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是從經驗中學習,有時也是從錯誤中學習…
疫苗施打量大,特別是短時間切換數種疫苗時,錯誤難免,要能從錯誤中學習並試著改善流程,更重要的是開誠佈公講出原因, 讓他人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懲處第一時間不是那麼重要。
打錯針事件可大可小,印象中最嚴重的就是嬰兒室把「肌肉鬆弛劑」誤認成「B肝疫苗」打入嬰兒體內,造成數名嬰兒呼息衰竭死亡,這事件後,院內危險藥品就規定分開保存,打針前也務必「三讀五對」。
也聽聞有疫苗多打一劑、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意外被打入肌肉事件,最近也發生本要打「莫得那」,卻意外打成AZ, 慶幸看到醫院都是用很負責的態度出來面對,也負擔起後續病人的追蹤責任,而非把犯錯完全推給第一線人員。
1987年剛畢業當住院醫師時,某天有個小娃娃尿液中白血球>100 /HPF而住院,診斷很明確,就是泌尿道感染,那時order都是用筆寫的,我下筆開抗生素前沒寫「請做完尿液培養再給抗生素」,結果打完第一劑抗生素後, 再也培養不出細菌來了,第二天向主治醫師報告自己的疏失,主治醫師是大我10歲的學姊, 她說從病人的尿液常規判斷,幾可確定是泌尿道感染,要我先用48小時抗生素,看看燒退沒, 燒退代表抗生素有效,再持續用一個療程即可。
老師全程沒責怪我這菜鳥學生,但卻讓我牢記30年,永不再犯!
不是每個醫療事件都如此happy ending,2010年我也因一個從急診入院的泌尿道感染的幼兒而發生醫療爭議,原由是急診誤寫小孩的體重,我按錯誤的體重多開了些微劑量的頭袍菌素抗生素,雖然此抗生素的安全範圍極大,但我還是第一時間承認錯誤,抽血監控病人的肝腎功能,也責成科內改善流程,但家長堅持不原諒我們,當下請了律師寫存證信函要我保證小孩終身健康無虞,要去向議員和X果日報投訴我等等,那段日子,被叫到病房,聽人罵我「沒醫德、開錯藥的醫生」是家常便飯。
事情過了將近十年了,我記得一位優秀的阿長才50歲就因這事件退休不做了, 我是苟延殘喘做下去,但那段日子惡夢連連,工作幾乎做不下去,常在睡夢中莫名狂吼被叫醒,醫生工時長,但最大壓力還是來自醫療爭議事件吧!
(疫情趨緩, 假期和先生在近郊微旅行,美麗的風景,猜猜在哪裡?)
「嬰兒室常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嬰兒室常規 在 Facebook
- 關於嬰兒室常規 在 Facebook
- 關於嬰兒室常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嬰兒室常規 在 嬰兒室日常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常規 在 #問BR/病嬰室新手上班準備事項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常規 在 嬰兒室常規 :: 產後護理之家費用標準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常規 在 嬰兒室常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常規 在 嬰兒室常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嬰兒室常規 在 嬰兒室護理師dcard的推薦與評價 - 藥局查詢指南 的評價
嬰兒室常規 在 Facebook 八卦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
看完陳醫師的這篇文章
我相信
即便你不是像我們做這行的
應該也可以感受到
為什麼
我們做遺傳諮詢和基因診斷的
會有這種明明每天都覺得壓力無敵大覺得很辛苦但卻又讓你想要一輩子無怨無悔投入的魔力了吧
不過
壓力再怎麼大也比要幫人家背鍋奇摩子來得好(笑)
答案很清楚
就是那個感覺
你看不到
你摸不到
但是
只要你曾經陪伴著這些父母經歷過
那個悸動
你
戒不掉的
我多麽希望
能夠遠離世間一切無謂的喧囂紛擾
專心的
做我們喜愛的工作
幫助真正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們
畢竟
我們是醫者
回歸醫療的本質
才是我們真正在乎的
口水跟算計不是
晚安
台灣加油❤️
原文照登👇👇👇
https://www.facebook.com/2335123219860814/posts/4459587747414340/?d=n
=======================
📣『訂做一個健康寶寶』:PGD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
上週六閨蜜開心到睡前還在微笑的事😊
莫過於幫兩對特別來找我『訂做健康寶寶』的夫妻
