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税
贈與税是專課有錢人的税
有錢人的標準是220萬元
當你有220萬元以上的錢
轉手給你的親屬
超過220萬元以上的部分
就要課10%贈與税
贈與税課徴的SOP
是先假定是贈與
再由當事人反舉證
為什麽不算贈與
這個SOP
對任何一位有錢人
都一樣
不能因為你是柯文哲
就可以例外
就可以嗆聲
「叫夠大的人來跟我說」
也不是說
父母「借錢」給子女
要寫「借據」
就是對你柯大人不敬
因為這也是SOP
除非有借據或其他證據
足以證明是借貸
否則一律視同贈與
不應該因為柯大人
官很大就開例
柯大人可能不知道
一大堆有錢人拿錢給子女
金額超過220萬元太多
依照SOP
不只要借據、契約
還要法院公證
否則一律課徴贈與稅
更何況
柯大人向柯父拿2000萬元
買了8000萬元的房子
柯大人自己公開宣稱
1000萬元不必還柯父
媒體一報導
就構成SOP查稅門檻
贈與稅的SOP
就是親戚關係
和超過200萬元
以及當事人反舉證
這SOP已經行之經年
柯大人就可以例外嗎?
其他有錢人可以嗆
「叫夠大的人來跟我講」嗎?
或者叫子女開借據是不對嗎?
如果叫有錢人子女開借據
是不對的
每個有錢人都可以
把贈與當借貸
有錢人就不必繳贈與稅了
「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蔡正元 Facebook
- 關於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巴毛律師混酥團 Facebook
- 關於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 關於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Re: [問題] 同年度小孩將資金轉回父母贈與稅- 看板tax 的評價
- 關於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子女對父母的贈與稅? 的評價
- 關於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子女給父母錢贈與稅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父母贈與免稅額內不用報稅?】給子女現金「未超額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分批匯錢給子女,竟遭課稅一千萬元!教你3種節稅方法 的評價
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巴毛律師混酥團 Facebook 八卦
【更改保單要保人會被課贈與稅!?】(小心慎入本篇夭壽長,但很重要,要是真的沒注意到不但被課稅了還會罰一倍,到時候你就靠謀馬賽)
這兩天看到一個新聞
有位先生買了三份投資型保單,自己當要保人,一次把保費繳清,到期以後可以領回,受益人是子女。
後來在同一年變更三份保單的要保人,把要保人改為子女的名字。
殊不知這一改 國稅局就聞到血腥味上門來了
因為他變更的保單價值準備金各是200萬元
三張加起來六百萬元
超過了年度贈與免稅額的220萬元
國稅局認定「更改保單要保人」這個行為是 #實實在在的贈與行為
所以要課他38萬的稅金
而且因為這位先生 #沒有主動申報
所以除了補稅之外,還要罰款,一罰罰了一倍
總共要繳76萬元給國稅局
#是不是聽起來金靠杯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國稅局為什麼會認為這是贈與好了
因為國稅局認為
如果父母先前以要保人身分繳付保險費所累積之利益,因變更要保人為子女,等於父母把自己應得的保險法上的財產權益轉換為子女所有,屬無償的財產移轉
#所以是贈與行為
如果這筆利益(保單價值準備金)的金額超過年度免稅額220萬的話
就要課徵贈與稅
#聽起來還是金靠杯...
因為一般人的想法會是
阿靠我又還沒拿到錢
改個要保人就要課我稅這合理嗎
而且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要繳稅啊
結果要我繳稅就算了
還要罰我一倍的罰鍰?這樣對嗎
啊受益人本來就是我啊為什麼要保人改成我我還是要被課稅阿捏甘丟~
而且我財產根本就還沒有實際移轉不是嗎!!!
