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一女到台大外文系, 史丹福MBA畢業...擔任過數家知名外商公司的高階主管,目前是Google台灣、香港區的業務總經理,張成秀,這位業界人士眼中的傑出女性,攤開她的履歷表,就像是一幅台灣企業菁英的完美速寫...然而頂著卓越成就的光環背後,張成秀卻有一段令人意外的坎坷童年,父親破產自殺,哥哥送進精神病院,很難想像這樣慘綠的成長歲月,居然造就出她開朗正面的處事態度...她的故事充滿動人的淚水,而透過她的積極向上,如今淚珠都幻化成一顆顆美麗的珍珠...
張成秀出生於香港,一歲來台灣,父親是玩具貿易商,還曾當選過工會理事長,小時候的她家境優渥,是個令同學羨慕,擁有各式新奇玩具的小公主。未料一場石油危機的浩劫,讓父親公司周轉不靈,甚至破產入獄,家裡的經濟狀況頓時急轉直下,小公主從雲端掉到了泥沼,開始過起欠債、躲債,被親友瞧不起的悲慘童年
玩具公主變打工妹
我印象很深刻,那時爸爸被關在龜山監獄,我和媽媽哥哥先坐了很久的公車到火車站,再坐火車到龜山,然後又搭好久的黃包車才到,我和哥哥們那時都很小,一路上睡得亂七八糟,口水流滿地。」
出獄後的父親,事業仍然不見起色,就在張成秀11歲那年,父親選擇在美國總統福特造訪大陸,台灣面臨空前危機之際,留下遺書死諫抗議美國的背叛,然後從中華路的商場樓上一躍而下,留給家人許多未解的難題。
父親驟逝隔天,債主就上門討債。為了經濟,媽媽得去洗碗、掃廁所,一肩扛起養家育兒的重擔,時常忙到半夜還要替人洗衣,洗到手都潰爛發腫。「那時我們家前面有家雜貨店,每次媽媽要米或是醬油、鹽巴,都會要我去拿,那位老闆看我是小女孩,也知道我們家的狀況,就很好心的讓我賒帳,等到爸爸過世後,別人都來我們家要帳,但唯獨他沒有,他知道我功課還不錯,就讓我成為他兩個低年級小孩的家教,用這個來抵債。」就這樣,小學五年級的張成秀已開始當家教,還立志要進北一女和台大外文系。
人家考上北一女是放鞭炮慶賀,張成秀卻被第一學期五千元的學費陷入長考,親戚們要她選擇念免費的師專,但她的心中一直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I can do more.”。「我很感謝當時我國中的老師,他一直很關心我,考完高中時他特地跑來我家,告訴我媽媽說我可以讀書,就把一個信封交給她,裡面正好是五千元,那是一個國中老師要存好幾個月才能有的錢,他就把它給了我。」
天使在身邊
張成秀一直覺得上帝總會在她身旁安排許多貴人,就像天使一般,無論碰到多艱難的環境和狀況,總會有出路。「隔了好多年,當我有能力可以把學費還給那位老師的時候,他堅持不收。他也是一位基督徒,並告訴我說:『當年我做在妳的身上,就知道有一天妳一定也會做在別人身上。』」為了順利求學,她還利用暑假期間去電子工廠當女工,大學時代也當家教,申請助學貸款支付學費。
不曉得他們家狀況的人看到張成秀,總會認為她一定是出身名門望族,才有如此優秀的學業成績和優雅談吐。其實父親的自殺,一直是心中最大的陰影,諸多的疑問與不諒解,從此伴隨著她成長,「面對父親」這件事,成為人生中極艱難的課題。父親的死讓大哥沈迷小說、二哥精神出問題,張成秀則選擇努力做個讓人看得起的人。「我有幸在高中的時候認識上帝,一個用完全的愛來愛我們的主,所以無論碰到何種困難,都是靠著對上帝的信心,才能走下去。」
張成秀的母親也是位愛主,並始終以丈夫和孩子為重心的傳統女性。張成秀能一路從頂尖學府到擔任外商公司高階主管,母親熱心且榮神益人的身教,扮演著不可抹滅的重要角色,也造就她從不因理想遙不可及而放棄追求。「我母親真的是一個非常棒的媽媽,即便我家的經濟狀況有多差,她還是每天早晨四點鐘起來幫我們準備早餐,別的家庭可能就是吃個稀飯、麵包什麼,但我媽媽堅持一定要煮三菜一湯,所以我和哥哥們都長得高高大大,我想這就是原因吧!」張成秀特別懷念每天晚上陪媽媽洗衣服的日子,她認為媽媽規律地用洗衣桿拍打衣服的聲音,就像是大自然撫慰她們心靈的樂章,陪伴她們走過無數個夜晚。
不服輸一路打拚
