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山姆的信》無花果樹的葉子
親愛的山姆:
在聖經一開頭的故事裡,有一則故事是關於在伊甸園裡漫步的一對男女。傳說中的伊甸園美得讓人無法想像,他們在樂園裡朝夕相處而愈來愈認識彼此。突然間,他們低頭看,卻驚覺自己全身赤裸。
這個故事發生在還沒有百貨公司的年代,所以他們沒辦法跳上車,直奔最近的商場買衣服。他們只能跑進樹林裡,摘下一些無花果樹的葉子,遮住自己的「私密部位」。
他們怎麼知道要難為情呢?是什麼讓他們明白某些部位是「私密的」呢?我不曉得。但我知道他們當時體會到的是羞恥心,一種非常自然而且普遍的情緒。不管這個故事是怎麼來的,寫故事的人很清楚羞恥心與自我袒露有關。
但是在我看來,故事還沒結束。讓我告訴你為什麼。
當你慢慢長大,你會開始拿自己跟別人比較;我們每個人都會。但是,比較的結果很少如我們所願。事實上,和別人比較的結果往往讓自己覺得不堪。我們會認為別人比較聰明、比較能幹、長得比較好看等等,而這會讓我們作何感想呢?丟臉!我們會覺得很可恥,因為我們不是我們自以為應該是的那種人。
許多心理衛生專家都說,羞恥是最令人痛苦的一種情緒。他們可能是對的。羞恥的人們,最後往往會惱羞成怒,痛恨帶來這種情緒的那些人。暴力事件之所以層出不窮,就是因為人們覺得自己被「輕視」,或說不被尊敬。但是那其實與輕蔑無關,它真正的意思是某人說了某些話或看著你的方式,讓你感覺受辱。某個人揭穿你不欲為人知的事情,而坦露自己讓我們感到孤立。
小時候,我的體格比同齡孩子要瘦小得多,因此常被一些大塊頭欺負。有一天在操場上,他們又來找我的麻煩,好幾個人一起動手脫了我的褲子。當時我羞愧得無地自容,不只是因為光著屁股,也因為其他人看到我那副模樣,讓我覺得孤立無助。
那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了,但丟臉的感覺從未消失。即使到了我現在這把年紀也是一樣。有時候我會因為自己的大肚腩而難為情,或是因為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需要仰賴別人的幫忙而不好意思。但是,山姆,信不信由你,坦露自己的弱點會讓我們感到羞恥,卻也能療癒我們的羞恥。在那個時刻,就會是一個完全解放的經驗。
記得某個傍晚,我坐在辦公室裡為一名十七歲的少女進行心理諮商。她向我抱怨自己的外表,她討厭自己的長相。聽她這樣形容自己,我很替她感到難過,因為她很漂亮,就像大多數女孩一樣。但是她因為自覺不如人而感到羞恥,也使她無法看清這點。她總會拿自己的外貌和班上同學或是雜誌上的年輕模特兒作比較,而結果讓她對自己很不滿意。
我能怎麼幫她呢?說她真的很美,那只是在浪費時間,甚至可能有反效果。如果我和大多數人一樣稱讚她的長相,她會覺得我既不了解她也不在乎她真正的感受。我很清楚這點,因為人們就是這樣安慰我,再三保證我和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但那只更讓我覺得自己糟透了,覺得完全沒有人真正了解我。所以我只是坐在那裡,什麼也沒說,靜靜地感受她對自己的不滿,並為她感到難過。
我要告訴你的故事結局,是關於一個很不同的身體:我自己的身體。由於我的膀胱完全喪失功能,所以我裝了導尿管,尿液會順著管子流入繫在我腿上的尿袋裡,只是這個人工排尿系統偶爾會出狀況。
正當少女對我說她覺得自己有多醜、有多麼不受歡迎的時候,我無意間瞥見我的導尿管漏了,尿液沾得褲子到處都是。我抬起頭看著她,我覺得好丟臉。而她朝下面看,也看見眼前這個大男人竟然尿濕了褲子。
我無法想像有比當時的情況更令人難堪的了。如果對方是個男孩、男人,甚至是成年女性,我可能都不會覺得這麼狼狽。然而,我卻在這個少女面前出了醜!我真想躲起來痛哭一場。
她看見我的痛苦,便站了起來,走到我面前,抱住了我。她的舉動讓我好感動,而我就只是接受她的安撫,讓自己放輕鬆。
當然,那天的會談必須提早結束。但在結束前,我們仍談論了彼此的羞恥感,以及它帶來的痛苦,而其中某些其實只是自尋煩惱。所以情況就是這樣,山姆,我和她只是兩個同時感受到相同痛苦的人。在這件事發生前,她覺得自己被隔離在她那「不被接納」的身體裡,而當我看見自己尿濕褲子的那一刻,我也同樣感覺孤立。我們彼此凝望,在自己最脆弱的地方看見了對方。就在那一瞬間,我們都不再感到羞恥,因為我們知道有人了解我們。
山姆,大多數時候,我們努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我們注意自己的衣著、儀容,以及舉手投足的姿態,也遮住了自認為不體面的地方,別人看見的只是部分的我們。