不過國稅局是依據最高法院26年渝上字1241號判例認為民法上所謂贈與「該法條所謂自己之財產,不以現在屬於自己之財產為限,將來可屬自己財產,亦包含在內」
#將來可屬自己的財產
#將來可屬自己的財產
#將來可屬自己的財產
就像如果有個債權無償讓與
也可能被課徵贈與稅一樣
因為你 #取得了未來可以得到這筆財產的權利
因此就是事實上的贈與 要課徵贈與稅
這樣說起來國稅局就變更要保人這部份課稅其實也並不是於法無據
只是一般民眾常常會不知道這件事
結果因此未申報
補稅就算了居然還要罰一倍
而且如果你以為那趕快再變更回去就好
母湯喔
再變更回去變成你又把這個利益贈與回去
所以變成兩次贈與
國稅局馬上槓上開花
#還要再課一次贈與稅
我個人是認為在當事人並不是惡意逃漏稅的情形下直接罰一倍很不合理
但相關法院判決認為當事人對不知道變更要保人要納稅這件事有過失
因為 #你又不是不能先跟稅捐機關問一下 #問一下你就知道了嘛 #那你怎麼不問呢 #你不問那就是你的過失囉
所以認為這個裁罰沒有不當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101年度訴字第1954號)
#怎麼聽還是很靠背
目前我覺得能做的大概只有想辦法主張撤銷贈與或是贈與無效 不過這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
最後結論還是只有在國稅局這樣的認定下
大家變更要保人的時候
千萬要注意已繳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有沒有超過220萬
如果沒有的的話就沒問題
如果有的話千萬要留意贈與稅的問題
如果保單好幾張 分開沒有超過免稅額 加起來超過的話
記得一定不要同一年變更要保人
不然我個人真的覺得課稅就算了
直接罰一倍這個罰鍰真的蠻夭壽的........
罰鍰的目的應該是要處罰惡性逃漏稅的人啊
而不是抓到就罰抓到就罰
我們國家是有這麼缺錢嗎...
#大家千萬要注意保險保單跟稅務的問題其實陷阱還蠻多的呢
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八卦
怎樣才算千金小姐?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76566302.A.1AD.html
真是個太好的問題,平常報章雜誌、新聞台以至於巷口歐巴桑,嘴巴裡都會用著「千金小姐」一詞,卻總是沒有人認真討論何謂千金小姐? 有沒有明確的方式能夠定義何謂千金小姐? 千金小姐一詞,在當代生活中,總避不了和名媛、貴婦掛在一起,但千金小姐真是如此嗎?
齋主認為要從兩方面討論千金小姐,一是物質面,另是文化精神面。
在物質面,這社會的有錢人實在太多,我們難以定義擁有怎樣財產家族的女兒能算是千金小姐。不過思前想後,決定以台灣規定父母贈與兒女的每年限額來描述。法律規定每人每年的免稅贈與額度是220萬元,若父母兩人共同贈與一個兒女,則從出生到20歲的總額是8800萬元。考慮到父母可能有多名子女,我們就不負責任一點假設為兩個子女,則到20歲成年時,理應會有4500萬的贈與總額。這種金額看起來很大,但比起真正富有的家庭來說真的只是九牛一毛,也可能只是鉤著了千金小姐的最邊邊而已。
當然,富有的家庭不會只用贈與的方式來給予資產。各類的金融工具都能效勞,包含境外資產轉移、壽險保單、新分類金融商品、境外公司股權轉移等等,都能有效地贈與。不過隨著身價越高,自然方式越高,但這種基本的方式依舊多少會使用。當然存有例外,像是連勝文的小孩在2歲時,已經有了3000萬的現金存款。這種遠超齋主所定義的財富,自然不需要思考贈與額的問題。加上齋主我並不想要把「千金小姐」在物質層面的定義寫得太過狹義,以免遭受抨擊不知人間疾苦。大抵來說,在女兒成年時,若已經受贈4500萬的免稅額,或已經持有8000萬以上的資產,應該就能多少滿足「千金小姐」在物質上的定義。
文化精神面上,最重要的是一種感覺,你會有種這位小姐似乎永遠都和你隔著一面不可名狀的透明氣場。生疏時,你會明確感受到疏離感,就像是隔著紙門對談;熟識時,那疏離感雖不再那麼深刻,但周到的禮貌依舊,兩人仍像隔層紗的關係。即便親密,也難以言喻那層覆於她之上的那股氣息是什麼。
真要舉例,我認為笑傲江湖中,任盈盈尚未露出真面目與令狐沖的言談,就有十足千金小姐的味道,而笑傲江湖即便到最終結局,讀者依舊無法完全理解任盈盈到底是真愛令狐沖,抑或只是單純利用令狐沖助其奪得政權? 這種朦朧又難以言喻的模糊,就是千金小姐通常會有的氣息。
千金小姐經常運用這股氣息,將事情導向到自己喜歡的發展途徑。像在一個聚會中,這些小姐們或許不愛出風頭而收斂鋒芒,但你總會覺得她似乎在無形中影響事情的發展,或許是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都在場中舉足輕重。
至於禮節文化,自然周到。不管是與人相處的應對,用餐的禮節,社交的輕重緩急等等自是不在話下。不過有一點,倒是特別值得拿出來說,真千金小姐從不輕言道出自己的來歷,總會有意無意的避開這類話題,畢竟有教養的人從不喜歡顯擺家世。