「我母親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總有辦法可以想。」她遺傳到母親樂觀積極的個性,她的同事最喜歡她親切的笑容和正面積極的工作態度。念史丹佛申請實習工作面試時,主考官問她
:「妳的學經歷看起來一路平順,是什麼動力驅使妳勇往直前?」原本準備好要談論自己豐功偉業的她,在聽到主考官突如其來的問題後愣住了,接著母親的臉浮現眼前,張成秀忍不住在主考官面前哭了出來,因為她一切的努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讓母親過個好日子。
和母親有如此親密關係的張成秀,在聽到母親出車禍變成植物人時,毫無考慮立刻就訂了機票,從美國飛回台灣。「當時我移民到美國,很希望媽媽能過來享享福,但她始終放心不下生病的二哥,總是來美國住了一個月就飛回台灣,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真的是好害怕,深怕再也沒有孝順她的機會。」
化妝的祝福
當時張成秀媽媽的情況非常危急,有十幾處骨折,昏迷指數是3,但她卻不放棄,還跑到北京去找當年醫治主播劉海若的醫生,並辭掉在美國高薪的工作,舉家遷台,全職照顧母親。為了讓母親得到完全的陪伴與照顧,她親自研究看顧病人的方法,甚至由日本引進可以幫助媽媽開口說話的氣切器,每天在媽媽的病床邊和她說話,就像是小女兒撒嬌,一點一滴地協助母親恢復意識。歷經三年的努力,原本插在母親身上的胃管及尿管一一拔除,最後順利拔掉母親身上所有的插管。
母親的病除了讓張成秀意外多了很多和母親相處的機會,也解開了和父親心中的結。因為要照顧母親,她和哥哥有很長的時間待在醫院,有一次哥哥向她吐露父親過世時,她從不知道的事。「原來爸爸要自殺那天早上,還跟大哥一起到公車站,在人生的最後旅程,邀請大兒子共乘一段公車,其實他對家庭是十分不捨的。」這段往事讓張成秀哭成淚人,這才發現自己其實是懂父親的。「我回想起父親當年的創業精神和勇於挑戰的個性,就跟自己一樣,父親當年會選擇走上這條路,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肝有問題,可能不久於人世,所以才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結束生命,除了對國家做一點貢獻之外,也希望這樣子能讓我們往後的日子好過一些,能夠申請補助什麼的,爸爸眷顧家人的心,也和現在的我一樣。」
家,永遠第一位
張成秀事業上的傲人成績,無須贅言,包括拿下微軟「遠東區Windows95最佳上市獎」,或是加入台灣大哥大推出「兒童Fun心預付卡」,不僅造成其他電信業者紛紛跟進,現在台灣有一半以上的市場,仍然來自兒童預付卡……這一切都比不上她對家庭的愛和重視,只要家人有需要,她會毫不留戀自己的舞台,選擇與家人站在一起。
「我記得很清楚,小時候我爸爸好像只有一次牽著我去上學。我爸爸很高,有一百八十公分,我那時候是幼稚園吧,我牽著他就像是在吊單槓一樣。後來自己當媽媽,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我的女兒有數不清的記憶,是媽媽牽著她的手,帶著她一塊兒上學。」
過了一段時間的家庭主婦生活,張成秀選擇Google重返職場舞台,還出了本自傳,但其中不是講她的豐功偉業,而是她原本認為自己最不堪和破碎的過往。「這些原本都是碎片,是我生命中不可碰觸的禁忌,但藉由這次出書,我把它重新整理拼湊起來,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它能榮神益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25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1641aizajk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女拔小一申請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八卦
【水煎包裡的三條線故事】
1.
