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報雯 單元👉 https://youtu.be/_zcbtCy0SEI
彭博:美財長葉倫不將中國列入匯率操作國?
美中貨幣戰緊張情勢降溫!離岸人民幣聞訊升
全球央行外匯存底美元占比創1995年來新低!
歐元人民幣日圓占比皆成長.IMF:美元結束強權
拜登政府緊盯數位人民幣未來將逃避美國制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王伯達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央行總裁彭淮南即將要在 2018 年 2 月退休。 他從1998年開始擔任中央銀行總裁,到現在已經有20年的時間,而從2005年開始,更是已經連續14年獲得《全球金融雜誌》的A級總裁評比,這也是為什麼你會在許多媒體上看到14A這個稱呼的原因了。 那麼,這位14A總裁在任的這20年間,留給了台灣什麼...
央行外匯存底 在 價值型投機-阿水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20160130 關於大盤
1/23寫了篇從投資人情緒,看到的股市止跌要反彈的文章,陸續接到有些朋友的關心,問我怎麼看出來的
前天發了谷月涵的文章,也有人問我看法是否改變
我想在這裡一併做個心得分享
有上過12/6的課的人應該都記得,當時我說12月底要把所有股票出完,等選完再進場
原因是以往選前的最後兩周是賣壓最大的時候,加上後來在12月底我看到內資已經先行出場,也讓我更加確定12月底該出場的規劃
老實說1月初的大跌在我的意料之外,目前市場主要的歸咎有兩個,第一為人民幣的貶值,第二為油價的下跌。
人民幣的貶值,引起市場不安
一來是中國的景氣不如預期引發的資金外逃效應。去年中國央行外匯存底減少5127億美元,來到3.33兆美元,光是2015年對岸一年減少的外匯存底,就比台灣的外匯存底來得多。這是因為中國資金外逃,中國央行為了維繫匯率中國央行賣出手上美元所造成。
而中國是世上原物料消耗最多的國家,例如鐵礦砂的消耗量更是佔全球的2/3。中國的景氣不佳,連帶的也會讓原物料價格不振,影響到原物料出產國如巴西、澳洲、俄羅斯等地的景氣。
另外中國的匯率貶值也會造成中國的出口競爭國,如中國、韓國進一步的貶值。
石油下跌,讓金融秩序大亂
紐約西德州原油(WTI)日前跌破每桶27元,造成全球市場一片風聲鶴唳。雖說油價下跌有助於民生消費的成長,以往幾次的油價上漲超過百元,都傷害到實體經濟的消費,而油價下跌則是對金融市場的傷害力遠大於實體市場。
今年美國跟能源相關的公司債大概有850億美元到期,明年則有1250億美元。若油價持續在低檔,這些公司可能在到期時無法還債,屆時可能有倒債的風險。
美國高收益債中有20%的公司是能源相關行業,油價的下跌等同讓這些公司違約危機增加。因此,只要持有的法人、個人,最近手上的高收益債基金無不大跌。
另外,油價的下跌反映的,除了是美俄角力,以及OPEC希望絆倒美國頁岩油的出招,背後也可能是全球景氣的停滯不前,因此除了能源相關行業的違約外,市場也擔心實體經濟的發展出現問題。同時,油價的下跌會讓產油國收入減少,為了籌財源,會將主權基金的股票拍賣,以台股來說,中東主權基金中,沙烏地阿拉伯貨幣總局與阿布達比投資機構,持有台股上市上櫃公司市值分別為91與30億美元,為第4大與第20大機構投資人,這些主權基金賣股求現,股價自然就往下走。
因此, 一月初的下跌可以是說人民幣與油價的連鎖效應。
上週五我做功課的時候,發現投資人的情緒已經開始轉為恐慌,但人民幣卻已不再跌、油價也迅速的反彈,幾個主要的股市也出現了止跌訊號。
因此我判斷短線來說最壞的情況已經過了,該有一波反彈。
昨天日本宣布實施負利率,歐美中日四大經濟體當中已有兩個宣布實施負利率。
雖然日本宣布負利率會讓資金離開日本銀行體系,短線上有利於股市,但歐日的負利率,有可能讓美元進一步走強,反而讓人民幣走貶的壓力變大、也讓油價欲漲不易。
整體來說,台股面臨中國供應鏈的威脅、手機產業的衰退、金融投資失利的大問題並沒有解決。因此,這波的上漲我還是覺得是逃命的反彈波。從農曆年後到第一季底應該是最有機會漲的時機點。
盤面上,漲得最兇猛的,除了網通較有族群性之外,包含蘋果概念股以及金融,都是跌深反彈,綠能與生技則是同時有新總統以及跌深的題材。
就操作來說,上述這些族群還是較有機會,而車電、受惠油價下跌的航運則是可以觀察的類股。
以上文字為看盤心得,非操作建議,交易不論多空,請遵守停損停利。
央行外匯存底 在 白經濟 TalkEcon Facebook 八卦
▍總裁系列:外匯存底 = 有錢真好?
