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還要拆掉多少文化資產?
就在華山文創園區旁,忠孝東路二段 1 號,樺山町 68 番地,這棟日本昭和時代罕見的商辦大樓,再次被台北市文資會判定「沒有文資價值」。
昭和大樓,戰後收歸中央審計部財產,閒置多年。現在文資會判生死,它的下場很有可能又是被拆除。
我翻閱北市文資委員現勘的會議紀錄,只能說,非常草率。
關於這棟建築的歷史調查完全沒有做,只用肉眼評判建築現況,就下「沒有保存價值」的結論。
就如同上個月好不容易保存下來的台大日本時期宿舍,也是經過文資委員兩次現勘,文化局都告訴我們說「審查結果是沒有價值」。
直到民間團體提出新事證,說明這是文學大師 #臺靜農故居,最後文資會才依 #歷史紀念價值 判定保存。
沒有做歷史調查,就進行文化資產審查,#這樣的審查才叫作沒有價值!
文化局把自己當建管處,只看建築現況,#這還叫作文資審查嗎?
今天我已經送出新事證提報表,請北市文化局針對這棟昭和時代建築再次啟動調查。
這棟昭和大樓是屬於公有列冊建築,歸監察院審計部所有。多年來,審計部閒置處理,現在則很有可能因為北市文資會審查結果,直接拆除。
即將卸任的文化部長 #鄭麗君 任內倡議「部部都是文化部」。
這個概念我很認同,她說:「文化是國家的內涵,是每個人的事。」
若公部門本身,對待文資的態度都是如此僥倖、排斥,能拆就拆。我們又如何期待私有產權人,放棄蓋大樓的機會,願意保存文資呢?
我衷心希望,即使審計部不是文化主管機關,仍應展現公部門帶頭重視文資的態度。
忠孝東路、杭州北路口,這麼一棟美麗又有歷史意義的建築,請把它留下來吧。
比起拆掉蓋大樓,把它修復好再利用,和華山文創園區一起整體規劃,為台北市增添一處新的文化地景,這才是公部門應該做的事。
不論中央或地方,政府都該做文化守門員,而不是帶頭成為文資殺手。
———
感謝各界關心昭和大樓朋友的協助,以下是我們提供給文化局的資料:
該樓所座落土地,依據地籍資料以及土地台帳記載,1922 年前為地方漢人祭祀公業周金隆所擁有,並有祭祀公業管理者周祖北、周屬等人,地方土名為三板橋庄大竹圍。1920 年代町名改正後,該處地址改稱為樺山町 68 番地,並於 1933 年轉交給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開發後於轉手給齊藤樹所擁有,此位齊藤樹即為 1940 年接任台灣總督府總務長官的齊藤樹。最後所有權由臺灣重要物資營團所接手,1948 年日產轉手成為財政部國有財產。
目前所見之建物,為建於 1942 年前後的「昭和ビル」為日治時期少見的辦公大樓,依據 1943 年台灣會社年鑑記載,地址登記在台北市樺山町 68 番地的會社共有 3 家,分別是義和產業株式會社、株式會社三友商店台北出張所、以及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支店。以下分別逐一介紹其重要性。
一、義和產業株式會社
該株式會社為日本時代臺灣人所創,「義」與「和」皆為李式宗親當年感念先祖而使用的特殊名稱,日本時代當時有「李義方祭祀公業」、「李太和祭祀公業」、「李德安祭祀公業」、「李三合祭祀公業」、「李智記祭祀公業」、「李謙記祭祀公業」,共六單位合併而成的株式會社。
「義」為紀念 15 世祖義方公、「和」感念17世祖渡海來台的開台祖。日本時代因李家事業有成,1937 年使用這兩名號,成立義和產業株式會社,二戰後,改為義和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另又在 1956 年以此公司主要成員與創辦理念為出發點設立「財團法人台北市義和堂」,目前活動依舊熱鬧多元。
