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常識】
在知識經濟時代,對知識的追求成為個人、企業普遍的認知與渴望。「知識」之外,還有一個名詞是「常識」,兩者差異僅在相對的普遍性不同而已,常識是大多數人都知道,是每個人必備的基礎,而知識卻只有少數人才懂。因此,掌握知識的少數人得以憑藉知識來產生差異,創造出個人難以被取代的價值;在一個行業當中營運的企業可能很多,但是卻只有少數的企業能佔有獨特的市場地位,其原因也在於,能夠運作的公司都擁有該行業內的「常識」,但只有少數公司擁有獨具的知識(亦即know-how),於是產生競爭力的差異。
所謂「隔行如隔山」,某個行業裡頭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對業外的人來說,往往都是非常特別的「知識」。一個剛入行的新鮮人,從業外走進業內,只要稍加用心,通常都能快速地大量吸收業內的「常識」,但這些常識對這個新鮮人而言,卻往往看起來都是「知識」(因為他是以業外的角度來看)。事實上,在某一項專業裡頭,幾乎有百分之八十都屬於「常識」,該領域裡頭的每個人都會,只有最後的百分之二十,才是真正的「知識」。而一個剛入行的新鮮人,很可能前兩年所學到的都只是該行業的常識。但是,有些人在學到了業內的常識之後,卻誤把常識當知識,覺得自己已經懂很多了,已經是專家了,不知不覺中開始自滿,停止了持續鑽研成長的腳步,能力因此不再提昇。這是許多人學習上常有的迷思。
光靠常識的人,猶如只有一招半式,應付一般性的運作尚可,有時也可以運作得很熟練,但是,針對每一次應用時可能遇到的細微不同,卻不見得能精準地拿捏每個環節該使幾分力、該如何變通,執行起來也就容易有隔靴搔癢之憾,好像做了,卻又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如果不能破除這個學習上的迷思,一個人將永遠無法掌握專業的精髓,即使經過很長的時間,能力依舊停留在初學者的層級,此時再來一位新人,只要稍加訓練,就可以很輕易地把他取代掉。
舉例來說,規劃促銷活動以增加產品銷售,這是產品行銷的「常識」;但如何針對特定的客戶族群精準的規劃促銷內容配套,使得投入的資源集中用於激發潛在客戶的採購意願,則是「知識」,這也反映出一位產品經理的火候與功力。又好比call center的人員,懂得如何與客戶適當應對,讓客戶感受服務熱誠都只是call center人員的「常識」;但如何從客戶過去的互動紀錄掌握客戶的採購特性,從客戶的語氣、用語「讀出」客戶當下的採購意願有多強,或是其面臨問題的關鍵點為何,則是call center人員應追求的「知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家公司在長年的經營之下,往往創造、累積了許多獨有的知識,成為一家公司最重要的競爭力來源。但由於這些知識是內部相關運作的大多數成員都知道的,在公司內反而成為一種常識,也由於這些知識在公司內很容易取得,因此經常讓人輕忽它的價值,誤把知識當常識,不知深度體悟、善加利用,殊為可惜。
由於知識與常識之間僅是相對普遍性的差別,因此,只要知道某一項知識的人越來越多,則這個知識就會變成常識,在行業裡頭成為運作上的必備基礎,而不再是少數公司獨具的競爭力來源。事實上,所有的知識都在不斷地演變成常識,尤其資訊傳播工具的發達,使得知識演變成常識的速度加快,少數人寡占某項知識的時間隨之縮短。在這種情形下,一家公司勢必要持續不斷地產出新的知識,才能夠維持住既有的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甚至擴大競爭優勢。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從基礎環境著手,營造出一個可以不斷創造新知識的文化與環境。
對一般人而言,個人獨立創造知識的難度很高,因此,融入好的文化與環境,在集體激盪之下加速汲取知識,並且共同創造知識,成為個人維持競爭力的關鍵。一旦無法融入好的團體,甚至脫離好的團體,吸收新知的機會便相對減低,很容易就喪失優勢,此為身處知識經濟時代的每一位工作者容易忽略之處,值得格外注意。
#連結閱讀:
1. 學習管理理論不難,運用適切很難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1123123507884712
2. 好好檢視你的「腦消化系統」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1127393760791020
3. 「系統習慣」的養成
https://www.facebook.com/SYNNEXTU/posts/1132374770292919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18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2,4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大人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矽谷阿雅(鄭雅慈)原本是一位蘋果日報記者,連英文都講不好的她,是怎麼錄取美國名校,後來又是如何開啟美國矽谷的科技職涯,最終成為 #臉書電商產品經理 的呢?這集節目 #Bryan 邀請到他的學妹矽谷阿雅,來和大家分享她在美國的追夢過程,節目的最後也提供了一些想法給在台灣的新鮮人們。矽谷阿雅也和大人學...
