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困擾著許多女性朋友,但不知道為何,江湖上總是流傳各種似是而非的討論。身為婦產科醫師,我常常納悶,到底這些傳言從何而來。
前陣子,我又看到一篇被讚爆的文章,寫了許多關於月經跟養子宮的飲食禁忌,但仔細一看,發文的人既非營養師也非醫師,內容也錯誤百出,讓我越想越氣。因為這些錯誤的建議,不僅讓女生們動輒得咎,有些還會影響飲食均衡攝取、甚至讓女生們白白受苦。晚上實在越想越氣,決定好好來澄清一番。
#常常會經痛就是體虛婦科不好?
錯。其實超過一半以上的女生都會生理痛,只是程度因人而異。
因為子宮內膜剝落時,前列腺素會增加分泌刺激子宮收縮,以利排出經血,是引起疼痛的主因。此外,當子宮收縮的腔內壓力大於血壓時,會使血液流不進去子宮,造成子宮的短暫的缺血性疼痛。所以經痛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代表婦科、子宮不好。當然也有人耐痛性較高,血液循環較好就不容易經痛。
而經痛時,骨盆周圍痠痛、脹氣、腹瀉等狀況也因前列腺素的刺激而產生,這些都算是正常的現象。
(但若在經期還沒來時就有明顯且劇烈的疼痛,吃止痛藥也無法改善,則需至門診照音波檢查是否是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巧克力囊腫的問題。)
#喝冰水會導致經痛傷子宮?
#懷孕喝更容易影響胎兒?
過度延伸了。本來就經痛的人,喝冰水的確可能會更痛,因為根據熱脹冷縮原理,冰水會造成血管、肌肉短時間收縮。反之熱敷、喝溫水則可緩解這種痛感。
但對於原本不會經痛的人,喝冰水並不會引發經痛。至於會造成不孕、傷子宮,更是毫無根據。歐美國家甚至也會讓產婦產後立即補充冰水,因為早有研究指出,耐力運動後補充冰水、對於減減輕疲勞幫助恢復的效果比溫水好。
我真的很想幫冰水大聲地的問一聲:「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我有位新婚好友也曾和我抱怨,在茶水間喝冰水卻被同事阻止:「這樣小心會不孕!」個性內斂的她其實當時已經懷孕,只能笑笑地點頭。
針對這個議題,我也特別問了我中醫的好朋友國醫杜李威,他指出有痛經的女性朋友,如果熱敷可以紓緩症狀,反之多喝冷飲確實會增加經痛症狀,那就該避免。但就像有人吃花生會冒痘痘、有人吃花生甚至會過敏休克,不能推論成所有人都不能吃花生。
瓜類、蘆筍、柚子......(以下省略數十種蔬果)都是涼性,經期應避吃?
以我的觀點,任何食物只要衛生、不要過量,月經來的時都可以吃。因爲蔬果類高纖維,不小心過量就容易引起腸絞痛、脹氣,吃生食、不潔的生菜則可能因大腸桿菌過高而拉肚子。而經期時,子宮收縮也會刺激腸胃蠕動、易脹氣,加上免疫力下降,所以飲食應清淡,避免大量生食。
這其實只是很簡單的「避險」原則,沒有什麼絕對不能吃的道理。
#止痛藥吃多會依賴,
#非不得已不要吃以免上癮?
錯。容易成癮的止痛藥是嗎啡類藥物,但市面上常見的止痛藥主要分為兩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EVE、布洛芬)、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常見商品名:普拿疼),只要遵從使用劑量,月經來時一天不超過四顆。不太可能成癮或是傷肝傷腎。每次都吃止痛藥,也不會越來越不能忍痛、或越吃多越多顆。
此外,疼痛剛發生時吃藥效果最好,真的忍到不行才吃,不僅來不及讓藥效發揮,止痛效果也會打折,況且忍痛對大腦反而有負面作用。
#月經來吃巧克力止痛又不易發胖?
對一半。有些人吃巧克力真的會減輕疼痛,因巧克力會刺激腦內啡分泌,又含有豐富的鎂,有研究指出經痛和低血鎂有關,澳洲甚至將高劑量的鎂離子(300mg)當作治療經痛的藥物。
但月經來吃甜食不容易胖,就是無稽之談了。巧克力畢竟是甜食,市售的產品可可含量低,吃多容易造成血糖起伏累積脂肪,如果要補充鎂不妨從較天然的香蕉、堅果、五穀雜糧、菠菜中補充。
#月經來應減少活動量?
