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應該是妹妹國小的畢業典禮。
她特地穿了三個月前我們就一起去挑的小禮服,一大早起床等著時間到催我出門,然後到學校領畢業證書、畢業紀念冊,還跟校長老師拍照,3分鐘離開學校。
要走的時候她眼眶都紅了:「怎麼辦?我的畢業紀念冊都沒有辦法請同學簽名了!!」
2歲的時候做了發展評估,全面性遲緩、全身肌肉張力不足、領了中度語言障礙手冊,治療師要我們送她去幼稚園,說有同儕的刺激會進步比較快,一個只能走3步路、包著尿布、抱著奶瓶、講話沒有人聽得懂的孩子,就這樣開始上學了。
四肢的肌肉張力不足可以透過體操的長期訓練改善,很多自理能力都在幼稚園學會了,可以自己吃飯、上廁所,可以好好走路,但是改善不了腦部灰質過少的結構,認知能力進步緩慢,幼稚園四年,連注音符號、數字都不認得、不會寫。
上了國小,大肌肉透過感統課程、體操進步很多,但是小肌肉的訓練有限,中低年級的時候幾乎每隔兩天就來不及上廁所,弄髒褲子,我就得到廁所去幫她清洗。每一次她弄髒的時候都滿臉愧疚,又難過又害怕,我只告訴她:「每一節下課都去上廁所,即使是上課時間想上廁所就要告訴老師,弄髒了要趕快來找我換,不要著涼感冒了。」就這樣洗了5年,直到六年級,她終於沒有再把衣服弄髒過。
資源班老師真的很辛苦,沒有跟她障礙類別、程度一樣的孩子,老師常常得替她排一對一的課程,一個注音、一個字慢慢帶慢慢教。訓練她在同學的面前說話、給她任務去轉達資訊給班導師、主任,鼓勵她遇到困難跟老師求救。
讀了六年,她的表達、溝通、理解無礙,但是能夠自己寫出來的字寥寥無幾,有時連注音輸入都卡關,對數字尤其困難,只能做最簡單的個位數加減。偶爾能認得常用的一些字,一段文字中她可以看懂幾個,猜想句子的意思,有時還能認得外文電影的中文字幕中的幾個字,拼拼湊湊大概懂得劇情。
進步最多的應該是她的自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時從來不會發脾氣也不會崩潰大哭,會主動問問怎麼辦?問這個人不能解決,再找下一個問問。面對總是捏爆的蛋,她可以每天每天練習,不斷的鼓勵自己,告訴自己:「好棒!!」「好厲害喔!!」「我成功了!!」。
把她帶在身邊上學整整六年,我看盡人情冷暖,感受特殊孩子的困難、學不會的挫敗,也深知特殊孩子媽媽的糾結和痛苦、看著孩子被歧視剝奪的憤怒,我的人生因此有巨大的改變,曾經為了這些過程痛苦不堪,以為這條路漫長而無止境,但是她畢業了,我卻捨不得的落淚。
想起當年把她送進學校裡的忐忑不安,想起她踏進學校時什麼都不會的擔憂,也想起每一次拿到她極低分數的考卷時的感受,現在我知道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奮力迎戰,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勇敢面對,對她惡意的人必須痛擊!任何事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都會越來越好,沒有什麼是解決不了的。
我幫她國中找了一個特教班,希望她不用在源源不絕看不懂的考卷中挫敗,希望她在師生比極高的班級裡能從老師身上得到一些用得到的能力,希望她在跟她一樣辛苦的孩子中找到互相扶持的朋友。
謝謝所有接納她、幫助她的老師和同學。
祝福我心愛的妹妹,國小畢業快樂。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夫夫之道 FuFuKno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日不知道怎麼過,生日解謎來囉》 今年,是我第二年陪伴阿凱一起過生日, 跟去年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多了夫夫之道,以及一群小洋蔥孩子們吧。 想當初,去年的我還很有閒情逸致的做著手工禮盒的卡片, 慢慢設計機關,還去買機關卡片的書回來查要怎麼做。 今年的時間,真得像是光陰似箭一樣,生日...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Facebook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Facebook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Melody時尚媽咪 Facebook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范琪斐 Youtube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新聞] 孩子「沒手機,沒朋友」 爸媽怎麼辦? - 看板study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沒人跟我玩!孩子不會交朋友怎引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同學突然不理我……」面對孩子的求助,父母該如何應對? 的評價
- 關於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在學校沒朋友- 心情板 的評價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Facebook 八卦
4年前接了那個孩子,單親的爸爸重病,老邁的阿嬤沒辦法賺錢,3個人就靠社福低收補助過活。
看到他腳上過大又開口的鞋子,他說他全身上下的衣服都是鄰居給的,所以他的短褲有時有粉紅色的小花邊,T恤上偶爾會有Hello kitty...他不是不在乎別人看他的眼光,而是只有這樣的衣服鞋子可以穿。跟朋友說了這孩子的狀況,她立刻寄了一雙她兒子穿不下、狀況還很好的NIKE,要送給這孩子。
孩子看到鞋子時,第一句話是:「老師,這個勾勾就是NIKE對嗎?」他把開口的鞋子換下來,放進袋子裡,他說:「這雙黏一黏,下雨天的時候還可以穿。」
我實在捨不得,在粉絲頁上提到需要他這個大小的衣服,立刻有網友寄了衣服來,我很開心,想著學校裡那些辛苦的孩子,是不是也能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他們有鞋子和衣服穿?
