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自己從抹片開始 ]
文長,內容是我與婦癌的經過。
在32歲生日來臨前,我想好好地交代自己31歲以前的完整。
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事,學習讓自己休養以及重新調整步調。今晚聊聊這些事,希望擔心我的、以及還在等待我修片的客戶們知道我的真實情況,更希望讓大家感受到「抹片」的重要性!
*看似稀鬆平常的小事,都有可能是救回生命的警訊。
2020是個很特別的一年,才剛過沒幾天,就接到了婦產科診所打來的一通電話,而且是由醫生親自轉接:「妳的抹片報告異常,是比較少見的項目,快要過年了,我直接幫妳轉診大醫院,不要拖。」
還記得這天剛好是團隊攝影師的生日,才剛訂了晚餐餐廳不久,這通電話讓我瞬間腦中一片空白,四肢末端輕微發軟,滿心想著是不是該取消晚餐呢?但又告訴自己,應該沒什麼事吧,因為我是個很不喜歡更改約會的人,「總是不想讓別人失望」,於是先把不安的心情放一邊,立刻鎮定殺去診所。
醫生說:抹片編號是15,報告異常,傾向腫瘤細胞。聽到這裡當然是有點緊張,但醫生說至少比直接就是癌症來得好,總之要先去做切片檢查。
幾天後轉到醫院,醫生說:「放心拉,沒這麼倒霉,妳還這麼年輕。」接著立刻安排切片日期。
項目是「子宮鏡手術」,這是需要全身麻醉的,醫生一次性幫我做了三處檢查:切片,子宮內膜刮除,息肉切除。
因為醫生都說這是小手術,我就超樂天的覺得切完就可以馬上工作了!直到麻醉諮詢以及術後護士都很小心地提醒諸多細節,例如飲食要小心、不能提重物、暫時都不能坐機車等等⋯我有點緊張起來,心想小手術居然還要注意這麼多事項呀~
隔天依然跑展場以及忙其他事物,連續三天都覺得易累易喘,才撥電話諮詢了前陣子也有做過類似手術的好友,馬 上 被 她 大 罵 :太不懂得照顧自己了!
她形容子宮手術就像是吸管破了一個洞,沒有縫合的狀況下就是要靠休息以及食療,坦白說跟小產差不多意思,應該要做小月子照顧,而我居然沒有謹慎地讓身體休息⋯
於是我開始放慢工作步調,盡量保養身體。
-聊聊我做抹片的契機-
其實一直以來下體時常發炎,但因為工作修片久坐,隨便都是10小時以上,加上拍照時又容易因為外景流汗濕悶,認為發炎只是常態。直到偶爾會莫名的出血才再度看診。醫生說出血有很多種狀況,大概分了四個種類:荷爾蒙不穩定,經期與排卵,有長息肉,再來是我還沒做過抹片。
用刪除法,息肉出血很少見,抹片還沒做、所以先做抹片再說,沒想到,一次就中了。
-切片報告出爐-
那天很煎熬因為在醫院等了四小時(很不熟悉醫療系統,不知道可以網路看叫號進度),還跟榮格討論說拿完報告後是不是可以去吃炸雞慶祝一下,但他的臉總是比我還凝重,結果他是對的,因為我一進去醫生就宣佈:「報告結果是子宮頸腺癌,非常少見,我三十年只遇過10個不到。腺癌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要盡快做下一次手術,有狀況的話就是切除子宮。」
我 終 於 哭 了。
因為癌症的事實讓我終於把意識放回到我的身體。
回溯整件事情的經過,無論是正常地吃完那頓晚餐,或是搞不清楚自己其實是開了刀需要休息,甚至在等待報告的十幾天之中,我都盡量很有活力的讓大家覺得「不用擔心我」。
這一切就是第二型人格(九型人格)最大的特質:1.在乎他人勝過自己。 2.心中根本沒有自己 3.自然地抑制「自私」的念頭。
所以當醫生說這是小手術時,我會告訴自己:專業的醫生都說是小事了,如果我還感到累或是休息,就是我的錯。
這種念頭是有個基礎的邏輯在運作
就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中。」
因此「更容易在內心鞭策自己,加強轉速。」
當我問過許多人,他們都說:就算是小手術,自己的身體當然能顧就顧啊!誰管別人怎樣說啊!
