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努力做疫調?
今天全國共549案,高雄有5本土個案,看起來全國疫情從500、400到昨天300多,今天回到500多。疫情大概都還會在三、四百例間起起伏伏,怎麼把曲線往下拉?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這個防疫原則還是沒有改變。
在新北地區,疫情沒獲得緩解,所以對於其他地方,高雄、台中、桃園、基隆等等,仍會有一些零星的群聚感染。
高雄市累計到現在,我們都把所有的感染源都找到,也特別感謝警察同仁比對電子足跡,找到鳳山賭場個案的感染源。
我們發現案2069(仁惠醫院的行政人員),5/10發病,但是他隱匿了在5/12到瑞竹路二樓的賭場停留10個小時的足跡,所以我們會針對案2069,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處以30萬的罰款。
而且因為他隱匿足跡,造成匡列個案超過700位!
所以我還是要提醒,在進行疫調的時候,一定要如實向疫調人員說明,減少社區疫情的傳播。
如果有可能被感染的人或他們的密切接觸者也被居家隔離,那麼病毒就傳不開,病毒傳播的幾何級數就破功了。
這也是為什麼高雄市以精準疫調、大範圍匡列、大範圍採檢,做為我們傳染病防治的重要策略,這可以讓我們的社區是安全、相對風險比較低的環境。
.
今天鳳山早餐店一家人染疫,昨晚我也看到老闆娘貼臉書向所有顧客表示歉意,心裡很難過。希望大家不要獵巫,染病不是誰的錯,也要體會老闆娘心情,互相體諒,幫他們加油打氣,老闆娘也非常配合疫調,我們就盡速匡列。
經過疫調,案8993的直系親屬,早在5/10-5/12有到台北跟台北的友人一起碰面,整起案件,大概我們可以確定這起家庭群聚事件是源自於這個案8993之母在台北市是有旅遊史。
這位六十多歲的女性沒有症狀、PCR也是陰性,但我們連夜進行抗體的檢驗。這位女性的抗體IgM,呈現弱陽性,IgG恢復型抗體的部分呈現強陽性,顯示這位女性大約5月中感染,因此這起案件定義成是家庭群聚事件。
⭐️因此,高市府新增第六類對象提供 #快篩服務:
假如5/18-5/31曾經到晨間廚房新中崙店,可以與附近的快篩站預約採檢:https://reurl.cc/En2Mxk
請鳳山中崙社區市民放心,已經消毒好,個案已大範圍匡列,到目前為止老闆娘家驗出4個陽性外,剩下目前有找到的顧客都是陰性,我們會繼續將環境調查清楚。
⭐️在大賣場、超市,我們也將推出社交距離2公尺的人流管制措施。
⭐️高雄縣醫師公會王宏育理事長,今天也說明疫情期間若一定要外出理髮時的指引:
(1)務必實聯制。
(2)採預約制,顧客在室外等候,並保持社交距離。
(3)顧客和理髮師全程配戴口罩。
(4)理髮前後,以酒精消毒手部。
(5)理髮工具、座椅、圍巾等,每次使用後消毒。
(6)理髮後再回家洗頭。
.
最後要工商服務一下:
#高雄大樹玉荷包,要買要快!
拜託大家盡量買、盡量吃,籽很小,果肉很大顆,大樹區農會 姑山倉庫 及 高雄首選電商平台 都可以買。目前新竹以北冷藏物流塞車,歡迎中南部的鄉親買起來,現在品嚐玉荷包正當時,歡迎團購!
訂購專線07-6565101
.
📢 公佈今日(6/2)確診個案在高雄市的公共場所活動史
https://reurl.cc/83yRQM
提醒曾經於附表中時間地點活動的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出現相關症狀,請撥打1922、或者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ow新聞台】先後有多名居於僱傭中心宿舍的外傭確診,而外傭周日聚集亦令人擔心有傳播病毒風險,政府跨部門去到外傭熱門聚腳點巡邏及勸喻,提醒他們遵守限聚令及口罩令。 二人限聚令生效的第二個星期日,政府跨部門到中環提醒外傭勿違反限聚令,警員用英文勸喻外傭坐疏一些:「如果你們不夠1.5米,請移動,不要讓...