面對今周刊的質疑,央行的回應裡有這麼一句:「我國外匯存底增加主要來自貿易出超累積,而出超係反映超額儲蓄,若要降低超額儲蓄則宜從促進投資著手。」
央行的言下之意似乎是面對龐大的出超,央行只能兩手一攤,放任外匯存底暴衝?這樣的回答,就忽略了央行在「累積外匯存底」中的關鍵角色。
【外匯存底怎麼來的?】
假如今天有個神奇寶貝玩家為了收服翱翔天際的噴火龍,拿著手機從住家公寓的窗戶一躍而出,我們會說「自由落體係反映地心引力,若要防止玩家墜落宜從改變重力場著手」嗎?顯然他一開始不要跳出去才是保命的方法。
外匯存底怎麼來的?其實也是像這樣的邏輯。央行口中反映出超的情境是這樣的:假如有個出口商 工ㄒㄈ 專門生產手機,外銷美國讓美國人買去玩神奇寶貝。工ㄒㄈ 賺回台灣資金市場的美元就是「外匯」。央行這東西聽來深不可測,但可以當作一間被政府特許生產新台幣的國營事業。當央行拿著自家的產品:新台幣,去買下工ㄒㄈ帶回台灣的美元,這些美元就成了臺灣的外匯存底。
出超,也就是當出口大於進口,雖然也是央行外匯存底上升的步驟之一,但那就像地心引力把那個不幸的神奇寶貝訓練師拉向地面一樣,不是我們在討論央行角色時的重點。關鍵的步驟在於央行拿著新臺幣去買下美元,使得央行持有的外國貨幣增加,外匯存底就上升了。如果央行沒有買下這筆美元呢?工ㄒㄈ可以自己留著這些美元,也可以賣給別人,這筆美元就持續由民間持有。外匯資產不會因為央行沒有買下就憑空消失,只會留在民間手中。
因此,外匯存底高並不代表台灣多麼有錢,只是顯示我們的央行收購了很多外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收購大量外匯在幫國庫每年賺進 1800 億的同時,是拿了什麼代價去換呢?那就請看白經濟先前〈貶值救出口—12 A 彭神哪裡神?〉裡的說明了。
複習白經濟:貶值救出口—12 A 彭神哪裡神?
http://talkecon.com/12a_god_perng/
吳聰敏老師 2003 年的文章:〈令人驕傲的外匯存底?〉
http://mypaper.pchome.com.tw/ideocafe/post/3191128
央行近期回應
http://www.cbc.gov.tw/ct.asp?xItem=57476&ctNode=890&mp=1
經言經語對此回應之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macroeconta…/posts/1051472434930018
央行外匯存底 在 王伯達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央行總裁彭淮南即將要在 2018 年 2 月退休。
他從1998年開始擔任中央銀行總裁,到現在已經有20年的時間,而從2005年開始,更是已經連續14年獲得《全球金融雜誌》的A級總裁評比,這也是為什麼你會在許多媒體上看到14A這個稱呼的原因了。
那麼,這位14A總裁在任的這20年間,留給了台灣什麼呢?
是1998年大戰索羅斯?還是台灣這些年來看似平穩的物價?我們究竟要怎麼去評價台灣這二十年來的貨幣政策?由副總裁楊金龍接任總裁後,又會為台灣帶來什麼?
這就是今天的節目要告訴大家的。
你也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們
訂閱我們的頻道 ▶ https://goo.gl/HzU4VG
訂閱電子報 ▶ https://goo.gl/L7Vqin
加入我們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potawang
追蹤我們的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potawang/
造訪我們的官網 ▶ https://www.potawang.com/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ggRxnYQI8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