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五個姪女,
每年的重要節日她們都會回來南部,
蔡傑是家族中的長孫,
在同輩中他是最大的哥哥。
.
雖然是當哥哥的人,
但他天性太過於善良,
所以常常會被這些小堂妹給欺負。
.
因為智商不夠,
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吵架與爭奪,
在互動中被佔便宜都是常有的事情。
.
小孩子嬉戲難免都會吵鬧、捉弄、排擠,
只有妹妹欺負哥哥太過分到讓人看不下去,
我才會介入他們的互動,
試著將局勢扭轉過來,
創造出自然互動的機會給蔡傑。
.
我總希望他要有像大哥哥的樣子,
像個男人嘛!
去領導妹妹,去教導妹妹,
而不是老被這些小妹妹牽著鼻子走。
.
努力了好幾年,
我發現我的努力是沒用的!
蔡傑的不食人間煙火,
善良到無法被改變,
他這種個性,
這輩子注定就是要被女人牽著鼻子走。
.
女孩子,
通常都非常會察言觀色,
回來南部度假,
因為我的外型比較像山寨王,
就算我總是靜靜的不講話,
她們也會知道站在誰的地盤,
當然,都要聽老大的話。
.
不過,
我討厭走「權威教育」的路線,
(雖然我的外型很吃虧,
老是被小朋友誤會是壞人),
.
我比較喜歡走的還是….
「以德服人」的路線。
.
大家都知道.....
蔡傑從小就被我訓練一些運動技能,
有些高難度的動作是一般女孩子做不來的,
這些妹妹都有親眼見識過,
所以基本上多少還是會一點點尊敬哥哥。
.
要不然啊!
很現實的….這個笨哥哥什麼都不會!
像廢物一樣,
妹妹們覺得哥哥太笨了,不好玩,
當然也就不跟他互動了,
.
因為連「玩的技能」都沒有!
玩不起來,就是玩不起來嘛!
你怎麼求她們也沒用啦!
.
這些姪女年紀漸大懂得事情越來越多,
小學生的腦袋已經沒有那麼單純了,
表達的方式也常超乎我的想像。
.
我只有蔡傑這一個孩子,
在沒有其他手足可以比較之下,
蔡傑,就是我的全部了。
.
所以即便是一般正常孩子習以為常的語言互動模式,
也常會讓我覺得很有新鮮感,
喔~原來現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這樣表達了,
那些正常的語言,
在蔡傑身上都是不曾發生的…..
.
有一回,
小學四年級的姪女跟我說她很羨慕蔡傑哥哥,
因為他可以不用讀書,不用考試,
每天都可以玩,沒有課業壓力,
而且,重點是….
蔡傑的爸爸媽媽脾氣都很好,
都不會吵架。
.
說著說著.....
她就想到自己爸爸媽媽平常在家裡吵架的事情,
越講越激動:
「每次他們都吵得很兇,有一次還差點吵到要【離婚】」!.
.
我聽到「離婚」!
第一個直覺是...
小學生而已,妳才幾歲?
懂什麼叫「離婚」!
.
我哈哈大笑,
「吵架很正常啊!妳每次回來南部看到阿公、阿嬤,
老人家不是也一樣每天都在吵架」!
.
但,姪女的表情很認真,
似乎有點重視這樣的事情,
我就俏皮地問她一句:
「如果妳爸爸媽媽離婚,妳要選擇誰」?
.
她想了一下:
「嗯~我會選擇媽媽」,
讀小學一年級的妹妹也在旁邊,
看她好像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也就順便問了她,
結果妹妹也一樣是選擇媽媽,
都不會選爸爸。
.
這只是隨便聊聊而已,
小孩子不太會主動去跟自己父母聊這種話題,
但,跟別人講,是可以的。
(我常常要當《別人》這樣的角色)
.
姊妹倆都算是資優生,在校的成績都維持在前幾名,
小孩子是不會騙人的,
我相信她們倆講的都是實話,
如果可以自己選擇,
孩子們都一定會選擇...媽媽!
.
我在問小妹妹的同時就已經在想….
如果同樣的問題用來問小學一年級的蔡傑,
我看ㄚ…..
光是「離婚」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恐怕就要花上….八個月來解釋了,
唉~
.
一般正常孩子與家長現階段是在聊什麼話題?
