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二十年的婚姻中,最想離婚的時候,是哥哥一歲多,弟弟剛出生,工程師在新竹工作的那段時間。
白天要上班,晚上又被孩子輪番吵鬧得無法休息,上下班得爬四樓去接送孩子,一個抱前面一個揹後面,爬樓梯爬到腿軟。遇到下雨時,雙手提著東西傘都無法拿,站在公寓門口淋著雨掏不到鑰匙,孩子不舒服哭鬧著,我也好想哭。
終於回到家裡收拾好孩子,空下手來打電話給工程師,他也剛下班,才坐下來喝杯咖啡看著電影....一聽到他輕鬆的說著,我就怒火中燒,「憑什麼我忙得要命,你可以悠閒喝咖啡看電視?」他說什麼都不對,我說什麼都帶著火,電話的那頭他無能為力,我卻崩潰痛哭起來,我也想體諒他工作忙碌,但是疲累得難以承受。
想想誰都沒錯,只是忙碌得沒有力氣應付生活和婚姻。
一次的衝突,我告訴工程師:「我們分開好嗎?」這才讓我們正視問題,再多的情分,都會被忙碌消磨殆盡。工程師把工作換回了基隆、準時下班,跟我分擔照顧孩子的忙碌,我們終於度過了那一次的難關。
好好地把自己的困境說出來,改變讓人無法承受的模式,不一味的忍耐體貼,是一件重要的事。不只是婚姻,教養孩子時也是,面對問題時如何好好說,解決問題又不傷每個人的心,是一大學問。
在教養兒子時,我經歷了很多成長,高中的兒子們因為國中時在球隊裡受到不正確的對待,轉學、休學...深怕他們不願意上學,不想對孩子說一句重話,不想讓他們找藉口不上學,我們都小心翼翼的體貼著他們的情緒。但是我們的體貼,卻讓孩子說話越發毒辣,完全不顧別人的情面,讓我常常暗自傷心、煩惱、生氣。
不想讓母子之間的衝突加深,我開始調整對他的態度,適度的表達我的感受。每天凌晨替他準備早餐,有一天他到學校時,傳了訊息給我:「這麥片真難喝!」替他準備早餐的心意完全被一瓶麥片給毀滅了,我沒有吞忍,直接傳給他:「嫌棄那杯麥片之前,如果可以謝謝我用心幫你準備的三明治,那該有多好?」沒想到他立刻回傳:「謝謝妳!」回家後我告訴他:「如果不喜歡可以告訴我,我以後就不準備,這樣好嗎?」
常常為了煮完晚餐喊孩子吃飯,他們卻遲遲不下樓,等著看著湯菜涼了,真是讓人不開心,終於等到他們下樓了,我的臉色不好看,他們也沒一句好話。我們後來協調好,約定開飯時間,只要時間到,我們就吃熱騰騰的飯菜,要吃熱的,還是涼了浮上一層油的,就讓孩子自己選擇。
總希望孩子們可以跟我們一起出門賞風景嘗美食,但是好不容易把孩子勸出門,他們雖然跟出門了,一邊吃飯一邊看著手機,趕著急著想回家....當然讓人失望又生氣,為了減少衝突,我們決定尊重孩子,提前告訴孩子要出門的計畫,詢問他們的意願,如果不願意去,他們就留在家裡,自己處理三餐,我們出門玩去。我們提供資源和機會,他們選擇要不要接受。
提前告知、尊重意願,提供選擇、好好溝通不強迫,是能夠和高中生好好相處最好的方法。
在婚姻、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有太多不順意的事,有時為了委曲求全,有時為了忍讓息事,有時尷尬說不出口...但是忍住的情緒傷身又傷心,也讓身邊的人承受著壓力,捨不得對家人的愛被隱忍的情緒消磨,只有找出問題發對脾氣、好好溝通,才能解決問題。
適度的發洩和表達情緒,讓對方也審度自己的態度,才能找到相處的方式。我跟著這本書去檢視自己的情緒、找出生氣的原因、選對生氣的方式、思考發脾氣的後果...
曾經有一位師父告訴我:「一個家庭裡,媽媽很重要,媽媽開心,一家都開心。」我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學習良性的表達情緒,把自己照顧好,希望我的婚姻和親子關係都能找到最好的相處模式。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健康地表現怒氣,親子一起正向成長
❤️❤️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松琳Lyn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中#高職#升學 🔗Part1連結:https://youtu.be/v9FWSmG1Q-I ————————懶人包————————- 1:06-3:37大學出路會不會比科大好 3:43-4:18高職數學有比高中難嗎 4:53-5:30高職可以用繁星嗎 5:50-6:49選校還是選系 7:03-7...
