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肺炎疫情,從明日開始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許多公司則在本週實施遠端工作,我也不例外。
想起平常工作日,中午、晚上部分時間都待在電影院看試片、特映,此模式瞬間消失,才進入居家工作第二天,就有點懷念在電影院做夢的時候。不過,防疫期間在家時間變長,也總算趁上週末開始看《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一季,希望追完第八季之後,台灣的疫情也穩定受控了。
在暫時沒有新片能看的狀況,且相信大家目前都在串流平台找片子,有鑑於此,這陣子就不定期上來和大家聊聊我非常喜歡,且能在串流平台看到的電影,推推舊文,刷刷存在,提醒舊雨新知這些電影或重溫,或新看,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今天推薦的第一部串流電影,是 #Netflix 的《#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關於離婚的故事,美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在 2005 年拍出《親情難捨》,以孩童、青少年視角,遙望父母的分居與離異,側寫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的家庭失能,同時散發濃厚的紐約情懷,奠定日後創作「諾亞鮑姆巴赫式」城市悲喜劇的基調。
14 年後,2019 年,諾亞鮑姆巴赫似乎再度回憶童年往事並深刻挖掘過往婚姻(與珍妮佛傑森李的離婚),透過成年人視角(同樣是知識份子),緩慢描繪一幅分崩離析的當代美國家庭肖像,這次擦掉稚氣、糅合不解,洗滌出的是成熟、餘韻綿延的《婚姻故事》。
此作開頭第一場落淚戲便十分出眾,飾演劇院表演者的史嘉蕾喬韓森表示表演舞台劇感覺不對,無法掉淚,但經過亞當崔佛在家中的「筆記指點」後,一轉身、一別頭,眼淚潸然落下──諾亞鮑姆巴赫透過此場戲道出現實生活的情緒比偽裝演戲更為真實的寓意。
兩人搖搖欲墜的關係對比這場戲中戲更教人鼻酸、更值得落淚。情緒穿過景框,透向觀眾,看戲的我們立刻感同身受,角色頓時立體鮮明。從此細節探究,諾亞鮑姆巴赫的劇本、場面調度令人印象深刻,這場戲同時揭示片中角色處境,揭開往後風暴的帷幕。
《婚姻故事》是一部匠心獨具的作品,諾亞鮑姆巴赫不斷透過場域符號映照角色心境,東岸紐約、西岸洛杉磯兩大城市的對比自然顯而易見,高大的亞當崔佛在擁擠的紐約反而怡然自得,嬌小的史嘉蕾喬韓森在寬闊的洛杉磯才有一片天地。甚至亞當崔佛在洛杉磯停車場的格格不入、小孩周旋在父母間的拉扯(趕時間與殺時間)、紐約地鐵與洛杉磯家中的對坐等細節,都不斷塑造角色的尷尬與對立,這點在過往諾亞鮑姆巴赫的作品《愛上草食男》中也有相同設定。班史提勒從紐約移至洛杉磯,中年人不合時宜的感觸油然而生。
很多人會說諾亞鮑姆巴赫與伍迪艾倫的神韻極其類似,兩位名導同樣是出生於布魯克林的猶太人,在伍迪艾倫的作品中也總是能窺見紐約和洛杉磯的兩地對比,皆帶著知識份子的焦躁與呢喃(艾倫更偏好碎念),聚焦於個人對生活的不滿及渴望。
伍迪艾倫的《曼哈頓》遙相對望諾亞鮑姆巴赫的《紐約哈哈哈》(也有賈木許《天堂陌影》的味道);我認為《婚姻故事》也有些許《安妮霍爾》的影子──不同的是,艾倫完全放棄洛杉磯,遠走而避之,鮑姆巴赫雖然委屈,但終究接納了洛杉磯(因為兒子)。
事實上,除了伍迪艾倫,諾亞鮑姆巴赫與好友魏斯安德森也相互影響──我們或許可以將魏斯安德森的《海海人生》(諾亞鮑姆巴赫編劇)看作鮑姆巴赫執導《青春倒退嚕》的前身,兩片同樣以「紀錄片導演」做為主角,並帶出「拍電影」的人生代價──不論是錢財、青春、家庭還是婚姻生活,更宏觀來看是生命的消耗。只不過《海海人生》與《青春倒退嚕》場域分別在「海洋」和「紐約」呈現,但從劇本來看,無論是「原始」或「文明」,兩片都交出精彩敘事。
話說回頭,《婚姻故事》中場域與心境相呼應的設計,真正精彩的還是在亞當崔佛於紐約工作室中,接到蘿拉鄧的那通律師電話。亞當崔佛聽著蘿拉鄧一字一句冷冽地描述事態發展,同時打開一扇又一扇的門,踏下一層接一層的階梯,階梯的隱喻在此也可窺見導演筆觸(《小丑》、《寄生上流》也做了同樣設計),暗示離婚態勢的急轉直下和一觸即發,人物在錯綜複雜的場域中巧妙呼應剪不斷理還亂的事件,諾亞鮑姆巴赫精準地利用影像說故事。