如何 成為 產品經理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們不停追求自己想要的結果,
但是卻很少思考這個方向對不對。
我們總是不停奔波於解決一個個措手不及的難題中,
但是很多時候卻沒有醒悟到,大部分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找到自己的目標──從眼前的格局看見成功者
從你眼前的格局裡,找到你覺得相對而言還不錯的成功者,然後學習他們身上可獲得的部分,當作用以滋養自己的雨露,等你的階段再高一點了,你遇上更大的世界,更有意思的人了,那你的雨露就更加有營養了。
取自《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
我常搞不清楚,現在考試制度的變革。跟家長們討論,常常講完了又忘了,忘了又請教,請教完又忘了……
最近我記起來了,明年一月,高中考大學的考試叫做「學測」。這一段時間,好幾位家長跟我提到:孩子這個年紀,怎麼可能知道未來一生的方向啊?
我實在也不認為,大部分時間拿來考試唸書的孩子,根本連自己都不一定好好探索,怎麼可能知道瞬息萬變的將來,自己想走或能走哪一條路啊?
所以我找了相關的文章,想給家長參考。這篇文章很長,看完要有些耐心。
以我個人來說,想到人生經驗貧乏的孩子,「興趣」與「能力」也就是僅僅能抓住的兩根浮木了。能力的部分,只能相當狹窄地限縮到考試成績,又或者相關比賽的名次;興趣的部分,則更是模糊,常常還是要參酌成績去考量,因為大部分孩子的興趣可能都還沒機會開發。
即便我曾經在學生輔導中心,進行過生涯輔導。但我很清楚,光是孩子的人生經驗貧乏,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本就沒什麼材料,是要煮什麼菜?
更何況,未來AI時代,根本難以掌握。不是說,AI與機器人,會大幅改變人類工作的樣貌嗎?
好吧,講了幾段文字,好像等於沒講什麼。還是看文章吧,作者的想法或許可以幫一點忙。
祝福各位朋友,從工作中貼近現實,知道從理想的雲端落下常有失望,而這失望很正常!
*********************************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 他們會告訴你無數過來人的經驗,於是我們可以避免走彎路或者減少跌倒的次數,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也是盲目的,他們說的都是他們認為對的一切,但是這些建議在你身上是否就能夠成立或者付諸執行呢?“
【文/ 達達令】
1
大學考試的成績出來了,接著要填志願分發學校了,我的表妹身為今年大學考試大軍的一員,第一時間發訊息給我說,姊你幫幫我,我的腦子一片混亂!
於是我趕緊回覆說,你別慌,慢慢來,填志願的時間還有幾天,還是可以分析一下選個好學校的。
我開始習慣性的問表妹,你有什麼屬意的科系嗎?
她回答,我都不知道這些科系是什麼意思。
我說那你知道你喜歡的是什麼嗎?
