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懇請台灣父母 把童年還給孩子 別再逼他們補習!」
根據教育學研究顯示,小孩子該先培養人際社交互動能力再來學數學、外語等門課。身為教授的我在觀察本地學生幾年來後,指出台灣學生特有的毛病。什麼毛病呢?在很多年輕人看來,讀書最終目標便是分數。這種邏輯非常不對勁,但也不能全怪小朋友,他們也是社會價值觀受害者。
韋佳德在此分析其背後原因。
我們身為父母、教師、教育家等角色得先理解小孩子只不過是社會的組成成員之一,在如此重視分數的環境之下長大,社會價值觀耳濡目染下,他們在潛意識內只有選擇接受社會價值觀,而鮮少先判斷社會觀念的是非對錯。每一年上課第一天我盡我所能鼓勵學生告訴我為什麼要選擇我的課,希望可以學到什麼等問題。有些同學只是為了看我而選課,但拋開特例不講,大部分的同學一聽我問這些「看似簡單,卻似乎暗藏玄機」的問題就覺得很驚訝。災難之源在於台灣教育過度看重分數此事。韋佳德自小到大總是班上第一名,但這並沒有在我踏入社會後幫我任何一個小忙,完全無濟於事,毫無用處!若學生告訴我他們是為了一張畢業證書而求學,在某種程度上,雖然我不同意,但或多或少還是可以理解。但問題是大部分的學生短視近利!一切只是為了分數而拼命罷了!
若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您有孩子或即將生寶寶,聽佳德一句話。人生成功與否並非取決於分數!不要自小把如此負面的想法灌進自己孩子腦子裡!
我發現很多台灣國小小朋友,頭髮已經開始白了(不信的話,請出門自己觀察)。這也許取決於營養不良或基因問題,但我們無可否認無端而來的壓力也許已可視為罪魁禍首!
小孩該學的是如何為人處事之道及如何跟他人相處、溝通;因為上大學、踏入社會後便會發現人際社交互動能力至關重要,比任何其他知識還來的不可或缺!我平常叫我學生站起來發表演講或跟其他同學有所互動之時,竟發現大部分的同學開口無言,甚至簡直不敢開口發言。
韋佳德再怎麼懷抱希望,心裡還是酸酸的,因為心知肚明到了大學一切為時已晚,為時已晚呀!
學校的任務是教育小朋友,若無法達到該目標,為何小朋友要浪費自己的童年,而身為父母的你們浪費一大筆錢,補習補到到精疲力盡?這是何苦呢?
大家不要忽略「玩」的重要性。在認知發展理論的框架之下,Vygotsky(維高斯基)當兒童進入想像遊戲時候 (2-7歲)並開始使用物品來代替某些東西,此事具體與意義才開始分離。簡單而言,玩遊戲對小孩的認知發展以及對小孩的人際社交互動能力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根據專家王宏哲「社交互動的能力培養,比智力更重要!」
對孩子千萬不要苛求門門優秀,只要能拿回及格以上的成績單,便可鼓掌表示祝賀。生命短暫,童年可貴,錯過黃金,挽不回來!
總體而言,韋佳德認為小孩子可以補習,但不宜塞滿太多時間,也就是說不要周一到周日天天都補不同科目。小孩子要有該有的童年跟童真。現在的補習,不管在學校上課或者是補習班很可惜的都是填壓式教學,什麼東西都塞給小朋友,死記硬背,造成小朋友思考邏輯欠佳。數學亦然,數學到了國中有證明題,很多我曾訪問過的小朋友問老師某題的答案為什麼是那樣,老師的回答是「你要背公式」,如此很多國小數學是班上數一數二強的小朋友不知不覺變了很弱,因為毫無思考之法。
小孩子有主動提出想學的東西,無論家長心裡認同與否,還是該讓小孩展開翅膀自主獨立。家長千萬不要按照自己的思想,假設自己喜歡鋼琴,但不會彈,就硬要小孩去學鋼琴。
若夫妻倆上班,實在無法照顧小孩,也沒有阿公阿嬤,小孩子可以上安親班。對我來說,安親班只是一個顧好小孩子安全,給他們放學後的安全環境寫功課,有時間玩玩小遊戲,吃點點心,不要增加小孩的補習壓力的地方,小孩功課不好沒關係,我希望的是他基本做人處事的道理要好,學校就是這麼一個教人相處的地方!
