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真 的 好 累
其實連我員工都問:T妹自己本身就很賺錢,好比寫真書已經印好,為何不賣?
妳做整合行銷公司,容易吸引一些有的沒的,只是假借名義來打擾妳⋯ 不然就是沒錢要妳免費替他做事,一堆有的沒的,而且妳本來就應該只專攻有錢的廠商。
我回: 這是我的使命!不知為何,我覺得在特別時期,看到很多中小企業快倒,我內心覺得很難過,我又不想他們用僅有的錢,做宣傳只是到處買廣告沒事實質效應,常看他們在網路求助,連我最愛去的許多店都經營不善,其實廣告成本不用很高,就可以有效益,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就算我們的客戶資金不多,我也是希望幫他竟可能的包裝。
很產業只知道削價競爭,省這個省那個, 最後比價錢比不完,因為比他便宜多的是,送東西也是要聰明技巧,太多人忽略了包裝。
好比你運用媒體效益,你會覺得要花錢ㄟ!但如果因為包裝會帶來更多的客戶與資金,你在乎錢嗎?
甚至很多客戶連像樣的封面都沒有,一開始給人感覺廉價,客戶會有信心給你做服務嗎?行銷包裝很重要,還有 我有辦法直銷幫客戶銷售出去,用更聰明方式,不是單一管道,臉書或蝦皮叫賣,請問你要賣到什麼時候?今天T妹可以這樣做,因為我夠紅,我就算放蝦皮,我一樣賣我隨便灌粉就好。
一堆人連像樣網站都沒有,我在澳洲開店時,我網站做超漂亮,一堆人直接網站買整個昂貴package 動則幾萬台幣,一堆都是沒有來過的⋯ 是什麼給消費者信心?就是包裝。
台灣人喜歡省這個省那個,甚至覺得自己了不起找到免費管道,但行銷分很多層面,只知道比便宜吸引貪便宜者,結果利潤少的可憐,員工都變廉價勞工。(不要以為老闆賺很多,其實
都沒什麼利潤,因為你的行銷模式錯誤。)
就算你裝潢很漂亮,不知如何帶客人進來也是沒用。
因為我這裡是一條龍服務,也就是我這幾天累的跟狗一樣,一天只睡幾個鐘頭。
今天我能幫助更多人,是我的榮幸!甚至大方給出免費半年行銷顧問,這不會因為我覺得累而停止,當然我員工爆忙,如果你是即將要創業、或已創業找T妹沒關係,如果不是請勿佔用我們的官方line等,一直吵要交朋友,那不是我個人的!
其實台灣產業這幾年,有錢人幾乎都外移不投資台灣,也就是高房價窮人多,我目前已經幫許多公司的產品推廣到國外,與運用我人脈資源,不是只有銷售台灣。
不然只吃台灣市場,相信很有限⋯ 我也正在幫一些業者在海外擴展加盟連鎖,當初的珍珠奶茶,一行銷海外超貴搶翻一樣有市場,也就是商品飢渴程度與獨特性也很重要。
不是別人做你也做,那你有什麼特色?也就是很多人缺乏的,我最近忙翻天,幫許多客戶重新擬定特色出來,讓他的商品脫穎而出,很多步驟是需要花腦袋的,而不是只是幫忙投放廣告而已。
行銷公司可以分很多種類,大多只要賺你的錢,看哪裡他的利潤高,就幫你投放多點,他完全不管你的產業架構,重點是你東西壓貨怎麼辦?!他絕對不會替你行銷出去,因為不划算,要你投放廣告他這樣直接賺的快,誰會幫你幾百元一個個銷庫存,然後你給他幾十元利潤,人家做生意就是要快賺錢,你也不能怪他們。
而T妹甚至可以幫你減輕庫存的壓力,用多種管道,甚至找代理商等等跟你批貨,直接銷出去!我會深入每一位客戶,瞭解需求及客製化服務。
沒錯 我很累⋯ 我在其它平台都沒有機會打廣告,光這幾天自己臉書發文,我的員工就已經忙翻天了!嗚嗚 我要還要努力徵更多員工。
每天一樣釋出幾個名額,免費你的專屬半年行銷顧問。(我的使命不會改變)
e-mail 👉coop@ttlove.me
Line ID👉 @tt52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Asto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談工作▍[email protected] 想聊天/看貓去IG ▍https://goo.gl/HZhvP3 還有其他社群要不要看都沒差▍ FB●https://goo.gl/JRmIum blog ●http://goo.gl/3571Ul wibo●http://goo.gl/uY6...