二、株式會社三友商店台北出張所
株式會社三友商店成立於 1936 年 8 月,本店位於大阪市東區安土町 3 丁目 21 番地,是鐘淵企業下的鐘淵紡績株式會社關係企業。鐘淵紡績株式會社前身是 1887 年成立的東京棉商社,1889 年 5 月在日本東京創立第1座新式機械紡織工場,並改名為鐘淵紡績株式會社,之後不斷拓展工場據點,成為日本最大的紡織商,甚至在中國都有多座紡織廠,之後又跨足化學工業,生產化妝品、藥品及食品,如現在全球知名的化妝品品牌佳麗寶(Kanebo)。
鐘淵企業在臺灣目前留下的相關文化資產還有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
三、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支店
東都書籍株式會社成立於 1930 年 11 月,本店位於東京都小石川區春日町 1 丁目 1 番地,是株式會社三省堂書店的關係企業,三省堂書店創立於 1881 年 4 月,店名來自於論語學而篇的「吾日三省吾身」。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台北支店最具代表性的出版物,是由池田敏雄與金關丈夫合辦的《民俗台灣雜誌》,《民俗台灣》是第 1 本探討台灣民俗學的專門刊物,於 1941 年 7 月 15 日創刊,至 1945 年 2 月因戰事吃緊而停刊,一共發行了 43 期,因該雜誌的編輯係出自對台灣文化的關心,出刊後頗受好評,內容中立石鐵臣的版畫和松山虔三的攝影也讓雜誌增色不少。除此之外,也是各類臺灣民俗風情短冊的出版處,如圖所示的《臺灣的家庭生活》、《臺灣的少女》。
可說該大樓見證了臺人臺灣祭祀公業、日人重要紡織集團,以及日治時期臺灣民俗學的熱烈與其成果的生產重地,皆可視為該建築的保存價值。
建築特色:
位於街廓西南角,立面設於西南方面向馬路交會處,共三層樓高。一樓位置以 12 座仿石材質柱子做騎樓,大門口處木門上有精緻菱形紋路做裝飾。二樓、三樓部分皆做狹長型長方窗,北側與東側設廊道以避免直接被日光照曬,內部隔間以鋼筋混擬土做寬廣的開間,但若干細節如窗戶、樓梯,天花板等,也有簡約的歐風造型以做裝飾。西側臨杭州北路側做頂樓至底排水的外露排水管。整體而言為 1940 年代當時十分少見的鋼筋混凝土 3 層樓商辦大樓,另推測審計部時期只對該樓做立面修改,並未對該樓做不可逆的隔間調整,因此也可窺見日本時代商辦大樓的辦公空間分布情形。
環境特徵:
鄰近糧食局舊倉庫、原華山樟腦精製工廠、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場,呼應日本時代開發此鄰近華山車站的開發歷程,且該樓於戰後改為審計部使用,見證此處由工廠、倉庫轉向為政府機關的發展歷程,現周遭為林務局大樓、農糧署大樓,以及審計部新大樓本身。
附註:以上資料為凌宗魁、蕭文杰、呂其正先生提供整理,部分內容經原作者林先生同意轉載,出處為其網站「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延伸閱讀:
http://linchunsheng.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03.html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會和大家談到亞洲局勢。風雲急! 美國的戰鬥群,已扺達朝鮮半島外; 中共陳兵十五萬在鴨綠江邊; 戰事一觸即發。 南北韓會否藉機統一? 特朗普晚宴中發59枚導彈到敍利亞, 用比卦包裝師卦, 再用師卦行比卦, 項莊舞劍,他對習近平的一手輭,一手硬,目的是什麼? 2017年4月...