在會談中,我和這個年輕女孩把自己最不欲人知、最引以為恥的部分暴露在對方面前。而我們仍能彼此接納。因為我們看見了真實的彼此,而不是只有希望被人看見的那部分。所以我了解也尊重對方。這就是親密關係。
在每一場演講中,我都會說:「渴望被了解,其實遠超過渴望被愛。」經過那次會談,我們真正認識了彼此,也真正認識了我們自己。不只如此,因為我們坦露自己的弱點,我們也開始療癒自己。
話說回來,為什麼亞當和夏娃的故事看似未完代續呢?聖經沒有告訴我們故事的發展,但是我們可以猜一猜。亞當和夏娃都知道無花果的葉子後面有些什麼,因為他們已經看過彼此一絲不掛的模樣,也體會到兩人曾一同面對的羞恥與困窘是什麼滋味。當兩個人都看見了對方在無花果葉下最真實的一面,他們也就更容易建立親密關係。
所以伊甸園的故事結局很可能就是:亞當和夏娃從此墜入了愛河。
我還想改編另一個與羞恥心有關的故事,我想為《國王的新衣》重寫一個新的結局。故事中的國王雖然什麼也沒穿,但臣民的讚美驚嘆,讓國王自以為穿了一身美麗的華服。在原版故事中,國王到處炫耀他華麗的「新衣」,所到之處,百姓莫不鼓掌叫好,但是背地裡卻嘲笑他的無知。他們認為,一旦國王知道真相,一定會羞得無地自容。
那正是我想要改寫的部分,這個國王其實很清楚自己一絲不掛,但是他仍然感到很驕傲。
山姆,你已經過了會尿床的階段,所以短期內不太可能會再面對這種尷尬萬分的處境。然而,未來你仍可能會因為其他事件而感到羞恥。在那個時候,我希望你會找到一個愛你且接納你真實樣貌的人。在因坦露自我而產生的親密關係裡,也透露出一個美妙的訊息:真實的你,仍有被愛的機會。
愛你的外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氣候變遷造成的問題有超前部署嗎? 氣候變遷的主要現象包含氣溫上升、降雨型態改變、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等。特別是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國家台灣而言,應該跟國家安全一樣重要,極端氣候的衝擊,我們應該不僅只是對應災害,更須留意如何對應、盡快復原。應該要有全面而通盤性的計畫,目前我們政府機關有一個國家氣候...
「大肚王事件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Facebook
- 關於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 關於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李卓人 Lee Cheuk Yan Facebook
- 關於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 關於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假設] 1630年代大肚王國全面西化- 看板Dummy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原住民獨立建國?!傳說中的大肚王國』故事‧臺中EP1 的評價
- 關於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台灣有個超強古文明「大肚王國」,曾經有機會擊退鄭成功 的評價
- 關於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一歷史科 ... 的評價
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八卦
隨著二〇一六大選逼近,各地區區域立委初選名單逐漸明朗化,想進國會的、想連任的、想更上一層樓的,甚至想藉選立委之名撈位子的,都開始伺機而動。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副總統吳敦義分別宣告不參選、不領表,明確表態的立法院副院長「小辣椒」洪秀柱天天行程滿檔,每個周末更全台巡迴演講、收連署書,頻頻上傳自己與熱情支持者的合照,還牽起總統初選對手、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的手──在分筋錯骨的立法院,正上演拚總統、搶提名、要位子的選舉「紙牌屋」劇情。
民進黨「不能沒有柯總召」?
