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到200萬,好想先買房??】
-
最近這一年多以來,
因為疫情影響,
很多房仲和銀行都在做一些方案,
身邊年紀比我小的親戚,
有的已經開始討論買房這件事,
-
其中一個知道我有在投資,
跑來問我如果存到200萬元,
是要先買房還是拿去投資?
(其實我知道他心裡已經有答案,
只是想找個人來背書而已XDD)
-
買房前最先要考慮是不是必要需求,
再來是機會成本,
還有租房與買房的差異,
-
買房對於多數人來說,
大多都不是必要需求,
可能只是因為買房的踏實感,
或是認為以後可能增值,所以先買來放,
-
不過200萬只是頭期款,
買下去就要開始每個月繳房貸,
如果對薪水在平均水準的人來說,
每個月繳完房貸和生活費,
大多已經沒辦法儲蓄或是理財,
會有至少10年以上的理財空窗期,
-
換句話說,機會成本是10年的投資效益,
雖然說長不長,
但也絕對是一個層次的差別了><…
更不用說買房後,
其實也還有很多費用要繳(房屋稅、維修費、裝潢)
-
那如果是選擇不買房子而是租屋,
然後把200萬和每個月房貸和房租的差額拿來投資呢?
假設年報酬率7%,房租一個月1.5萬,
而每個月可以多拿1萬元來投資的話,
-
10年以後本金和獲利一共是564萬元,
扣掉200萬和10年的房租180萬,
等於多賺184萬元,
-
這個例子只是抓低值而已,
實際上房貸可能更高,
貸款期間也可能是更久,
如果期間20年的話,
這184萬的差異會拉到將700萬,
-
所以我勸他,
買房一定要理性的綜合評估,
如果只是一時的踏實感或虛榮感,
頭期款下去以後是真的蠻辛苦的😢
-
大家是不是曾經也遇到過一樣的問題呢?
不管後來做了什麼決定,
都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喔^^
沒有的話也幫我按個讚吧XD
-
P.S
1.有人說房價會漲,但現在房價已經高到嚇人了,
以長期來看價差賺的機會已經沒以前這麼多了。
2. 7%的投資商品:定期定額0050長期回測年化報酬率有7%以上
#我沒有Line群組都是詐騙
定額稅例子 在 M i n 理財生活札記 Facebook 八卦
金融股存股群友的同事,今天問他怎麼玩股票,要投資多少錢,群友以領股利的方向回答他,投資1萬元每年大約有500元的股利,群友同事說:好少喔,這樣要存到什麼時候...
.
這讓我腦海中浮現了一些想法,分享出來提供給大家參考😀
.
我覺得投資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呢?!
.
像我前陣子Po了底下這篇文章,得到蠻多網友的回應,不外乎是ㄧ堆人都說自己不可能達成這數字,但還是有一些人說雖然遙遠但會努力達成、做就對了,也釣出一堆已經年領94萬的人出來回應,股利扣抵所得稅額整整8萬元用完,還有人今年靠股利退稅7萬元👍
.
看出差異了嗎,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還沒開始就覺自已無法達成,而有些人看到目標是想辦法努力朝目標前進,所以投資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想太多反而讓自已無法踏出投資的第一步🥾
.
年領94萬股利需存幾張金融股EXECL試算表
✅試算表詳情:https://bit.ly/3t6ihxc
.
股市定存股-存股配息配息Execl試算表
✅試算表詳情:https://bit.ly/2rLhl3C
🈶操作說明影片:https://bit.ly/2GOBalx
.
要達成這目標,有人說最大的困難就是沒錢❗
.
沒有錯,資金的確是開始投資第一步會遇到的問題,但誰是一開始就很富有的呢(有富爸爸、繼承除外),資金都是一點一滴所累積,所以我們可以ㄧ邊存股、ㄧ邊努力增加收入(方法很多端看自已要不要而已)
.
