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犬報告 】
前幾天去日本開會,回台後又重感冒,到今天才有力氣整理思緒。
我是劉仕傑,一路走來關心政治,更關心台灣。這次,跟大家報告三件事。
第一,我辭職了。
2008年通過艱難的外交特考進入外交部,我曾以為這就是我一生的志業。
對一個來自南部清寒家庭、從未出國、背負學貸、大學半工半讀的小孩而言,還有什麼比這份工作更光宗耀祖?我還記得11年前外交特考放榜的那一天,我奇蹟似地吊車尾考上,當時我又跳又叫,覺得人生將就此改變,家境可以脫離清寒。從小到大我父親不斷跟我說一句話,「我們家沒錢讓你們補習,你們只能比別人更努力才能出人頭地!」放榜那一刻,我真的以為我靠著苦讀跟自己的努力,已經預見未來三十年的穩定公務人員人生。
11年以來,我兢兢業業,不曾懈怠,以這份工作為榮。不可否認,外交部內有許多比我更優秀的同事。我歷經英國牛津大學語訓、北美司科員的紮實訓練,30歲那一年外放到洛杉磯時是我人生第一次踏上美國,之後外放帛琉體會到大使館工作的艱辛,2018年回台接任歐洲司科長,原本應該順遂穩當的公務職涯人生,卻因為我選擇成為史上首度參選公職的外交人員,而有了轉折。
2018選後我回到工作崗位,卻開始遇到許多之前沒有的挫折。在我的臉書粉專能量從選前六千到後來四萬粉絲的同時,我也因為媒體曝光量而成為長官眼中的不討喜人物,部內對我的流言暗箭也越來越多。最後我出了一本書《我在外交部工作》,原本目的是要鼓勵青年學子報考外交部,但卻因此讓銓敘部對我緊迫盯人並每天查看我的粉專貼文,我甚至被迫撤文。
我於是決定選擇離開。
我要衷心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我的太太,願意支持我這個艱難的決定。我們兩人用顫抖的聲音討論這件事,不確定這對未來的生活會有多大衝擊。我們的兩個幼子,不再擁有一個外交官父親,但願他們長大後能為老爸的勇氣感到驕傲。
第二,我的護台立場從未改變。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認為小英總統是檯面上最合適的國家領導人。我雖然送了我的新書給柯文哲市長,但我當面向柯市長及他的幕僚清楚表達我支持小英總統的立場。柯市長的「兩岸一家親」說法,我過去已數度公開表達我的疑慮及質疑,這點在目前及未來都不會改變。我數次向柯市長幕僚表達2020總統這一局我會挺小英的立場,許多外界因為一張照片對我的質疑,希望都能嘎然而止。
我跟柯市長並無交情,他也許完全不認識我,我也沒有義務替他講話。那天是我們首次見面坐下來晤談,他甚至連跟我握手寒暄客套都沒有,這跟我過去的外交禮儀訓練有很大的差異。
一個多小時的談話,他就跟電視上及網路上的形象一樣,滔滔講他對於breakthrough及improvement的看法。噢,跟各位分享一個趣事,當我們吃到一半時,柯幕僚提到民眾黨的黨辦公室。柯市長當下的反應是:「蛤?我們有辦公室喔?在哪?」
當時我內心覺得很好笑,啊你不是黨主席嗎?怎麼會不知道黨辦公室在哪?