透過這些不同,
我才漸漸地明白自己有多麽的『不愛自己』。
拿到報告已經是晚上,因此腦袋一片混亂,隔天一早,明明是該準備到攝影棚工作,但我卻坐在床上呆滯、淚流不止,榮格說我是崩潰了,我不清楚。
但我的確只要稍微一不留神,眼淚就滑下來,那天工作我盡全力維持自己運作,除了拍攝的當下一樣可以很投入去感受新人的互動與引導,但當相機一放下,我必須用盡意志力克制自己莫名的憂鬱,我想,那一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千萬不要叫憂鬱症的人不要憂鬱,因為那從來不是他要不要的問題。」人生第一次在工作時面癱,一直在空檔時躲起來⋯怕嚇到工作人員們⋯但最後謝謝那天新人的努力合作投入,順利地完成了工作!謝謝大家!
接著,
出現一些很玄的狀況,逼我正視自己身體。
例如隔天,我的眼睛開始出現閃光。看了眼科卻說沒事?
我的朋友說:妳的身體比妳想像中的聰明,在叫妳要休息。
再來是第二次手術的前兩天,在一場聊天之中,對方看著我說:最近有一位友人與我分享了子宮切除的經歷...
就是這麼巧的話題!直擊我的心臟。
接著我也與她分享這段時間的經歷,再換她交換了親身腦部開刀的經歷...
她說:
妳絕對要相信這是上天給妳『最好的禮物』。
子宮的癌症對應的就是『愛自己』這件事,代表妳一直沒有愛自己,這是身體給妳的一次機會。
其實,是第二次。
18歲那一年我的胸部突然摸到6cm大的腫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纖維囊腫,當時醫生就說:「妳到底有多不在乎自己身體?我沒有見過腫瘤放到這麼大才被發現的。」
發現的那天,是因為我改變了洗澡的手勢,由下方往上滑移時“撞”到巨大的硬塊,才發現的。
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全身麻醉,今年連續兩次。開刀床上很冷,但第三次的時候我已經對開刀房熟門熟路(?)知道必須調節呼吸才不會冷到掉淚。
是的,
我清楚地感受到了,我的身體已經給我第二次機會了,我若還不能懂『愛自己』,我將會永遠失去她。
-子宮頸腺癌-
有些人可能會抱持著子宮頸癌很常見,存活率很高這種心態看待,那可能是沒有主動去了解腺癌特性。腺癌的機率不到百分之五,網路資訊也不多,大多查到的資料都是“不易發現”or“發現時第三期已致死,因發展快速快”。
並且所有醫生都說:「腺癌總是埋藏在更深處,不易發現。」
當然我真的非常非常的幸運,發現時是原位。在子宮頸的位置,目前已切除,但子宮深處呢?