應該發展到什麼樣程度的互動關係?
我總是要從這些小姪女身上才能得到。
.
時間又過了半年,
有一回跟太太在聊天,
原本是聊著我們過去小時候共同的回憶,
不知怎麼聊的就聊到上回姪女提到離婚這件事情,
.
我說:
「我兄弟當爸爸的,當的還真是失敗!
如果夫妻離異,兩個女兒居然都不會想要選他,
在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下,
照理說…女兒都應該會比較會黏爸爸,
兒子比較會黏媽媽才是」。
.
我太太馬上說:
【才怪!如果是我,我也不會選爸爸,我會選擇媽媽】。
.
我反問:
「妳當女兒的,小時候都不會黏爸爸嗎」?
.
太太說:
【又不是每一個爸爸都會照顧孩子,
男人都只會往外跑,
只有媽媽才會照顧孩子】。
.
太太反問我: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爸爸嗎】?
.
「當然不會啊!我不說了嗎?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一山不容二虎,
除非....一隻公的,一隻母的」,
.
所以如果我們離婚,
蔡傑一定不會選擇要跟我,
他一定會選擇妳,
但,如果我們生的是女兒,
那就不一定了」。
.
【你要把女兒寵上天喔】~
.
「不會寵上天啦!
我還是會訓練女兒,至少會讓她喜歡上運動,
只是她可能就是會變成女版的蔡傑,
哈 ~ 哈 ~ 哈 ~ 」。
.
以前,
蔡傑還在做早療的階段,
我總是很羨慕一般家庭的親子關係,
正常上學,正常和人互動,
根本不需要帶著孩子常常跑醫院,
做一大堆有的沒有的治療,
.
在當時我一直覺得老天爺很不公平,
為什麼生的不好,
就算比人家努力幾百倍,
也得不到一般人生活該有的互動品質。
.
多年之後我開始演講,
有機會走訪世界各地與他人交流,
見到各種不同的家庭,
後來才慢慢看到….
即使是正常孩子的家庭,
也還是會有不同的煩惱與壓力,
.
任何生命來到世上,
都是需要經營的,
特殊的孩子教不好,
只是成為社會的負擔,
但,
正常的孩子教不好,
就是成為社會的敗類。
.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好像也沒什麼好羨慕人家的,
做好自己該做的本分就好。
.
我們學會用另一種方式來欣賞孩子,
雖然蔡傑進步的幅度總是像蝸牛一樣緩慢,
至少不是會原地不動,
慢慢地…
我也開始聽到他可以說出一般正常孩子該有的語言了。
.
有一回,
我跟蔡傑在聊學校裡的事情,
聊著聊著....突然!
他冒出一句:
【你就不要把我生出來】!
.
我嚇了一跳!
一時之間不知該怎麼接話了,
太太原本在追劇,
正投入於韓劇的劇情之中…
也被蔡傑這突然的語言給嚇到!
.
我們停頓了約30秒,
沒有任何語言,
後來太太含著淚,忍痛不捨....
終於....把韓劇給關掉!
.
然後,
很小心地問了蔡傑:
「為…為…為..什..什.麼.不要把你生出來」?
.
蔡傑手指頭指著媽媽的肚子說:
「我小時候是不是在媽媽肚子裡?
我就繼續躲在媽媽的肚子裡面就好了,
不要生出來,就不會有壓力了」。
.
原來蔡傑是被我的提問,
問到講不出來,
我是在關心他學校裡的事情,
可是他不想思考了,覺得很煩,
對這些話題沒有興趣,
不想講了才冒出這樣的句子。
.
雖然是嚇了一跳,
但對我而言難得天外飛來一筆~
「你就不要把我生出來」!
我是挺高興的,
這可是....新的語言喔!
.
至少他有能力用這種方式表達出來,
總比什麼都不會講,
或是直接出現其他的行為問題來的都好。
.
我們後來又多花了一些時間在溝通,
講一講….人生的道理,
他可以理解我們聊學校的事情,
是在訓練思考與記憶的能力,
.
隨便聊聊..應該是很輕鬆的事情,
不需要感到壓力,
每個正常孩子平常也都是這樣跟爸爸媽媽在聊天,
如果覺得已經超過腦袋的負荷了,
可以說:
「我想不起來了,我累了,不想講了,」
.