如何在國外網站買東西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開始明白,一個人要學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那些一直把原生家庭當做不肯成長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藉口,很多時候都會惡性循環。
生而為人,我們的人生裡總是會遇上不同的挫折與難處,如果說青春期以前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自己因為出身而造就的性格,那麼當我們成人以後就應該有責任為自己的性格負責,與其一直叨嘮著自己是個不被愛不幸福的受害者,不如換一個角度嘗試著去改變什麼。
很多時候,抱持著受害者的心理,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我們自己,你總覺得這個世界是欠你的,但是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沒有反應過來。
取自《我們生來就不是為了取悅別人》
*********************************
各位朋友,早安:
會拿這位作者的文章來討論,是因為討論原生家庭,有朋友的立場是,有人「一直把原生家庭當做不肯成長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藉口」。「藉口」確實是一個語氣比較重的文字使用方式,但這確實代表某些朋友對原生家庭議題的立場。
其實,就摘文舉的例子來看,我們還是看得到,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那是很難被忽略的。
即使是長大成人,不少人還是跟原生家庭緊密相連,抽拔不開。尤其房價很高,為了節省開支,成年子女、單親家庭,還是可能跟原生家庭同住一個屋簷下。
「過去原生家庭的事情我沒有辦法也不需要去負責,但是從現在開始,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要為自己負責……」
從這一段作者的文字,大概可以知道,在態度上的某些差別。相對來說,有朋友是認為,自己要為原生家庭負責,這也是原生家庭的力量依然強大的原因之一。
我因為跟不少家庭相處,也確實知道經濟獨立、情感獨立,並不容易。有些人因為身體病弱,有些人依然仰賴原生家庭的資源過活,但有人靠自己就過得不錯,這難以一概而論。
如果人要充分為自己負責,能經濟獨立、情感獨立是一種重要的階段,但我猜,也不一定是唯一的方式。
我個人常藉著不同的文章,去拉大我的視野,試著涵容,並且接納不同人與事的存在。祝願您,能為自己負責,並且走出受害者角色!
.
在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兩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你總以為自己是受害者
【文/ 達達令】
1
先說一個面試的故事。
M先生經營一家遊戲公司,有一天面試了一個行銷部門的女生,各方面條件都不錯,最後他提問了她的興趣愛好,照理說到了這個地步也算是心裡認定這個人了,這時候女生慢條斯理的回答說,我最大的興趣就是養生,喜歡研究美容延緩衰老偏方,每天晚上九點就要休息,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不需要加班的工作,因為我下班要回家自己做養生晚餐了。
面試結束後M先生就把女生送了出去,也沒有再安排人資的同事聯繫她。
一個星期後這個女生發了一封內容很長的郵件到M先生的公司官方郵箱,大概意思就是希望能夠給她這個機會,如果是因為之前說不願意加班的關係,她願意妥協,M先生看到人資轉發過來的郵件之後,禮貌的回覆了這個女生,但還是拒絕給她這個機會。
事後我問 M先生為什麼,M先生說,公司需要一個行銷的人,在這場面試的對話中,即使這個女生各方面的經驗都不錯,但是回歸到她的性格來看,一個在二十五歲還不到就開始集中精力於養生的人,那她心裡的節奏與狀態肯定是慢的,這種慢會造就她性格上的一種慢,但是行銷部門主要就是活躍氣氛的,所以我希望有其他更好的人選。
我繼續問,如果她性格上跟職場狀態上不一樣,比如說像我性格比較慢熱,但是在工作環境裡就會切換成活潑外向的角色,這樣就下定論會不會對她不太公平呢?