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已經連任兩屆不分區,較疏於經營地方,新竹市市長林智堅曾任老柯的地方服務處助理,雖然有這一層關係,但林智堅市政自顧不暇,民團與第三勢力也經常抨擊柯建銘「愛喬事、搞黨團協商」,加上柯文哲的鴻海三億男事件,「婉君們」相信柯P更勝老柯,讓老柯勤跑廟會、公會與餐敘握手之外,還要努力翻轉外界的刻板印象。
有鑑於此,在柯建銘國會辦公室工作十六年的法案主任蔣念祖,將老柯的國會經驗彙集成《立法其實很專業》一書,細數老柯將近二十二個年頭的立委生涯,歷經過國民黨獨大、陳水扁執政三黨不過半、朝小野大與國民黨完全執政,老柯如何運用不同策略,在人數劣勢下爭取協商空間、避免必輸的表決。
這本預計在五月中旬出版的書將大爆內幕,也在國會記者圈中引發話題,凸顯出民進黨在國會「不能沒有柯總召」。
從九月政爭以來,和老柯形同難兄難弟的,是號稱沒有敵人的立法院長王金平。王在黨籍案的緊箍咒解除後,面對不間斷的勸進聲浪,王勤走基層,仍未鬆口要選總統。王已連任三次不分區立委,若「不謀高就」、想保住立院席次,就得回到高雄參選,而這必然要和「南霸天」高雄市長陳菊取得默契才行。
提到陳菊,近期高雄前鎮、小港初選,她強力拉拔「菊系」的前高雄市海洋局局長賴瑞隆,賴的知名度、民意基礎不如「謝系」的高雄市議員陳信瑜,但因陳信瑜的助理在網路上對「南霸天」不敬,讓賴翻盤勝出。
第三勢力能獲得綠營多少禮讓?
某高雄選區立委形容這次內訌,像「大人打小孩」,地方樁腳則表示,陳菊不只要拿下高雄市所有立委席次,這次綠營立委初選,蔡英文、陳菊的子弟兵大勝,「陳菊已經變成一朵帶刺的玫瑰」。
不只民進黨,國民黨也上演爭地內訌。立委紀國棟一路從大肚鄉公所秘書爬到鄉長,接著任不分區立委,但遇上台中黑派大老顏清標之子顏寬恒,紀即使繳清積欠國民黨的四百萬元罰款,仍不能在有基層實力的台中市大肚區參選,顏受黨內徵召,紀直呼是自己上媒體批評黨,才受到不公平對待。
面對批評,顏寬恒回應「是鄉親認同我」,知情人士語帶雙關地說,「就算比民調,顏家的民調也一向測不準!」顏鮮少出席立法院委員會,經常登記簽到卻未質詢,表現屢次被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列為「待觀察」,顏幾乎把時間精力都花在經營選區,相較之下,紀國棟對國會就熱心許多,也難怪紀氣憤難平。
有立委拚得你死我活,也有立委基本盤雄厚,如果選區結構一面倒,受徵召來挑戰的參選人該如何自處?
或許,參選之意不在勝選,而是有個位子。例如九合一選舉綠營大贏的宜蘭、高雄,即使國民黨候選人的勝算不大,但依照過往經驗,只要為黨出力,也會有其他位子慰勞。例如簡太郎、蕭家淇選舉失利,也分別升官擔任行政院秘書長與政務委員。面對「菊系」對手、前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前交通部長葉匡時若受國民黨徵召,即便攻敵不下,退一步也能海闊天空。
除了藍綠兩黨初選、徵召作業如火如荼,其他參選者尚未明朗的區域,加上第三勢力紛紛插旗,讓形勢更加複雜。
例如國民黨立委羅淑蕾在台北市中山、北松山的深藍選區,民調仍未與「蔣家第四代」蔣萬安拉開差距,蔣近期在民進黨部旁的慕哲咖啡,與前柯文哲競選團隊網路部工程師、現於行政院擔任研究員的王景弘私下商會。知情人士透露,蔣積極想擄獲「婉君」芳心。
而前柯P競選總部發言人潘建志,則在邊場高舉民調數據,號稱自己大贏羅淑蕾一二.五%,但外界也好奇,和有意角逐立委寶座的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梁文傑相比,潘是否也有同等贏面?