安全距離罰款 在 Facebook 八卦
工人坐在路邊脫口罩吃飯被檢舉的新聞我已經關注好幾天了。沒想到真的有人被罰錢!這樣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工地內吃飯危險! 人家在外面路邊吃飯是不得已的!而且是開放性空間⋯(只要有保持安全距離風險相對低。)
請問不脫口罩怎麼吃飯?他們要餓死嗎?人家是體力活耶!沒吃飯做得下去嗎?這樣要遭到辱罵??
你路過而已⋯怕的話請自己閃遠一點
「也請工地老闆們可以設置一個讓工人們可以安心用餐的地方!」
而且這種情況還真開罰??要這樣講的話那居家民眾 在家一起用餐風險不是更高??
請大家看看最近的案例呀 也很多都是家庭用餐傳播的⋯
工人們連在家用餐都不行了!甚至還要躲到廁所去吃飯到底天理何在?
疫情期間要出來工作已經抱著很大的風險了 而且勞工朋友們我知道只能賺一天算一天⋯而且工地又危險!真的是「血汗錢」!
請問去舉報的民眾 有沒有想過他們被舉報的罰款是一兩天辛辛苦苦的「血汗錢」就這樣沒了耶!
正義魔人要逼人逼到什麼程度?
又氣到我快哭了🤯
安全距離罰款 在 侯友宜 Facebook 八卦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這兩天我不斷向中央反應,若要民眾百分百戴口罩,一定要有法令配套措施,感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昨(3)日定調「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需戴口罩」,新北市第一時間也立即宣布全力配合。今天我也前往 #淡海輕軌 #紅樹林站 關心同仁及視察防疫工作,第一件關心的事情就是民眾有沒有戴好口罩來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新北市實施搭乘大眾運輸強制戴口罩第二日,市民朋友們配合度相當高,今天下午4時以前淡海輕軌總計有3位未戴口罩民眾經現場工作人員勸離未搭車,而新北市只有172位公車乘客經司機勸導立即戴上口罩,另有62位則是勸離未搭車,也沒有發生乘客爭執糾紛情形,謝謝市民朋友們為了自己的健康及他人健康而配合。在淡海輕軌防疫工作上,我們做了:
💡 淡海輕軌沿線車站與列車的消毒頻率,每4小時進行一次消毒工作
💡 在全線各站也同步設置「防疫小站」,提供消毒酒精供民眾使用
💡 輕軌列車車門統一改由駕駛員操控開關,列車空調也改為全外氣模式更換新鮮空氣
💡 於4月1日起就先擴大辦理進站旅客量測體溫,針對體溫逾38度乘客,則與台北捷運同步實施拒載,並協助就醫
新北市早在2個月前就已不斷宣導,希望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可以戴起口罩,2個月來謝謝民眾配合,雖然已有9成多民眾願意配合,但仍有少數民眾可能因為口罩不足或者忘記帶,還是無法達到百分百的搭車民眾都能戴口罩。在中央明定準則後,目前我已與 新北交通族 市府交通局、 新北捷運局、 淡海輕軌 x 新北捷運 捷運公司、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及 新北衛什麼 衛生局團隊協調,所有 #交通警察、#捷運警察 及線上執行同仁看到有民眾違規都可以依法勸阻,若勸阻不聽就開罰並送衛生局裁量罰款三千到一萬五千元。
清明連假民眾返鄉掃墓順便到各景點遊玩,很多民眾沒帶口罩又沒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反而容易成為防疫大漏洞,在這裡還是要呼籲民眾戴起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清明假日不要四處趴趴走, 顧自己也顧別人。
#新北市超前部署 #新北任我行 #行動治理 #安居樂業 #侯友宜
安全距離罰款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評價
【Now新聞台】先後有多名居於僱傭中心宿舍的外傭確診,而外傭周日聚集亦令人擔心有傳播病毒風險,政府跨部門去到外傭熱門聚腳點巡邏及勸喻,提醒他們遵守限聚令及口罩令。
二人限聚令生效的第二個星期日,政府跨部門到中環提醒外傭勿違反限聚令,警員用英文勸喻外傭坐疏一些:「如果你們不夠1.5米,請移動,不要讓我看到。你可以移除(移動),如果你不移除(移動),我可以向你罰款。」又在她們之間拉起1.5米的間呎。
