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10萬元包牌27億威力彩!】
工作室集資了10萬元,選12個號碼包全部組合!大家猜猜最後總共中了多少獎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MR. S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喜歡的人記得訂閱~按讚~分享 講義可以由下列粉絲團下載 沈老師全系列連結: 1.沈老師系列1:看數學史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mathteachershen.tw/ 2.沈老師系列2:從生活中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沈老師系列...
威力彩包牌組合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八卦
有錢並不代表能夠進入上流社會
今天威力彩即將開出台灣有史以來最高的單注獨得獎金,超過30億的彩金讓許多人趨之若鶩,大家在幻想得獎該如何規劃獎金之餘,正好可以聊聊上流社會這件事情。
有錢叫做土豪,有錢有品味才是富翁。
在上流社會中,富翁才是典型的代表象徵,土豪並不受人喜愛,更無法擠身上流社會,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觀念想法、形象包裝、財富規劃、內外表現。
小時候大家都希望成為大富翁,現在大家都希望成為大土豪。
富翁指的是經過包裝的成功人士,擁有足夠的知識涵養,形象包裝令人感到舒適;土豪指的是不勞而獲得到大筆財富的人,可能是祖產受到財團高價徵收,可能是中了高額的樂透彩金,可能是承接遺產後變得相當有錢。
當你問一般人如果你有錢你會怎麼做?大多會得到遊山玩水、購買名車豪宅、全身滿是名牌,退休完全不工作,但你仔細去看這些發家致富的人,身價數百億的人,除了連家外通通是有事業有企業,更有一個包裝良好的故事。
以我自己而言,如果我中了威力彩,那也不過是突然擁有大筆花不完的金錢而已,上流社會是看我不起的,會認為我只是有幾個臭錢而已,但如果我透過直播平台的包裝,例如我儲值一億台幣在直播平台的30個帳號上,然後用這些帳號刷禮物給自己,讓我在帳面上可以擁有每個月上千萬的收入。
有了故事包裝,加上足夠高額的收入,我才有了擠身上流的入場券。
但擁有入場券仍不夠,我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事業體,做任何事情都行,即使失敗也無所謂,但一定要做一個自己有興趣,不為錢而工作的事情,畢竟有了錢就早已脫離生存的階段,一定會期盼自己更有影響力,能夠帶來社會影響力。
要我就會成立一間資本額上億的影像公司,將過去我的影像工作的夥伴集結起來,承接各式各樣影像案子,舉凡活動紀錄、婚禮錄影、形象廣告、音樂MV、網路行銷等各式案子,接著成立直播經紀部門,透過簽下大批主播與培訓,讓其可以獲利外,也能替公司帶來收益。
同時間經營自己的頻道,開立一個「威力彩得主」的Youtube頻道,每天做高額商品開箱,分享各式各樣頂尖的食衣住行育樂,正因多數人無法接觸到,這才吸引一般觀眾,一但有人問起,我就拿前面的直播起家或企業成功的故事來包裝。
我就有了故事、金錢、形象、影響力等組合體。
配上對於各個事業體的投資與研究,讓影響力發揮到極致,雖然我已經不再愛周杰倫的歌唱領域,但他的確是一個成功的模板,在各個領域中都可看見其傑出的影響力。
當你覺得開名車住豪宅已經是理所當然時,你就不會將這一切掛在嘴上,甚至與人做比較,與其在聚會的場合聽見有人比較買了怎樣的名車,配戴了怎樣的名錶,都不如你在無意間透露今年繳了將近七億的稅金,這是誰都比不上的層級。
當一切都包裝好後,接下來就是累積人脈,商業的人脈累積是很現實的,重點不在於你想認識誰,而是誰想要認識你,當前面的事情都準備完成後,你去與各政商名流都能輕易拉上關係,大家更希望試圖透過將利益分享給你與你拉近關係,更希望能夠讓你記住他們,將來有更進一步的合作。
接下來你有了錢,有了家庭,有了下一代,他們只要守成,接下來吃個三五代不是問題。
但為何許多突然擁有高額資產的人最終都沒有好下場,因為他們沒有規劃,他們不懂上流社會的人在想些甚麼,他們不懂為何無法成功擁有優秀的人脈,只能不斷揮霍,即使本金再多也是不斷地消耗,最終直到破產。
當你真正認識有錢人,會發現他們是很低調的,願意花大錢蒐集自己喜愛的事物,卻會在奇怪的地方選擇節省,他們會願意僻蔭身旁的人,願意廣結善緣,願意樂心公益,不只在替自己累積正面形象,也是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最後,特別強調一件事情。
