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級訪賓接二連三 + 台美關係及美國政治近期整理】
.
這陣子每天都有很多新聞值得分享,我們來幫大家整理一下近期的新聞。
.
.
▍台美經濟對話展露曙光
.
首先,在經歷了衛生部長Azar訪台、捷克議長訪台的兩大外交訪賓團之後,美方宣布將召開供應鏈重組的會議,並且有消息指出,將由國務院次卿凱克拉奇(Keith Krach)於17日至19日訪台,主持「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US-Taiwan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Dialogue)。在中美經濟可能朝向「脫鉤」的趨勢之下,近期美方積極促成各種供應鏈重組的對話,台灣很顯然也是在這一系列討論當中。
.
同時,凱克拉奇本次訪問台灣,據稱將在19日上午出席前總統李登輝於淡水真理大學舉辦的告別禮拜。所以說,美方還真的派了一位現任國務院高層級官員來當特使弔唁。(註:次卿是國務院的第三把手。除了國務卿、副國務卿,一共還有六位次卿。凱克拉奇主管經濟發展及能源環境事務。)
.
.
▍中國國民黨決定開始推動反美豬公投。
.
雖然沒有明講,但這就是反美公投了。
.
最近剛好有好幾個評論者,如小笠原欣幸教授(https://pse.is/umrff)、記者野島剛在討論台日關係發展的文章中指出,台灣的反核食公投通過後禁止日本福島五縣的食物進口,非常顯著地阻礙了台日關係的發展。
.
接下來政府肯定需要好好處理這樣的議題。美豬議題之所以高度政治化,就是因為我們從陳水扁、馬英九政府以來,多次答應了要開放,結果面對國內大幅反對之後又說不開放,幾次一來一往之後,美豬就變成美方貿易談判的「前提要件」了。
.
上個月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就致信給德州挺台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表示,台灣過去承諾要解決這個問題,但卻遲遲未果,認為台灣採取貿易保護主義,製造貿易壁壘,所以暫不考慮與台灣簽訂FTA。
.
.
▍水門案記者爆炸性新書出版
.
本週有幾本新書出版(川普前律師柯恩、前白宮發言人桑德斯),以及新的爆炸性資訊(柯恩書中證實之前一些川普的醜聞、桑德斯書中爆料川金會時金正恩曾煞到她)。
.
最受關注的是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的新書「盛怒」(Rage,部份書摘:https://pse.is/veq2x),內容整理了他和川普總統的各次訪談對話,而他也在近日公佈了一系列採訪時的錄音檔(據說總共有9小時長)。
.
其中最震撼的新聞是,川普其實在一月底就已經知道武漢肺炎(Covid-19)的嚴重性,但他刻意一直向美國人民講說這就像流感一樣,一點都不嚴重,儘管錄音檔中他說這個新病毒很致命、比流感更糟。事後川普對外表示,他這樣說是想要給人們信心,他是美國的啦啦隊隊長。
.
書中另一個爆炸性的消息是,2017年的時候北韓和美國之間情勢一度緊張,差點要使用核武。使得當時的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不時前往附近的教堂祈禱,甚至睡在自己的衣櫃裡就怕北韓飛彈突然打來。不過到了2018年的川金會時,兩國關係似乎稍有修補,川普不時對外表示與金正恩之間的好關係,好到書中提到,金正恩曾跟川普分享如何暗殺掉自己的叔叔(???)。
.
伍德華就是當初寫水門案的記者,在新聞界地位崇高,兩度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他先前出過一本暢銷書:《恐懼:川普在白宮》(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https://pse.is/vl5cz),內容是談川普政府內部運作的各種混亂狀況。重點是,即使出過這樣一本書,川普後來還是繼續給他訪問18次,講了非常多東西,所以新書當中可以看到川普對很多事情的直白想法。
.
.
▍國土安全部吹哨者
.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於週三釋出一份報告,內容是國土安全部的一位「吹哨者」官員指控上級刻意淡化俄國對選舉干預的威脅,以及淡化「白人至上主義」組織在各地的暴力舉動。該報告指控國土安全部副部長肯·庫奇內利 (Ken Cuccinelli)指示下屬修改情報評估,使白人至上主義的威脅看起來變得不嚴重,並且刻意加入有關「暴力左翼團體」和反法西斯組織(antifa)的訊息(中文版報導:https://pse.is/uzz39)。
.
.
▍川普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
一名挪威國會議員提名川普為下一屆(2021)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主要理由是達成了以色列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之間的外交協議。隨後,有瑞典國會議員也提名川普,主要理由是達成了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的經濟正常化協議。川普在2018年也曾經被提名。
.