M先生回答,找工作本來就沒有什麼公平可言的,而且這個女生的郵件裡還告訴他其他事情,大意是女生從小父母就離婚了,因為父母是老少配,母親的年紀比父親大,所以從小到大在她的意識裡,一直覺得是因為父親嫌棄母親不夠年輕貌美,所以拋棄了她們母女,以至於女生在如今心裡惦記的事情就是害怕老去。
M先生補充了一句,你說聽到這個故事後,我又怎麼敢讓她進來公司呢?聽完這一番話我覺得很感慨,一是覺得這個女生太過於掏心掏肺把自己的隱私告訴了一個陌生人,更何況是找工作這件事,更沒有必要拿出來作為獲取一份工作機會的籌碼,因為但凡有一點經驗的人都知道,職場是個講情更是講理的地方,以一份工作能夠提供的薪水及成長收穫而言,萬萬還沒有到要把自己的家庭故事往事經歷拿出來交換的程度。
第二點讓我覺得感慨的是,我身邊很多這樣因為原生家庭因素而造就的「受害者」,這樣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認為自己是被逼的。
***
2
我有個關係還算不錯的小學同學,雖然後來因為讀書工作分開很久,但還是經常聯絡,從小到大她就是一個很膽戰心驚的女孩,班上有任何同學欺負她也不敢反抗,因為每次回到家裡她告訴自己的母親說在學校受欺負了,母親的第一反應就是,肯定是你做錯事情在先,然後母親會接著嘮叨,我們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不要輕易跟別人起衝突,安安全全把日子過好就可以了。
時間久了,這個女同學就再也沒有跟母親抱怨過受欺負的事情了。
大學畢業之後,女同學沒工作多久就結婚了,在家當全職太太,她的原話是:「我自己的童年得到的愛太少了,所以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變成這樣另一個可憐的我。」於是後來的日子我會偶爾陪她聊天來消遣她的寂寞。
有一天她在通訊軟體上告訴我,說自己孩子的性格越來越暴躁了,怎麼管教也不聽,因為這樣她的先生也很生氣,認為她全職在家都沒有把孩子帶好,婆婆也說要把孩子接回老家去,不再讓她照顧孩子了。
一般遇到這種難解的家事,我是不敢也不會輕易開口給建議的,我還沒有結婚但是我的哥哥有家庭有孩子也跟我的爸媽住在一起,我身邊也有關係好的同事偶爾跟我抱怨一下家裡的各種矛盾,所以我知道每個家庭都有難念的經。
我沒有馬上給答案,只是慢慢看著她打字過來,看看能不能整理出一點想法來,果然,在一個小時的滿滿文字之後,我發現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她跟先生以及婆婆對於孩子教育態度的不同。
比如說孩子在公園裡跟其他的小朋友玩耍,大人們就會在旁邊聊天,每當女同學的孩子跑過來告訴媽媽,說被別人推倒了或者搶東西了,女同學總是第一時間安慰自己的孩子,說寶寶這不是你的錯,你沒有做錯事情,媽媽會幫你討回公道的......
這樣一來時間久了,孩子的性格越來越蠻橫,對身邊的孩子的舉動也越來越放肆。我小心翼翼的詢問她,孩子每次被人欺負了你都喊著要替他討回公道,你的想法是什麼呢?
女同學告訴我,一是覺得自己身為一個母親,要表現出是孩子的大樹是靠山的角色,這樣孩子知道我是永遠會在背後保護他的;二是每次說討回公道是想灌輸他一種觀念,就是這個世界還是有正義在的,不希望他這麼小就對這個世界失望了;第三點就是因為我小時候一直沒有得到過我母親的肯定,所以我發誓我一定不會對我的孩子這樣,我要時時刻刻都保護著他。
我再小心翼翼的說了一句,可是你不覺得有可能會物極必反嗎?
女同學發來一個很震驚的表情,然後說,你的意思是我不會管教孩子囉?
這一刻我覺得氣氛不對了,於是說或許因為我還沒有結婚生子,我還沒有經驗也沒有資格跟你探討養育孩子的事情,所以可能有些地方說的不對,希望你能諒解。
在火山可爆發能造成友情決裂以前,我轉移話題並且趕緊結束了這場對話。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女同學有天半夜私訊我,說她的先生堅決把孩子帶回老家,交給婆婆照顧了,她的先生也很長時間不願意跟她說話了,她覺得生活要走到盡頭了。
我爬起來陪她說話,從小時候說起,女同學告訴我小時候被班上同學欺負的情節,有很多場景我都歷歷在目,如今我們長大了,那些欺負過她的同學可能都不記得她這個人了,但是這些記憶卻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傷痕,這種傷痕更多的是來自於她母親一直以來對她的不理解不認可。
女同學告訴我,在後來的日子裡她也試著去理解自己的母親,因為家境不好,母親工作辛苦,父親很早因為生病就離世了,母親一個人兢兢業業小心翼翼的把她養大,盡量讓日子不要出太多的是非,她知道自己的母親很辛苦,所以她也不會恨自己的母親。
但是女同學又告訴我,她已經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了,她一直很缺愛,所以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全部的愛,難道這樣也有錯嗎?
