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的夢想驛站》
【三國時代關羽駐守的荊州古城牆 是中國現存最老城牆 構築有特殊防洪設計 清朝時因人為疏失釀禍 荊州城損失慘重 乾隆震怒之下 仿照宋朝要求在磚塊刻上各層級負責人名字 以確保公共建設的品質與安全】
湖北荊州府,三國關羽就在此修築鎮守城牆,歷經東晉,五代十國,南宋,明清,它是目前中國現存延續時間最長的城牆,城門抵擋過無數敵人,但是西元1788年六月的一個夏天,它沒有擋住洪水,乾隆53年七月,紫禁城裡的皇帝連發14道聖旨,快馬加鞭,趕往荊州,因為六月適逢長江汛期,江水沖塌了西門,東門,小北門,大水造成嚴重的災難。
據荊州府志,江陵縣志等史籍記載,這次洪水荊州城內淹死一千七百多人,倒塌房屋四萬多間,僅兩個官倉損失米穀,折銀十萬兩,當時有人寫了這樣一首詩,浪頭高壓望江樓,眷屬都羈水府囚,人鬼黃泉爭路出,蛟龍白日上城游,寥寥數句,反映出這場水災的嚴重程度,和悽慘情形。
荊州古城牆的地理位置特別重要,而且為了防洪需求,城牆設計與眾不同。
通常情況下,城牆都被建造成方形或長方形,非常規整,而荊州古城牆略呈船形,彎曲不規則,每座城門處都建有甕城,有的甕城是不規則形狀的,即便洪水湧入甕城,也不會直接衝擊到甕城城門口,可以有效化解洪水的衝擊力。
除了建築本體之外,城牆還有特殊的裝置,抵抗洪水。
「這兒是一道木門,城門關上,木門抵抗不了洪水的危險,所以這裡有一個閘槽,閘槽也是(可以)放下木板,閘槽與木門之間就可以屯土,就像堤防一樣的,上面這個天窗就是為了屯土的時候方便,所以開了這個天窗,這種結構是荊州古城牆,獨一無二的設施,」荊州市文物局原局長高時林。
建築上看起來,城牆沒有問題,只要及時關閉城門,災情應該不會這麼嚴重,因此乾隆皇帝任命的欽差大臣,大學士阿桂,明查暗訪之後發現,洪水是天災,也是人禍。
原來,他是當地的大戶,叫蕭馮盛,在荊州城外有一處名為窖金洲的地方,這是一大片沙洲,是江心活沙,關鍵時刻可以起到洩洪的作用,這片沙洲屬於沙地,平民不能私佔,但是蕭氏家族,利慾薰心,通過收買地方官,於雍正年間就買下這片沙洲,大量種植蘆葦牟利,蘆葦長得密密實實,蘆桿堅硬,阻擋了長江水的洩洪,這也是導致大堤最終潰決,荊州城發生嚴重水災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了嚴懲失職官員,乾隆皇帝對城牆的修復標準,更加嚴格。
「我身後的是荊州城的大北門,是乾隆53年,荊州水災之後興建的,這裡的城牆和城門,修造的質量比較高,它跟明代時期的城牆比較,它主要是牆面的銜接和基礎,都比較扎實,城牆下面都有一層石板打的牆基,質量更加堅固,」荊州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委員張世春。
而且,每一塊城磚上,都得押上時間,起造負責人的職位姓名,這種銘文磚,最早出現在宋朝。
比如這塊中國明朝,洪武時期燒製的城磚,磚上將製磚時上至工程總指揮縣長劉浩,下至燒磚的工匠魯四,都標得一清二楚。
如今的荊州城牆,是清朝時期遺留下來的,也許就是因為一場洪水,意外讓這東西長3.7公里,南北寬1.2公里的城牆,完整保留了下來。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Pin Cheng J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品城記 #廣州 #美食 愛廣州,除了愛她一天比一天更美,也愛她一天比一天更有底蘊。 在廣州這種文化底蘊非常濃烈的城市,就會有一種既違和又不感覺違和的景象,一邊是新城市建設的高樓大廈,轉個頭就是老廣生活的舊城區。 好多外地朋友都慕“吃”而來,同時也追尋著舊廣州的踪跡。 騎樓,也是廣州歷史的重要“...