註:根據諾獎官網數據,2020年的和平獎一共有318位候選人,2021的和平獎將在明年十月公告。提名的資格是:國家元首或國家級的國會議長,大學教授、外交政策研究機構所長、過去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成員,都有資格提名。提名不需先接受邀請,只要在提名截止日期每年的2月1日之前提出,提名就會被接受。
.
.
▍騰訊也將被美制裁?
.
自從川普政府提出制裁TikTok之後,微信也被視為下一個目標。微信的母公司騰訊(Tencent)展開遊說攻勢,砸重金聘請說客,以遊說白宮方面取消制裁微信的計劃。說客團隊領銜的是一位重量級人物:美國前眾議員羅伊斯(Ed Royce),這個消息對許多關注美中台關係的人來說是非常震撼的,因為羅伊斯是一位非常友台的國會議員。他曾任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長達6年時間(2013-19),中間推動了很多友台法案。羅伊斯被視為共和黨強硬派人物之一,2017年,他退休前曾率團來台訪問。他的妻子瑪莉(Marie Therese Porter)目前是國務院負責教育文化事務的助理國務卿(https://pse.is/ukclk) 。
.
註:提醒一下,華為禁令將在下週二(15)生效。整個供應鏈影響深遠。
.
.
▍中國外交部提「資訊安全倡議」
.
與上一點相關的是,最近中國外交部突然提出來一個「資訊安全倡議」,很顯然是要跟美國的「乾淨5g網絡」打對台,主要內容是要求各國不可以監控及偷竊其他國家資訊(針對美國而來)。最近美國商會跟台灣商會發了聯合聲明,美方倡議之後如果談判台美自由貿易協議時,要特別洽簽「數位貿易」的協議。這也是近期美國跟日韓、加墨簽協議時都會談到的。很顯然在數位資訊科技方面,是接下來美國與中國對抗的重點(台灣在科技方面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
.
.
最後我們來推薦一下,捷克議長在政大的演講內容,談自由、真理和正義:https://pse.is/wdq4b。
.
.
✨ 抖內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觀測站podcast:https://ustw-spiceup.soci.vip/
如何獲得盛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在這樣一個充滿缺陷的世界裡,若你有幸遇到真摯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時候,我們連對自己真誠都做不到。
我們若能深刻認識自己,並探索自我心靈的本質,也許就能找到那把開啟外部世界的鑰匙。
原來,這把鑰匙就在我們手裡;所有距離都從我們自己的心出發。
取自《青春正效應》
----------------------------------------------
最近我認識的兩位朋友,彼此的關係疏遠了。還好,他們都保持著風度,沒有相互攻訐,也沒叫身邊的朋友要選個邊。
這段友誼難放下,是彼此曾經深刻地相互陪伴。然而,就像地球人常出現的戲碼,距離太近了,關係反而崩解。
我一再提到,關係親密之後,我們對對方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期待與投射。慢慢會有一種:你不懂我,就是沒把我放心上;你不讓著我,就是不再對我好…
所以關係越是親密,界線越是要清楚。感受是一件事,我們用什麼行為,去回應我們的感受,形諸於外,如何回應對方,那是我們要充分地為自己負責。
關係可以親密,也可以疏遠,也可以老死不相見。距離非常緊密的關係,不一定是因為歡喜;講話可以口無遮攔,也不一定讓人自在。
也可以不面對啊,也可以讓自己被誤會啊,也可以任由關係如四季遞變,新生或死亡。本來就是一場遊戲,曾經一起玩過一場,真心誠意地,那就相互感恩與祝福吧!
能感恩與祝福,關係才能好好收尾,減少糾纏。退出關係也不是輸,別把輸贏套在這種自自然然的變化,輸贏便是一種抓取,這種抓取常讓我們怎麼做,都不甘心,都有一口嚥不下的氣。
以為贏了,以為獲得了什麼,所以可以有一種「我是對的」的姿態。那麼,我們就會藉這個姿態,去掩蓋那對過去美好的哀悼,然後我們心裡有一塊,一塊我們不一定能填補的失落,終將被我們視而不見~
那些被視而不見的,都是自己啊~
----------------------------------------------
刺蝟效應:叔本華尋覓的刺蝟
【文/蔡淇華】
上大學後,在叔本華的《人生智慧》(The Wisdom of Life)一書中,讀到令我感同身受的佳句: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刺痛對方;
若彼此離得太遠,又會覺得寒冷。
頓時,我覺得自己和高中室友活生生就是叔本華筆下的刺蝟。一開始,我們挨得太近,各自的刺將對方扎得鮮血淋漓;後來我們拉開了距離,卻覺得太冷;最後,我們終於找到適當距離,不再刺傷對方,也能相互取暖。
事實上,叔本華自己活得就像一隻刺蝟。
他有能幹而暴躁的商人父親,母親是受歡迎的通俗小說家。叔本華在父親投水自殺後,無法諒解母親,一生與母親交惡,母子自此再也沒見過面。有人臆測,因為沒有體驗過母愛,叔本華恨這個世界,最後成為脾氣火爆的悲觀主義者。他一直很難找到堅定的友誼,曾比喻:「友誼就像傳說中的海怪,眾人繪聲繪影,真相卻有待證實。想要擁有一位如《聖經》所言,比親兄弟還親的朋友,可能比看到尼斯湖水怪還難!」
叔本華生命最後三十年,除了一條狗,無人作伴。他最有名的軼事,是曾因噪音問題,跟一位四十七歲的鄰居女裁縫爭執,盛怒之下,將她推下樓,導致其終身傷殘。
然而,難道叔本華不渴望另一隻刺蝟的溫暖嗎?
