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墮落的星期六宵夜》
* 說到人生,不管誰都是業餘新手啊。 任何人都是第一次參加,人生這種事沒有什麼專業老手。—伊阪幸太郎《華麗人生》
* 你是個獨立的人,無人能抹殺你的獨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協。—-余光中《寫給未來的孩子》
* 人的理想和成就之間有一段距離,只有靠他的熱情才能跨越。——紀伯倫《沙與沫》
* 不論你想要怎樣,說給自己聽即可。真相會讓你得到自由。再不然就會給你當頭一棒。繼續過當下這種生活對你來說就意味著撒謊,撒謊會腐蝕你的靈魂,所以從謊言中暫時脫身出來吧,哪怕只有一分鐘也好。—-尼克·霍恩比
* 成熟的愛情,敬意、忠心並不輕易表現出來,它的聲音是低的,它是謙遜的、退讓的、潛伏的,等待了又等待。——狄更斯
*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辛苦勞作,來回奔波是為了什麼?所有這些貪婪和慾望,所有這些對財富、權力和名聲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歸根結底,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愛和認同。—亞當•史密斯
* 一個人越不需要和別人打交道,那麼他的處境就越好。因為孤獨是幸福、安樂的源泉,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從一切事物當中體會自身的人才是處境最妙的人。—叔本華
* 我不怕黑。可我怕躲在黑暗中的人。
——尼爾·蓋曼 《美國眾神》
* 歲月這東西,總是要按時帶走它要帶走的部分。—-村上春樹
* 清醒了豈能再昏睡,覺知了豈能再愚昧,當華美的葉片落盡時,生命的脈絡便曆曆可見。—-徐志摩
*《月下待杜鵑不來》—徐志摩
看一回凝靜的橋影
數一數螺鈿的波紋
我倚暖了石欄的青苔
青苔涼透了我的心坎
月兒,你休學新娘羞
把錦被掩蓋你光艷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聽她允許今夜來否
聽遠村寺塔的鐘聲
象夢里的輕濤吐復收
省心海念潮的漲歇
依稀漂泊踉蹌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處是我戀的多情友
風颼颼,柳飄飄,榆錢鬥鬥
令人長憶傷春的歌喉
* 活著是世界上最罕見的事,大多數人只是存在,僅此而已。—王爾德
* 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魯迅
*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周國平《把心安頓好》
* 時尚就是一種醜陋,因為醜得太難容忍,所以我們每半年就要換一撥。—王爾德
* 如今我不再如醉如痴,也不再想將遠方的美麗及自己的快樂和愛的人分享。我的心已不再是春天 我的心已是夏天。我比當年更優雅,更內斂,更深刻,更洗練,也更心存感激。我孤獨,但不為寂寞所苦,我別無所求。我樂於讓陽光曬熟。我的眼光滿足於所見事物,我學會了看,世界變美了。——赫曼.赫塞《堤契諾之歌》
*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張愛玲《半生緣》
* 你深愛一個人,不忍捨棄,不是因為他獨一無二,而是因為你的愛才讓他變得獨一無二。—《自由在高處》
* 我對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興、含混的事物沒有信心。我相信緩慢、平和、細水流長的力量,踏實、冷靜。—-卡爾維諾
—-圖片:聆聽震憾的陳毓襄&高雄市立交響樂團演奏Rachmaninoff 3,還有交響曲,在衛武營三樓餐廳宵夜。
15年來的第一個星期六,屏息於陳毓襄的演出,尤其Rachmaninoff 3最後段落琴狂45秒鋼琴演奏,⋯⋯結束後她站起來,扶著鋼琴,好似一名墮落於Rachmaninoff 3的天使,她的雙手如羽翼,為完成音符🎵而斷裂。曲罷那一瞬間,她雙手彈至低音,一揮,空間凝結,狂琴難了。
陳毓襄形容自己彈奏此曲的心情:這一首協奏曲用了上百種的鋼琴功夫,常常都不知道彈完自己還會不會「活著」。Rach 3’s deadly 45 seconds拉三的45秒生死關。
這一首鋼琴協奏曲長達45分鐘。拉三的音樂熱情、澎湃、念舊。技巧用了上百種的鋼琴功夫,聲部/和聲/構造/速度都相當的複雜,但是只有演奏過這一首曲子的人才知道它有一段45秒的生死關。當協奏曲進入第40分鐘,體力上已經經過了一山比一山高的挑戰,它將面臨最後一關-大聲又快的八度,瘋狂的跳45秒。在這已經大聲又快的八度大跳,還得繼續加快音量和速度。鋼琴家必須要在理智中彈出瘋狂的音樂。很多鋼琴家就是在這兩頁的時候失控到崩潰,彈不完這個曲子。如果能過這一關,就會到達終點站- Coda(最後兩頁的結尾),勝利的結束在D 大調! 