我不敢告訴她的是,任何一個家庭的結合不光只是兩個人的外在跟性格的磨合,更多的是兩個家庭的價值觀磨合,女同學的先生從小到大家庭環境算是和諧開心,也是因為這樣她很羨慕先生的成長環境,所以希望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在這樣好的條件下成長。
可是女同學沒有明白的是,她身為每天二十四小時陪著孩子的人,很多時候她的性格跟價值觀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孩子,那些她以為自己所沒有得到過的愛護,現在要加倍給自己的孩子,這對孩子而言,不也是一種過度的保護,跟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灌輸嗎?
就好比我們有些父母小時候很窮,後來經濟條件變好了,就一個勁的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給自己的孩子,美其名說是愛,但是這種愛其實只是一種物質上的補償,對精神意義上的傳承一點都沒有,而且對孩子而言他們根本沒有被補償的概念,因為一出生他們的世界就是大人們給予的世界,他們又怎麼會知道因為我的父母以前過的很窮,所以我現在吃好喝好就是應該的呢?
我給女同學幾個建議,一是就讓先生安排把孩子接回去給婆婆帶一段時間,這些年她也很辛苦,就當給自己放一個假吧;二是我讓女同學也回自己的老家一趟,看看自己的母親,要她跟自己的母親攤開來聊一聊,畢竟她現在已經是個身心健全的大人了,不會一味聽信母親以前的那種灌輸了。
女同學聽了我的話,回老家待了一個月,陪母親買菜做飯,去小時候的學校跟那些老房子看看,也買了好多禮物給鄰居,麻煩他們如果可以盡量多多照顧自己的母親。
女同學回來後找我吃飯,告訴我有天夜裡她跟母親睡在一起,母親突然跟她道歉,說小時候從來沒有愛護過她,總是把所有的責任推在她身上而不會去責怪其他家的小孩,母親告訴她,撫養她很艱難,「也是第一次做媽媽,不懂得怎麼開導自己的孩子......希望你能原諒我這個不合格的媽媽吧!」
女同學告訴我,那一夜她什麼也沒說,就是任憑眼淚在枕頭上流過,然後不停的拿被子擦眼淚。
「那一夜過後,我覺得我跟我自己的母親和解了,我也放過我自己了。」
如今的日子裡,女同學開了一家花店,每天打理著各種自己喜歡的花,遇到那些買花給女朋友的男生,她總是不忘叮嚀一句,「有時間記得向爸媽彙報一下你的戀愛情況啊,他們也很孤單,希望你能陪他們聊聊天的啦!」
後來漸漸的,婆婆也把孩子帶回來了,女同學就跟婆婆兩個人輪流照顧孩子,但是盡量不會跟孩子全天待在一起,她會創造機會讓孩子接收一下先生那邊家人的關照跟相處。
有天女同學找我吃飯,說要謝謝我幫她開導了這個難題,我說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最重要的是你聽進去我的建議而且去實踐了,而且做得很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也算是拯救了你自己,順便拯救了你的家庭而已。
聚餐過後我們各自回家,我看到女同學在社群網站上發了一則狀態:我曾是個受害者,也是個加害者,還好我告別了那樣的我。
這一次我可以確定,這個女同學終於理解了這個家庭問題的根本邏輯。
***
3
這樣的例子,我身邊的人還有很多,從工作到戀愛,我的朋友給我的大部分回饋就是,因為我跟他的條件不一樣的,我家跟他家的環境不一樣,所以我覺得跟我的同事或者是伴侶有時候溝通起來很難......