他曾溫情的說:「在這樣一個充滿缺陷的世界裡,若你有幸遇到真摯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時候,我們連對自己真誠都做不到。所以,毋須苛責別人,人性本就很複雜。」然而,他又曾憤世嫉俗的寫下:「人性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一個人,要嘛孤獨,要嘛庸俗。」
可見,他終其一生也曾經渴望朋友,但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距離」去和另一隻刺蝟相處。
那,什麼是「合適的距離」呢?
一九一二年,瑞士心理學家布洛(Edward Bullough)曾提出「心理距離」的美學概念。他指出,美感的產生,來自於觀賞者與藝術品之間的心理距離;若是心理距離不夠或太遠,都無法感受到美感。
布洛讓我們了解,適當的「心理距離」可以產生美感,卻沒告訴我們,多遠是太遠,多近是太近。
其實,叔本華自己早已知道答案,只是未曾實踐。他曾說:「我們若能深刻認識自己,並探索自我心靈的本質,也許就能找到那把開啟外部世界的鑰匙。」
原來,這把鑰匙就在我們手裡;所有距離都從我們自己的心出發。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帶刺的刺蝟,當察覺對方的第一根針頭已經刺痛我們心房時,一定要學會發出明確坦率的訊息:「對不起,我被刺痛了,請離我遠一點。」
然後,當對方離得太遠時,請記得不計前嫌,像我高中時一樣厚著臉皮,勇敢對死黨呼叫:「靠近我一點好嗎?我們都能夠、也都需要另一隻刺蝟的溫暖。」
.
以上文字取自
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探索自我、友誼、學習、愛情、人生的50個夢想核爆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5832
蔡淇華:把孩子的缺點化為優點,讓教育幫助孩子「原力覺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zWCIoxjCk
.
免費桃園工作坊_做一個有自我價值的媽媽(8/13、20、27早上9點到12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48454632399957/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如何獲得盛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比任何人都要親近,所以自然會對彼此抱持更多期待,也希望能獲得更多理解。一旦這種欲求碰到挫折,傷害自然也比其他關係更深。
當子女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時,父母經常會刻意引起孩子的罪惡感與撤回對子女的關愛。心理學認為,這是父母企圖控制子女的一種代表性策略。
把子女當成小孩子,或者自己都是為子女好的心態越是強烈,就越容易想控制子女,如此一來,子女反倒會與期望背道而馳,與父母的關係漸行疏遠。
取自《為什麼你替別人著想,自己反而受傷》
*********************************
各位朋友,晚安:
「有必要以愛為由,為自己的價值觀辯駁,導致在說服對方的過程中造成彼此一再受傷嗎?」
很多人回答這個問題,會很快使用對錯、黑白的二元對立邏輯。中性來說,就是一直要說明對方的價值觀是錯的、是不合適的;聽在對方耳中,則可能被視為否定、批評,甚至是侮辱了。
在這種互動中,其實常常沒有「愛」的感覺—即使不少人口頭上會宣稱自己是為了「愛」。通常這種互動大部分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價值感,或者期待自己被認同。
「你必須正視父母不會輕易改變的事實。」
父母不一定不會改變,但是機率不高。所以延續之前的文章,「期望」是「失望」的根源,看清自己的期望如何讓自己痛苦,這是我們要為自己負責的部分。
然後看見我們自己想要被父母接納、被父母認同的需要,這如何幻化成「期望」,又如何走向「失望」。試著發展一種可能性,在父母之外,找到其他讓我們能投入的關係,滿足自己的需要,或是內在能強大到,進入自我肯定、自我慈悲,那便是一種長大的過程。
祝願您,跨越期望,在渴望之處連結!