「學而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學而篇 在 吳沛憶 Facebook
- 關於學而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學而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 關於學而篇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 關於學而篇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 關於學而篇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 關於學而篇 在 論語-學而篇-孔子說-學而時習之-情境式學習動畫(Confucius say) 的評價
- 關於學而篇 在 論語_( 20 - 1 ) 學而篇. 注音+解釋.avi 的評價
- 關於學而篇 在 7上L04課文全文動畫論語選-學而篇-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學而篇 在 每日論語-學而篇第1之15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學而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政府這次做得確實不夠完美。
我們身邊不少關心香港問題的朋友們,都覺得台灣政府這次對陳同佳「投案」事件的處置有欠完美。最主要的問題,是不同的政府部門,針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陸委會的思考,是著重於把偽裝成單純的司法事件的「一國兩制」政治炸彈,擋在國門之外;內政部的思考,是只要陳同佳一落地入境,警政單位就應該克盡責任將其逮捕歸案;法務部的思考,則是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除了明確嚴守台灣的管轄權以外,無法多作說明。
每個部門的思考,都有它的一番道理在。但是人民只想要一個簡單的答案,一個合乎包青天劇情裡「殺人償命」常識的唯一解。而幾個部會出來各說各話,就難免被「各個擊破」,一一成為媒體的箭靶子。
我的一位朋友就不禁大嘆,「要政府講聽得懂的人話,真難!」
無可諱言,政府在統一口徑和輿論對應,做得不夠好。
但我們要說一句不中聽的話:這就是一個正常政府該有的的運作方式。一件看似簡單的偶發事件,背後卻牽涉到許多部會的深層問題。
這是個消息傳播愈來愈快速,民眾思考也愈來愈淺碟的社會。人們總是希望政府第一時間,提出一個非常淺顯易懂、合乎常識的「唯一最佳解」;如果政府的決策過程稍微拖沓一點、發散一點、難懂一點,馬上就被急著得到答案的民眾釘得滿頭包。
但是解決方案從來不是只有一個,更沒有所謂完美最佳解。更何況,錯綜複雜的兩岸事務,當下憑著民意的直覺走一著棋,也許是死棋裡面出仙著,但更多時候,卻是一步錯、步步錯,等到發現自己下錯步數了,整局棋已經兵敗如山倒、無可挽回。
✩ ✩ ✩
如果今天政府照著韓國瑜的主張,順著北京對香港的授意,把陳同佳收進來,那無異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受到北京的指揮辦事。所謂「有律依律、無律依例」,惡例一開,後患無窮。這也就是為什麼陸委會一開始要嚴拒陳同佳於國門之外。更不可能接受有所謂「中共政委陪同來台投案」這種無異於吞下一國兩制毒丸的屈辱性結局。
而主掌警政與移民事務的內政部,則可以積極些,主張陳同佳一離開機場禁區,進入國門,就可以將人逮捕歸案,完全走我國的屬地司法管轄權程序。但是,這樣做的難點是,法治國家辦案要講證據,陳同佳案的許多關鍵事證都抓在香港方面。香港把陳同佳丟到台灣,卻扣著事證卷宗不放,那台灣的司法機構也是孤掌難鳴。這也就是為什麼法務部態度趨向保守的緣故:一旦陳同佳案走不下去,無法順應民眾「趕快殺人償命」的輿論期待,那又將是一場政治風暴。