成功懷孕並且進入常規產檢🤰🏻
/
故事是這樣的〰️
35歲的小萱跟先生都是老師
初期看診他們常常要帶學生晚自習
見到他們總是夜診時間
先生很幽默穿著不同標語的T-shirt
有一次寫『我比你們還想下課!』🤣
疫情開始後換我抱怨
因為幫小孩弄網課快崩潰
他們反駁籌備網課(比如體育)更繁瑣
小朋友透過螢幕難以管束 (是在比慘的就對了)😭
35歲小萱是婚後孕前健檢發現先生有腎功能異常
進一步被診斷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第一型
年紀不到40歲已開始服藥治療包括降血壓藥等
而想到後續生育問題
很害怕孩子經歷自己走過的苦痛
他們到蘇醫師(就是我啦)的遺傳諮詢門診
知道未來有約1/2的機率會懷到帶此疾病的小孩
/
另一對夫妻則是41歲的小珊
她在八年前自然懷孕產下寶寶後
沒料到寶寶開心的笑容背後
卻聽不到世界上任何聲音
經診斷為『遺傳性聽損』
夫妻倆忙著帶孩子早療/復健/找電子耳手術名醫
原本想要一輩子陪伴唯一的寶貝
意外的大寶學習生活狀況穩定後
跟爸媽表達希望有手足相伴
這樣的遺傳性聽損大約1/4機率會再次懷到😢
/
以往類似情境的夫妻(帶基因遺傳疾病家族史)
在孕育下一代時總是膽戰心驚
需要等到懷孕後再進行侵入性檢查(如絨毛採樣或羊膜穿刺)
才能知道胎兒是否患有遺傳疾病
而這兩對夫妻都利用『PGD = PGT-M = 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
去『訂做一個健康寶寶』👶🏻
我相信大家看到標題會理所當然認為所有人都需訂做健康寶寶
但其實➰帶有特殊遺傳疾病的夫妻最為需要
首先要與遺傳諮詢專科醫師/加上生殖醫學專科醫師🧑🏻⚕️共同會診
診斷+了解自己生育下一代罹患疾病的機率
假使證實可能導致遺傳
下一步評估試管嬰兒療程獲得可檢測胚胎的機率
(由夫妻雙方年齡/基本生育功能檢查可初估)
一旦決定要『訂做一個健康寶寶』
接下來是製作『探針』
(也就是專門在胚胎上找到疾病基因的偵探)🕵🏻♀️
偵探培訓完畢
我們就進行試管嬰兒療程
在胚胎發育到第五天時
由具備充分里程數胚胎切片經驗的資深胚胎師
切下胚胎10個細胞以內的組織
讓基因實驗室製作完成的偵探去仔細篩檢所有的胚胎
最終
🟡35歲的小萱14顆胚胎只有5顆不帶疾病基因
🟣41歲的小珊因為高齡”PGD再加上PGS“(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只剩下萬中選一的一顆完全不帶基因又染色體正常胚胎
🎥同場加映:誰適合PGS?
https://www.facebook.com/108445260804170/posts/290526532596041/?d=n
兩對夫妻看到最終報告情緒終究是複雜的
開心的是有適合植入的胚胎
難過的是假使自己嘗試懷孕恐怕失望的機率高心情難以承受
/
總而言之
最終與閨蜜醫病共同決策下植入的胚胎
都開花結果啦🥳🥳
上週六看到兩對夫妻口罩下相視而笑
爸爸媽媽兩人手緊握
一邊在超音波螢幕看著寶寶手舞足蹈
用一派輕鬆的心情產檢
不再擔心害怕
疫情籠罩下的台灣
就像英文諺語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每朵烏雲都鑲了銀邊)🌥
想知道更多關於PGS/PGD的差別➿
https://www.facebook.com/2335123219860814/posts/4247843875255396/?d=n
=======================
延伸閱讀
新同學來複習一下基因診斷吧👇👇👇
救命寶寶
https://drsu.blog/2019/09/23/super190922/
關於遺傳疾病的快問快答
https://drsu.blog/2021/04/26/super210426-1/
今天來聊聊第三代試管
https://drsu.blog/2019/08/01/super190801/
關於基因檢測與遺傳諮詢
https://drsu.blog/category/基因檢測與遺傳諮詢/
我希望下次可以很快回來找你
https://drsu.blog/2019/03/17/super190317/
今天來聊聊近親結婚和隱性遺傳疾病篩檢
https://drsu.blog/2019/04/24/super090423/
關於基因診斷的小細節大不同
https://drsu.blog/2021/01/11/super210111-2/
關於SMA 脊髓肌肉萎縮症
https://drsu.blog/2018/09/17/super180917/
破風
https://drsu.blog/2018/05/28/super180528/
擺脫隱性遺傳疾病夢靨
https://drsu.blog/2016/06/30/super-201606/
『親子天下』擺脫隱性遺傳疾病夢魘-親子天下Baby14期
https://drsu.blog/2016/06/30/super-201606/
再來聊聊同姓真的不適合結婚嗎?
