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00 多年前,一位取得蘇格蘭 #三重醫學位 的女性,放棄了優渥的生活,選擇飄洋過海來台灣服務,最後在 33 歲時病逝於台灣。她是歷史課本應該要提到的一位偉大人物,但很遺憾地,現在台灣幾乎沒有人認識她了。
她是 #宋伊莉莎白醫師(Elizabeth Blackburn Ferguson),今天是她的冥誕,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她曾用她的生命,在台灣這塊土地刻劃的故事。
宋伊莉莎白醫師,於 1868 年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從小天資過人,19 歲大學畢業後,繼續攻讀五年醫學,並且取得三重醫學學位(內科醫師、外科醫師、藥師)。一位女性可以在當年的背景下做到這樣,已經是讓所有人驚呆的事了。
但宋伊莉莎白醫師接下來做出的決定,才更令人訝異。在 1891 年時,她放棄了在家鄉優渥的生活,決定飄洋過海來到太平洋上的島嶼——台灣,作為她奉獻的地方。
在台灣,他認識了同樣從蘇格蘭來的宋忠堅牧師,兩人結婚後,就以台南作為中心,四處進行他們的醫療宣教工作。
當年台灣很少有女性的醫師,民風也很保守,宋醫師因為身為女性,讓許多女性患者願意接受治療,幫助了無數的民眾。宋醫師當時給予藥物都是免費,也不收禮物,完全就是靠著教會的微薄補貼過著生活。
而當年他投入工作到什麼程度?愛這塊土地到什麼程度呢?她的長女被取名叫 Hazel Lombay Ferguson,其中 Lombay 就是小琉球的意思,當時他在懷著身孕時,仍然到小琉球去工作,最後意外在當地產下孩子,便以 Lombay 為孩子取了中間名。
宋醫師日夜操勞加上台灣的氣候瘴癘,在 1896 年曾經病倒過一次,回到蘇格蘭休養。但在 1898 年生下第三個孩子,身體稍微復原後,又毅然決然回到台灣繼續她的奉獻。
回到台灣後,宋醫師依舊毫無保留地四處行醫,但就算鐵打的身體也禁不起這樣的操勞。在 1900 年 12 月前往木柵(高雄內門區)的途中,宋醫師又倒下了。這次宋醫師沒能再撐過去,於 1901 年 1 月 17日,在 33 歲這個人生正精彩的年紀,離開了我們安息主懷。
據相關的文獻記載,當時宋醫師被葬在台南北門外的公墓,送葬途中,民眾夾道哀悼,許多婦女、孩童在意外得知送葬的人是宋醫師時,都當場大聲哭嚎,感念宋醫師對他們的救命之恩。
宋醫師已經離開我們超過一個世紀了,在 2015 年麻豆新樓醫院新大樓完工時,院方特別將其中一座禮拜堂命名為「宋伊莉莎白紀念禮拜堂」,希望大家能夠記得,在百年之前,曾有一位如此傑出不凡的女性,在台灣,以她對上帝的愛,對人的愛,奉獻了她的生命。
僅以此文,紀念宋伊莉莎白醫師(Elizabeth Blackburn Ferguson),人生短短數十載,稍縱即逝。但您在短短 33 年的人生中,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也刻劃了百年前台灣美麗、勇敢、偉大的一段篇章。
Reference
民報:為愛燒盡—台灣第一位現代女醫宋伊莉莎白醫師
--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tinyurl.com/yak2hmkw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醫藥保健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跟我們一起邁向 YouTube 20 萬訂閱:
http://bit.ly/subMedPartner
🌟立即用 Line 輕鬆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MedPartner
宋伊莉莎白醫師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在 100 多年前,一位取得蘇格蘭 #三重醫學位 的女性,放棄了優渥的生活,選擇飄洋過海來台灣服務,最後在 33 歲時病逝於台灣。她是歷史課本應該要提到的一位偉大人物,但很遺憾地,現在台灣幾乎沒有人認識她了。
她是 #宋伊莉莎白醫師(Elizabeth Blackburn Ferguson),今天是她的冥誕,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她曾用她的生命,在台灣這塊土地刻劃的故事。
宋伊莉莎白醫師,於 1868 年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從小天資過人,19 歲大學畢業後,繼續攻讀五年醫學,並且取得三重醫學學位(內科醫師、外科醫師、藥師)。一位女性可以在當年的背景下做到這樣,已經是讓所有人驚呆的事了。
但宋伊莉莎白醫師接下來做出的決定,才更令人訝異。在 1891 年時,她放棄了在家鄉優渥的生活,決定飄洋過海來到太平洋上的島嶼——台灣,作為她奉獻的地方。