後來,蔡傑也慢慢釋懷了,
最後還是開心地去睡覺了。
.
隔天,他在寫日記的時候,
我故意湊過去問:
「蔡傑你現在寫日記會不會有壓力」?
.
【不會】!
.
「那你以前小時候寫日記會不會有壓力」?
.
【會有壓力!因為不會寫,寫不出來,就哭了】。
.
「因為以前你表達能力還不夠,
如果爸爸沒有要求,你就不會進步,
不進步也就算了,還一直退步,
所以你需要一些壓力來幫助你成長,
.
就算你哭,還是要寫完,
等到你的能力發展出來了,
做這些困難的事情就像呼吸一樣簡單的時候,
你才會知道過去那些壓力是幫助你成長的助力,
.
你會自己主動寫日記之後,
表達能力其實也跟著一直進步,
我們才開始有正常溝通的管道,
以前你的那些奇怪的行為也開始漸漸消失,
.
會表達、會告狀,
你開始不會被妹妹給欺負了,
不會老是被欺負假的也沒感覺,
.
你學會正常說話的方式了,
妹妹們才有辦法跟你聊天,聊心事,
不是像以前永遠都是呆呆的,
像木頭人一樣,
.
這就是進步!
這就是適當的壓力帶給你的好處,
.
還是…你要選擇不進步,沒感覺,
就算繼續被欺負也沒關係?
還是…不要把你生出來,
你乾脆永遠躲在媽媽肚子裡面就好了?
.
【不要!要進步】!
.
「有正常表達的能力之後,
你可以自己去買你喜歡吃的東西,
你可以去跟美女聊天,
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可以獨立自由自在,
.
有足夠的能力,人家相信你,
你才不會一直被人家要求,
這都是學習的過程,有適當的壓力才是正常的,
爸爸媽媽小時候也都是這樣長大的,
.
還是你希望....爸爸都不要管你,
你躲回去媽媽肚子裡,不要長大也可以」?
.
【要管我,要有壓力,才會一直進步】。
.
「有一點點壓力,沒有關係,忍耐一下,
以後你出去工作,出了社會就是這樣,
趕快把該學的事情學起來,人家就不會要求你了,
會感到有壓力,就是因為事情沒做好,
只要你趕快把事情做好,壓力就會解除了,
就像你練習寫日記一樣。
.
你昨天有說這一句:
《你就不要把我生出來》!
爸爸就覺得你很厲害,
至少你有能力讓媽媽願意把韓劇關掉,
爸爸就沒辦法了,
這句話是你自己想的嗎」?
.
他眼睛為之一亮!
露出驕傲的眼神,
.
【對啊!我自己想的】。
.
「很好,這就是進步,
你有新的句子,
在家裡都要勇敢說出來,不用怕,
因為全世界只有爸爸媽媽才會願意一直聽你講話,
外面的世界,就不是這樣子了。
.
所以,不管發生什麼事情,
在家裡,你都可以盡量講出來,
講錯也沒關係,爸爸會糾正你,
.
但,如果在外面,
如果有些語言會傷害到別人,
或是很奇怪的語言會遭受異樣的眼光,
那些不洽當的話,你最好不要亂講,
.
什麼樣的場合,該怎麼去講話,
這些你都要慢慢學會自己去判斷,
好嗎」?
.
【好】!
.
「好,你繼續專心寫日記,
寫完了,爸爸就帶你去打網球,騎獨輪車,
再買一杯飲料給你喝」。
.
【謝謝爸爸】。
.
「不用謝謝爸爸,
晚上等媽媽下班後,你自己去跟媽媽說:
『謝謝媽媽把我生出來』」。
.
是的,
他是聽話的孩子。
也是最單純的孩子。
.
和孩子一起成長,
有苦,有淚,有歡笑,有幸福。
.
面對社會,面對不理解的人群,
是苦,是淚。
.
面對孩子,
是歡笑,是幸福。
.
這十幾年陪伴的歲月裡,
即便大部分時間只有父子二人,
我總是會有幸福的感覺,
.
因為….