https://drsu.blog/2020/01/15/super200115/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嬰兒室常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國際政治經濟新聞重點3/29》
* 美國疫情:美國新冠肺炎確診超12萬例,在白宮抗擊新冠工作小組的建議下,與紐約,紐澤西和康州州長的磋商下,川普要求美國疾控中心發佈一項嚴格的「旅行建議」,由各州落實。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9/world/coronavirus-news.html?smid=nytcore-ios-share
下午紐約州長庫莫上CNN表示如果川普宣佈封城令,就是與州政府宣戰。「封城」是在武漢採取的行動,我們不是中國,我們也不是武漢,我不能告訴美國人,你不能離開紐約,你不能離開紐澤西或者加州。一旦實施,「封城」將發生在美國全國範圍。這個時候我們如何重振美國經濟?在美國歷史上可能要追溯到美國內戰,才會有邊境管控。這樣的行動將會使美國經濟癱瘓。庫莫誓言,作為紐約州長,他絕不會關閉紐約邊境。 不過庫莫似乎對「封城」有一些誤解,他以為封城意味著貨車無法進入紐約,食物無法送抵紐約,郵遞員怎麼送郵件?這樣將會損害紐約人民的生活與安全。庫莫說:封城如何做到的?我無法想象。庫莫說封城就是非法!製造混亂!
主持人問他:對未來疫情持續擴散,你的辦法是什麼?庫莫說:繼續我們現在採取的行動,沒有太多選擇,只能等待疫情的峰值過去。
* 取代「封城令」,美國疾控中心的旅行建議:敦促紐約,紐澤西和康涅狄格的居民在14天內不要進行非必要的國內旅行,此建議不包括關鍵基礎設施行業的員工,例如卡車,公共衛生,金融服務,食品供應領域。三個州州長將完全自主決定如何實施。 —-NYT
* 美國紐約州和羅德島州長枱面上正式對抗。羅德島州長Gina Raimondo宣佈:現在有一種危險叫做「NYC」(紐約市);羅德島將要挨家挨戶查找從紐約來的人,確保他們進行14天隔離。從週五開始,羅德島警察開始盤查掛紐約車牌的車輛,週六國民警衛隊加入,駐守在機場,火車站,巴士站,並幫助羅德島挨家挨戶找紐約人。如果紐約人不接受強制隔離,將被處罰最高500美元罰款,以及90天監禁。 紐約目前超過5.2萬人確診,羅德島目前只有200多人確診。Gina Raimondo說她咨詢過了律師,不會關閉邊境,但是會強制要求紐約人隔離。 紐約州長庫莫聽到這個消息後大怒,說如果羅德島堅持執行這項政策,他會正式法律控告羅德島!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7/dining/clams-quahogs-coronavirus.html?smid=nytcore-ios-share
* 自一月底開始「自肅氛圍」,日本成功控制疫情。近兩個月疫情以歐美為主,日本在防疫意識淡薄後,東京新增病例連日創下新高,日本流行病學專家日本或將面對疫情再度大規模暴發的風險。截止到3月25日一周內,東京累計確診已達到101人,幾乎是原日本政府報告預測值的2倍。 安倍:日本处于冠病大暴发边缘 https://www.zaobao.com/znews/international/story20200329-104103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疫情風險升級!紐約警局逾500名警員確診 超4000人請病假】3月27日,美國紐約市警局表示目前已有552名警員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3日前為211名警員感染。另有4111名警員請病假,佔執勤警員總人數的11.4%。考慮病毒的高傳染力,警局預計感染人數會繼續增加。紐約市為美國疫情「震中央」,目前已有近2.7萬人感染,佔美國感染總人數的25.5%。—CNN
* 【西班牙宣佈該國疫情正在接近峰值】28日當天,西班牙衛生預警及應急協調中心召開發佈會,西班牙疫情正在接近峰值,在一些地區已經達到了峰值。截至當地時間28日中午,西班牙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7萬2248例,單日新增8189例,累計死亡病例5690例。西班牙已連續四天新增病例達到7000例以上。
—Euronews
* 【歐洲新冠肺炎】截至巴黎時間3月28日23時,歐洲地區累計報告新冠狀病毒感染病例360075例,相比28日8時新增37020例。其中,西班牙新增8189例,義大利新增5974例,德國新增7109例,法國新增4611例,英國新增2510例,瑞士新增449例,荷蘭新增1159例,比利時新增1850例,土耳其新增1704例。