剛好相反。月經來時,增加活動量對經痛反而有幫助,比如快走、瑜伽這類型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又能提高體內腦內啡的濃度,改善疼痛。
不會經痛的人,也不需要因為月經來就中斷運動。
科學的確無法清楚解釋身體上的各種現像,有人經期來喝冰水會經痛,有人大啃冰塊也不會痛。但在沒有明確的研究之前,這畢竟都只是個人經驗的分享,我們不應該把這些奉為圭臬,甚至變成對女性的束縛。面對經痛,我們還是要對『證』下藥,不能以偏概全。
#月經迷思破解文
#破除孕期迷思從頭做起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
女性壓力大症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澳洲森林大火浩刧從絕望到一絲希望,到預言未來
【從去年燒到現在的澳洲野火釀成歷來最嚴重災情,除了至少造成28人死亡,葬身火海的動物據估計超過10億,對充滿生物多樣性及擁有許多原生種的澳洲更是生態浩劫,可能導致許多生物瀕危甚至滅絕。】
{內文}
這場澳洲史上最嚴重的火災季之一,2019年九月以來,全境數百處山火肆虐達1000萬公頃(加州野火是80萬公頃),導致至少28人死亡。
1月14號,澳網會外賽中,斯洛維尼亞選手塞彼洛娃因澳洲野火造成的空汙濃煙劇烈,咳嗽到雙膝跪地,痛苦不堪甚至無法呼吸,最終選擇棄賽。然而痛苦的,不只是人類。
僅在新南威爾斯省,澳洲野火就已殺死約4.8億隻動物,如同「生物末日」,包括一同遭火襲的母袋鼠,與育兒袋裡小袋鼠,大量的澳棕短鼻袋狸和長鼻袋鼠,大火前僅有約300隻的黑鳳頭鸚鵡亞種,燒焦綿羊和母牛屍體散落公路沿線。專家警告,食物鏈被打破,大火正對澳洲生物圈造成毀滅性影響。
(布蘭奇\澳洲生態科學家)
許多動物無法在大火中存活下來,包括無法飛行的動物 行動緩慢 無法挖洞躲避的動物,這些易遭大火燒死,估計最高可能10億隻動物喪命,或在未來數周數月內死亡,因為火勢沒有停歇,"10億隻致死",過去生物圈從未有過如此數字
而最觸動人心的是作為澳洲國家標誌的他們。
(澳洲民眾)
我們試著能救多少就救多少,我們會保護你,看看牠,撐住 撐住啊,你還好嗎,放心 我們會幫助你
(布蘭奇\澳洲生態科學家)
目前許多無尾熊被發現,在民眾後院或在街上,因為牠們在找棲息能存活之地,無尾熊恐慌時,牠們通常會逃到樹上,當大火低燒時,這樣是安全的,但當"樹冠火"時,牠們逃到樹上必死無疑
無尾熊通常行動緩慢,一旦陷入大火,通常的策略就是爬到樹上捲成一團,生物避難的習性,反而在這次異常而連續的高聳山火中變成自殺行徑。
於是救難人員和民眾疲於在樹梢上,搶救奄奄一息且喘叫的無尾熊。雪梨生態學家狄克曼說,"牠的叫聲更是求救而絕望的信號",因為無尾熊通常不發出聲音,只在交配季有洪亮之聲,"無尾熊的尖叫","只在壓力大或無法承受痛苦時大叫"。
(澳洲動物救難人員)
非常急就章,其實不能這樣抓無尾熊,但是我們沒有時間慢慢來,必須在大火來前趕快走,趕快讓牠們初步治療和補水,這隻無尾熊傷勢很嚴重,燒傷面積太大,所以急救過程的要點是要"快",因為牠們被救時,通常已非常飢餓
活著被救援的無尾熊,通常都承受三級燒傷的程度,因此動物急救中心裡,醫治第一,減輕牠們的痛苦則是第二。每一隻毛孩子都有牠們不同的苦難經歷,例如主動向路過自行車手"攔車"討水喝,但事後專家警告,無尾熊其實不喝水,若灌水恐引發肺炎甚至致死。或是Lewis,當時一位路過的澳洲女性發現,她立刻脫下自己上衣 衝入大火,把燒得遍體麟傷滴著鮮血的無尾熊,包覆著送往動物醫院,並以她自己孫子之名Lewis命名。
(佛拉南\澳洲無尾熊醫院主任)
牠是所有來到醫院裡最嚴重的,牠的症狀是皮層燒傷,燒傷面積雖小,但燒得非常徹底,所以牠的手和腳部傷勢嚴重,手臂以下 鼻子也嚴重燒傷,部分牠的生殖器也遭燒傷,這讓牠不斷痛苦的叫著
14歲的Lewis已是高齡,儘管經過一周治療,但四肢遭大面積燒傷,傷勢和痛苦指數不斷惡化,最後院方以安樂死讓Lewis離開。不忍牠們痛苦且再搶救也無效,而採以安樂死的選擇,是這次許多澳洲無尾熊的難堪結局。澳洲學術科普媒體《對話》(The Conversation)指出,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可能「至少30%無尾熊慘遭大火燒死」,雖然不至於會造成一度傳出「無尾熊將即刻在當地滅絕」的結果,但滅絕指數從易危物種(Vulnerable),升級為瀕危物種(Endangered),但已是近30年來,澳洲最嚴重的保育災難。加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統計,200年來全球無尾熊數量,已經負成長95%。
紐約時報警告,澳洲勢必得改變當前,以化石燃料為澳洲最大出口品之一的經濟模式,拿出面對氣候變遷的對策,才能根治澳洲野火對自然的真正威脅,亦即對「災後」與「長期」的衝擊。
(澳洲記者vs.澳洲總理/莫里森)
(澳洲要如何合理解釋),(不斷擴大新礦場),因為我們有全球最棒的礦業,澳洲不會對經濟開出空白支票,對於氣候議題,我們需要全球認可的正確行動,(大火燒來了 注意大火),若非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要如何解釋澳洲野火慘重與規模之大,至今四州已延燒超過1000萬公頃
一場澳洲惡火誰是犧牲品?人類和野生物種都同樣受難,都同樣成為政客輕視氣候變遷下的受害者。
女性壓力大症狀 在 花向東 Facebook 八卦
天氣漸漸冷了, 開始有愈來愈多客人會詢問古玫瑰精油的問題
是否會太油? 是否會太悶?是否會長脂肪球?