如果你今天真的擁有大筆的金錢,請千萬不要胡亂捐款,很多人今天中了30億,會很大方地各處捐款數千萬給各個機關單位,卻絲毫不在意這些錢的流向,不在意最終善款是進了有力人士的口袋還是真正到有需要的人的手中。
有錢,請先照顧好身旁的親朋好友,幫助可以幫助的人,但不過度溺愛,有任何想要幫助的公益機構,應該看見他們的願景以及真正能夠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對象,親身接觸後這才透過自身的力量與監督,將善款捐出去。
最後,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我有預感這次的頭獎得主不是我,就是支持阿水的家人們了。
答應我,中彩就來我的直播間把我刷爆。
最後我想聽聽大家如果獨得了會怎麼規劃,有按讚+留言+分享的,我如果真的中頭獎,我就這些人通通一人發10萬,真心不騙!到開獎截止
以示負責 (04/09/11/18/26/34 第二區03) 說到做到
訂閱YT : https://awater0911.pros.si/NRWL5
IG : Awater0911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聽水哥直播聊天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勾選「搶先看」並且「加入水哥社團」
會更容易看到我的文章與內容喔~
早上九點更新文章
晚上九點更新影片
時事議題不定時更新
威力彩包牌組合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八卦
#微冷 #冷時事快評 #警告內有數學
之一【你知道嗎?孔子和在 1.77 lgN 代之前的所有人都是你祖先】
之二【你知道嗎?孔子後代幾乎沒有任何 DNA 是從孔子遺傳來的 [edit. 除了Y染色體] 】
我說,人為什麼要祭孔?
人活得好好的他為什麼要祭孔?
簡單來說,祭孔就是要回味兒(X)爭華夏正統(O),就和祭天、祭黃帝是一樣的概念。那麼祭孔儀式規定由孔子的後代執行,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每日一冷曾經介紹過,中華民國還別設立了一個世襲官職,用意就是世世代代祭孔。見 →#本日冷知識1462。
感覺起來好像孔子後代的血統比較純正,運行起神秘儀式有著法術 buff 加成的效果。
嗯~再想想,完全不是這樣。以「繁字輩」來說,在族譜上是孔子的 74 世孫(第 N 世孫,指的是孔子的兒子......的兒子,共需寫 N 次兒子),無論如何,從科學上來看,經過兩千五百年,約 80 次情慾交流與分娩之後,現代孔子的後人和孔子的遺傳關係已經是難以想像的淡薄。
要說明有多淡薄,我們得先簡單複習國中生物和一點點的健康教育。
先建立一個感覺,就是每個人都有爸媽,指生理上的父母親,一般來說(如果你不是姓蘭尼斯特 [edit. *拜拉席恩])你的爸媽會分別有不同的爸媽,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爸媽,所以你的直系祖先人數會每一代乘以二,以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024......人這樣的方式增加下去。
我們來算算看,從自己往前推 80 代,在大約孔子的時代我有多少祖先呢? 2 的 80 次方大約是 10 的 24 次方,就是一兆兆人這麼......
修蛋幾雷!暫停!就算現在地球也沒有一兆兆那麼多人啊,不用說春秋時代。
是的,這是個問題,讀者你太聰明了。
對於少數幾個世代來說,排除近親繁殖的可能,祖父母的匹數大致是倍增的,但問題是一旦追溯久了,你的族譜樹裡面就會開始出現一人分飾多角的情形——也沒什麼特別的,例如祖父和祖母的五世以前的曾祖母是同一人,翻譯翻譯:兩人是遠親的情況。那位在族譜裡兼職的曾祖母,就會大幅降低了你我的直系族譜樹裡的成員總數。
但因為人類繁殖的基本原理,這個數字還是會無情的一直增長,直到在某個年份,你的直系祖先數目,等於當時你祖先生活鄰近地區的總人口數......結論是,到了這個點,幾乎所有當時生存(並且沒有偶然的完全絕嗣)的人都是你的直系祖先,甚至幾乎肯定也包括孔子(因為孔子沒有絕嗣,真巧)。
孔子並沒有主動的想當這麼多人的祖宗,但只要他的後裔普通的做人與做人,他的血脈就會緩緩的擴散出去,就如同英國人馬爾薩斯指出:千萬別小看人口爆炸的威力。
根據簡化的人口模型,我們還能粗估出來這個神奇的時間點,大約是總人口數取以二為底的對數(就 log_2),乘以 1.77,單位是世代。總人口數是取孔子那時候的,我查的大約是 3000 萬人, 1.77*lg(30,000,000) = 44。
