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兩週葡萄牙之旅的最後一天,我們從波多回到里斯本,準備明日登機。
不想東奔西跑,就去機場附近的海洋博物館看魚吹冷氣,逛逛歐洲的漫畫店。一直到傍晚才走回市中心覓食。
我們經過旅遊書大力推薦的 A Taberna da Rua das Flores (從我這幾天學會的粗淺葡萄牙文來看,意思應該是佛羅瑞斯路上的小館子),決定去問一下是否有位置。
這是一家不能訂位的餐廳,只能現場排隊。一週前的晚上九點我們來過,當時候位至少需要兩個小時,加上Google Map上有人說這是一間旅客陷阱,就決定改去另一家卡爾莫餐廳。卡爾莫提供超棒又豐富的琴酒選擇,菜也很好吃,那個晚上也很開心。
下午六點,小館子還是高朋滿座。登記了名字後,服務生要我們半小時後再來。六點半,座位還是滿的,服務生問我們要不要先喝點什麼。
和大部分提供豐富酒單的餐廳不一樣,這家店供應飲料的方式滿野的,就只問你想要什麼樣的口味。白酒?Dry一點?Fruity一點?不過傍晚的天氣很好,心情也不錯,站在街邊喝一杯不知道啥的酒也滿愜意。
六點五十分終於擠進餐廳。餐廳裝潢很隨意,座位很小,服務生甚至遺憾地拒絕了我們後面超過四人以上的旅客。
這間餐廳沒有固定菜單,是服務生帶著一塊跟半個人一樣大的黑板,用英語跟你解釋今天主廚做了什麼菜。有點像是西班牙的Tapas小館,每道菜的份量都不大,沒有前菜主菜的區別,服務生建議我們點三或四道菜。
我們點了蛤蠣、小卷、干貝、和一盤烤蔬菜。另外加點了一輪酒。
炒蛤蠣真的是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失敗的菜色,洋蔥、大蒜、香菜、和新鮮的蛤蠣一起炒出鮮美的湯汁,每一口都很開胃。用口感紮實的鄉村麵包沾鹹香的湯汁更是吃到停不下來。
第二道菜是炒小卷,上面灑了一些辣醬。但這調味讓我們非常驚訝,竟然很像是台灣的甜辣醬。撥開小卷,下面竟然鋪墊了一層胖胖短短的麵條。服務生突然端上一雙筷子,示意我們可以用筷子吃。口感竟然和米苔目有七八成像。離開台灣兩周,這味道讓我差點高潮。
第三道則是培根捲干貝,醬汁是摻了日式芥末的美乃滋,太調皮又太好吃了吧。
我突然理解這餐廳的定位。每道菜都做得不算精緻,但是都充分顯現主廚的玩心,就像是一道道勇於冒險的市集小吃。
加上最後的烤蔬菜,兩人大約35-40歐左右。因為酒點的不少,所以最後結帳將近八十歐。這價格在歐洲算是佛,但是在葡萄牙還是偏貴一點。不少網路負評都是在講價錢,但我私心認為創意是值得這價錢的。
我們這趟旅程吃的餐點只有兩次超過一百歐,很多都在五十歐以下。其中一次就是在這小館子附近的 Restaurante Belcanto ,那餐吃了450歐。Belcanto這家米其林二星的精緻料理雖然也不錯,但我跟老婆都認為今天小館子帶給我們的驚喜遠超過米其林的認證。
最後再繞去吃 Gelato Davvero Rio Tejo 的薄荷冰淇淋,我可以安心上路了。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
大 遠 百 附近 小吃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後巷共同體與元旦催淚彈]
旺角真是一個很神奇的社區,它草根、粗鄙、亦正亦邪,沒有中環尖沙嘴的高貴優雅,住九龍新界的街坊都會經過這個交通樞紐轉車,大家都愛到這裡找娛樂消遣,所以,這裡永遠都聚滿了人。
2019年最後一個晚上,防暴警察大舉進駐旺角大街,十計衝鋒車列陣在彌敦道巡遊,防線不斷四方八面推進叫市民離開,否則干犯非法集結罪,圍觀市民在罵:「旺角有人是應該的,旺角沒人就悲哀了,你們懂嗎?」