*音樂會之後我們接受高雄市立交響樂團的邀請參與宵夜,毓襄之前代問我吃什麼?我正忙,隨之回:和妳一樣,結果平生第一次點素菜,而且不在佛光山,在衛武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50的網紅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備用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左撇子讓你的《黑暗騎士》更好看:《小丑的醫院爆炸》 有人說這段小丑在醫院爆炸,第一次按按鈕沒爆炸,延遲了,是希斯萊傑的即興演出第二次才救了這一幕。 **這是錯誤的消息!** 這是導演原本就設定好的~ 倒是希斯萊傑在爆炸、上車後,一直都持續演小丑,沒有看爆破現場,導演也一直錄,雖然最後沒有放入正...
好人 尼克 在 韋佳德 Skanda Facebook 八卦
不管是家庭
不管是教育
不管是家庭教育
一位勇敢的媽媽,理智地哭著告訴我們應該正視的問題。不管殺人的人多可惡,他們潛意識裡究竟藏著什麼樣的惡魔,驅使他們殺人,讓他們變成眾矢之的。
前天我看了發人省思的電影-動物方城市Zootopia,其中狐狸尼克是個用盡各種劣質方式賺錢的人,但他小時候卻想當個正義的小童軍,直到被帶有偏見的草食性同伴給套上歧視性的防咬嘴罩,傷害了他對任何人的信任…
OK!言歸正傳,我們正在為這些殺人犯帶上防咬嘴罩,而忽視他們曾經經歷過什麼...
吸毒前科、精神病、啃老族、失業,這些無謂的枷鎖凌駕在他們殺人的動機之上,掩蓋事實中的事實,掩蓋我們忽視的「家庭教育(亦或家庭,亦或教育)」。一個孩子被父母送上斷頭台,說他有罪,他父母分擔了他的罪嗎?沒有。或者有人荒謬地相信了正在大聲謾罵別人的孩子破壞家庭價值,還上了街頭遊行的人,大人們教育著孩子們,看著,學著,一同罵著、叫囂著,一同幫別人帶上了嘴罩,沒有人願意探究原因,刻板印象、一概而論地…
人仇視彼此,難道真的要等到一個還是好幾個兔子茱蒂來發現他們並不是這麼壞,來證明:「他們是好人!」嗎?只是不同的是,殺人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千萬別誤會我的意思,錯就是錯,懲罰還是該懲罰。
殺人犯是這個社會上串流著濃郁毒血聚集而生並爆裂爛瘡的水泡,在反映著這個社會有多病態,若沒有去探究其因,若媒體只是一味地標籤、刻版化他人,若人沒有自覺,無預警殺人犯就會時時圍繞在你身邊,我們希望的是了解他們,了解家庭做錯了什麼,如何拿掉加諸在孩子嘴上的嘴罩…
fang chi yang
轉發
歡迎分享🙏❤️🙏
好人 尼克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八卦
Carmelo Anthony將可能被交易到老鷹?
最近有關於Melo的交易傳聞一直甚囂塵上,而昨天更傳出Phil Jackson可能想用Melo去換取老鷹的Paul Millsap和Jeff Teague,不過目前傳出這消息的只有亞特蘭大媒體單方而已,因此我想這目前這可能性並不大。
我一直認為如果尼克要交易Melo,那至少也要等到開季戰績如果打不起來才有可能動作,在季前談交易Melo我覺得都稍嫌太早。
我個人很喜歡Melo,或許他並不一定是領袖的好人選,但如果做為球隊核心戰將,他的破壞力絕對無庸置疑,會有怪物級別的存在感。
當然他如果有機會到一支有競爭力的隊伍,喜歡他的球迷肯定非常樂見,畢竟現在的尼克才準備重建,他們的未來仍舊遙遙無期,而Melo也已經不年輕,確實沒有太多本錢等尼克這樣慢慢重振旗鼓。
而老鷹會是適合他的地方嗎?