宋朝皇帝名字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雖是「三姓家奴」卻因勸蒙古放下屠刀,保留中華文明成了英雄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自古名相,秦之李斯,漢之張良、蕭何、曹參,蜀漢之諸葛亮,前秦之王猛,唐朝之房、杜,宋之趙普、寇准,元朝則非耶律楚材莫屬。耶律楚材乃遼人,先侍金,又奉元,典型的「三姓家奴」,然而他的思維超越了種族與國界,憑一張儒生之嘴與佛家之心,不知從蒙古人的屠刀下救下多少生靈,其胸懷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得到的。
國破家亡,雖「三姓家奴」而不恥
耶律楚材是契丹人,皇家血統,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東丹王耶律倍的八世孫。不過,耶律楚材生活的年代,遼國早已滅亡了,被金取代。耶律楚材的父親耶律履,做了金朝的尚書右丞。耶律履老年得子,花甲之年才生了耶律楚材,老人家非常高興,對人們說:「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前兩句沒問題,最後一句在那個時代就有點「大逆不道」了。預言孩子將來必定成材可以,但為異國用,就有了不效忠金朝的嫌疑。只不過,耶律履懂風水學,他的預測被時間證實是對的。而且,楚材這個名字,也有個典故:「雖楚有才,晉實用之」,楚國的人才被晉國使用。金國的人才最終被蒙古帝國使用。
耶律履預言了孩子的前程後不久就去世了,死時小楚材才兩歲。耶律楚材的幸運之處在於,他有一個好母親。楚材的母親楊氏是個有文化的人,對楚材進行了良好的教育。後來,楊氏又將楚材送到了顯州書院,經過系統的學習,耶律楚材「博及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下筆為文,若宿構著」,參加金國的科舉考試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被金章宗徵召授予掾職,接著擔任了開州同知的職務,後因為留守中都,被金朝丞相完顏承暉任命為左右司員外郎。成年後的耶律楚材「身長八尺,美髯宏聲」,成為顯赫一時的人才,乃至引起了成吉思汗的注意。
沒有成吉思汗的崛起,可能耶律楚材在金國會不斷得到陞遷
如果沒有成吉思汗的崛起,可能耶律楚材在金國會不斷得到陞遷,大有可能成為金國名將良相的可能。可惜,他遭遇到了亡國之恥。遼國在金國與南宋的夾擊下滅亡,這次不幸落到了金國的頭上,南宋又與蒙古人合作夾擊金國,成吉思汗的大軍攻破中都,金國滅亡了。才華橫溢的耶律楚材成了亡國奴,成吉思汗點名要見他,這讓耶律楚材很糾結。去見成吉思汗,他並不怕被處死,而是要擔「貳臣」之名;不見吧,惟死而已。南宋的文天祥不就是誓死不降,最終被殺的結局嗎?經過反覆考慮,耶律楚材決定投降成吉國汗,因為他認為,當今世界亂世,唯有成吉思汗的拳頭才是最硬的,唯有他才有能力實現統一。
耶律楚材背著「三姓家奴」的罵名,走馬上任了。
刀下留人,蒙人屠刀下誓救生靈
耶律楚材天生一副菩薩心腸,卻不得不跟著成吉思汗南征北戰。在遠征花剌子模的諸次戰役中,耶律楚材親眼看到大量城市被屠滅,無辜的百姓遭受兵火的洗禮。他在詩中寫道:「寂寞河中府,連甍及萬家。葡萄親釀酒,杷欖看開花。飽啖雞舌肉,分餐馬首瓜。人生唯口腹,何礙過流沙」。於是,他決定採用自己的辦法,勸說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人「好生止殺」。
第一次成功的止殺是在東印度,征伐途中遇到一隻不知名的瑞獸,成吉思汗問其名,耶律楚材藉機發揮:「此瑞獸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語,好生惡殺,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願承天心,以全民命。」,最後的結果,成吉思汗班師回國,戰爭在碰到一隻野獸後突然結束了。
