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孤兒
蔡英文在乎嗎?
媒體批露台灣霹靂舞好手張雅涵
因為打不到被國際認證的疫苗
差點被迫放棄代表我國
至波蘭參加BC One霹靂舞總決賽
22歲的張雅涵只能排到高端疫苗
但波蘭政府明明白白規定
入境者需施打過歐盟批准的疫苗
且要接種滿14天才能免於10天隔離
她若打了高端也是白打
張雅涵8月中即向體育署求援
但一直未獲積極協助
尤其諷刺的是
波蘭在9月初還捐贈台灣40萬劑AZ疫苗
蘇貞昌又大內宣稱是善的循環
但這善的循環卻循環不到需要的人
總算在立委呼籲下
張雅涵在9月中預約到第一劑國際疫苗
但能否趕在11月比賽前
完整接種第二劑仍是未知數
東京奧運時那個天天為選手加油
的蔡英文怎麼消失了?
她私心自用的疫苗政策
差點扼殺一位優秀體育選手
代表台灣爭奪國際冠軍
為國爭光的機會
我早就一再呼籲
高端未獲國際認證
不僅防護效力不明
更恐會讓施打者被拒於他國門外
但把高端當心頭肉的蔡英文
無論誰大聲疾呼,對她都如馬耳東風
美國政府宣布
11月起外籍旅客入境
需出示完全接種兩劑疫苗證明
美國CDC指出
所有獲得WHO認證的疫苗
都符合「完全接種」的定義
輝瑞、AZ、嬌生、莫德納
與中國大陸生產的科興、國藥
都獲得WHO的EUA認證
但高端呢?
高端孤兒出不了國
蔡英文在乎嗎?
陳時中說「世界也不是只有美國」
難道世界只剩承認高端的印尼?
反正大內宣做好做滿
東奧選手的熱度也蹭足
高端孤兒
蔡英文,哪在乎?
孤兒藥定義 在 賴士葆 Facebook 八卦
原本大家期待郭董積極奔走促成進2百萬劑的BNT疫苗可以提前到貨,防護力最高的疫苗20多小時就吸引3百多萬人搶先登記,這批優先保留給12到18歲年輕人施打,引來19歲、20歲的年輕人哀怨被當成疫苗孤兒,台大校方昨天也呼籲政府應該給年輕學子施打,讓學生可以安心上學。僧多粥少,就是不夠分配,搶也搶不到,因為一切掌握生殺大權的指揮中心說了算,指揮中心幾經轉折最後又開放給18到22歲的人。
計畫趕不上變化,首批到貨的只有90萬劑,與原先傳聞的近2百萬落差太大。陳時中原先規劃扣除給12到18歲青少年,還剩80萬劑,將從第1類人員與年齡依序接種。指揮中心縱容包庇第二類人數不斷的龐大膨脹,始終不願面對外界很多不公的質疑。例如引發眾怒、被批自肥的食藥署,編制內6百多人,造冊施打竟達1356人,連吳秀梅擔任董事長的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的175人也都列入第二類施打名單。後來又被踢爆疫苗生產及疫苗倉儲物流人員2335人也都在第二類名單中。第二類從10萬人膨脹到20幾萬人,指揮中心始終不願意交代清楚。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呵護高端的言論族繁不及備載,很多言論偏離科學專業和政府官員的職分,所以才被輿論稱為高端代言人。大家都知道政府用政治力強力拉抬高端,甚至沒有第三期試驗就創全世界先例的免疫橋接,強行通過EUA。吳秀梅應該率所屬幾千人把手臂留給高端,這樣才言行一致,吻合蔡政府將高端定義為愛國疫苗。如果陳時中和吳秀梅以及綠營人士都不搶國際疫苗,第二類的「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只打高端疫苗,以行動證明愛國,這樣就可以洗刷監守自盜的嘲諷。
國際疫苗AZ、莫德納、包括這次的BNT,都是優先給第一至第三類接種,第一、三類醫護和機組人員大家都沒意見。為何最近民調顯示57%逾半網友反對第2類人員優先施打BNT,因為第二類已經被汙名化,是指揮中心把它變成掩護給特權施打的管道。國際疫苗即將陸續來到,大家都會強力監督指揮中心如何分配。
孤兒藥定義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傅達仁主播已於2018年6月7日在瑞士為自己的人生畫下句點,讓我們回顧2016年12月27日「傅達仁生前追思會」現場播放的珍貴紀錄片,一同緬懷他。
1933年4月3日,傅達仁生於山東濟南,母親因難產過世,父親傅忠貴身為國民革命軍少將,於1938年9月23日對日抗戰時,戰死在山東黃河邊;年幼即成了孤兒的傅達仁過著饔飧不繼的流浪日子,直到就讀蔣宋美齡在南京成立的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後,生活才較為安定。
1948年,15歲的傅達仁隨國民政府來台,其後以公費完成國校學業,中學時被選為籃球校隊隊員,半工半讀兼打籃球,考上臺灣省立法商學院(今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1958年,25歲的傅達仁入選籃球國手,代表國家參與國際賽事,但他的國手生涯極短,於1960年27歲時即告退休。
退休之後,傅達仁曾擔任不少甲組籃球隊的教練。他在任職警察廣播電台主播期間,留職停薪,受邀代表中華民國外交部帶領馬來西亞國家籃球代表隊,於1969年的第五屆亞洲籃球聯盟錦標賽(亞洲籃球錦標賽前身)以 84:76 擊敗中華民國代表隊,轟動一時。