旺角的名字就是夠旺,但這個晚上,朗豪坊商場緊急疏散,附近的街頭小吃店也吃慣催淚彈,經常連帶食物也要一併棄置,損失慘重,店員苦惱地說,「唉,又要關店了,平常我們開業到凌晨四時,這樣下去,不夠錢交租呢。」我唯有吃了一串魚蛋,光顧只是十元,逗得店員笑逐顏開,連聲多謝,也讓我不好意思。旁邊的報紙檔阿伯,經常戴防毒面具繼續擺攤,我說了一句:「又來了......」阿伯嘆了一聲:「唉!」語氣是無奈。
晚上十一時,圍觀的人主要是罵,有警員衝上前舉着海綿彈槍對人群,其同僚把他扯開了。衝鋒車和警車在彌敦道穿梭,發出廣播,晦氣地罵:「記者躝番上行人路!」廣東話的「躝」字不禮貎,有侮辱之意。也有警車一邊駛,一邊向人群廣播:「跑快一點跑快一點!」好像那些人像是其玩物一樣。
警察一走,群眾湧到馬路上,大喊:「手足,站出來(馬路)!」有人夾手夾腳設置簡單路障,都是垃圾埇木條做個樣子,群眾有點輕奮:「還有半小時(就到新一年)…..」大家都有點期待,有人爬上去毃爛交通燈,碎片飛脫。
氣氛忽然緊張起來,眾人拔足而逃,「水炮車到了!」近日水炮車改變了其運作風格,喜向兩旁的橫街射水。我和另一記者之前也中過水炮,那刺激的水劑讓人全身麻痺,我們猶有餘悸,在彌敦道看看沒有掩護物(除了一個很矮的電箱),唯有向登打士街跑,再轉入一條橫巷。
當時有人吹起哨子,有人嚷着:「慢慢跑!」也有人呼籲:「跑快啲!」令人十分焦慮。當時我還想,要不要躲到那麼遠?怎知,那個與其他人共處於小巷裡的時光,成為了寶貴的體驗。
在警察使用的眾多武器中,最無差別一種就是水炮車。無論是記者、市民、示威者、救護員,都一起走進後巷躲避,有人站在巷口通風報訊:「水炮車快到了!」「它仍停泊在十字路口!」「快點躲進來!」「大家挪移在巷兩邊,留一條通道」,看到有人把頭伸出去,又會有好心人叮囑:「站後一點,你這個位置不安全。」
說時遲,那時快,水炮車向橫街掃射,幾個人走避不及,全身濕透,由於水裡混和着刺激化學品,只是水花濺進後巷,眾人已經咳嗽不止。
有頭髮和臉部全濕了的少年高舉手求助,有少女呼吸急速,巷內召喚急救員的呼喊聲此起彼落:「First Aid! First Aid!」,一名少女跌坐一旁,其米色毛衣濕透,她的額頭流血,血液滴到毛衣上,她喊道:「很痛!」原來她在走避時不慎把頭部撞到金屬電箱。救護員替她包紥,送她到另一條街上繼續治理。也有救護員用水替男孩洗眼,一邊叮囑:「試着眨眼……(好把化學物沖掉)」
水炮車去了又回來,如此這樣,2019年的最後一小時,每次水炮車路過,群眾都湧入後巷,一次又一次,大家拔足狂奔,一起依偎在這個幽暗、濕滑、瀰漫着刺鼻水跡,滿地是垃圾,救援物資散落一地的後巷。平日這種旺角陋巷,讓人聯想到古惑仔、危險、劏死牛(打劫),這天,卻讓人感到得到蔭庇,安全、溫暖、的一個奇異空間。
小巷裡,耳邊響起滿是關懷的話,有人扶着一位老伯離開:「扶伯伯離開!」「要走快點從這邊走!」你會感到,這條後巷,讓大家一起渡過了險境,讓大家生起了一種獨有的共同體經驗。我們在一起,如此度過了2019最後一小時。
神奇地,11時58分,大家嚷着說要「倒數迎新年」,原來滿佈登打士街與彌敦道用大光燈照射人群的防暴警察,忽然退後消失了,眾人高興地跟警察說再見,離開了後巷,湧出了登打士街,有黑衣人走出來跟大家說,最後八秒,說的不是數字,而是大家最愛的口號。
百計的人們,一起在旺角鬧市喊着:「10、9、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有人高興得跳起來,有黑衣蒙面人互相擁抱:「Happy New Year,煲底見!」也有情侶放閃甜密地親吻,旁人裝作嫉忌,「閃到人要盲了!」情侶有點不好意思。