耶律楚材死時,不管是蒙古人,還是金國人,還是宋朝人,都「哭之如喪其親戚」。
第二次成功的止戰止殺是成吉思汗去世以後,大汗窩闊台繼位,速不台攻滅了金國的開封,為了報復金人的抵抗,速不台打算按慣屠城。耶律楚台得知情況後,心急如焚,緊急向窩闊台諫言不要屠殺,如果不屠城,按他的辦法實行,每年可拿「銀五十萬兩、絹八萬匹、粟四十萬石。」作為交換條件。最終窩鍋台下令放了開封府的百姓,147萬人得以倖免蒙古人的鐵蹄踐踏。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曾有近臣向窩鍋台進言,將中原之地化為牧場,漢人沒什麼用,應全部斬盡殺絕。耶律楚材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吃一驚。如果按照這個辦法,那整個中國將變成人間地獄。耶律楚材緊急上書:「夫以天下之廣,四海之富,何求而不得,但不為耳,何名無用哉?」、「將士暴露凡數十年,所爭者地土人民耳,得地無民,將焉用之?」,耶律楚材的主張最終得到了窩闊台的認可,禁止屠城成為慣例。
耶律楚材死時,不管是蒙古人,還是金國人,還是宋朝人,都「哭之如喪其親戚」,為何?因為耶律楚材經常為百姓而哭求,請蒙古人放下手中的屠刀。楚材雖沒有完全禁止住大屠殺,但不知有多少人因為他的諫言倖免於難。《新元史》記載說:卒使中原百姓不至踐刈於戎狄,皆夫人之力也。
勸蒙漢化,為中華留下文明火種
元滅金、宋,對於漢人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蒙古人的鐵蹄所過之處,死傷無數,數千萬人死於戰火,如果沒有耶律楚材,農耕文明或被遊牧文明所取代,造成歷史的大退步。也很有可能,中華文明到元朝時滅絕,和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一樣。還好,中國出了個耶律楚材,而成吉思汗也非常認可耶律楚材,他對窩鍋台說:「此人是天賜我家,以後軍國庶政,都可以委託於他。」,窩鍋台大汗也確實聽了他父親的話,曾說過「非卿,則中原無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窩鍋台非常重視耶律楚材的諫言,雖然未做到言聽計從,但依靠耶律楚的努力,對遊牧習俗的蒙古人進行了漢化改革,保留下了寶貴的中華文明火種。
耶律楚材自小受漢文化影響,「吾君堯舜之君,吾民堯舜之民,此其志也!」,他曾經做詩述志:「干戈未斂我傷神,自恨虛名誤此身。否德詎能師百辟,微才安可步三辰。箕裘謾嘆青氈舊,勳業空驚白髮新。安的夔龍立廊廟,扶持堯舜濟斯民。」,其中「安得夔龍立廊廟,扶持堯舜濟斯民」正是傳統漢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的寫照。
受到窩鍋台重用後,耶律楚材「定製度、議禮樂、立宗廟、建宮室、創學校、設科舉、拔隱逸、訪遺老、舉賢良、求方正、勸農桑、抑遊惰、省刑罰、薄賦斂、尚名節、斥縱橫、去冗員、黜酷吏、崇孝悌、賑困窮」,完全照搬了漢人的社會管理方法,使蒙古貴族由適應遊牧文化逐漸向適應農耕文化過度。這套管理辦法到了忽必烈時代,達到頂峰。當然,蒙古人漢化很淺,但如果沒有耶律楚材,中原文明很有可能就此滅絕。正是因為有了他的漢化改革,元朝皇帝「能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也」,宋朝雖然亡了國,但卻未亡天下,只是一個正常的改朝換代罷了。到了明朝時,漢人得以復國,開啟了另一個漢人輝煌的時代。
耶律楚材生在了一個特殊的時代,我們不應以今人狹隘的眼光去看他。甚至,他的眼光超過了今天的我們。耶律楚材對世界的認同,對天下的理解,眼光更深更廣,並不拘泥於中國。他幻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蒙元變成歷史上最輝煌的堯舜盛世時代。雖然他最終沒有實現他的理想,但正是因為他的努力,使元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個王朝。中華文明的火種通過馬可·波羅,傳到了歐洲大地。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三姓家奴 #耶律楚材 #蒙古人 #遊牧民族 #成吉思汗 #元朝