而且現在也有很多券商提供「定期定額買零股」的服務,一個月撥個6000元出來買零股,應該輕鬆許多不難達成,後面在慢慢加大投資金額,長期投資累積若能10年能達成年領94萬股利,這進度就算快了💪
.
有人會這樣算,以年報酬5%來計算,2000萬*5%=100萬股利,一看到要2000萬的資金就卻步了,其實不用那麼多,因為在存股過程中的股利再投入(複利),再加上若遇股災或在相對低點逢低買進等,都可以大幅減少投資成本,真的不需要2000萬這麼多的資金🉑
.
以我自已的例子來說,我從104年所存的第一張金融股是從「台中銀」開始,這幾年也陸陸續續買了一些金融股(目前以玉山金為大宗),到今年也邁入第6年了,若「台中銀」明天就是除權息日,填上110年所領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後(台中銀配發現金股利0.24元、股票股利0.45元),除權息後每股成本降為6.62元⬇
.
這6年期間,台中銀共領到4683股、36580現金,有些人說參與除權息,只是把錢左手放到右手而已,沒什麼差別,我想以我存台中銀的這個例子,是不是像他們說的這樣呢,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
長期投資「存股」,真的是10年磨一劍,希望我自已也能在第10年達標年領利94萬的目標,到時再提供相關數據給大家參考,存股過程中挺無趣的,若沒有堅強的信念,很容易放棄,但只要堅持下去,打造每年10 %以上報酬率的聚寶盆絕對不是夢👍
.
#雖然沒有富爸爸但自已努力成為女兒的富爸爸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努力實踐中
定額稅例子 在 升鴻投資 Facebook 八卦
看到現在散戶瘋狂用槓桿追逐熱門股,轉個警示文...
去年,一名27歲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高中教師匿名在Robinhood平台上賠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一度想要自殺,後來從心理疾病當中痊愈。面對Wall Street Bets散戶風暴愈演愈烈,在游戲驛站對抗對衝基金的炒家被塑造為英雄的局面,他忍無可忍,撰文回顧了自己的經歷,希望警醒後來人,讓大家明白Robinhood和Wall Street Bets是如何誤導散戶,破壞他們的財富,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的。以下即他文章的主要內容。
我是那種容易上癮的人。小的時候,我喜歡玩視頻游戲,經常一玩就是十幾個小時。後來,我也曾迷戀過高爾夫、自行車、廚藝,甚至是讀書,一直到我遭遇了最後一個讓我走上自我毀滅之路的嗜好——進入Robinhood和Wall Street Bets的世界,開始了日間交易。
容易上癮是我的性格,但我也曾經是一個審慎可靠的決策者。我大學畢業時,就學會了如何正確進行投資。人們應該通過Roth IRA賬戶進行定期定額投資,選擇多元化的指數基金,比如標普500指數等大盤指標的基金。幾年裡,我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努力向自己的儲蓄賬戶供款,以確保自己有一個安全的未來。
我在公立學校工作,到2020年1月為止,六年時間下來,我已經有了相當可觀的7萬美元積蓄,而其中大約4.5萬美元都投入了先鋒公司的Roth IRA。我現在剛過25歲,算下來,到我65歲退休,這4.5萬美元在復利和免稅的幫助下,屆時可以增值到30萬,甚至100萬美元。我對自己的這一“壯舉”非常自豪,攢錢已經成為了我人格的一部分。
可是,就在2020年1月,我偶然了解到了Wall Street Bets,我也開始在Robinhood進行小額的期權交易了。現在看來,我就像是一名中學生,誤打誤撞地就和一群壞孩子混在了一起。
