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受疫情解封、暑假延後影響,出現反彈性旅遊潮,連假第一天車潮是歷年端午最多,甚至直逼過年,用路人與維護交通的夥伴,大家都辛苦了。
道路的容量有限,台灣受限地狹人稠與自然環境,無法一直開路,所以在交通疏運政策上,希望利用既有道路,透過運具、時間、空間的分流,儘量降低塞車,讓運輸的交通量極大化。
而這一切的基礎,是讓用路人在上路前,可以掌握到即時路況。因此我們積極推廣 #智慧交通,1968app透過顏色標示壅塞路段、甚至可以觀看即時影像,讓大家可以避開塞車路段,規劃不塞車的路徑。
除此之外,交通部也在事前經由歷年連假的交通流量,以大數據分析可能車多的時段與路段。
根據高公局預估,明天 #連假第三天是收假車潮的最高峰,鼓勵計畫在明天返工的用路人,若要行駛國5北返,3人以上請多利用高乘載時段;2人以下,則建議提早於11時前上國5。也可以多利用替代道路、搭乘大眾運輸,以避開國道壅塞。
行駛西部國道北返的民眾,除多利用中午前之離峰時段上路,亦可多利用台61線替代道路。
以下為高公局預估明天國道重點壅塞路段與時段:
🔰國一北上
10-12 圓山→大華,為平日4倍
14-22 西螺→埔鹽,為平日4倍
15-20 南屯→后里,為平日4倍
16-21 新竹系統→竹北,為平日4倍
🔰國三北上16-20
關西→大溪,為平日4倍
大山→香山,為平日4倍
竹山→中興,為平日3倍
霧峰系統→霧峰,為平日3倍
🔰國五北上11-23
宜蘭→坪林,為平日7倍
🔰國六西向16-19
舊正→霧峰系統,為平日3倍
—-
✅1968APP
Andriod:https://reurl.cc/nVKz12
iOS:https://reurl.cc/al3rnY
✅幸福公路APP
Andriod:https://reurl.cc/ObO1AR
iOS:https://reurl.cc/RdN4rD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eLun_fitnessT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百岳 #山 #南湖大山 #玉山 #雪山#insta360oner 台灣“五岳”分別是:全台第一高峰的玉山3952m、全台第二高峰的雪山3886m、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的南湖大山3742m、中央山脈全段最高峰的秀姑巒山3826m、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的北大武山3092m;“三尖”分別是中央尖山.大霸尖山...
宜蘭最高峰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這對於臺灣鐵路史而言,是一份極為珍貴的影像紀錄。
《臺北至嘉義》
1968年11月,49歲的原信太郎展開了探訪臺灣鐵路之旅並且沿途拍攝影片。
這段影片始於臺北車站前。當時的臺灣完全沒有電氣化的鐵路,臺灣省鐵路局的主要幹線也全部是蒸汽火車、柴油火車、柴油車。畫面為臺北車站周邊的市區內,俯瞰列車繁忙進出的列車,但如今臺北市裡的鐵路已經全部地下化,而不再出現於地面上了。
接著,從臺北車站搭乘緃貫線的特快列車,一路前往「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嘉義。被柴油火車牽引的列車在漸漸西傾的午後陽光中,和許多蒸汽火車交會,展現大小火車基地的朝氣。
《阿里山森林鐵路之旅》
第二天終於要造訪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森林鐵路原本是為了採伐、載送臺灣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公尺)周邊的豐富林材而建造,直至1960年代,仍採用從美國引進的「Shay齒輪式」蒸汽火車,聯結獨特的載運木材用貨車,行駛於木架堆高的木製鐵橋上,來運送山上的林材。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山森林鐵路是1960年代末期,世上唯一仍將使用特殊齒輪傳導的「Shay齒輪式」蒸汽火車用於營業的鐵路路線。而且,原信太郎拍攝此影片的1968年,正是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全區間,連旅客列車都使用「Shay式」的最後一年。
