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知道丈夫過世時,陪伴他的是另一個相愛他半生的女人,什麼樣的妻子會處之泰然?—羅斯福夫人四講之四》
今天分享的是文茜在蜻蜓 FM 《文茜思讀》中《羅斯福夫人四講》的第四講,講述的是「美國永遠的第一夫人」的第二人生。
音頻:
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610462
埃莉諾.羅斯福總統夫人堪稱廿世紀最知名的女性之一,但這樣形容仍不足以涵蓋她在世人心中受到歡迎愛戴的程度。
——紐約《先鋒論壇報》
二次世界大戰,很早就在歐洲、亞洲開打了。等到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決定參戰後,羅斯福夫人開始了投效國家的各項工作。她公開演講,自己捐血、為紅十字會募款、自己編織毛衣毛襪送給前缐軍人……她不只在沒有戰火的美國做表率,而且還到歐洲和太平洋戰區勞軍。
你想想哪個總統夫人做這些事?
不容易。
她探望了數千名在壕溝中的美國軍人,她探望的方法可不是在台上演講完就走了。她總是發表談話以後,走下台和他們握手;有的時候會記下他們父母的姓名和住址,返國後,從白宮寫信給他們的爸爸媽媽,告訴他們,你的孩子希望我慰問你們。你可以想像,如果那些孩子父母親接到來自總統夫人的信,那些孩子的父母感受自己的孩子在戰場曾被總統夫人如此慰問,他們的感覺是什麼?
而她自己的孩子呢?
她的四個兒子都從軍上戰場:艾略特服務於空軍、詹姆斯在海軍陸戰隊(這當然特別辛苦辛苦)、小富蘭克林和約翰都在海軍。這就是她和小羅斯福總統了不起的國家表率。沒有特權。
埃莉諾.羅斯福一生不管遇到什麼狀況去了什麼地方,都繼續寫她的報紙專欄。1945 年的春天,歐洲之戰已經快要結束了,小羅斯總統的身體慢慢變虛弱,尤其非常疲倦;從雅爾達開會回來以後,他說:想直接到喬治亞州溫泉郡療養。
4 月 12 日,離希特勒自殺18天,一通電話至白宮,小羅斯總統走了。
埃莉諾聽到這個消息,愣了一下;接著她發現陪伴在富蘭克林.羅斯福身邊的人,就是三十多年前她以為已經離開的羅斯福舊情人露西,原來她一直伴著他,走過小兒麻痺症,走到最後一段人生;而且羅斯福夫人還發現居間聯繫的人,是她自己的女兒安娜。女兒瞭解父親多麼愛這個女人,尤其父親有了小兒麻痹症以後,她更希望這個女人可以給父親一定的安慰。
她覺得晴天霹靂嗎?她覺得全家人、尤其女兒都背叛她嗎?
不,她後來告訴她的女朋友們說:
我很高興,他不是一個人孤獨走的,他是我一生最敬佩的人。我們之間有距離,我很高興有人彌補了這個距離。他的痛苦我無法分擔,但有一個人給了他我所不能給的安慰。
至於我的女兒,她愛她的父親,就像我當年愛我的父親。不管我的父親有多大的缺點,我總是飛奔到他的懷中;我的父親雖然酗酒、最後拋棄家人,我仍然如此的愛他。而我的女兒用這個方式愛她的父親,也愛我。她讓父親得到足夠的快樂,維持了這個家;她沒有告訴我,她怕傷害我。
她不覺得這個叫背叛。
我們如果在她的處境,會有她痛苦下仍然保有的智慧嗎?