這場戲收在熙來攘往的紐約街頭,人聲、車聲鼎沸的大街讓「語言」喪失其功能(正如往後的言語爭執都毫無功能),諾亞鮑姆巴赫的鏡頭也瞬間與角色拉開距離,頗有《愛情,不用翻譯》結尾「失語感」的神來一筆,只不過地點從東京置換成紐約,人物從史嘉蕾喬韓森變成亞當崔佛。
而「嗅覺」與「聽覺」的影射,在《婚姻故事》中也值得一提:當一行人在蘿拉鄧的律師事務所中對峙拉扯時,蘿拉鄧吹捧了亞當崔佛的執導作品,能將「吐司」香味具象化,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緊接下一場戲,亞當崔佛與律師在密閉空間商討對策,不尋常的靜默則透過滴答聲提示角色的焦急心境,「時鐘」聲響同樣具象化,也讓觀眾有了身歷其境的效能,強烈感受現場僵局。吐司與時鐘,我視做諾亞鮑姆巴赫的高明自捧(雖然可能也無此意)。
此外,諾亞鮑姆巴赫在《婚姻故事》中,一如既往地成功掌握悲劇裡的喜劇元素,將兩者的轉折與戲劇性拿捏得恰如其份。諸如亞當崔佛開頭首度到洛杉磯,與妮可的妹妹在嘲笑英國腔調時,才終於「碰巧」發現離婚聲明;又或是近尾聲時,在過往取悅小孩的滑稽魔術中,「碰巧」失手將利刃劃開皮肉,頓時血花四濺,在純淨白門上留下血污(與白牆破洞的暗示相呼應)──正如同這場婚姻中的離婚官司,令人不忍直視,卻又無法忽視,只能胡亂止血,並留下疤痕,束手無策地倒下。
悲劇總是在喜劇中誕生,人們也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諾亞鮑姆巴赫舉重若輕地將喜劇轉化成悲劇,刻骨銘心,血淋淋的烙印在角色與觀眾腦海中,揮之不去。且這些設計,並未有鑿痕過深、過於匠氣之感,因為這些正如同你我生活般,如此貼近。
《婚姻故事》的好,說到底還是要歸功於如手術刀般的犀利的對白,以及兩位演員各自交出影史留名的演技。藍迪紐曼譜寫的原創配樂也有畫龍點睛、烘托情緒的效能,演技的部分以及蘿拉鄧揭露「父權」的台詞便不再贅述,畢竟每個人都能感受那樣的強大演出,且對此讚揚演技的文章應該也夠多了。
而諾亞鮑姆巴赫曾說:「在寫作時盡量不分析角色,但我對我的生活有很好的分析能力,我認為生活是電影的素材。」細膩觀察自身經驗,同時用大量的生活細節堆疊出影像作品,且不顯得枯燥與乏味,正是編導的功力──最令人喜歡的是透過法律攻防,進而提煉出真實人性及失能的婚姻生活,如同《從前,有個好萊塢》以及《愛爾蘭人》,各自用細節換來強勁的敘事力道,不嫌笨重。
觀看諾亞鮑姆巴赫的作品時,也總是能找到一些致敬:《紐約哈哈哈》我們感受到楚浮的《夏日之戀》,配樂則用了李歐卡霍在《壞痞子》中使用大衛鮑伊的〈Modern Love〉,也能在廢青們的家中看見楚浮《零用錢》的海報;而《親情難捨》中在對白中出現高達的《斷了氣》,這次的《婚姻故事》則能看見英格瑪柏格曼《婚姻場景》片名的壁掛和《芬尼與亞歷山大》的相似構圖。諾亞巴赫在小地方從來不吝於展現自己的品味與喜好,也替影迷增添另一層趣味。
從首部劇情長片《瘋狂二十年華》開始,諾亞鮑姆巴赫的電影就流露出一股知識份子的氣質和獨有的焦慮,或許是爸媽皆為文學家的薰陶,培養出的深厚文學底蘊。而無論是剛畢業對未來徬徨的大學生,抑或是逐漸走向陌路的夫妻,都在諾亞鮑姆巴赫手中的筆、肩上的鏡頭中極俱可視性。而這次藏在《婚姻故事》底下的焦慮,終究是「愛」與「被愛」的本質;「自我實現」和「他者羈絆」的互動關係,諾亞鮑姆巴赫此次梳理「人」的核心,同時拆解「兩性」,透骨入心。
最終,片尾重返「萬聖節」,在孩子獨白中念出開頭的告白信,完整收束,同時透過史嘉蕾喬韓森的溫暖善意(讓出孩子的一天),給出這對男女有可能的和解,並且於本該狂歡的節日提醒世人:該繫好鞋帶,拍拍鞋身,縱使曾經親情難捨,仍須各自轉身,踏往未知的遙遠彼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來到【歷史上的今天】,我將每天花一點點的時間,帶你回顧一則有趣的歷史故事唷! ▶ PODCAST收聽: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9nqm28epiwl0873u5t3ys4e 今天帶你回到1960年5月1日,60年前的今天,一架由美國飛行員 法蘭西斯鮑...