張慧慈有很多別名:「小花媽」(有大志要當將來的陳菊)、「足足」(「足」是「慈」的台語發音)、「球球」(看到她會知道為什麼)。
我來取的話,再加一個:「子時生的有黑色喜感的大食怪人生編劇」。可以簡稱為「子劇」。
這是看她的書和人想到的一些關鍵詞組合起來的。
「子時生」:勞碌命、苦命。
「有黑色喜感」:不論講話或寫書都能讓你笑出來。
「大食怪」:以吃為享受,為療癒,為哲思。
「人生編劇」:有兩解。1. 她的人生像是編劇編出來的;2. 她很會拿自己的人生來編劇,申請獎學金。
2.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裡,張慧慈說了兩次她是一九八八年出生的。
因為她不想讀者看那些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以為她是加工出工區年代出生的。
確實,很多情節像是在比較遙遠的電視劇裡發生的。
她有一位在紡織廠車間工作,有自己積蓄的二姑姑,是她小時候的人生典範。
她和兩個妹妹要長年照顧生病的弟弟,有許多很「阿信」的情節。
她有一位總是怕她們姐弟食物匱乏,見面就要塞食物,一天餵她們七餐的大姑姑。
小六的時候,她還有一位老師因為要「反攻大陸」,而把數學課改成體育課帶她們跑操場。
3.
看完書,我覺得她的老爸真是個特別的人。
他做土木,賺錢並不少,但是從不把錢拿回家,全靠太太支持家用。所以他們家庭收入雖然是小康,但孩子卻成了窮人家的小孩。
小一或小二的時候,張慧慈有次考試成績很好,央求媽媽買了一枝渴盼已久的綠色的筆。她高興地到班上才炫耀了一個上午,下午就被老師找去要她把筆還給一位說是自己筆丟了的陳同學。
老師說她家全班最窮,買不起這種筆,一定是偷了陳同學的這支筆。因此要她去把筆還給陳同學,說對不起,寫悔過書。不然就要記過。
她都照做了。第二天交悔過書的時候,老師把筆還給她,說陳同學找到了自己的筆。
她去謝謝陳同學還她的筆。陳同學說不客氣,提醒她以後別用那麼貴的筆,免得引人誤會。
張慧慈在那個段落的結尾說,因此她立志要當黑道,找人去扁那個陳同學。
4.
她老爸特別的不僅是不給家用,不僅是請朋友吃龍蝦不帶孩子吃,還連三餐都限制她們別吃多。最特別的是不准她們讀書,動不動就說要把她們的書都撕了。
所以她母親用省下來的錢買了一套百科全書要給孩子看,得藏在衣櫃裡。不但藏在衣櫃裡,也不敢跟孩子說,只能孩子自己發現。
慧慈怎麼無意間發現這箱被層層衣服蓋住的書,怎麼偷偷地閱讀,是個動人的段落:
「一直以來,對我來說看書是件非常隱秘的事,有點背德的感覺從書中滲透出來,透過指尖,順著血液,慢慢竄進臟器,劇烈的心跳與肚子痛(應該是緊張性胃痛,但小孩都只會說肚子痛),一直到現在,都是我對看書的記憶。」
5.
慧慈還有個地方寫得很豪氣。
大意是:漫畫之於她,如同可蘭經之於伊斯蘭教徒。(所以這本書的封面和內文都要有漫畫。)而她之所以鑽研考試和讀書技巧,都是為了節省時間看漫畫。也因為這些鑽研,她得以保持全班前十名的成績,也保障了妹妹讀高中的權利。
這段話的本身,就足以撐起另一種寫法來當整本書的開場白。
因此,《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雖然從書名就點出作者想要談到與社會階級以及其流動相關的故事,並且有一條很動人的軸線,但我自己看到另一條線不相上下:
一個小女孩在父親(及父系家族)給母親的種種生活壓力下,一路從閱讀找尋逃脫現實的出口,從開始的跌跌爬爬,到可以慢步行走,到最後可以放步奔跑。
4.