沒有審慎的思考和數量的限制,那一次,竟然一口氣寄來了108箱,因為沒有說清楚,很多人把衣櫥打開,不要的全部寄了來,告訴我:「把你要的選出來,其他的可以丟掉!」我的天,褲底破掉的牛仔褲、髒汙的T恤、長滿毛球的毛衣、旗袍、老西裝、高跟鞋、又臭又髒的涼鞋....我花了好多時間和學生一起整理,大概丟掉一半的衣物,終於留下國小孩子可以穿的衣物。
我想,會不會還有其他孩子需要呢?所以我問了當時的上司,「能不能請各班老師注意看看,班上有需要衣服的孩子可以來找我。」沒想到當時的上司告訴我:「別人寄來的每一個擦子、每一雙鞋子、衣服你都要編號以後登記成冊,不然到時候有人來查怎麼辦?」我的天!!那是一個多麼浩大的工程,100多箱我要登記舊襪子一雙、3公分擦子一個.....登記完我大概沒命了。我告訴他,「不需要,所有東西都是寄給我的,我負責。」
沒能公開請各班老師幫忙,我買了很多置物架和箱子,把所有的衣物整理好,請輔導老師注意看看她手上的名單,我們幾乎把學校裡每個辛苦的孩子都找了來,各給他們一大袋的衣服和兩雙鞋、文具、書包....甚至還找鄰近的學校帶孩子來教室選衣服。
在那孩子三餐都得吃學校帶回去的營養午餐時,因為一篇文章,我變成貢丸湯老師,長官當著全校同事的面說,「就是有人要利用營養午餐來經營個人的事業。」被網路霸凌到都快過不去了,沒想到在自己的學校裡受到這樣的言論批判。那陣子真是腹背受敵,但是我不在乎,繼續幫那孩子包午餐、繼續處理二手衣,在那爸爸病重住院時,很多網友主動說要小額捐款,大家不只幫助了貢丸湯事件的孩子,還有好多位辛苦的阿嬤和孩子,然後長官又在朝會上說,「我們都要為組織努力,千萬不要學網紅老師只成就自己。」
為了阻止我去演講,他告訴我,「你的孩子是下愚,沒辦法被改變!」「特教宣導沒有用,大家左耳聽了右耳出!」「好老師就應該留在教室,不應該去外面演講!」「沒有人應該認同你!!如果你出去演講出了意外,我得要負責....」我沒有聽他詢問過任何一個孩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有沒有需要幫忙?只聽到他不斷的提醒我們,要注意法律責任。
我就是這樣一刀一刀割在心上,變得不在乎別人的想法,一次又一次的重擊,讓我沒辦法信任任何人,就是經過這樣的訓練,必須變得這麼強悍,就是因為聽了這麼多的批評,讓我對上位者的尊重一點一滴的消逝,就是得對很多關係冷漠,才能堅定自己的意志。
我學會了所有事情我負責,我不想欠任何人情,所有該我受的懲罰我坦然接受。
有一次開會時他不斷叫我的名字,我拍桌子告訴他,「雅琪不是你叫的,請你叫我沈老師!」如果只聽這次我對他的強悍,聽起來像是很不尊重上位的人。但是有些人,就是不值得尊敬,跟位置沒有關係,跟他的所作所為、說出來的話、對待他人的態度,真的有絕對的關係。我可以敬重每一位在自己位置上在工作上盡責的人,卻無法對在高位卻盡耍權貴的人尊敬。
我很佩服有些人被當眾羞辱了以後,還能夠因為對方的高位而卑躬屈膝,甚至碰面時還能笑著聊天、巴結,我實在做不了這樣的事情,為什麼能夠忍受一個連基本尊重都沒有的人?