*********************************
【文/ 李東龜】
保守vs.開放,如同父母vs.孩子
我和父母的關係很不好,我覺得父母過度保守,而且每件事的做法都很不合理。每次碰到選舉時,父母支持的候選人沒有一次是讓我滿意的,但我退讓了一百步,認為父母中意哪位候選人是他們的自由。
但是,當他們無條件地批評我支持的候選人時,我就會氣到受不了。我認為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人身上是不對的,父母也應該認同這點,所以偶爾會向父母說明他們不理性的行為,但總會莫名演變成激烈爭論,大家越講越大聲,最後不歡而散。
對話從政治話題開始,最後演變成我和父母互相指責平時對彼此的不滿,之後則是進入一段互不對看的冷戰期。我後悔自己是不是不該提敏感的政治話題,也為自己對父母大小聲感到自責,但另一方面又覺得,我又沒做錯什麼,為什麼要由我來道歉?最後不僅冷戰無法輕易結束,內心也感到無比煎熬。
***
愛得越深,干涉就越多:干涉得越多,距離就越疏遠
前面我提到,嘗試改變年過三十者的行為都註定會失敗,比我們多活數十年頭的父母就更是如此了。儘管如此,你曾試著說服政治立場不同的父母走向你認為合理、理性的世界觀,但你的努力走向失敗,而你也深受後悔與自責感折磨。
你必須正視父母不會輕易改變的事實。儘管父母與子女之間越是珍惜、深愛彼此,就越會干涉對方,但希望你能好好想一下,有必要以愛為由,為自己的價值觀辯駁,導致在說服對方的過程中造成彼此一再受傷嗎?
父母與子女發生意見衝突的例子不勝枚舉。無論哪個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日常對話都不相上下,他們說話的內容大致是如此:
「找男朋友一定要找有信仰的人。媽媽活了這麼久,發現沒有宗教的人一定會背叛他人。我無法看到我女兒傷心流淚,這都是為了妳好才說的話!」
「去讀找不到工作的文科做什麼?去重考,讀醫學院才有前途!」
「你最好別肖想去唸什麼研究所。去工作至少一年可以賺三千萬(約台幣八十四萬多),要是你去唸兩年研究所,知道那機會成本有多少嗎?兩年年薪六千萬,再加上兩年生活費兩千萬,至少就有八千萬飛走了。拜託你動點腦筋生活,你以為我們是希望你這樣,才幫你付昂貴的大學學費嗎?」
「媽媽朋友的兒子去當軍官回來後,在大企業找到了工作。你學生時代的功課要比他好,但看看你現在在做什麼?看你連個實習機會都找不到,過得這麼辛苦,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唉,真傷媽媽的心!」
「你有交往的人嗎?你已經三十五歲了!現在結婚都嫌晚了,還挑什麼挑!」
「是啊,我們是沒為你做什麼,但也不能這樣無視父母吧?不是你長大成人就可以這樣對待父母!」
接下來是子女對父母說的話,你一定會覺得很耳熟:
「別管我好不好!媽又不會替我過我的人生,我有叫你生下我嗎?」
「我一定要去唸研究所,最近研究所學歷是必備條件。比起我,爸覺得錢更重要嗎?」
「我並不想成為法官,雖然依爸媽的期望考進了法學院,但這個領域並不適合我。這是我的人生,請讓我去做想做的事!」
「(媽媽已經準備好早餐,但孩子只是胡亂吃個幾口就跑出去。)我不是說沒時間吃飯嗎?還有,我到底要說幾次,我在減肥!」
「我不是叫您不要坐著擦地板嗎?您腰也不好,為什麼一直不肯聽話?上次我不是花了大錢,買了一台掃地機器人給您嗎?」
「媽,你就忍耐一下,爸這樣子又不是一兩天的事了。拜託請別再吵架了,要是真的這麼合不來就乾脆離婚吧。」
「哥要求什麼就答應他,為什麼我就不行?還有,媽別再講朋友兒子的事了,他是他,我是我,我也很痛苦!」
聽完之後,你是否先嘆了一口氣?雖然深愛彼此,卻對彼此感到失望;在盛怒下大吵之後,很快又感到後悔萬分;某一天彼此相安無事,隔天卻又再次出現裂痕。這種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就像在兩條平行線上奔跑似的。
因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比任何人都要親近,所以自然會對彼此抱持更多期待,也希望能獲得更多理解。一旦這種欲求碰到挫折,傷害自然也比其他關係更深。
***
名為控制與說服的努力陷阱
假如你此時正好與父母或子女產生衝突,就有必要注意接下來要說的事。首先,是和父母產生衝突時需要銘記在心的部分:
第一,父母絕對不會改變。以合理性為名義,要說服、改變父母數十年來猶如蜜蠟般牢固的思考方式,無疑是一種企圖引發衝突的行為。你必須接受「父母絕對不會改變」這命題,接著去思考「那麼我應該怎麼做?」反正改變不了,又何必引起紛爭,讓彼此感到不快呢?父母不是需要說服或改變的對象,而是需要理解的對象。