表妹說,我從來沒想過,加上讀書太忙,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將來的選擇。
這一刻我把時光倒回到我考大學的那一年,那個夏天,我拿著自己的成績去找老師,告訴他我想去外地,我想讀新聞相關科系,於是老師就幫我挑了學校,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搞定了。
所以我很疑惑,為什麼現在我的表妹就不能像我那樣果斷一些?後來我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能夠在十八歲這個年紀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的,更何況是這麼大一件事情。
我事後回想起自己這個有些草率的決定時也會有些後怕,萬一自己當年搞砸了,那會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
雖然如今的我已經開始明白一些道理,比如說好的大學不一定能改變你的命運,不好的大學也並不意味著你這一輩子就完了,我身邊太多奇葩冷門科系畢業的同事後來做了設計師、工程師或者是產品經理,我能舉出一大堆的例子。
但是這一刻不行,這一刻她沒有時間接受太多世界觀式的大道理,她時刻想著該挑哪個學校哪個科系能夠在這四年將她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我沒有辦法用長遠的眼光邏輯去跟她溝通。
我試著用靠近她這個年齡的思考方式,去為她解讀填志願這件事情。
在我的經驗裡,填志願的選擇次序應該是城市、學校、志願,當然這僅僅是我的個人感受而已。
因為表妹想去外地讀書,我們家鄉只是個小地方,所以挑選學校最好是一些發達城市,否則就沒有離開家鄉長見識的必要了,當然如果想要去一些有特色的邊緣地區感受一下也是可以的,比如說南方的孩子可以去到北方或者中部地區的城市,但是從大方向上說,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還是最好的選擇。
身為小鎮上長大的孩子,去到一個嶄新的城市,如果這個城市經濟發達,城市建設不錯,那就意味著形成的城市人文氣息也會夠特別,這樣的城市格局也意味著有更多磨練自己跟成長的機會。
其次是選擇學校,城市選定了,那就看看這裡有多少自己可以選擇的學校,因為表妹是社會組,我建議她選擇偏社會組優勢的學校,這樣學校也能夠提供學生更多的資源跟視野。
最後一個就是選科系了,我耐心的引導表妹,我說既然你不知道每個科系代表什麼,你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那我就縮小範圍說,現在社會組的熱門方向有經濟學、工商管理、語言學,普通一類的有文學類,這些大類細分下來就延伸到很多具體的科系。
我問表妹,你以後畢業出來想做什麼樣的工作?是喜歡跟資訊打交道,還是對語言感興趣,或者就是想做廣告或者市場行銷一類的?
表妹回答,我喜歡偏廣告傳媒類的,語言方面也可以接受。
我說,這樣範圍就縮小很多了不是嗎?你就按照這個邏輯一點點縮小範圍,然後選出一個滿意的學校,再挑選幾個候補的學校就好。
表妹聽了我的話,於是花了一天去參照招生資料做了一個分析表。
下午表妹的爸媽也跟著打電話過來了,電話裡叮囑我一定要幫忙,然後希望能夠挑一個對表妹以後找工作有幫助的科系,這樣他們就可以放鬆一些了。
我一一安慰兩個大人,回答說我盡量幫表妹梳理想法,但是我給的只是建議,最後的決定還是要靠她自己去把握。
沒想到說完這一句,大人就急了,「這怎麼可以聽她的呢?她還是個孩子啊!這麼重要的事情她沒有那個能力判斷啊!小令你是我們家見識最多的大學生,你要是不幫這個忙那她以後就不知道該怎麼走下一步了呀!」
在幾輪溫柔禮貌的安慰也沒有發揮作用的時候,我終於強硬的回覆了兩個大人,你們不能這麼狹隘的想,我會盡量幫忙,但是孩子的人生需要她自己做主,更何況我當年根本沒有一個人指導我填志願這件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表妹算是幸運的。
這一番下來,表妹的爸媽終於安靜下來,我知道他們焦急擔心的心情,這種天下父母心的感受我是一一體會過的,於是我說就讓我跟表妹直接溝通吧,最後有選擇了再讓你們最後拍板一下。
***
2
第二天,表妹跟我說,我差不多把幾個學校都挑好了,可是感覺每一個學校都差不多,而且我不知道萬一沒選對以後會不會後悔?
到了這個地步了,我覺得應該是給她價值觀上一些疏導的階段了。
我告訴表妹說,我們沒有辦法透過自己選擇的學校和科系去評定這個選擇對不對,更不能用這個選擇來去證明其他的選擇會不會更好,因為即使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科系同一個班級裡,每個人的成長道路軌跡都是不一樣的,在大方向的選擇大致正確以後,剩下的就是你的內在驅動力的作用了。
表妹問,什麼叫內在驅動力?