總之,那天讓我印象深刻。
柯市長沒有禮貌?不懂人情義理?歧視女性?自以為聰明?有菁英優越感?這些都可能是對的,而我也就跟他見過一次面,根本沒有機會深入觀察也無從判斷。不過,如果你說他是紅的,我目前暫持保留態度。
與其說他因為親中才去會晤蔡衍明並因而說他舔共,不如說他是因為對自己有高度或過度的自信,讓他不在乎見誰(有點類似「反正我比你們聰明,所以見誰我都沒在怕」之類的)。你當然可以批評他無知或過於自信,但他的態度是不是親中,我目前沒有辦法判斷,我需要更多時間跟資料來佐證。另外一個讓我對於他親中這件事有保留的原因是,柯市長是228受難者家屬。我很難想像這樣的家庭背景會親中,正如同我很難想像美麗島受害者家屬會支持國民黨。
第三,台灣最大的問題不是藍綠,而是政府文化及效率。這一點,比我個人是否參選更重要。
我事實上是以一個在政府體系工作十一年的過來人表達這個憂慮。我跟許多同樣在公務體系工作,無論是中央或是地方的朋友,不時聊到這個問題。每次聊,大家都搖頭嘆氣。
如果把政府體系比喻成一部機器,有input跟output,現在的狀況大概就是十分input,然後兩分output。這個discrepancy的原因很多,包括官僚文化不鼓勵創意也不鼓勵實話、流於形式表面但不重視實質、馬屁及造假文化盛行等。每一天,不同的部會內有不同的承辦人忙著許多沒有意義的彙整跟表格,在公文上進行無關痛癢的文字遊戲修改,並在面對許多不合時宜規定的同時最後卻決定「因循前例」。
我再說一次,這個問題無關藍綠,但卻將影響台灣的未來甚鉅。令我擔憂的是,即便我認為小英是好的國家領導人,即便我極度欣賞蘇貞昌院長的領導風格,但這都不能改變台灣的政府治理體系充滿僵化及沒有效率的問題。
如果說柯市長真的有哪一點讓我認同,那大概就是他點出了「國家治理」的文化問題。他真的很白目,而也是因為白目,他才會點出這個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的沈痾。
我不否認這幾個月來有不同政黨跟我談過參選的事情,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要在今年倉促參選。唯一起心動念的一次,是前陣子雙北艱困選區沒有台派願意一戰的時候(其實就是汐止跟文山)。我當時跟我太太說,台派不能缺席,這兩個區不能白白送給國民黨,乾脆我辭官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好了。當時,我甚至請我去年的助理,幫忙做了一個圖。
我跟不同黨派之間年紀相仿的朋友,包括時代力量、綠黨、民進黨及民眾黨等,平時原本就會不定期喝咖啡或吃飯,並交換意見。對我而言,我無黨無派,多交一些朋友,多聽一些想法,都是好事。有些朋友對我的參選有期待,但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答應。我還在問我自己,也還在徵詢我家人的意見。
未來的下一步,除了堅守台灣主權跟尊嚴,我也會思考如何在改善台灣的國家治理議題上貢獻心力。
最後,很感謝在過去無數的日子裡面,支持我的眾多好友們。台灣在國際外交上,要往前的每一步路,都異常艱苦;而國內的各樣雜音,又總是讓這個國家失去團結信心。
過去身為外交官,除了工作,我在下班時間努力書寫、演講,總希望能改變些什麼。現在,我沒有了公務體系的束縛,我會持續勇敢發聲,未來不管是哪個戰鬥位置、幕前或幕後,我都會在徵得我家人的同意下,勇於嘗試,當然前提是要能填飽肚子養家活口。
謝謝我的前同事們。It has been an honor. And a lesson, too.
謝謝我的家人,包括我的太太及我的父母與哥哥,讓我在40歲的當口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
也謝謝你們,願意看完這篇長文。
我還是原本的胖犬,我會說真話,但不一定討喜。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蔡英文 Tsai Ing-wen
柯文哲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老狗追球)
新書:我在外交部工作
📖 博客來 https://bit.ly/33iUajl
📖 誠品 https://bit.ly/2YpAFGI
📖 金石堂 https://bit.ly/2Kj2QyH
📖 讀冊 https://bit.ly/2T7zGFr
📖 三民 https://bit.ly/2YvjDHt