(無須經過本人允許,歡迎逕自轉發分享)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Yahoo!奇摩新聞蘋果娛樂新聞 中天快點TV TVBS 新聞 中視新聞 壹週刊壹週刊 商業週刊 人民邮报 - The Rakyat Post Chinese Version BBC 中文網(繁體) BBC中文网 CNN中文臉譜專頁ETtoday分享雲ETtoday新聞雲ETtoday星光雲 Yahoo 娛樂圈Yahoo!奇摩名人娛樂udn tv udn.com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plus 東森新聞 TEEPR 趣味新聞Nownews 今日新聞n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RIK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你單戀,我牽線!你戀愛,我買單!》 即日起~7/4,到活動網站寫下你的暗戀妙招, 就有機會抽中「高級戀愛巴士一日遊」喔!!! 快來參加►►►https://goo.gl/1JS8pI --------------- ♬ 數位音樂平台 iTunes: http://smarturl.it/IAmE...
天之弱鋼琴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我的幸福5/2 週末》
*週日下午兩點誠品信義書店「廿世紀典範人物」新書分享會,我下午二時開始演講,離上次在台灣大學公開演説。快半年了!分享會報名一小時預告已額滿,但TVBS電視台慷慨的支持。派出SNG車,屆時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 及世界周報Facebook 都將同步直播。
*新書分享會後我將直奔高雄衛武營,參加劉孟捷(李斯特巡禮之年)鋼琴獨奏會。這是劉孟捷回台,最重要的一場音樂會,我目睹他用盡了一切心力。過去即使21歲時在費城代打缺席大師的音樂會,劉孟捷都未曾如此緊張。他此次回台,手術前為了沒有遺憾,共舉行三場音樂會:其中4/17與5/30皆是與國家交響樂團NSO合作:530那一場指揮是呂紹嘉。但他告訴我,某些曲目對他而言,是Piece of Cake :惟獨衞武營這一場,曲目由他自己決定,現場錄影,並且找了金曲獎錄音師同步錄音。
5/2衛武營-劉孟捷鋼琴獨奏會《李斯特巡禮之年》購票連結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384752689074294784
劉夢捷明白他即將面對一個大手術,手術風險之外,他的免疫系統疾病,將使他的康復之路更長。
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為了圓他的夢,醫院每天都要求他早上、晚上量血壓,報告直接傳給院長。振興醫院院長魏崢雖然是亞洲第一把心臟外科醫師,但也不敢大意。
畢竟這個人的生命那麼脆弱,他的心臟主動脈剝離,那是實質的「心碎」了:但他仍有詩,仍有音樂夢。在生命的交接處,在白日與黑夜的交义口,劉孟捷想為他的音樂生涯,留下最美好的紀錄。
他選擇了李斯特。
在這場音樂會前,他甚至以英文寫下了自己與音樂、疾病的半生回顧:如李斯特的巡禮,有仰望,有沉思,有失落,有幽微的疼痛。他以詩篇般的演奏模式,傾訴,詠嘆。他曾得到天賦,也走過死蔭的幽谷。命運是一層又一層的黑影逼近,老天爺隨時想帶走他。
而他已不再流淚,不再沉浸於悲愴告別:因為對他而言活著並不容易,他要讓自己更深刻的抓住每一分時光之美。
如果時間和空間,正如哲人們所形容的
都是不實際存在的東西:那從不感到衰敗的太陽,也不會比我們了不起多少!
他如艾略特的詩句中所形容的:我們為什麼要如此貪心總在祈禱,想活上整整一個世紀?
蝴蝶雖僅活了一天,已經歷了永恆。
當他的身軀如露水還在藤蔓顫抖時,他送給我們一場「完全浪漫又超技的李斯特」。
等音樂會結束了,至少有一張CD,一段YouTube 影像:不論孟捷代表生命的那朵鮮花是否枯萎,他彈奏如天使的音聲不會飛離,它會停留在那夜,繼續釋放芬芳。
這是盡生命之力、之情獨奏的音樂會。劉孟捷説:這樣當他走進手術室時,會少一點悲傷。
或許快樂的日子本來就不多,但讓這場「完全李斯特.完全劉孟捷」的獨奏會放出神聖的光彩吧!
我必將赴會,不會錯過!我知道此刻的獨奏會,很難複製,因為它綜合了太多的情感、愛念,釋放與生命的抒情。
*劉孟捷為此次獨奏會寫下的文字:This past year has seen some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world. Many lives have been lost and many have changed. The world has changed while many of us confront the uncertainty of the future.
For most musicians, life has changed. For months, we have been conducting our lessons online, and concerts have mostly stopped or become an online experience as well. More time has been spent learning how to improve the online teaching experience than one could have imagined. While I have felt the duty to continue teaching, the format the pandemic requires for teaching leaves me unwilling to spend more time than I have to.
And truly, I have had other things to deal with. When the pandemic started to worry the American public in March, I was in the middle of a tour with the String Quartet-in-Residence at Curtis, the Vera Quartet. However, our concerts were canceled, and everything came to a sudden halt.
I felt the universe had sent me an unexpected gift, as I had also just received some terrible news concerning my worsening aortic arches and a diagnosis of kidney cancer. The sudden halt in my professional schedule seemed perfect in its timing. I was able to settle into a monastic existence, to simply practice and attempt to heal.