大夥兒從橫街湧出大馬路,在彌敦道舉高一隻手,示意「五大訴求」,也有人約定大家參加元旦大遊行:「一月一,維園見!」有人向路障投擲汽油彈,生起了一堆火,群眾歡呼,也有人笑着勸說:「站得疏落一點,警察防線推進了,別掛着倒數鬆懈了!」
果然,2020年平和的時間只維持了短短的幾分鐘,「呯!」的一聲,遠處傳來了催淚彈的槍聲,群眾嘩然,起哄地從喉頭發出聲音,聲音裡流露出一種經歷了半年的老練:「果然,會開催淚彈」,不少人沒防具爭相走避,記者都爭相湧到路邊,拍攝這一顆2020年第一枚催淚彈。
警車繼續巡邏,有警員喊話:「若不想在覊留室過新年的話,快點走!」但人群還是退到後街,不肯走。
每年踏入新一年,香港政府都會在凌晨零時於維多利亞港放煙花,那一幕象徵香港的「繁榮安定」,今年因為修例運動,不想聚集人潮而取消了。有人說笑,以往元旦的新聞,都會陳腔濫調地報導一位媽媽,剛誕下了元旦嬰兒,今年零時零七分,香港警察,在旺角的夜空,以催淚彈宣告新一年伊始。
大 遠 百 附近 小吃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後巷共同體與元旦催淚彈]
旺角真是一個很神奇的社區,它草根、粗鄙、亦正亦邪,沒有中環尖沙嘴的高貴優雅,住九龍新界的街坊都會經過這個交通樞紐轉車,大家都愛到這裡找娛樂消遣,所以,這裡永遠都聚滿了人。
2019年最後一個晚上,防暴警察大舉進駐旺角大街,十計衝鋒車列陣在彌敦道巡遊,防線不斷四方八面推進叫市民離開,否則干犯非法集結罪,圍觀市民在罵:「旺角有人是應該的,旺角沒人就悲哀了,你們懂嗎?」
旺角的名字就是夠旺,但這個晚上,朗豪坊商場緊急疏散,附近的街頭小吃店也吃慣催淚彈,經常連帶食物也要一併棄置,損失慘重,店員苦惱地說,「唉,又要關店了,平常我們開業到凌晨四時,這樣下去,不夠錢交租呢。」我唯有吃了一串魚蛋,光顧只是十元,逗得店員笑逐顏開,連聲多謝,也讓我不好意思。旁邊的報紙檔阿伯,經常戴防毒面具繼續擺攤,我說了一句:「又來了......」阿伯嘆了一聲:「唉!」語氣是無奈。
晚上十一時,圍觀的人主要是罵,有警員衝上前舉着海綿彈槍對人群,其同僚把他扯開了。衝鋒車和警車在彌敦道穿梭,發出廣播,晦氣地罵:「記者躝番上行人路!」廣東話的「躝」字不禮貎,有侮辱之意。也有警車一邊駛,一邊向人群廣播:「跑快一點跑快一點!」好像那些人像是其玩物一樣。
警察一走,群眾湧到馬路上,大喊:「手足,站出來(馬路)!」有人夾手夾腳設置簡單路障,都是垃圾埇木條做個樣子,群眾有點輕奮:「還有半小時(就到新一年)…..」大家都有點期待,有人爬上去毃爛交通燈,碎片飛脫。
氣氛忽然緊張起來,眾人拔足而逃,「水炮車到了!」近日水炮車改變了其運作風格,喜向兩旁的橫街射水。我和另一記者之前也中過水炮,那刺激的水劑讓人全身麻痺,我們猶有餘悸,在彌敦道看看沒有掩護物(除了一個很矮的電箱),唯有向登打士街跑,再轉入一條橫巷。
當時有人吹起哨子,有人嚷着:「慢慢跑!」也有人呼籲:「跑快啲!」令人十分焦慮。當時我還想,要不要躲到那麼遠?怎知,那個與其他人共處於小巷裡的時光,成為了寶貴的體驗。
在警察使用的眾多武器中,最無差別一種就是水炮車。無論是記者、市民、示威者、救護員,都一起走進後巷躲避,有人站在巷口通風報訊:「水炮車快到了!」「它仍停泊在十字路口!」「快點躲進來!」「大家挪移在巷兩邊,留一條通道」,看到有人把頭伸出去,又會有好心人叮囑:「站後一點,你這個位置不安全。」
說時遲,那時快,水炮車向橫街掃射,幾個人走避不及,全身濕透,由於水裡混和着刺激化學品,只是水花濺進後巷,眾人已經咳嗽不止。
有頭髮和臉部全濕了的少年高舉手求助,有少女呼吸急速,巷內召喚急救員的呼喊聲此起彼落:「First Aid! First Aid!」,一名少女跌坐一旁,其米色毛衣濕透,她的額頭流血,血液滴到毛衣上,她喊道:「很痛!」原來她在走避時不慎把頭部撞到金屬電箱。救護員替她包紥,送她到另一條街上繼續治理。也有救護員用水替男孩洗眼,一邊叮囑:「試着眨眼……(好把化學物沖掉)」