勞工處職員及特務警察派發傳單,部分地方在巡邏後不久,再次有外傭聚集。
夏日炎炎,這個涼亭雖然拉起請勿聚集的海報,但都成為外傭姐姐的落腳點,繼續有外傭無戴口罩跟朋友交談;有人除下口罩食煙。
外傭:「我們沒有其他選擇,但我們保持距離,我們知道的,這裏兩個,兩邊兩個。」
外傭:「我只是坐下吃,然後就會離開,對不起。」
行人隧道兩旁都人頭湧湧,坐滿外傭。部分未有僱主、在僱傭中心宿舍居住的外傭亦趁假期出來。
外傭:「很安全。因為床之間有社交距離,也有時間表吃早餐及洗澡,很有紀律。」
在旺角道行人天橋,同平常周日一樣,兩旁都坐滿外傭。有食環署職員派傳單,提醒她們要遵守限聚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rqh9E4dTAQ/hqdefault.jpg)
安全距離罰款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4月28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ONCss4789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以「疫苗氣泡」為基礎,周四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食肆營業限制,視乎員工及顧客打針情况,可以有不同程度鬆綁,酒吧復業、本地遊復辦,同樣要以接種疫苗為前提。外圍疫情嚴峻,香港民生經濟要復常,又要嚴防出現第五波疫情,必須加快疫苗接種步伐,政府提出疫苗氣泡,將打針與鬆綁社交措施掛鈎,客觀上確有「谷打針」的效果,然而鼓勵身體狀况合適者接種疫苗,為己亦為人,從公共衛生角度而言,有其合理性。
蘋果頭條
耗資半億的「小白象」觀塘音樂噴泉,於上周四(22日)正式啟用,惟隨即有部份設施疑已損壞,日前更有「嘔泡」情況,出現大量泡沫而需要停用。網媒「100毛」藝人東方昇周六曾到音樂噴泉拍攝直播節目,即場用梘液沐浴,曾被康文署不點名批評。康文署今(27日)再發聲明指,正研究向有關人士採取法律行動,追究近日有人行為不當及使用梘液,根據《遊樂場地規例》,違例者最高可被判罰款2,000元及監禁14天。
東方正論
疫市求生,食肆商戶被迫谷打針。政府明起放寬防疫措施,以「疫苗氣泡」為基礎,按食肆酒吧員工及顧客接種疫苗的程度來區分,一間店舖要分四個層級來經營,不但繁瑣擾民,而且難以執行。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昨午公布最新防疫措施,食肆將分為4個營運模式,A及B類食肆不與打疫苗掛鈎,最多4人一枱,營業至10時,新增的C類食肆所有員工最少已接種第一針疫苗,店內指定範圍內可6人一枱,營業至半夜12時。
星島社論
港府早前宣布以「疫苗氣泡」為放寬多個場所防疫限制的基礎,延至昨日終於宣布放寬的詳情。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公布一系列放寬措施,餐飲業會引入「四級制」,視乎員工及顧客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情況,決定放寬程度。其中,食肆周四起可延長堂食時間並放寬每枱最多六人同枱,惟前提是所有食肆員工須接種首劑疫苗;當食肆員工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後十四日,更可進一步放寬每枱人數至八人等,但顧客必須接種首劑疫苗及使用安心出行。
經濟社評
疫苗氣泡明天開通,只要滿足新冠疫苗接種、安心出行紀錄等要求,食肆可放寬營運,酒吧夜店等也終能重開。港府在顧及公眾安全下,以打針減少限制,有助振興疲弱的經濟,勞資應竭力協商出雙贏安排,惟當局始終要訂定清晰指引,準備好應對爭拗。政府眼下仍要多加解釋推廣新政,想進一步提高接種率,則要盡快提出更多解禁方向,甚至完全撤限的時間表,鼓勵公眾當即打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ONCss47890/hqdefault.jpg)