我回答,通俗的來說,很多人的邏輯是:因為我選的學校不好,所以我沒有得到好的條件讓我好好讀書,導致我的大學迷茫無所事事,最後走進社會的時候,像個沒有辦法適應的未斷奶孩子。
而有內在驅動力的邏輯是:我希望將來自己往哪個方向工作發展,所以在大學讀書時應該準備一些能力跟技能,其中有些我可以在學校科系現有的條件裡歷練跟進步,而其他那些我目前沒有的條件,就要想辦法去開拓了。
我告訴表妹,這是兩條順著往前或者倒推回來規劃的不同思維,我當年沒有這麼清晰的邏輯,只是心裡大概有一個方向,而且恰好很幸運的沒有走錯,如今你要明白這個邏輯的重要性,並且願意付諸執行,這樣最後你無論填了什麼樣的志願,都不會再有那種「感覺怎麼選都不對」的慌亂感了。
表妹貌似聽進去了,於是接下來半天都沒有打擾我。
結果晚上的時候,表妹又拋來一連串問題:我害怕自己念這個科系了以後,發現自己不感興趣,我隔壁家鄰居那個姐姐說念小語種科系,以後容易就業,可是我還想試一下填報航運相關科系,這樣將來可以一邊旅行一邊工作多好!但是我也想像你那樣學新聞專業出來當記者,但是我又害怕自己的文采不夠好……
聽完這一段,這一刻我開始明白,我根本沒有資格建議我的表妹什麼,她問的這些問題,就跟很多大學剛畢業的孩子問我的問題一樣:什麼樣的工作好玩還不辛苦?
我想去互聯網公司可是沒有經驗怎麼辦?還有就是我挑了這一家公司萬一我不感興趣又離職了會不會影響太大?
我開始審視自己,我此刻內心的思考是,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是不是要繼續做一個用文字養活自己的人?是否要去接受眼前的幾個機會去跟別人合作一些案子?如果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長期下來會不會就無法再適應職場了?然後萬一我以後沒有辦法過得更好怎麼辦?
於是我開始明白,每一個人的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問題,身邊人都會給你各種建議,但是有一點就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眼睛也是盲目的。
他們會告訴你無數過來人的經驗,於是我們可以避免走彎路或者減少跌倒的次數,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也是盲目的,就跟小馬過河一樣,他們說的都是他們認為對的一切,但是這些建議在你身上是否就能夠成立或者付諸執行呢?
想到這一點我突然很慌亂,特別是這幾天看見蔡康永在《奇葩說》錄製的時候對於自己出櫃的事情失控痛哭,在這段影片裡,他說「演藝圈的人出櫃前都會先來問我」,他坦承了自己的矛盾:處於理性考慮,通常會攔住他們;但是站在孤單的立場,又很希望有很多人陪伴自己。
這段影片下有很多人評論,觀點碰撞極其熱鬧甚至慘烈,然後我看到一個觀點讓我很觸動,大意就是我們都不是局中人,我們沒有辦法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這些人的所作所為,而也正是因為艱難,很多同類才願意相信蔡康永並且願意聽從他的建議,因為身為一個過來人他有資格給出一點經驗,但是回到現實本身,又有多少宣布出櫃後的人能成為蔡康永呢?
於是我安慰自己,我把該說的都說了,表妹的事情我已經盡力了,我不能拿她父母的期待來綁架我讓自己為難。
夜裡,表妹說家裡親戚鄰居都過來詢問填報大學的事情,家裡一片熱鬧,親人們七嘴八舌各抒己見,所以她本來差不多規劃清楚的想法瞬間又被打亂了。
這一次我沒有再給表妹任何建議,我跟她說了一段話:當你做小的決定時,應當依靠你的大腦,把利弊羅列出來,分析並作出正確的決定;當你做大的決定,比如尋找理想時,你就應該依靠你的潛意識,因為這麼重要的決定必須以你心靈深處的最大需要為依據。
表妹說,那我就聽從自己心底的聲音吧,雖然我也不知道如何聽從,但是我願意試一試。
到這一刻我終於放鬆下來,我不再糾結該給什麼樣的建議才適合她,也不再糾結萬一我指導她以後結果是不好的怎麼辦?因為我已經開始接受,我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只需要對我自己負責,至於表妹領悟的怎樣,她接下來的四年大學生活軌跡以及更後來的日子會怎樣,這真的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
感同身受是一個假議題,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難題都是具體而單一的,就像德國作家黑塞(Hermann Hesse)說的:一個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大概必須有過類似的處境,受過類似的痛苦,或者有過類似的覺醒體驗,而這卻是非常罕見的。
我就當個路人吧,點到為止的建議足矣,謹言更是重要,任憑他們熱鬧,我只需看著就好。
.