論體系來看,Melo的外圍火炮以及超強的單打能力,確實是有機會跟老鷹磨合,尤其老鷹缺乏超級巨星,在關鍵時刻能用一己之力打破僵局的球員,去年季後賽打騎士,當體系無法發揮時,他們就缺乏這樣的王牌球星。
但如果走了Paul Millsap和Jeff Teague,整體戰力也會下滑不少,假使Tiago Splitter和Dennis Schroder頂不上去,老鷹換來Melo也並非是好事.....
大家怎麼看呢? 假使可以選,你們會希望Melo去老鷹嗎?
不過如果尼克真的想交易Melo.....
那還得他點頭答應才行,他可是有否決權的。
#歡迎大家追蹤我的IG:
http://instagram.com/hbkmamba
文/ HBK
好人 尼克 在 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 備用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左撇子讓你的《黑暗騎士》更好看:《小丑的醫院爆炸》
有人說這段小丑在醫院爆炸,第一次按按鈕沒爆炸,延遲了,是希斯萊傑的即興演出第二次才救了這一幕。
**這是錯誤的消息!**
這是導演原本就設定好的~
倒是希斯萊傑在爆炸、上車後,一直都持續演小丑,沒有看爆破現場,導演也一直錄,雖然最後沒有放入正片(確實放整個醫院倒塌的畫面比較震撼),不過導演對於希斯萊傑的專注力感到敬佩。
在監獄拍手,才是希斯萊傑的即興演出
這一幕的震撼力不輸給任何爆破
也讓這之後,所有的反派都要故意被好人抓起來關,再按照計劃逃脫... 復仇者聯盟、007、STAR TREK...
為什麼要強調忍住不往後看爆炸現場值得敬佩?
這邊順便提另一個希斯萊傑版的小丑特點:
希斯萊傑的小丑在殺人時,
「從不正眼看結果」
銀行搶劫時,他槍殺同夥是往後射擊的。
在銀行人員口中埋炸彈,也是放好就走。
變鉛筆魔術時也不管人家死活。
劃開黑幫的嘴巴時,他看其他人問why so serious?
生存面試時,丟了球竿就走。
把女主角丟下樓時,也是往後丟不看女主角。
醫院爆炸案,確定爆破後也是搭車就直接走了。
燒掉搶回來的現金與劉先生時,也是火丟了就不管了。
故意被抓進警察局,引爆炸彈後,他也沒有看過地上的其他人。
不是這樣做比較帥
是已經確定的事情對他來說,已經沒有吸引力了。
混亂、失序對於他來說比較有趣。
黑暗騎士的小丑,沒有傑克尼克遜的好笑,沒有漫畫中駭人的大笑,但是有著前所未有的黑暗,與令人捉摸不透,只求亂的下一步。
這就是「希斯萊傑想要揣摩的Jok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FeQHRCENlU/hqdefault.jpg)
好人 尼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人際溝通,跟訊息傳遞的理論跟實務裡,現在大家都有一個普遍的共同認知,就是比起我們說的話的「內容」,我們怎麼「呈現」自己,會是更重要的。
然而事實上呢,這個觀念,它在1972年由美國加州大學的一位學者,提出的「7-38-55理論」有做一個衍生。但別忘了喔,這是1972年的一個整合性的研究。
事實上呢,這個整合性的研究,往前推在1960年,當時一個很重要的政治事件,它就是這個理論,跟這個說法的一個最重要的源頭,讓大家開始留意這件事情。1960年代,那個時候發生什麼事呢?