阿里山森林鐵路從起點嘉義攀爬至海拔2,300公尺,車窗外的風景瞬息萬變,僅僅70公里的距離裡,依序從熱帶林變成亞熱帶林、溫帶林。去程是將攝影機架設於「中興號」柴油車前頭,在沿途景色的變化中,拍攝古色蒼然的木橋、木製隧道、多重環山(螺旋形)鐵路、交會的Shay式蒸汽火車牽引的木材列車、中途車站的熱鬧景象、痕跡顯示不久前才崩落的斷崖,以及早已傾倒、樹齡高達2000多歲的檜木「神木」等,一路前往阿里山。原信太郎停留在阿里山時,當時汽車道路尚未開通,周邊的景色和今天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隔天下山的旅程也是珍貴的紀錄。當時發生了一起意外,原信太郎搭乘「中興號」特快車,行駛於前頭的木材列車突然在半路脫軌,駕駛只得步行聯絡聚集於途中的火車中繼基地——奮起湖之Shay式蒸汽火車。然後從奮起湖起,搭乘Shay式蒸汽火車牽引的普通列車,近距離拍攝特殊的齒輪驅動動作。
原信太郎離開嘉義那天的中午之前,獲准參觀嘉義的蒸汽火車基地(機務段),得以和從日本統治時代一直行駛至今的火車們近距離面對面。
《東海岸的鐵路之旅》
隔天早上,搭乘行經「橫貫公路」的巴士,從臺中越過中央山脈,來到靠太平洋這一邊的花蓮,花了約10小時。
這道路是在斷岸絕壁上九彎十八拐,也有許多未鋪柏油的區間,當時,是臺灣中部唯一連結臺灣海峽那一邊和太平洋這一邊的汽車道路。
半路上,正在興建具有高度軍事價值的水壩,所以嚴禁拍攝,但原信太郎心想「儘管如此,我還是忍不住想拍攝」,他的冒險精神促使他拍下了「往日的臺灣」。隔天,他搭乘鐵路局花蓮─臺東的臺東線,往返170公里的輕便鐵路,當天來回。
當時,唯獨這條臺東線完全沒有和其他路線連接,臺灣省鐵路局直接營運於日本統治時代建設的762釐米軌距的輕便鐵路。然而,雖是輕便鐵路,但也行駛夜行列車,而且有臥舖車。原信太郎造訪時,旅客列車是由大馬力的柴油車牽引客車,而貨物列車則全由D型的水櫃火車和配置1D1軸、加掛炭水車的火車負責。而巧的是,拍攝這段影片的2個月後,臺東線就全面廢止了蒸汽火車的幹線行駛。
如今,臺東線擺脫孤立狀態,改為1067釐米軌距,也完成電氣化。沿線也不斷開發,昔日的風景大幅改變,因此這卷膠片成了非常珍貴的紀錄。
隔天,從花蓮前往蘇澳(1,067釐米軌距的宜蘭線從蘇澳連結臺北),搭乘巴士沿著斷崖絕壁上的小道行駛的影像也很珍貴。這裡也因為涉及軍事機密,嚴格取締拍攝,在這種情況下,記錄了巴士和卡車因為單向通行而形成的車隊,在太平洋巨浪拍打的陰天道路上前進的壯觀景象。
以上內容,亦留下了臺灣鐵路史上,十分珍貴的影像紀錄。
原文作者:松本謙一(鐵道著作家)
影片中文化:張哲生
2016年1月16日至3月17日,日本橫濱「原鐵道模型博物館」舉行的《臺灣鐵路展》,以大型螢幕播放這段由原信太郎於1968年拍攝的「臺灣的鐵路」紀錄片完整版,片長約60分鐘,於展期的每天上午11點15分開始不斷重複播放至閉館。
《認識 原信太郎》
1919年,原信太郎生於東京。自小熱愛鐵路的他,喜歡搭乘火車、攝影、收集鐵路開通時的首日車票,從小學6年級開始製作火車與鐵道的模型。為了瞭解國外的鐵路,他讀小學時便開始學習英文,到了國中、高中進而學習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而在就讀大學前,也學習了俄文。為了學習鐵路技術,他選擇進入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院機械工學系就讀。
二次大戰後,原信太郎在 KOKUYO 株式會社負責開發技術。任職期間,他開發了世界首見的立體自動倉庫和辦公室家具自動一貫生產線等系統,擁有300多個技術專利。退休之後,他設立財團法人原綜合智慧通信系統基金,協助年輕研究者發表國外論文。
此外,他在戰後積極出國,將各國的鐵路、車輛做成模型。深究鐵路技術的他所製作的模型,不同於坊間一般模型,而是取材自真正的鐵軌和鐵路車輪,並從架線集電,使用搖枕、正齒輪、空心杯馬達等結構,實現了有如真正火車一般的慣性行駛。
原信太郎一生訪造過380個城市,收藏的火車模型約有6000個,他在世界各地拍攝的照片多達10萬張,拍攝的影片(16mm、8mm、VTR)合計約440小時。此外,他還收藏了為數眾多的鐵路相關書籍與物品,甚至包括了許多國家的鐵路金屬板、主控器等鐵路專用零件。
2012年7月10日,原信太郎創設的「原鐵路模型博物館」於日本史上開通第一條鐵路的横濱市開幕,以展出能夠發出和真正鐵路車輛一樣的慣性行駛聲並運行的世界各國鐵路模型而聞名。
2014年7月5日,原信太郎與世長辭,享壽95歲。
【原鐵路模型博物館】
地址:日本神奈川橫濱市西區高島1-1-2 橫濱三井大廈(横浜三井ビル)2樓
開館時間:11:00~18:00(最晚入館時間為17:30)
每週二休館(若週二為國定假日,則在隔日休館)
入館費用:成人1000日圓、國高中生700日圓、4歲以上兒童500日圓(所有價格皆含稅)