以下是我們公司新人的試用文, 她第一次使用古玫瑰精油, 沒想到居然還改善了她早上眼睛水腫的問題, 整張臉都緊了
好開心~~
以下是她的試用心得~~
33歲女性上班族,敏感+混和性膚質
看診時醫生說我雌激素過少..才會出現月經遲來量少.焦躁易怒跟睡眠品質差的狀況…..
大家應該也知道,當有上述身體狀況出現時,皮膚狀況也好不到哪去吧…
臉頰乾燥黯沉粗糙,,眼下細紋明顯, 斑的顏色也加深了,睡不好心火旺額頭下巴也頻長痘~
但….總不能每個月都靠藥物來平衡荷爾蒙吧~
我開始使用精油之父葦柏納教授嚴選龜毛製作出來的天然古玫瑰精油原液來試試
(成分萃取的挑剔與製作過程的龜毛程度是連我這處女座都臣服的,另本身膚質對化學香精,防腐劑過敏,一試就知道產品是否天然)
眼週肉芽是我人生中的困擾之一, 本來看到「精」「油」讓我有點擔心
沒想到細緻的精油質地,0.01秒的吸收速度,即使用在眼週,完全沒長任何一粒肉芽喔!!!
我的意外小收穫~早上起床不再泡泡眼,眼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緊緻拉提平滑的感覺^^
每天早上起床我的眼周必定水腫(無論前一天睡前渴死還是狂喝水)…症狀都一樣,很像掛2顆小小水袋在臉上,
後來才知道,原來玫瑰去水腫的效果也一流~~怎麼那麼好~~
話說玫瑰精油有回春的功效?
女人體內雌激素足夠了,荷爾蒙達到平衡後,除了情緒上的改變外,漸漸會減少斑點細紋的產生,皮膚會變得緊緻光滑白晰,經期也會跟著順暢~
玫瑰精油本身不含雌激素,原理是能激發女性自身的荷爾蒙分泌,增高體內雌激素水平,是有平衡調理荷爾蒙的作用。當身體在接受這些物質時,全身的各種神經傳導物質與荷爾蒙都會受到影響,進而身體會去做全體荷爾蒙的平衡與調節。
而玫瑰濃郁的氣息,能夠作用於神經系統,調節腎上腺皮質的分泌;
撫平情緒,提振精神,舒緩潛在的緊張與壓力,釋放一種使人快樂的荷爾蒙Dopamine(多巴胺)。
甚至可以幫助女性度過產後憂鬱症,更年期等狀態下的情緒低潮期。
而除了全臉,記得脖子胸前淋巴處都可以帶到喔~
更多產品介紹 http://goo.gl/8ilvfP
女性壓力大症狀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女性壓力大症狀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健康蘋台】 80後患癌—33歲確診晚期肺癌 四年來如常返工去旅行 醫生:存活五至十年一啲都唔奇
37歲的演員陳積榮早前拍片公開身患第四期肺癌,事實上即使不煙不酒,肺癌亦有機會來襲。同樣37歲的阿詩,表面看與常人無異,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過着自由自在的獨居生活,很難想像這她四年間一直與肺癌共存。33歲確診肺腺癌第四期的阿詩,一向生活健康無不良嗜好,她回憶:「當初純粹因為肩膀及腰骨痛,求醫,照X光片後發現肺部有腫瘤,過程沒出現過任何咳嗽、咳血或氣促症狀。」
根據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字,肺癌為本港第二常見的癌症,2017年共有5,178宗新症,女性佔了37%,當中吸煙者不足一成。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表示,香港常見的肺癌有兩大類:第一類為肺腺癌,患者大部份是非吸煙者;第二類鱗狀癌則相反,與吸煙有密切關係。區醫生補充,肺腺癌症狀不明顯,因肺部有感覺的位置較接近中央氣管,而肺腺癌大多生長於肺部邊緣或外圍,這些位置遭受癌細胞破壞亦沒太大感覺,因此確診者多屬晚期。
#肺癌 #肺癌晚期 #癌症 #肺腺癌 #醫管局 #醫院管理局 #健康 #健康蘋台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女性壓力大症狀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評價
談古論今話中醫(73):坐骨神經痛【健康養生中醫保健_坐骨神經痛】http://ap.ntdtv.com/b5/20110628/video/66388.html?