以上文字取自
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128
.
12/19(四)19:00【贈書直播】賴芳玉╳洪仲清《待用民宿》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16694781787674/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如何 成為 產品經理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們不停追求自己想要的結果,
但是卻很少思考這個方向對不對。
我們總是不停奔波於解決一個個措手不及的難題中,
但是很多時候卻沒有醒悟到,大部分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找到自己的目標──從眼前的格局看見成功者
從你眼前的格局裡,找到你覺得相對而言還不錯的成功者,然後學習他們身上可獲得的部分,當作用以滋養自己的雨露,等你的階段再高一點了,你遇上更大的世界,更有意思的人了,那你的雨露就更加有營養了。
取自《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
我常搞不清楚,現在考試制度的變革。跟家長們討論,常常講完了又忘了,忘了又請教,請教完又忘了……
最近我記起來了,明年一月,高中考大學的考試叫做「學測」。這一段時間,好幾位家長跟我提到:孩子這個年紀,怎麼可能知道未來一生的方向啊?
我實在也不認為,大部分時間拿來考試唸書的孩子,根本連自己都不一定好好探索,怎麼可能知道瞬息萬變的將來,自己想走或能走哪一條路啊?
所以我找了相關的文章,想給家長參考。這篇文章很長,看完要有些耐心。
以我個人來說,想到人生經驗貧乏的孩子,「興趣」與「能力」也就是僅僅能抓住的兩根浮木了。能力的部分,只能相當狹窄地限縮到考試成績,又或者相關比賽的名次;興趣的部分,則更是模糊,常常還是要參酌成績去考量,因為大部分孩子的興趣可能都還沒機會開發。
即便我曾經在學生輔導中心,進行過生涯輔導。但我很清楚,光是孩子的人生經驗貧乏,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本就沒什麼材料,是要煮什麼菜?
更何況,未來AI時代,根本難以掌握。不是說,AI與機器人,會大幅改變人類工作的樣貌嗎?
好吧,講了幾段文字,好像等於沒講什麼。還是看文章吧,作者的想法或許可以幫一點忙。
祝福各位朋友,從工作中貼近現實,知道從理想的雲端落下常有失望,而這失望很正常!
*********************************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 他們會告訴你無數過來人的經驗,於是我們可以避免走彎路或者減少跌倒的次數,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也是盲目的,他們說的都是他們認為對的一切,但是這些建議在你身上是否就能夠成立或者付諸執行呢?“
【文/ 達達令】
1
大學考試的成績出來了,接著要填志願分發學校了,我的表妹身為今年大學考試大軍的一員,第一時間發訊息給我說,姊你幫幫我,我的腦子一片混亂!
於是我趕緊回覆說,你別慌,慢慢來,填志願的時間還有幾天,還是可以分析一下選個好學校的。
我開始習慣性的問表妹,你有什麼屬意的科系嗎?
她回答,我都不知道這些科系是什麼意思。
我說那你知道你喜歡的是什麼嗎?