她沒有在這件事上花太多時間,之後她立刻告訴已經宣佈接任總統的杜魯門,她需要去喬治亞州一趟,依法是否能使用空軍一號總統專屬飛機?因為先生已經死了,名義上她已經不是第一夫人。杜魯門告訴她,你不要拘泥這件小事,快點去吧。
埃莉諾直飛喬治亞溫泉郡料理喪事,她沒有像世間平凡女子憤而說「我不要去了,讓他身邊那個女人自己去處理!」
她知道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是她該出面、什麼事情是她該幫羅斯福、什麼事情是她該幫她自己、什麼是她該幫國家的;她把國家、時代、窮人的痛苦,看得比她自己的傷害來得重要很多,所以這個時候她的傷害,沒有那麼大。
料理喪事之後,她決定不使用空軍一號,搭乘火車,將富蘭克林的靈柩送回華盛頓。依規她當然可以再坐空軍一號回來,可是她認為我們已經不是總統及第一夫人,所以選擇搭乘火車;而且她覺得富蘭克林可能很想再看一次美國、他熱愛的故土。
在火車上的一整夜,根據後來隨從的筆記,她躺臥鋪上,她告訴祕書在途中,她有陣子驚嚇到感覺到麻木;突然間她拉開窗幔,這時才看到沿路上千萬的民眾,徘徊在車軌旁,瞻仰他們熱愛的總統,道別羅斯福總統。埃莉諾看著他們,她的感覺是:我失去了我先生,而他們失去了過去一直在幫助他們的最重要的人——他們的悲傷並不亞於我們的家人。
在後來有一次訪問談話裡,她提起自己的婚姻,她說:
我有時候扮演的角色是羅斯福的良知,他是一個政治人物,難免有時候想要抄捷徑,我就會督促他走難一點的路。也可以說我有時候像馬刺,而馬刺不是很受歡迎,但是當一個政治人物的伴侶,這是被需要的;當一個政治人物的幕僚,你需要馬刺在身邊。
她根本不談什麼婚外情這些事。我講這段故事感慨很深,小羅斯福可以成為小羅斯福,到今天為止受美國人高度的愛戴,而羅斯福夫人也受到高度的愛戴,就正是這個原因。
她也提到在白宮的生活,小羅斯福總統已經連任了三屆,然後破例選了第四任沒多久,突然往生了。離開白宮那一刻,她覺得失落嗎?
她說:
白宮的生活根本不屬於我自己,我好像只是在塑造我之外的另外一個人,那個人就是總統夫人;我曾經迷失在我內心的某個角落。
所以她根本沒有任何留戀,就離開了白宮,因為她不是為權力而來。
有位女報人在小羅斯福總統逝世之後,因為和埃莉諾有私交,想請她發表談話;埃莉諾揮手拒絕,輕輕說了一句「故事結束了」。
女報人就用這句話,成為報紙的標題。
通常第一夫人故事就會到此為止,她能夠扮演的角色也就到此為止,但埃莉諾卻開始了她第二個人生。
首先她按照夫婿(小羅斯福)的遺囑,將他們在紐約州的羅氏大宅捐給政府,變成博物館。
她自己呢?留在她和她的女朋友們一起蓋的寶客山莊石磚別墅,其他多數時間,她住在紐約市華盛頓街區的一棟小公寓;羅斯福生前很愛的狗叫法拉,成了她最主要的陪伴者。
那時候還是有一些人經常來看她,譬如:荷蘭的朱莉安娜公主、印度的總理尼赫魯等等;她也經常招待一些青年團體,尤其青年感化院的學子。
從大人物到被關在感化院的年輕人,都招待到家中,她自己炒蛋做奶酥,用一般的點心款待客人;有的時候還把感化院的年輕小孩,帶到公寓後面的草地野餐。
羅斯福死的時候不到64歲,她61 歲,在這之前她沒什麼個人的生活。所以羅斯福總統走後,本來她準備專注寫作;突然,杜魯門總統找上她,希望能派她擔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
埃莉諾從來沒想過這份工作,她問為什麼是她?杜魯門說,「因為大戰期間你已經是和平運動的領袖之一,尤其後來原子彈發明之後,世界各國都希望能夠控制原子彈的使用比例,你也十分的支持。所以你本身應該成為第一任駐聯合國的大使。」埃莉諾說她沒有外交經驗,也不熟悉聯合國的議事規則,當場回絕了。
其實很多重要人士的妻子,比如翁山將軍的妻子、翁山蘇姬的媽媽,當時緬甸政府為了表達懷念,特別派翁山夫人擔任印度大使,並且領取非常高額的津貼。對緬甸而言,英國、印度是最重要的兩個大使位置。而翁山夫人雖然原來只是個護士,她接受了。
可是埃莉諾的個性是回絕,她不想要。但杜魯門說不行,你就是得去,堅持半個月後,這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羅斯福夫人接受了。於是埃莉諾和代表團的成員在 1945 年末航向倫敦。
航向倫敦的時候,她可不是看著大海感嘆人生。她在船上好緊張,她覺得她自己對外交政策及規則不夠熟,所以船上的每一天,她都在研讀發送到她房艙內的所有的文件,並且參加每一個會議,聽取國務院閣員的簡報,盡可能的訪談各個官員。