從跌跌爬爬到可以行走奔跑之間,她的逃脫出口有一個分界線,就是讀大學。在她可以進大學,尤其是進清大之前,顯然追兵和險阻都窒息逼人;之後,光景大不相同,並且也有了援軍,尤其真心相助的老師。
因此慧慈的自序寫道:雖然廣設大學這件事為許多人所批評,但是從她的角度來看,非常支持,「人人有大學讀,是非常重要的。 」
看書的時候,我對這段話有疑問。第一場新書分享會,她又談到這一點,多了些解釋。慧慈說:對人生許多想像,在中學時候都因為考試的壓力而無從進行,因此她認為台灣的孩子都需要讀到大學,才能享受這件事情。如果中學階段沒有考試的壓力,甚至從小學就可以展開對人生的想像,那就不必一定讀大學。
不過,相對於慧慈就大學教育對人生所產生的影響之肯定,為這本書寫推薦序之一的吳曉樂,也提出她的觀點:「張慧慈的出生年代,舊有的『教育翻轉階級』的遺緒還在,而新興的『教育鞏固階級』的反動浪潮還在醞釀。鯉魚確實能躍過龍門,而龍門卻逐年窄仄.....」有天我跟曉樂喝下午茶,當面她對今天龍門窄化的程度講得就更直白也嚴重。
我也同意台灣教育的許多情況是在更惡化而不是改善。但是我比曉樂要樂觀一些。樂觀的原因,就是一個孩子碰上一本書,命運從此產生神奇變化的這件事,其機遇的發生和其作用之深遠,都超脫於教育體系與大學的龍門之外,及之上。
也因此,小女孩在她母親衣櫃層層衣服的遮掩下發現那個裝著百科全書的紙箱,小心翼翼地打開的那一剎那,在黑暗中有奪目的光亮。
5.
新書分享會之前,我問慧慈她母親是否會來。那天我最想見的人是她。
明明是戀愛結婚的老公,之後卻要一路這麼折騰她和孩子,令人感嘆。
自己辛苦拉拔三個女兒加一個生病的兒子之餘,怎麼會省吃儉用買一箱書藏在衣櫃裡,讓人好奇。
她告訴慧慈:「媽媽現在給妳兩個選項,一個是走黑道,但要做就要做到黑道老大,不可以做小弟,那是等著去死的。另外一個,就是好好讀書,不管讀到大學研究所,都讓妳讀。」能說出這種話的氣派,超脫於那種生活環境裡的女人的常理之外,及之上。
那天見到之後,確實讓我體會到慧慈要一再說她不是加工出口區年代出生的不是沒有道理。
連她母親也很年輕,不像是那個年代出生的。
6.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還有第三條線。就是兩性議題的線。
一個女人為什麼不論是否在加工出口區年代出生,總是要配合男性中心的社會上演那麼多古老的戲碼。
慧慈小時候的人生典範,那位在紡織廠車間工作,自己把生活、理財安排得條理分明的二姑姑,後來在慧慈的阿公和父親的壓力下,不得不戴上婚姻的枷鎖。
結婚前夕,二姑姑跟慧慈說:「足足,查某囝仔不一定要結婚,自己也可以 生活得很好,妳甘知?」
這句話幽幽地飄盪在空中的愀然,讓我不能不追問慧慈她後來如何了。慧慈講了她沒有寫在書裡的故事,更讓我無言。
小學老師命令她把筆拿給陳同學的時候,慧慈說她本來想摔筆的。但因為想到那支筆是她的,不忍心,就輕輕放在桌上。
這一段讓我想起所羅門王面前把嬰兒放手的那個母親。
不知怎麼,雖然這位作者很會寫黑色喜感,但我覺得她在書裡輕輕地寫的一些故事特別動人。尤其一些女人的。
7.