水炮車去了又回來,如此這樣,2019年的最後一小時,每次水炮車路過,群眾都湧入後巷,一次又一次,大家拔足狂奔,一起依偎在這個幽暗、濕滑、瀰漫着刺鼻水跡,滿地是垃圾,救援物資散落一地的後巷。平日這種旺角陋巷,讓人聯想到古惑仔、危險、劏死牛(打劫),這天,卻讓人感到得到蔭庇,安全、溫暖、的一個奇異空間。
小巷裡,耳邊響起滿是關懷的話,有人扶着一位老伯離開:「扶伯伯離開!」「要走快點從這邊走!」你會感到,這條後巷,讓大家一起渡過了險境,讓大家生起了一種獨有的共同體經驗。我們在一起,如此度過了2019最後一小時。
神奇地,11時58分,大家嚷着說要「倒數迎新年」,原來滿佈登打士街與彌敦道用大光燈照射人群的防暴警察,忽然退後消失了,眾人高興地跟警察說再見,離開了後巷,湧出了登打士街,有黑衣人走出來跟大家說,最後八秒,說的不是數字,而是大家最愛的口號。
百計的人們,一起在旺角鬧市喊着:「10、9、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有人高興得跳起來,有黑衣蒙面人互相擁抱:「Happy New Year,煲底見!」也有情侶放閃甜密地親吻,旁人裝作嫉忌,「閃到人要盲了!」情侶有點不好意思。
大夥兒從橫街湧出大馬路,在彌敦道舉高一隻手,示意「五大訴求」,也有人約定大家參加元旦大遊行:「一月一,維園見!」有人向路障投擲汽油彈,生起了一堆火,群眾歡呼,也有人笑着勸說:「站得疏落一點,警察防線推進了,別掛着倒數鬆懈了!」
果然,2020年平和的時間只維持了短短的幾分鐘,「呯!」的一聲,遠處傳來了催淚彈的槍聲,群眾嘩然,起哄地從喉頭發出聲音,聲音裡流露出一種經歷了半年的老練:「果然,會開催淚彈」,不少人沒防具爭相走避,記者都爭相湧到路邊,拍攝這一顆2020年第一枚催淚彈。
警車繼續巡邏,有警員喊話:「若不想在覊留室過新年的話,快點走!」但人群還是退到後街,不肯走。
每年踏入新一年,香港政府都會在凌晨零時於維多利亞港放煙花,那一幕象徵香港的「繁榮安定」,今年因為修例運動,不想聚集人潮而取消了。有人說笑,以往元旦的新聞,都會陳腔濫調地報導一位媽媽,剛誕下了元旦嬰兒,今年零時零七分,香港警察,在旺角的夜空,以催淚彈宣告新一年伊始。
大 遠 百 附近 小吃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舊鏡面折射着晨光下的元朗大馬路,人潮如螻蟻四竄,車龍不絶,紛紛擾擾。
稍稍遷移目光,鏡中風景截然不同,映入眸底的,是一家老店。白色的瓷磚牆,偶偶滲雜着橙啡色的紙皮石。鏡子、掛畫、舊日曆及菜單,都亂糟糟地散佈於牆上,木製的卡枱及方桌擺放得井然有序,硬木櫈的腳丫踏於粉肉色的磚地板上,老派得不行。往上一瞥,是一個古舊的長方鐘,隨逐秒每分,滴答滴答地洗滌了繁喧。
平心細瞭,方才發現粉褪的殘鏡角落,鑲製了「好到底麵食專家」七個銀字。哈,好直接的名字。
起步皆難
暗忖之際,一塊白布倏然伸到銀字之上拭抹。抬頭一看,是位戴着金絲眼鏡的大叔,頂着青銀參半的側分短髮,一臉穆然。店裏的收銀姐姐見大叔,即禮貌地點點頭,稱他作事頭。他,是陳祺欽,老店的第二代,人稱「大哥」。他拍拍抹巾,說起這「好到底」,正是他已過身老爸陳波,即第一代事頭所起的名字。他先拭起第一個「好」字來,「好」就是品質好的意思,店裏的所有食材,都由陳波親自挑選研製,一直沿用至今;輪到第二個「到」字,意思很簡單,就是招呼周到;布子擦到第三個「底」字,他噗哧一笑:「底咪就係抵食囉!攞個諧音呀嘛。」語一出,他收起笑意,把餘下數字都一一抹淨,甚是疼惜。