和這些“損友”相處,最初還是很有樂趣的,直至我最終發現自己竟然做出了一系列糟糕的投資和交易決定,我開始感到羞恥和悔恨。事後想來,我的期權交易經驗根本為零,Robinhood批准我賬戶進行期權交易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快到驚人。
在Wall Street Bets這裡,期權交易是家常便飯,因為只有杠杆化的交易才可能讓人在短時間內發大財。我只是後來才知道,這種交易也可能讓人在短期內賠光老本——尤其是那些小白。
我陷進去的過程,我一路以來的想法,相信許多人看了都不陌生——“好吧,我就交易300美元,如果我賠了,我就徹底放棄”,或者是“我就以這些資金起手,賺錢後就撤出初始投資,再不做任何的追加,所以不會有大風險的”。
當我執行交易命令,一旦賺了錢,Robinhood界面就會出現撒花效果,讓我獲得游戲通關一樣的快感。當然,讓我興奮的還不止於此。我每天都要幾百次地拿起手機,查看自己的賬戶。這是非常刺激的體驗,和游戲一樣刺激。
雖然獲得了一些早期的成功(一些小額交易回報率達到50%甚至100%),但Wall Street Bets的所見所聞卻讓我深受刺激——不斷有人曬出自己是怎樣賺到1萬美元甚至更多的,其中一些交易的利潤,已經超過了我Roth IRA賬戶4.5萬美元的資產價值總和。我的頭腦陷入一片混亂。我每天都要刷手機超過500次,變得越來越嫉妒其他人的利潤了。
最終,我干出了自己之前根本無法想像的事情。
我在自己的先鋒Roth IRA賬戶開通了期權交易功能,在這裡,我靠著六年的努力,已經攢下了4.5萬美元。我相信,就靠著自己的能力,我也能炒出40萬美元的免稅利得。
先鋒與Robinhood不同,他們的app不會讓投資和交易顯得很酷炫或者讓人振奮。他們的界面是表格化的,就是為了讓人懷抱著長期目標,客觀地執行合理的決定。
可是,2月的時候,我的思維已經遠離理性了。我受到了Robinhood的持續刺激,徹底對這一app上癮了,而別人動輒六位數的交易利得更是讓我羨慕嫉妒恨。雖然我最初是在Robinhood起手的,但是和許多其他人一樣,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免稅的IRA賬戶進行大額交易。最初的成功讓我更加信心爆棚,相信自己也能夠和那些網紅一樣,於是我偏離了曾經的“計劃”,不斷加大自己的賭注。
在2月的中下旬,聽著Wall Street Bets網友們的建議,我買進了針對標普500指數等指標的看跌期權,做空大盤。
我確實賺到了很大一筆錢。市場從2月下旬到3月大幅下跌,我最初買入了價值4000美元的看跌期權,後者很快增值到了2萬美元。對我來說,這個數字已經足夠讓我的生活變得大不相同了。
可是,我依然在嫉妒,因為在Wall Street Bets,還是有許多人賺得比我多。貪婪,Robinhood癮,以及Wall Street Bets的力量徹底控制了我的生活。
市場繼續下跌,我繼續瘋狂交易。我在Robinhood和先鋒賬戶都增大了做空力度,一度我90%的賬戶淨值都投入了做空市場。我的淨財富翻了一番還多,三周裡,我就賺到了超過7萬美元。
我興奮不已,因為突然間,我也成為了Wall Street Bets的成功者之一了。
迅速致富的經歷讓我變得狂妄自大起來,開始做出一系列難以解釋的行動。我對自己信心十足,覺得自己不可能犯錯,我認定市場還會持續下跌,等待我繼續去收割利潤。
可是,這一次,我失算了。短短五到七個交易日,我賺來的7萬美元就全部蒸發了,因為從3月23日的底部,美股市場開始了強勁無比的反彈。
因為最初的成功,我依然對自己滿懷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才是正確的,繼續保持自己的空頭倉位。
我的工作因為疫情而暫停了,這使得我可以每天投入12到15個小時粘在了手機上,粘在了Robinhood和Wall Street Bets上,在確認傾向作用下,發瘋一樣大量閱讀對市場的看法與我一致的人的文章,以獲得支持。可是,現實當中,我的損失卻越來越大,逼著我去嘗試其他高風險的交易策略,結果又導致了新的損失……我開始失眠,開始酗酒。