I see many musicians itching to be concertizing again, and many stepped into new territory, performing on the internet. Many took time to develop new podcasts, and to write new materials for their art. Sadly, many have struggled as they have fallen into desperation without any concert incomes. Altogether the music industry seems to be in peril, and many worry about how music and musicians will survive.
However, I had my own survival to think about. Having been through many difficult experiences in my life, I knew this might be the most difficult I would encounter. My Doctors describe me as a walking time bomb. My condition could be lethal at any moment if my blood pressure gets out of control. So while others wrestle with the fate of the music industry, I’ve needed to face my own fate and mortality.
Playing concerts can mean many things to people. At different times throughout my life, I’ve felt the need to express different aspects of myself.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embody the spirit of romanticism, playing lots of Chopin and Schumann. Then there was a period of time when I wanted to challenge myself by showing off pyrotechnics. I had a brooding period where I turned to the pathos of Rachmaninoff, and then felt the need to return to the purity of Schubert and nobility of Brahms. Throughout this pandemic, I wanted to play Bach. Through Bach’s music I found a kind of spiritual sanctuary.
In considering the program for this concert, I felt again the urge to play music that reflects my current feelings and state of mind. The title of today’s recital, “Years of Pilgrimage” seems to fit exactly what I am experiencing.
Liszt wrote several volumes of “Années de pèlerinage” throughout his life to reflect on thoughts he had during his travels. He links 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o the scenery which inspired them. “Au Bord d’un Source” describes feelings of rejuvenation while standing next to a clear stream of water, a symbol and source of life and energy. It seems to say, when the stream is so pure, life can be so full of joy.
In the Les jeux d'eaux à la Villa d'Este (The Fountains of the Villa d'Este), the water has a magical and supernatural quality, as Liszt himself wrote in the inscription: "But the water that I shall give him shall become in him a well of water springing up into eternal life,"( from the Gospel of John.)
For me, I have never felt more connected to Liszt than when he looked upon the valley of Obermann and questioned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At this moment in my life, I often find myself reflecting my experiences of what I see and read into philosophical musings. Perhaps many people come to a time when this is so.
In all this I have felt gratitude for the love stories and sonnets that one can romantically indulge in, and for storms so violent that they threaten to destroy one’s spirit, even the hell-bound journey which brings up questions about the purpose of life…
On this journey, I felt full and alive as a human being. Looking back on this journey, I am grateful for everything, whether happy or sad, to have made an impact, found and imparted meaning to this life.
The unusual time of this pandemic has marked a milestone for me. I have journeyed back home, and as it happened,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spent so much time in my hometown Kaohsiung in over 35 years. It’s particularly nostalgic to play these pieces as some of them were significant in my early musical career. Vallée d’Obermann was the piece I played in my first competition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evel, in which I won first prize on the national level, which allowed me to be qualified to apply for a special permission to study abroad. This meant my dream to be educated as a musician could be continu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I could develop fully. In the following year when I was 13, I won the first Asia-Pacific Youth PIano Competition with the Dante Sonata. The competition catapulted me into national attention as I was headlined in several newspapers, and especially since it was held in Kaohsiung, I became a local hero as well. During the same event, I had a fateful meeting with one of the important influences in my life, Mr. Gary Graffman, who then mentored me throughout not only the years when I was studying at Curtis, but throughout my illness and recovery as a pianist. Right before I departed to study in Philadelphia, I played my first solo recital throughout Taiwan, and along with the Dante Sonata, I also performed the three sonnets.
It’s perfect that now, back in Kaohsiung, all these memories have flooded back into my head. I feel so lucky to have been born here, and to have met my first teacher, Chin-Li Lee, who inspired me on the path to become a musician. Prof. Alexander Sung filled me with dreams of becoming an artist. I am grateful for his belief in my talent, when he chose to give a 12 year old such philosophical pieces to play.
Having once again spent some months in Kaohsiung, I can freshly appreciate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it once was for me. I have returned to the source to heal. Having already glimpsed hell’s gate several times, battered and weathered by the storms of life, I know there is a reason life is this way, and it all will be alright.