另一個案例,是時代力量候選人、作家馮光遠從罷免運動時,就不斷對新北市第二選區的國民黨立委吳育昇開炮,吳也以官司還擊,這次立委選舉雙方將一較高下。
但民進黨未必會成全這場宿敵對決,新北市議員呂子昌之女、「菊系」民進黨中執委呂孫綾也有意角逐。馮光遠在呂子昌的邀請下,近期一同吃飯聊選舉。時代力量建黨工程總隊長Freddy林昶佐認為,如果直接進入民調比拚,欠缺資源打廣告的第三勢力就十分吃虧,馮則主張舉行公開辯論會,凸顯自己能說善道的優勢。
在台北市南港、內湖區,民進黨暫緩徵召,除親民黨籍市議員黃珊珊地方實力堅強,拉攏收到習近平年糕的宋楚瑜也十分重要。對此,台北市議員高嘉瑜質疑,民進黨與第三勢力整合的邏輯究竟是什麼?無論如何,選舉是肉搏戰,整合的最終邏輯是實力,機會永遠屬於準備好的人。
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李卓人 Lee Cheuk Yan Facebook 八卦
【安裕周記 2007年6月3日】 又為斯民哭健兒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魯迅〈悼楊銓〉】
一九八七年春,我在北加州三藩巿,隨著一九八六年過去,留學生的話題開始聚焦於中國來客的片言隻語,共同關注點是安徽學潮的發展走向。當時方勵之仍在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他的一個姓黃的學生在柏克萊加大唸博士。這人二十歲不到,出身科技大學少年班,那時的通俗叫法是「神童」,在華裔學生裏很是矚目。
北加州的春天最惹人討厭,日間艷陽高照時有攝氏十七八度,入夜後寒流料峭濕度奇高,去柏克萊的一○一公路上,大團大團的濃霧滾滾而來,視野等於零,汽車寸步難行。有天晚上,學校那邊傳來消息,說胡耀邦已經下台,我趕忙開車過去看個究竟,情急之下,三次走錯路,幾經辛苦才開上一○一,回到柏克萊的時候,有人手上揚著一份台灣《聯合報》系辦的《世界日報》。我對《世界》素無好感,認定它是徹頭徹尾的國民黨喉舌。
那時的通訊和今天的完全兩樣,沒有互聯網,長途電話費用極昂貴,幸好那是中國留美學生絡繹於途的日子,天天都有人從大洋彼岸過來,三藩巿位處美西,是同學登陸花旗國的灘頭。幾個初到敝境的留學生,嘴上的汗毛稀稀疏疏的,滿頭大汗用四川腔普通話告訴人們大陸上的傳聞。我拿著《世界日報》問他,方勵之撤職胡耀邦下台到底是什麼回事,同學說,「敢情是真的」。
過了幾天,終於證實胡耀邦下台,留學生裏一陣騷動。有年長的學生談到他們聽過有關胡耀邦的傳聞——在撥亂反正的年代裏他做過什麼好事,他對毛澤東的批判和自我反省,等等。
那年頭,大陸留學生到美國多數是勤工儉學,有一位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伊利諾州大學錄取他唸碩士,不知從哪裏找到我的電話,一個人提著皮箱來到我家門前,說只住七天就走。我讓他留下,第二天上午,他大清早丟下一張字條「我去找工作」就出了門。那天晚上,小戴沒有回來,第二天晚上,他在傾盆大雨中渾身濕透按響門鈴,說在史丹福大學附近一家餐館找到一份bus boy工作。這次是把行李帶過去,順便借打字機向伊大申請延期入學。
那天夜裏,小戴沒睡,和我坐在廚房灶旁談到天明。交大畢業後分配到國營機關,他不想這輩子都當公務員,於是投考美國大學。美國人對唸理論物理的中國學生有著莫名其妙的好感,認定他們不是楊振寧二世就是李政道第二,只要申請就立即批准,還offer他獎學金。小戴家裏東拼西湊了一百美元給他搭機來美,他說只圖留在美國,沒有綠卡也沒關係。起初小戴對我還有點戒心,兩個人談到半夜,講到大陸上的政策,小伙子咬牙切齒說「這國家沒有把老百姓當人」,不得已留下兩老在上海,學音樂的女友稍後來美與他會合。