他曾經說過:「網路是虛無,妳有這麼多網友沒有用,當妳需要幫忙的時候,這些都是空的。」上禮拜收到一位幼稚園園長寄來1200元,昨天收到一位單親媽媽寄給我6000元的消費券,還有一位朋友寄了中獎的刮刮樂給我,要我把這些錢拿來幫助辛苦的阿嬤,收到以後,我立刻跟輔導老師商量,把這些錢用在最需要的孩子身上。另一位朋友說要捐1萬元,我請他平分匯給3位阿嬤,沒想到最後每個阿嬤他各匯了1萬元。還有很多人定期贊助我們安置低收孩子在安親班的學費....
我很想告訴前上司,「你才是空的!!這些阿嬤和孩子受到好多人的幫助,是真的。」
原來即使付出善意,也要承受被討厭的勇氣,也要經歷這麼多的挑戰,但是我一直相信,愛能感染、愛能傳播,其他人批評什麼都不重要,這麼冷的天一定有孩子穿不暖,我們都問問附近的學校有沒有需要幫忙,讓孩子們能吃飽穿暖,才是最重要的。
❤️❤️❤️❤️❤️❤️❤️❤️❤️❤️❤️❤️
很抱歉,我真的已經無力整理二手衣,我的教室在山邊,非常潮濕,很多二手鞋才放幾個月一穿底就掉了,所以也沒辦法收二手鞋,教室還有很多之前的二手衣,千萬不要未經告知就寄來給我,會讓我非常困擾,謝謝大家的愛心。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Melody時尚媽咪 Facebook 八卦
睡前陪兩個妞聊心事真的收穫滿滿❤️~
昨晚比較不擅長表達太多自己想法的妹妹竟然讓媽咪我上了一課!
妹妹: 我的朋友都覺得我很perfect。你知道嗎?我在班上體育課跑得最快,我學習好像也很ok~我的朋友常常說好羨慕我。可是媽咪!我也有我的問題,沒有人是完美的!
(她突然自言自語講了那麼多,好想也很有道理,我警覺到妹妹小小內心是否有什麼壓力?)
我: 喔?對啊沒有人是perfect,你講的沒錯!那你覺得你有什麼問題?
妹妹: 我是最小的啊!最小的永遠要聽從大的!Mommy,你知道嗎?在婆婆(外婆,她的意思是在我娘家🤣)家裡你是大姐所以你you don‘t understand ! 我是妹妹的好處是學校的事我會從姐姐那裡聽說所以當我遇到時,我已經了解要怎麼辦了。但是,當妹妹也有很多壓力!
我: 上面有姐姐教會你很多事很好,你有什麼壓力?
妹妹: 有啊!姐姐做的事都是對的,不管她對我說什麼,做什麼,我都要聽她的,因為她比我大,我都要尊重她!可是她有的時候也不對!然後,你和爸爸都把姐姐的所有事當大事因為她是第一個,你們的第一次都是跟她!當我遇到這些事就不是你們的第一次了!大家所有的矚目都在第一個小孩的身上!因為第一個小孩有很多feelings(情緒) 很多事 該我有feelings的時候,你們都說沒事!不要想太多!我都在旁邊看!然後我還要被要求姐姐跟姐姐做一樣的事!可是我比她小啊,為什麼我要被要求跟她一樣?It‘s not fair !
(我沈默,她繼續,像是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想一次把心裡的話說完一樣~🤣🤣🤦🏻♀️🤦🏻♀️)
妹妹:對啊,有很多事⋯像參加游泳校隊是我不喜歡的!可是我參加是為了陪姐姐,因為姐姐要參加!那我呢?