時針踏正八時一刻,一名老婦步進店內。問起店子歷史,大哥即指一指老婦,着她解畫。眼前嬌小的老人,白髮蓋頂,燦笑如花,正是他的媽媽,人稱「好姨」。她自四十年代起,已經與陳波一同擺街邊檔賣雲吞,她笑言:「我個名冇個好字㗎!好字係代表好到底,元朗老街坊好多都識得我。」其實不止元朗,香港九龍各區,都見小店影子,但都一律只賣乾麵,要吃一碗煮好的生麵,就只此元朗一家。一直生活於元朗的好姨,瞬間陷入了思憶。她說,那個年代很艱苦,住木屋,食米碌。陳波跟隨兄長入行做麵,及後合力開麵檔,擔擔挑到圍村賣雲吞麵,當時好姨剛好申請來港,就於麵檔幫忙。奔波兩年,在現時合益街市的位置租地鋪,正式經營麵店,並取名「好到底」。最初只賣生麵,並無乾麵餅出售,至五十年代,陳波見港九地區客人眾多,他們投訴太遠,於是就想到做乾麵餅,讓客人買回家保存。如此一來,生意漸佳,終於一九六一年,將店鋪遷往現時的三層高唐樓。偌大地方,地下及二樓為堂食,三樓作廚房。那時候,孫子還未出世,好姨包雲吞、收錢、賣麵、寫外賣,可謂一腳踢。一做,就做到一九九一年,才正式交由大兒子祺欽接手。今時今日,她年已八十七,退休、退休,退而不休。當初為何偏做飲食業?她呆住了,彷彿從未遇此一問。那年頭,根本沒有選擇餘地,一切只為生活。
本心續行
說着說着,不自覺尾隨着兩位上了二樓。同樣是木枱木櫈,但四面牆則換上了淡淡然的黃,配以舊式的鐵窗花。看着看着,大哥也就掉進憶潮。他記起了小時候,因為讀書不成,老早就到店裏幫忙學做廚房。以前主賣雲吞麵、水餃麵,當時爸爸陳波教他做麵,但對於淥麵,他更具心得,強調要水滾方能煮麵,並且要看麵的粗幼,濕還是乾,濕麵不能煮太久,要拿揑。這一來講經驗,二來講心,自己研究如何煮才好吃,就是用心來做麵:「最用心嗰個就係我囉。」沒有丟爸爸的臉,他一臉自豪。
一陣馥郁喚回思緒,「香哩?我個仔喺樓上廚房炒緊蝦子。」大哥開腔,遂領頭步上三樓,看來,第三代即將出場。腳踏樓梯之時,見其腳步有點不穩,他即搔搔頭坦言自己將近七十,現時已交棒予第三代,自己則從旁指導。甫至廚房,就見一個大爐頭,一男子手執鑊鏟,使勁地炒起蝦子來。一頭清爽黑髮沾上濕汗,同樣是戴着眼鏡,一臉敦厚之人,就是老店第三代,陳仕傑,阿傑。看他年約四十五,功夫卻已十分熟練。原來早於廿來歲時,已經到店裏工作,對於廚房一切,甚是了解,如今所有師傅,都由他親自調教,但這裏的所有調味之方,都只可由陳氏親自落手,不傳外人。大哥教其炒蝦子,蝦子一定要炒過才夠香,最重要不能猛火炒,感覺到有香味上升就可。一旁的大哥,忽而講起蝦子麵的由來。以前蝦子很便宜,一百幾十元一斤,初初用來煮湯,後來陳波覺得熬完湯後,把蝦子丟掉很浪費,於是想到把蝦子混入麵內,變成蝦子麵:「阿爸叫做蝦子麵嘅起源人,好受歡迎,鮮味之餘又唔使自己熬湯,後來愈嚟愈多人跟住做。」由陳波那代開始,他們一直用同一種蝦子,縱使現時蝦子要一千元一斤,都不改用廉價貨。又堅持親力親為,麵類全都自己製造,有粗麵、幼麵、伊麵等。做麵不能有鹼水味,於是他們一直用優質鹼水,走鹼時間亦足夠,味道十年不變。
炒畢蝦子,阿傑走到後廚房,開始做小店的靈魂——雲吞。每日用新鮮豬肉,先把豬肉起筋,再於切肉機絞碎,雖用機器,但仍需人手過機十遍八遍,再加入肥豬肉,方有口感。處理好肉類,把蝦脫水,加入調味混合,秘訣是加入蝦子。餡料一做好,好姨與一眾女工已坐於長桌旁,包起雲吞來。好姨年紀最大,手卻巧得很,其他人根本追不上她的速度,而且粒粒大小勻稱,一口一粒,這是他們的堅持,她解釋傳統雲吞麵是一個小食,一啖雲吞一啖麵,爽。她又續指自家雲吞麵的好吃之處,在於喝湯後不會口渴,她直言:「冇落味精係呃人嘅,只係我哋用好啲嘅,落少少就夠,我講真話㗎!」一旁的阿傑聞言,即為奶奶的直率大笑,又邊笑謂:「整嘢邊呃得到人?最緊要用心製作,過到自己,過到人。」朗笑背後,是一腔熱誠。說他是否一直如此生性,倒也不是,十來歲開始落鋪幫忙,及後開始跟爺爺學整麵,只是後來好玩,畢業後就到懲教署打工,兩年後,陳波想退休,他就回來幫忙。起初,做廚房學得慢,嫌其又熱又髒,甚至會中途離開崗位。當時,他心態是父母必然照顧自己。不久後,陳波過身,又有師傅辭職,他才硬着頭皮奮發,不讓爺爺失望。