結論是大約只要經過 44 個世代,經過 1300 多年,大概是唐朝時吧,任何一名活著的在地中國人(並非剛從外國來的移民)的列祖列宗,之中肯定有「大成至聖先師孔仲尼」的名字在,不只限於孔子後代。
於是主張「自己的祖宗自己拜」的網友要失望了XD 因為數學說明了孔子幾乎肯定是大家共同的祖宗,揮之不去啊 Johnny。而且不只是孔子,如上面說過的,和孔子活在同一個時代的所有人,只要後來沒有絕子絕孫,就一定會在你和我(和巷口大毛)的家族樹裡某處出現。
以上是第一個關於族譜的冷知識:
今天......ㄟ你別想走,還有第二個冷知識。
還記得國中健康教育的同學,就會知道人類繁殖的方法,每個人的基因分別有 50% 來自父親,50%來自母親。所以是來自祖父母是各 25%,曾祖父母是各 12.5%,以此類推。
嚇一跳的隨堂考:那麼 80 代的祖先貢獻多少呢?感覺大約是一兆兆分之一,因為 0.5^80 = 0.1^24 嘛。
不對XD 答案是 0,不是四捨五入,就是整數零。
因為人類的 DNA 遺傳不是真的像調水彩一樣混在一起,而是 DNA 先組合成「23 對染色體」,總共 46 條之中有 23 條來自爸爸,23 條來自媽媽。這樣顆粒狀、不連續(量子化)的遺傳的方法。
所以我們身上來自四位爺爺奶奶的染色體數量可能是 {10, 13, 14, 9} 這樣的分配,來自八位祖父母的數量可能是 {2, 8, 6, 7, 6, 8, 4, 5}......越來越淡薄。到了你的 64 個六世祖,64 人要貢獻你的 46 條染色體,就會出現人多染色體少的情形,但最小單位就是 1......有些阿祖的阿祖的 DNA 就會對於你就完全沒貢獻。
這好悲傷。
不過好在實情不是這樣,很類似,但複雜一點點,使得阿祖們對我們金孫們 DNA 的貢獻度能更均勻。
更複雜的實情是高中才會教到的「同源染色體互換」,在體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精子和卵子的過程中,為了讓後代有機會同時遺傳到爸爸和媽媽的優良性狀(但也有可能不幸的反過來都遺傳到缺點),染色體會自己洗牌個一兩次:平均來說每條染色體洗牌一次半。這讓每個人的貢獻程度可以小於 1 條染色體,要多小有多小,也可以是 0.03% 條。
同源染色體互換使得來自阿公和阿嬤的染色體有機會融成一爐,混在一條染色體上,讓大家的貢獻平均一點點。這使得我們比較不容易和祖先的基因完全說掰掰。
但不幸的是,最終還是會掰掰。這道理需要用一點點數學:因為每一代通過染色體互換所產生的染色體「片段」會平均增加 1.5 個,總共 22 對染色體(X 和 Y 性染色體不會互換)中就會平均增加 33 個片段。也就是說片段數量是平均每一代多 33 個,以線性成長。但祖先數量還是成兩倍兩倍的指數成長。
指數成長比線性成長快,當前者又輾壓過後者,又回到祖先們人多,但他們以顆粒狀貢獻的基因片段少的情況下,最終還是無法避免有些祖先的 DNA 自然消滅的情形,這個現象名字叫做「遺傳漂變」(←基因變成飄,嗚嗚很恐怖 #genetic_drift)。
舉個例子,第 15 代的祖先有 32768 人,但大約只有 506 個染色體片段。因此其中某一人不貢獻任何 DNA 給你的機率是 (1-(1/2)^15)^506 = 98.5%
結論是,透過綜合國高中自然課等級的科學,我們證明了
1. 孔子是幾乎每個中國人的祖先
(就和每一個沒有絕嗣,活在足夠久以前的古人一樣)
2. 但孔子幾乎一定沒有貢獻多少他的優質基因給我
*感謝讀者提醒,如果是孔子嫡系的男性,那至少會有孔子的Y染色體。祭祀官:我有孔子的Y染色體我超強!
推論:祖先是一個純粹人文的的概念,禁不起科學的追問與摧殘。而族譜就只是一種人造的權力遊戲的藍圖。
我們下回見嚕。看完的你不簡單,拜託留個言,務必讓小編幫你按個讚。
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
MPlus|云閱讀
#為什麼要祭孔這個問題請文化部長回答
#每日一冷發大財
威力彩包牌組合 在 MR. SHEN Youtube 的評價
喜歡的人記得訂閱~按讚~分享 講義可以由下列粉絲團下載
沈老師全系列連結:
1.沈老師系列1:看數學史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mathteachershen.tw/
2.沈老師系列2:從生活中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沈老師系列2從生活中學數學-168331867170490/
3.沈老師系列3:從試題中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沈老師系列3從定義中學數學-104011327950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