎮、斗南鎮、四湖鄉、土庫鎮、 臺西鄉、崙背鄉、水林鄉、二崙鄉、麥寮鄉、口湖鄉、褒忠鄉、大埤、虎尾。
《雲林景點》
劍湖山世界, 北港朝天宮, 蜜蜂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

宜蘭特色廟宇 在 宜蘭特色廟宇、宜蘭宮廟、宜蘭觀音廟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八卦
宜蘭特色廟宇 在世界最大金身土地公、搖財神祈福!東台灣必拜3間財神廟的討論與評價. 宜蘭四結福德廟位於宜蘭五結鄉 ... ... <看更多>
宜蘭特色廟宇 在 宜蘭特色廟宇、宜蘭宮廟、宜蘭觀音廟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八卦
宜蘭特色廟宇 在世界最大金身土地公、搖財神祈福!東台灣必拜3間財神廟的討論與評價. 宜蘭四結福德廟位於宜蘭五結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