我: 可是你去練網球我們也有陪你啊!
妹妹: 可是姐姐沒有被要求要一起練網球啊!因為她不喜歡!可是我要一起游啊!
我: ok我聽懂了,謝謝你跟我分享那麼多!
妹妹 : 我很少講因為我不想你們認為我很麻煩!因為姐姐常常在講她的事,我知道你跟爸爸很忙,還要聽那麼多事!現在你知道了,now you know my feelings!
我: 我們再怎麼忙,你always可以找我們講任何事,沒有任何事比你們更重要,ok?
其實她一邊很認真,很投入的說著她的立場,我一邊思考著⋯她講的也沒錯。確實,我自己也是「大姐」所以我從沒體會過當「妹妹」的心路歷程。很多時候,父母都把老二當作理所當然,當我們經歷過老大的第一次,我們就把整套SOP套用在後面小的身上~我想,這是當父母的一種很常見的疏忽吧?尤其如果家裡的孩子們是同性別,就越容易感受到被比較的壓力吧?🤔
當父母真的不容易,有的時候我這個媽咪也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好累!哈哈!🤣🤣🤦🏻♀️🤦🏻♀️ 但我覺得只要我們靜下心專心傾聽小朋友要跟我們說的話,我們就可以更了解他們需要什麼。而且很妙的是,她們童言童語時常會蹦出很多你沒想到的常理,夾縫裡都有一些小智慧~有時候,小朋友真的是我們父母最好的老師!🥰👧🏻👩🏻
#Melody時尚媽咪
#後來想一想妹妹真的很精明成功的說服了她媽😅
#人生的課題
#媽咪們的日常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評價
《生日不知道怎麼過,生日解謎來囉》
今年,是我第二年陪伴阿凱一起過生日,
跟去年最大的差別,應該就是多了夫夫之道,以及一群小洋蔥孩子們吧。
想當初,去年的我還很有閒情逸致的做著手工禮盒的卡片,
慢慢設計機關,還去買機關卡片的書回來查要怎麼做。
今年的時間,真得像是光陰似箭一樣,生日一下子就到了,
每天日復一日的剪著影片、後製影片、回覆留言、回覆訊息的,
除此之外,還有學校的課業要忙碌,
說真的,今年本來想說就陪阿凱吃吃飯就好。
一直到9/28(四)晚上要睡前,
在討論說下禮拜一要上什麼影片的時候,
才發現我們有著數十支影片毛片的鉛筆盒不見了,
那時找到凌晨四、五點,想說不見到底該怎麼辦...會不會開天窗,
幸好9/29(五)早上醒來,
阿凱的系助理傳來好消息:鉛筆盒在佛光大學的教室,
就這樣...當天晚上夫夫更衣室的字幕還沒上完,就坐著車子往礁溪出發。
在回程的路上,一直思考著,
如果沒有生日驚喜會不會很抱歉、很對不起阿凱,
甚至在想...才交往第二年我就這樣頹廢,那之後該怎麼辦...
於是在坐車的路途上迅速思考了阿凱現在最缺的是什麼,
正如他之前影片所說,最缺的是錢(因為諸多因素就不贅述),
但...伴侶之前送錢...感覺太膚淺了,
那就送皮包好了,阿凱的皮包也破掉了,難怪會一直漏財,
於似乎就聯絡了之前在Poter工作的朋友,也順利的買到了皮包。
那...就直接送好像又太無趣,
於是就上網查了很多密室逃脫、解謎的關卡,
在坐車的路上一直想、一直查,
最後定好要讓阿凱玩「生日解謎」的時間在10/1(日)
因為阿啾繪圖同萌的阿啾、學長剛好在台南擺攤,
於是乎就把他們列入了關卡之中。
在這邊要跟所有全天下同居的情侶們說聲,你們辛苦了,
當情侶同居又24小時黏在一起,
要把關卡提示交給各關的關主真是費盡苦心(影片最後)
就這樣在兩天之內把所有關卡想完、安排好、也交給了關主,
剩下的就等待10/1(日)當天的到來。
我想說的是,雖然我們現在經濟狀況不是很理想,
但不要擔心,這一切都會度過的,
就像我說的,你是績優股,而不是雞蛋水餃股,
跟你在一起,看的是未來,以及生活的酸甜苦辣,
窮一起窮、泡麵一起吃、一切會度過的,
這是第二年幫你慶生,未來時間還久的呢,
那就請多多指教囉。
看你明年怎麼幫我過。
ㄎㄎ。
❤ 喜歡就把這支影片分享出去吧,把祝福散播給更多的朋友。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人類或動物的演化過程當中,「模仿」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生存策略。行為生態學家在很多動物身上,都觀察到這些模仿是怎麼樣影響著這個物種的存續。
所以呀,今天給你補充一點知識,談一個動物;看看這個動物的群聚行為,跟模仿行為是怎麼影響到他們的生存?