安 柏 赫 德 律師 在 半瓶醋 Facebook 八卦
@@羅生門啊~
"根據外媒報導,強尼戴普狀告前妻安柏赫德的法院文件中顯示,事實上遭家暴的人其實是強尼戴普,文件中更詳述這段婚姻中,安柏赫德多次對強尼戴普施暴的事蹟,像是2人簽署離婚資產協議時爆發口角,女方朝強尼戴普怒砸酒瓶,導致其右手中指遭噴濺的玻璃碎片弄傷、骨頭破裂,「幾乎將手指完全割斷」,必須手術縫合。此外,某次安柏赫德舉行生日派對,強尼戴普因工作會議晚到,事後竟遭女方多次毆打臉部,直到逃出家門求饒。
強尼戴普也在文件中表示,安柏赫德先前的家暴指控,只是為了博版面,實際上根本是假的,且指控已被警方駁回,並稱安柏赫德也私下承認遭家暴並非事實,「都是我的律師叫我做的」,強尼戴普因女方的家暴指控導致聲譽受損,甚至慘遭《神鬼奇航》最新系列電影換角,讓他氣得痛批「他們精心策畫騙局,為安柏赫德積極宣傳,實際上只是為了推動她的事業發展」,因此向女方求償5000萬美金(約新台幣15億元)。"
安 柏 赫 德 律師 在 YY Lam Facebook 八卦
Well said.
英國的Prince Harry跟美國女星Meghan Markle上星期六結婚了,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大眾老遠的跑到London市郊的溫莎堡去夾道祝賀。
前幾年英女王90歲生日跟登基60週年以及Prince William的婚禮,一樣吸引大批國人夾道祝賀。But why?
英國王室成員明明是「富二代」,一出世就不愁衣食,更不用參選就有機會當終身國家元首,在注重公平民主的西方,理應十分「乞人憎」才是,為什麼英國大眾卻那麼尊重他們? 是不是英國也立了條類似國旗法的的「王室慶典法」,迫令英國人尊重,否則要拉要鎖?
當然不是了。
英國權貴相信一句話,就是“With great privilege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即是有特權就有義務。
就好似Prince Harry,以他的出身,他大可以拉拉關係做點生意,安安樂樂過日子,但他跟隨英國王室傳統,參軍,當上陸軍軍官。他曾兩次遠赴阿富汗前線服役,駕駛美製阿柏奇武裝直升機殺敵,歷時好幾個月,不是做一兩日show那種。這是個開不了玩笑的險,畢竟,數也數不清有多少恐怖份子希望把英國王子公開斬頭了。
Prince Harry的王叔Prince Andrew也有同樣經驗。1980年代初英國跟阿根廷為了福克蘭群島打起仗上來,沒有美國支持下,英國打得很苦,死了很多人。而其中一個在槍林彈雨下駕駛Sea King軍機奔走的,正是Prince Andrew。
再數數遠一點,二戰之時,納粹德國空軍瘋狂轟炸倫敦,更有隨時登陸之勢,那時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政府力勸王室撤至加拿大,當時的國王正是現任伊利沙伯女王的老爸King George VI,即香港叫的英王佐治六世。
但King George兩公婆不但沒有撤到加拿大,更為了穩定人心,不理被炸死的危險,安坐在London市中心的白金漢宮。
勸不動國王,英國官員又說,至少把兩位公主送到加拿大吧。King George的老婆,即伊利沙伯的老媽,卻簡單的說:"The children won't go without me. I won't leave without the King. And the King will never leave.",伊利沙伯於是也留守在英國,為後勤服務而奔走。
說到二戰,很多人都知道邱吉爾帶領英國打贏那場仗,但大家又知不知道,他出身顯赫政治世家,同樣地,本來只要拉拉關係做點生意,就能安安樂樂過日子, 但他卻選擇當陸軍軍官,曾多次在前線出生入死。而且邱吉爾不過是其中一例,很多在一、二戰戰死沙場的軍官,正正是貴族子弟。
如果英國王室學某大國的權貴一樣,一邊訓令別人愛國,一邊把子女跟來歷不明的巨富送去她口中的反英勢力,然後還要天天大講風涼話的話,那麼,Prince Harry的大婚,真係搵鬼捧場了。
除了言行合一以外,英國王室懂自制。時至今日也好,法律上英王還是有很大很大的權力,理論上,英王可以隨意挑自己喜歡的人當首相,國會通過的法律,英王也可以隨意否決。
換作是某個英國在遠東的前殖民地,英王早已「依法辦事」,有權用到盡了,但幾百年沉澱下來,英王卻有權不用,緊跟民主選舉的結果辦事,而且在公開場合一律封口,放棄其議政的「言論自由」,當然更不會動不動出律師信,恐嚇要告人誹謗,又或者被人嘲笑兩句就一哭二鬧三上吊了。這就是所謂的royal,皇家氣派也。
那麼上不了戰場的王室成員又在做什麼? 除了忙於慈善以外,就是當英國的首席公關經理了,奔走於各種外交場合,沒有職業自由以外,也幾乎沒有退休的這個option。
還是那一句,respect這回事,不是奉旨要給你的,you have to earn it. 要怪責別人不尊重你之前,please,先問一問自己,有沒有值得別人尊重的地方。
(Source of photo: Time)
安 柏 赫 德 律師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來到【歷史上的今天】,我將每天花一點點的時間,帶你回顧一則有趣的歷史故事唷!
