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5 #9月4日 #第一天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念舊的人,對於特別的日子也會印象深刻。
2000年9月4日早上9點,我到柯建銘總召服務處報到。照片裡其中的一位學姊,給我這職場新鮮人第一個指令,「以後早上都要看報紙、剪報、黏貼,傳真到台北辦公室,其他的事就再說吧。」也就是這個再說,引著當時對政治一竅不通的我,慢慢進入這行。
早在擔任助理之前,因為家裡經濟有一些狀況,我曾經在工研院工作,也曾在大賣場賣過3C產品,擔任過臨演(3天就臨陣脫逃),大概就和同年齡的年輕人一樣,對於未來有期待但也很茫然;擔任助理期間,柯總召曾經問過我,「對政治有興趣嗎?」(台語),我直覺地回答「沒有。」
9年的助理生涯,其實我也當過逃兵,到了台北工作,一個人住在天母,跟當時心中想像的台北生活有很大的落差,自己一個人很孤獨,晚上下班後的天母其實也很安靜,沒有太多五光十色的姿態。當時總召依舊不時地關心我,也持續地交付我一些工作,好像我沒有離職一樣,所以那時的我有著身兼兩份工作的錯覺;午夜夢迴時,我總會想起擔任助理時,那種可以遇到許多特別的人事物,可以幫大家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彷彿不是在這份工作中可以獲得的。
終究,我還是回到了公共事務的領域,但當下的我,就不再迷惘了,我知道如果要實踐我在政治上的理想,一定要經歷選舉的洗禮。就這樣,我當上了議員,現在市長也到了第二任,由衷感謝一路願意給予我這麼多機會的大家。
今早,一如往常到辦公室開晨會,打開手機的那一刻,發現我標記了今天「20年」,這數字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因為我從25歲的年輕小伙子,到現在的中年大叔,彷彿昨日。照片中的美琴,現在是駐美代表,在美國為台灣而努力著,而我則幸運地留在新竹,為自己的家鄉繼續奮鬥。
「故鄉的美,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機會自己去奮鬥出來。而且也只能一直努力⋯。」-建築師黃聲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Spice Travel 辣旅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讓我們歡迎新主持人Shelly!」 對於Shelly來說,這句話讓她的人生徹底轉了個彎。 放棄自己所有的學經歷來到了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父母的不諒解卻讓她更加迷惘……。 一句珍重再見,代表了Cynthia在Spice三年多的日子即將劃下句點, 對Cynthia來說,離職就像一場分手, 但對未來依...
安靜離職 在 冏冏子Kyon Facebook 八卦
#說書直播預告 #10月25日晚上9點半
在洪教授 #懂得感恩就不會得憂鬱症 的驚人話語之前與之後,我都被 #憂鬱症 所困擾。我得憂鬱症的原因不是外界傳聞的作為網紅的壓力,更多的是因為一些不方便公開的個人經歷。這段處於人生低谷的時期,我服用了醫生開的大量藥物,飽受藥物副作用和併發症的折磨,因長期失眠、內分泌失調,使大腦和身體受到明顯的損害。
我沒有想過再回到原來的公眾人物位置,那對於我而言已不合適,但我陸續收到苦於憂鬱症的人們的信:有些人因病失學,再也沒有回到社會;有些人痛苦卻不能離職,下班後過著自暴自棄用酒精和藥物麻痹自我的日子;有些人因病失業,被家人離棄,在貧病之中幾乎要放棄生命。我給了其中一些人錢,但終究無法解決問題。
那各式各樣的故事,化為一種聲音,呼喚我必須從深淵爬起來,成為能夠幫助他們的力量。但病重時,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只是更加沮喪,心想自己會永遠頹廢下去,什麼都做不了。
幸運的是,在與家人斷絕關係之後,我並非孤立無援,一群與我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關懷照顧著我,幫助我一步一步好起來。我暫停所有工作專心休養,養成運動習慣,漸漸戒掉了抗憂鬱藥,真的很不容易——我的最後一顆抗憂鬱藥是憂必晴,那被認為是戒斷效果很猛烈的藥,副作用也非常痛苦,但我熬過來了,逐漸恢復正向思考的能力。
能夠閱讀和寫作之後,第一件事,我澄清了自己一直以來被誤解的政治立場(因為那是必要的),然後,我開始盡可能地蒐集憂鬱症的資料。
有一些資料我在照顧生病的伴侶時已經知道了,但自己實際病過一次,讀起來有更深的體會,也發現不是所有的學術資料都適用每個人。
這個月,我將花一到兩個小時,直播分享我所知道的關於憂鬱症的事、讀過的關於憂鬱症的書,如果你是個憂鬱症患者,或是患者的陪伴者,希望這個直播對你有幫助。希望你或你愛的人能從這看似無盡黑暗的隧道裡走出來。
直播將在10/25光復節晚上9點半開始,存檔會永遠免費公開在我的YT頻道上,給每個需要的人查詢。
當天我會聊到以下主題,並播放一些好聽的歌曲,歡迎你們來參加。如果你沒有空參加,可以觀看存檔,或直接去讀我將要聊到的書。
【憂鬱症(depression)到底是什麼】
- 憂鬱症是什麼?