如何跟 高中生溝通 在 洪秀柱 Facebook 八卦
《反省與承擔》洪秀柱閉關感言(完整全文)
(YouTube記者會全程錄影:http://youtu.be/7bgtRoiSv8o)
各位朋友:
大家好!幾天不見,抱歉!讓大家掛心了。
這幾天我在山中靜思。由於這段時間的紛紛擾擾,我需要在完全安靜的狀態下,以寧靜的心面對自己,仔細檢討這段時間的種種,把問題的所有層面再看清楚。也想清楚該如何繼續出發,走我該走的路。
我是帶著許多問題與困惑來靜思的。幾年來我心頭一直有著許多疑問,我們社會有那麼多良善的面向,比如志工的無私奉獻,民間的敦厚人情,但一旦進入政治領域,這些好像都變了。我們社會為何可以如此容忍政治人物的不真誠?如此的翻雲覆雨?我常想,無論馬英九總統的個人和施政,各界有多少不同看法與評價,他畢竟兢兢業業,清廉自守,為什麼這樣一個人的民調和民間聲望,竟然會低於極度貪腐弄權的陳水扁前總統?人民為何如此苛責於馬而寬待於扁?這公道嗎?何以李登輝在每次背信忘義和數典忘祖之後,卻都能得到曲意迴護,乃至於他終於敢說出古今中外一個國家領導層級的人,所能說出的最恬不知恥的話?而在他背叛國人,貽笑中外之後,為何泛綠朋友還能寬容?他們究竟怎麼考慮這個涉及忠誠與公義的問題呢?這個國家還有公義嗎?還有是非嗎?
我在想,聖經裡呼籲人民要高舉公義的大旗,這面大旗為何不能真正在台灣高舉?是台灣還不夠民主?還是轉型正義做得不徹底?又或者這二十多年來,由於我們沒有處理好國家認同、身分認同與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的大問題,以致讓政客們得以任意煽動人民的情緒?坦白說這二十多年以來,台灣的社會不就陷入了另一種形式的民主內戰嗎?當認同成為內戰的主要訴求時,把切割式的認同視為最高價值,對不認同自己者,視為其心必異的非我族類,因此,人與人間基本的道德,政治人物應有的規範,社會其它良善的價值,是不是也就變得都不重要了呢?
這些問題都常讓我輾轉反側,最近尤其深深困擾了我,於是我知道我必須先清澈一下自己,否則我內心無法寧定,必然無法走好往下的路,所以我選擇了暫時放下一切,靜思自省。
也許人在心定下來之後,格外會看清楚一些事。幾天下來,我益發確定我們這個國家真的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這個病若不趕快救治,就要病入膏肓了。而我處在斯時斯地,就沒有逃避的餘地。
前天我看到了一段影片,是李前總統過九十歲生日的畫面,在祝壽者中出現了兩位他的衣缽傳人。一位是民進黨的蔡主席,另一位則是宋省長。這畫面總讓我感到一種特別的感慨。
李登輝先生曾用血書宣示加入日本皇軍,後又加入過共產黨,後來背叛了他的同志,也加入了國民黨,國民黨當然也點滴在心。他擔任過中華民國總統,但他卻讚揚皇民史觀,附和軍國主義,完全無視於軍國主義曾為中華民國帶來的災難。之前他主張釣魚台是日本的,以前元首的身分將國土拱手送人,前些天又宣稱原來他效忠的是日本。這種政治背叛與賣國行徑能不令人瞠目咋舌?至於蔡主席,是李先生的愛徒,她為李先生炮製了切割兩岸認同的兩國論,也曾宣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現在卻又回來選中華民國總統了。她一直到今天,都還不願吐露她心中對中華民國的真實看法。我感到奇特的是,我們的社會好像也不以為意。老話說「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當廟堂人物公然以翻雲覆雨為能事時,國家怎麼會不生病呢?但是,我也不禁要問,究竟是甚麼力量使得這些人還能如此堂而皇之地呼風喚雨呢?
最近發生的高中生反課綱微調行動,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二十年前,民進黨以民主為名,發動了黨政軍退出校園的運動,希望還給校園純淨的空間。二十年後,國民黨真的退出校園了,但民進黨卻進入了校園,還不只進入了大學,更進入了高中。他們發動大學生學運也就算了,現在還要鼓動未成年的高中生來發動學運。而且這個學運想推動的內容是甚麼?是要反對依據國家的憲法所訂定的課綱,而改依日本的殖民史觀來訂定課綱。這些可都是涉及國族認同的史觀大問題啊!更甚的是,當這個學運不幸有人輕生時,民進黨還希望踩著血跡來擴大戰果,我們的社會好像也依然不以為意。像這樣可以把政治黑手伸入未成年人世界的行徑,是甚麼心態讓我們社會居然可以容忍呢?
這些事例,這幾年來實在太多了,媒體上整天連篇累牘的造謠汙衊,網路上各種不負責任的批評謾罵,我們好像都不能遏止,這個社會似乎在某些領域就是陷入了歇斯底里狀態,整個價值也都陷入了混亂。前些天一則報導說,我們現在的老師們職業成就感越來越低,因為在許多家長的霸凌下,老師們已經不敢管學生了。其實何止老師,任何涉及公領域的部門,不都有著同樣的感慨?前些天颱風災後,有多少維修人員被包圍,被打,只因為沒有先去維修某些人受損的災情?我們都知道這些事並不是社會的常態,但是只要涉及了公領域,我們社會好像就亂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曾說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危機社會,我們內外在的挑戰極多,包括我們國家存在著安全的威脅,我們的經濟存在著停滯的現象,我們有高齡化、少子化的問題,我們有貧富差距擴大的危險等等不一而足的問題,這些都是事實,也都需要有良好的政策與決策的執行品質,才可以逐漸解決這些問題。可是坦白說,我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條件,因為更重要的是我們社會存在著撕裂的危機,這撕裂的危機已經造成了政治上的惡鬥、公共事務上的無法決策,乃至意識上的分裂與人民間的仇視,這些問題已經深深困擾著我們,但大家卻又似乎束手無策。我上面所說的種種現象,就是明顯的例證。
這次閉關,可以說我把這個問題看得更透徹了。我說我們的國家病了,我們的國家真的病了,各位試想,如果社會不在意真誠,我們哪有信任?如果社會不在意是非,我們哪有道德?如果社會不在意理性,我們哪有方向?如果社會不在意因果,我們哪有明天?