過了幾個月,我從北加州轉到紐約,那是一九八七年四月。
日復一日,兩年很快過,一九八九年暮春,我放下所有工作,精神都放在電視的體育節目上,尤其是NBA。那年的決賽是洛杉磯湖人對抗底特律活塞,湖人一身奢華金色球衣,球風流水行雲,大前鋒James Worthy速度特高,入球如拾草芥;活塞講究陣地戰及殺傷力,是用肌肉而不是速度打球,控球後衛Isiah Thomas入球如探囊取物。軟與硬,攻與守,一九八九年的春天充滿火藥味。
同一時間,胡耀邦病重的消息很快在留學生裏傳開,我隱約覺得,這可能比兩年前春天那回更沉重。稍後,病逝的消息得到證實,大陸留學生臉色低沉,一次,我到聯合國總部找花俊雄,看見認識的一位大陸記者,我的話題很自然轉到胡耀邦去世,他皺著眉頭輕輕搖了搖頭,不發一言。這段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美國總統布殊訪華,美方設宴回禮,本來邀請了方勵之,但他在去使館的路上被公安人員阻止,去不了。這種不顧外交禮義的做法很有蘇聯極權之風,一個星期後,《時代》周刊的封面是方勵之的一張大頭照片,白色大字標題是「The man who didn't come to the dinner」。
三月底的美東漸由酷寒轉為溫暖,我到華盛頓探友人,談起來,原來北京開始有學生集會;我不以為意,因為華府那些大陸留學生沒有動靜。詎料回紐約一個月不到,北京的學生運動忽然變得鋪天蓋地,紐約留學生類似的活動不多,但就聽說華府大使館外的示威一天復一天的愈來愈熱。
半夜,我趕到賓夕法尼亞車站搭火車去華盛頓,甫下車就去了杜邦圓環旁的大使館。中國駐美大使館是一座五六層高建築物,泥黃色的磚頭外牆,是典型的brown stone房子。我剛到時,一批留學生被警察限制在使館對面的樹蔭下,由於是使館區,警方很緊張,不許同學隨便走到大使館那邊,有的同學拿著大大的白紙板,上面寫著Honk for Democracy(為民主響號)。美國人倒也有意思,每輛車子經過使館外都長時間按響喇叭。
示威者裏有大陸留學生也有香港留學生。我和一個皮膚黝黑戴著墨鏡的大陸留學生聊起來,他是北京大學畢業生,公費到杜克大學法學院。杜克是名牌天主教大學,尼克遜就是杜克法學院舊生。談了幾分鐘,他就說得坦白﹕想留在美國。我不懂如何應對,說到底是公帑派出來,留在美國不回去,覺得很難說得過去,尤其是那是剛開放改革的年頭,國庫不像今天那樣有大筆外匯。
回到杜邦圓環,馬里蘭大學的香港博士生何芝君剛去了使館那邊回來。我記得和她一同過去的還有另一位香港留學生,名字已經忘了。
五月,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示威學生成千上萬,局勢緊張,我們身在海外,沒有辦法直接了解情,只聽說今天軍方派出直升機散發傳單,過兩天又說軍隊都拉到石家莊,準備進京。我們很著急,四出找和北京有交情的學者,請他們向北京說項,找楊振寧找李政道,誰都得找,我負責找的是楊振寧,教授微弱的聲在電話那邊說,「最好不要有人受傷」。那幾天,人人忙得要死,我手上有一大疊電話號碼,手裏揣著大堆電話號碼,房東那部電話幾乎被我私有化了。
當時,全國人大委員長萬里在華盛頓訪問,從憲法上來說,全國人大是權力最高機關,有權免除總理李鵬的職務,於是有人提出找萬里陳情。我從紐約再到華盛頓,那天是萬里訪美最後一日,按照訪問日程,萬里當天上午要到白宮會晤副總統奎爾。大伙去到白宮,那邊說會面取消了,人們又趕回萬里下榻的麥迪遜旅館。路上,學生還說這下可好了,攔下萬里,好歹也可表達意願。當人們如風似火的到達時,萬里一行已經離開,正在前往杜勒斯國際機場的路上。