傅達仁與妻子鄭正玨在警廣相識,當時傅達仁是籃球隊教練兼警廣記者,鄭正玨是廣播名媛。兩人婚後,傅達仁任職台視記者,鄭正玨擔任台視益智節目《分秒世界》提問人。
傅達仁曾在2009年出版的《時報周刊》裡這樣描述妻子:「她說的北平話非常標準,我滿口山東腔。字正腔圓的她,常教我說標準口音。」
進入台視工作後,傅達仁以其體育和籃球專才為台視播報比賽,他在90年代的NBA轉播給人深刻的印象。據傳,現今台灣許多中文籃球術語是由傅達仁發明或發揚光大的,例如「火鍋」(或作「蓋火鍋」)、「冷箭」和「騎馬射箭」等。
傅達仁在台視服務期間,因業務需求,與盛竹如輪流擔任棒球比賽轉播的主播,他在播報球賽時的生動用語令人記憶猶新,例如「壞壞壞,連三壞」是他用來敘述連續出現三個壞球的名句,而「三不管地帶的安打」則是他用以形容因球被打到無人守備區而出現安打的狀況。
1985年1月1日19:00至19:30,台視播出《強棒出擊》第1集,當時每週一至五播出的《強棒出擊》每集有三個單元,其中第三個單元是由多位台視新聞記者接力主持,傅達仁負責主持每週三播出的《體育的光芒》
2005年12月1日,台北小巨蛋啟用開幕,傅達仁擔任東森巨蛋體育總監。
2006年,傅達仁獲選第六屆國立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2012年,傅達仁擔任第九季超級籃球聯賽(SBL)全明星賽土洋對抗賽的教練。
成年後的傅達仁不斷地尋找父親的墳墓,但即使走遍黃河沿岸也沒能找到,直到2013年9月24日,他看到《聯合晚報》上一篇由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刊登的「忠烈祠 要找回烈士遺族」啟事,隨即去電詢問台北忠烈祠,遂得知原來台北忠烈祠一直供奉著父親的牌位。
2014年1月22日,傅達仁於農曆年前帶著全家大小前往台北忠烈祠祭拜父親,當時媒體以「傅達仁過世父親的牌位終於找到了」等標題報導此事,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父親英雄,兒子好漢,全家愛國」。
祭拜之後,傅達仁在臉書發文:「身為烈士遺族,來台66年不知爸爸牌位榮安於圓山忠烈祠,直到看到《聯晚》這則報導。感謝主,感謝忠烈祠,年前能拜祭先父在天之靈!」
2016年12月6日,傅達仁籌辦「生前追思會」,上書總統蔡英文呼籲立法院通過安樂死法案,願以自身當台灣合法安樂死首例,甚至把他在同年12月27日下午舉辦的自傳書《達仁傳奇》發表會定義為「生前追思會」,希望大家在他還活著的時候與他一起追憶包括籃球、教練、廣播和電視一甲子的精彩故事,想法相當前衛。
傅達仁說:「歐美先進國家安樂死,已行之有年。我以自己、一位病魔纏身的84歲老人身分為例;自願安樂死可以免除自身及家人痛苦,同時減少因高齡社會配套長照政策所造成的國家資源浪費。」
2016年12月14日,傅達仁收到中華民國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張文蘭回信,稱總統府已經函請行政院處理。
2017年2月9日,傅達仁收到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回信,他說信中以安寧緩和醫療擋下安樂死法案。
2017年10月11日,因病先後摘除膽囊與切除半胃的傅達仁,公開表示罹患了胰臟癌,壽命僅剩2個月,他透露自己「原本是因膽管支架受盡折磨,後來大腸又切除息肉,最近榮總又發現我多了胰臟癌,活得很沒尊嚴。」在家接受仁愛醫院醫師到府之安寧療法的他,以打針與吃止痛藥來舒緩癌症所引發的疼痛,坦言自己真的活得很痛苦。
2018年6月7日(瑞士時間6月7日上午11點,台灣時間6月7日下午5點),傅達仁在瑞士的安樂死機構完行陪伴性自殺,為人生畫上句點,享壽85歲。
孤兒藥定義 在 孤儿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孤兒藥 (英語:orphan drug)是一種藥品,用於治療疾病,因為患者為數不多,如果沒有政府出面協助的話,生產這類藥品就不可能獲利。受到治療的病症被稱為孤兒疾病(請 ... ... <看更多>
孤兒藥定義 在 新藥投資策略:孤兒藥篇(一) - StockFeel 股感 的相關結果
孤兒藥 是指開發給病患人口小於20 萬人的藥物,第一眼大家可能很納悶,病患數那麼少,有什麼好開發的?跌破大家思維的是:2015 年全球孤兒藥營收 ... ... <看更多>
孤兒藥定義 在 孤兒藥市場台廠有利基 -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的相關結果
孤兒藥 (Orphan drug)即罕見疾病用藥,是歐美等先進國家藥物管理單位所訂定的藥品特殊資格,是為了鼓勵藥廠開發小眾且困難的疾病藥物,如美國FDA規定,每年發病病患人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