我們的國家真的病了,「病因不在政策,而在政治,更在我們這些從事政治的人」。很多人都說,那些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官員,比如孫運璿、李國鼎等前輩,如果在今天的政壇,他們也一樣束手無策,因為他們就算再會擬定政策,也沒有政治空間可以讓他們揮灑。所以我們是病在政治,政治上有太多人不擇手段,視不真誠與反覆為能幹,視能捲起風潮以謀取政治利益為本事,上可以背叛國家,下當然就可以黨同伐異,上行下效的結果,國事也就不堪聞問了。
如果說這個病還只是一些個別的人的不擇手段,也許還好。但是我很清楚地看到,它已經發展為一種「民粹政治」的結構,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可以因為一個部隊管教不當的事件而把軍法整個給廢掉了,這是一種成比例的理性決策嗎?可是民粹政治已經成為一頭怪獸,只要發動,就沒有人可以抵擋得住,它以摧枯拉朽之勢,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決策方式。
而且很不幸的,這個民粹政治的發動力量,主要掌握在綠營人士以及部分所謂的名嘴與媒體手裡,他們擁有定義敵我的權力,於是民粹的刀鋒所指,對象就很快被輾成碎粉。這當然不是說綠營有多厲害,之所以造成這股民粹的狂潮,綠營固然要負相當責任,藍營的放棄抵抗,乃至部分有影響力人士的推波助瀾,恐怕也要負起同等的責任。
所以不只國家病成了這樣,我還看到我們的黨也病了。也許各位還記得,我六月十日在中央黨部的講話,我說這麼些年我們的黨在立場上是不是產生了漂移,我們「是不是總在不該模糊的地方模糊了,在不該妥協的地方妥協了,也在不該姑息的地方姑息了,更在不該放棄的地方放棄了」。的確,這些年來,我們的黨經常讓外界感到是軟弱的、媚俗的、沒有立場的、遇到壓力就立刻退卻的。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課綱問題,我們的教育部遇到了壓力,就只好同意新舊兩案並行,放棄了自己的立場,讓違背憲法的課綱與遵守憲法的課綱並存。為甚麼會如此呢?
這段時間以來,在這點上我的感覺更是深刻。這段日子,有不少人好意地告訴我,選舉的首要目標就是勝選,只有贏得選舉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而勝選是唯一的真理。也有人用他的經驗告訴我,我們台灣人民「好騙不好教」,不要談太深的道理,人民是聽不懂的,要迎合多數人的想法,才能得到選票。是這樣的嗎?我了解他們是關心我,也希望我能夠勝選。靜思期間我不斷地問我自己,選舉要求勝選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但我們該要一種甚麼樣的勝選?台灣這二十年來經常有選舉,勝選的人無數,總統也換了好幾位,他們都勝選了,台灣卻每下愈況,請問這樣的勝選有何意義?
坦白說,我們許多同志對民粹狂潮不是無感,但的確有很多人總認為這些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難在短時間內釐清,而在選舉頻繁的狀況下,也就常常因循而不去解決了。漸漸地當話語權落入了綠營手裡,就成了積重難返的局面。於是從先前的忍辱負重,然後不斷被軟土深掘,到最後甚至有些人也變成這股民粹狂潮的俘虜,也跟隨這些似是而非的論述,轉而質疑自己原本的精神與立場,也讓國政的處理,陷入雖為多數黨,卻形同是少數黨,讓國家大方向淪為綠營所操控的局面。然而大家思考過沒有,如果這樣的民粹狂潮繼續延燒下去,國家將會是個甚麼樣的結局呢?