宜蘭最高峰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本土確診加校正共472例、21例死亡;日本贈124萬劑AZ疫苗下午抵台;苗栗電子廠群聚擴大、成立前進指揮所】
台灣今(4)日新增339例本土案例,校正回歸133例,合計472例,另有2例境外移入個案,並新增21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坦言,昨日原本擔憂新高點的出現,以確診與校正回歸後的數字分析,跟前一波高點落差不大;若從發病日來看,整體疫情趨勢算是往下走,至於是否考慮延長全國三級警戒的期限,陳時中則表示:「還沒有想到要降級,也沒想到要升級。」
另外,苗栗縣電子廠群聚感染案今日再新增32名確診案例,累計確診達77人,指揮中心已指派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與4位防疫醫師前往苗栗成立前進指揮所,協助快速採檢、集中檢疫、醫療後送等事項,並將強化桃竹苗有接觸之移工的防疫及管理措施,避免病毒蔓延進入社區。
日本贈送124萬劑AZ疫苗於今日下午抵台,指揮中心表示疫苗已進入封緘檢驗階段,會儘速完成相關作業並供國人施打,以第一至第三類人員及高風險地區為最優先,未來會陸續開放必需維生產業及國防人員施打,同時也感謝日本政府在台灣疫情最危急的時刻出手相助。
■新增確診與校正回歸472例,21例死亡個案
今日新增之339例本土個案,為170例男性、16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1日至6月3日。另外,校正回歸的133例個案,為57例男性、7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日。死亡的21例個案中,男性14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
新增確診個案與校正回歸共472例中,以新北市227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52例、苗栗縣51例、桃園市11例、台中市及基隆市各7例、彰化縣6例、新竹市及南投縣各2例,花蓮縣、宜蘭縣、新竹縣、屏東縣、高雄市、嘉義縣及雲林縣各1例。雙北以外縣市共93例中,1例有萬華活動史,76例為已知感染源,14例關聯不明、2例疫調中。(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陳時中表示,雖然雙北地區有最多確診個案,但苗栗新增確診數值得注意,主要是電子廠的群聚事件所致。另外採檢和報告塞車的狀況已逐步解決,過去最高峰累積5萬多件,「現在歸零,這是比較好的情況,讓接下來的速度能夠加快,讓隱藏期變短,」不過他也提醒,這兩日新增病例數較多,國人要維持高度警覺,疫情仍處緊急狀態。
■苗栗電子廠群聚:成立前進指揮所,擴大篩檢並加強移工宿舍管理
根據苗栗縣府指出,截至今日上午11點為止,該電子廠確診新增32例,包含移工29例、本國3例,另有19例仍在調查中,預計全廠篩檢7,300人,目前已篩檢2,247人。確診個案已收治隔離中,其中移工都屬於輕症或無症狀,先送往公司宿舍一人一室隔離中。
為避免疫情擴散造成另一波的社區感染,指揮中心今日上午已指派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擔任指揮官,率4位疾管署防疫醫師進駐該電子廠成立前進指揮所,以便統籌相關資源,與規劃篩檢地點、動線安排、檢疫隔離和後續送醫給予協助。陳時中也強調,應保留當地醫療機構的量能,也會調度中央的集中檢疫所來使用。
指揮中心已訂出應對措施,電子廠與宿舍須增設篩檢站,並落實檢體分流,確保檢驗結果即時通報上傳,快篩陽性者優先送至集中檢疫所及加強型防疫旅館。此外,仲介公司應儘速盤點移工名單,移工宿舍相關人員從今天起之三日休假禁止外出,內部降載並將移工與本國勞工分流,相關宿舍管理和翻譯作業已請勞動部和內政部協助,未來桃竹苗整體區域和全國的移工防疫也要儘速啟動。
■日本贈124萬劑AZ疫苗下午抵台,目標讓第一至第三類人員完全接種
日本政府提供124萬劑AZ疫苗,於今日上午11點裝貨完畢起飛,下午2點4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疫苗完成通關程序後,將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檢驗和封緘作業,指揮中心已責成食藥署儘速辦理,儘早提供國民施打。陳時中表示,相關技術資料已在前兩天送達並完成檢查,但還須經過品質及安全性檢驗,本批疫苗的有效期限可到10月14日,時程規劃上較充裕,但仍會儘速施打。