不管麽説,今天是中秋節,讓我們一起先別烤肉,就吃吃馬克思的水煎包吧。
=======
@博客來 http://bit.ly/2wwlvgQ
@誠品 http://bit.ly/2xZJ3OI
@金石堂 http://bit.ly/2xfzW8Q
@讀冊 http://bit.ly/2xZ23wW
@大塊 http://bit.ly/2xXTzFZ
女拔小一申請 在 Facebook 八卦
【我不喜歡孩子交的朋友】
「我聽到一件事情覺得很不對勁。」傑克說。
台灣時間早上七點,我跟傑克固定會打電話聊天。先是隨意說了一下各自今天做了什麼,接著傑克突然話鋒一轉,好像有什麼重要的事。
「說說看。」
「就是,今天蕃茄跟我說,某天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阿萊伸手進雪莉的包包撈,把錢包找出來,然後把裡面的錢拿走。」
「誒?偷東西嗎?其他人有注意到嗎?」
「我不能很確定,但是聽起來很像在偷。蕃茄說那個時候其他人都已經去集合了,只剩下他們兩個還在放東西的角落。蕃茄說他一直說『No! No!』可是阿萊都不理他。」
「什麼時候的事?」
「不知道。我是問他說,他是不是覺得這樣做很不好,蕃茄說是。那我就跟他說,如果下次這樣的話,要他跟老師講,這樣你覺得可以嗎?」
***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蕃茄結束了四歲半開始的小一生活。在這一年裡,他的人際關係從一開始的渾渾噩噩,到處嘗試,最後逐漸穩定下來。目前,他有兩個最要好的朋友,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男孩叫阿萊,女孩叫伊莎。
我跟傑克相當不喜歡阿萊。
在蕃茄第一天上小學的那天早上,我就注意到阿萊了。當時所有的小朋友都聚集在校門口,依在爸媽身邊,等待老師出來點名。阿萊在一旁甩著水壺不停原地旋轉,越轉越快越轉越快還發出奇怪的聲音,一直到自己跌倒為止,再站起來繼續轉。有好幾次他的水壺都差點打到旁邊的小朋友,四周的爸媽紛紛走避。
「這孩子怎麼回事,家長也不管一下嗎?」我忍不住皺眉。
之後,從蕃茄口中陸陸續續聽見有關阿萊的事蹟,都讓我跟傑克覺得警鈴大作。
阿萊會拼命毆打自己的臉,用這樣的方法引起大家注意。他也會故意去招惹同學,看見同學生氣就樂不可支。他的遊戲方法相當暴力,幾乎每天都會被老師制止,要求他到角落去冷靜五分鐘。
才剛開學一個月左右,大家都還不是很熟悉的時候,阿萊的生日就到了,他的媽媽很積極地幫他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邀請了班上將近一半的同學到一個遊樂園去玩,一大一小的入場卷全部阿萊家負擔。
那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長時間觀察阿萊,他全身上下所有的行頭都是蜘蛛人的周邊產品,包括他的水壺背包手錶和鞋子。他收到了十幾樣大大小小的禮物,但是他只有簡單撇了一眼,就繼續推打坐在身邊的同學。他拿了一大包洋芋片邊走邊吃,走到一半突然想到某個好主意,就直接把洋芋片的袋子倒過來,把裡面的食物全部倒在草地上,然後拿著空袋子去撿石頭裝進去。
我很驚訝地看著他滿不在意地,像踩落葉一樣直接踩過滿地的洋芋片。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物質生活非常優渥,但是沒有被設下足夠限制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對蕃茄不會是一個正面的影響。
然而,事情偏偏往我們期望的反方向發展。不只是阿萊單方面對蕃茄很有興趣,在開學第一天就「相中」蕃茄,非常積極地跟蕃茄說「我要跟你當朋友」。從蕃茄經常在家裡阿萊長阿萊短的狀況來看,他們在學校的時間確實經常在一起,而蕃茄在家裡玩耍的方式也逐漸變得粗暴,讓我們不得不懷疑她是否是在模仿阿萊。