這些現象談及背後,都會回歸到原生家庭。
因為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所以我們對事情的要求也有不同的規則,比如一對新婚夫妻,妻子堅持牙膏要從底部開始擠,丈夫卻從中間一捏,就把牙膏擠出來了,妻子會說牙膏本來就該從底部擠,丈夫會說:「你的本來和我的本來,本來就不一樣。」
那些我聽過的夫妻不和的故事裡,大部分聽起來都是芝麻粒的小事,快遞的包裝應該慢慢用剪刀劃一個口還是直接用手用力撕開,曬衣服的時候是對折還是直接用衣架掛著,家裡的鞋架要一雙雙擺放整齊還是堆著放就好,一家人吃飯喜歡說話熱熱鬧鬧還是食不言寢不語......這些習慣看似不是問題,其實背後都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對這個生活的反射,那些說「我們很相愛,但是就是過不下去了」的話我以前覺得就是瞎扯,但是我現在卻越來越相信了。
我不是個喜歡當心理醫生的人,只是我身邊的朋友願意跟我吐露這些心事的時候,我覺得這也是對我的一種信任,一開始我很難整理這些情緒,因為他們給我的都是負能量的資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其實這也是對我自己的一種反思。
我開始明白,一個人要學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那些一直把原生家庭當做不肯成長不願意改變自己的藉口,很多時候都會惡性循環。
在我的職場工作裡,有同事經常跟我說,「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你不要介意啊......」每次開會起衝突的時候大家各不順眼,我都會安慰自己說大家都是對事不對人,沒關係的,這就是職場本身。
在我身邊的認識的一些朋友中,也會有人跟我抱怨昨天去相親的那個男人就是個極品,吃飯的時候小氣得要死居然提出要 A A制,這樣的人我打死也不要。
我沒有告訴她,其實我跟我男朋友的第一次約會吃飯就是 A A制,回到宿舍的時候我身邊的姐妹都說這個人小氣,但是我後來才知道,男朋友的媽媽是老師,從小就告訴他要尊重女孩子,所以事後他告訴我他本來是想付錢的,但是又怕我覺得他太大男人主義了。
你看看,就吃這麼一頓飯,彼此的心裡就有各種揣摩跟添油加醋的旁白了,就更別說涉及到更大的事情比如說選擇一個行業一份工作,或者找一個可以結婚的人組成家庭變成親人而不是單純的戀愛。
生而為人,我們的人生裡總是會遇上不同的挫折與難處,如果說青春期以前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自己因為出身而造就的性格,那麼當我們成人以後就應該有責任為自己的性格負責,與其一直叨嘮著自己是個不被愛不幸福的受害者,不如換一個角度嘗試著去改變什麼。
很多時候,抱持著受害者的心理,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我們自己,你總覺得這個世界是欠你的,但是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沒有反應過來。
美國有一句諺語,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make lemonade 。
如果生活給了你一顆酸檸檬,那就榨杯檸檬汁吧!
我不能保證這個建議有用,但是我能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過去原生家庭的事情我沒有辦法也不需要去負責,但是從現在開始,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要為自己負責,傳承是一個很神聖的事情,而前提是你願意把自己過好了,否則之於你的父母,之於你的後代,之於你身邊的人,他們都是跟著你的原則心態而成為更好的人,或者是更糟糕的人。
一念之間,不過如此。
.
以上部分文字取自
我們生來就不是為了取悅別人(隨書附贈達達令╳知名插畫家DebbyW∞療癒手寫筆記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973
優 ‧ 悅讀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如何在國外網站買東西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八卦
就算痛苦也要買
我之前說過,創業家要有運動的習慣,因為壓力太大了,只有多做運動才能放鬆,不然會早死。
既然我說過這種話,自己當然身體力行,每天晚上都跑去打籃球,大大舒緩了創業的壓力,但是過沒幾個月,我把膝蓋弄壞了。
復健了兩個月,膝蓋的疼痛感完全沒有減輕,我問主治醫生:「你們還有沒有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醫生說:「有,你可以打針。」
我問:「是什麼針?」
醫生說:「有兩種,一種比較便宜,效果不錯,有一點痛;另外一種效果很好,但它會更痛一些。」
第一種針雖然比較便宜,但是也要兩千元一針,而且不知道效果到底怎麼樣,所以我說:「那先打便宜的看看好了。」
打完後,我明顯感到膝蓋比較舒服,疼痛感降低許多。
一星期後回診,醫生用儀器檢查了一下說:「你修復的狀況很不錯,今天可以打第二針。」
我心裡想,既然效果好,那當然要換更貴的試試,立刻回答:「那這次我要換更好的那種針。」
醫生遲疑了一下:「這針打下去,你可能會有點痛,確定嗎?」
我想:「打針是能痛到哪裡去?」很乾脆的回答:「沒關係,直接打。」
醫生點了點頭說:「好,你先去外面抽血,要做血液離心。」
血液離心好後,我躺在病床上,看見醫生拿著兩支裝得滿滿的針,心裡開始有點不安的感覺,問道:「要打這麼多東西進去?」
醫生點頭:「對,因為你的傷口蠻大的,要灌進去。」
我倒抽了一口氣,聽起來有點可怕。
「三、二、一,入針!」
我以為像普通打針,插下去幾秒鐘就結束,沒想到一入針,它要把液體慢慢的灌進去,而且要在肉裡戳來戳去,從不同的方向灌,有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還要拔出來換針頭重新插。
因為我可以即時看到螢幕畫面,看著針頭在裡面到處戳,真的是觸目驚心。
這個過程雖然不舒服,但還可以忍耐,我心想:「痛一點點也還好,沒這麼誇張。」
可是沒想到拔針之後,我一下床差點跌倒,自己的腳幾乎不能動、不能彎,痛到我變成跛腳,真的是超乎預料的痛!