Meng-Chieh Liu
April, 2021
*劉孟捷衛武營《李斯特巡禮之年》演奏會中,包括李斯特以佩脫拉克三首情詩譜寫的鋼琴琴詩:這三首情詩是從大詩人佩脫拉克一百多首情詩挑出來的,詩本身就很優美,依此激發李斯特的浪漫主義創作靈感,成為琴藝上最困難演奏,但也特別細膩溫柔的琴詩。
這三首分別是:
〈佩脫拉克第47號十四行詩〉〈佩脫拉克第104號十四行詩〉及〈佩脫拉克第123號十四行詩〉。
Franz Liszt(1811-1886): Sonetto 47 del Petrarca, Sonetto 104 del Petrarca, Sonetto 123 del Petrarca, from Années de pèlerinage, Deuxième année: Italie
李斯特於1846年先出版藝術歌曲《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el Petrarca),再改成鋼琴獨奏版。
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
中譯:焦元溥(元溥也是友情贊助,特別準備音樂資料,周日南下,聆賞劉孟捷的樂曲,並且陪同他盯著錄音共三天)
〈第47〉
祝福每天、每月、每年,
所有片刻與鐘點、時間與季節,
在那美麗的原野,
我為一雙眼眸魂縈夢牽。
祝福初遇時的甜,
與愛同在、受苦不停歇,
如弓箭刺穿令我淌血,
傷口永留感動在我心間。
祝福一切我發出的聲音,
當呼喚著我深愛的女郎,
渴望、嘆息、淚濕滿襟。
祝福我寫下的文字遠揚,
歌頌她的芳名,萬古長新。
我心永屬於她,無人能闖。
〈第104〉
我找不到和平,也無意打仗,
我恐懼、我期望,燃燒又冰透。
我向天飛升,卻躺在地上,
我一無所有,卻又擁抱整個宇宙。
我身陷囹圄,監牢又開敞;
我不受囚禁,卻銬著鎖頭。
愛情不讓我死,也不讓我飛翔;
不要我活,也不准我逃離悲愁。
欲看卻無眼,啞口還在發言,
我甘心殞滅,卻仍高聲呼救,
我痛恨自己,但仍愛著他人。
憂傷滋潤我,淚水伴隨笑臉,
生命不足惜,死亡也不煩憂;
我淪落至此,都是妳啊,我的愛人!
〈第123〉
我在塵世見到仙子的美,
她天堂般優雅無與倫比。
想起她讓我悲傷又歡喜,
所見如幻夢迷霧與幽黑。
妳的可愛眼睛使我落淚,
多少次讓太陽也要妒忌。
我還聽到四周發出嘆息,
移動了山嶽停止了河水。
愛情智慧憐憫憂傷財富,
在淚水中形成甜美聲響,
奇妙和諧世上未曾目睹。
天堂追隨著音樂的流淌,
雖然枝上樹葉並未飛舞,
空氣與風息卻充滿芬芳。
5/2衛武營-劉孟捷鋼琴獨奏會《李斯特巡禮之年》購票連結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384752689074294784
天之弱鋼琴譜 在 BrianCuisine Facebook 八卦
一股腦都來了!
這陣子對於經營網路頻道有些不同的哲學領悟,有些有趣現象及領悟可以拿來與大家分享。首先是對於會留下「不可思議問題」、「按倒讚」、「不太有禮貌」....這類現象,多發生在Youtube上!而我自己的觀察是,在Y平台上的發言、留言比較不易被發現或追蹤是誰,較能躲在螢幕後隨心所欲、口無遮攔的講,不過這也呼應了FB顯然比較赤裸,太容易被追蹤、有時說話不慎,連祖宗十八代都要被牽連出來當箭靶的可怕。
如果你也在經營Youtube平台,或動念想要經營,對於那些不舒服的倒讚或是留言,倒是可以有個有趣的視角來思考,Youtube是我開演唱會的舞台,我在上頭唱著正高興,你人費勁的跑到台下發出噓聲或叫囂,我也是充滿感激,因為你人都費神來到舞台下我還能說什麼? 啥?那是不小心路過撇見的....那豈不更慘,自己都紅到讓你想忽略都不行,你看我紅到有多洗腦!
至於一直鬼打牆無法善用Google大神自己找答案的朋友,連我發表過的文章都懶得讀一下就來問問題,我也只能用腦神經衰弱,無法把你的問題看完,選擇讓它從我眼底飄過來處理。自己應該可把時間與腦細胞放在研發食譜上,其它多餘時間就是澆澆花呀、鏟鏟雪呀、拍些賞心悅目的照片頤養心性,免得我口出惡言讓你傷心。
我不是不愛回答問題,我也很高興能回答一些激勵我去找解答的問題,只是有不少問題太讓人崩潰,例如「一茶匙鹽等於幾克」、「低筋麵粉與中筋麵粉有什麼不同」、「我可以不要加這個嗎?」這 {不要加這個} 有時真的不是不萊嗯說的算,拿掉某一個配方或風味,它就不是該食譜傳統上該有的,而是另一個東西,這樣的問題來問我,我該怎回答你? 馬卡龍不加杏仁粉...那是做出啥東西,不想要加雞蛋,那你怎會來闖進這裡來?我有千千萬萬個用了雞蛋的食譜你還看不出來嗎?