宋朝皇帝名字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狸貓換太子」源頭:宋真宗愛上女明星劉娥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宋真宗趙恆在京城開封,接替宋太宗趙光義的班,做了北宋王朝的第三任國家領袖,他封劉娥為皇后,史稱「劉皇后」。劉娥是一個頗富傳奇色彩的女人,她原來是一個唱戲的女明星,在開封城裡開演唱會的時候被趙恆看上了,而且,劉娥竟然抓住機會當上了皇后,從此踏上了宋朝的政治舞台,對北宋的政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劉娥原本是山西太原人,她的老爸曾任地方部隊的軍官和市長,後來在戰爭中死了。劉娥一歲時,她的老媽也因病去世。無依無靠的劉娥在苦難中長大,困苦的人生經歷使她比一般的女子有更多的慾望和心機。長大後的劉娥開始學戲,她不僅聲音甜美,而且很聰明,再加上容貌出眾,在幾次戲曲擂台賽上成了明星擂主,很快就紅了起來。
劉娥18歲時,嫁給了一個銀匠為妻。為了做生意賺錢,銀匠帶著劉娥來到當時的京城開封。誰也沒有想到,劉娥的開封之行直接改變了她的人生。
到了開封後,劉娥依然活躍在戲曲舞台上。開封非常繁華,有錢人很多,戲迷也很多。劉娥一出場,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炮走紅,不久,劉娥的名氣越來越大。此時,後來成為皇帝的趙恆才14歲,被封為襄王,還沒有被立為太子。趙恆也是一個戲迷,他聽說了劉娥的名字後,就帶了幾個保鏢,穿了便裝去看劉娥的演唱。一見到劉娥的花容月貌,趙恆這個早熟的皇家少年就被迷住了,他呆呆地看著劉娥那暗中傳情的大眼睛,不禁意馬心猿,立即就把劉娥帶回他的別墅裡。
趙恆的奶娘對來歷不明且出身卑賤的劉娥十分不滿,就到趙恆的老爸宋太宗的面前告狀,說趙少爺小小年紀便沉溺於女色,不是好事。宋太宗聽了勃然大怒,勒令趙恆立即把劉娥送走。趙恆只好暗中將劉娥送到自己的一個親信家裡,偷偷去和她見面。沒想到,劉娥離開趙恆的別墅後,開始勤奮讀書,並研習琴棋書畫。這樣一來,趙恆對劉娥更是刮目相看。可以說,劉娥是趙恆第一個真正愛上的女人,這份愛極為難得地保持了一生。
至道三年(997年),趙恆即位做了皇帝,是為宋真宗。劉娥進宮,立即被封為美人,不久便被封為貴妃。因為趙恆的寵幸,劉娥的地位不斷提高。但劉娥深知女人的美色不能長久,唯一的希望就是給趙恆生一個孩子。然而,劉娥當時已經不會生育了,於是,她想出一個移花接木的計策,把自己的丫鬟李氏送給了老公趙恆。年輕美麗的李氏不久就懷孕了,後來順利產下一個男孩。趙恆喜出望外,給孩子取名為趙受益(後來改名趙禎,就是後來的宋仁宗)。劉娥也很高興,她設計立即將李氏生下的孩子佔為己有,並嚴禁皇宮裡的人向孩子說明真相。趙恆寵愛劉娥,也默許她抱養李氏生下的孩子。不久,劉娥被趙恆立為皇后。趙恆死後,劉娥垂簾聽政,一個女明星控制了一個國家的政局。
劉娥將李氏生的孩子佔為己有的事情后來被演繹成了「狸貓換太子」的故事,這反映出古代皇宮裏以孩子為砝碼來爭奪皇帝寵愛的真實內幕。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宋朝皇帝名字 在 Pin Cheng Ji Youtube 的評價
#品城記 #廣州 #美食
愛廣州,除了愛她一天比一天更美,也愛她一天比一天更有底蘊。
在廣州這種文化底蘊非常濃烈的城市,就會有一種既違和又不感覺違和的景象,一邊是新城市建設的高樓大廈,轉個頭就是老廣生活的舊城區。
好多外地朋友都慕“吃”而來,同時也追尋著舊廣州的踪跡。
騎樓,也是廣州歷史的重要“見證者”。除了聞名在外的老西關片區,在靜謐的海珠區同福路一帶,也保留著很多良好的騎樓建築。
而我們今天的覓食目標,就是從南漢時期就能追溯到的“舊中之舊”的「龍尾道」,現在稱為「龍導尾」。
記得先戳視頻看哦!