過了幾天,有朋友打電話來,要我到甘迺迪機場接一個香港來的女孩K,說她要去哥倫比亞大學讀美術。我依時去接機,原來是香港一個傳統望族的女孩,人還未到,家裏就在西十四街買了一個七百呎的apartment給她。我是第一次見到附設暖水泳池的公寓。K很斯文有禮貎,我帶她到西一百一十六街的哥大本部註冊。幾天之後,紐約華人留學生冒雨大示威,我把K交給一個朋友,兩人淋得渾身濕透,K從此投義無反顧全身投入學運,陪她示威的那一位,一場學運改變了一生,差半年快到手的博士學位在八九年五月從此離她而去。
五月的紐約很少下雨,可一旦下雨就涼意襲人,但那時候所有人都熱昏了頭,紐約幾家受北京支持的傳媒機構彷彿一下子都沒有了束縛,全站在學生那邊,尤其是老牌的《美洲華僑日報》,整份報紙立場翻天覆地,比其他像是《中報》等傳媒更支持學生。《華僑》內部有人說,這一刻像極十幾年前的保釣運動,所有人不分左右都在同一條戰線。
局勢愈是吃緊,人們就愈想知道更多,有人說,香港舉行百萬人大集會,我們無法看到實。紐約有一家華語有線電視台與香港無線電視有合約,可以錄播前幾天的新聞節目,我們摸黑走進那幢古舊大樓的二樓,把幾天前的新聞片放在十二吋畫面的剪片機上播放,熒幕上大雨如注,皇后像廣場上萬頭攢動卻巋然不動。我到今天還記得,是尹錦輝說「今天有一百萬人上街」。看完新聞片,幾個人到《中報》對面的碧瑤餐廳喝咖啡,黃、劉都難過得低下頭來。
五月下半,美國的主流傳媒都把發條扭緊,調動所有採訪隊到北京,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王牌主播丹拉瑟(Dan Rather)就在天安門廣場站著主持夜間新聞,一個小時之後,另一個新聞節目《48小時》索性把整個鐘頭的節目聚焦在廣場上的一切。當時美國駐華大使是洛德(Winston Lord),他是一九七一年基辛格秘密訪華時的隨員,妻子是華裔作家包柏漪,那時她在北京義務替CBS當翻譯。過不了幾天,公安部門忽然下令美國電視台停止直播,有線新聞網絡(CNN)把公安人員來到辦公室下令停播的過程,完整無遺的全段播放,沒有加插說明。這時已是山雨欲來。
五月底的紐約華人都像瘋了一樣,見人就問,「北京怎麼樣?」唐人街裏,不管台山人台北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手上有工作的全都放下,每天中午,華埠堅尼路上的小報攤外站滿等報紙的僑胞。我的中學同學老陳是研究地球物理,博士課程還未唸完,美國國務院就向他發出居留權,因為他的研究對掌握蘇聯核武很有幫助。他來找我,說很想回香港看看,我說不如再等一下,因為他的太太懷了孩子,預產期在七月左右,頭一胎要特別小心。
幾乎所有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都被請到電視上訪問,普遍的看法就是北京當局要讓步,否則情可能急轉直下;也有人很樂觀,說很可能大團圓結局。有幾位頗有地位的學者表態支持學生,包括谷梅(Merle Goodman)、林培瑞(Perry Link),林培瑞在洛杉磯加大教書,還未轉到普林斯頓。他的普通話好得沒話說,七一年中國乒乓球隊訪問美國,他是美方的義務翻譯。
六月,人緊張得根本沒法入睡,只要電話一響,就飛奔出去接。這時消息四起,有人說會談判講和,有人說兩邊已接上了火。總之全是沒法子證實的消息,一腦袋都是甲乙丙丁的講話。紐約比北京慢十二個小時,紐約的晚上是北京的上午,打去北京的長途電話全佔線,打不通,留學生急如熱蝸上的螞蟻。