第二次手術是『圓錐狀手術』,是將子宮頸切除一公分的手術(總共有三公分可切)
目前病兆已切除,但不代表沒事,我必須與癌共存,潛藏的恐懼是:因這件事讓我看見了生命的界線。
-醫生的看法-
幫我開刀的醫生說腺癌是自體性,可能藏在更深處,病理科特地與他開了餐會討論我這個案例,病理科認為子宮直接切除比較安全。但我的醫生認為這麼年輕,先靠三個月追蹤一次即可。
另一位給我很大鼓勵的女醫生說,妳非常的幸運,妳就開開心心的過生活,不要有心理壓力,身體免疫力自然就會好。我很尊敬她,因為她都是在治療重症病患。
當初幫我抹片的診所醫生說,病理科會這麼建議是因為,切下來的部位是一個圈,檢驗的方式是任取其中四個基準點檢查,若癌細胞剛好在他切的點以外,就會檢查不到。
-愛與感謝-
當我一開始經歷時
親人對我說:「拜託請妳活的自私一點吧!」「很心疼妳還這麼堅強幹嘛?」
當我開始休養,覺得自己很廢時
友人對我說:「妳也已經辛苦夠久了!」
當我覺得有點放空過度時
友人對我說:「別忘了,先掏空才能再裝滿唷!」
當我對病情茫然無助時
醫療相關的新人說:「很心疼妳正在經歷這些事。」並不斷的簡訊鼓勵我,以及主動幫我查詢國外的報告資料。
當我看完診回家時
收到醫護人員私訊說:「我是今天的護理師...一直有在看妳動態,原來是因為這件事...」然後給我好多鼓勵...那晚睡前我埋在枕頭裡喜極而泣,由衷感謝自己可以因為做這份工作而被認識與被愛。
當我術後逐漸恢復又開始無法真正自私時
好姐妹說:「小雞,我希望妳是癌症,把自己當作癌症病患,好好照顧自己。」

也謝謝總是陪在我身邊,能夠與我一起悲傷的榮格。
最後
謝謝所有還在等待我修片的客戶,以及為了讓我提早開刀,3月份願意延期的新人們......我真的很幸運,擁有這麼貼心的你們,總覺得我的工作,都是靠緣分堆疊出來的。
我一定會好好的調適自己,讓自己健健康康,重新回到全心熱情投入工作的那個GP!
-愛自己-
2月底,開刀後我給自己兩個月的休息時間。
3月份,整個月都在家讓媽媽調養了一個月。
4月份,我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動手整理環境,放手接觸新的學習。
在生日即將到來的這週
此刻,我在寧靜遼闊的花東海岸,沈澱這段時間經歷的一切心境轉折,在生日前夕,終於打了這篇長長的文章。
-抹片-
#最最最重要的抹片
所有女性,一定要定期做抹片檢查。
隨便問一下身邊的女性你就會知道,做過抹片的比例有多低!並且會有非常多理由例如:我怕內診,我怕痛,我沒時間,我怕花錢,我只是發炎而已,我沒性行為不需要。
以上,都不是理由。
擔心內診可以找女性醫生的診所
怕痛的我可以跟妳說真的沒什麼感覺
沒時間的別忘了過程只需要6分鐘
並且隨便一家婦產科診所都可以做抹片
30歲以上是免費
30歲以下至少一兩年主動做一次保護自己
發炎往往都可能是一種病兆!
沒有性行為罹癌的也都有案例
大家千萬不要再替自己找理由了!
如果每個人都能提醒身邊的女性
每個人都願意主動去做抹片
即早發現的機會就能擴大
#更重要的是 #自費 施打 #子宮頸疫苗
26歲以下防護力超高,性行為之前施打效果更好。
年紀超過,以及像我這樣患病都還是可以打,因為病毒的種類非常多種,以及還是可以加強基本防護力。
更好的推廣是
『 #男女都打 #根除子宮頸癌 』
(抹片跟子宮頸疫苗細節太多,感覺該另外打一篇了)
-分享-
這是我的個人分享,希望大家可以分享給身邊的女性朋友們,大家一起學習真正「愛自己」。
我的病情與疫情期間發生在同一時期,無論是生病或是這場疫情,都是提醒我們:好好的正視自己。
#你有多久沒有正視自己
#你了解自己嗎
———————————————
補(一)
#已經做過抹片的人也不要以為沒事了
文章被關注速度太快,讓我好想多補充資訊!
女性的生理週期是很複雜的,並且每位醫師在檢驗時的手勢、刷到的位置都有可能有些許的不同,上網也可以看到不少例子是抹片了第三次才發現已經第幾期的遺憾⋯
(註:抹片也不能太過密集,刷掉的細胞在生成之前再次被刷到的話,報告即有可能都顯示為正常。已患病的我們三個月一次似乎是最高密集度!)