表妹說,我從來沒想過,加上讀書太忙,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將來的選擇。
這一刻我把時光倒回到我考大學的那一年,那個夏天,我拿著自己的成績去找老師,告訴他我想去外地,我想讀新聞相關科系,於是老師就幫我挑了學校,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搞定了。
所以我很疑惑,為什麼現在我的表妹就不能像我那樣果斷一些?後來我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能夠在十八歲這個年紀為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的,更何況是這麼大一件事情。
我事後回想起自己這個有些草率的決定時也會有些後怕,萬一自己當年搞砸了,那會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
雖然如今的我已經開始明白一些道理,比如說好的大學不一定能改變你的命運,不好的大學也並不意味著你這一輩子就完了,我身邊太多奇葩冷門科系畢業的同事後來做了設計師、工程師或者是產品經理,我能舉出一大堆的例子。
但是這一刻不行,這一刻她沒有時間接受太多世界觀式的大道理,她時刻想著該挑哪個學校哪個科系能夠在這四年將她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我沒有辦法用長遠的眼光邏輯去跟她溝通。
我試著用靠近她這個年齡的思考方式,去為她解讀填志願這件事情。
在我的經驗裡,填志願的選擇次序應該是城市、學校、志願,當然這僅僅是我的個人感受而已。
因為表妹想去外地讀書,我們家鄉只是個小地方,所以挑選學校最好是一些發達城市,否則就沒有離開家鄉長見識的必要了,當然如果想要去一些有特色的邊緣地區感受一下也是可以的,比如說南方的孩子可以去到北方或者中部地區的城市,但是從大方向上說,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還是最好的選擇。
身為小鎮上長大的孩子,去到一個嶄新的城市,如果這個城市經濟發達,城市建設不錯,那就意味著形成的城市人文氣息也會夠特別,這樣的城市格局也意味著有更多磨練自己跟成長的機會。
其次是選擇學校,城市選定了,那就看看這裡有多少自己可以選擇的學校,因為表妹是社會組,我建議她選擇偏社會組優勢的學校,這樣學校也能夠提供學生更多的資源跟視野。
最後一個就是選科系了,我耐心的引導表妹,我說既然你不知道每個科系代表什麼,你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那我就縮小範圍說,現在社會組的熱門方向有經濟學、工商管理、語言學,普通一類的有文學類,這些大類細分下來就延伸到很多具體的科系。
我問表妹,你以後畢業出來想做什麼樣的工作?是喜歡跟資訊打交道,還是對語言感興趣,或者就是想做廣告或者市場行銷一類的?
表妹回答,我喜歡偏廣告傳媒類的,語言方面也可以接受。
我說,這樣範圍就縮小很多了不是嗎?你就按照這個邏輯一點點縮小範圍,然後選出一個滿意的學校,再挑選幾個候補的學校就好。
表妹聽了我的話,於是花了一天去參照招生資料做了一個分析表。
下午表妹的爸媽也跟著打電話過來了,電話裡叮囑我一定要幫忙,然後希望能夠挑一個對表妹以後找工作有幫助的科系,這樣他們就可以放鬆一些了。
我一一安慰兩個大人,回答說我盡量幫表妹梳理想法,但是我給的只是建議,最後的決定還是要靠她自己去把握。
沒想到說完這一句,大人就急了,「這怎麼可以聽她的呢?她還是個孩子啊!這麼重要的事情她沒有那個能力判斷啊!小令你是我們家見識最多的大學生,你要是不幫這個忙那她以後就不知道該怎麼走下一步了呀!」
在幾輪溫柔禮貌的安慰也沒有發揮作用的時候,我終於強硬的回覆了兩個大人,你們不能這麼狹隘的想,我會盡量幫忙,但是孩子的人生需要她自己做主,更何況我當年根本沒有一個人指導我填志願這件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表妹算是幸運的。
這一番下來,表妹的爸媽終於安靜下來,我知道他們焦急擔心的心情,這種天下父母心的感受我是一一體會過的,於是我說就讓我跟表妹直接溝通吧,最後有選擇了再讓你們最後拍板一下。
***
2
第二天,表妹跟我說,我差不多把幾個學校都挑好了,可是感覺每一個學校都差不多,而且我不知道萬一沒選對以後會不會後悔?
到了這個地步了,我覺得應該是給她價值觀上一些疏導的階段了。
我告訴表妹說,我們沒有辦法透過自己選擇的學校和科系去評定這個選擇對不對,更不能用這個選擇來去證明其他的選擇會不會更好,因為即使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科系同一個班級裡,每個人的成長道路軌跡都是不一樣的,在大方向的選擇大致正確以後,剩下的就是你的內在驅動力的作用了。
表妹問,什麼叫內在驅動力?