大哥聽畢,臉帶淺笑地離開廚房,似乎是放下心來。邊走,他邊呢喃着,這份本心,外間難尋,幸而兒子繼承下來。
穩步就好
回到地下食堂,已經滿座,牆上舊時鐘指向十二,正值午市。這又是大哥最開心的時刻。雖能退休,但大哥仍然天天回到老店坐鎮,以為是他不放心兒子一人,其實是捨不得一眾街坊熟客,畢竟有些客人從小吃到大,現在還會光顧,十分熱情及支持。故此,他都特意保留傳統裝潢,讓人懷舊一番。他不忘本,記得自己都是靠街坊才有今日:「唔會忘記街坊,街坊賞面,搬走咗都返嚟,為咗食碗麵,又見我哋一面。」說起遠道而來的街坊,他又想起一件往事。九十年代,他曾經於旺角豉油街,試過開一間分店,好讓客人不用特地來元朗進餐。只是,附近太多食店,大多用低價錢賤賣,他們成本高,實在辦不到。結果,分店只維持一年左右,就沒有再經營下去。
回過頭來,一頂銀絲穿梭於人潮之間,原來好姨也下來湊熱鬧了,步經大哥,她即接話:「好到底呢,由我嗰代開始都冇諗過賺大錢,我哋腳踏實地,足夠開銷就得。」扔下一句話,她就走到樓面姐姐跟前,打着哈哈。此時,阿傑也來到麵檔幫忙,他負責淥麵,大哥則於對面盛湯放配料。明顯地,二人默契雖有,卻沒甚話題,因為自他小時候,爸爸就於店裏做主力,二人聚少離多。然而,一碗雲吞麵對阿傑而言,依然是快樂的回憶,他壓低了聲線道:「爸爸煮麵我食咪開心囉。」大哥還是聽見了,雙方尷尬一笑,又把話題牽扯到麵上,大哥說到自己的表現,他毫不忌諱地自誇比爸爸做得好,亦覺得兒子保持到九成水準,希望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旁的阿傑頗感壓力,低喃着要保住爺爺的金漆招牌,真的不易。「好到底」嗎?「好」,他說做到了九成;「到」嘛,由於請人艱難,請到好招呼的阿姐不易,如若自己,招呼一定好;「底」,以新界區而言,他認為這個價錢對得住人。前來捧餐的好姨聽着,又搭訕:「係咁解咩?我就話好到底意思係一路做落去,好到底!」三人面面相覷,終於嘻哈大笑。
時針又轉兩圈,人潮依舊未減,看來這一家老店,確實被三代好好守護着。閒來,又注目鏡中似遠非遠的大馬路,你看這啊,到底是人走得比車慢。只是,生生不息,跬步終究千里。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好到底麵家
地址:元朗阜財街67號地鋪
電話:2476 2495
營業時間:10am-8pm
詳情: http://bit.ly/2Pn2433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大 遠 百 附近 小吃 在 Super Taste(Travel Show) Youtube 的評價
第三集宅男女神#安心亞 帶你去台南爽爽吃啦!!!
接著看👉https://youtu.be/QGnbFAF_wvk
食尚玩家週年慶大放送!下載APP抽豪華住宿券!👉https://bit.ly/37kOfww
🔥食尚玩家週年慶 全館88折🔥5折券天天送👉https://bit.ly/3sTUkdl
食尚玩家今天來到港湖,當然就是要寄生最能代表鄉民、有港湖女神之稱的#高嘉瑜啊!今天不只好吃好玩,也讓大家欣賞好聽(?)的歌聲。首站就來到立法委員必來拜訪之處!滿滿的經典港片哏讓你回味無窮,接著是內科人最愛的糖水店、來737必吃的湯包,再來欣賞最新的假日文青好去處,網美打卡活動一堆的南港瓶蓋工廠,當然附近的30年小吃也不能錯過,最後則是與女神齊名的女神關東煮Bar,這麼多好吃好玩!讓你一次滿足!