這好像回到她的學生時代,她說:
我不斷的寫筆記,然後再到甲板上散步小做運動。但是通常很多時刻,我會拉著某一個人的手,聽他的意見。如果問我在白宮給我的最大養分,就是我很擅長吸取別人寶貴的意見。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參議員,還有後來擔任過國務卿的杜勒斯,都成了她主要的請議對象;他們告訴她意見以後,她很快的吸收,她本來聰穎過人;所以後來大家都說她是代表團的個中翹楚。
出人意外的,她所代表的美國團面對了當時聯合國激烈的辯論,而且激烈辯論至凌晨三點才輪到埃莉諾講話。她那個時候面對的對手是蘇聯聰明絕頂的辯才——維辛斯基。輪到埃莉諾講話,她言簡意賅、極具說服力,為她個人的主張提出各種說法。
雖然外交事務這些對她並非專長,外交圈子的某些舉止浮華,令她感覺不自在;甚至在外交圈子中她很快的發現有些人魯莽狂妄,但也有一些人非常誠懇有佳。她常告誡自己不要自我膨脹。
她花了很長一段時間遊說和平條約,都沒有結果,而且每一次參加聯合國大會開幕典禮的時候,都會穿上黑色的衣服,代表對小羅斯福的哀悼。無論如何,她最後在聯合國,擔任了五年的和平工作大使,而且大家一致認為她表現卓越。
共和黨的艾森豪總統上台後,沒有繼續任命她,她也沒表示不滿;到甘迺迪總統上台的時候,再任命她重返外交崗位。那一次埃莉諾一坐回座位上,聯合國所有的代表起立鼓掌歡迎她。這種場面在聯合國對一個女性、對一個第一夫人可謂空前;而這一刻人們鼓掌不只是因為她是羅斯福夫人,還因為她是埃莉諾·羅斯福。是她自己!
羅斯福總統死後,她一直這麼順利平安嗎?
在她過世之前,美國還有一件大事——美國出現了麥卡錫主義。麥卡錫是美國威斯康辛州的議員,全名叫約瑟夫·雷芒德·麥卡錫。他開始發動無恥的鬥爭,整天指責這個人是共產黨,那個是共產黨;懷疑這個懷疑那個,抓這個抓那個。某個程度來說,其實那是美國冷戰時代非常恐怖的一段時期,連好幾個好萊塢的明星都被他點名。
羅斯福夫人可不明哲保身,公開在她的專欄寫:
我們還是一個強大的自由國家嗎?還是我們要成為一個警察國家嗎?請就這些問題回答,我們不該置之度外。
她一發言就被美國最有權力的天主教領袖紅衣主教攻擊,她也不退縮。她不會覺得「我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羅斯福夫人,我已經在聯合國贏得這種掌聲,我何必趟這趟混水。」
她不是,她不退縮。
宗教領袖往往不就你的政治主張直接攻擊,他會扯東扯西,這位主教也沒有例外:他說羅斯福夫人支持女人節育(可以墮胎),應該滾出公職生涯;她是一個可恥的、令人憤怒的上帝子民。
埃莉諾根本不理他,因為她本來生性淡泊名利,處之泰然。
面對最惡劣攻擊的時候,她直截了當的說:「如果反對我的聲浪變成真正的問題,我會退出公職生涯。」
但非難者畢竟是少數。
1951 年德州某一個報紙對讀者做了民調,問她們如何看待埃莉諾·羅斯福,結果大多數的人說她是當代最偉大的美國婦女。
所以麥卡錫和這些主教對她的攻擊,只是騷擾,沒有什麼意義。
之後國務院一致認為埃莉諾很棒,有外交官的潛力,所以請她以作家的身份去中東、印度、巴基斯坦。
1950 年到 1952 年的時候,她來了亞洲,52 年到日本之後到香港、土耳其、希臘,還曾經到南斯拉夫見了迪托,他的個性深深吸引了埃莉諾。
五年之後《紐約郵報》聘請 73 歲的埃莉諾以記者的身份走訪中國和蘇聯,她雀躍不已,她一直想要去蘇聯。
在那裡地方她見了赫魯雪夫,赫魯雪夫邀請她先在雅爾塔密約召開的克里米亞附近一個別墅會面,然後兩個人共餐。
後來大家好奇問他們聊得如何?赫魯雪夫說:「可否告訴我們報紙我們相談甚歡?」埃莉諾說:「你可以說我們相談甚歡,不過看法相左。」然後赫魯雪夫說:「至少我們沒有朝著對方開槍。」
雙方回應都相當有趣。
她的蘇聯之行也引來批評,覺得她對蘇聯太友善(尤其那個時候是冷戰開始沒有多久)。
埃莉諾回應道:
我們都應該面對一個事實,我們或者終將同歸於盡(美蘇都是核武大國);如果要避免,我們就得學習共同生活,彼此尊重。既然要共同生活,我們就必須交談。
埃莉諾到了 76 歲,1960 年,醫生診斷她得了骨髓疾病——溶血症,就是免疫系統攻擊了骨髓,導致造血功能出問題,血小板彼此攻擊,然後血壓降低。這種病可以用類固醇控制,但會縮短壽命。埃莉諾態度是什麼?
