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厭世吧
最近兩個很愛大聲說話,
大聲尖叫
開心的時候,
吵架的時候,
玩耍的時候,
坐車的時候,
反正想得出來的時侯
就是盡情的喊叫,
尤其是湯包,
不分地點時間和什麼人,
叫得開心又開懷,
沒在管的,
讓阿母我非常疲累和崩潰,
我說你可以不要這樣嗎?
雖然我知道是個過程,
但真的很難熬過
在愛咬人打人後的這個恐怖的階段....
只能耐著性子,
捏著大腿催眠自己後,
好聲好氣的說:小聲點,寶貝,有話好好說。
#€&@%*÷$
(結果湯包有時候被講後叫更大聲)
(其實父母的耐性很容易被磨光,尤其路人和乘客的異樣眼光,要習慣去面對,孩子就是喜歡吸引你的注意,只能反覆的說以及教他們在對的時間和地方才能大聲歡笑吵鬧)
#我是小湯包
厲害的地方就是在不熟的人面前
裝客氣和乖巧
阿班其實一個人過的很爽耶
我深深這樣覺得😂
#媽媽的苦誰懂
#終於剪掉頭髮了
#臨時找到的髮廊
#媽媽覺得剪得還可以
#沙沙的教養分享
#小班班愛上學英文
#大新書局 #英文童書團購
❤️更多書單 https://gbf.tw/t0u3p
★回台即時動態的IG::https://goo.gl/73poix
★影片頻道youtube:https://goo.gl/kKN9KP
★親子好康社團:https://goo.gl/ik8yXg
同時也有8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YBB楊虹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上只有媽媽好,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自己的媽媽。 預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演出: 我 https://www.facebook.com/yangbaobei1314 insta: @yangbaobei94 Yunnie : https://www.facebook.com/hooimay94 ins...
媽媽的苦誰懂 在 YBB楊虹玲 Youtube 的評價
世上只有媽媽好,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自己的媽媽。
預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演出:
我 https://www.facebook.com/yangbaobei1314
insta: @yangbaobei94
Yunnie : https://www.facebook.com/hooimay94
insta: @yunniecheo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te3ScorMPE/hqdefault.jpg)
媽媽的苦誰懂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評價
【蘿潔塔的廚房】古早味油飯,那香氣,讓人感受家的味道。
最近一直在忙工作的事情,好一陣子沒有回娘家,其實心裏很想家。
做了媽媽的拿手菜:油飯。
對食材相當講究的蘿潔塔,一早就到各地採買食材,從煸油蔥開始,慢條斯理的剝著紅蔥頭,切著切著,辣味嗆的我直流眼淚,讓我想起腰部受傷的媽媽。
前兩個多月前 大嫂就打電話跟我說,媽媽因為跟爸爸上山搬水回家,不小心腰閃到,問我有沒有偏方,吃什麼會好。
聽到老媽這把年紀還閃到腰,感到心痛,卻無能為力。
對於搬水這件事,蘿潔塔一直覺得是愚蠢至極,都什麼時代了,還有人三不五時的上山搬水回家使用,認為山泉水是非常安心的飲用水。
由於蘿潔塔一直是沒有收入的家庭主婦,想要老公出錢幫娘家安裝淨水器,制止那個固執的老爸,始終說不出口。
就這樣,默許了老爸做這麼愚蠢的事情好多好多年。
漸漸的,我覺得每次回娘家喝水是一件很不悅的事,看到儲水桶底部都有泥沙,實在討厭,只能買礦泉水喝。
問了大嫂:為什麼不安裝淨水器,憑你們開L名車的,買不起淨水器嗎?
大嫂回我:老爸固執,覺得淨水器都是騙人的,所以不准他們裝。
只能體諒大嫂同在一個屋簷下的心情,買東西都要看老人家臉色,畢竟我也曾經跟婆婆住了好一陣子,那個心情,我懂!!
從小到大,父母忙於工作,老媽幾乎不下廚,也不太會做菜,不過老媽唯一的拿手菜就是油飯。
炒著香氣四溢的油飯,心裡回想起孩提時,媽媽總是一早幫我綁兩條辮子去上學,到了叛逆期,成天跟固執的老爸吵架,老媽總會偷偷瞞著老爸給我零用錢。甚至結婚後,手頭比較困難那段時間,老媽也會偷偷塞錢給我。
有時蘿潔塔幫女兒綁辮子時,會不自覺看著鏡子裡的女兒像我小時候後的模樣,而我突然變成媽媽年輕的樣子,在幫我小時候梳頭髮綁辮子,"養兒方知父母恩”,自己對小孩的全心投入,才明白父母當時也曾經這樣對我....
