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郝柏村爺爺見過三次,皆是新中華兒女學會舉辦座談會、邀請他蒞臨。當時郁慕明主席笑,「郝杯杯是我們這個年紀叫的、你們應該要叫郝爺爺了!」後來碰面,我都問候「郝爺爺」。
記得演講的題目是「從抗戰烽火走向民族復興」、真正的復興尚未實現,可惜郝爺爺看不到了,郝爺爺之於中華民國,如魯殿靈光;歷經抗日內戰建設台灣,如碩德貽徽。
確實,那個時代的見證者逐漸凋零,來者曷不傷感而膽顫。
#郝柏村爺爺福壽全歸。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70317星期五由我與林明正、侯漢廷共同主持「台大中華復興社」 迎新社課,主題為《回首太陽花》當天人潮湧入已經擠滿整間教室,甚至還引來了幾位朋友當面挑戰我們三位(49:40) !當天沒有在我臉書觀賞直播的朋友,現在為您推出當天的精彩回放。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
女學會 在 蘇嘉全Su Jia-chyuan Facebook 八卦
彰化必吃的美食就是肉圓!
在彰師大女學會演講結束後,外帶一份美味的彰化肉圓在車上吃,北上繼續主持下午的院務會議,感覺心裡非常充實。
#彰化肉圓 #肉圓
女學會 在 真雪碧 無雙ss Facebook 八卦
12歲就老司機........
我14歲也才剛來月經而已....
每天50塊零用錢
15歲都是純純的愛牽牽小手
太晚七點回家被賞10幾個巴掌
18歲才就第ㄧ次沒了😂(因為媽媽用鐵的教育說女生不能18歲前交男友,不然會趕出家門)
記憶中以前班上13.14歲的時候
懷孕的女同學就3個,也是同樣情況
然後奉子結婚....結果離婚,下場慘啊..........反正苦的都是女孩
現代小女生外型又性早熟,網路資訊,交友約砲軟體ㄧ堆,我看過6.7歲就玩抖音,7.9歲玩YouTube,臉書,IG
雖然家庭觀念教育也有差,太寵小孩或怕東怕西,雖然時代有差
但越封閉反而會讓小孩更有好奇心
既然阻止不了讓她們知道這些資訊
不如早點了解
支持性觀念早點教育,像國外ㄧ樣
讓更多早熟無知少女學會可以保護自己😢
女學會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評價
20170317星期五由我與林明正、侯漢廷共同主持「台大中華復興社」 迎新社課,主題為《回首太陽花》當天人潮湧入已經擠滿整間教室,甚至還引來了幾位朋友當面挑戰我們三位(49:40) !當天沒有在我臉書觀賞直播的朋友,現在為您推出當天的精彩回放。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女學會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評價
萬分感謝賴祥蔚 民意新連線給我這個機會,第一次向台灣聽眾闡述我的心路歷程,包括我身為祖籍台南、艋舺長大的本省子弟(一些對我不熟的人,仍經常誤以為我是外省後代、大陸同胞或ABC),是在怎樣的家庭長大?為何反對台獨主張統一?
「西瓜偎大邊」是人的天性,就算不和時下「天然獨」青年為伍,在台灣從政也應該是選擇兩大黨,為何我也沒到國民黨,而是在新黨?「太陽花之亂」將我推上反台獨的風口浪尖,各種醜化、羞辱、汙衊紛至沓來,我會不會有所畏懼或擔憂?作為職業的「政治工作者」,人生剛剛走進30歲,一個而立之年的男人,會不會有未來前途及成家的壓力?
願我臉書的好友,能耐心聽完我這集全程受訪的錄音。相信在聽完之後,您會更加知我、助我、理解我!同時也要再次打個小廣告,由我擔任理事長的新中華兒女學會,將於後天(週三)光復節晚上6點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和洪秀柱柱柱姐成立的青雁基金會等其它民間團體,合辦「光復新歌聲─慶祝台灣光復72週年」街頭演唱會,到時將有多位實力派歌手、包括曾登上大陸「中國好聲音」的台灣好手上台獻唱,我也會和大家一起高歌喔!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女學會 在 【2022女學會年度研討會專題演講】清消的政治: 疫情危機 的八卦
【主題介紹】本次演講根據藍佩嘉跟Yuk Wah Chan 合編的專題“The Politics of Sanitizati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