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人省思】
小時候,總喜歡望著天空,
幻想著很多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事;
長大後,因為體悟這世界的無奈與複雜
藍天不再像以往那樣單純,遼闊之中還帶了些許的憂愁。
---------------------------
因為一個「客人」還是「家人」的小女孩影片導致我這幾天不是很敢貼孩子們的照片,網路上抨擊言論鬧得滿城風雨,連我這種跟時事無法接軌的媽媽都能得知這個消息就代表鬧的有多大。
我細細閱讀很多網友的抨擊言論,每看到有人提到孩子的隱私權問題........即使對方不是罵我,但那巴掌卻活生生像賞在自己臉上。
對,因為這裡是公開的粉絲團,我也是沒經過孩子同意把他們的大小事公開在這,差別是我不忍在孩子最脆弱的時候拿著冰冷的3C對著他們,但我並沒有比人家高尚啊(遮臉)
因為這樣我深深省思自己一番,也想著這裡該如何繼續下去.....
其實一開始創立這粉絲團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我的育兒生活太單調寂寞。
老白每天都是看診看到晚上10點過後才回家......
說出來也不怕有人笑,我的育兒之路走得孤單,剛搬來桃園時鄰居不熟也沒親朋好友住附近,或許是我的個性使然,帶兒子在公園遇到其他媽媽我也不敢主動攀談,自然熱絡不起來。
就算自己的時間不多,但藉著文字書寫總會讓我找到與眾人交流的出口,也從中獲得無形的紓壓。
在這裡,我認識了好多人甚至成為現實生活中的好朋友,一起吃飯聊心事,我很珍惜這樣的緣份。
------------------------
以下這些言論也許不是很中聽,但我還是想寫出來.....
每當我在粉絲團提到我家孩子教育的事情或是我的育兒挫折,總會有人問我該怎麼教孩子
其實,我們跟大家一樣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從來都沒有想讓大家誤會我家孩子很乖、特別好教這件事。
每個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為什麼在網路上看人家教小孩好像很輕鬆容易,小孩也很乖,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是這麼不受教?!」
我仔細想想........因為在網路上要營造出「我是個好媽媽或教出個乖小孩的形象」太容易了!
陪小孩唸故事書,小孩乖乖坐著聽話講著流利的句子,唸幾段英文就會讓大家稱讚好棒棒,但真實生活中的育兒並非如此而已,太多要克服的難關,孩子會有自己的情緒/父母也會有情緒,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育兒無法照本宣科,所以私訊詢問我的網友,我都會很直接的告訴大家「他是你的孩子,沒人比你更了解他,相信自己的直覺,多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還原到自己心靈最深處的童真模樣,或許就能得到答案」
我的孩子,我的先生都帶給我的人生很大的改變.........
我的先生讓我明白何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的孩子讓我開始重修自己的勇氣跟EQ學分
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對於任何事都抱持著不驕矜不自滿,永遠都不需要去告訴大家你有多會教孩子,也不需要去炫耀任何事.......因為在這世上比你會教孩子、比你富有的人比比皆是。
人生有太多事要忙碌與學習,雖然我唸了不少書,但我必須不打自招承認........過去那些大體解剖學、生理學、生化課本裡的知識我都還老師了,可是我一直忘不了去念研究所讓我學到的不是課本裡的知識,而是一種對未知的學習態度。
決定人生高度的,不是你的才能、不是你的金錢,而是一個人的態度,這是這些年我體悟到的事。
時常都會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我寫了這麼落落長,當看到這句就代表你很有耐心閱讀完了,謝謝。
結論就是往後上菜比曬娃多,這樣應該就較沒爭議(吧?)
大體解剖學英文 在 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 Facebook 八卦
我常常想起以前的事,還有那些事對我的影響
我十八歲剛上大學的時候,心儀一個女孩子,她寫了一手好文章,我深深折服在她的文采之下,那時我參加了一個文學性的社團,跟著社上的學長姐讀了一些詩跟散文,同時也學習了一些寫作的技巧,我後來覺得自己並沒有文學的天份,我之所以會加入那個社團,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只是為了想要多靠近那個女孩子的心一點點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就離開了那個社團,我在那個社團裡學到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是我並不屬於這裡,人生要按照自己的心行事,於是我決定去學攝影,當時學校課堂上開始教授大體解剖學及生物化學,這些課程要背誦很多艱澀的醫學英文還有專有名詞,對我小小的腦袋實在是深奧難懂而且乏味,課堂之後,拿著相機到處拍照,變成煩悶醫學課程的解脫之道
當時我還很自以為是地覺得,我有一天一定會成為職業攝影家,然後出版一本攝影集,我的名字會以自由攝影家的名字被世界記住,這樣我的人生就完成了,當然十幾歲的時候對人生大多數的想像都不會實現,我後來寫了兩本書,但是這兩本書最後都還是跟醫療有著一些關係,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書裡的每一個篇章開頭都附上了一張我自己拍的照片,也只能這樣告訴自己,就把它當作是離我年少時的想像,曾經靠近那麼一點點的距離
大四時候的通識課程,我修了哲學概論還有醫學倫理,認識了戴正德教授,他其實影響我的人生很多,啟發了我思考跟思辨的能力,後來進入臨床醫學,當實習醫師,畢業後當住院醫師,最後成為主治醫師,成為主治醫師之後我開始在網路上寫日記,內容大多是寫我跟病人之間發生的故事,這些故事大部分是我行醫失敗的經驗,或者是對人生苦難的感觸,偶爾雜著一些對自己的反思,我從來都沒有料到有一天,這些日記會被出版,現在回想起來,我當初所做的每一件事,在當下的時候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多大的意義,充其量只是人生的點綴,但是到後來每一件事都彼此互相產生關連,變成我人生的一部分,只是我當初並不知道,這些事會對我的未來產生那麼戲劇性的影響
人生就是一趟單向的旅程,旅程的路上有著不同的風景,有歡樂也有悲傷,我所描寫的這些病人就好像是我眼裡所看到、所經歷的那一道風景,不管季節如何的變動,時間如何的長遠,他們都會一直影響著我的心
麻醉醫生的憂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7850
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4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