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三十焦慮」。
這幾年來,「儀式感」這個詞一直都很熱門,好像不管做什麼都要加入一點個人儀式,比如一個人在家也要穿得整整齊齊的,睡前要走完一整套保養流程,總是得在平凡無奇的生活中加入一點儀式,才算是對生活有熱情、不將就,或是愛自己的表現。
我覺得「儀式感」對人類來說確實是挺重要的,無論任何的儀式其實都是一種心理暗示,我們在進行儀式的時候讓自己沉浸在莊嚴的氛圍中,感覺自己切換了另一種狀態,如此一來,我們就會對當下在進行的活動更有覺知,會感到自己活得更有意義。
「儀式」同時也是維繫社會生活的重要媒介。在這方面來看,人類應該是有點過於依賴「儀式」了。在求學時期,我們每隔幾年就需要一次「畢業典禮」,象徵一個學習階段的結束,告訴我們長大了,要進入下一個更成熟、更精深的階段。進入職場之後,我們也需要各種表揚典禮,或是透過加官進爵的儀式,把「步步高升」的概念給具象化,以此來確認自己是有在繼續往前邁進的。
在眾多的「儀式」中,「結婚」大概是最重要的一個。從古至今,結婚不僅象徵兩人的愛情修成正果,也象徵著「成家立業」,人生從此進入一個穩定的豐收期,且此後的人生旅途也變得無比清晰:生小孩,養小孩,然後看著小孩上小學、中學、大學、結婚生子、含飴弄孫。整套人生旅程都給你鋪排好了,你壓根不必去思考下一個人生階段在哪裡,因為時間到了,你自然而然就會往下一個階段邁進。
我想,人類確實是非常依賴「儀式」的生物。如果沒有這些「儀式」的加持,恐怕我們都會活得特別慌張,不知道怎麼定位自己的人生,當然也就不知道下一段旅程在哪裡。
從前我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曾經因為「人生停滯」而陷入憂鬱。我身邊大部分的朋友都沒有繼續讀研究所,他們21歲畢業後就去實習,考教師,大概過個兩三年,幾乎都考上正式老師了;工作既然穩定,不必擔心經濟壓力,那距離結婚也就不遠了。而那個時候的我在幹嘛呢?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論文又寫不出,看著身邊的人通通都在往前走,而我自己又在哪裡呢?那是一種人生徹底失去「定位」的感受,我找不到自己在哪裡,遑論下一站,我根本就卡在這裡動彈不得啊。
現在想來,二十幾歲的人生畢竟是容易的。即使你懷疑人生,也不會讓你懷疑太久,無論如何,時間總會逼著你繼續往下一個流程走(人生大概就是一個大型的趕過場活動吧)。研究所終究會畢業,接著找工作或適應職場的過程雖然也很辛苦,但咬著牙畢竟也就這麼撐過來了。雖然慌慌張張,但人生不就是這麼一站一站往前走嗎?
三十幾歲,經濟獨立,人生也累積了一些獨特的閱歷,每天都過得很忙碌,但也覺得自己創造了一些價值,這條路看起來是走得愈來愈穩了。沒有人知道,「焦慮」會特別嚴重的發生在這個時候。
看著以前的同學,小孩已經養到了第三個,今年要上小學了;從前那個情路坎坷的朋友,去年終於找到了穩定的交往對象,即將要結婚了。同樣的情況又再重複了一次:所有的人都在往前走,那我呢?我在哪裡?我的下一站又要往何方去尋?或者這樣問吧,四十歲的我會在哪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我的腦中一片空白,我不知道,也無法想像。
或許,眼前的日子可以一直這樣過下去,但是沒有「儀式」的人生原來是這麼可怕。沒有任何「儀式」可以來告訴你,你在往前走,你在進步——這樣的人生似乎就只是在往下墜了。
我也曾經嘗試過把自己的生活塞滿,用各種工作或活動來營造一種自己的生活很豐富多彩的假象,但那沒有用,忙碌過後的空虛令人痛苦,我沒有一種自己在「往前走」的感覺,只是感覺到自己在下墜。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我自己是多麼嚴重地被困在「往前走」的這個思維架構中,難以自拔。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說自己不想去過那種「被安排好的人生」,特別的不服氣,為什麼我的未來就一定要照著結婚、生子、帶小孩……等這一系列的階段來走?我要開創自己的人生啊!我要定義自己的未來啊!——實際上,出社會幾年你就會知道,「被安排好的人生」是多麼順當啊,你的一生都有指引,不用靠自己去摸索,這能撫平多麼大的心理焦慮,這能給人多麼大的安全感!