網路獨家版內容👉https://supertaste.tvbs.com.tw/review/329853
本集完整店家資訊👉https://supertaste.tvbs.com.tw/review/329857
00:00│我還有點餓
09:50│糖水間湯圓專賣店
15:40│居和熹湯包
23:53│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29:14│點新春蚵仔麵線
38:11│太鼓判
《#食尚玩家》TVBS 42歡樂台/TVBS精采台/TVBS-Asia 每週二至週五晚間10點
📣食尚玩家最新集數YouTube隔日立即看
★食尚玩家網路版限定內容★節目資訊看過來
魚肉鄉民👉週二晚間7點
2天1夜go👉週三晚間7點
瘋狂總部👉週四晚間7點
熱血48小時👉週五晚間7點
●訂閱《食尚玩家》YouTube👉https://bit.ly/2Hf8UYO
●《食尚玩家》官網最新吃喝玩樂指南一手掌握👉https://bit.ly/2GOPJ4O
●按讚《食尚玩家》官方粉絲團👉http://bit.ly/2fX2IUg
●追蹤《食尚玩家》官方Instagram👉https://bit.ly/2Kd89SA
●加入《食尚玩家》LINE🔍店家資訊不漏接👉https://goo.gl/aUBhqD

大 遠 百 附近 小吃 在 MONROE夢露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zc6u2R
看更多VLOG▶ https://goo.gl/aUPvSk
(請打開CC字幕觀看)
是的!我又到韓國了🙈
韓國是我去不膩的地方
也希望大家不會看膩韓國Vlog
春夏秋冬,除了夏天
都拜訪過其他三個季節的韓國了
而春天也是到韓國賞櫻的好時機🌸
一起來看我有沒有賞櫻成功吧
這次也有逛好逛滿以及滿滿的吃貨實錄喔✌
📍 00:47 地點 / 明洞 CASA Guest Hotel
這家民宿住過兩次了
喜歡的原因包含離明洞中心近、搭乘機場接駁巴士也很方便
但這次住到的窗戶沒有對外窗,較不通風有點小可惜
但整體在地理位置上還是非常方便的
📍 01:31 地點 / 明洞 姜虎冬白丁烤肉
便宜分量多、且營業時間晚
地點就在明洞主街旁,非常容易找
以烤肉來說,姜虎東算較平價的
口味與價格成正比
一口豬頸肉,配一口酸野菜和特製醬油 爽😋
📍 03:02 地點 / 明洞 本粥
非常適合當早午餐的清爽美味粥品
首爾各地都有非常多分店
我個人最愛蔬菜牛肉粥,價位₩8900約250台幣
乍看價錢可能會覺得一碗粥要兩百多元有點貴
但其實粥本身份量非常多!還有附贈小菜可以搭配食用
雖然是粥,卻非常有飽足感😋
📍 03:49 地點 / 蠶室 石村湖
賞櫻景點之一🌸
每年春天石村湖邊都會開滿一整圈的櫻花樹
在做功課爬文時看見滿滿的櫻花就非常期待
可惜這次來晚了,石村湖的櫻花也差不多掉光了
只能期待之後能有機會再次看到湖邊的櫻花了
📍 04:37 地點 / 서울리즘 Souelism
近期非常熱門的IG打卡咖啡廳☕
歡迎到我的IG看更多서울리즘照▶ https://goo.gl/LBqRtK
於1樓點餐、再搭乘電梯上6樓的半露天座位區入座
喝咖啡之餘別忘了再往上爬一層樓到達頂樓
有搭配櫻花季主題的SEOUL字樣招牌等著大家
往外看就是首爾新地標SEOUL LOTTE WORLD TOWER 樂天世界塔
不僅可以品嘗好喝的咖啡、還可以欣賞地標美景
서울리즘距離蠶室地鐵站有點距離(離石村站較近)
想從蠶室站走路前往的話,請做好體力準備
但抵達之後,真的非常非常值得👍
📍 05:34 地點 / 狎鷗亭羅德奧站 & Other Stories
HM集團旗下的品牌Other Stories
充滿質感的簡約設計
服飾配件與居家香氛、保養美妝應有盡有
尤其是美妝非常好逛好買
美妝控們別忘了來這裡搜刮腮紅阿!!!
📍 06:38 地點 / 明洞 神仙雪濃湯
24小時營業,填飽肚子的好地方
清爽的招牌雪濃湯
還可以依照個人喜好加入餐桌旁的粗鹽與辣粉
一口雪濃湯一口白飯!還有好吃不苦澀的醃泡菜蘿蔔
要我天天吃,也都不會覺得膩😋
📍 07:50 地點 / 明洞 恭喜麵館
位於明洞主街旁巷弄內
口味稍鹹稍重,炒碼麵和醡醬麵比較推榨醬麵
炒碼麵真的有點油也不夠香辣😭
小籠包表現中規中矩
📍 08:38 地點 / 弘大 洪瑞珍三明治
沒錯!在台灣家喻戶曉的洪瑞珍三明治
進軍韓國啦~~~
地點就在弘大鬧區的街道上
充滿台式古早味的洪瑞珍三明治
到了韓國,風格變得好韓式小清新
因為趕時間沒有進去購買,不確定口味是否與台灣一模一樣唷
但包裝肯定是很不一樣的
📍 08:42 地點 / 弘大 peripera專賣店
peripera終於有專賣店了!