幸福,往往來自於…單純。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徐佳瑩 La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強的我並不堅強,我只是不怕痛,笑著受傷。」 任何人的成就都無法總結,即使出道已超過五年,就算LaLa要給現階段的自己一個定義也從不容易。至少她的不服輸讓她努力到現在,這些追求過程裡的艱辛用一首歌來描述也不為過。劉若英幾次與LaLa的互動裡同時看見她的脆弱與決心,於是用這些文字,加上自己體驗過的...
孩子嬉戲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每天室外體感溫度都來到 47、48 度熱浪的痛苦季節,還是看電影跟看書最透心涼,最進入手的這些書寶寶們似乎也都走一個消暑色系的路線,單單視覺上就已覺得心曠神怡,目前看來七、八、九月的書市都相當精彩,之後也會有更多喜歡的、期待的、千呼萬喚的作品問世,時間到了再與大家分享,先來看看這個月照例根本不可能讀完的書單。
首先當然為超前佈署的七月選書,七月無疑為 Sally Rooney《 #正常人》的月份,原著小說與改編影集先後推出,互補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影集乍看主要著眼於康諾與梅黎安的戀情,若有似無觸碰著顯而易見卻難以形容的階級、虛無與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關係,這些在小說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刻劃年輕人在人群中探索自我的成長過程,在看似尋常的正常與不正常之間來回擺盪,以簡練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我們這一代彼此攙扶著面對情感、面對關係、面對自我、面對孤獨的恐懼與成長,《正常人》迷人之處在於,其不只是一部侷限於愛情的正常愛情故事。乍看不過是生活的《正常人》,卻在當代不乏辭彙定義的各種關係中,寫出了一種更加熱情、親密的「深度」關係,也讓讀者清楚感受到人物在時光中愈加成長與複雜。徜若每個世代都需要一個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可以說繼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後,不曾有一本青春戀愛小說掀起全球文壇如此熱烈回響。
其次是由衷推薦的吉田修一《 #橫道世之介》與《 #續橫道世之介》,一部寫 1987 年,18 歲的他揹著行囊,風塵僕僕地來到東京;拎起相機,蹬上列車開往下一站。這段初始與結束的旅程,連他都不知道「成長」是什麼,他平凡無比,渾身破綻百出,卻在無意間尋找到了未來的雛形,無意間催促著周圍的人邁向成長的路途。續集寫 1993 年,24 歲的他大學畢業後從東京市郊搬到了池袋北口。這是世之介在東京住下來的第六個年頭,正要開始為他的未來大顯身手,然而,他卻遇到了平成泡沫經濟崩壞。接連被 52 間公司拒絕,成天以柏青哥為生活手段,打工兼差勉強糊口,連他曾經形影不離的底片相機,都被他收在壁櫥裡束之高閣,這是世之介最壞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
上月底還推出了加拿大女作家 Miriam Toews 兩本令人相當感興趣的小說,《 #沒有聲音的女人們》是以真實事件為骨幹,自 2005 至 2009 年間,多達上百名少女及婦女遭到當地人以為的妖魔鬼怪強暴,受害者的說法多被斥為是女性的淫蕩幻想,人們稱其為「玻利維亞鬼魂強暴案」。長期以來,莫洛奇納社區內的女性白天醒來便會頭暈,全身瘀傷,她們向長老求助,卻被斥責思想「放蕩」,她們身體的疼痛是惡魔懲罰的例證,直到一名犯人落網,真相才水落石出,原來社區內的八名男性經常趁深夜對一百多名女性下藥施暴。當所有男人為了保釋犯人出獄,聚集到城市去的時候,有八名婦女在穀倉閣樓召開祕密會議,為了保護自己和和孩子不再受到傷害,女人們必須趕在男人回家以前,決定她們未來的去向。作者出人意料的敘事手法下,翻轉成一部如火山爆發般緊迫,同時充滿一個個女性獨立情緒及機智的現代文學傑作,出版後隔年,被起訴的加害者們各自遭到判處長達 25 年的徒刑。