還有人對於配方有所誤解,例如前一陣子發表的「抹茶杏仁小圓餅」,有網友直接認為,那不就是 { 拇指餅乾 }、那不就是 { 達克瓦茲 },我想說的是你在問這問題之前到底有沒有做功課? 或有動手做過這些甜點?不是材料使用相仿的配方,做出來的東西就通通都一樣呀!有四腳、耳朵尖的、有鬍鬚、毛皮外有花紋的動物就是「貓」?用了相同材料也會因採用比例、混拌手法甚至是小到烘烤方式的不同,它就不是同一道甜點,更何況你連做都沒做過、連質地吃起來是啥樣子都不知道吧?懷疑別人舊酒裝新瓶,這太讓人無言。
有人曾經抱怨過 (極少數),覺得我說解說的不夠仔細,但說真的,自己都覺得已經囉嗦到無以復加了,再回頭去解釋過多基礎的手法或為什麼,只會讓正常的觀眾崩潰,不然就是自己先崩潰了!試問那種攏長到不行的影片,是要用來祭拜靈界兄弟的嗎?如同你去買一把切菜刀、買一個打火機,你不會要店家該附使用說明書給你,提醒你刀子會割刀手、火會燙傷人如此這般的邏輯你懂嗎?
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有多專業,分享實驗的食譜、手法或滿意的口感,就是以自己主觀的出發點,她該有的甜度、質地就是我喜歡的樣子,你不喜歡、嫌棄,也只能請你找其他健康食譜頻道,你不愛鋼琴聲難到要朗朗為你改拉小提琴?要我為你改變?怎麼可能?我吃什麼、怎麼吃、吃多甜多油都是我媽養出來的,不是你付錢餵我吃的,我如何為你改變。
我做事情向來是隨性與嚴謹並存,對於專業的事我會PUSH自己去追根究柢,找出為什麼?一定也會毫不吝嗇地持續花錢買書、花時間看別人的作品的前進學習。很多觀念爭執在某一個點是浪費時間,因為甜點不是你我人生的全部,甜點是有些人夢想的一部份、是調劑生活壓力的方式、是看著家人滿足、安心吃著的喜悅,萬一做失敗了天不會塌下來,多試試就是。我不會故意發表一份讓人作失敗的甜點出來愚弄大家,每道食譜能成功的人真的不少,如何冒出來、丟一句話「我都照著你的食譜做,但都一直失敗」,何不去跟你學校老師說「我都照的你教我的方式唸書卻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不是一樣的嗎?這般的留言想表達啥?是我很騙人還是以為我就是靠臉吃飯?雖然我也很想靠臉就有飯吃,然而天不從人願呀!這就是人生。
前一陣子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要當Youtuber真的是件困難的事,不是天賦與才能的問題,難在於它的持續性、穩定性、進步性、創作力、求知慾、熱忱、運氣....等等,還要能學習著忽略不善意言論給人的情緒影響,要能自我療癒,要能面臨沒啥人氣的時光中,依舊保持創作的行動力。
現在能沒有壓力、盡情地說,是覺得自己新書宣傳期也該過了,該買、想買、願意買的人都該買了,捨不得買、不覺得值得買、一輩子都不會買的人,我也沒辦法,這是你的自由意志,正如同我想發表啥食譜、用什麼方法發表、片子該剪多長也,會呈現啥風格,也是自己的自由意志一般無人能左右,這就是當人有價值之處。
天之弱鋼琴譜 在 ERIKA Youtube 的評價
《 你單戀,我牽線!你戀愛,我買單!》
即日起~7/4,到活動網站寫下你的暗戀妙招,
就有機會抽中「高級戀愛巴士一日遊」喔!!!
快來參加►►►https://goo.gl/1JS8pI
---------------
♬ 數位音樂平台
iTunes: http://smarturl.it/IAmErika
Apple Music: http://smarturl.it/Erika_am
KKBOX: http://kkbox.fm/3a1IXH
myMusic: http://smarturl.it/Erika_mm
Omusic: http://smarturl.it/Erika_om
Spotify: http://smarturl.it/Erika_sp
.