如果你問我,我也必須承認,如果我能走上這條「被安排好的人生」,應該會過得比較有方向感,就不用每天在這邊思考、焦慮、恐慌。我會有一個很明確的努力目標:我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要積極賺錢養小孩,要給他安排以後的學校,可能也要存錢讓他以後出國讀書……。我會感覺到自己在往前走,可能會活得很有動力,但為了這些事情努力奮鬥的我,會不會過得比較快樂呢?我不知道。
我感覺到,我這輩子的任務大概就是要來把「一個人的生活」給想個明明白白、透透徹徹的。不是把生活給填滿就叫做精彩,不是跟著大家一起走才叫做「往前走」,我不能依靠外在的社會給我座標——我得成為我自己的座標。
如果找不到燈塔,那你就得讓自己成為燈塔,大概是這個意思。
但是,沒有方向的漂流原來這麼困難。所有人的航行都有目標,但我好像沒有目標,我可以一直漂在這裡,就這樣漂下去……但星空總會有看膩的一天,想要靠岸卻沒有任何一個岸是屬於自己的,只能繼續漂,任憑海上的霧氣吞噬自己,也許終究無人相伴……。
於是我切切實實懂得了蘇軾說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是什麼意思。一艘小舟擁有一整片江海,是無奈,是孤獨,但也是恩賜吧;漂流的人生既已註定,那也沒有別的話好說,順著洋流的方向,它往哪裡,我的「前方」,就是那裡了。
誰說一定要有藍圖才能前進?人生本來就沒有方向,「被安排好的路」不過是因為走的人多了,自然就被走出了一條路,此後人人都覺得非得走這條路不可;但走不了這條路的人,應該也不算迷失方向吧,但就是比較辛苦一點,得用自己的雙腳,走一條自己的路出來。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沒有方向,你想走哪個方向,那兒自然就成了你的「前方」。
我仍舊期待,我會像漁夫一樣誤入桃林,發現從來沒有人發現過的美景;但若無緣,就這麼順著漂下去,看最後漂到哪個島,我就想辦法在那上面安個家,這也很好。說到底,我們本來都是大地山河中最不起眼的一粒微塵,分散逐風轉,四海皆是家。
—
【在防疫時代,重新思考生活】
厭世哲學家要開課啦!!這一系列課程,我命名為「哲學是一種生活風格」。我要嘗試的是:不想把哲學當成抽象的玄思,而要將哲學放回它所生長的土壤——也就是你我的「生活」中,來探討哲學對人類生活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觀點,又能如何指引我們當下的生活行動,甚至解答生存的困境。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50的網紅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 #銷售好習慣 #銷售居家辦公 #上班的感覺 #工作節奏感 #工作的fu #工作效率 #創造儀式感 #穿上班服裝 #感覺不一樣 #時間管理 #箱型時間 #家人協調 #女性夥伴 #重質不重量 #維持工作品質 #銷售嚴禁公私混搭 #解世博 #超業攻略 抗疫即戰力| EP.08_疫情教會我們的好...
如何營造儀式感 在 Facebook 八卦
贈書直播預告_成就你的,不是別人的話語,而是自己的選擇和作為
.