一笑置之。
這種病會導致人很虛弱,經常發燒,雖然不是高溫,但很不舒服;而且有的時候會很疼,有點像殘廢一樣,很難行動。
但經歷這麼一生,她覺得已經夠了。
甘迺迪上台以後,1961 年她還幫助政府和古巴的卡斯楚協商交換犯人;此外她也發表演說,還製作一部電視連續劇——《人類的展望》;在生命末期的時刻,她寫了一本書——《未來就是現在,明日既是當前》,對美國年輕一代提出呼籲,並且對錯綜複雜的世界尋求領導,你們要負起責任。
在餘下的日子她持續寫作,知道自己即將離世,也寫下了所有的準備事宜,包括遺囑等等。
囑咐她想要的喪禮,還有把她的財富,很多支票提前捐贈,寄給她想要幫助的人和單位。
1962 年 7 月她的病情開始惡化,無法繼續活動,但她還是不向病魔屈服。她討厭醫院不斷的檢查注射,她知道根本沒有用;這樣的怪病其實很難治療,她覺得她不想被這些疾病折磨得精疲力竭,然後在醫院,浪費最後的生命,她寧可死在家中,所以回到了紐約市的小屋。
1962 年 11 月 7 日,她辭別人間。
這是關於羅斯福夫人的最後一講,也向這位廿世紀了不起的女性致敬。
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610462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好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追蹤好倫IG ▶ http://ig.yehland.com 按讚好倫FB ▶http://fb.yehland.com --------------------------------------------------------- 在秋原葉女僕的親切招呼聲背後 大家仍然記得10多年前 發生...
天主教女朋友 在 深度西班牙 Facebook 八卦
在西班牙,交朋友沒有那麼容易。
特別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有團體焦慮症的障礙。
從小,好歹還是個女孩的我,也曾試著去「融入」團體過。
結局?當然是慘敗啊,你有看過暴龍試圖去加入羚羊團隊的畫面嗎?慘不忍睹也。
我一直以為,是我跟台灣這個環境不合。
誰知道,來到地球另一端的腦洞國,才發現了此一殘酷事實:
不是妳跟台灣環境不合,是妳跟整個世界都不合!🤣🤣🤣🤣🤣
多數西人的「友誼」,是很窒息的相處模式,由大兒這樣的小學生就可以窺知一二:
不但必須年年同班,參加同一個教會,一起去望彌撒,第一次領聖體禮,從上課到領題都得一起做;參加同樣運動,同一個球隊,一起比賽。
簡單說,除了回家吃飯睡覺,其餘時間幾乎全都黏在一起。
長大後,一起出去喝酒,每週同一時間,同樣的酒吧路線,喝同樣的酒。
老了之後,每週末一起吃飯,再吃上30年。
雖然我也有每週固定吃早餐的熟女朋友,然那種近乎連體嬰的友誼,始終不是我的菜。
活到這把年紀,我當然已經不在乎這些了,可人生是把迴旋鏢,總是在以為已經丟掉瞬間,狠狠回來砸瞎這雙狗眼。
遲鈍的大兒說起來,礙於基因作祟,跟爸媽一樣,不擅長這種「連體嬰」交友法。*(其實看似人緣好的爸爸也很喜歡當天涯孤獨一頭狼)
或者也該說,我們沒辦法,不是天主教徒,所有宗教活動不參加;我們的暑假,回去的「鄉下」叫台灣,沒有同學可以來;請人來家裡午餐,許多人怕吃到怪東西不敢來。
雖然大嬸靠鹽酥雞擄獲許多少男心,而多數人慶祝生日會,都會邀請大兒,但是他們不曾把大兒列入「16小時連體嬰好麻吉」的範圍。
交友本身靠緣分,又沒啥好抱怨的。只是,讓我那天不爽的是:
大兒有一朋友,爸爸律師,媽媽愛走假掰貴婦風,標準西國法掐家庭---看似和藹可親,其實高高在上。
但是人家又沒真的對我們不好,小時候孩子品行也還不錯(完全跟父母不同的古拙款小孩),我也任孩子們去交友。
可人,會變的。
這個年紀的孩子,確實友誼大半建立在玩電玩之上。大兒有玩,常常抱怨進去時,朋友們多在「私密模式」,無法跟朋友玩。
那天,他剛好打過電話給這個朋友,兩點時,才說好五點一起玩,大兒五點上線時,對方又是「私密模式」。