—Euronews
* 【義大利冠病死亡病例破萬】義大利民事保護部門負責人、冠病應急委員會專員博雷利28日宣佈截至28日當晚6時,義大利累計冠病死亡病例升至1萬零23例,累計確診病例升至9萬2472例,治癒病例1萬2384例。 —Euronews
* 【大流行病至3月28日:西班牙近萬名醫護確診】由於防護設備嚴重短缺,西班牙醫護人員們不得不重復使用一次性口罩,用垃圾袋自制防護衣。—Euronews
* 【3D展示新冠患者肺部受損過程: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發佈一段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肺部的3D影像,展示了一名59歲男性的肺部大面積損傷的過程。該男子患有高血壓,但幾天前仍無症狀,目前已在重症監護室,情況危急。影片以黃色標記的區域,代表肺部感染和發炎的部分。
https://m.youtube.com/watch?v=0Hs-WxycHko
* 【第一個因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的嬰兒 美國一名嬰兒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3月28日,伊利諾伊州州長宣佈美國首例嬰兒死亡病例。該嬰兒感染新冠病毒,腸道堵塞、器官衰竭,住院四周後死亡,死因正在調查中。對於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來說,新冠病毒導致重病和死亡的風險更大,兒童在全球只佔全球新冠病例的一小部分。—ABC
* 【義大利101歲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治癒 副市長:這是所有人的希望:當地時間3月26日,一位101歲老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在住院一周後治癒,已被家人帶回家。副市長格洛里亞·里西表示,這是「所有人的希望」。—Euronews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人稱末日博士,他曾經成功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因而名聲響亮,近日他再度預言如果沒有進一步措施,按照目前20%的日增長率,到四月底美國確診數將達到5000萬,即便1%的死亡率也意味著美國將有50萬人死亡。 —華爾街見聞
* 【怕感染新冠病毒,鄰居要求護士搬家】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法國爆發以來,法國民眾每晚八點自發在窗口為醫護人員鼓掌加油,但連日來有一些醫護人員收到匿名信,鄰居希望他們搬離住所,因為怕醫護人員把新冠病毒帶回家,傳染樓里其他人。一名護士近日在社群網絡上貼出鄰居留的字條,上面寫著:「我們知道您是護士,也非常感謝您的貢獻。但是我們請求您和您的丈夫去其他地方住,這段時期您去其他地方住能避免感染別人,購物也去其他城市買。疫情結束後我們歡迎您們回家,希望您收到這封信後馬上快點搬離。」另一名護士也在臉書上貼出類似字條,鄰居希望她「不要觸摸公寓樓公共區域的門把手,遛狗的時候走遠點,最好搬家。」法國總理菲利普週六譴責這種針對醫護人員的言行「極為醜陋,令人憤慨」。—Euronews
* 【歐洲夏令時來了】3月29日,歐洲國家(除冰島)將正式進入夏令時,格林威治時間3月29日凌晨1點將變為2點。歐盟議會2019年3月投票決定,最晚在2021年終結令時制。 —Euronews
* 【英國首相強森確診後遠程主持會議 告訴民眾未來狀況會更糟 禁足令有必要 英民調:其支持率創新高】英國首相強森27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後,一直居家隔離並進行遠程辦公。英媒報道強森的戰鬥意志使他目前的支持率不斷攀升,創下新高。
強森確診新冠肺炎後居家辦公,當地時間28日,他在唐寧街10號仍遠程主持了英國政府的疫情會議。根據「Number Cruncher Politics」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72%的英國選民對首相的表現感到滿意。
此數字中,支持保守黨的選民佔91%;此外,有一半的工黨選民以及支持其他政黨的選民也對強森的執政表現感到滿意。而英國政府應對疫情的強勢禁足令表現,同樣獲得大量的支持。
彭博社指出這是自1997年布萊爾出任英國首相以來,歷任英首相中支持率最高的一次。
此外,在接受民意調查的2788人中,有78%的人表示支持英國「封城」舉措,有66%的人表示會在接下來的三周內遵守相關規則。