- 如何判斷得了憂鬱症?
- 憂鬱症的併發症
【如何從憂鬱症中好起來】
1、什麼方法有用?
- 心理諮商
- 運動
- 身體治療:藥物療法、電療法
- 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認知療法
- 閱讀療法,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CBT)的一種
-- 見效快
-- 價格便宜
-- 無副作用
-- 復發率低
【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1、對憂鬱症的誤解
- 懂得感恩就不會得憂鬱症
- 想開點就不會得憂鬱症
- 憂鬱症是因為抗壓性差
- 憂鬱症是瘋子
- 憂鬱症可以瞬間痊癒
2、請這樣對待病人
- 少做勸導,安靜聆聽
- 不要說加油,因為他們已經夠努力了
- 不要催促他們快好,因為他們比誰都著急
- 不要說你完全懂,因為你不可能完全懂
- 不要期盼他們恢復原狀,因為人都會成長
【對憂鬱症有幫助的書籍】
《伯恩斯新情緒療法》、《憂鬱症的新曙光》、《脫憂鬱》、《勇氣圖鑑》...等。
【患過憂鬱症的歌手唱的歌】
SOS(Avicii)
Hard to Love(Aaron Carter)
Let It Go(Demi Lovato)
Numb(Linkin Park)
Torn(Natalie Imbruglia)… 等。
安靜離職 在 今周刊 Facebook 八卦
【晚安靜思】有些人,沒了名片就沒了自己
當他離職或退休,嚴重地感到頓失所依,除了沒有錢可以繼續進帳,還失去他心中所憑藉的虛榮感。離開原來的單位,對外不斷聲稱自己是「前董事長」、「前總經理」、「前總幹事」、「前執行長」、「前社長」、「前總編輯」……彷彿沒有名片上的抬頭就無法過日子,這就不是有錢沒錢過下半生的問題,而是面子與虛榮的罣礙了。
安靜離職 在 Spice Travel 辣旅遊 Youtube 的評價
「讓我們歡迎新主持人Shelly!」
對於Shelly來說,這句話讓她的人生徹底轉了個彎。
放棄自己所有的學經歷來到了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父母的不諒解卻讓她更加迷惘……。
一句珍重再見,代表了Cynthia在Spice三年多的日子即將劃下句點,
對Cynthia來說,離職就像一場分手,
但對未來依舊有太多不安的她卻選擇勇敢跨出這一步,
是什麼樣的背景讓她做出這樣的決定?
在結束與新生之中,
兩人選擇在這個安靜的小島上跟自己對話,
理解自己迷惘的真正緣由。
藉由兩個人的視角,
在這個靜謐的小島上帶你看見跟想像中不同的馬祖
也希望能讓你們看見主持背後不一樣的我們、不一樣的Spice……
指導單位 : 交通部觀光局
主辦單位 : 連江縣交通旅遊局
承辦單位 : 白日夢創意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 想預訂 Spice 推薦的住宿,快到我們的網站預訂!!! ► https://spice.travel
👉🏻想了解更多馬祖在地玩法
馬祖卡蹓趣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go.to.matsu
👉訂閱 Spice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Travel?sub_confirmation=1
👉下載 Spice app (iOS) : https://itunes.apple.com/app/id1417092783
👉下載 Spice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io.spiceup
------------------
追蹤我們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picetaiwan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etw
Spice 旅遊攻略 ► https://spice.travel/guidebook
Spice VR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VR
------------------
音樂來源 -
MB01BEKIBIRFOEL

安靜離職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網路工具興起之後,關於「工作型態」的探討,就有很多的訊息,開始顛覆過往在上個世紀大家的習慣。比如說吧,有個部分叫做「遠距離工作」。
可能在上個世紀的思維裡面,所謂的「遠距工作」是一個很不切實際,很讓人不安心的。可是似乎「遠距離工作」成了現在很多公司、很多團體裡面一個常態。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其實近幾年,又有一些矛盾的訊號。比如說,有一些頂尖的科技公司,開始慢慢的逐步縮減「遠距離工作」,讓一些原本不用固定進辦公室的人,開始一定還是要固定的進辦公室。
那你可能會感覺到很矛盾,到底是「遠距工作」比較好呢;還是把大家放在同一個辦公室比較好?