媒體曝光 英文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八卦
【 胖犬報告 】
前幾天去日本開會,回台後又重感冒,到今天才有力氣整理思緒。
我是劉仕傑,一路走來關心政治,更關心台灣。這次,跟大家報告三件事。
第一,我辭職了。
2008年通過艱難的外交特考進入外交部,我曾以為這就是我一生的志業。
對一個來自南部清寒家庭、從未出國、背負學貸、大學半工半讀的小孩而言,還有什麼比這份工作更光宗耀祖?我還記得11年前外交特考放榜的那一天,我奇蹟似地吊車尾考上,當時我又跳又叫,覺得人生將就此改變,家境可以脫離清寒。從小到大我父親不斷跟我說一句話,「我們家沒錢讓你們補習,你們只能比別人更努力才能出人頭地!」放榜那一刻,我真的以為我靠著苦讀跟自己的努力,已經預見未來三十年的穩定公務人員人生。
11年以來,我兢兢業業,不曾懈怠,以這份工作為榮。不可否認,外交部內有許多比我更優秀的同事。我歷經英國牛津大學語訓、北美司科員的紮實訓練,30歲那一年外放到洛杉磯時是我人生第一次踏上美國,之後外放帛琉體會到大使館工作的艱辛,2018年回台接任歐洲司科長,原本應該順遂穩當的公務職涯人生,卻因為我選擇成為史上首度參選公職的外交人員,而有了轉折。
2018選後我回到工作崗位,卻開始遇到許多之前沒有的挫折。在我的臉書粉專能量從選前六千到後來四萬粉絲的同時,我也因為媒體曝光量而成為長官眼中的不討喜人物,部內對我的流言暗箭也越來越多。最後我出了一本書《我在外交部工作》,原本目的是要鼓勵青年學子報考外交部,但卻因此讓銓敘部對我緊迫盯人並每天查看我的粉專貼文,我甚至被迫撤文。
我於是決定選擇離開。
我要衷心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我的太太,願意支持我這個艱難的決定。我們兩人用顫抖的聲音討論這件事,不確定這對未來的生活會有多大衝擊。我們的兩個幼子,不再擁有一個外交官父親,但願他們長大後能為老爸的勇氣感到驕傲。
第二,我的護台立場從未改變。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認為小英總統是檯面上最合適的國家領導人。我雖然送了我的新書給柯文哲市長,但我當面向柯市長及他的幕僚清楚表達我支持小英總統的立場。柯市長的「兩岸一家親」說法,我過去已數度公開表達我的疑慮及質疑,這點在目前及未來都不會改變。我數次向柯市長幕僚表達2020總統這一局我會挺小英的立場,許多外界因為一張照片對我的質疑,希望都能嘎然而止。
我跟柯市長並無交情,他也許完全不認識我,我也沒有義務替他講話。那天是我們首次見面坐下來晤談,他甚至連跟我握手寒暄客套都沒有,這跟我過去的外交禮儀訓練有很大的差異。
一個多小時的談話,他就跟電視上及網路上的形象一樣,滔滔講他對於breakthrough及improvement的看法。噢,跟各位分享一個趣事,當我們吃到一半時,柯幕僚提到民眾黨的黨辦公室。柯市長當下的反應是:「蛤?我們有辦公室喔?在哪?」
當時我內心覺得很好笑,啊你不是黨主席嗎?怎麼會不知道黨辦公室在哪?
總之,那天讓我印象深刻。
柯市長沒有禮貌?不懂人情義理?歧視女性?自以為聰明?有菁英優越感?這些都可能是對的,而我也就跟他見過一次面,根本沒有機會深入觀察也無從判斷。不過,如果你說他是紅的,我目前暫持保留態度。
與其說他因為親中才去會晤蔡衍明並因而說他舔共,不如說他是因為對自己有高度或過度的自信,讓他不在乎見誰(有點類似「反正我比你們聰明,所以見誰我都沒在怕」之類的)。你當然可以批評他無知或過於自信,但他的態度是不是親中,我目前沒有辦法判斷,我需要更多時間跟資料來佐證。另外一個讓我對於他親中這件事有保留的原因是,柯市長是228受難者家屬。我很難想像這樣的家庭背景會親中,正如同我很難想像美麗島受害者家屬會支持國民黨。
第三,台灣最大的問題不是藍綠,而是政府文化及效率。這一點,比我個人是否參選更重要。
我事實上是以一個在政府體系工作十一年的過來人表達這個憂慮。我跟許多同樣在公務體系工作,無論是中央或是地方的朋友,不時聊到這個問題。每次聊,大家都搖頭嘆氣。
如果把政府體系比喻成一部機器,有input跟output,現在的狀況大概就是十分input,然後兩分output。這個discrepancy的原因很多,包括官僚文化不鼓勵創意也不鼓勵實話、流於形式表面但不重視實質、馬屁及造假文化盛行等。每一天,不同的部會內有不同的承辦人忙著許多沒有意義的彙整跟表格,在公文上進行無關痛癢的文字遊戲修改,並在面對許多不合時宜規定的同時最後卻決定「因循前例」。