位置就在弘大弘益公園的對面
粉紅色的裝潢非常醒目好找
販售的品項也比在一般CLIO Club專賣店裡還多
喜歡peripera彩妝的朋友們
到弘大別忘了到這裡逛逛
📍 09:19 地點 / 弘大 OiOi專賣店
非常受韓國年輕人喜愛的平價時尚品牌
位於弘益大學大門口附近
沿著西橋小學的石牆一路往STYLENANDA的方向走到底
再左轉走個幾步路便可以找到OiOi
以服飾為主的專賣店
款式也會比在其他選貨店(例如ALAND)來的多
📍 10:14地點 / 弘大 미쓰족발 豬腳小姐
地點就在弘大地鐵站9號出口不遠
這裡有非常多餐廳聚集
而豬腳小姐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家
還不到用餐時間,就已經高朋滿座
一直都非常想嘗試韓國的豬腳(我是豬腳控😋)
這次終於如願以償吃的
我們點的原味招牌豬腳,肉質軟Q適中、容易咀嚼
不沾醬也能吃到豬腳醃製過的鹹甜香味
沒有腥味是讓我最驚豔的!
但份量較多,建議三四個人一起吃搭配其他小菜比較剛好喔
📍 11:14地點 / 明洞 ALAND
到韓國怎麼能錯過ALAND
從服飾配件、居家香氛、彩妝保養、生活小物應有盡有
是非常好逛的選貨鋪
仔細尋寶還能找到許多設計師品牌的單品
和韓國時下流行的小物喔
📍 12:31地點 / 明洞 飯捲天國
到處都可以看到的飯捲天國
也是韓國非常平價的連鎖小吃店之一
除了必吃的飯捲以外,還有餃子、拉麵、豆腐鍋、拌飯等等
偶爾想吃點飯喝點湯,但又想節省一點伙食費
飯捲天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 13:15 地點 / 三清洞 正讀圖書館
賞櫻景點之一🌸
這裡是網友們推薦給我的賞櫻景點
但抵達時間太晚,也無緣看到開往街道兩旁的櫻花樹們
只能做好筆記,等待下次有機會再來拜訪
如果有成功碰到櫻花,租借韓服到這裡拍照
肯定可以記錄許多夢幻到不行的櫻花韓福照
真的好希望可以成功看到櫻花嗚嗚😭
📍 14:18 地點 / 三清洞
如果不趕時間,一定要到三清洞附近走走
穿梭每一個巷弄、感受這裡的悠閒氛圍
到了這裡,步調也會不自覺慢下來
可以用眼睛感受更多韓國專屬的巷弄美景
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街道景色
也是個殺底片的好地方
📍 15:45 地點 / 新沙洞 銀杏大道
新沙洞的銀杏大道非常有名
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風景
春天有翠綠的林蔭步道
秋天則有黃澄澄的銀杏
冬天凋落的林蔭道也別有風味
除了連鎖品牌店家,也有非常多設計師品牌小店隱身於此
來到這裡,除了主街道也別忘了逛逛兩旁的小巷弄
一定會有意外的發現
📍 16:05 地點 / 新沙洞 GENTLE MONSTER
地點位於林蔭道主步道的平行街道內
從BELIF的轉角左轉進去再右轉
走一小段路就可以找到
喜歡GENTLE MONSTER墨鏡的人
不妨到這裡試戴選購
畢竟墨鏡也是會挑臉型的嘛
實際戴過才能知道適不適合自己、避免花冤枉錢
📍 18:59 地點 / 明洞 ISSAC 吐司三明治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ISSAC 吐司三明治
嘴饞的時候,想吃麵包當早餐的時候
ISSAC的吐司三明治最適合不過了
----------------------------------------------------------------------------------
▲ MORE MONROE
📍INSTAGRAM / https://goo.gl/LBqRtK
📍FACEBOOK / https://goo.gl/a2IWLX
📍BLOG / http://goo.gl/BvPYs4
📍MAIL / sleepwalklife@gmail.com
▲ 看更多相關主題
VLOG / https://goo.gl/aUPvSk
美妝保養 / https://goo.gl/8xDT7w
每月最愛 / https://goo.gl/1ZKnhE
---------------------------------------------------------------------------------
膚況:秋冬乾性敏感肌 / 春夏混和性偏乾敏感肌(鼻頭下巴小出油)
使用相機:CANON 80D
影片剪輯軟體:PowerDirector
📎This is NOT sponsored video
♫ Music /
1. Fkj - Skyline
2. June Marieezy - Fly (FKJ Remix)
3. MISO - Take Me
4. Thief (Jeongwoo Park Remix)
5. Superorganism - Everybody Wants To Be Famous
6. Jo Cohen & Sex Whales - Run Away (feat. Lusil)
Thanks for watching , XOX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