傻眼了幾秒鐘後,我趕緊阻止醫生去拿其它針:「等一下,今天先打一隻腳就好,打兩隻腳我怕沒辦法走路。」
接著很艱難的穿上褲子,再用怪異的姿勢騎著摩托車回家,這針的威力太誇張了,怎麼打完針會變成跛腳?
而且還跛了好幾天!
那時候我下定決心,接下來幾針要改打便宜的,太痛了。
但是三個星期過後,到了再次打針的時間,我又跟醫生說:「打那個最痛的針吧。」
並不是因為我有被虐的傾向,而是我發現這針的效果太好了,傷口復原得很快,所以就算打完要跛腳好幾天,我也願意再打一次。
這讓我想到,如果一間公司的產品,讓客戶即使遇到極大的痛苦,還是願意買,那不就太厲害了嗎?
除了打針,我也曾經為了確認要不要買一堂國外的線上課程,每天半夜3、4點爬起來上他的說明課,一次上三個小時,最後再花一大筆錢報名。
為什麼要每天半夜爬起來上課,然後這麼貴,我還願意買單?
那就是因為他的示範說明太好了。
在做網路行銷,有很多的小技巧,例如網站是否順暢、購物頁面的位置,各種小地方都會影響到客戶的購買人數,可是現實層面是,我們在整個行銷的流程裡面,永遠都有改不完的地方。
如果做到客戶即使很痛苦,還想購買的話,可以把行銷流程的瑕疵影響降到最低。
網站慢?沒關係,客戶會想辦法打電話,因為他太想要這東西。
不能用信用卡?沒關係,客戶會麻煩一點的用匯款,因為他太想要這東西。
既然這樣,那要怎麼讓客戶這麼渴望買到你的東西?
在產品本身很厲害的情況下,推新的產品,老顧客就會排除萬難來買了。
對不認識你的新客戶,要做到這種效果有很多技巧,其中一個技巧是實體店面常用的“試吃”,大家都知道。
前面我舉的兩個例子,都是我體驗過威力後,才願意忍受痛苦或是花一堆錢來買的,很多商家都知道這種道理,所以他們會提供試吃和試用。
但是以試吃來說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提供試吃的時候,客人根本吃不出來這東西最完美的狀態!
想想每次你到外面看到試吃的畫面就知道了,一整盤放著切成小塊到不行的食物,放進嘴裡雖然可以嚐到味道,可是產品本身最好的狀態很難表現出來。
當然商家會怕客人瘋狂吃,把他吃垮,在大賣場確實會有這種危險存在,很多人只要看到試吃就去排隊,吃完馬上就走。
但是如果你是自己的實體商店,這種危險性會降低很多,因為客人已經主動走進去你的店裡,他就算不是目標客戶,也和目標客戶相去不遠,這時候端出只能塞牙縫的不完美產品,那不是太浪費了嗎?