♬ 實體專輯購物平台
華納購物網:https://goo.gl/03Zk60
博客來:http://goo.gl/qWlp1s
五大唱片:http://goo.gl/KGjopF
佳佳唱片:https://goo.gl/4T8brS
玫瑰大眾:http://goo.gl/TCDdjm
---------------
2016 華納音樂年度新人
華語樂壇今夏最值得讓你等待的純粹女孩
新世代水系女生Erika
首張個人專輯「I Am Erika」
全能唱作才子小宇X 新銳作詞人曹宇棠X王牌製作人陳偉 聯手打造
0617 正式發行
---------------
👼 首波心慟主打「當一個天使的憂愁feat.小宇」👼
Erika X 小宇 R&B 純粹女聲與男孩RAP的另類合唱情歌
以超齡渾厚歌聲唱出每個女孩默默守候愛情卻不能說的秘密
在這世界上,有些人只能默默地站在背後望著喜歡的人
那是一道最接近卻又永遠無法跨越的距離
愛情的失落,不在於你做了多少,
而是在你說出口之前就知道結果
原來當一個默默守護的天使,
也會流淚,也會脆弱,也會受傷
『天使』是陪伴、是守候,是用心傾聽人們的期盼
『天使』的語言是沉默,是孤獨,是堅強
「當一個天使的憂愁」
由小宇譜曲、曹宇棠寫詞,陳偉老師製作、編曲,
小宇更在歌裡親自演唱RAP,
加深了歌裡女孩面對愛情的寂寞,
也讓整首抒情歌留下了特別的註解和印記。
歌曲以純粹的鋼琴聲揭開了序幕,
呢喃著女孩對於愛情的期待,
但答案卻不如預期,男孩的回應,是『天使』。
弦樂的加入牽動著每一句歌詞的情緒,加深了歌裡的情感,
在簡單大器的配器編曲裡,Erika用純粹乾淨的歌聲,
唱出對於愛情的想望、失落,
在這充滿空間感的歌聲裡,
彷彿天使就要隨著她歌裡的萬縷千絲情感,
準備墜落人間為愛犧牲,
原來『暗戀』才是最卑微卻又無處可逃的孤寂。
---------------
「當一個天使的憂愁」歌詞
詞:曹宇棠
曲:宋念宇
編曲/製作:陳偉
想問我的角色 是天使 你回我
而天使的角色 是陪你 做朋友
當我就站在你身後 最寂寞的場所
猜測你的眼神 你的心去哪了
追逐你的眼神 我還能去哪呢
當我就站在你身後 盼著一點溫柔
當一個天使的憂愁
有心事 不能說
當一個天使的憂愁
有傷口 不示弱
你一再牽動我
給我停留的藉口
當天使選擇了守候
要概括 去承受
當天使選擇了守候
卻期待 被識破
我不得不沉默
Babe我不得不沉默
開口就會淚流
淚流 然後 墜落
Dear
Can I have some more time
Can I just make it right
Can I keep you on my mind
Can I have some more time
Can I just make it right
Can I keep you on my mind
Can I stand by your side
Can you try to read my mind
我在你身後
I need you tell me
像在這宇宙
I need you tell me
最寂寞的場所 痛
I need you tell me why
I need you tell me why
I need you tell me why
Even it’s just a lie
---------------
■ 更多ERIKA相關消息:
ERIKA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ka.Liuaili
ERIKA官方Twitter:https://twitter.com/erikaliu0314
ERIKA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erikaliu
喜鵲娛樂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inafun
華納音樂官網:http://www.warnermusic.com.tw
華納音樂 (華語部)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2JhWooAzhc/hqdefault.jpg)
天之弱鋼琴譜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評價
■ 數位專輯聽歌連結:https://JJLin.lnk.to/MIABLY
■ 實體專輯購物連結:https://JJLin.lnk.to/InnerAY
--
林俊傑 JJ LIN
2017 全新專輯《偉大的渺小》
細膩抒情主打《小瓶子 MESSAGE IN A BOTTLE 》
「獻給每一雙牽著走過 風吹花開日落的手」
如同這張專輯的英文title” MESSAGE IN A BOTTLE”
簡單最不簡單,平凡的不平凡
聽著你與我之間
⌾ MV特別出演:楊楊
--
林俊傑JJLin真摯溫暖的曲,
邀請保加利亞 39 人編制的國家管弦樂團來擔任弦樂的演奏,
絕美的音色像微風一般吹撫過這首歌的每一個角落,
將充滿古典感的旋律與技法,
與林俊傑娓娓道來的歌聲結合,
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聽覺饗宴。
搭配與一路戰友林怡鳳共同譜寫、簡單卻充滿深意的詞,
兩者互相唱和,
就像春天花開的草原一樣,灑落的陽光與細雨,
都成為情感裡這片土壤瞬息萬變的美妙時刻。
最簡單的情感是最不簡單的,
最平凡的情感中有最不凡的感動,
當時間撫過攜手一起看風吹花開日落,
每一天的珍貴故事、動人情緒,
都裝進小瓶子裡,待日後細細回味。
「手握著小瓶子 裝平凡的日子
生活的大小事 熟悉的過客…」
這首歌曲,是此張專輯扮演著起承轉合“合”的位置,
詞曲相互唱和的感動,
編曲中,
鋼琴和弦樂彷彿呼吸緊貼般相偎相依地製造出一次又一次的動容。
吉他和低音笛的細緻點綴,
仔細鋪陳每一次的起伏與段落,
整首歌聽下來充滿新意卻如此自然,
傳遞了這一首簡單卻絲毫不簡單的溫暖情歌《小瓶子》。
影像上與新銳導演胡瑞財首度合作,
導演構思如何完整的傳遞音樂的概念,
與這首歌曲在此張專輯扮演的角色:
--
「海的另一邊,有人嗎?」
每顆孤獨的心,都渴望得到撫慰。