▍居家學習/工作時,如何保證效率?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好的環境,好的環境能創造一種莊重的儀式感。
所以,你去教室、圖書館、自習室看書時,你所處的環境能讓你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上課前,老師說:「同學們好,現在開始上課。」這是一種形式上的儀式感。
有儀式感的學習或工作,往往伴隨著沉浸、高效和專注。
※
家和宿舍,有時不太適合學習或工作,因為很多人發現在家或宿舍根本學習/工作不進去,即使學習/工作了一會兒也是效率低下。
在家或宿舍裡,都有個東西叫「床」。只要有床存在,結果就是「要嘛你想睡床,要嘛床想睡你」。
有時候,你遠離了床,沙發替代了床,你還是擺脫不了「要嘛想睡,要嘛被睡,真正該睡時,又睡不著」的尷尬。
在家或宿舍時,還有個東西叫「手機」。只要有手機存在,結果就是「要嘛你拿起了手機,要嘛手機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跳到了你手裡」。
有時,你放下了手機,但電腦或電視替代了手機,你還是擺脫不了「看書十分鐘,休息一小時」的尷尬。
世界多姿多彩,充斥著誘惑的同時,也讓注意力成為最稀缺的資源。很多時候,你缺的不是資訊,也不是時間,而是注意力。
※
但有時候,我們必須選擇居家或在宿舍學習(比如在新冠疫情隔離期或假期),這時又該如何確保專注和高效呢?
這幾乎是每個成年人都會面臨的挑戰。今天,我用文字來分享一下自己學到的一些方法(親身測試確實有效哦)。
#建議1:學習和工作要有儀式感
居家或在宿舍學習時,濃妝豔抹,打扮得性感妖嬈,是大可不必的。
但如果你整天都是一副邋遢的樣子,甚至好幾天也不洗頭,好不容易有個看書的心情,思考問題時,摸了一下頭,全是「髮油」……
請問,你還有心情學習或工作嗎?
你的一天怎麼過,大概一年就怎麼過。
居家學習時,首先建議你準時起床,洗臉、刷牙後,穿戴整齊。至於是否略施粉黛,那就看是否需要視頻露臉了吧。
不要穿著睡衣學習或工作。穿著睡衣確實舒服,但因為沒有「外界信號」或「參考物」的提醒,你可能很難區分自己到底是居家生活狀態,還是學習或工作狀態。
居家學習/工作時,也要像去教室上課或去公司上班一樣,換上能見外人的衣裝。
這種儀式感,會帶你進入一個學習/工作的狀態。
#建議2:創造學習或工作專屬區域
避免在休息區學習/工作,同理,也避免在學習或辦公區休息。
如果你家房間多(比如家中有書房),就把書房當作你的學習或工作場所。早上起床後,離開臥室,穿戴整齊,進入書房,就相當於你進入教室或公司開始辦正事了。
當然,如果經濟條件有限,沒有書房,那就想辦法開闢出一塊學習或辦公區域,比如在陽臺上、廚房裡或牆角邊擺上桌椅。
如果家裡還有其他人讓你無法專心,除了直接打一架這種解決方式,還有個東西叫「降噪耳機」,你可以參考一下。
在遠離溫暖柔軟的床或沙發之類的地方學習,營造學習或辦公的專屬環境,這是儀式感的延續。
#建議3:給時間打標籤—休息、吃飯、學習或工作
好的人生狀態,應該是該學時不辜負書本,該玩時不辜負青春,該吃時不辜負美食,該睡覺時不辜負床。
因此,你需要給自己的時間做規劃、排行程,在正確的時間做該做的事。
前一陣子,我在這方面就失手過。事情是這樣的,我在家時,看著看著書,突然就想在沙發上躺一小會兒,躺下來就想打開電視或手機看一小會兒,休息一下……
然後,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無法保持專注,這是居家學習或工作最大的挑戰,但愈是有挑戰,也就愈考驗一個人。
像我這樣的笨人,唯一的聰明之處就是知道自己不僅笨,而且自制力差。但日子總要繼續,很多事無法拖延時,只能硬著頭皮去找方法。於是,我去網上搜索,並篩選了自己親測有效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簡單來說,就是用一些類似「番茄工作法」的時間管理方法,來區分學習/工作和休息時間。
以二十五分鐘為一個時間單位,在這二十五分鐘內,要嘛只把手機作為學習/工作的工具,要嘛就把手機調成靜音。在番茄鬧鐘響起之前,專心學習或工作。
二十五分鐘後,休息五分鐘。可以伸展一下你的老腰,活動一下你的老胳膊老腿,或者響應一下「大自然的呼喚」,上個廁所。
然後進入下一個二十五分鐘的學習/工作時間單元。