這年頭因為電視上整天談論名媛名媛,一堆不是名媛的卻想要成為名媛的女人,在媒體上形成群魔亂舞的局面。在這些人的觀念裡,名媛千金的重要特徵就是過很爽,所以凡事都請管家、僕人、外傭來打理。我反倒認為,這反而成了假千金最重要的特徵。
古早歐洲貴族的千金到了適當年紀,只要家學稍有淵源,肯定往修女院裡送。這些從小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到了修女院當然沒好日子過,從前僕人服侍好好的事情,現在全都得自己來。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讓這些千金小姐,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福,靠著做些苦差事以及為他人奉獻犧牲,體會上帝為這世界所帶來的美好有多少,又有多少人過著苦日子? 作為貴族千金的自己,理應要擔起更多責任,要有更多度量,而不是靠著身分和財富蠻橫跋扈。當這些千金離開修女院,回到了自家領地或嫁給哪個貴族公子,屆時這些曾經吃苦的經歷,會讓這些女人習得勇敢、堅忍及奉獻的高貴情操。至於現代,確實有許多富有家庭,等到時機成熟,便會將女兒送往天主教學校就讀。
所以當我第一次在媒體上看到,所謂哪個千金名媛說自己從不碰水做家事時,我簡直笑到不能自己;真正的千金當然碰水做家事,而且做得無比的好。
比較困難的反而是文化精神面。文化面上,反而是區分真千金和假千金的好方式。即便滿足千金小姐的物質層面,如果未能滿足文化層面,恐怕也難被別人視作「千金小姐」。相反,若你能滿足千金小姐的文化精神面門檻,就算沒有滿足於物質面的門檻,其家族若不是本身是掌握社會資本和人脈關係的政治家族,就是曾經家道中落的貴族。
雖然討論了這麼長的「千金小姐」,但齋主我卻覺得依然沒有觸及到其本質,不過仍是希望對齋友們有所幫助。畢竟比起「千金小姐」這個相對容易的詞彙來說,形容男性的「少爺」或「公子」二詞更難以描述或形容,靜待機會再來聊聊吧。
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子女對父母的贈與稅? 的八卦
子女 對父母的贈與稅? - 一般只看到父母贈子女,每年有一百多萬的免稅額請問子女滙錢給父母,是否有免稅額度?年初購屋,跟父母借了一筆錢現在想還回去 ... ... <看更多>
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父母贈與免稅額內不用報稅?】給子女現金「未超額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父母贈與 免稅額內不用報稅?】給 子女 現金「未超額、免申報」【Rita橘子姐的理法院】#54 · Comments26. ... <看更多>
子女給父母錢算贈與嗎 在 Re: [問題] 同年度小孩將資金轉回父母贈與稅- 看板tax 的八卦
※ 引述《a5170040 (Andy)》之銘言:
: 各位好
: 想請問有關小孩將資金轉回給父母的贈與稅問題
: 今年4月我和我太太各匯了210萬給小孩優利存款
: 這樣按照規定是不用被課贈與稅的
: 但7月存款要到期了,打算把資金匯回來,有以下的問題
: 1. 如果都分別匯回210萬到原本我和太太的給他的帳戶,這種情況還需要申報/被課贈與
: 稅嗎?
: 這樣代表小孩本年度的被受贈資金net =0
: 2. 如果小孩將420萬全部匯到我太太戶頭,這樣是算贈與420萬(gross)還是210萬(net)
: 對於稅法不是很了解,網路上大都只有父母贈與小孩的規定,再麻煩是否有高人可以解答
: ,謝謝
1.
按財政部72/03/01台財稅第31299號函釋:「父母以未成年子女名義存款於金融機構,
經稽徵機關查明應課徵贈與稅者,如其存款係以定期存款方式存入時,其贈與總額之
計算,應按年度各筆存款累計總額扣除定期存款屆期續存及轉存之餘額為準。又定期
存款屆期有轉存其父母帳戶者,應視為父母對子女贈與之撤回,免予計入贈與總額。」
依上述函釋,這種情形認為是「撤回贈與」(前提是在被國稅局查獲之前,子女的錢要
匯回給父母),姑且不論合不合理,按該函釋,免予計入贈與總額。
2.
建議小孩分別匯款給父210萬元及匯款給母210萬元。
贈與總額是以「贈與人之贈與財產金額」來計算,而非以「受贈人之受贈財產金額」來
計算。贈與人(而非受贈人)每年贈與稅免稅額220萬。
PS:稅法或保險的問題,不要輕信銀行理專的說法,應向專業人士付費諮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81.1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x/M.1625732808.A.8D8.html
※ 編輯: taoist9999 (36.229.181.131 臺灣), 07/08/2021 16:49: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