到了7月,我用了六年辛苦攢下的錢,90%都灰飛煙滅了。
和那個6月間自殺的20歲Robinhood大學生炒家一樣,我也想到了了斷自己的生命。我是公立學校教師,一直覺得自己會成為社區的典範人物。從未想到過自己的生命居然會走到這一步。
幸運的是,我最終還是走了出來。我運氣不錯,擁有非常高品質的健康保險,一位精神病醫生和一位臨床醫學家最終幫助我獲得了心理康復。
對我而言,那當然是一段難以啟齒的經歷,但是我更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夠成為一個警醒世人的例子,讓大家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嘗試都不必去嘗試。
雖然在Wall Street Bets上確實有些人賺到了錢,但是大多數人都賠了,或者至少表現也不及標普500指數本身。雖然Robinhood的口號是“為所有人投資”,但是我相信,他們是在有意引導投資者走向糟糕的實踐,而這最終對所有人都是壞事。
站在今日回顧當初的那段歲月,我覺得,是Robinhood誤導了我。
Robinhood使用種種設計好的策略來誘惑人們,讓他們持續交易。新用戶會被給予一個機會,免費得到1股自己選中的股票,或者3股隨機發放的股票,這一“見面禮”的價值大約是在3美元到225美元之間。換言之,雖然Robinhood號稱是投資平台,但是來到這裡的第一步就帶著賭博的色彩。他們還會提供類似“刮刮樂”彩票的股票計劃,來誘惑投資者。
此外,這一app從界面設計就是為了刺激起投資者興奮的神經——糖果色,撒花,加油表情包,這些都使得Robinhood更像是個視頻游戲,對積極交易起到了慫恿作用。
遺憾的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積極交易都注定是一條失敗之路。
正如金融媒體人羅亞爾(James Royal)所指出的,“83%到95%的積極管理經理人都未能在任何一年內超越各自的基准指標”,所以,才會有消極投資者當中廣泛流傳的“市場上時間比時機更重要”的說法。消極投資著眼於長期,獲得成功的成算要大得多。
可是,對於Robinhood而言,確保人們持續交易,頻繁交易才符合他們的利益。“訂單流付款”能夠為他們創造數以億計的利潤,這也就意味著,用戶交易越多,他們就越賺錢。我是後來才了解到這一點的,這讓我深感悲傷和憤怒,這時候我才明白,Robinhood的利益和他們用戶的利益恰恰是彼此矛盾的。
最後促成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正是游戲驛站的故事。雖然媒體就將這描繪為法國大革命一般的史詩,散戶已經讓對衝基金瑟瑟發抖了,但是我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雖然一些散戶賺到了錢,一些對衝基金也賠了錢,但是歸根結底,對衝基金行業還是可以承受他們受到的任何損失,最終過回自己的舒服日子,依然居於社會的頂層。
然而,在另外一邊,成千上萬的散戶最終將失掉自己的全部本錢,重蹈我的覆轍。
現在,許多媒體,甚至一些政治家在談論這一事件的時候,都會對Wall Street Bets交易者表示敬意,覺得他們是代表普羅大眾,甚至代表那些根本沒有錢去賠的人們冒險與富人對抗。伴隨這樣的論調甚囂塵上,越來越多人開始投入到事件當中去,讓我無言以對。在我看來,這種金融市場賭博行為永遠不該上升到民意主流的層面,更不該被視為一種有價值的,甚至是高貴的追求。
事實上,這種行為正是我人生做過的最糟糕的事情。
最後,要奉勸各位散戶幾句話。
大家應該遵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建議,著眼長期,投資指數基金,而不該去選股,去做日間交易。選股操作,選時操作,其實都是極端困難的,大多數人還是按照巴菲特的建議行事,成功的概率才能更大。我曾經幼稚地以為自己可以預測市場,已經為大家留下了一個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