當然「短期間看起來完美」的做法,是即使罪證不足,台灣方面也想方設法把陳同佳定罪。但這樣做更是後患無窮:一方面北京一定會指使香港的法匠政府,批評台灣枉顧司法公平,把中國公民羅織入罪;二方面,與此事無關的世界各國,也會因為台灣輕率辦案,而對台灣的司法人權打上問號。最典型的例子,六是之前英國公民林克穎在台灣撞死人、潛逃回英,精明的林克穎卻以「台灣司法人權紀錄不佳」為理由申辯,最後引渡功虧一簣。
從台灣方面看,陳同佳收與不收,收了以後怎麼往下做,都無法保證得到一個完美的結局。而從中國/港府方面看,反正就是「把燙手山芋丟給台灣,任由台灣發生政治風暴」,穩賺不賠。
✩ ✩ ✩
「基礎是,這是個電車問題。這兩者都沒有完美解,所有解法都必然會有無辜的人受害,如果我們抓著有人受害,或者做得不完美,就拿去放大批鬥的話,必然就會傷害臺灣自己」
這一段是鄭立(chenglap)的話(參考連結1)。鄭立是香港人,而看透了中共政權玩弄權術二十年的香港人,看兩岸關係,很多時候比台灣人要透澈得多。
(這一段仍是引用鄭立的話)台灣人,或許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非常執著於不切實際的「聖人政治」,覺得什麼事情都要做到完美。但是以台灣的境況,要做到完美根本不可能,往哪個路線走都必須要有所取捨。
如果老是拿這種「完美政治」的標準去要求人,只會把所有願意著手做事卻不夠完美的人,給趕跑。最後只剩下「嘴砲完美」的人,來執掌這個國家。
諷刺的是,我們還可以用孔子的話來反駁儒家思想的「聖人政治」觀念。《論語.學而篇》裡面有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格言:「#巧言令色鮮矣仁」
如果說「仁」是人民對政府的要求,那麼施政之仁,就在於面對複雜萬端、沒有完美解法的政務,能殫精竭慮、細心推敲,務求找出一條阻力最小、副作用最少的方案來。
而如果是像韓、柯這樣,只是挑好聽、人民愛聽、易懂的話來講,那不折不扣是「巧言令色鮮矣仁」的範圍。反正他們覺得,輿論是很好操控的、人民的智慧是可以侮辱的。當下話挑好聽的說,把民眾唬弄過去了,選票拿到了就行。至於他們主張的解決方案,以後會給國家留下多少的副作用,他們其實是不大在乎的。
還是一句老話,你要求完美,換來的是一片廢墟。你想像政治人物是聖人,換到的卻是嘴砲No. 1的廢渣。嗚呼哀哉。
參考連結:
1. 鄭立,《即使台灣與中國如「電車問題」般難解,台灣仍然能「懲罰」北京政府》,BuzzOrange
https://buzzorange.com/2018/08/21/how-can-taiwan-fight-back/
(圖片來源:Lisa Larson-Walker)
學而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政府這次做得確實不夠完美。
我們身邊不少關心香港問題的朋友們,都覺得台灣政府這次對陳同佳「投案」事件的處置有欠完美。最主要的問題,是不同的政府部門,針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陸委會的思考,是著重於把偽裝成單純的司法事件的「一國兩制」政治炸彈,擋在國門之外;內政部的思考,是只要陳同佳一落地入境,警政單位就應該克盡責任將其逮捕歸案;法務部的思考,則是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除了明確嚴守台灣的管轄權以外,無法多作說明。
每個部門的思考,都有它的一番道理在。但是人民只想要一個簡單的答案,一個合乎包青天劇情裡「殺人償命」常識的唯一解。而幾個部會出來各說各話,就難免被「各個擊破」,一一成為媒體的箭靶子。
我的一位朋友就不禁大嘆,「要政府講聽得懂的人話,真難!」
無可諱言,政府在統一口徑和輿論對應,做得不夠好。
但我們要說一句不中聽的話:這就是一個正常政府該有的的運作方式。一件看似簡單的偶發事件,背後卻牽涉到許多部會的深層問題。
這是個消息傳播愈來愈快速,民眾思考也愈來愈淺碟的社會。人們總是希望政府第一時間,提出一個非常淺顯易懂、合乎常識的「唯一最佳解」;如果政府的決策過程稍微拖沓一點、發散一點、難懂一點,馬上就被急著得到答案的民眾釘得滿頭包。