唯一比較讓人安心的地方是,可能因為阿萊的家住得比較遠,或是他的家長比較忙碌,阿萊在放學之後幾乎不會去附近的公園。這些時候蕃茄就會跟伊莎玩在一起。他們兩個的互動方式就真的會讓人聯想到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有時候手牽手到處採野花戴在頭上,不然就是在草地上滾來滾去咯咯傻笑,或者是並肩坐著吃點心嘰嘰喳喳地聊天。如果可以選擇,我真心希望伊莎是蕃茄唯一的好朋友。
某一天中午,我跟傑克趁著蕃茄上學的時間,到終於開放用餐的咖啡廳去吃午飯。那一陣子,我們正在追美劇《無照律師》,所以話題很自然地就帶到那邊去。聊了一會兒,傑克突然語氣一變,有點嚴肅地問我:
「你覺得,麥克為什麼會跟崔佛當朋友?」
為沒看過《無照律師》的朋友簡單說明一下,麥克是這齣劇的主角,從小天資聰穎過人。他的父母在他十歲的時候車禍過世,當時代表對方的律師欺負他奶奶六神無主沒人可商量,逼迫他們接受微薄的賠償金。這段過去讓他立誓將來要當一個為弱勢發聲的律師。然而,他的死黨崔佛是一個麻煩人物,到處闖禍。麥克的奶奶警告他多次,要他遠離這個損友,但是麥克跟崔佛的情誼顯然非常深厚。
高二那年,麥克如願申請上哈佛大學的法律系。這時剛好崔佛急需用錢買大麻,就拜託麥克用他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把期末考的題目跟解答背出來,讓他拿去賣錢。麥克經不起他再三拜託,就順了他的意。沒想到崔佛這次找錯對象,賣給了校長的女兒。整件事情被鬧大,最後不只麥克被退學,校長還寫信去給哈佛校方,讓他們撤銷麥克的入學許可,並且列入永久黑名單。
我一聽見傑克的問題,我就知道他背後真正在想的事情是什麼,因為我在追劇的時候也一直想到一樣的事。我思考了很久,說:
「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兩個會這麼要好。但是,除了添麻煩以外,崔佛一定有什麼讓麥克非常喜歡的地方,所以他們才會這樣形影不離。也許他們從小一起長大有太多的回憶,也許有些想法就是只有他才懂之類的,那些羈絆或是細節是家長無從得知的吧。」
「確實是這樣說沒錯啦,但是就不是什麼好的影響啊。」
「我同意啊,只是,我們都有經驗吧,偶然帶個朋友回家,或者是家長聽我們講了某個朋友怎樣怎樣,然後突然就被警告:『你那個朋友不是什麼好東西,不需要跟他深交。』那種情況,我們也不會覺得家長很有道理,只會覺得生氣吧。你又不認識他,才看他一眼就講這些有的沒的,他才不是這種人!」
「也是啦⋯⋯。」
「就只能先觀察看看了吧,只要孩子相信我們,會來找我們商量,那不管發生什麼,到時再插手應該都還來得及的吧。」
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我跟傑克繼續不動聲色,聽著蕃茄從學校回來的報告。他對阿萊很生氣的時候,我們就「嗯嗯這樣真的很不好,難怪你很生氣」;他覺得阿萊很好笑的時候,我們就驚訝地說「他居然做這種事啊」。五歲兒的日常報告其實很破碎,常常要聽好幾次才能湊成事件的一半,但是我們努力的聽,也時常對照彼此聽到的情報。
放暑假前最後一天,放學後,那天阿萊的媽媽難得帶著他來公園,於是蕃茄、阿萊和伊莎三個人就一起往遠方狂奔而去。相隔將近一年,我才又有機會親眼觀察蕃茄跟阿萊的互動。當他們三個人聚在一起時,我終於看清楚了。確實,蕃茄跟伊莎非常合拍,感情也很好,但是伊莎是一個聽話、乖巧又守規矩的孩子,凡事喜歡照步來。蕃茄跟伊莎在一起的時候,他搞怪、調皮、喜歡嘗試新東西的那一面沒有辦法被滿足,卻剛好可以靠愛惡作劇的阿萊補上。
合情合理,但是實在是危險。
前幾天,蕃茄班上的同學辦生日宴會,場地在某個保齡球館的活動室,班上同學大部分都有去參加。傑克告訴我,在宴會快要結束的時候,他看見阿萊的媽媽押著他從外頭走進來,阿萊手上拿著一朵玫瑰花的頭,看起來像是直接被扭斷的。他們一走進活動室,阿萊的媽媽就大聲地說:「哇阿萊,你剛剛從地上撿到一朵好漂亮的玫瑰花喔!」
「啊?為什麼要刻意講這句話?他在跟誰講話?」我聽著傑克描述,覺得非常詫異。
「是吧?很奇怪對不對!我覺得那朵花一定是阿萊拔下來的,他媽媽應該是覺得丟臉,或者是怕有人問,所以才一進房間就趕快講這句話給大家聽。」
我的腦中浮起阿萊的媽媽的臉,還有他總是一臉抱歉地笑著說:「我真的是搞不懂這孩子在想什麼。」這麼說來,蕃茄班上二十多個小朋友,除了單親的家庭以外,阿萊的爸爸是我唯一沒有見過面的爸爸,似乎非常忙碌。