強森此前於23日發表電視講話,要求民眾待在家中,以遏制新冠肺炎的傳播。除購買生活必需品、按醫囑鍛鍊、提供救助和必要的上下班,英國民眾一律不得離開家。強森警告民眾,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則,警方有權執行規定,包括罰款和驅散聚會。
據英國衛生和社會保障部28日報告,英國新增254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達17089例;死亡病例從759例升至1019例,新增死亡病例260例。Coronavirus: Things will get worse, PM warns in letter to Britons https://www.bbc.co.uk/news/uk-politics-52079922–BBC,The Sun
* 【吉利德藥廠:將突破常規,向更多病人提供「瑞德西韋」】新的緊急供藥方案目前已在美國啓動,將擴展至其他國家。多項研究正在進行中,有望在接下來的幾周獲得初步數據。如果藥物獲得FDA批准,將確保民眾可負擔性和可及性,讓新冠病毒的患者能夠用上瑞德西韋。 —MIT Tech
* 【疫情中瑞士巧克力銷量大增:據統計,瑞士是世界上巧克力消費量最高的國家,而在瑞士疫情中,瑞士人也囤起了巧克力。過去一個月間,超市的巧克力銷量增長了136%,在食物中僅次於麵粉(236%)和米(150%),還超過了廁紙(111%)。但最受歡迎的還是消毒劑,漲幅高達2485%。 —Euronews
* 【數千印度民工擠在汽車站 印度政府加派巴士】印度時報當地時間28日:印度政府為控制疫情,此前宣佈全國封鎖3周。許多在新德里打工的民工失去了工作和住處,只能拖家帶口返回家鄉。數千人擁擠在巴士車站,等機會上車。也有不少民工只好選擇步行回家。印度政府之後宣佈將加派巴士,同時還會為民工提供食物和其他幫助。
一位正在排隊的民工稱自己不擔心病毒,而是擔心自己被困在新德里。車站排隊等候的隊伍長約2公里長。—印度時報
* 祭出鐵腕政策一名新加坡本地男子不顧居家通知離境,返回新加坡後,護照被撤銷。新加坡衛生部已介入調查。—新加坡聯合早報
男子違反居家通知離境 新加坡護照被撤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00329-104112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一篇由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所陳奕等人發表最論文認為,2019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與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之間沒有差異。—新加坡聯合早報
研究:無症狀感染者密接感染率與確診者無差異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329-104111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港府要求從外地入境者強制在家或指定地點檢疫隔離,但仍有香港人剪斷或脫下檢疫手環,或戴著手環外出,引起社區傳播病毒的風險。—新加坡聯合早報
在家隔離港人剪手環外出 港官員:「極不負責」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329-104113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嬰兒室常規 在 #問BR/病嬰室新手上班準備事項 - 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 也正式錄取了,分配到的科系是嬰兒室/病嬰室(同單位),想問問前輩們, ... 先查些資料、書籍做個準備- 嬰兒室,病嬰室,工作前準備,工作常規,護理師. ... <看更多>
嬰兒室常規 在 嬰兒室常規 :: 產後護理之家費用標準查詢網 的八卦
先查些資料、書籍做個準備-嬰兒室,病嬰室,工作前準備,工作常規,護理師.,本院提倡哺餵母乳,為鼓勵產婦依寶寶需求,不限次數哺乳,嬰兒室哺乳室24小時...開窗時請勿拍打玻璃 ... ... <看更多>
嬰兒室常規 在 嬰兒室日常 - YouTube 的八卦
最暖的日常開箱來囉✨今天就是要來介紹一群很辛苦很可愛的# 嬰兒室 護理師 ⚕ ... 能了解其實 嬰兒室 護理師的一天就是這麼的繁忙 對待每一位媽咪與寶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