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百年愛的足跡
#英國長老教會
#馬雅各醫師逝世百年紀念
今年,是馬雅各醫師逝世的百年紀念。馬雅各是第一位由英國長老教會派遣來台的宣教士,當年他在台南設立第一間西醫館與佈道所,開啟了長老教會在台152年的歷史。
這些奉獻自己、為台南留下無數感動故事的宣教士們昔日留下的足跡及貢獻,毫無疑問的,現今都已成為台南的一部分,與這座城市共存共榮,更創下不少「台灣第一」的事績,這些地方你們到訪過哪些呢?
台南新樓醫院
前身是馬雅各醫師創立的第一間現代化西醫院,改善了無數南部百姓的健康。
(📍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57號)
台南神學院
1875年來到臺灣的巴克禮(Thomas Barclay),放棄當電氣學者及優渥生活,創辦了臺灣第一所西式大學(即臺南神學院)、發行了第一份報紙、更推動白話字讓更多人得以閱讀,同時也對保存臺語文化做出貢獻。
(📍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17號)
長榮中學 Chang Jung Senior High School
由英國基督長老教會於1885年創立,也是台灣第一所西式中學,這裡有七公頃大,還有百年英式教堂,甚至留存了馬雅各牧師捐贈、巴克禮牧師組裝的第一台印刷機,以及許多古地圖、幻燈片、點字盤等,可說是微縮了英國來台宣教的歷史。
(📍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二段79號)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名稱從番仔教教會、溝仔頂教會,到日治時期成為花園町教會,至今成為紀念馬雅各醫師的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教會後方的歷史資料館保存許多古文物與老照片,與台南府城的歷史息息相關。
(📍台南市中西區公園路6號)
今天是《府城百年愛的足跡》新書發表會,感謝中西區公所的同仁與在地文史作者王子碩、青葉唯老師創作這本以長老教會為主題的繪本故事書,這些宣教師冒著危險、遠渡重洋來台,從宣教、醫療、教育、文化保存到人權爭取,各方面都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溫暖的城市故事應該告訴更多的市民朋友。
✅延伸閱讀
「府城百年愛的足跡」繪本新書發表
黃偉哲期待未來持續為台南文化歷史發展努力
https://reurl.cc/3NegG0
太平境教會牧師 在 Facebook 八卦
#隱藏在南台灣的望海神社
嗨~中秋節快樂,整整四天的連假,大家有什麼安排嗎?
今天分享一座隱藏在山中的空靈景點,南臺灣坐山望海的 #高士神社,疫情期間也可以感受日本的氣氛!
高士神社位於屏東縣牡丹鄉,為台灣現存神社中,最有日本味,卻也最不純種的存在。
嗯?什麼意思?
初代神社建於1939年,當時供奉著天照大神,1945年二戰結束廢棄。二戰時期,高士部落的壯丁們被徵招成台籍日本兵,神社集合出發時,與家人說:「如果我回不來了,以後就來神社相見」。
戰後,高士部落一直希望重建神社,實現逝去親人的遺願,但由於種種因素而延宕。後來,日本神職人員佐藤健一,為感念台灣人在311大地震的幫忙,耗資一千萬日圓,打造木造神社送至牡丹鄉高士部落。
這次供奉的不是天照大神,而是戰爭逝去的英靈、祖靈和山神,回歸原住民的信仰。
2015年蓋好的二代神社,鎮座祭採用了日本神道的步驟、排灣族傳統儀式,加上長老教會牧師的祈禱下,順利落成。
這裡的視野好到炸裂,可以遠眺太平洋,登上眺望台視野更遼闊!雖然建築簡易,但遠離塵囂的環境一級棒,有著極靜空靈的氛圍,很適合拍照與發呆。
不過真的路途遙遠,道路蜿蜒曲折,少部分路面不平,若晚上開車要小心慢行~
太平境教會牧師 在 浪跡旅攝 Well Kang To World/康康 Facebook 八卦
#偽出國去日本
從都蘭出發開車三個鐘頭,終於來到日本了。(誤
昨天本來要去多良車站,但經過時的人潮嚇到我了,我最怕景點人擠人,毫無懸念地繼續開下去。
一路殺到屏東車城,廟前吃碗綠豆蒜補充體力,再通過牡丹鄉蜿蜒曲折的山路考驗,終於抵達高士神社。
這裡的視野好~到爆炸,位於週遭高點的神社,可以輕易遠眺太平洋!雖然建築簡易,但環境與氛圍一級棒,很適合拍照與發呆。
不得不説,高士神社是台灣現存神社中,最有日本味的,但也是最不純種的存在。
嗯?什麼意思?
初代神社建立於1939年,當時供奉著天照大神,1945年二戰結束廢棄。
二戰期間,高士部落的壯丁們被徵招成台籍日本兵,出發時在神社前與家人說;「如果我回不來了,以後就來神社相見」。
戰後,村民們一直希望重建神社,實現逝去親人的遺願,但由於種種因素而延宕。
後來日本神職人員佐藤健一,為了感念台灣人在311大地震的幫忙,耗資一千萬日圓,打造木造神社送到牡丹鄉高士部落。
這次,供奉的不是天照大神,而是戰爭逝去的英靈、祖靈和山神。
(還有亂入的狗狗XD #最後一張照片為證)
2015年蓋好的二代神社,鎮座祭採用了日本神道的步驟、排灣族傳統儀式,加上長老教會牧師的祈禱下,順利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