海底下每座島嶼總是與陸地相連,
我們從不真正獨自存在。
把城市當大海,對比資訊爆炸的現代,
說得不多,將小瓶子能乘載的,
給予城市中孤獨、守候、失去希望的人們,
捎來一個難得可貴的安慰與問候。
茫茫人海如此喧鬧吵雜,
唯獨安靜的,像個,散發微弱光芒的燈塔。
男孩如海浪,嚮往漂泊遠方。
女孩如港岸,靜默不曾離開。
有些片段,往往只留在某些稚嫩與純真。
風一吹,捎來的只剩記憶中,這片海與那粒沙。
感情裡是苦或是甜,不論思念的人是否在身邊,
一個小瓶子,將你我他的故事裝在裡面,
拿在手中回味,聽著這一首歌,
會發現,最簡單的幸福就像這個小瓶子一樣,
也許一直在身旁卻忘了察覺。
「最後的割捨 鎖進了盒子 寫下新的故事…」
發現愛,是每一個攜手走過的日子。
--
■ 小瓶子
曲:林俊傑 詞:林俊傑/林怡鳳
手握著小瓶子 裝平凡的日子
生活的大小事 熟悉的過客
倒影中看彼此 各種喜怒哀樂
緊扣著手指 最初的掩飾
漂向遠方的影子
紛紛 折疊的沈默
層層 隱藏另一個我
說著 不完美的音色
穿過 一朵朵絢爛的漩渦
匆匆 風吹花開日落
時間啊 解開我的迷惑
許下的願望 在天邊海角鋪成了銀河
等著 流浪的你來牽住我的手
漂流的小瓶子 裝哭笑的樣子
瘋狂或是幼稚 憂傷或天真
思念也會帶刺 也會透出光澤
緊扣的手指 眼裡的誠實
倒映彼此的影子
最後的割捨
鎖進了盒子
寫下新的故事
紛紛 折疊的沈默
層層 隱藏另一個我
說著 不完美的音色
穿過 一朵朵絢爛的漩渦
匆匆 風吹花開日落
時間啊 解開我的迷惑
許下的願望 在天邊海角鋪成了銀河
等著 流浪的你緊緊牽住我的手
--
製作人 PRODUCER:JJ 林俊傑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TION:JJ 林俊傑
製作協力 PRODUCTION ASSISTANT:周信廷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蔡政勳、田雅欣
吉他 GUITAR:黃冠龍 ALEX.D
低音吉他 DOUBLE BASS:藤井俊充
低音笛 BASS FLUTE:Rit Xu
39人編制管弦樂團 39 PIECES STRINGS, WINDWOODS & BRASS SECTION:Bulgarian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指揮 CONDUCTOR:Grigor Palikarov
管弦樂經理 ORCHESTRA MANAGER:Slav Slavtchev
弦樂軌道編輯工程師 TRACKING ENGINEER:Marco Streccioni
弦樂線上監控&監聽工程師 REMOTE SESSION CONTRACTOR & MONITOR ENGINEER:Leonard Fong
弦樂線上監製 MUSIC SUPERVISOR:Bang WenF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THE JFJ LAB (Taipei)、Bulgarian National Radio Studio 1 (Bulgaria)、Horus Studios (Singapore)、新歌文創 (Taipei)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周信廷、Gabriele Conti、Leonard Fong、徐夢謙
混音室 MIXING STUDIO:Blue Moon Studio (California)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Joe Vannelli & Joe Primeau with JJ Lin
後期母帶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 : JJ 林俊傑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Lurssen Mastering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師 MASTERING ENGINEER : Gavin Lurssen
--
■ 更多林俊傑相關資訊:
華納音樂官方臉書:http://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林俊傑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JLin
林俊傑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jjlin
林俊傑Twitter:https://twitter.com/JJ_Lin
林俊傑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11704200233110452548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AJrw5x3b4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qVw9kUjZslfOLO6Z1QaVEqy6vhA)
天之弱鋼琴譜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在脆弱的時刻 獻給每份勇敢的靈魂
雖然生命很難 我的心仍然〈柔軟〉
🎧 數位收聽 https://umg.lnk.to/QFRR
他拾起了一個當時的承諾,
想起了很多過往的回憶。
在回憶裡行走的人,看著景象
時而模糊溫暖,時而尖銳痛苦。
這一段漫長的路,
他沒有猶豫的向前,
儘管回憶的任何一處都傷害著他
走到回憶的最後一刻,
他埋下了承諾,
紀念那一段過往。
生命的難,能淬鍊出柔軟的心,曾經的熱,都可能會被無可預期的失去,變得冷冽。在很多很多的以後,發現時間正是一份溫柔的柔軟,以無形,帶我們經過苦澀與美好:「雖然你不再愛我,我仍然愛我自己。」是否,那份柔軟,正是我們的勇敢?