中午十二點到一點可以自己做飯、吃飯、飯後休息。如果要午休,個人建議睡二十多分鐘即可。不建議午睡太久,因為一般情況下,午休時間太久就可能進入深度睡眠。睡得太香了,一個下午腦子都不靈光—就是那種你明明醒著,但還是睡著的狀態。
下午可以看書、聽課、學習或工作一直到六點或七點。下午的學習或工作結束後,如果想透氣,就戴上口罩,到外面走走,感受一下遠方春的氣息。
晚飯後,可以繼續學習或工作,也可以換上性感或「卡哇伊」的睡衣,結束學習或工作,進入居家休閒狀態。
其實,給時間排行程,依然是儀式感的延續。
#建議4:省思總結和獎勵機制
每天睡前,可以省思一下當天的學習或工作任務完成得如何,規劃一下第二天的目標。
在省思中及時調整,切斷干擾源。在不斷調整中,總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沒有誰一開始就能在居家學習或工作方面做到盡善盡美。
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收穫成長的快樂也是一件樂事。而且,你也可以在完成了當天的學習或工作任務後,獎勵自己去做點喜歡的事。
※
你認真對待生活,生活也不會怠慢你。
兩個孩子同時聽相同的網路課程,一個穿戴整齊,背著書包去圖書館或自習室聽課學習,另一個悠哉悠哉趴在宿舍的床上聽課;一個端坐在電腦前聽直播參與互動,一個睡眼惺忪地開著幾倍速聽重播;一個認真記筆記再反覆重播,直到搞懂直播中未能聽懂的知識,一個只是聽了一遍就以為自己什麼都會了。
時間長了,你會發現,注重儀式感的前者要比隨隨便便的後者優秀太多。
你不認真對待生活,就等著生活來糊弄你吧。
有儀式感的人,懂得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天。因為你的每個今天,都是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
有儀式感的人,懂得努力把平淡的每一天都過得精緻無比。因為你的每個今天,都是生命中獨有的一天。
有儀式感的人,懂得「work hard, play hard」(努力工作,盡情玩樂)的道理。即便偶有失落,但你在回首往事時,還是能看到儀式感在生活中留下的軌跡。
.
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主要有兩點:
■ 儀式感的重要性
■ 自律能帶著我們走向心靈的自由
.
討論書籍:
《#我的努力_只為自己的海闊天空》
作者:石雷鵬
直播時間:
6/13(日)晚上9點半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如何營造儀式感 在 張韶涵 Angela Chang Facebook 八卦
張韶涵純粹巡迴演唱會-台北站!
2016/7/23 (六)
演出地點:臺北小巨蛋
啟售時間:2016/6/9 (四) 上午10點
購票方式:KKTIX及全台全家便利商店
http://imclive.kktix.cc/events/2016angelazhang-d449
票 價: NT$3600/3200/3000/2800/2500/1800/1500/800 (對號入座)
✨時隔六年全新啟程 再度華麗『攻蛋』
📣華語流行天后張韶涵『純粹』世界巡演臺北站 7/23臺北小巨蛋開唱
✨張韶涵雙喜臨門 攻蛋新歌相隨 歷時兩年半全新專輯七月發行
📣奇幻音樂旅程途經成都上海廣州 獲得好評如潮
✨今日舉辦記者會『純粹』冰雕象徵滿分誠意+滿分努力
📣臺北站6/9於KKTIX及全家FamiPort正式開賣
http://imclive.kktix.cc/events/2016angelazhang-d449
華語流行天后 張韶涵 Angela Chang『純粹』世界巡演,去年10月自成都啟程,途經上海、廣州,終於來到『家鄉場』臺北,即將於7/23登上臺北小巨蛋華麗開唱!此次演唱會不僅是『純粹』巡演台灣唯一場次,更是張韶涵時隔6年再度『攻蛋』,再加上她睽違2年半的全新專輯,也將隨登蛋而引爆發行,對她本人和歌迷都意義重大,令人引頸企盼!巡演自啟動以來就倍受關注,首站成都挑戰3萬人戶外體育場,話題 #純粹張韶涵#高居微博熱搜榜前三名,引發熱烈討論,上海站和廣州站同樣票房火爆、好評如潮。今日(6/6)『純粹』臺北站召開盛大記者會,張韶涵與巡演主辦方IMC Live Group代表共同完成開票儀式,並宣佈『純粹』臺北站門票即將於6/9(本週四)上午10點在KKTIX及FamiPort正式開賣!