我回答,通俗的來說,很多人的邏輯是:因為我選的學校不好,所以我沒有得到好的條件讓我好好讀書,導致我的大學迷茫無所事事,最後走進社會的時候,像個沒有辦法適應的未斷奶孩子。
而有內在驅動力的邏輯是:我希望將來自己往哪個方向工作發展,所以在大學讀書時應該準備一些能力跟技能,其中有些我可以在學校科系現有的條件裡歷練跟進步,而其他那些我目前沒有的條件,就要想辦法去開拓了。
我告訴表妹,這是兩條順著往前或者倒推回來規劃的不同思維,我當年沒有這麼清晰的邏輯,只是心裡大概有一個方向,而且恰好很幸運的沒有走錯,如今你要明白這個邏輯的重要性,並且願意付諸執行,這樣最後你無論填了什麼樣的志願,都不會再有那種「感覺怎麼選都不對」的慌亂感了。
表妹貌似聽進去了,於是接下來半天都沒有打擾我。
結果晚上的時候,表妹又拋來一連串問題:我害怕自己念這個科系了以後,發現自己不感興趣,我隔壁家鄰居那個姐姐說念小語種科系,以後容易就業,可是我還想試一下填報航運相關科系,這樣將來可以一邊旅行一邊工作多好!但是我也想像你那樣學新聞專業出來當記者,但是我又害怕自己的文采不夠好……
聽完這一段,這一刻我開始明白,我根本沒有資格建議我的表妹什麼,她問的這些問題,就跟很多大學剛畢業的孩子問我的問題一樣:什麼樣的工作好玩還不辛苦?
我想去互聯網公司可是沒有經驗怎麼辦?還有就是我挑了這一家公司萬一我不感興趣又離職了會不會影響太大?
我開始審視自己,我此刻內心的思考是,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是不是要繼續做一個用文字養活自己的人?是否要去接受眼前的幾個機會去跟別人合作一些案子?如果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長期下來會不會就無法再適應職場了?然後萬一我以後沒有辦法過得更好怎麼辦?
於是我開始明白,每一個人的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問題,身邊人都會給你各種建議,但是有一點就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眼睛也是盲目的。
他們會告訴你無數過來人的經驗,於是我們可以避免走彎路或者減少跌倒的次數,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也是盲目的,就跟小馬過河一樣,他們說的都是他們認為對的一切,但是這些建議在你身上是否就能夠成立或者付諸執行呢?
想到這一點我突然很慌亂,特別是這幾天看見蔡康永在《奇葩說》錄製的時候對於自己出櫃的事情失控痛哭,在這段影片裡,他說「演藝圈的人出櫃前都會先來問我」,他坦承了自己的矛盾:處於理性考慮,通常會攔住他們;但是站在孤單的立場,又很希望有很多人陪伴自己。
這段影片下有很多人評論,觀點碰撞極其熱鬧甚至慘烈,然後我看到一個觀點讓我很觸動,大意就是我們都不是局中人,我們沒有辦法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這些人的所作所為,而也正是因為艱難,很多同類才願意相信蔡康永並且願意聽從他的建議,因為身為一個過來人他有資格給出一點經驗,但是回到現實本身,又有多少宣布出櫃後的人能成為蔡康永呢?
於是我安慰自己,我把該說的都說了,表妹的事情我已經盡力了,我不能拿她父母的期待來綁架我讓自己為難。
夜裡,表妹說家裡親戚鄰居都過來詢問填報大學的事情,家裡一片熱鬧,親人們七嘴八舌各抒己見,所以她本來差不多規劃清楚的想法瞬間又被打亂了。
這一次我沒有再給表妹任何建議,我跟她說了一段話:當你做小的決定時,應當依靠你的大腦,把利弊羅列出來,分析並作出正確的決定;當你做大的決定,比如尋找理想時,你就應該依靠你的潛意識,因為這麼重要的決定必須以你心靈深處的最大需要為依據。
表妹說,那我就聽從自己心底的聲音吧,雖然我也不知道如何聽從,但是我願意試一試。
到這一刻我終於放鬆下來,我不再糾結該給什麼樣的建議才適合她,也不再糾結萬一我指導她以後結果是不好的怎麼辦?因為我已經開始接受,我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只需要對我自己負責,至於表妹領悟的怎樣,她接下來的四年大學生活軌跡以及更後來的日子會怎樣,這真的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
感同身受是一個假議題,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難題都是具體而單一的,就像德國作家黑塞(Hermann Hesse)說的:一個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大概必須有過類似的處境,受過類似的痛苦,或者有過類似的覺醒體驗,而這卻是非常罕見的。
我就當個路人吧,點到為止的建議足矣,謹言更是重要,任憑他們熱鬧,我只需看著就好。
.
以上文字取自
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128
.