〈柔軟〉的歌詞來自詩人李格弟之手,歌詞的直白自述,讓青峰書寫的旋律,順著詞意的伏流自然融入。這首作品,雖然青峰也曾演唱過幾次,卻一直看不到當初寫曲時的畫面,直到這次專輯製作時,聽見吉他手小洋錄這首歌,當時的畫面突然再次浮現,也因此完整了2020年青峰版的〈柔軟〉。
【Song Credit】
詞|李格弟
曲|吳青峰
製作|徐千秀
編曲|鍾承洋
鼓|黃亮傑
Bass|黃群翰
吉他|鍾承洋
鋼琴|張少瑜
合成器|蘇玠亘
弦樂|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 蔡曜宇、朱奕寧
第二小提琴 駱思云、黃雨柔
中提琴 甘威鵬、牟啟東
大提琴 劉涵隱分子、葉欲新
樂器、弦樂錄音|單為明 @Lights Up Studio
錄音助理|于世政
人聲錄音|吳青峰 @青Home
檔案編輯|單為明
混音|樊乃綱 @有禾錄音室
母帶|Randy Merrill @Sterling Sound
封面攝影/多媒體媒材|登曼波﹑林建文@波文映畫社
單曲封面設計|謝富琇
藝人彩妝|張婉婷
藝人髮型|Edmund Lin from ZOOM Hairstyling
藝人造型|major tom
【MV Credit】
Production|
人森工作室 Foresters Studio
Director|
涂皓欽 Tu Hao-Chin
2D/3D Animation|
葉依柔 Mich Yeh
2D/3D Animation|
方綾琳 Fang Ling-Lin
張涵君 Chang Han-Chun
蔡佳錡 Tsai Chia-Chi
手寫字|吳青峰
歌詞翻譯|Steve Bradbury﹑Hazel Chang
〈柔軟〉
晚上漸漸變得很冷
這才發現夏天走得一點不剩
月光變得薄薄的
你的雙手交疊只能擁抱你自己了
我們慢慢變得很冰
冰到整個星空沒有一點聲音
回憶變得很乾淨
就像詩人說的沙灘留不住任何腳印
雖然生命很難
我的心仍然柔軟
雖然你不再愛我
我仍然愛我自己
時間的味道苦澀而又美好
苦澀美好美好到啊令我
令傷心的我覺得羞愧
無以為報
雖然生命很難
我的心仍然柔軟
雖然你不再愛我
我仍然愛我自己
也不忍心去傷害愛過的你
但是那痛啊那痛無以匹配
到底每天有多少人
死於心碎
每天到底有多少人
死於心碎
-
從你的印象深刻 到他的集結成冊
吳青峰第二張專輯《冊葉一:一與一》
收錄8首譜曲之作及8首作詞之選
🎧 實體購買/數位收聽:https://umg.lnk.to/QFCYYYYUY
#吳青峰
#冊葉一
#柔軟
-
🎬 上冊MV
〈費洛蒙小姐〉https://youtu.be/2cX7SzDSA5o
〈我會我會〉https://youtu.be/VUcHG43p_2Y
〈沙灘上的佛洛一德〉https://youtu.be/UTT4x4_D3xE
〈最難的是相遇〉https://youtu.be/5sbFn-FPdAk
〈阿茲海默〉https://youtu.be/9wNkBJpzpZQ
〈穿牆人〉https://youtu.be/3TWnpeFg_wo
〈柔軟〉https://youtu.be/qjSsdOoMhcY
〈低低星垂〉https://youtu.be/7_oAVAKZsyc
🎬 下冊MV
〈寧靜海〉https://youtu.be/hEJ1LIKCbmw
〈等〉https://youtu.be/KBpkD06Yp_o
〈年輪說〉https://youtu.be/7M8GD3pHLek
〈困在〉https://youtu.be/x_4B6Gp8ar8
〈一點點〉https://youtu.be/trfYUpA369o
〈迷幻〉https://youtu.be/pR3bvNzeWJc
〈月亮河〉https://youtu.be/luQ55zDwhYE
〈極光〉https://youtu.be/-Sc8wUdPEY8
……………………………
▶ 吳青峰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qingfeng
▶ 吳青峰 FB:https://www.facebook.com/WuQingFeng
▶ 吳青峰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822796164
🔔 訂閱吳青峰官方專屬頻道:http://bit.ly/qingyoutube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jSsdOoMhcY/hqdefault.jpg)
天之弱鋼琴譜 在 Nice piano sheets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