小小身體卻擁有高亢嗓音,不斷挑戰自我的勇氣和滿滿正能量,一直是張韶涵帶給大家的印象。暌違6年再度『攻蛋』,今天Angela一登場就和大家分享了此刻的心情。在上個月底剛剛結束的廣州演唱會上,Angela真情流露,一番真摯誠懇之言令歌迷當場感動落淚:『我想把最好的自己放在作品裡面,透過音樂、透過戲劇來告訴你們,我從來都沒有忘記你們。這是一個相互的鼓勵,希望當你們傷心難過的時候,聽到我的音樂,可以更堅強地走下去。』Angela也一直表示,這次『純粹』巡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歌迷準備,希望展現給大家一個不忘初心、純粹做音樂、純粹唱歌的自己;同時表達對十年來一路陪伴的歌迷朋友的真摯感謝。
『純粹』走過成都、上海、廣州三城,積累眾多良好口碑,歌迷紛紛表示,一場演唱會的時間,彷彿與Angela一同穿越了華麗奇幻的音樂之旅。以“宇宙時光機”概念設計的舞臺,搭配“魔鏡”LED、美國升降、鐳射等高水準特效,營造出冰雪森林、電音派對等專屬於Angela的音樂場景,為觀眾營造出極致視聽盛宴。2015全新發表的單曲《還記得嗎》也在演出現場驚喜曝光,弦樂版的深情婉轉,搖滾版的青春活力,都令觀眾如癡如醉。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是Angela親自參與作詞並獻給歌迷的作品,每一次演出,全場整齊的大合唱都令人動容。此次回到臺北開唱,Angela是否會為久違的家鄉歌迷加碼準備更多意外驚喜呢?一切都將在7/23的小巨蛋揭曉,敬請期待!
此次『純粹』巡演與在世界各地擁有豐富演唱會經驗、以精良節目製作而著稱的IMC Live Group合作,在今日記者會上,主辦方更為此次臺北演唱會準備了貼心又獨特的售票啟動儀式——Angela與主辦方代表Danny一同將『純粹』二字的冰雕注滿,象徵大家為『純粹』投入一百分努力+一百分誠意,並預祝6/9門票開賣氣勢如虹,瞬間秒殺!同時主辦方也送上精心製作的『純粹』巡演主視覺翻糖蛋糕,祝福Angela臺北演唱會完美成功。
摩羯座的張韶涵,不管做什麼都是最堅持、也是最用心,自從上張專輯<張韶涵Angela Zhang>升格老闆娘,並自任專輯總監,看得出她全新掌握演藝事業的企圖心,睽違2年半,她即將又端出全新音樂作品,此次她會如何呈現自我,更是讓粉絲望眼欲穿,Angela希望多年來不離不棄的粉絲看到她的全新視野,所有的概念和曲風都由她發想、統籌,而她也對大小事事必躬親,就是要給粉絲朋友最純粹、最貼近的張韶涵,新專輯預計也伴隨小巨蛋演唱會在七月推出,屆時熱愛張韶涵的粉絲們真的有福了,耳裡聽著張韶涵的新歌,眼睛在小巨蛋與她注目相望,粉絲千萬不可錯過!