但是解決方案從來不是只有一個,更沒有所謂完美最佳解。更何況,錯綜複雜的兩岸事務,當下憑著民意的直覺走一著棋,也許是死棋裡面出仙著,但更多時候,卻是一步錯、步步錯,等到發現自己下錯步數了,整局棋已經兵敗如山倒、無可挽回。
✩ ✩ ✩
如果今天政府照著韓國瑜的主張,順著北京對香港的授意,把陳同佳收進來,那無異是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受到北京的指揮辦事。所謂「有律依律、無律依例」,惡例一開,後患無窮。這也就是為什麼陸委會一開始要嚴拒陳同佳於國門之外。更不可能接受有所謂「中共政委陪同來台投案」這種無異於吞下一國兩制毒丸的屈辱性結局。
而主掌警政與移民事務的內政部,則可以積極些,主張陳同佳一離開機場禁區,進入國門,就可以將人逮捕歸案,完全走我國的屬地司法管轄權程序。但是,這樣做的難點是,法治國家辦案要講證據,陳同佳案的許多關鍵事證都抓在香港方面。香港把陳同佳丟到台灣,卻扣著事證卷宗不放,那台灣的司法機構也是孤掌難鳴。這也就是為什麼法務部態度趨向保守的緣故:一旦陳同佳案走不下去,無法順應民眾「趕快殺人償命」的輿論期待,那又將是一場政治風暴。
當然「短期間看起來完美」的做法,是即使罪證不足,台灣方面也想方設法把陳同佳定罪。但這樣做更是後患無窮:一方面北京一定會指使香港的法匠政府,批評台灣枉顧司法公平,把中國公民羅織入罪;二方面,與此事無關的世界各國,也會因為台灣輕率辦案,而對台灣的司法人權打上問號。最典型的例子,六是之前英國公民林克穎在台灣撞死人、潛逃回英,精明的林克穎卻以「台灣司法人權紀錄不佳」為理由申辯,最後引渡功虧一簣。
從台灣方面看,陳同佳收與不收,收了以後怎麼往下做,都無法保證得到一個完美的結局。而從中國/港府方面看,反正就是「把燙手山芋丟給台灣,任由台灣發生政治風暴」,穩賺不賠。
✩ ✩ ✩
「基礎是,這是個電車問題。這兩者都沒有完美解,所有解法都必然會有無辜的人受害,如果我們抓著有人受害,或者做得不完美,就拿去放大批鬥的話,必然就會傷害臺灣自己」
這一段是鄭立(chenglap)的話(參考連結1)。鄭立是香港人,而看透了中共政權玩弄權術二十年的香港人,看兩岸關係,很多時候比台灣人要透澈得多。
(這一段仍是引用鄭立的話)台灣人,或許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非常執著於不切實際的「聖人政治」,覺得什麼事情都要做到完美。但是以台灣的境況,要做到完美根本不可能,往哪個路線走都必須要有所取捨。
如果老是拿這種「完美政治」的標準去要求人,只會把所有願意著手做事卻不夠完美的人,給趕跑。最後只剩下「嘴砲完美」的人,來執掌這個國家。
諷刺的是,我們還可以用孔子的話來反駁儒家思想的「聖人政治」觀念。《論語.學而篇》裡面有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格言:「#巧言令色鮮矣仁」
如果說「仁」是人民對政府的要求,那麼施政之仁,就在於面對複雜萬端、沒有完美解法的政務,能殫精竭慮、細心推敲,務求找出一條阻力最小、副作用最少的方案來。
而如果是像韓、柯這樣,只是挑好聽、人民愛聽、易懂的話來講,那不折不扣是「巧言令色鮮矣仁」的範圍。反正他們覺得,輿論是很好操控的、人民的智慧是可以侮辱的。當下話挑好聽的說,把民眾唬弄過去了,選票拿到了就行。至於他們主張的解決方案,以後會給國家留下多少的副作用,他們其實是不大在乎的。
還是一句老話,你要求完美,換來的是一片廢墟。你想像政治人物是聖人,換到的卻是嘴砲No. 1的廢渣。嗚呼哀哉。
參考連結:
1. 鄭立,《即使台灣與中國如「電車問題」般難解,台灣仍然能「懲罰」北京政府》,BuzzOrange
https://buzzorange.com/2018/08/21/how-can-taiwan-fight-back/
(圖片來源:Lisa Larson-Walker)
學而篇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Wong Wai Man
會和大家談到亞洲局勢。風雲急!