另一本《 #親愛的小小憂愁》多年來長銷不墜,以憂鬱症為題材,叩問生命的各種疑問。愛芙達和尤蘭莉是一對姊妹,表面上愛芙達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她是舉世聞名的鋼琴演奏家,迷人、富有,而且有著幸福的婚姻,相對地,尤蘭莉的生活一團糟,她離婚又破產,兩個跟不同男人生的小孩正值青春期,姊妹從小在信奉門諾教派的保守家庭中長大,形影不離,然而兩人的關係卻因為姊姊不斷嘗試想要結束自己生命而吃盡苦頭。作者在自己的父親和姊姊相繼輕生離世後,帶著思念和疑問寫下了這本書,字裡行間的愛溢於言表,倘若活著是為了創造意義,那麼每當小小的憂愁襲來,別忘了還有親愛的生命。
本月特別想讀的書,還有 Richard Roper 的《 #如何不孤獨死去》,一部令人非常暖心,又帶著濃厚尾韻的浪漫小說,四十出頭歲的安德魯個性敏感且盡責,服務於一個政府的公共衛生單位,專門負責處理孤單死去的民眾的後事,大多是已死去數個月的老人,不僅成天面對著孤單跨過生命終點的人們,他自己也是個孤獨的人,在他看似平庸、平靜的生活中,懷抱著一個秘密:在他五年前到職的那一天,他不小心騙了他的主管和同事說,他已婚,育有兩個孩子,有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從此,一方面他帶著恐懼、壓力和罪惡感延續著這個謊言,另一方面,卻默默地在這些謊言當中得到了某種安慰,好像自己並不真的那麼孤單,而這所有的一切,他試圖帶著潛伏的隱憂安靜沉默地度過的平凡生活,卻隨著新同事佩姬的到職而掀起了巨大的風暴,逼得他開始認真思索生命的意義,面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接下來幾位大作家的作品可看性仍相當高,前日配合贈書活動的馬奎斯《 #枯枝敗葉》是他第一部小說,也是首次以魔幻之鎮「馬康多」為背景的作品,故事藉由老上校祖孫三代的內心獨白,娓娓道出主角如何在極度的孤獨中度過此生,不僅形塑出奧雷里亞諾波恩地亞上校的人物原型,更為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揭開了序幕。 赫拉巴爾《 #雪花蓮的慶典》與《過於喧囂的孤獨》同樣為其鼎盛時期的作品,以克爾斯當地的風土人情為背景,自己化身為書中作家,透過日記形式寫成的 21 篇短篇小說集,小器的餐廳老闆、美麗優雅的夫人、萬年影痴、活在昔日榮光的自負畫家、喜好囤積舊貨的怪人、一心想擺脫專橫妻子的膽小丈夫、頭戴白色禮帽的神祕客、為一頭被射殺野豬的歸屬而爭執不下的兩個狩獵協會等,典型赫拉巴爾式的誇張人物形象,加上鮮明的鄉村場景,搭配口語化的對白和方言俚語,寫出一篇篇令人難以置信或捧腹大笑的幽默人性故事,來反應他對生命的熱愛。
繼四月的《紅髮女子》後,緊接在後的是帕慕克《 #新人生》,關於一本書,關於讀書的人們,關於東西文化碰撞的星火。他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大學生,為了尋找書中許諾的美好世界,拋棄一切搭上公路巴士,開始追尋之旅。他愛上了深受那本書啟發的嘉娜,以為他們將前往同一個新世界,公車上總播放美國電影,窗外一座座巨大的廣告看板迎面而來,上面滿是來自西方世界的商品。他見到讀了同一本書卻無比平靜的青年,也見到慘絕人寰的車禍、謀殺、死亡。不知不覺間,他成了一個「殺手」,但他所要追殺的究竟是什麼?他們所期待的天使,是否其實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孔?慢慢的,他對於那本書帶來的啟發,以及他的新人生也更加茫然。再者,終於盼到個人特別鍾愛的作家 Doris Lessing 小說《第五個孩子》續集《 #班無處安放》,那個一出生就讓整個家族四分五裂的小怪物,班,長大成年了。進入存在無數隱形怪物的社會,一路上不乏善良、願意幫助班的人,而那些人多半同樣無家可歸,有著坎坷的童年,但更多的是想騙他、利用他,甚至將其視為研究對象的人。萊辛以精煉簡潔的文字,透過班成年後遭遇的人事,赤裸描繪出人性,之中有光輝有溫暖,亦有殘酷而近乎失去人道的運作規則,帶領讀者反思高度文明社會裡,科學發展的箝制,與人類尚未跟進的內在視野。