龍導尾,現在的廣州地圖已經找不到這街名,它位於海珠區寶崗大道北西側,是海珠區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先有龍尾道,後有龍導尾。龍導尾地名來源五代十國時期割據嶺南的開國(南漢)皇帝劉岩(889年~942年),他當上皇帝后大興土木建行宮時下令在現寶崗大道鄧世昌紀念館東南面築起“南郊壇”(現該處仍有郊壇頂街)用以祭祀天地,壇前修起一條仿長安含元殿升殿甬道的皇帝專用通道,名為龍尾道。不久宋朝統一中國,所有寶殿都被焚毀,但在龍尾道遺址形成的村落仍叫龍尾道。清初時有人訛寫為龍尾導,到了清未又誤稱為龍導尾,至今當地老居民仍稱這一帶為龍導尾。
龍船崗位於從前“河南”漱珠湧東岸,顧名思義就是觀看龍船的山崗。南漢時期這裡龍船競渡已成風氣,每逢端午節期間,漱珠湧附近萬人湧動,觀者如潮,而站立在這個山崗上,可遠眺珠江觀看到龍船的游弋、爭相競渡的景象。據傳,清咸豐年至民初,廣彩瓷器生產集中在龍船崗這一帶,尤以龍船崗、狀元井、龍導尾這一帶最為集中,這與那時的環境,尤其是有與連接珠江的河湧有關。
在龍船崗旁的龍壤大街,現保留多間民初時期的建築,據統計,在龍壤大街上共有11座“廣州歷史建築”的建築物,這些建築,可謂是廣州最早的一批半山豪宅,這些豪宅都是當年在“河南”(指珠江河南面)做生意最有錢的人所建。 “河南”的漱珠湧靠近廣州市中心區域,是廣州當年最繁華的地段。
店名:榮昌潮汕風味館
人均:14元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同福西路161號
網絡評分:口味7.0 環境6.1 服務6.2
52元 87.5分
店名:陳超記
人均:12元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龍溪首約34-36號
網絡評分:口味7.4 環境6.7 服務6.9
30元 92分
店名:金月美食
人均:21元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南華西社區服務街龍溪首約11號
網絡評分:口味8.0 環境6.6 服務7.5
80元 90分
店名:英記食店
人均:13元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龍導通津50號之一
網絡評分:口味7.4 環境6.5 服務6.9
10元 90分
店名:林氏涼茶
人均:15元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同福西路西亞興安生活東50米
網絡評分:口味8.1 環境7.9 服務8.3
你的城市哪裡好吃哪裡好玩?全在這3分鐘原創視頻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uy5xqTZuRQ/hqdefault.jpg)
宋朝皇帝名字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評價
#西遊記 #西遊記真實人物 #HenHenTV奇異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上一集說了封神榜裡面的真實人物,今天我們來說西遊記,西遊記,也是出於明朝時代,雖然現在講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但是也有人說是丘處機,因為一些煉丹術的術語是全真教裡面的經典叫【西遊證道書】,這個說法卻讓其他人質疑,因為丘處機是宋朝末年,而西遊記的時代雖然是唐朝,但是很多裡面描述的風土人情確實明朝才有的。
是的,丘處機有在射雕英雄傳裡面,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來的。下一次可以講金庸的咯~
回到這裡,我們姑且相信寫的人是吳承恩,也是出版於明朝,而裡面的人物和封神榜是有重疊的,例如二郎神,哪吒,還有一班的仙家,那麼西遊記裡面出現的人物是真的嗎?
是的,唐太宗是唐朝的真實人物,他就是李世民,因為和自己的兄弟爭皇位,他幾次給他哥哥和弟弟,也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多次想殺害他,李建成已經是太子了,但是因為李世民功高蓋主,朝廷裡面有很多維護李世民的聲音,他覺得李世民是個威脅,就多次下毒毒殺他,但是卻被他躲過,於是李世民就下定決心,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門那裡埋伏,於是就將計就計,派士兵圍著他們,把他們殺了,連同他的五個兒子都殺了。
在西遊記裡面,李世民當了皇上過後,一直發惡夢,還被帶到地府,見到了他的兄弟來復仇,還見識了十八層地獄,見識了地獄的恐怖,他就信佛並且大力推廣佛教,和唐三藏談論後,就決定派他去西天取經。回來造福人民,也藉此消除自己的罪惡。
那麼唐三藏是在歷史裡面有這個人嗎?是的!是真實人物來的。
他的法號叫玄裝,俗稱陳祎 (yi1),為漢傳佛教裡面最偉大的譯經大師之一,被譽為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也是中國法相宗教的創始人,由他的弟子辨機記錄他的口述,並且寫下的【大唐西域記】就是記錄他去到天竺學習並且翻譯到中國的一些經歷。由於古印度非常缺乏記錄,因此這是非常珍貴的遊記,在裡面可以了解到古天竺的地理歷史,他們根據玄裝的這個大唐西域記裡面的資料去尋找古蹟,證明這個遊記是真的!