於是,大兒只能很失落的自己玩。
對,林祖媽一瞬間,以母愛為燃料的火氣就竄上來了。
然後,又用名為理智的滅火器硬壓下去了。
首先,不知道對方是有意無意,媽媽我不該說任何話去影響孩子的判斷力與想法。雖然我常說大兒傻,但我很清楚兒子沒這麼笨,他只是有寬容心而已。
再者,我知道大兒不是他們的「連體嬰團體會員」之一,被忽視很容易,孩子必須明白人就是有親疏遠近,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能選擇的。
最後,隔天,我讓孩子打電話給他其他另一群朋友,讓他們愉快地講了一小時垃圾話。
其實,他跟另一群孩子,也不是人家的頭號麻吉,可讓他明白這世界其實很大、人很多,不需要為一個人去太過傷神,才是最重要的。
他正在進入「友誼最大」的年紀,以後這樣的小問題會慢慢出現,雖然男孩們的友誼多數粗糙耐打,但不代表媽媽的心有那麼能被折騰。
這段時間裏,我也慢慢地教導大兒:
人生,有朋友很好,最重要的,是懂得跟你自己相處。因為真正會「在一起」一輩子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自然,他一臉疑惑地看著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真心希望,兒子!你一輩子都不用懂這些!
#孤僻媽媽獨白
#其實根本我想太多
#大兒依舊很歡樂
天主教女朋友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八卦
這是我去年獲選為「彩虹大使」的原因:
只是一篇溫馨的文章,卻讓我看到許許多多的血淚泣訴:
http://anyichen.pixnet.net/…/24978780-%E5%AA%BD%E5%AA%BD%EF…
這篇文章後面有70餘篇留言,更有許許多多同志孩子以悄悄話向我申訴他們心中的苦......不要以為這些都是人家的孩子,不會輪到自己頭上。
同志的幸福,並不會影響我們的幸福 ; 我出生於天主教家庭,我悍衛家庭的價值並鼓吹幸福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但,我支持同性婚姻、多元成家,我期望每一個同性、異性戀的孩子,都找到所愛,享有幸福!
以下是一位讀者留言,跟大家分享:
我跟我的女朋友,在沒有任何法律保障跟社會支持的情況下 在一起相愛相守 今年滿14年了 也許比很多異性戀夫妻還長久哦! 前兩年 我們共同遭遇了很大的車禍 我差點癱瘓,是我的女友扛起了照顧我的責任,但是救護車送進醫院(剛好是天主教醫院)我女友心急詢問醫師我的情況 醫師覺得這個人很吵 問她:【你是哪位?】 我在旁邊說:【她是我女友】(多數時候我只能稱她為室友...) 結果醫師說:【女友?那就是朋友啊! 你有家人可以幫你來看X光嗎】我...我們已經在一起十多年了還不能夠稱之為家人!我不知道要在一起多久才夠! 當時 不管是我要開刀 要復健 要打官司 都要靠她 她必須持續上班 因為公司不准她請假照顧我,因為法律上我們是陌生人 陌生人出車禍開刀關你什麼事? 用甚麼名義請假?家庭照顧假永遠不屬於我們。 我們都是三十多歲的人了 任何手續都還要勞煩我遠在南部的老爸爸老媽媽長途奔波到台北來簽名辦理 只因為我的伴侶沒有配偶的代理權 我不知道我們想結婚我們想在艱困的人生中互相扶持 影響了誰的
權益? 而我能不能夠請您想一想,人生無常,各種意外 疾病的降臨 不會分同性戀異性戀,而當最困難的時刻來到,我希望我能夠以配偶的身分站在我心愛的伴侶身邊。
天主教女朋友 在 好倫 Youtube 的評價
追蹤好倫IG ▶ http://ig.yehland.com
按讚好倫FB ▶http://fb.yehland.com
---------------------------------------------------------
在秋原葉女僕的親切招呼聲背後
大家仍然記得10多年前
發生在此地的殘酷事件
當一個人被過度簡化成為一串符號
當人際關係被限縮在虛擬的網路世界