12/19(四)19:00【贈書直播】賴芳玉╳洪仲清《待用民宿》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16694781787674/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如何 成為 產品經理 在 大人學 Youtube 的評價
#矽谷阿雅(鄭雅慈)原本是一位蘋果日報記者,連英文都講不好的她,是怎麼錄取美國名校,後來又是如何開啟美國矽谷的科技職涯,最終成為 #臉書電商產品經理 的呢?這集節目 #Bryan 邀請到他的學妹矽谷阿雅,來和大家分享她在美國的追夢過程,節目的最後也提供了一些想法給在台灣的新鮮人們。矽谷阿雅也和大人學有一波新的合作計畫,將在節目中首次公開!
節目中提及線上課程
【A103履歷優化與個人品牌重塑】https://bit.ly/2XAKbUe
《矽谷阿雅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20
有什麼問題想問Joe跟Bryan嗎?歡迎將你的問題或煩惱詳細的描述(人、事、時、地、物),寄到podcast@ftpm.com.tw,Joe和Bryan就有可能在節目上針對你的來信和你分享一些想法。
➡大人學網站:https://www.darencademy.com/
➡大人學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arencademy/
#Podcast
↓↓↓選擇下方任一連結,手機隨時收聽🎧↓↓↓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2TfttZE
➡Spotify:https://spoti.fi/32LoD9Q
➡Google Podcast:http://bit.ly/2PAUogg
➡喜馬拉雅:http://bit.ly/2vtVl32
➡大人學報名網站:http://bit.ly/35z1ebV
【大人學】App下載
iOS:https://apple.co/30vADNp
Android:https://bit.ly/2YmreVI
如何 成為 產品經理 在 Ryan Wu Youtube 的評價
#同理心 #產品經理 #社群行銷
無論是經營團隊、設計產品或是行銷訊息
最強大的策略都是 - 同理心
這指不是一味地迎合
而是穿進對方的鞋子裡
試著理解一切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與故事
以真實的關心為出發點
找到讓雙方效用一同增加的路徑
社群行銷培訓
http://ryanwu.tv/bp
如何 成為 產品經理 在 白玉Bai Yu Youtube 的評價
#紐約 #工作經驗
Max Mara|視覺陳列師(上)|海外求職經歷分享|白玉 feat. Fashion Stuff
----------------------------------------------------------------------------------------------------------
Fashion Stuff 的主持人 Lavender Xu 與白玉同為紐約 FIT Global Fashion Management 的畢業校友,這次首度嘗試合作受邀聊聊我在紐約 Max Mara 從實習生轉正職的工作經歷,並分享視覺陳列師的工作內容與挑戰!
--由於時間的關係,本集採訪將分成上下兩集播出--
------------------------------------------------------------------------------------------------------------------------------------------
其他白玉Bai Yu 的推薦影片:
白玉|時尚產業|海外實習|紐約留學找實習經驗分享 Talk about my experiences when looking for summer internships in New York!
https://youtu.be/EsrZunYNU1k
白玉|職業探勘|時尚產業的PM|產品經理做什麼?Discovering Jobs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 Product Manager E.P.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IMO-86bEs
海外實習|(下集)如何成為頂尖實習生,增加自己錄取為正職的機會!How to be Successful During an Internship EP.2?
https://youtu.be/x6g1IpShDrc
海外實習|(上集)如何成為最優秀實習生,增加自己錄取為正職的機會!How to be Successful During an Internship?
https://youtu.be/NoCezy5DlPI
出國留學|職涯發展| 美國留學到底對個人職涯與人脈拓展有沒有幫助?
Is Studying Overseas Helpful in our Career and Networking?
https://youtu.be/RHRCPaX7TME
出國留學|職涯發展| 如何探索職涯目標,找出你的留學動機!
How to find your career goal?
https://youtu.be/j0qU_-IkIHE
----------------------------------------------------------------------------------------------------------------------
➜IG 追蹤:@baiyu_insight
➜FB 追蹤:@ baiyu.insight
如何 成為 產品經理 在 【轉職】想要當網路業產品經理怎麼開始(上集) - YouTube 的八卦
產品經理 作為一個沒有對應科系的職業,大部分職缺又都要求要有兩年 產品經理 工作經驗,那到底要怎麼從零開始?這集想要帶大家破解,從過去的工作經驗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