陳時中也提到這是目前獲得數量最大的一批疫苗,非常感謝日本政府伸出援手,直接提供給台灣,若經過COVAX平台分配,時間和程序上相對耗時,「基於兩國的情誼,長久以來人民打下深厚的友情基礎,日本展現有情有義的一面,我們非常感謝。」
至於這批疫苗的接種順序,陳時中表示,「一、二、三類高風險人員一定要打全,」其次是長照機構中的住民和75歲以上民眾,會儘速往下開放,另外必須維持運作的產業或國防需求,已請國防部和經濟部提出相關計畫,未來也會針對高風險的地區增加疫苗配發的比例。
■重症率達17.5%,建立重症北病南送機制、加強查核輔導專責病房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從4月20日開始統計,確診個案8,894例中,有1,560人屬於WHO分類中的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佔17.5%;而年長者重症率較高,60歲以上的3,330位個案中,有1,087例為重症,佔32.6%。
面對高重症率,且雙北醫療量能緊繃的情況下,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北病南送」基於安全顧慮,即將變成重症的患者會提早轉送;至於已有使用呼吸器的病患,若北部沒有合適的加護病房可收治,會調配桃園、新竹、台中等地的加護病房資源,並使用加強型的救護車,在安全的前提下運送。
至於專責病房開設,羅一鈞說明,指揮中心要求全國的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都應將急性病床的十分之一清出為專責病床,沒有針對特定醫院,病房也不限制一人一室,在集中照顧原則下,亦可考量實際需求多人一室。因COVID-19以飛沫傳染為主,通風良好可減少傳播機會,目前專責病房希望透過物理性的做法創造「微負壓」環境,以保護醫事人員的健康安全。
羅一鈞表示,從SARS以來醫院都累積了相關經驗,也有SOP,但「專責ICU是重中之重,有請醫策會的工務、工程跟照護專業的專家去了解,確保開設的病房符合條件,」若醫院在設置時遇到困難,也會有相關人員做查核和輔導。
■陳時中:各方採購疫苗重點在「原廠供貨證明」,仍拚10月底群體免疫
針對各民間團體、企業及個人採購疫苗的規定,陳時中表示,目前疫苗進口到台灣還是根據《藥事法》第48條之2,以「因應緊急公共衛生情事之需要」為由,申請專案核准,也就是所謂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所有疫苗都還沒有正式的藥證許可。
指揮中心審核的關鍵在於採購者是否確實能獲得疫苗供貨,陳時中說明,應提出原廠會如期供貨的確認文件,指揮中心也會向原廠確認,「如果大家都非常熱心,卻沒辦法有真正的貨品,反而造成空轉,」根據過去官方簽約採購的經驗,各大疫苗廠都只願意與中央政府往來,市面上幾乎沒有現貨,因此指揮中心必須知道疫苗來源是否正確,並非刻意為難,但如果是中國製造的疫苗,根據法規目前確實是無法進口。
另外,陳時中表示國產疫苗按照原訂計畫執行,還是需要由專家會議來認可安全性和有效性。隨著疫苗供應量增加,會盡量提高施打效率,一樣把目標訂在10月底,期待能達成群體免疫。
■AZ疫苗施打出現不良反應,將由健保先支付醫療費
林口長庚醫院證實,一名30多歲男性在他院施打AZ疫苗後引起血栓反應,於5月22日至該院就醫,經醫療團隊搶救後,27日已從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並於6月1日出院,持續追蹤觀察。而該名患者除健保給付項目外,另自費70萬元施打免疫球蛋白。
考量患者家庭經濟狀況,院方亦協助當事人申請預防接種藥害救濟補助,桃園市衛生局在接獲申請後也呈送相關文件給衛福部審查。對此,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回應,疫苗的傷害只要提出申請,政府會來受理,但需要時間,已請健保署先支付費用,未來再向藥害賠償處理單位溝通,算是「代位求償」。他也強調,「希望這段時間大家都能夠安心養病,不要因為經濟造成就醫的障礙。」
不過,陳時中提到的「代位求償」說法不精確。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解釋,健保代位求償是依《健保法》第95條依據,目前只有汽車交通事故有汽車責任保險之保險人請求代位外,就是公共安全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公害或食品中毒事件中已經有投保責任保險,才由健保署事後向事故單位求償醫療費用,除此之外都沒有代位求償的法定條件。