美國的戰鬥群,已扺達朝鮮半島外;
中共陳兵十五萬在鴨綠江邊;
戰事一觸即發。
南北韓會否藉機統一?
特朗普晚宴中發59枚導彈到敍利亞,
用比卦包裝師卦,
再用師卦行比卦,
項莊舞劍,他對習近平的一手輭,一手硬,目的是什麼?
2017年4月18日星期二下午5:00pm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GhSfgNsaf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fPclmvP0NOVAwwlP9Lle7SzGHrA)
學而篇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Wong Wai Man
梁振英仍然咬住梁繼昌唔放。梁繼昌是功能組別議員,本來政治能量唔大,梁特為他癈寢忘食,翻閱他幾年來的Facebook 內容,又公開信的向其發炮,誓要將他逐出調查委員會。
原因是,梁繼昌打中他的痛處,他收UGL那400萬鎊是有死穴的。
大陸逃亡富豪郭文貴繼續在美國直播爆料。
簡單地說,中共政治局內,全是一丘之貉,所謂反貪反腐,只是山頭之間的爭權爭利,並無忠奸黑白之别。
歷代皇朝,都愛肅貪倡廉,但最後必然失敗。但香港殖民地成立ICAC卻一舉成功,那是為什麼?
周易第十八卦,山風蠱卦,説的就是
清除積弊,撥亂反正的卦。
它的大象傳說,要振民育德。
它的爻辭,最後要,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清除積弊方能大功告成,那是什麼?
每年都有的富豪家族爭產新聞,今次輪到鷹君羅家。
97歳的老太太,別人眼中,盡享人間福報了:
健康長壽,富甲一方,子孫滿堂⋯⋯
但她苦為兩派之女爭奪,左右為難。
我們一生追求什麼?
不外乎:健康、長壽、富有、夫妻和順、子孫滿膝⋯⋯
除了鷹君羅老太,新地郭家的鄺肖卿老太,南豐的陳廷驊老太,還有中環鏞記的甘老太,還有⋯⋯
不是都擁有上述的所有人間福份,但她們都晚年不樂。
那我們一生,在追求什麼?
金剛經説,福德無故。
紫微斗數說,人生總有拖住你腳步的東西,那顆星叫陀羅。
2017年5月23日星期二下午5:00pm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OLxFXLaXC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WJirDpyUO8MvKjkf9CVh4k0T0CA)
學而篇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Wong Wai Man
陳茂波叫我們不用去日本,到恩平冲溫泉一樣咁正;范徐麗泰呼籲大家移居珠海,改善生活質素。
香港人都很攰。
日接三五個騙子電話,又要面對一眾騙子政客,紙醉金迷沒有明天的生活又確實不易,大家都很疲倦。
這幾年聽得最多的喟嘆:
做人做得好攰!
如何可以在這時代輕鬆上路?
佛家說,放下自在。
周易雜卦傳說,謙輕豫怠——
用謙卦就能輕鬆,用豫卦只會怠倦。
謙,只求服務社會,看輕名利回報;
豫,是預備計算,然後歡愉,以我爲中心。
今日和大家談談,為什麼我們都步履蹣跚,心生淒苦?
2017年4月25日星期二下午5:00pm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k3TlBnAT_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VTv_zYEgFTmnBbUAn9q27-4Q-jA)
學而篇 在 論語-學而篇-孔子說-學而時習之-情境式學習動畫(Confucius say)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