我再說一次,這個問題無關藍綠,但卻將影響台灣的未來甚鉅。令我擔憂的是,即便我認為小英是好的國家領導人,即便我極度欣賞蘇貞昌院長的領導風格,但這都不能改變台灣的政府治理體系充滿僵化及沒有效率的問題。
如果說柯市長真的有哪一點讓我認同,那大概就是他點出了「國家治理」的文化問題。他真的很白目,而也是因為白目,他才會點出這個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的沈痾。
我不否認這幾個月來有不同政黨跟我談過參選的事情,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要在今年倉促參選。唯一起心動念的一次,是前陣子雙北艱困選區沒有台派願意一戰的時候(其實就是汐止跟文山)。我當時跟我太太說,台派不能缺席,這兩個區不能白白送給國民黨,乾脆我辭官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好了。當時,我甚至請我去年的助理,幫忙做了一個圖。
我跟不同黨派之間年紀相仿的朋友,包括時代力量、綠黨、民進黨及民眾黨等,平時原本就會不定期喝咖啡或吃飯,並交換意見。對我而言,我無黨無派,多交一些朋友,多聽一些想法,都是好事。有些朋友對我的參選有期待,但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答應。我還在問我自己,也還在徵詢我家人的意見。
未來的下一步,除了堅守台灣主權跟尊嚴,我也會思考如何在改善台灣的國家治理議題上貢獻心力。
最後,很感謝在過去無數的日子裡面,支持我的眾多好友們。台灣在國際外交上,要往前的每一步路,都異常艱苦;而國內的各樣雜音,又總是讓這個國家失去團結信心。
過去身為外交官,除了工作,我在下班時間努力書寫、演講,總希望能改變些什麼。現在,我沒有了公務體系的束縛,我會持續勇敢發聲,未來不管是哪個戰鬥位置、幕前或幕後,我都會在徵得我家人的同意下,勇於嘗試,當然前提是要能填飽肚子養家活口。
謝謝我的前同事們。It has been an honor. And a lesson, too.
謝謝我的家人,包括我的太太及我的父母與哥哥,讓我在40歲的當口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
也謝謝你們,願意看完這篇長文。
我還是原本的胖犬,我會說真話,但不一定討喜。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蔡英文 Tsai Ing-wen
柯文哲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老狗追球)
新書:我在外交部工作
📖 博客來 https://bit.ly/33iUajl
📖 誠品 https://bit.ly/2YpAFGI
📖 金石堂 https://bit.ly/2Kj2QyH
📖 讀冊 https://bit.ly/2T7zGFr
📖 三民 https://bit.ly/2YvjDHt
媒體曝光 英文 在 賴士葆 Facebook 八卦
美國還在全面清查1月6日攻擊國會山莊的人,他們被稱為暴民,他們被全世界各國領袖同聲譴責,被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領袖同聲怒斥暴力攻擊國會讓美國民主蒙羞,有參與民眾的臉在媒體曝光立刻被公司開除,有的被民眾舉報,拜登甚至形容他們是本土的恐怖份子,他們被逮捕要附上沉重的法律代價。台灣自詡是民主國家,一向以美國為師,然而蔡總統連一句譴責的話都講不出口。
2014太陽花學運攻陷立法院,在蔡英文上台之後,126人被全部撤告,理由是「這是政治問題,不是法律問題」。用白話說就是法律上他們會有罪,但是政治判決可以讓他們免牢獄之災,太陽花事件開啟台灣從法治變成人治的新境界,而法律的判決因人而異。
太陽花學運攻佔行政院魏揚等人二審被判有罪,但是日前被最高法院發回更審。他們跟在美國被喻為暴民做相同的事情,爬牆破窗、翻箱倒櫃、帶走文件、攻擊警察等非法行為,最高法院強解政治上的「公民不服從」和「抵抗權」為他們辯解(憲法與法律都沒有提及抵抗權,民進黨在阿扁執政時曾用行政抵抗權來拒絕319真相調查委員會的調查),蔡政府挺暴力、護非法已經堪稱世界民主國家的奇蹟了,法律見解視顏色和立場不停地轉彎,例如軍公教年改的陳抗人士都被逮捕,就依法嚴辦,連執法的員警也被他們告上法院。
請問蔡政府如今反萊豬的7成民眾嚥不下有毒的萊豬,可以發揮公民不服從的精神,行使抵抗權攻陷行政院、癱瘓總統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