「我想,他媽媽其實對阿萊很沒有辦法吧。」我想了想。
「是啊,今天宴會一開始,他們兩個平常瘋瘋癲癲的小孩,居然一起躲在最後面害羞。如果阿萊跟蕃茄的特質真的那麼像,真的是很不好帶啊。」傑克也同意。
兩個人都沈默了。
我想起蕃茄那些一秒崩潰,一天崩潰五次的日子。想起跟他衝突,必須踩穩底線時遭遇的尖叫,踢打,「我要殺死你」、「我絕對不會照你的話去做」、「你如果再這樣跟我說話,我就再也不吃飯」等等的反抗。不知道有多少次,是咬緊牙關把幾乎要飆出口的話吞回去,或者是飆出去的瞬間立刻強迫自己離開現場找傑克換手。
一個高度敏感,反應又機伶的孩子,在我們的經驗裡,是會消耗掉兩個大人的心力的,而阿萊的媽媽卻得一個人承擔,同時兼顧事業。
在大人眼裡,行為不良,最好保持距離的朋友,在孩子的眼中,很可能是這個環境裡難得有共鳴的靈魂。
***
「我覺得, 就算下次再發生,蕃茄應該不會去報告老師。」隔天早上,我說出我思考了一天後的想法,「你記得嗎?蕃茄之前曾經說過,他很討厭奈菲一直來弄倒他堆的積木,但是他不想跟老師說,因為說了的話奈菲會被罵。」
「那怎麼辦?」
「也許,就只能相信蕃茄了吧。」我說,「至少我們很確定,蕃茄知道這個行為是不對的。老師也是人,確實有可能他管教孩子的方式蕃茄很不喜歡,所以無法信任他,這種情況也強迫不來。也有可能他擔心萬一跟大人說,他跟阿萊就沒有辦法當朋友了。總之情況對蕃茄來說,不是一個『報告老師就好』那麼簡單。身處那個環境的人是他,有些眉角是只有他才會知道的。」
「確實是這樣沒錯。」
「就再繼續觀察吧,畢竟我們沒有辦法完全確定蕃茄的描述正確。如果蕃茄又提一次這件事,或者又有新的事情發生,到時候我們建議他讓我們做代表,幫他跟老師提這件事。」
「好,就這樣吧。」
我相信蕃茄只是懞懞懂懂地有個直覺,他還沒有能力仔細分析自己做出什麼行動的時候,會有什麼相應的結果。但是那個分析的能力,只能靠他自己去行動,或是不行動,最後被他自己的選擇衝擊,才能成為以後他做新選擇時的參考。
如果我們指定他該怎麼做,以蕃茄跟我那麼像的個性,萬一他不同意我們,一定是假裝沒聽到然後做自己本來想做的,而且以後就乾脆不告訴我們了,省得麻煩。這樣的結果反而危險。
如果我們指定他怎麼做,蕃茄照做了,結果後果跟我們預測的不同,他以後就不會再相信我們。如果結果跟我們預測的相同,蕃茄反而會變得依賴我們,總是想要聽我們的指示。這樣他會一直沒有辦法培養出自己對人際關係的判斷,對他也不是好事。
我的腦袋裡不停地播放我自己在學生時期,跟同學相處時的各種挫折和不堪回憶,但是我選擇把它們關掉。我知道那些經驗之所以痛苦,是因為當初我只有自己,我必須自己摸索,自己舔傷口,再用自己的小腦袋推敲可能是怎麼了,然後再踏進叢林裡被撕咬一遍。
但是蕃茄不會有事。他可能會受傷,但是他的靈魂會保持完整,因為我們會緊緊跟在他身後。
我深吸一口氣,輕輕放手,不敢離開視線。
---
歡迎使用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7lave9epvfluxqmr
女拔小一申請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25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1641aizajk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香港迪士尼樂園毗鄰一幅60公頃土地閒置多年,政府決定不再延長園方認購權。受疫情和民情影響,旅遊業可見將來難復舊觀,與其繼續在竹篙灣預留大片土地,讓園方慢慢考慮是否認購擴建,不如趁早將土地改作其他用途。當年政府為了爭取樂園落戶,對迪士尼作出太多讓步,現在要改劃竹篙灣土地用途,面對很多掣肘,發展新市鎮倡議雖好,可行與否仍需深入檢視,然而當局仍應設法地盡其用。本港土地供應不足,短中期約800公頃土地缺口,無望及時在2026年填補,竹篙灣60公頃土地有助紓緩情况,無法扭轉大局,遑論取代填海等中長期造地選項,香港覓地建屋,仍需堅持多管齊下,加快步伐。竹篙灣第2期填海計劃2009年完成,面積相當於3.2個維園,原本預留作迪士尼樂園第2期擴建之用。
蘋果頭條