補(二)
子宮頸疫苗有分成 #二價 #四價 #九價
皆需分三次數施打,共三劑。
施打前請認真閱讀HPV專欄: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99#list21
強烈建議不知道要送女性什麼禮物的人
直接送她施打 #子宮頸疫苗 ,謝謝。💕
剛好分三次打
情人節+生日+聖誕節🎁👍🏻
其實我在25歲那一年就有子宮頸疫苗的意識,並呼籲姐妹們去打,但當時我怕打完疫苗後的肌肉痠痛會影響密集的拍攝工作,於是拿工作給自己一個超大的藉口⋯⋯直到今年確診。
也的確這幾年身心勞累,免疫力降低,身體有點偏向 #易發炎體質,這些也都是警訊。
媽媽說我註定走這一遭,才有機會讓一直拚命的自己停下腳步。
她還說如果我還有用處,是個有用的人,老天自會留我。
🤗 我應該還蠻有用的 請留我 🤗
補(三)
很多留言說最近我的動態不再是工作而是滿滿的生活,就有察覺到不對勁😂會這麼說的人一定很瞭解我沒錯👍🏻
粉絲團這裡大多是發攝影作品,所以這陣子我都躲去ig了,我會努力多分享生活裡的美好💕
https://www.instagram.com/gp_0416
婦產科看診項目 在 江守山醫師 Facebook 八卦
白色巨塔的崩壞
一個醫院的崩壞,所有人都會認為是裡面醫師的責任,但是對於士林這家醫院來說,恐怕不能全怪罪醫師. 自從人壽非常高層去聽了王xx的演講後,在2011年用每股1100買下6000張手機的股票,結果完全違反一般有水平的財務操作原則,沒有立下停損點,一直到55元才賣出, 慘賠了55億元。
貧賤公司百事哀:沒有錢,只好開始賣房子,東區x8拿來拍賣,公司高層痛心疾首,但是還是補不了窟窿.。金雞母都拿來賣了,佔一下保戶的便宜就沒有任何懸念。於是就開始縮減理賠,很多消費者發現某人壽收保費時沒有問題,要理賠時問題百百種。這種會讓人感到短視的作法嚴重的影響整體企業形象,很多保戶就不到士林來求診、住院。
為了增加營收,在醫院裏想了很多自費項目,偏偏多沒效還很貴,醫師用力的推薦,常常讓病人很為難、有的病人怕到不敢來看診。節省開支當然是必要手段,所以牙科的氣動鑽頭有的從開院至今23年沒有換過(本來應該七年更換的)、這家醫院也曾經創過洗腎機總操作小時數全世界最久(15年未更換)的紀錄,連日本原廠都很驚訝,這可是一般消費者沒想到在醫院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已經是敗絮其中了。
為了節省支出,增加收入,將進口的原廠藥換上願意給院方差價的台廠藥,為了增加病人看診次數,規定每個病人不論多少併發症,每次門診只能拿最多九種藥,拿不到的藥病人就只好再掛一診。再加上對醫師刻薄,知名的醫師一個個被高層逼走(心臟科名醫洪x風主任、婦產科名醫黃x榮主任、腸胃科名醫科x旭主任、、、)好的醫生走了,病人就跟著走了。眼看著這家醫院的門診量從每天5200跌到兩千多, 心臟科的住院率從超過百分之百跌到六成,現在剩下的問題只是何時吹上熄燈號了。關心這家醫院的人能不擔心嗎?