這動物呢叫做「袋鼬」。袋鼬呢是一種活在澳洲的小型有袋的動物,但是牠們的生存受到外來生物,叫做海蟾蜍的威脅。
它的緣由是這樣的哦,在1930年代的時候,甘蔗甲蟲牠大肆破壞甘蔗田。於是呢,在澳洲的人就從美洲引入海蟾蜍來防治甘蔗甲蟲;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麼做,其實是飲鴆止渴啊!
因為袋鼬看到這些海蟾蜍,以為牠們是美味的食物;於是呢把牠們吃下肚,結果我們知道蟾蜍是有毒的嘛,所以只要吃下蟾蜍的袋鼬全部都死掉了,造成袋鼬的數量快速的減少。
這時候行為生態學家,就運用袋鼬的模仿本能,去發展出一套聰明的解決方案;他們怎麼做的呢?他們先訓練一小群袋鼬,透過一種心理學裡面叫做「厭惡療法」的方式,讓袋鼬產生對於海蟾蜍的警覺。
做法是這樣哦,找一些袋鼬去餵牠們一種用蟾蜍做成的香腸,而裡面摻了一些藥,這些藥呢,它對於袋鼬是不會有傷害的;但是會引起袋鼬噁心的反應,讓袋鼬對於這些蟾蜍失去了興趣。
而受過這些厭惡療法的袋鼬,在野放之後,牠就把自己的求生新知,傳授給自己的下一代;而其他的袋鼬則是經由社會學習。
就是看到唉~那裡有幾隻袋鼬怎麼看到海蟾蜍一點反應都沒有,甚至於還會阻止自己的孩子去吃蟾蜍。
於是呢,不管是直接訓練自己的下一代,還是其他個體透過模仿的社會學習來學到,原來海蟾蜍不能吃。
如此這般下來啊,每一隻新出生的袋鼬就會很快的學會,去避開這些有毒的蟾蜍,而個體的存活率,和整體的生存率就因此而增加。
生物學家喔透過袋鼬與生俱來的模仿直覺,讓人類對這件事情的干預降到最低;但是同時也拯救了袋鼬這個族群。
其實如果回到人身上,我們透過模仿學到的事情真的很多,有些是有意識的,但有些是無意識的。
有意識的那些可能是你在學校學的,可能是你為了適應社會所學到的東西;但是無意識的部分呢?這些部分會直接的影響到你的情緒跟行為。在遠古時代就是你在面對野獸的威脅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可是回到現在,當野獸已經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會遇到的事情,那到底是什麼東西會很直覺的反映出,或反射出我們這些無意識的學習?
其實這個部分往往可以指向那些,最容易引起我們情緒或焦慮反應的事物;這事物很多,然而其中有一個是非常凸顯的,就是我們在面對財務的時候。
有很多人呢,可能不知道怎麼跟別人開口談錢,或者是只要一談到錢,就有一股煩躁;甚至於無意識的學會了自己父母親的花錢模式,或投資模式。
那如果你的父母親跟錢的關係很好,他們的花錢觀念也很正確;那如果不是這樣呢,那麼這樣的你,可能就要透過學習來幫助自己去面對,在此刻文明世界裡,那最真實的挑戰,那就是你與金錢之間的關係。
也因著這樣的想法跟出發點,很多朋友知道我們有推出一門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然而我真正想說的是喔,無論你會不會參與這一門課,我都希望你透過今天的這一段分享,可以好好的去檢視,在自己身上特別是信念的層次,到底從父母親或原生家庭那邊繼承了什麼?