因為,健保基本上對被保險人的給付是不論「傷病原因」的,無論是因互毆受傷、做醫學美容有醫療事故、因為醫療用藥引發藥害,或因接種疫苗而有副作用就醫,「不管任何原因去看病,只要是健保給付的項目、都是會給付」。至於,使用藥物或接種疫苗(無論公費或自費接種)的不良反應,民眾則可根據救濟法申請「藥害救濟」或「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這也與健保給付或不給付或是代位求償沒有關係、也沒有衝突。
滕西華指出,但如果這名患者治療的免疫球蛋白屬自費項目,政府若體恤民眾自費需要經濟援助,應是由其他愛心管道協助。病人若要獲得救濟,則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企業自行篩檢須醫事人員協助、社區篩檢避免動用醫療院所人力
對於民間企業希望自行快篩,陳時中回應現在並未禁止,也沒有強制報備,但篩檢應由醫事人員協助,因篩檢後仍要完成通報流程,希望可以參考醫療外展服務的作業方式,利用健保或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以加快速度,才不會延遲後續處理。民間企業若有疑問,會請地方政府的衛生局和中央的防疫醫師給予指導。
有關篩檢量能,今日上午指揮中心也與22縣市召開防疫會議,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擴充社區篩檢站的同時也應注意以基層醫事人力為主,避免運用到醫療院所人力,才不會影響到醫療量能。而為加快疫調速度,建議各地政府儘速建立共同調查中心,強化公衛人力運用,迅速掌握確診者相關足跡與接觸對象,匡列出可能遭傳染者以圍堵疫情。
目前全國在6月14日前仍處於三級警戒狀態,指揮中心已請各縣市政府加強管理,近日各大賣場和傳統市場的人流依舊偏高,提醒民眾應減少採購次數。端午連假將至,陳宗彥提醒民眾非必要不要返鄉,以視訊問候家人,指揮中心已請高鐵、台鐵、公路運輸,將每一班次運輸量能降低到2成以下,減少跨區移動帶來傳染風險。
(文/陳德倫、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黃適敏;攝影/鄭宇辰、余志偉、葉臻、管瑞平)
#延伸閱讀
【真的假的?吐口水就可以驗COVID-19,準確性還不輸鼻咽採檢?】https://bit.ly/3vQd8LL
【COVID-19風暴的醫療倫理撞擊:「沒有呼吸器、也沒病房了,你去問問病人要不要簽DNR?」】https://bit.ly/3czTegL
【【不斷更新】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s://bit.ly/3w3jffK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群聚感染 #疫苗 #AZ疫苗 #緊急授權 #EUA
宜蘭最高峰 在 eLun_fitnessTW Youtube 的評價
#百岳 #山 #南湖大山 #玉山 #雪山#insta360oner
台灣“五岳”分別是:全台第一高峰的玉山3952m、全台第二高峰的雪山3886m、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的南湖大山3742m、中央山脈全段最高峰的秀姑巒山3826m、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的北大武山3092m;“三尖”分別是中央尖山.大霸尖山.達芬尖山;“一奇”是指奇險難登,台灣山難最多的奇萊山區,包括奇萊主山和奇萊主北峰。
《南湖大山行程資料》
一、時間檢查點:
•勝光登山口台七甲50K H1855
(哩程木樁由思源埡口登山口算起)
•6.7K登山口 H2333
•11.7K雲稜山屋 H2580
•15.8K審馬陣山 H3141
•20.2K南湖北峰 H3604
•21K南湖山屋 H3388
•23K南湖大山 H3774
二、實際時間表
第一天:登山口-雲稜山莊
總距離:9.2km
總爬升:+940m -215m
總耗時:4:25
10:45起登
12:20 6.7K登山口
13:20 松風嶺
15:10 雲稜山屋
第二天:雲稜山莊-南湖大山-南湖北山-審馬陣山-雲稜山莊-登山口
總距離:31.8km
總爬升:+2360m -3085m
總耗時:17:00
1:30起登
5:00南湖北峰
5:40南湖山屋
6:20南湖山屋出發
7:30南湖主峰
8:10南湖主峰出發
9:00南湖山屋
9:20南湖山屋出發
9:50南湖北峰
11:20 17.4K處
13:40雲稜山屋
14:00雲稜山屋出發
18:30勝光登山口