那個時候是尼克森跟甘乃迪,在競選總統的時候。他們兩個參與了,史上第一次的電視轉播的總統辯論。在那個時代背景底下,多數人是聽收音機的。而這些聽收音機的聽眾,他們聽完這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辯論之後,他們都會覺得尼克森贏了。
但是,另外一群是看電視、看這一場電視辯論會的,他們卻覺得是甘乃迪贏了,為什麼呢?尼克森呢,在上鏡頭之前他拒絕上妝,他在辯論的現場,整個人看起來滿頭大汗,又有一點局促不安。
所以,研究人員就發現,電視的觀眾注意的是,他們看到這兩個人的樣子,而不是這兩個人說什麼話的內容。
然而,對於那些聽收音機的群眾來說,他沒有視覺的刺激,他根本不知道甘乃迪跟尼克森,他們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他只能聽他們說話的內容。
所以,聽他們說話的內容的那一群人,就會覺得誒~尼克森說的比較好,但是去看他們整體呈現的人,反而會因為甘乃迪整個人是比較挺拔、比較有精神的,而對於甘乃迪投以比較正面的認同感。
因為這樣的現象,當年還提出一個名詞,叫「尼克森效應」。雖然尼克森跟甘乃迪跟的競爭,尼克森到最後輸了。但是在甘乃迪之後,尼克森也成為了總統。那我們更知道,他後面的「水門案」的醜聞。
事實上,在水門案的醜聞之後,尼克森發表了辭職的演說,他這個內容聽起來是冷靜而且鎮定的。但是,研究人員分析他的表情的時候,發現他眨眼的速度,非常的快,他眨眼的速度超過了每分鐘50次,這顯示他內在有很大的不安。
後來呢,大家去研究八次的電視總統辯論,不同陣營的候選人,在面對鏡發表自己的言論的時候,他們眨眼的比率。結果發現喔,其中有七次眨眼比例,比較頻繁的人,都輸了當年的總統大選。
所以談到這裡,我經常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發現有些人,對於怎麼呈現自己、怎麼樣去營造自己的印象;包含自己的表情,還有行為等等的。他們會覺得這個很膚淺,會對於這樣的一個理念跟說法,有一點嗤之以鼻。
然而,事實上這樣的理論跟研究出發,它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所謂的內容不重要,我們準備的內涵,它是可以被忽略的,它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這樣的理論出發,其實是在告訴我們,當你的內容跟你整個人看起來的樣子,是有「矛盾」的時候,那麼人們就會「忽略」你說的內容,直接按照你給他的「感覺」,去評判你這個人。
所以囉,其實不是內容不重要,內容很重要;然而,當你有很好的內容的時候,那麼你整個人的呈現,是否有搭配、配合得上,它會更重要。
我常常強調一個觀點,叫做「千萬不要輸在不該輸的地方。」你可能努力,也夠努力了;你可能專業,也非常專業了。
然而,在你的努力跟專業的背後,卻讓別人對你的認知跟理解,輸在這種所謂的你「呈現」的樣子。你整個人的表情跟行為,你說輸在這種地方,不是很冤枉嗎?
然而,如果從另外一個不同的側面來看的話,如果你連他人怎麼感知你,都沒有辦法好好的把握跟營造,那麼你有再好的理念,你想這個理念,是自我感覺良好,還是真的對人們有幫助呢?
我想層次越高,或者對自己期許越大的你,你會聽懂我在說什麼。千萬記得,不要輸在「不該輸」的地方。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我們到底怎麼呈現我們自己?
尤其是我們的表情,尤其是我們回應他人的方式。如果你想要在這方面,有系統性的前進;讓自己不會輸在「不該輸」的地方上。
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把握我們在2019年5月3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這一門課,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我很期待在5月3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MyGLe7mCyE/hqdefault.jpg)
好人 尼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1/31前入手,享受優惠價1399!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明天就是小年夜了,所以今天這一段內容,是我們在豬年的最後一段分享;謝謝有你的陪伴,讓我在分享的這一條路上,可以堅持下來,而且樂此不疲。
那在這個特別的時間裡面喔,我想要跟你分享什麼內容呢?我想接下來是年假的假期,如果你未婚的話,你可能會被很多的長輩問,什麼時候結婚這個問題。
然而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並不是說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今天的分享想帶給你的,就是當你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你肚子裡面,有一些知識讓你更有底氣的去面對。
這些知識呢,可能是心理學家、可能是社會學家;總而言之呢,就是相關領域的學者做的一些研究,然後得出的結論:到底什麼時候該結婚?