究竟是思覺失調或是人格缺陷
還是社會過於冷漠的共業
今天讓我們一起回顧日本的通魔
【2019.5.28 日本】
日本川崎市 #登戶通魔事件
無差別殺傷小學生,已知2死16傷
日本再傳無差別殺人事件!今晨上午7點45分,位於神奈川縣川崎市的登戶第一公園附近,一名男子持菜刀攻擊行人,1名小女孩死亡、造成16人輕重傷和2人心肺機能停止,其中有多數被害人是小學生。由於時間正逢上班上課,行兇的地點又靠近中小學和登戶車站,一度造成當地的恐慌。兇手在刺傷行人之後,隨即持刀自殘、陷入重傷昏迷已確認死亡。兇手明顯朝向在等校車的小學生攻擊,是否針對特定學校、行兇動機為何,目前警方仍在調查當中。
日本當地時間28日上午7點45分左右,在首都圈的神奈川縣川崎市,一名年約40至50歲的男子,雙手持菜刀、於川崎市的登戶第一公園附近突然無差別攻擊路人,總共造成16人輕重傷(消防單位的數據為19人),其中分別有1名大人和1名小學生心肺機能停止,上午11點左右,已證實其中1名小女孩確認死亡。受傷的民眾,已分別緊急送往附近的聖馬利安娜醫大病院、新百合丘綜合醫院等地治療。
「那個男的兩手都拿著刀,突然就向小孩攻擊,現場傳出一片慘叫...」鄰近居民向媒體表示,突如其來的攻擊讓現場一片混亂。《朝日新聞》報導,案發後不久,即有民眾向警察報案「登戶有通魔事件!」(「通魔」/ 通り魔 是日文中指隨機殺人、無差別殺人的犯行。)
由於這個時段正逢上班上課時間,案發地點的登戶第一公園,正好有附近天主教私立小學「卡莉塔絲小學」(カリタス小学校)的上學巴士,有一些學生在周邊集合等車;事件爆發後,還有人看到有小學生奔逃、衝向附近的超商求救,地上還有散亂一地的書包。
---------------------------------------------------------
🉐請支持好倫的理念與創作
最低99元即可得到:
★幸福的不敗兵法
★YouTube影片逐字稿以及音頻
★好倫的辛酸筆記
📲加強聊天技巧
★聊天攻城包
★實戰神卷軸
💪幸福的不敗兵法
http://pressplay.cc/together
---------------------------------------------------------
送1000旅行基金
http://www.airbnb.com.tw/c/a471e6
日本便宜旅館比價
http://hotel.yehland.com

天主教女朋友 在 銘銘就 MMG Youtube 的評價
希望我們去哪間學校都可以留言給我們喔~~~~~~
喜歡的朋友IG幫我們發個限時動態,讓跟多人知道喔!!!!
.....
訂閱【 銘銘就MMG】的頻道 ►►http://bit.ly/2mXTN8y
來我們粉絲團看看►► http://bit.ly/2mY4ZlB
想找我們就來信吧►►Email信箱 [email protected]
關注生活大小事►►銘銘就IG搜尋:mmg0907
建銘IG►►quiet_you
俊銘IG►►jbaodil

天主教女朋友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評價
電視城猛鬼事件,驚到要夜媽媽封利是!(恐怖在線第2008集重溫)
第2008集 (11 Jul 2016)
嘉華分享電視城猛鬼事件
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40
聲音月費重溫$30
#城巴 #食物 #au #bb #電視台 #天水圍 #停車場 #係唔係 #係咪真 #係咁樣 #唔知咩 #唔該 #唔舒服 #唔理 #女朋友 #自己去 #星期日 #真定假 #奶茶 #心理學 #同一時間 #電視城 #幾個月 #EY #打電話 #放暑假 #阿妹 #我自己 #Now TV #阿Paul #靈異節目 #我記得 #我相信 #半夜三更 #凌晨一點 #封利是 #蚊蚊 #恐怖在線 #鍾保羅 #潘紹聰 #幾多年 #後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