作為本黨提名的候選人,很多同志確實對我懷抱高度善意,但也許因為我並沒有足夠的德望,讓他們信任我對國家困局的判斷。我承認我在知識上有待充實,在經驗上仍有不足,在職位上也並非一方之霸,但也許正因為我的平凡,我提醒自己,不要有知識、經驗或職位上的傲慢,應該向有能力的人學習,向值得尊敬的人看齊。在我準備參選的過程中,我努力學習與思考。也許我的知識經驗的確遠不如大多數政治前輩,但是我也相信只要我自己方向正確,並以誠懇的態度就教於同志,他們一定願意協助我一起為國家社會效力。可是實際上觀望待變的思維仍然所在多有。
靜思期間,我想得最多的,其實還是我的參選初衷。今年四月我開始認真考慮參選,單純的就是提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當時我絲毫沒有考慮過大位與權力的問題,因為我的評估跟各位一樣,我從不認為自己有出線的可能。當時只想到國民黨的危局,做為黨員的一分子,我必須點出國家困局與未來應走的道路,如果有比我更適合的人願意出來承擔,我會毫無罣礙地飄然退出政壇。
對於這條正確的道路,我的考慮是,如果我們國家面臨的最大政治困局,就是民粹狂潮的話,我就要找到造成這股狂潮的原因,然後提出解決辦法。其實大家都很清楚,這股民粹氣氛的出現,根本原因就是兩岸問題不得解決,因為兩岸問題無解,所帶來的安全與發展困境,讓對岸成為台灣所有問題的標的。我們社會把所有的焦慮都指向對岸,於是就無法準確看待對岸所發生的變化,同時也在台灣內部製造了這個民粹政治的結構。如果問題的根本在此的話,我當然要以替兩岸創造真正的和平為首要目標。
七年多來,馬總統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自上任以後,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主張「不統、不獨、不武」,簽訂二十一項協議開啟了兩岸經貿文化的密切交流,維持了兩岸的穩定,也為台灣創造了發展契機。但是從去年太陽花反服貿開始,我們看到兩岸關係的發展的確碰到瓶頸,交流已有猶豫,穩定已顯脆弱。我們要繼續選擇不碰政治議題,讓兩岸關係一直拖下去,還是要選擇民進黨的路線,讓兩岸關係既「鬥」又「拖」?我認為,無論是選擇鬥還是拖,都不是正面積極的態度,或許我們可以拖過這幾年,但是下一個十年,下一代呢?從個人的利益或選舉考量,選擇「鬥」或「拖」這兩個隨俗依眾的政策,比較容易討好,也不容易被扣帽子,但是為了台灣的前途及後代子孫的福祉,我不想看到我們繼續模模糊糊的坐困愁城,甚或像溫水煮青蛙似的坐以待斃。做為總統候選人,我必須誠懇地告訴各位,我堅定地要走一條為台灣創造和平的道路。如此才能真正改善我們的投資環境,同時為青年朋友開創更開闊的發展空間,更為台灣創造被世界需要的價值。
我認為,為兩岸創造和平穩定的架構,乃是台灣得以解除困境的起點,所以我不僅主張要鞏固九二共識,還希望能夠延續、深化,進行兩岸政治協商,在恪遵憲法、平等尊嚴、民意為本的原則下,簽署兩岸和平協定,共同確定「分治不分裂」的兩岸定位原則,並同時解決國際參與、永久和平的問題。
確定這個根本方向後,國家才能有充分的開放空間,來創造均富的環境,並讓台灣可以進行價值重建。這就是我的參選初衷,也是我提出「和平、開放、均富、道德」為我的競選主軸的原因。我完全相信只有破除民粹才能為台灣解決亂象,重建道德與價值,只有創造和平才能為台灣內部與兩岸解除對抗的引信,也為台灣創造更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同時,我也認為我有義務以最大的力量來宣示這條道路,就算功成不必在我也無所謂。
跨過初選門檻後,我不再只是理念宣揚者,我必須轉換為國家領導人,我要負責讓這理念落實。這幾天,我腦海裡經常浮現這一個多月來我全國走透透的場景。我想起了許多鄉親不斷問起的一些問題,他們問我: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變成沒有是非,充滿暴戾之氣?為什麼我們的執政黨會變得懦弱與不敢堅持?為什麼有些媒體可以一直顛倒黑白?為什麼我們有了這麼多的言論自由,然而我們卻不想聽、不想看?為什麼我們的在野黨明明就只會抗議、杯葛,無視台灣的整體前途與利益,卻似乎越來越壯大?為什麼我們社會善良理性的人,都漸漸只能選擇冷漠以對?這些可愛的民眾不斷以充滿焦慮的聲音,問出了這些沉重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有太多民眾以擔憂的口吻,不斷問我,台灣這樣下去,他們的下一代要怎麼辦?面對這樣的聲音,我心頭真是充滿了歉意。坦白說,我覺得我們這些所謂的廟堂人物,無論在朝與在野,真的都對不起人民,特別是對不起下一代。我們每天都媚俗地叫著各種口號,可是實際上卻陷入了無止盡的政治惡鬥,一方不計一切手段地企圖奪取政權,一方庸懦地不斷從底線退卻,只求能夠明哲保身。於是我們的政經社會發展,無一不陷入泥淖,我們的下一代看不到希望。政治人物為了不要惹火燒身,很少人敢去解決關鍵性的問題,也很少人敢去推動真正能夠幫台灣脫離困局的構想,長此以往,台灣還會有希望嗎?於是我想,除了堅持初衷,我還有甚麼辦法可以回應那一張張焦慮的臉孔呢?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種甚麼因得甚麼果」,這不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嗎?我們如果輕率地投下選票,大家就會讓政客隨意玩弄;政客如果用製造族群、地域等分歧的方式來選舉,這個社會絕對會愈來愈分裂;當我們把勝選看得比甚麼都重要,心中想到贏者可以全拿時,社會的良善價值必將離我們遠去。而如果我們能夠用正確的道路來推動國家的改變,人民也才能獲得希望,不是嗎?