那麼為什麼他要去西域,也就是印度取經呢?
原因當時的佛教是攝論宗和地論宗這兩家對於法相之說有點出入,於是他就想去到佛教的來源之地,天竺去尋找總骸(gai1)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把一切的法相之說貫通融合在一體。
但是他那時得不到唐朝的過所,也就是護照,所以一直沒有出發。在貞觀三年,他就私自從長安出發,也就是現在的西安,經過高昌國,也就是現在的新疆吐魯番。被高昌王強行留下當國師,只是玄裝不妥協,三天不吃不喝,高昌王覺得愧疚於他,於是就和他結拜兄弟。所以結拜兄弟並不是唐太宗,而是高昌王。
終於千里跋涉,從長安到達了天竺,你們知道有多遠嗎?先說從長安到高昌,距離大概是2635公里,如果是走路大概需要552小時,如果好彩的有馬騎,一天大概可以跑100公里,都要整二十七,八天才可以到達高昌。以前根本沒有現在的馬路那麼好走,可能還需要攀山越嶺。還要找路呢~然後高昌去到印度是大概也是2500公里。以前的人真的意志力很強哦!玄裝到了天竺後呆了那爛陀寺十年,這個那爛陀寺位於現在的印度東北部,也就是現在印度的比哈爾邦中部。
這那爛陀寺每天有一百多個講壇,每天教導大乘佛法,天文學,數學,醫學等等。玄裝把這十年學習的東西,把657部經書帶回中土,他從643年從天竺出發,到了645年,也就是大概兩年時間才可以到達,收到唐太宗的熱烈歡迎,他不是偷渡客嗎?哈哈
的確,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廣之下,他在長安設立了譯經院。一生翻譯的經文有七十二部,共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孫悟空呢?也是有這個人,但是不是猴子。
在玄裝去到西域時,然後到了瓜洲去買馬,胡人石磐陀(pan2tuo2)請玄裝為他受戒,並自願當他的嚮導,而且也是玄裝的第一個弟子,他剃度過後也成為了胡僧,胡僧和猢猻的音很接近,結果就變成猴子了。但是他陪到一半就半途而廢,沒有再幫玄裝做嚮導了
還有這個猴子的設定其實跟印度傳說的神話裡面的神猴哈奴曼,擁有四張臉,八只手。幫助羅摩去拯救他的妻子悉多,傳說中的哈奴曼靈敏機智,可以騰雲駕霧,火燒楞伽宮(leng2qie2)和偷仙草,不需要偷,去奶茶店就有很多仙草了啦~所以大鬧天宮可以就是借鑒火燒楞伽宮吧~
在歷史裡面的確實有一名悟空大師,他叫車豐朝,有點像韓國人的名字。
雖然和玄裝不是同一個時代,他是在唐朝750年的一名武將,慣用的武器是什麼呢?是的,他是用重36斤重的熟棍,就是大概18公斤重,他的確實護送唐朝使團前往天竺,但不是護送唐僧。
在一次馬瘟當中,他中了病,因此不可以和唐朝使團回去大唐,在法師三藏的醫治下,他痊癒了,覺得人生無常,因此皈依佛門,三十年後回到大唐,被唐德宗賜法號為悟空,他也留下了一本叫【悟空入竺記】
那麼豬八戒呢?也是有一名大師叫八戒,但是是比玄裝更早三國時代,叫朱士行,由於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他們不能放朱,聽說當時明朝也不能養豬,
所以那時的人物設定為山豬,加在一起就變成豬八戒,
他是中國歷史裡面的第一個漢族僧人,也是第一個去西域取經的人。
雖然裡面都是一些摻雜的歷史人物,但是西遊記還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品,尤其是大鬧天宮的時候,其實是對於專制和階級之分的控訴,在能者並不可以在政治上受到重用,也顯示出作者對於當時的社會封建和專制。當然裡面也是宣傳佛教的一本名著。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下次要開始講金庸的名著啦!裡面的很多人物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但是先告訴你,歷史裡面沒有韋小寶這一個人物。如果喜歡我的影片,那就分享,訂閱,按贊吧!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bIC8hbmx6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