沙田警區(刑事)潘岳謙總督察在記者會表示,奪命火列作屍體發現案件進行調查,交由沙田重案組第一隊跟進,受傷2男3女傷者年齡由70至90歲。男死者37歲,無業,有抑鬱及躁狂症紀錄,身上並無明顯傷痕,死因有待剖屍檢驗。現場發現有助燃劑,起火原因未明,有待進一步調查。死者在案發日早上疑病發與母親發生口角,母親離開單位避開,留下死者及其嫲嫲在單位內,至下午3時許,死者再度失去理性,撿起一隻鑊擲向祖母腳部,祖母腳部受傷自行離開單位到地下,其後街坊聽到單位內傳出玻璃碎裂及敲擊木頭聲音,稍後屋內冒煙起火,街坊約在下午4時03分報警,消防員疏散300人並將火救熄,由於單位內水喉被火燒毀爆裂,出現水浸情況,警員將積水抽走進行調查。
東方正論
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膾炙人口,一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形象地道出窮人飢寒交迫、掙扎求存的苦況。今日的香港,面對暴疫夾擊、中美角力等內憂外患,經濟一沉不起,百業疲不能興,更不堪的是港府止暴無能、抗疫無力、救市無方、錙銖必較,基層的慘況堪比當年的賣炭翁。實施近十年的法定最低工資,明年或迎來首次凍薪,意味基層生活苦上加苦。惟一節見則百節知,凍薪背後,何嘗不反映商界經營困難,由勞方到資方皆在捱?香港法定最低工資於二○一一年實施,當年最低工資時薪為廿八元,之後每兩年檢討一次,目前為三十七點五元。
星島社論
新冠疫情影響下,大部分直資、私立及國際學校選擇凍結學費,包括拔萃女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其附屬小學等名校。教育局公布今年僅四十五校申請調整學費,有校長坦言凍費旨在與家長共渡時艱。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指,除了疫情影響經濟外,相信凍費或加幅放緩,與當局提早公布預估津貼額,各校可更準確計算營運情況有關。教育局昨公布今學年直資、私立及國際學校本學年申請調整學費結果,僅四十五校申請調整今學年學費,較去年同期共一百七十九所學校申請,大幅下降,大部分學校選擇在今學年凍結學費。本報翻查各校網站及資料,發現不少傳統名校在四月底的申請結束前,已宣布會凍結學費,拔萃男書院今學年小一及中一學費分別維持在近四萬四千元及五萬元;連續三年加費的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其附屬小學,今學年亦凍費,分別維持在六萬四千五百元及六萬三千元。
經濟社評
港府因應英國疫情惡化,決定將英國列入高風險地區名單,惟許多人有疑問,為何新措施要等到下周四才生效,恐有人會鑽空子,趁這段緩衝期回港避疫而可居家隔離,增加病毒輸入風險。當局是依足過去慣例,讓相關人士有足夠時間進行檢測及預訂酒店,但在這空窗期,亦須堵塞防疫漏洞,其間規定回港人士要在指定酒店或處所檢疫,同時亦應盡快將疫情嚴峻的西班牙和法國加入名單。港府昨天宣布刊憲,將英國列入高風險地區名單,下周四生效。屆時從英國回港,或抵港前14天曾到過英國人士,須持有72小時內病毒檢測呈陰性報告,以及已預訂香港酒店房間檢疫14天的確認書,方可登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641aizajk0/hqdefault.jpg)
女拔小一申請 在 即日拆解 DGJS 拔萃女小學☺️小一面試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即日拆解 小一 面試:DGJS 拔萃女小學☺️ [留意直播,有特別配套提供] 名校/人氣中、小學Portfolio (個人檔案)/附加資料製作重點+ Canva精華 ... ... <看更多>
女拔小一申請 在 女拔2020-2021網上申請攻略 - YouTube 的八卦
之前有得懶人包,當然知大家開放報名後填表都會戰戰兢兢 一不離二, ... 我們的channel #升小面試#小學面試#升學#小學#面試# 小一 #面試技巧#面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