於是,我想起了「國家、責任、榮譽」這幾個字。在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之前,我沒有退縮的餘地,只有把自己當成一塊指標磚,讓千千萬萬的磚與我共同舖設一條正確的道路,讓國家得到和平,讓人民得到安定、繁榮與均富。事實上我反覆思索,我相信,做為國家領導人,他所需要的也許不是最豐富的知識,最強的行政能力,但他一定需要有堅定的信念,能準確認知國家處境、掌握國家發展方向,還需要有真誠的人格,以及和人民溝通對話的能力。也唯有做到這點,我才有可能真正獲得人民發自內心的支持,並因而勝選。而所謂的榮譽,就在於我是不是對得起自己,讓自己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平靜。
各位朋友,其實我與大家一樣,都是平凡人,只是一些特有的因緣,讓我今天站上台前,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也像大多數台灣的女性一樣,在家中有困難時,就會挺身而出,挺住一個家,而從來不會去想自己是否能夠承擔,而是必須承擔。我的參選不是因為想到天將降大任的天命,也不敢自詡為英雄救國的情操,而只是覺得該出來就出來,該承擔就承擔。未來,我還是會繼續選擇平凡,但會更提醒自己,人格與價值是一個領導人應有的品質,包容與視野是領航者應有的內涵。我視這段時間烈火焚身的鍛鍊,為上天對我的試煉,我謹以誠懇的反省,向各位承諾,我仍舊是那個敢說敢言,勇於承擔,以真誠來做人處事的洪秀柱!所有流言與觀望,請到此為止!我會為我的信念奮鬥到底,決不退縮!
靜思期間,我反覆與自己對話。我的參選,在眾人眼中或許是個偶然,但何嘗不是否極泰來,正面力量必會湧現的必然?我會堅持參選的初衷,高舉「真誠、理性、和平」的大旗,用真誠來揚棄虛假,用理性來擊潰民粹,用和平來開啟大道,這樣我才對得起自己,也才對得起支持我的每一個人。因此我將視這次選舉意義為:這是國家領導人人格上「真誠與偽善」的抉擇;這是國家決策上「理性與民粹」的抉擇;這是國家方向上「和平與逃避」的抉擇。
我希望我這次的參選,不僅可以讓國家有一條正確的道路,也可以讓台灣的政壇有一股完全清新的面貌,也希望促成我所屬政黨的體質更為健全,讓國人更為幸福,讓年輕人更有未來。在這個台灣極需改變的時代,我希望「真誠而非虛假,質樸而非狹隘,能力而非權謀,包容而非含混,自重而非自戀,堅定而非固執」,能夠重新成為我們評選領導人的必要品質。從九合一敗選後,本黨的檢討似乎並未能感動社會,因此我也非常希望在必要的或有爭議性的重要議題上,以開放方式進行辯論或討論,大家一起把政策路線講清楚,讓人民清楚知道為何要支持本黨。
最後,我也想向我的對手蔡英文女士說幾句話:我們兩人何其有幸,能夠以女性身分為台灣民主寫下歷史的新頁。台灣的選舉有些地方太違反人性了,該是共同「放下屠刀」的時候了,我希望我們兩人引領的選舉,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選舉」,而不再是「選戰」。讓我們一起來展現,誰更有決心與能力來帶領我們的國家走向未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有這樣的胸懷,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都將是全民之福。我將從我自己做起,如果您同意,我願意親自前往拜訪,邀請您一起藉著這次選舉,透過女性無私的良知與深厚的愛心,終結藍綠立場的惡鬥和理盲偏見的民粹,將各自關鍵的治國理念與做法,透過反覆的說明與辯證,交給選民抉擇;讓我們的社會因為選舉而變得更好,讓我們的國家可以真正地透過民主而走出美好的未來。
親愛的朋友們,希望大家在選擇支持我時,是因為認同我的「真誠」,也是了解我對「破除民粹、創造和平、真誠治國」的堅持,這才是讓我們國家能夠再起的方向,我認為只有這樣的勝選,才是有意義的勝選,也才是國家與人民真正的勝利。
各位朋友,我堅定相信,這次選舉是台灣轉變心靈的時刻,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挑戰固然嚴峻,但一念轉變,光明就在眼前!
謝謝大家!也祝福大家!
#洪秀柱 #反省 #承擔 #道路
如何跟 高中生溝通 在 Facebook 八卦
昨天有好多媽媽私訊問我要怎樣跟高中生相處,能讓一個拒學休學的孩子考上大學?
其實我真的沒有什麼好方法,只是一個想和孩子和平共處的媽媽。
我自己的脾氣我很清楚,吃軟不吃硬,像是之前的校長強硬的規定我不能去演講、不願意給我公假....我就會因為他的態度跟他槓上,不讓我去,就非要請事假把行程排滿。他說我出書違法,我查了法規發現根本騙人,在他4年任內出了3本書,出好出滿...雖然不是為了他做這一切,但是跟他不合理的要求相左,我想到就開心。
我自己脾氣個性強硬,又如何要求生出來的孩子溫順?