如果你不給自己機會去看看這些的影響,可能啊你會一直在重復發生的事情上面痛苦著,但是你卻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它們。你要知道一件事哦,就連挫折感跟無力感,我們也是經過學習而來的。
所以如果延申來看,假如你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繼承了這樣的想法跟信念;那麼可能就從你開始,有意識的給自己學習跟前進,去重塑自己的信念,去重塑自己跟金錢的關係。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這一門課的最後優惠期限,在2月29號的晚上12點。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請你把握最後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國際法的日內瓦公約裡明明就規定了「醫療隊無論何時均應受尊重和保護,並不應成為攻擊的對象。」為什麼這幾年來還是聽到越來越多醫療團隊受到攻擊的新聞出現。
但其實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這幾年來聽到越來越多在中東以及非洲地區的NGO團體,被他們正在幫助的當地人民厭惡。」不管你是醫療人員還是誰,基本上只要你是外來的白人,都很有可能會被當地民眾討厭;因為排外的風氣越是盛行,就會讓這些NGO團體所面臨的風險跟著升高。只不過醫療人員在國際間有明確的保障共識,所以被攻擊的新聞才特別顯眼。
雖然許多NGO團體來到當地,都為當地帶來許多實質的貢獻,但是,卻也帶來很多本來沒有的社會或是文化的衝突。有些是因為NGO內部人員或是組織本身的腐敗,對當地人民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比如說在肯亞,因為當地政治穩定、氣候宜人,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英文,是許多人參與NGO工作的首選。但是當地的NGO協調委員會就曾經說過,在肯亞活動的NGO人員大概有一萬兩千人,但是大部分做的都是一些其實沒什麼路用的工作,又可以領比當地人平均多四倍的薪水。有的NGO為了吸引外派人員,提供很好的福利措施,給房子、車子、保險,小孩子來有高級學校可以讀、家裡還可以請清潔人員和廚師等。這樣的規格對比當地還有36%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自然會衍伸出不少問題。
之前衛報更曾經報導過,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內部人員寫email對媒體爆料,說資深長官挪用防治伊波拉病毒的錢,幫自己的女朋友買機票,還有用不合理的高價從杜拜空運車輛。email裡還有提到,很多WHO的人員對非洲當地人有嚴重的歧視。如果這個爆料是真的,那就是WHO的人員自己把事情變成種族問題。
這還不是最誇張的例子喔。我看到最誇張的例子,有一個美國籍的Katie Meyler,跟賴比瑞亞籍的Macintosh Johnson,兩個人一起在賴比瑞亞幫助政府設立學校。本來賴比瑞亞大概有60%的失學兒童,政府一聽說有人要來幫忙當然超開心的啊,他們就一直合作總共開了19間學校,在2013年的時候盛大開幕。結果還不到一年,隔年年一月就有護士發現學生感染了性病,結果竟然是被這個共同創辦人Macintosh Johnson強暴。
後續的調查還發現受害者根本不只這一個人,是大概30個人左右,年紀最小的受害者當時還只有10歲。後來這個Macintosh Johnson很快就被逮捕了,在2016年死在監獄裡,死因是愛滋病的併發症。
這都只是一些NGO團體反而帶來很多麻煩的例子,總而言之,在這些國家就已經普遍對於西方來的白人越來越不信任,甚至已經強烈到不少人希望這些人通通滾回去。雖然NGO團體對當地還是有不少貢獻,但就是會有豬隊友抱著「哎呀你們好可憐喲」、「哎呀我來幫幫你們這些落後國家吧」的這種「白人救世主情結」。
而且有些NGO或是民間志願組織,雖然這些名字聽起來都很厲害,但沒有任何單位可以來保證他們擁有專業技能與水準。所以當這些團體做著跨國援助時,基本上都只能靠各個國家自己跟這些團體互相協調。啊出包了怎麼辦,負責人最多最多就破產或是被判刑,大部分都是跑回自己國家被罵一罵就沒事了。但是他們所帶來幾乎的都是一些社會規模的問題,都不是只要少少幾個創辦人或是內部人員負責就可以處理的。要是真的出事了怎麼辦,這些國家難道就倒霉嗎?