麥田書癮 PLUS 系列推出一本 1987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俄裔美國詩人 Joseph Brodsky 經典散文集《 #小於一》,收錄了他評論詩歌、詩學,以及卓越的散文作品,談文學、談歷史也談政治,可視為對歷史和當今時代的深刻沉思,同時更是一部私人回憶錄。以及,《背離親緣》作者 Andrew Solomon 在經歷長年憂鬱症之後寫出《 #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這本憂鬱症專書,憂鬱症是最受誤解、汙名化最嚴重的精神疾病,同時也是最難以定義的疾病,此書的價值,不僅在於作者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統合社會心理及精神藥學的理解,力求全面、精確地描述這種疾病的本質及樣貌;在於作者以一貫的坦率戳破種種失靈的想法、無益的治療、挾憂鬱症以自利的企圖,以及人類自我欺騙的傾向;在於作者以文學家的敏銳和同情,透過生動的比𣈥刻畫難以表述的罹病境況及無從穿透的孤獨感;更在於作者從自身及無數受訪者的苦難中,挖掘出受苦的意義及救贖,讓我們看到這種疾病的悲劇性及其帶來的美麗洞察,也讓我們 —— 不論是病患、治療者還是陪伴者,都還能懷抱希望。
華文作家等到楊富閔的《 #賀新郎:楊富閔自選集》,選錄 17 篇作品,打破文類規約,故事自由串流,除了是作者文學生涯的縮時攝影,也是十年以來的心靈截圖。全書一氣呵成,充滿作者對於文體追求、形式摸索,乃至內容生產的繁雜思考,而文學創作的基本單位──語言文字,則是選集收錄的美學準則。香港作家謝曉虹首部長篇小說《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寫一個年過半百的大學教授,陷入與人偶炙熱的婚外情,生而為人,我們都有無法說出口的欲求、傷痛與祕密,而在這世界上,有沒有一處地方,有沒有一個人,或哪怕是另外一個物種,願意不批判地、無私地、寬容地接納我們所有的一切?作者以文字凝結成獨特的視野與感官,既鏤刻在你眼前,又輕觸在你皮膚上,既帶點奇幻與夢境,卻又緊密扣合如細針般扎,既密又痛的香港現況。陳栢青的《 #尖叫連線》也相當期待,台灣爆發大規模傳染疾病「HLV」,從感染到死亡,最多只有三天時間。為了一卷詛咒錄影帶,絕教高校裡的一群過氣恐怖片演員要合力用恐怖片救台灣。但事實是,高中才是真正的地獄,在這個人吃人的小型社會,人際關係比任何詛咒都恐怖。這是一部獻給曾經真切恐懼著的童年與青少年,獻給所有黑色的夜晚的小說,挪用俗濫的恐怖片元素,操弄與嘲笑各種定律與規則,是致敬,是後設,是恐怖片的教戰講義,更是寫給恐怖片的情書,一如那些伴我們長大的恐怖片,越 B 級越有愛,愛看又要遮掩,遮了眼又忍不住要把手指打開一道縫隙。
最後還有林榮三散文獎得主林佳樺的首本散文集《 #當時小明月》,「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故鄉一直是寫作者追逐的光點,回到自身,找到根源,並更理解自己的故事。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分離的焦慮、恐慌,懷著似乎被父母遺棄的忐忑,埋下成長的不安;四十歲再度回頭,用書寫擁抱內心自卑與匱乏的小孩。蔡詩萍新書《 #與世界一起散步:小日子小堅持》是疫病年代對日常最溫暖的回望,重新凝視生命中最不可取代的愛,在 2020 這特別的一年慢下腳步,捫心自問,我們把上班當成日常,把工作視為當然,平日給自己,周末給長輩,陪孩子嬉戲卻總認為長大這件事還早。我們望著時間表分秒必爭,相信時間就是金錢。當時間軟癱以後呢?當很多視之為必然的不變,都改變之後呢?
孩子嬉戲 在 輕旅行 Facebook 八卦
#雲林景點 這裡有網美最愛的心形造景水池、落羽松林、沙池、餐廳等,還有 #台版兼六園 的日式園區可以讓孩子嬉戲、餵魚、親近鴨子,是週休假日雲林旅遊好去處!