關於這個問題有三個準則,第一個準則就是,要等你年紀夠大的時候,但是不要太老,這個時候結婚才是好的時機。
年紀輕輕就結婚的人很容易離婚,這件事情還蠻符合我們一般人的認知;但是呢,在猶他大學的社會學家,尼克拉斯.沃爾芬格他的分析喔。
他說在25歲的時候結婚的美國人,會比在24歲結婚的人離婚率會低11%;但是呢,拖太久也不太好,因為當我們超過32歲的時候,至少在接下來的十年之內,每增加一年,我們結婚的離婚率就會高5%。
所以呢,不要太早婚,也不要太晚婚,如果你覺得現在自己的年紀很輕的話,你可以告訴家裡的長輩說,這麼早結婚,離婚率會提高。
可是呢,如果你現在的年紀有點大了,家裡還是一直逼婚的話,你也可以用同樣的理由去堵他們的嘴,就是呢社會學家告訴我們,每增加一年離婚率就會提高5%,你是希望我結了再離,是這樣子的嗎?
我們來看第二個準則,第二個準則就是等你完成學業之後。如果一對情侶在結婚之前接受教育的程度比較高,他們就比較容易對婚姻感覺到滿意,而且呢離婚的機率也會比較低。
如果以兩對情侶為例子,兩對的年紀和種族都一樣,收入也都相當;在學校呢,接受教育的時間也差不多。
即使在這兩對的情況相似的情侶之間,完成學業之後才結婚的那一對,他們的婚姻也可以維繫得比較久。
所以喔在你進入婚姻關係之前,能完成多少學業,就完成多少學業;所以呢,如果你被逼婚逼的很煩的話,回學校再念個學位吧!
那接下來談第三個準則,第三個準則就是等關係成熟之後再結婚。埃默里大學的安德魯.法蘭西斯,和雨果.米亞龍,這兩位學者發現哦!
婚前至少交往一年的情侶,會比很快進入婚姻關係的人,離婚率會低20%;交往超過三年的情侶,在結婚之後分開的機率,甚至於會更低一些。
而且他們還額外發現,情侶花越多錢在婚禮和訂婚戒指上面,就會越有可能離婚;所以呢,這第三點說明了什麼?
就是如果你們家裡的長輩,對你逼婚的話,你可能可以用這個理由告訴他們;而且呢,還可以用這個理由,說服你的對象或你們家裡的長輩。
如果要辦婚禮的話,請一切從簡,因為在婚禮這件事情上,花的錢越多就越有可能離婚!
所以呢,幫你復盤一下喔,這三點分別是:第一個,等你年紀夠大的時候再結婚;第二個,等你完成學業再結婚;第三個,等關係成熟再結婚。
所以這三點的結論就是等等吧、不用著急!因為攸關人生幸福的事情,通常就是這樣,越急的事情其實越不重要,而越重要的事情你急也沒有用啊!不是嗎?
祝福你哦,在接下來的鼠年裡面,不管在自己的關係、在自己的人生或事業裡面,都有一個更棒的開始,跟更好的發展。
那至於如果你問我,那到底什麼時候才是聽「一天聽一點」的好時候呢?
我會告訴你不要等、馬上聽,如果有你這樣的支持跟承諾,我想我在鼠年會為你推出更多、更棒的內容,謝謝你這一年來的支持,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你都可以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找到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在這邊特別提醒你一下哦,很多事情都有它的時機,而我們人生的規劃更是如此。
所以呢,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的1399的優惠,它的截止日期是在1月31號的晚上12點;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這一門課的話,歡迎你把握這個優惠的期限。
希望呢,我能夠透過【過好人生學】的這一門課,讓你在人生當中的各個不同的選擇,尤其是自己的生涯發展,都能夠找到更適合你的方向,都能夠讓你活出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
詳細的課程資訊跟報名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很期待你的加入,那麼在今天在豬年最後一個分享,就跟你分享到這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鼠年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npb8j7o49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