❣️加入會員支持一輪❣️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R3BQI5_3SxtmnDn8cGCA/join
《相關影片》
【司馬庫斯追櫻失敗,但意外發現超美步道-[鎮西堡神木群]】
https://youtu.be/Q9oFbuvFYU0
【奇萊南華一日單登/台灣百岳新手必爬/黃金草原/CP值超高的百岳名單(開啟字幕)】https://youtu.be/zHnGJsgXE-Q
【火炎山小百岳只有6km輕鬆入手太無聊?兩鐵訓練不無聊!/台版大峽谷】https://youtu.be/Sr3dwlongaQ
【不同的方式看抹茶山!最熱最難的網美景點,爬上來網美都不美了|宜蘭礁溪 聖母山莊步道】https://youtu.be/NZIWIBFu_gQ
【黑熊來了】https://youtu.be/8UHiH-KTg3Q
《其他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elunTW/
●Instagram:elun1020
宜蘭最高峰 在 紳士痞子 x JNIF Youtube 的評價
免費下載 RAID
✅ 安卓: https://clik.cc/hUKxG
✅ IOS: https://clik.cc/T9fV4
✅ PC: https://clik.cc/4GUmd
就可以獲得特殊的新手包 💥 只在30天之內有效!
‼️‼快點訂閱 紳士痞子 x JNIF YouTube‼️‼️► https://goo.gl/L5rmZG
👉快去「紳士痞子 x JNIF」的FB粉專按讚吧 ► https://reurl.cc/v5vxN
又要帶大家出去玩了~
最近人氣很夯的宜蘭抹茶山,
這次我們又來跑山啦,
不一樣的是這次不開車 用腳爬!
小聖還差點沒辦法回家,
趕緊來看看發生什麼事!?
JN IG👉 jnif_jn
小紅IG👉jnif_xxred
子翔IG👉jnif_0
小聖攝影IG👉jnif_aluennn
Youtube 紳士痞子 x JNIF /製作/商案/業配/演出
👉LINE:JNIFSTUDIO
👉WeChat:JNIFSTUDIO
宜蘭最高峰 在 小孟遊仙境Mogenie Youtube 的評價
在看影片之前別忘了要先訂閱唷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lrWhUxUpmkMoGa95ctCw
Facebook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eemomo123/?ref=bookmarks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ophialala123/?hl=zh-tw
痞客邦►►http://sophia82123.pixnet.net/blog
------------------------------------------------------------------------
台灣壯麗的山河是世界聞名的
海拔超過的3千公尺的「百岳」就有269座
就連日本百岳也只有10逾座
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公尺
所以這一次就要來挑戰比富士山還要高的
台灣第二高峰:海拔3886公尺的「雪山」
------------------------------------------------------------------------
【簡易路線】
第一天:大水池登山口-雪山東峰-三六九山莊(就寢)
第二天:三六九山莊-雪山主峰-三六九山莊(就寢)
第三天:三六九山莊-台北
【文字報導】
碎石溜滑梯!登上比富士山高的「雪山」 通往秘境的路才是挑戰
http://sophia82123.pixnet.net/blog/post/222664023
【暖暖提醒】
1、每座山的習性都不同,因此要前往爬山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工作在上山噢。
2、攀登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有些人會產生高山症的症狀,大家也要視自己的身體狀況,再決定要不要上山唷。
3、山區的環境需要大家一起來維護,因此在山上製造的垃圾,都一定要一起帶下山噢!
------------------------------------------------------------------------
主角:小孟
配音:小孟
剪輯:小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