坐骨神經痛比較有關係的原因,解釋如下:
【外傷性】譬如說騎馬跌下來,還是說嚴重的車禍一撞的話,假如說受傷的部位剛好在這個腰椎的話,在這個腰椎的話會造成,腰椎上面有很堅強的那個韌帶保護著,假如說你撞擊的部位,剛好外面的韌帶斷裂的話,裡面的這個我們叫明膠,明膠就往外凸,凸的話壓迫神經,就一定造成坐骨神經痛,這個叫外傷性,黃色的這些是神經,就是因為它錯位之後,椎間盤出來壓迫到黃色的神經,這樣子也會引起腰腿痛。
【虛損性】所謂虛損性,就是因為長期讓那個腰椎承受很大的壓力,最常見的就是穿高跟鞋,那個像守衛,他一天要站18個小時,回家又應酬,又喝酒又喜歡喝冰啤酒,長期造成這個腰椎,承受不當的壓力,久而久之之後,他這腰椎附近的那個軟組織,血液循環就不好,廢物排不掉,就會變成僵化,僵化以後它這邊就變得比較脆弱,比較脆弱以後,他只要說某一天,彎腰突然搬個很重的東西,或者打一個很大的噴嚏,這個就會造成,間椎盤那個破裂,那個明膠就會慢慢滲出來,就是肌肉組織,外面保護的那層肌肉組織破損,明膠就會漸漸滲出來,等到它壓迫到神經以後,也就會開始產生坐骨神經痛。
中醫是怎麼樣來治療的呢?
第一型的一定是用針灸
我們第一選擇針灸的部分,我們會選擇兩條主要的穴道,主要的經絡,第一條就是說,後面這條膀胱經走下來,第二條就是旁邊的這個膽經,這邊走下來,我們會看他酸痛的展延是怎麼樣,我們再選擇必要的穴道,我們先講膀胱經的穴道,我們比較常用的穴道比如說腎俞、大腸、俞環、跳委、中承山、崑崙,膽經、我們比較常用的,當然上面是一樣,腎俞,去到中醫診所給專業的醫師來針灸,兩天扎一次,酸痛比較嚴重的話,配合吃藥,那吃藥的話,就有好幾個狀況。
外傷引起的,那用活血化瘀為主要的用藥基礎,因為有外傷,他可能有淤阻。
虛損性就是根據體質,看是要補氣血或者是補氣或是養血,以這一類的方式來治療他的坐骨神經痛,那假如是退化性的話,我們就以養肝血跟補腎虛為主,就說要讓他的骨質再復原,不要再疏鬆,就用這個方法的用藥來治療他,所以中醫就是看他是甚麼原因造成的,就針對那個原因來做治療跟調整。根據體質,即使是虛損性的,那我們用藥的時候會根據他的情況,女性以八珍湯為主,男性以六味地黃湯為主療的話效果會比較好,然後加加減減去治療他。
輕微的運動那用護腰把它綁起來,再一個很重要絕對不要吃冰,啤酒也不能喝,因為那個都會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好,有酸痛症的人,血液循環不好,它就復原得比較慢。飲食方面呢,就不要吃太高熱量的食物,像動物類的東西就不要吃太多肉類,我們就以粗糙的五穀類,加上一些蔬果,當然也要一些良性的蛋白質,也要一些蛋白質,然後把身體保持微鹼性,他的那個氣血循環就比較好,酸痛也比較容易治療。治療坐骨神經痛,其實通過針灸以及配合服藥,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保健保養,是可以達到很好的緩解作用的。
微鹼性
就說我們的飲食要盡量地清淡均衡,而且要選用粗糙的五穀類,跟各式各樣的蔬果類,混合著吃,然後不要太重豬肉甚麼,把身體養得胖胖的,造成三高的症狀,那三高之外,你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身體變酸性,你產生坐骨神經痛就不容易好。
http://www.youtube.com/user/NTD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