兒子的個性剛好承襲了我最韌(任)性的那個部分,對他越是強硬,他就越叛逆。所以在跟他相處的時候,尤其是他發脾氣鬧彆扭,我絕對不會跟他硬碰硬。都讀高中了,在做任何決定前跟他溝通,詢問他的意見,讓他願意承擔結果。在他遇到困難時,我一定陪他一起解決。
高一體育班時遇到每天辱罵學生的老師,給兒子取了難聽的綽號讓大家嘲笑。我沒有要他忍,直接去學校跟老師溝通,很清楚明白的告訴老師:「你可以教育他,但是不能羞辱他!」
他決定休學的時候,我不是告訴他不可以,而是把可能發生的狀況跟他分析,留下來要解決什麼問題?休學後要去哪裡?高中不能像國中國小一樣轉學,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轉學考?如果轉入普通高中,他跟得上嗎?有興趣嗎?如果轉入高職,就得重讀一年...讓他自己選擇,最後他考慮再三,決定讀高職,從高一讀起。因為是自己選的,他這三年沒有對重讀一年抱怨過。
這個高職管理嚴格,每天早上六點多進到教室就得交手機,上課到晚上九點才能拿回手機,已經一整天在學校讀書考試,回到家9:30我讓他自己決定要玩到幾點,隔天早上5:30才起得來、上課不會打瞌睡。因為這樣,他在學校中午會在吃完飯後午睡片刻。
第一次回家後立刻興沖沖的告訴我:「你看,我考進前十名了!!」我趁那個時間點鼓勵他:「好棒呀!!我想給你獎學金,你覺得要怎麼規定呢?」他說老師說前十名就能考上公立大學,他覺得一定要維持前十名,所以我們約定好前十名有500元,前五名有1000元。有朋友覺得這樣的金額很高,但是對於什麼都有的高中生來說,給50?100?對他來說一點誘因也沒有。
周末要上課是很大的衝突點,他為了周末要去上課跟老師鬧很久、不願意去,讓老師很為難,也影響其他同學,我們勸說無效,幾個禮拜大家都僵持著,好說歹說就是不去。我告訴他:「就當作星期六去打工,工作就是坐在教室裡好好上課、考試,一天給500元的工讀費....」哈!!這是一個很爛的方法,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但是可以讓他星期六開心出門心甘情願去上學,不會鬧得家裡學校因為他一個人烏煙瘴氣,就是好方法。
早上5點多就要出門去上學,我一定4點多就起床幫他們準備熱騰騰的早餐,還帶一瓶冰涼的蜂蜜水,晚上9:30放學時去交通車下車的地方接他們回家,不是寵孩子,而是在我們珍惜每天能夠短暫相處的時間,讓他們知道父母關心和疼愛。
有一次工程師氣他玩手機過了頭,要沒收他的手機,當然起衝突動手了,我立刻把他們隔開,晚上等工程師氣消了,我跟他說:「幹嘛跟青春小屁孩一般見識?這個年紀的孩子朋友不多、休閒的時間也不多,所有重心都在手機上,你把他的手機收走,不是要他的命嗎?我們是父母打不下去,他為了捍衛手機會豁出去,你平常這麼照顧、這麼疼孩子,這一拳下去,要多久才能修復父子之間的感情?」從此以後,他們再也沒有動手。
跟大孩子相處千萬不能動手,只要動手的模式養成,孩子長大後他們反擊的力道是我們無法承受的。也不要讓家裡的男人起衝突,我夾在他們中間好可憐呀!!想辦法讓他們和平共處,是最佳的生存方式。
兒子在生氣時會口不擇言,我都當作沒聽到,不會在當下跟他起衝突,有的時候孩子心裡累積了很多的不滿和情緒,也只能在家裡發洩了,等他平靜下來,趁著載他出門,他心情好的時候跟他談:「長大了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在生氣當下做的事、失控說的話,你覺得後果承擔得起嗎?....」
我跟他們說話從來不用批判或是羞辱的方式,當孩子常常接收這樣的批判時,他回饋的一定也會用相同強度的殺傷力,久了就會變成母子之間一開口就互相傷害。
昨天出門去辦事來不及準備午餐,要兒子自己去吃飯,他替我也準備了一份,在樓下等到我回家才上樓。能夠讓孩子把我放在心上,而不是看到我就怒目相視,我想我跟他相處的模式是對的。
之前有網友說以前的人教育程度不高,都能把孩子養大,現在為什麼要看那麼多的教養書、找那麼多的方法?用任何方法都能養活孩子,我們想盡辦法想要的是了解孩子、跟孩子保持親近的關係,希望孩子在遇到錯誤和困難時,能有商有量,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每個孩子個性、脾氣、家庭背景和求學的經歷都不一樣,需要的獎勵和相處的方式也都不一樣,沒有任何一套方法可以用在所有孩子身上,但是我覺得跟大孩子相處,唯一的重點就是平時的愛一定要足夠,當孩子徬徨和憤怒時,才不會連家都不要了。
他考上彰師大我非常開心,其中一個是他終於離家了,在家裡受我太周到的照顧,離家去學習處理自己的生活細節真好!!覺得自己終於出運了!!!轉頭一看,還有個升高三的弟弟....