因此前一陣子在非洲出現了一個叫做”No White Saviors”的團體,有當地人也有美國人,雖然規模不大,但宗旨是要呼籲大家在投入自己的資源參與援助之前,先花點時間多了解你想要幫助的人、國家、社會以及文化。才不會到了當地反而帶來更多問題。
在現今的國際環境,任何只要掛上”國際”的名字以乎就變得更困難。不管是救援工作或是各種跨國的經濟、文化協助,都是非常需要當地人民與NGO團體長期的信任及合作,才能有效推展。也許我們以前在全球化的年代,對與外國的交往,太強調好的地方,太忽略了壞的地方,造成反對全球化的勢力全面反擊。
但看到這些想要幫助人的救援人員這樣被攻擊,我不禁要想,是不是又只看到壞的地方,但把好的地方全都抹去了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沒人跟我玩!孩子不會交朋友怎引導 - YouTube 的八卦

很多 孩子 不會交 朋友 ,不知道如何跟人玩,這可能是社交發展問題,要從小關心。該如何引導 孩子 跟人玩及人際關係?給 孩子 的一堂人際社交課,快來聽聽看 ... ... <看更多>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同學突然不理我……」面對孩子的求助,父母該如何應對? 的八卦

... 孩子 對父母訴說好 朋友 突然不理他,對父母而言也許認為是小事,但這正是認真傾聽 孩子 ,做一個陪伴者的角色。 「聽」完 孩子 的敘述後,問 孩子 :「那 怎麼辦 ... ... <看更多>
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怎麼辦 在 [新聞] 孩子「沒手機,沒朋友」 爸媽怎麼辦? - 看板studyteacher 的八卦
※ [本文轉錄自 MobileComm 看板 #1QeAYNMT ]
作者: Lsamia (samia) 看板: MobileComm
標題: [新聞] 孩子「沒手機,沒朋友」 爸媽怎麼辦?
時間: Thu Mar 8 11:05:55 2018
其實這樣看起來老師家長學生的狀況很有既視感阿
總有人喜歡靠杯不夠自由開放,
然後出了問題怪為什麼不有效管理,
立法後卻說不應該管太多,
出了包就說這白癡法條是誰訂的
為什麼正反雙法不能見面打一架決定呢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018582?from=udn-catenewnews_ch2
「拿走他的手機,就像要他的命」,
無助的媽媽在電話裡訴說,苦勸小五的孩子好好寫功課、
不要放學後一直玩手機,卻迎來一串回應:
「同學都說我是怪胎,到現在才有手機,而且,大家都講好了,
回家後都不要寫功課,…老師也不會怎麼樣!」
聽聽幾位小學教師的經驗分享。
甲師說:一開學,我都會交代孩子上課關機、放書包裡收好;
有天一位家長怒氣沖沖跑到教室興師問罪,說家裡發生急事,聯絡不上孩子,
老師管那麼多幹什麼?
乙師說:我拿一個抽屜,請孩子到教室後,就關機把手機放進去,回家前拿。
結果家長來電說,老師這麼專制,丟了你要負責!
丙師說:我的提醒很簡單,就是跟孩子說,來學校好好學、不可玩手機!
結果,校長找我去,說家長抗議我不顧孩子的人權。
校園裡,下課常看到孩子聚著看手機畫面,上課手伸到抽屜玩遊戲的也時有所見。手機對
新生代孩子來說,幾乎成了必備品。3C產品固然有助拓展孩子的學習視野與資料搜尋,
但透過手機社群的交誼活動、遊戲消遣,對手機的心理依賴程度,遠超乎父母師長叮嚀僅
作聯繫用途之外,更成了親子教養的棘手癥結。
有的父母管教嚴格、也以身作則在家少用手機、不裝網路,但孩子會機靈流連有免費上網
的百貨公司或公共空間,更教人擔心。
在同儕互動中,手機是孩子建立友誼、群性接納的重要媒介,影響孩子受團體接納的認同
與自信。父母有必要以理性的態度、正向的身教、來同理孩子的需求,並且用心從選機開
始輔導善用。尤其是尊重老師、配合老師,家庭與學校親師攜手輔導,讓適當、正確的使
用手機成為催化孩子成長的利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0.25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20478359.A.59D.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8960046 (110.50.128.122), 03/09/2018 16:15: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