婦產科看診項目 在 Facebook 八卦
第二胎真的要來統整一下
最常被詢問到的懷孕相關問題了
從驗孕兩條線後
就是在 育禾婦幼中心 做產檢
初期因為比較不穩定
會依照醫生判定決定回診的次數
至於最多人關心
『自費檢查的項目』
我個人有做的
1.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
2.初期和中期兩次高層次超音波
3.妊娠糖尿檢測
這三個我覺得都不能少啦
當中我很樂在其中的
就是高層次超音波
由於第一胎的初期
不是在育禾做檢查
所以沒有做到初期的高層次超音波
(真的超可惜
第二胎初期10w左右時
就先做了初期的高層次超音波
照了頸部透明帶等等
接著中期也就是昨天做的高層次
會更全面性的
羊水水量、胎盤位置、子宮頸長度
胎兒的器官發育、心臟、臍帶、血流等等
全都會一一做確認
時間大約一小時左右
檢查時間還是需要看寶寶姿勢配合
若寶寶的姿勢剛好無法配合
可能會請媽媽起來走動後再繼續照超音波
對媽媽來說可以看到肚子裡寶寶的樣子
真的很幸福啊
(大概是整個產程看到寶寶最長時間的一次)
我真的很喜歡育禾的環境
高層次是在頂樓獨立空間施作
在初期會詢問要做單次還是兩次的
高層次超音波
(兩次會有組合價比較划算)
也會在確定後預約好時間
每次一間房一組客人
不必和其他人接觸
檢查完的影音
會上傳到榜生育禾的APP
4D寶寶可以看到照片
還會分門別類的
讓媽媽可以看到
每個檢查過器官的超音波照片
另外會洗一張3D的照片讓爸媽留念
雲端還會有更多3D的照片
讓爸爸媽媽可以保存
我有事沒事都會拿出來看看
今天照完的感想
是姊弟長得真像
不過好動程度截然不同
還記得捏照高層次
都在睡覺
偶爾翻個身而已
弟弟真的從頭動到尾
玩手玩腳摸臉
真的太可愛了
不知道出生會不會也這麼活潑
下週我也準備妊娠糖尿檢測
希望這次孕期可以和懷捏的時候一樣順順利利
以上就給有需要的準媽咪們做參考
另外有些人會詢問我
大醫院和診所怎麼選擇
說實在這真的看個人
我第一胎一開始也是在醫院做檢查
但因為醫院婦產科看診的人數多
自費檢查也不會替你統整
就是看你想做什麼你自己電話聯絡廠商
對一個又懶但又想做檢查的我來說
診所真的規劃的好多了
會一一條列整個孕期你應該做的檢測
當然要不要檢測也是看你自己
決定好可以直接在這邊抽血
等下一次產檢報告來了也能夠直接聽醫生講解
最後最重要的還是醫生
大家也知道孕婦真的會操煩比較多事
當然我現在第二胎過來人
大致上都沒什麼問題
但在我懷第一胎時
什麼都覺得很陌生時
好的醫生就會讓你感到安心啊!
真心感謝竹北有育禾有 蘇河仰 婦產科醫師 精準母胎醫學專家
婦產科看診項目 在 掌握10原則,不再怕上婦產科! - 康健雜誌 的相關結果
1.看診前做功課,記錄自己的症狀:到婦科看診,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包括:. ▽是否有性行為經驗。 ▽月經史:初經的時間,是否規律,多久會來一次月經,每次 ... ... <看更多>
婦產科看診項目 在 婦產科初診 的相關結果
婦產科 初診 ; 身體檢查, 生命徵像,乳房檢查,腹部檢查及骨盆檢查都是婦科檢查基本項目, 體溫,體重,血壓也是基本項目 ; 腹部檢查, 輕鬆正躺,視診,觸診,扣診,聽診,有必要量腹圍 ... ... <看更多>
婦產科看診項目 在 婦產科介紹| 本科介紹 -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 的相關結果
服務的項目: 一般婦科和婦科腫瘤檢查、膀胱功能異常檢查、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腹部及陰道超音波檢查、不孕症檢查(子宮輸卵管攝影術、精液分析)、婚前健康檢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