在婚姻、親子關係上,我都不是專家,只是希望生活能過得平靜開心的普通人如此而已。
如何跟 高中生溝通 在 松琳Lynn Youtube 的評價
#高中#高職#升學
🔗Part1連結:https://youtu.be/v9FWSmG1Q-I
————————懶人包————————-
1:06-3:37大學出路會不會比科大好
3:43-4:18高職數學有比高中難嗎
4:53-5:30高職可以用繁星嗎
5:50-6:49選校還是選系
7:03-7:21要為了獎學金讀私立高中/職嗎
7:36-8:07統測成績能報普通大學嗎
8:09-9:00讀一類的學生都比較愛玩?
9:01-9:58大學學店比北科大好?
-
不要再戰了啦ಠ_ಠ
希望大家在看留言之於可以保有批判的能力~大多數人只懂得批評而不懂得批判 往往只能被帶風向的人牽著走 下次在看某樣東西不順眼時不妨想一下背後的原因吧:p
在言論自由的世代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力 但在發表言論之於也請注意用詞和顧及他人感受 每件事都不是為了討厭而討厭 反對而反對的 到頭來都還是得為自己講過的話做過的事負責呦😇🙂
-
順帶一提 影片講了這麼多我自己也了解到 選對科系 了解自己的喜好與熱忱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
所以我又要來工商了🥺
Classmade是一個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熱忱的教育新創公司
會開設不同的課程✨免費✨讓學生參加
也會幫助學生跟大學端建立關係
想更了解classmade可以看官方介紹影片:
今年我也有開設工作坊形式的課程❗️
🖤其中一堂內容是🎬影音剪輯(包括成為Youtuber的契機、燈光腳本攝影器材的介紹、也會現場示範剪輯)
🖤另一堂是💁🏻♀️人際關係
相信人際關係是不少國高中生的煩惱
如果想知道更多溝通和與人相處的技巧可以點下方網址報名🤩
-
活動名稱:人際關係工作坊
活動時間:未定(詳情請洽classmade或IG:sunglin_0215)
活動講師 :珍珠Sunglin
活動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人數:正取30人,備取10人。
參加對象:國二到高三學生(免費參加)。
報名期間:2019/07/25~
報名網址(104天賦探索+上傳檔案):https://star.104.com.tw/event/c05cb0cc-3628-4bed-be6a-9c9d0f9acb65/
Classmade網址(建立檔案):https://classmade.com/login
影片剪輯工作坊_報名懶人包:https://tinyurl.com/yxtfll8r
-
松琳の大學生影片系列:
■大學生到底都在幹嘛?大學的一日Vlo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9h_LL_j0c
■大學宿舍開箱分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XNOR09RDWU
■高中生必看!高中和大學的差別?大學和我想的不一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TPe54Hjiw&t=30s
■大學生的一日Vlog!如何當個充實自律的乖學生🙋♀️分享可以練口說的免費英文學習App✨vlog#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eI63QIc7Y&t=3s
■上大學如何花小錢變身漂亮歐膩?大學如何交到朋友?遇到雷隊友怎麼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fWJsRI4hE&t=2s
■大學生活Vlog!系學會都辦什麼活動?聖誕節星空野餐派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5cLviOwJg&t=1s
■【穿搭分享】大學生日常穿搭!開學季到了🤩大學想交朋友就要這樣穿!五種不同風格穿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0RB3ZTHbYU
松琳の人氣影片推薦:
■公立高中&私立高職的10個差別!學費竟然差了X倍!|國高中生必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FWSmG1Q-I
■大學生到底都在幹嘛?大學的一日Vlo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9h_LL_j0c&t=23s
■東區平價甜點吃到飽&甜點大胃王比賽!Ft 允熊Aya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JYYJ8zohAw
■全套耳燭SPA按摩&洗眼睛體驗!用銀珠棒戳眼睛的豪華按摩!vlog#0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ha3OZ3c7g&t=486s
______
🧡我的拍攝/剪輯工具✨
📷相機:Canon Eos M3
🎤錄音設備:Rode VideoMicro/audio-technica AT9913iS
💻電腦:MacBook pro
🎬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
🖤訂閱我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ngqt1n2zpJJqhQTHw18Tw
🖤Facebook:https://m.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mmunity/珍珠Sunglin-481943592183001/?locale2=zh_TW
🖤Instagram:Sunglin_0215
💜訂閱允熊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Yq3hcOa5tBv8hFDQdndA
-

如何跟 高中生溝通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們在做很多決策跟判斷的時候,經常會參考別人的意見;這個在心理學裡面,我們會說它是一種追求「社會認可」,也有相關的理論說法,叫做「社會認同理論」。
因為呢,我們可以透過跟別人的參照,或者是對比,來幫助自己在面對決策的時候,可能是更正確,或者是選擇出一個更可行的一個方案。
可是在真實的狀況裡面,它真的是如此嗎?我們先來談幾個研究的案例哦!