『當你純粹唱,當我純粹聽,當我們一起尋回,最初最感動的記憶。』2016張韶涵『純粹』世界巡迴演唱會臺北站,7/23臺北小巨蛋華麗開唱,門票將於6/9上午10點在KKTIX 及FamiPort正式開賣!更多本次巡演資訊,請隨時關注全程主辦IMC Live Group官方宣傳平臺。
如何營造儀式感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評價
#疫情 #銷售好習慣 #銷售居家辦公 #上班的感覺
#工作節奏感 #工作的fu #工作效率
#創造儀式感 #穿上班服裝 #感覺不一樣
#時間管理 #箱型時間 #家人協調
#女性夥伴 #重質不重量 #維持工作品質
#銷售嚴禁公私混搭 #解世博 #超業攻略
抗疫即戰力| EP.08_疫情教會我們的好習慣 |【銷售維他命特輯】
各位朋友,解老師想瞭解一下大家在居家辦公期間,有上班的感覺嗎?
這其實是個滿重要的問題 :
若在居家辦公期間,你有上班的感覺的話,其實你會滿有效率的,你一樣會有你工作的節奏感或工作的fu。
若你在居家上班期間,沒有上班的感覺的話,那其實就比較容易荒腔走板。
如何在居家辦公期間,讓自己有上班的感覺呢?
解世博老師有兩招分享給各位:
(1)儀式感:
解老師以自己生活來舉例,說自己居家辦公的前兩天,過得一團亂、一團糟。
後來老師想想也知道為什麼過得很糟很簡單,理由很簡單,在家穿個內衣、穿個內褲在家裡晃,也難怪會幹一下在家裡才會發生的事情,對嗎?老師一想,居家辦公要一段時間耶,這樣下去不行,於是,他就自己想了一個方法,叫做「儀式感」,一起床就刷牙、洗臉、穿襯衫、吹頭髮跟抹髮蠟,經過這樣的實驗過後,還真的感覺不一樣了捏!
除了老師本人,也要求家中的孩子一起力行,居家上課要穿學校該穿的衣服,讓老師在螢幕前看到我們像個樣子,因此大家一起實施這樣的儀式感,老師實際體驗後感覺真的差很多。
此外,老師也把這個方法分享給一些朋友,女性朋友開始跟老師回饋,覺得老師這招還真管用耶,感覺比較有上班的fu了!
(2)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一向是個大挑戰、大課題,為了避免被家中太多雜事干擾,老師開始利用「箱型時間」來分配家中上班的時間,替自己規劃明確的工作時間,只要在這段時間,當老師進到書房,角色就立即轉換成公司的老闆,時間管理把他分配好。
若你是女性,不僅要上班還要顧老公、顧小孩、甚至要整理家務,這樣就會更辛苦了,因此,老師在此的建議是「重質不重量」,能否和配偶溝通好,每天固定期間讓自己好好、認真的上班,這樣那兩個小時的品質,就有機會維持得很好啦!?
千萬不要一下子摸公事,一下子摸私事,這樣你反而會搞混,這樣的混搭是不OK的。
所以囉,當居家工作有上班的感覺時,你會發現那個士氣、fu都完全不同。可以透過1.創造儀式感。2.做好時間管理、時間配置:跟家人協調切割好時間分配。這樣子,應該就不至於亂了套了,加油,各位夥伴們。
00:00 - 開場
00:08 - 解老師問大家在居家辦公期間,有上班的感覺嗎?
00:36 - 解老師分享在居家辦公期間,讓自己有上班感覺的方法
04:25 - 解老師給女性夥伴居家辦公的建議
05:05 - 結論提醒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E0qdkRgdkg/hqdefault.jpg)
如何營造儀式感 在 如何在家簡單營造儀式感的情人節驚喜 - YouTube 的八卦
用块拼图给闺蜜的#仪式感马上就#情人节了不能让我的老闺蜜羡慕别人虽然她没有男朋友但我会陪她到岁#礼物#送给闺蜜的礼物#拼图#好物分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