有一個重點要注意的是,不是切得愈大塊愈好,而是要給得“最能讓客戶吃到產品完美的大小”。
例如我的店有在賣很濃的生軟木蛋糕,有一次我發現試吃切得比較小塊,就問:「為什麼這個切比較小了?」
員工說:「因為生軟木很濃,試吃的客人有反應過,要小塊的吃,才比較好品嚐到它的風味。」
也因為這樣,試吃的效果更好。
另外一個技巧,是老闆會把某個商品標得特別便宜,用成本價甚至賠錢賣,讓人可以毫不猶豫地購買,買了之後覺得好用,就進一步購買其它產品。
在做這種策略的時候,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老闆想吸引客戶,又心疼賣得太便宜,所以挑成本最低的產品來便宜賣,當成誘餌。
但是要做這種策略,要挑的產品不是成本最低的,而是該挑最受歡迎的類別。
(當然也別挑成本貴到飛上天的東西)
如果挑了冷門的產品當誘餌,就算賣得再便宜,也沒人想買;或是挑了反應很兩極的產品,購買的客戶會減少很多,那就失去誘餌的意義。
例如賣甜點,肉桂口味就是屬於反應兩極的產品,有人非常喜歡,有人很討厭,除非你是專賣肉桂口味的店,不然一般不會挑這種口味來當誘餌。
像巧克力和起司口味,喜歡的人群相對的多很多,是作為誘餌的最佳方案,大家毫不猶豫地入手之後,如果吃了喜歡,就會買別的產品。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個誘餌的類別不能和店裡販售的其它東西太相似,不然相比之下客戶會覺得其它產品賣太貴。
例如Costco的烤雞是誘餌,它很便宜,但其它產品類型和烤雞相差太大,很難有人會拿來互相比較。
正常人不會拿著一盒水果,跟店員說為什麼水果比烤雞貴吧?
當然例外的奧客那就不提了。
但是如果Costco另外賣得烤雞腿是用原價賣,跟當作誘餌的烤全雞比起來,就會讓人覺得烤雞腿太貴了,這也是為什麼Costco的烤雞腿也是誘餌價,只要是烤雞類別全都是誘餌。
在你自己的產業,一定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大部份人歡迎,哪些東西是反應兩極的,這些技巧都可以套用在不同產業。
另外我寫了一篇關於我如何取得創業資金的經驗,這是PDF檔,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填寫這個連結的email,檔案就會寄到你的信箱:
https://baco-street.com/fbarpainbuy
如何在國外網站買東西 在 Astor Youtube 的評價
談工作▍lordrings107@gmail.com
想聊天/看貓去IG ▍https://goo.gl/HZhvP3
還有其他社群要不要看都沒差▍
FB●https://goo.gl/JRmIum
blog ●http://goo.gl/3571Ul
wibo●http://goo.gl/uY6NoQ
★ 我在逼哩逼哩有官方帳號,不要再搬運我影片了 ★
/
之前分享過診就痘痘背的the ordinary甘醇酸化妝水,還有瘦臉有感的tripollar stop美容儀器,大家死命問我在哪買,我現在就一次分享給你們,我最常買的國外網站 #lookfantastic,裡面有哪些牌子那些東西超必買!
新用戶購物滿$1000元就能拿到$200元購物金,推薦碼「ASTOR-RE」
#Lookfantastic 繁體中文站 https://bit.ly/3wsnqS8
▲影片中使用的產品▲
NEOM 舒緩恬睡極致美肌香氛蠟燭 https://bit.ly/35IxtGJ
The ordinary 全系列產品 https://bit.ly/2SNBXGR
The ordinary甘醇酸 (賣太好 暫時沒貨)
The ordinary 熊果素+玻尿酸 (賣太好 暫時沒貨)
The ordinary 咖啡因凝膠 5 % + EGCG 兒茶素 https://bit.ly/2YMvjob
Farsali Skin Tune Blur https://bit.ly/2LetYys
ILLAMASQUA BEYOND POWDER 高光眼影盤 - OMG https://bit.ly/2YNN7PE
Natasha Denona Sunset Palette 夕陽日落眼影盤 https://bit.ly/2yHEprr
TriPollar STOP V 美容儀 - 海軍藍 https://bit.ly/2SNG0D0
/
★這不是合作影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qU4CKpHZQc/hqdefault.jpg)
如何在國外網站買東西 在 問國外網站地址填寫- 網路購物板 的八卦
想從國外網站買東西,不過看不懂1、2、3、4欄分別要填什麼,想問是這樣嗎:1:「新莊區XX路XX街XX巷XX號」2:「5F」3:「New Taipei ... ... <看更多>
如何在國外網站買東西 在 從國外網站買東西進到台灣要付營業稅喔?? 的八卦
從國外網站買東西進到台灣要付營業稅喔?? - 我在國外訂了校色器進來時ups還跟我收營業稅還真是萬萬稅的國家...(相機消費經驗分享第1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