第二,請集中在父母想要傳達的真正意思上,並對此做出反應。父母與子女之間之所以產生衝突,原因之一就在於不是針對彼此話語中真正的意圖做出反應,而是立即對表面措辭產生反應。
正如同前面舉例的對話內容,「(媽媽已經準備好早餐,但孩子只是胡亂吃個幾口就跑出去。)我不是說我沒時間吃飯嗎?還有,我到底要說幾次,我在減肥!」這樣的說話方式並不是對媽媽真正的本意—不忍心看到子女生活這麼忙碌,想多少照顧一下孩子的心理—做出反應,而是對媽媽不理解自己沒時間、必須減肥的情況感到失望所做出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大可選擇其他回應方式,好比「媽,謝謝你一大早就替我準備早餐,可是我現在有點遲到了,所以必須趕緊出門。還有,我最近在減肥,所以可能沒辦法吃,對不起!」這種說法就是針對媽媽想照顧子女的真正意圖做出反應,所以幾乎不會像前面那樣互相造成傷害。
接下來是與子女產生衝突時必須銘記在心的部分:
第一,當你想對子女說出「你現在還小!說這些都是為你好!」時,請立刻停下來。子女如離弦之箭,箭要朝哪個方向去,必須由子女自己來決定。
請別只記得孩子小時候在自己懷中笑得很開心、接受照顧的模樣,把自己困在「有哪個父母希望子女沒出息呢?都是帶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才這樣做」的想法裡。把子女當成小孩子,或者自己都是為子女好的心態越是強烈,就越容易想控制子女,如此一來,子女反倒會與期望背道而馳,與父母的關係漸行疏遠。
第二,試圖控制子女的行為終究會失敗。當子女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時,父母經常會刻意引起孩子的罪惡感與撤回對子女的關愛。心理學認為,這是父母企圖控制子女的一種代表性策略。
如果你是會說「我們是怎麼拉拔你長大的?你怎麼可以這樣做?(引發罪惡感)」、「好啊,那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不管你變成什麼樣,我們都不會管你(撤回關愛)」的父母,就代表想控制子女的欲求非常強烈,但正如同許多父母無數次的碰壁經驗,想控制子女的努力往往只能以失敗收場。
假如你正好面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衝突,這可能會導致不穩定的依附關係,演變成一個懸而未決的課題。心理學在說明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時,經常會使用代表父母—子女情緒連結的「依附」概念。孩子對父母,尤其是對媽媽這位主要撫養者的照顧需求、擔心與主要撫養者分開的分離焦慮或害怕被遺棄的不安,要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屹立不搖。
從兒時親子關係形成的依戀,可分成安全型和不安全型。若是形成安全型依附,子女就會認定父母猶如一座隨時都能回去的安全基地,所以會克服分離焦慮,自然而然地學習到自律性與獨立性。相反的,如果形成不安全型的依附,即便長大成人之後,也會在人際關係中產生分離焦慮與害怕被遺棄的不安。
年幼的孩子想獲得父母的關愛與認可,是與自身生存直接相關也是很自然的欲求。無論基於何種理由,只要無法滿足這種欲求,它就會演變成懸而未決的課題。即便長大成人,也會試圖想從與父母的關係中去滿足它,或者出現透過他人來尋求替代性滿足的傾向。經歷不穩定型依附的人,在長大之後,有時也會出現必須摟著柔軟毯子或兒時的玩偶等物品才能入睡的特徵。
假如你此時正好和父母或子女產生了衝突,就必須去瞭解,這是從兒時累積到現在的未解課題所致,才導致同樣的衝突持續發生。只要多了這份理解,即便是現在,也能一起找到解決課題的具體方法。
.
以上文字取自
為什麼你替別人著想,自己反而受傷?:放下對他人的期待,活出內在價值,與不完美的世界和解
博客來:https://bit.ly/2Tmx3ks
誠 品:https://bit.ly/3g6yWeU
金石堂:https://bit.ly/2WO2y9d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https://www.facebook.com/ecusbook
.
已額滿 6/14已額滿_免費台南新希望健康講座_您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83251235180580/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