在台灣,他認識了同樣從蘇格蘭來的宋忠堅牧師,兩人結婚後,就以台南作為中心,四處進行他們的醫療宣教工作。
當年台灣很少有女性的醫師,民風也很保守,宋醫師因為身為女性,讓許多女性患者願意接受治療,幫助了無數的民眾。宋醫師當時給予藥物都是免費,也不收禮物,完全就是靠著教會的微薄補貼過著生活。
而當年他投入工作到什麼程度?愛這塊土地到什麼程度呢?她的長女被取名叫 Hazel Lombay Ferguson,其中 Lombay 就是小琉球的意思,當時他在懷著身孕時,仍然到小琉球去工作,最後意外在當地產下孩子,便以 Lombay 為孩子取了中間名。
宋醫師日夜操勞加上台灣的氣候瘴癘,在 1896 年曾經病倒過一次,回到蘇格蘭休養。但在 1898 年生下第三個孩子,身體稍微復原後,又毅然決然回到台灣繼續她的奉獻。
回到台灣後,宋醫師依舊毫無保留地四處行醫,但就算鐵打的身體也禁不起這樣的操勞。在 1900 年 12 月前往木柵(高雄內門區)的途中,宋醫師又倒下了。這次宋醫師沒能再撐過去,於 1901 年 1 月 17日,在 33 歲這個人生正精彩的年紀,離開了我們安息主懷。
據相關的文獻記載,當時宋醫師被葬在台南北門外的公墓,送葬途中,民眾夾道哀悼,許多婦女、孩童在意外得知送葬的人是宋醫師時,都當場大聲哭嚎,感念宋醫師對他們的救命之恩。
宋醫師已經離開我們超過一個世紀了,在 2015 年麻豆新樓醫院新大樓完工時,院方特別將其中一座禮拜堂命名為「宋伊莉莎白紀念禮拜堂」,希望大家能夠記得,在百年之前,曾有一位如此傑出不凡的女性,在台灣,以她對上帝的愛,對人的愛,奉獻了她的生命。
僅以此文,紀念宋伊莉莎白醫師(Elizabeth Blackburn Ferguson),人生短短數十載,稍縱即逝。但您在短短 33 年的人生中,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也刻劃了百年前台灣美麗、勇敢、偉大的一段篇章。
Reference
民報:為愛燒盡—台灣第一位現代女醫宋伊莉莎白醫師
-\-\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tinyurl.com/yak2hmkw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醫藥保健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跟我們一起邁向 YouTube 20 萬訂閱:
http://bit.ly/subMedPartner
🌟立即用 Line 輕鬆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MedPartner
宋伊莉莎白醫師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八卦
從哪裡來、身上流什麼血,無關乎要認同什麼,更不是某些人口中的「原罪」。
#感謝奉獻一生在臺灣的前輩們
#1月17日Elizabeth醫師紀念日
【歷史上的今天】
1901年1月17日,燃燒生命、無私奉獻臺灣的宋伊莉莎白醫師逝世紀念日。
宋伊麗莎白(Elizabeth Blackburn Christie),1868年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從小天資聰穎,24歲以第一名完成學業,並取得蘇格蘭的「三重醫學學位」(同時擁有內科、外科、藥科執照),也是蘇格蘭第一位獲得此一殊榮的女性醫師!
這樣優秀的伊莉莎白若留在故鄉,一定可以成為名利雙收的名醫,然而她卻在1891年來到臺灣,並將自己的所有和一生都奉獻給這塊土地。
伊莉莎白來到臺灣後,先花了一年在臺南學習臺灣話,並在這段期間和宋忠堅牧師(Duncan Ferguson)相識並結婚。婚後志趣相投的兩人便以臺南為中心,全心全意進行醫療宣教工作。
伊莉莎白醫生對於醫療工作十分投入,為了幫人接生,不管地方多麼偏遠、時間是三更半夜或是一大清早,她總是提著油燈就走路出門看診,並且一切醫療藥物都是免費提供,竭盡所能照顧病患。而她和宋忠堅牧師的第一個女兒以Lombay(小琉球)為中間名,紀念她出生的地點,也可以看出夫婦兩人即使在即將迎接新生命的情況下,也不停止在各地的醫療宣教工作。
伊莉莎白醫師最後於1900年染上重病,並於隔年1月病逝於臺南新樓醫院,享年33歲。其在臺九年間救治了數萬患者,送葬途中,受過幫助的民眾夾道哀悼,長長的送葬隊伍也表示對伊莉莎白醫師深深的感謝和懷念。
1月17日,一起紀念為臺灣奉獻一生的宋伊莉莎白醫師。
圖片來源:https://goo.gl/QC4AhP
《臺灣女人記事》
露天:http://gjtaiwan.com/rt/?id=44
聚珍:https://www.gjtaiwan.com/p/1705
--
Facebook粉絲團:http://facebook.com/gjtwn
Google+ : https://gjtaiwan.com/g+
關於聚珍臺灣:http://gjtaiwan.com/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