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
\ 疫情無法出國「那就要把出國預算拿去做健康檢查跟拍全家福!」/
這是我今年的打算,所以,大概在6月底,我搭配公司的健檢方案,自費安排了 #腸胃內視鏡檢查(俗稱的 #大腸鏡)也因為我時常有偏頭痛的問題,所以我再加價腦部斷層。
我的飲食習慣一直都屬於清淡型,偶爾會貪點口慾買個炸物吃(但真的很少)我也不太會吃罪惡的宵夜。結婚後,跟著吃全素的婆婆吃,雖然沒到吃素,但也不常吃肉或外食。
在對自己的腸胃很有信心的情況下,檢查之前比較擔心腦部照出奇怪的東西(因為偏頭痛比較困擾我)在完全不擔心腸胃健康下,一度還猶豫...「還是取消腸胃鏡自費?把錢省下來?」
最後我並沒有取消大腸鏡。
檢查當天我一覺醒來,我直接被”切除”了2顆超過0.5cm的大腸息肉(1公分就會病變成癌細胞)。當天從做完檢查,麻藥退了以後,各種不舒服,回家途中還在半路狂吐,回家後也持續拉了好幾回血便。
一週後化驗報告出來「沒錯,我的腫瘤不是良性的...」是所謂的「#腺瘤瘜肉」
我很幸運的,即時發現這2顆小淘氣🙄
後續定期追蹤,就可以避免大腸癌的風險
「人生有很多事不可預期,所以才有遺憾」
「當你覺得愈不可能時,它愈有可能發生」
今年我做最對的決定就是「把出國預算拿去做健康檢查跟拍全家福」投資健康的錢不要省 #定期健康檢查很重要;紀錄與家人的甜蜜回憶也不能少 #親子寫真全家福我也很重視
📣ISLA Phactory 艾拉親子婚紗 · 影像工作室
團報優惠 ⏰倒數5天⏰ #優惠至少現省3000(跟團請看置頂文)
-
⚠️最後再經驗分享一下:
大腸瘜肉有3種,除了腺瘤瘜肉會病變成癌細胞外,其他都是良性瘜肉。一般醫師如果當下決定直接切除而非”切片”,一般不是瘜肉過大,就是很明顯它不是良性喔(要注意⚠️)
-
2020不可預期,阿信說的超有感!
「我們都要把自己照顧好好到遺憾無法打擾」
大腸息肉2公分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八卦
12051
*大腸鏡有死角,這次檢查沒事不是永久保固*
(歡迎分享,嚴禁轉貼)
我有位重要家人常肚脹拉 肚子
一開始在地區醫院做無痛大腸鏡,
醫生發現有很多大腸憩室,
做了二十幾分鐘就不做了,
說憩室太多很危險,只做一點大腸鏡就進不去,
後來到大醫院找另外一個我信任的學長做,
這是學長很輕鬆地全部都有做完,速度也很快
醫師也說沒有問題只是乙狀結腸有很多憩室罷了
隔年我升主治醫師,
我自己幫家人又重做大腸鏡追蹤
結果發現在直腸有個 2 公分的癌前病變息肉,
但這種息肉發生要 三到五年以上
可能之前沒看到,我當下趕快切掉這顆息肉
後來也請他隔年再回診追蹤檢查
因為大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會癌化的息肉)
通常不會只有一顆.一定還有或很會再長
另外, 大腸鏡也一定會有死角,
有時候不一定是醫生問題,
這基本上是大腸鏡的極限.
因為大腸就是有凹凹凸凸的皺折,
彎來彎去的腸子
還會有清腸解不乾淨引起的BAN BAN 擋住
所以病患還是要小心追蹤,
不是照了沒事就放任他。
最好有腺瘤的話, 至少2-3年要再追蹤一次
若仍有症狀,則早一點安排再次檢查喔!
#大腸鏡 #大腸息肉 #死角 #腺瘤
大腸息肉2公分 在 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 Facebook 八卦
【膽囊息肉?小於1公分定期追蹤更安心!】
這篇將一般人不太了解的膽囊息肉,做了精闢的解釋,
有疑問的朋友一起來了解吧!
-
檢查出大腸息肉,一般人都會擔心自己得了大腸癌,但是肝膽超音波照出「膽囊息肉」,就讓很多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到底檢查出膽囊息肉危不危險呢?
其實膽囊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膽固醇堆積,或是腺瘤(有可能變為惡性腫瘤),通常會以息肉的大小作為判斷的參考,建議發現膽囊息肉的朋友定期追蹤檢查並和向醫師諮詢喔!
貼心筆記▼發現膽囊息肉怎麼辦?
(1)超過1公分的膽囊息肉有癌化風險,建議與醫師討論,並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膽囊。
(2)0.6 - 0.9公分可以六到十二個月追蹤一次。
(3)0.5公分以下可以一年追蹤一次。
原文出處: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7/12/gallbladder-polyp.html
大腸息肉2公分 在 腸道上千息肉成癌症?醫師:應及早切除大腸!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