老爸雖不是壞人,但就是個腦袋裝水泥的老人,誰都說不動,也沒人敢跟他吵,除了擁有一樣臭脾氣的蘿潔塔。
這次的油飯作法是媽媽教的。
糯米單獨先煮好,起鍋不加任合調味,就能感受到米粒的香Q,單吃糯米就超級好吃的。
雖然比鑄鐵鍋做油飯還麻煩了點,但是個人覺得比鑄鐵鍋油飯略勝一籌。
(鑄鐵鍋的做法是類似炊飯,下次在示範給大家看。。)
媽媽使用的是豬油跟麻油,做出來的味道真的很香,我自己則是買苦茶油(對胃比較好),雖然苦茶油的味道沒有豬油的古早味,但是全家人一致認為比較爽口,不油膩,超級好吃,會不停一口接一口呢。
星期假日,趕快備好材料來做油飯吧!
星期一還能帶便當,多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fO3ITL8q4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b1jy8LygikoLiFYB4DQs7qB-W8g)
媽媽的苦誰懂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原來我哋無放棄,所有事情都嘗試時,真係有成功嘅可能性。」陳方宇媽媽Carrie以經歷說出了道理。
現時15歲的陳方宇,四個月大時父母發現他經常抽筋,有時每日會抽筋百多、二百次。檢查後醫生拋下了一句:「你個仔患罕有病係無得醫。」
這個「無得醫」的病叫「結節性硬化症」,Carrie懷孕時做足檢查,但有誰料到孩子的基因發生突變。這病令方宇身體內外長滿大大小小的纖維瘤,同時亦令他患上自閉症和中度智障。「由一歲起,成日帶佢去覆診,四圍去做治療,睇好多唔同病科:骨科、血科、腎科、腦內科、腦外科、小兒外科……」為了照顧好兒子,爸爸Andy更辭去了工作。
有「堅持」便有「奇蹟」
常言「病向淺中醫」,但Carrie與Andy面對這個不明之症,醫生給予他們的是失望多於希望:「醫生話佢未必識得行路,或者要坐輪椅。」
但兩夫婦沒有放棄,更逐漸發現只要堅持,天使總會在街角出現:「(方宇)企吓企吓,三歲時可以行到一、兩步,識得食嘢,或者攞嘢、遞嘢,間中可以自己攞起一羹。喺我嘅角度已經覺得佢好大進步,好大鼓舞。」Andy微笑地說。
路行多了,原來堅強的不止是父母,Andy續說:「嗰時他要做物理治療好痛苦,因為對佢嚟講企喺度係好辛苦嘅事,他一路喊,一路做一個鐘。我哋發覺其實佢都幾堅強,雖然辛苦,但佢都好努力去學習,我哋就用好多方法,譬如佢學少少識行,我哋會好殘忍咁要佢追住前面架嬰兒車……結果到今時今日佢識得踩單車,可以玩滾軸溜冰。」
父母教懂了兒子走路吃飯,兒子也教曉了父母堅毅:「好多時我哋都要一路摸索住進行,亦有屢敗屢試、屢敗屢戰。大家唔好放棄去做仍有機會,只係仲未出現。」Carrie在鏡頭前說。
寧願兒子在我們眼前離去
方宇表達能力遠遜同齡,但父母仍堅持帶他出街多看世界:「搭地鐵喺人多嘅地方,(方宇)發出噪音、發癲,其他人表現出「唔好嘈啦」……間中有人話『佢傻㗎,你唔好帶佢出街啦』。」
除了旁人冷眼,面對可能要每月花上港幣兩萬元新藥物開支,兩夫婦想說的,反而是感謝上天送給他們這個可愛兒子:「我哋要做嘅嘢係一路陪伴佢成長……呢十幾年嚟,我照顧我個仔,我同佢建立咗感情,我見住佢一路成長,我好開心。」
方宇的左和右腎內,各有一個直徑約4至5厘米的水囊,隨時會爆。Carrie一邊翻閱舊相簿,一邊眼泛淚光地說:「有例子係患呢個病嘅人,可能三、四十歲係上限……佢(方宇)年紀一路大,身體一路差。而我同爸爸年紀老啦,唔可能照顧佢咁多嘅時候,如果有一日我哋兩個先走,剩低佢一個人,其實唔會有人比我哋更痛錫佢。原來佢好安全咁喺我哋眼前離去,可能係另一種解脫。」
反觀Andy則較為樂觀:「我無諗咁多,總之盡量令方宇過得開心!」今集《港。故》用了8分鐘影像,訴說這一家三口的動人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KbdfpafI4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