▶ PODCAST收聽: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9nqm28epiwl0873u5t3ys4e
今天帶你回到1960年5月1日,60年前的今天,一架由美國飛行員 法蘭西斯鮑爾斯所駕駛的U2偵察機,在飛經蘇聯領空執行情蒐任務時遭擊落,後續引發了一連串美蘇兩國的外交緊張關係。
1960年5月1日,法蘭西斯鮑爾斯駕駛U2高空偵察機,從巴基斯坦的美軍基地起飛,預計往鹹海方向轉北,沿途拍攝蘇聯的洲際導彈飛彈等軍事基地;不料在途經哈薩克領空時被蘇聯所監控。鮑爾斯的座機在蘇聯領空被擊落後,慌亂之下來不及銷毀機上的機敏設備而在高空冒險跳傘求生;抵達地面後因為不會說俄語,遭到蘇聯軍方扣押。
就在鮑爾斯與美方失聯後的四天,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罕見主動發布了一則有關U2偵察機在土耳其北邊蒐集氣象資訊時失聯的新聞,失聯原因為「氧氣供應系統」故障,甚至還公布了機身塗有NASA字樣的「氣象專用的U2偵察機」。實際上,這則新聞是CIA和NASA雙方為了掩蓋軍事情報任務而製造的假消息,但蘇聯則在暗自竊笑。
就在NASA公布假新聞後,蘇聯故意發布了一則他們擊落U2間諜機的消息,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還故意不提鮑爾斯的下落,讓美方錯估鮑爾斯以殉職,讓美方繼續說著「氧氣供應系統」故障的謊。直到擊墜事件發生後的第六天,蘇聯公布了鮑爾斯被逮捕的照片,以及多張U2偵察機殘骸的影像,這才讓美國驚覺自己跳入了蘇聯花的坑,顏面盡失。
赫魯雪夫:我一定要告訴大家一個天大的祕密,我在第一次對外公開報告的時候故意不說飛行員是否生還,就是要讓大家看看美國人說了多少蠢話。
美蘇雙方在聯合國上互槓,互相指控對方的海外間諜行動危害到各自的國安權益;事實上,在U2擊墜事件的三年前,有「蘇聯當代王牌間諜」之稱的蘇聯間諜 - 魯道夫阿貝爾,在美國紐約被FBI逮捕,並依間諜、洩漏國家機密罪等罪名,被判處45年有期徒刑。
經過美蘇雙方來來回回的談派之下,U2擊墜事件後的2年,美蘇兩國最終決定在1962年2月10日,於德國柏林的格利尼克大橋互相交換人質,才讓整起事件告一段落。
這是冷戰美蘇雙方關係最惡劣的時刻,美蘇兩國也為了此事而加速了太空衛星的發展,開啟了後續太空競賽的時代。
大家想要更了解這起事件的發生始末,可以參考2015年上映的《間諜橋》這部電影,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馬克勞倫斯主演。電影是從飾演蘇聯間諜阿貝爾的馬克勞倫斯在美國被捕開始說起,湯姆漢克斯則飾演當時為阿貝爾辯護的美國律師唐納文。他在為阿貝爾辯護的期間遭受到美國社會歧視,但他為了司法正義,堅持為這個「賣國賊」辯護。最後他也在1962年,成功幫助了美蘇,甚至東德政府進行人質交換的斡旋談判。電影裡也針對這起U2擊墜事件,有非常詳細的呈現,非常推薦唷!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歷史 #電影 #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