安全距離罰款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07日 (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N5MTdF0yen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因應歐美爆疫掀起的第二波疫情,上月實施入境強制檢疫令,至今兩周有餘,「限聚令」及「停業令」實施亦滿一周。過去兩三天,本港新增確診病例數字似乎稍稍放緩,惟仍持續以每天雙位數增長,反映第二波疫情危機遠未解除;部分本地感染個案源頭不明,反映病毒社區傳播鏈仍然活躍,防疫措施不能放鬆。控制疫情措施要果斷,放鬆措施力度看分寸,倘若操之過急,拿揑稍有差池,可致前功盡廢。近期內地開始復工復產,歐陸疫情初現轉機,部分國家亦在醞釀「鬆綁」解封,兩地疫情會否出現反覆,需要密切留意,本港防疫應堅持宜緊不宜鬆,疫情一日未見顯著緩和,都不應考慮放鬆社區防疫措施。
蘋果頭條
禁聚令上月29日起實施至今逾一周,各大部門巡查超過3.8萬次,終現首兩宗票控個案。警方前日接報葵盛東邨有人聚賭,到場發現六人正在公園下棋及觀戰,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向各人發出2,00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有份下棋的陳伯指警員未有警告即票控,引述對方形容:「殺一儆百,冇得傾。」警方昨午再於沙田票控13名懷疑聚賭男女。
首次因違反上述條例遭票控的六名男子,年齡介乎52至68歲,據知全是葵盛東邨街坊,本月26日前須繳交罰金。警方稱前日下午約4時接獲報案,指懷疑有人在葵盛東邨盛興樓地下聚賭,派員發現有六名男子在上址聚集,遂作出票控。
東方正論
全港陷疫境,經濟低迷,各行各業前所未見蕭條,市民要勒緊肚皮過日子,做生意的也同樣悽慘,中小企店舖排隊結業,大商家也盈利倒退,全民告急,矛頭直指政府無能,抗疫不力,救市無方,這個時候特首林鄭月娥竟然獲得加薪,殘民自肥,共度時艱原來純屬廢話!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日前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二○二○至二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林鄭加薪一事特別引人注目。特首薪酬按機制上調,新一個財政年度,林鄭月娥的薪金預算開支約為五百二十一萬元,比去年增加十二萬元,平均每月加薪一萬元,不用苦等派錢,也不用申請,自動袋袋平安。泛民議員固然群起而攻,即使建制派議員也忍不住發炮,指現在的時勢,企業機構的管理層不會「厚着面皮加人工」,怒斥特首要加薪是荒天下之大謬,反要求林鄭帶頭減薪三成,與市民共度時艱。
星島社論
政府為了加強防疫,立法限制市民在公眾地方聚會的人數,超過四人便屬違規,措施實行後,絕大多數市民都盡公民責任,願意遵守,同心抵抗疫魔,但有小部分人無視規例,我行我素,當局對這類人已開始嚴厲執法,昨天就發出首批罰款告票,不少街坊對此都表贊同。然而,在疫戰關鍵時刻,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卻與四十多人,在酒吧聚集交談,她事後辯稱當時是「以議員身分開會」,但根據規例,這並非豁免的理由,而從社會責任的角度,她也不應罔顧播毒風險聚眾,增加疫情擴散風險。
陳淑莊等當晚在酒吧聚集「開會」,被市民目擊,並拍了視頻,故證據相當確鑿,沒法否認。她其後發表聲明回應,主要提出兩點,一是她當時乃以立法會議員身分出席公務會議,據規例此類聚集可獲豁免;二是會議舉行的地點並非公眾地方,而參與的人都保持足夠社交距離。
經濟社評
港人要有準備未來365天都要戴口罩?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接受本報專訪時如此預警,並指疫情恐變季節性。隨着多國終認同戴口罩有效抗疫,港府今後更要做好長期規劃,確保環球搶購下仍能穩住供應,尤其是幸保不失的高規格醫療物資。
近日新冠肺炎新增確診個案似有回落,惟醫學界急忙提醒公眾,目前未許鬆懈。據袁國勇分析,疫情在長遠有可能演變成季節性疾病,冬天或會重臨,且因社區未具足夠群體免疫力,疫情甚至有可能來得更嚴重;研發出有效及安全疫苗前,公眾可能有需要全天候戴口罩,公私營機構也可派發防疫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5MTdF0yen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