這個部分,其實我也常常在想喔;我在這邊呢,就把我最近讀到的一些研究報告,跟你做分享。
在2015年的《經濟學季刊》上面,有一個研究這樣說喔:「平均一個『遠距離工作』的員工,每年可以替公司增加$1900美元的收益;這樣的利潤有大部分來自於辦公室租金的減少。」
除此之外呢,「遠距離工作」的員工,生產力比「傳統辦公室」員工,高出13%。
這些「遠距工作」的工作員,在工作當中的休息時間比較少,會比較準時開工,平均大概只花半個小時吃午餐。這些人認為自己的「專注力」比較高,對工作整體而言也比較滿意。
相較於在「辦公室」裡面的員工,「遠距工作」的辭職率,減少了50%。所以當你聽到這裡,你會發現這一個研究,似乎很支持「遠距離工作」。
那當然在2016年的荷蘭心理學家范依潘倫,他的研究也說喔:「遠距辦公者」對於工作的抗壓性比較高;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比較容易保持足夠的工作熱誠。相反的,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遇到困難的時候,工作熱誠往往會大為降低。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狀況,就是當你身處於,有其他人在的辦公室的時候,不管如何,你都要表面上撐在那裡繼續工作;但是其實這在心理上,是會讓人很挫折的。
相反的,如果你身旁沒有這些同事的目光,你就可以適時的放鬆,不管是出去運動、睡個午覺,等到壓力獲得緩解之後,再繼續的面對挑戰;長期來看反而會更有效率,也容易保持工作的熱情。
可是呢,儘管「遠距離工作」有這些不容忽視的好處;但是呢「遠距離工作」的缺點,特別是在關於升遷的速度上面。
有研究就告訴我們,「遠距離工作者」,他在團體裡面升遷的速度,似乎沒有比在辦公室裡,固定上班的人比較快。
另外呢,在2008年,荷蘭的一位人力資源的學者,叫李德。他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喔,「遠距離工作」可能導致創意思考下降,並不適合那些急迫性比較高、複雜企劃的工作。
這似乎可以理解成,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跟人溝通協作,去做一些專案的串連;那這個時候,「遠距離工作」的特性,會讓你溝通的立即、直接,跟訊息的掌握度,會相對的比較低。
可是跟你分享這些研究,你會不會聽到現在,有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感覺?
有些人就告訴我們,「遠距離工作」有助於創意;但是有些研究報告,又告訴我們「遠距離工作」會扼殺創意。
那其實呢,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剛剛你聽到這些看似矛盾的觀點,可能有很多是來自於經濟學家、人力資源的相關研究者。
可是呢,如果是在心理學,關於人格特質的研究。我們的看法就是喔,其實如果是那些注重自主性,對於工作比較有自信,也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這些人。
這些人面對工作的特性,不管對主管,還是工作的職掌,會有比較高的忠誠度跟責任感。那事實上這些人,他就比較不在意長時間的獨處。
也就是說,這樣子人格特質的人,「遠距離工作」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加分的。但是相反的,有一些人他的天性,會比較重視辦公室的社交活動。
他喜歡身處於人群當中,特別是那些比較外向的性格的人,他還沒有辦法從「遠距離工作」當中,得到足夠的人際刺激。
他也就沒有辦法在工作當中,有足夠的滿足感。那這些人可能啊,長時間的遠距離工作,反而會降低他們的創意,跟工作表現。
所以呢,如果回到你自己身上,你到底適合「遠距離工作」,還是適合「固定上班」呢?
這個部分除了你的工作內容、業種、業態的考量之外,我想你可能還是要好好的覺察自己;認識自己才是一切的開始。
就好像是這些世界頂尖的網路公司,他們過去會認為,「遠距離工作」讓大家各司其職,是沒有什麼關係。
可是他們也慢慢的發現一件事,當科技的發展到一定的頂端的時候;其實人的協作,往往又很重要了。
所以我大膽做一個預測,我想這種到底是要「遠距離工作」,還是大家聚在一起,它可能會像一個波浪一樣。
當整個工作或整個團體,光譜過分的偏向「遠距離」的時候,這時候可能大家就要有意識的聚一聚。
可是當整個組織、團體,隨著固定的上班、固定的地點,有一點被限制住、被局限住的話;那它可能就要有意識的,稍微擴散一下。
然而我在這邊提到的是一個大膽,對於大趨勢、大方向的預測。我想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創業者;在你的工作現場,在你的公司怎麼去調整這些事,不管做任何大小調整,都會是個大工程。
所以呢,我也希望你聽到這裡的時候,還是要審慎的評估,自己公司的結構跟特性。
但如果你是「個人」的話,隨著你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跟價值的過程當中,或許你可以慢慢的,把別人跟你協作的方式,去調整到適合自己的人際距離。
如果比較多的獨處,會讓你更有生產力,可能你就要有意識的,把你的工作打造成大家可以容許,你可以「遠距離上班」的。
但是如果你很清楚知道,你只有在人群裡面,你只有在跟別人聊天互動裡,你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跟動力;那麼千萬不要因為「大家都說遠距離」,而你就讓自己離群索居。
因為如果你沒有搞清楚這一點的話,你可能可以享受短暫片刻的安靜,然後你會迎來很長時間的,莫名其妙的憂鬱感受、低潮感受;因為沒有人跟你互動。
所以呢,還是哪句老話,「認識自己,是一切的源頭跟開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對你產生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所有商品或課程的相關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露出。
期待跟你的相會,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安靜離職 在 你也「安靜辭職」了嗎?怎麼化解職場僵局?從離職中學會建立 ... 的八卦
Happy new year 2023 新年快樂近期很流行一個名詞叫做「 安靜 辭職」(quiet quitting),這集S姐要用自身的職場故事來跟大家分享「 安靜 辭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