在荷蘭的一個高中,他們運用「社會認可理論」,他們希望讓學生能夠多吃水果,他們選擇的方法,並不是去做那些文宣啊、宣傳啊、去談水果的營養價值。
他們只是提出了一個跟學生認知相反的說法,也就是說他們告訴學生說,大多數的同學,確實有為了健康而多吃水果。
這顯然是一個說謊的狀態,但只光這樣的信息傳遞,就讓那個學校的學生,水果的攝取量增加了35%。
而且更有趣的是,跟這些高中生去做訪談,這些青少年啊嘴巴都很硬,都說他根本不受影響、他根本沒有想要改變自己;可是就以餐廳的統計,水果的攝取量就是增加了35%,這是騙不了人的!
除此之外,在餐飲業裡面的研究也發現哦,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餐廳、讓客人多點幾道料理,你不用花錢去買更高檔的食材,去找更多更好的廚師;或者是在菜單上面,把那幾道料理寫得天花亂墜。
如果你經營餐廳,只需要標注這些菜色是最受歡迎的料理,這樣就可以了!
在北京哦,有幾家餐廳曾經用這種直接、簡單、粗暴,但是很少被運用的促銷策略,結果呢,顧客點那道菜的頻率,增加了13%~20%。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社會認可」,你會發現,認可這件事情,是我們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決策正確性。
但是透過「社會認可」做的決策,真的是正確的嗎?它有沒有很多其實是被誤導的呢?
就像是有一份研究說,如果一群受試者,知道大多數的同儕,支持軍隊用酷刑來逼供之後,在這裡面會有80%的人,對於這種做法從不接受,變得比較能夠接受。
而且不只是在公開場合,會表現出更多的支持,更令人感覺到驚訝的是,他們連私底下的態度,也跟著開始轉變了!
所以呢,回觀我們現在的生活世界裡哦,我們無時無刻的,在接觸各種媒體給我們的各種訊息,而這些訊息似乎都在給我們傳遞出某些價值觀。
你深信的那些價值觀、你認同的那些人、事、物;甚至是你深信的信念,你真的確定是出於你自主的選擇,還是其實是被「社會認可」所操弄的呢?
那麼如果不要談這麼大的理念價值觀,我們談細一點的,我們在行走江湖的過程裡,我們都需要跟別人合作、商務上的合作、生活上的合作。
小到生活當中的購物行為,大到商務上面的大規模,或大金額的合作,當我們在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你的依據是什麼?
我遇過很多人哦,他嘴巴上講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仔細的推敲,它背後還是憑感覺啊!那他感覺的依據是什麼?就是~大家是不是這樣做啊?那這不是社會認可嗎?
可是如同前面說的,如果你認可的基礎,就是建立在被操作的前提底下,那你要如何去做出,對你相對最適當的判斷呢?
所以我每次在面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都覺得我們先不要去說,怎麼樣謀取自己的最大利益?我們先去談怎麼樣能夠退一步的保護自己?
尤其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裡,跟別人相處互動,你如何去判斷別人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呢?
人的存在為了追求「社會認可」,我們常常會去丟一些煙霧彈;比如說你明明很討厭眼前的人,但是你會陪笑臉,這個部分叫做「社會適應」的意義。
可是如果回到真實的利益呢?你眼前的這個人,他給你訊號,到底那些可信?那些可靠;而那些值得推敲,或者是懷疑呢?
如果你赫然發現,你都是「憑感覺」的話,那麼你有很高的機率,就是被操弄的呀!
所以當你聽到這裡,對於那種廣泛的宣稱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你應該如何或不應該如何?
多那麼一點警覺性,如果願意的話,進一步怎麼樣去學習,去判斷別人的言下之意,跟言外之意,並且透過適當的問句,去取得更多的資訊,進一步可以達成共識,退一步可以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
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都會知道哦,我有一門課叫做【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正是用有系統的方法,在這一個方面給你前進的幫助。
所以在這邊特別跟你分享,下一期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在10月13號開課,那為什麼要這麼早跟你說呢?
因為10月13號的這一門【高難度對話】課程,是我在2020年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的農曆年之後了!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而且有很多在職場上,要面對很多溝通情境,無論是領導管理,還是對外的協商談判,都跟我說這門課給他們最具體最真實的幫助。
我想回到今天談的「社會認可」,我們無時無刻的,都在追求認可的最大公約數;但是我們也要隨時隨地的去警醒,這些認可到底它的依據是什麼?他適合你嗎?
我們既不能成為這個世界的局外人,但是我們又不能「不假思索」的去認同這個世界,告訴我們的一切!
聽到這裡,覺得做人有點難哦?但是其實做人不難,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學會一些必要的方法。
因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你能夠在生活裡,取得最大程度的認同,但是又不迷失在追求認同裡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還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10月13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是2020年的最後一期,錯過的話,你就要等到明年的農歷年之後了!
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在10月13日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如何跟 高中生溝通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一、校園傷人事件,凸顯青春期孩子的感情困擾,現代父母可以怎麼關心孩子?又該如何靠近孩子?
二、基本上,孩子能堅持、有毅力是好事,然而該把「毅力」用在哪裡,可以怎跟 孩子談?或是如何討論?
三、為何青少年這麼害怕被拒絕?對他們來說,拒絕意味什麼?
四、如果重來一次,兩個高中生可以怎麼做,是更好的方法。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