#防疫新生活 #勤洗手 #人潮擁擠或密閉空間請務必戴口罩
孩子嬉戲 在 徐佳瑩 LaLa Youtube 的評價
「好強的我並不堅強,我只是不怕痛,笑著受傷。」
任何人的成就都無法總結,即使出道已超過五年,就算LaLa要給現階段的自己一個定義也從不容易。至少她的不服輸讓她努力到現在,這些追求過程裡的艱辛用一首歌來描述也不為過。劉若英幾次與LaLa的互動裡同時看見她的脆弱與決心,於是用這些文字,加上自己體驗過的,陪她一起建構出美好的未來樣貌。
別怕 詞:劉若英 曲:徐佳瑩 編曲:Toshiya(夢的雅朵)
我像個孩子一樣 嬉戲在城市 浪漫的假象
放任脆弱去赤裸對話
我經常沉溺幻想 它諷刺人生 還如此溫暖
讓我能看清晰 自己的模樣
好強的我並不堅強 我只是 不怕痛笑著受傷
請容許我 在明天溫柔地狂妄 在雨天奔跑 聽見心跳 轟隆作響
我總是太好奇未來多漫長 也不放棄讓真心放大
請容許我 把昨天強悍地收藏 在晴天凝望 最初的我 現在怎樣
我知道 真實人生有風有浪 縱然有沮喪 我也不怕
我彷彿聽見自己說 別怕

孩子嬉戲 在 凱利TV Youtube 的評價
小凱利和可樂狗狗在一起愉快的玩耍,各自帶著新寵恐龍玩具騎行奔跑。在嬉戲玩笑中,2個恐龍朋友碰撞在了一起,結果就很不幸的散架了。她們立馬想到了技術師凱利,凱利那裏有一套完整的機械工具,可以完美的幫他們把恐龍玩具組裝起來。凱利可以按照她們的想法完美的維修成功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凱利TV
https://goo.gl/MnQ6zt
愛麗和故事
https://goo.gl/Z0ihAN
凱文和遊戲
https://goo.gl/kahF3d
[ 凱利和朋友們官方SNS ] : 凱利, 愛麗, 凱文的幕後, 日常生活的信息在這裏呀! 大家都來看看吧~
凱利和朋友們官方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CarrieAndFriends/
凱利和朋友們官方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arrie_and_friends/
凱利和朋友們官方 Kakao Story :
https://story.kakao.com/ch/toyfriends/
凱利和朋友們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5881681818/profile?topnav=1&wvr=6&is_all=1
凱利和朋友們 -- 愛奇藝網
http://www.iqiyi.com/u/2466035840
凱利和朋友們 - -騰訊視頻網
http://v.qq.com/vplus/kailifamily

孩子嬉戲 在 廖小花 Youtube 的評價
#象山公園#
從捷運電梯升上去,走兩步便看見長輩們在晨練,太極、舞劍、健康操⋯籃球場噼啪作響。一位阿姨在教她的三隻鸚鵡講「阿彌陀佛」。
#登山#
象山並不難爬,所需時間也不長,但登山的一點一滴都讓我好喜歡,我們見到了橙紅色的燈籠果,翠珠般的野茄苳,豔麗的鳳凰花,未發芽的欒樹種子,長在樹耳上的白蘑菇⋯
還看到了早早結網佔位等著看跨年的煙火的大蜘蛛,橙色大肚子的蒼蠅,嫩綠色隱在葉間的幼蛾,指甲蓋大的螞蟻⋯
#晨間感動#
下山時遊人增多,其中爭先恐後奔跑著的是附近國小的孩子們,他們的嬉戲和朝氣,喚醒了一整座山頭,更把我們心中的希望燃起⋯
上山前看到了提著一袋子寶特瓶下山的阿姨,定是登山時拾的,在山頂逸賢亭看到了一位叔叔在處理擋住觀景平台視野的雜草,國小孩子們為那座山到底像黑熊還是老虎決議勝負⋯
#大隱隱於市#
老師人生走過接近七十年光景,他說:誰能想到呢,最繁華的cbd中心101旁邊就是這樣一片清涼地。
人生尋覓數十載,驀然回首卻發現真正的無價之寶是身體健康,是呼吸新鮮空氣,是和家人共同登頂的幸福。
大隱隱於市,
煩惱轉念變成菩提,
莫如是也。
2019.09.05
廖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