紐約時間六月三日星期六,睡到中午時電話鈴聲大作,同學告訴我北京開始鎮壓。我馬上打開電視,CNN的Mike Chinnoy吵啞的聲音傳到紐約,畫面是暗紅跡近黑色的顏色,背景夾雜著叱喝聲音。天安門紅色的城牆在暗夜裏變成一團墨黑,還有結結實實的噠噠槍聲。電話再響,說哥倫比亞大學校園有學生集會,我用百米跑的速度出門,趕上北行的一號地鐵快車,幾分鐘內就到一百一十六街車站。
哥大圖書館前聚集了一群人,還有紐約的地方電視台採訪,帶頭的是譚亦明,南京師範大學畢業生,正跟隨夏志清讀博士。還有老陳和K,幾個女同學哭得雙眼通紅。大家一直喊口號,從支持學運到打倒鄧李楊都有,一直喊到下午五時多,我和老陳回到研究生宿舍,老陳的太太挺著大肚子弄了幾碗麵,可是沒有人吃得下。
六月四日,布殊宣布對中國制裁,立即中止軍事交流,申請政治庇護的中國留學生大增。加拿大決定向所有中國留學生發出居留權。紐約巿長Ed Koch宣布中國總領事館前的那塊地方改名天安門廣場。一身黑衣的陳沖雙眼通紅接受NBC的Bryant Gumble訪問時說,「can't be worse than that」。《紐約時報》的標題是通欄十七吋的兩行大字。同一天,年僅十七歲的美籍華人張德培,烈日下在法國網球公開賽與瑞典名將艾堡鏖戰五盤,大腿多次抽筋,靠著無比鬥志贏得了冠軍,他賽後說:「我想我的勝利與中國六四事件有關,上帝有意要藉此慰解心靈受創的人們。」
一個月後,老陳的太太順利產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孩,名字叫陳丹,我猜這一定來自王丹。老陳最終沒有留在美國,拿了博士學位後一個月回了香港。譚亦明本來最有條件留下,但最終去了台灣。K 在屠城後整個人崩潰,沒有上學,一個人呆在家裏不吃不喝,瘦得不似人形,她那醫生哥哥接她到波士頓,轉去麻省理工學院,如今在香港當經濟分析師。香港留學生裏六四之後留在美國不多,但他們之中有一個共同現象﹕很多人改讀法律,一個最普遍的解釋是中國太需要法治。一個月前和我在碧瑤餐廳裏大數中共不是的黃,本來唸政治碩士,轉入耶魯法學院,劉則鐵了心要把醫學博士讀完,要回中國治病救人。
我沒有寫日記的習慣,然而十八年前春夏之交的日日夜夜都烙在腦海裏直至今天﹕六月三日下午在哥大的集會,譚亦明穿的是灰色卡其長褲,我穿的是白色帶黑邊的Reebok籃球鞋,那天黃昏老陳在飯桌上不發一言眼淚滾滾而下,K一身深藍衣哭倒校園,歷歷在目。那天夜裏,北京城裏像割菜般倒下的年輕人,都是我們的骨肉兄弟,像魯迅〈悼楊銓〉所說那樣是中國人民的好兒女。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評價
氣候變遷造成的問題有超前部署嗎?
氣候變遷的主要現象包含氣溫上升、降雨型態改變、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等。特別是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國家台灣而言,應該跟國家安全一樣重要,極端氣候的衝擊,我們應該不僅只是對應災害,更須留意如何對應、盡快復原。應該要有全面而通盤性的計畫,目前我們政府機關有一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
我請教了交通部,氣候變遷對交通部的影響如何,單位回覆我影響很大,因為運輸系統這類基礎設施,若因為氣候變遷,像是高溫、洪水,會造成運輸系統的損害,會對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
我也查閱了交通部2014年時,發布的維生基礎設施領域行動方案,內容有港口、鐵道、道路等基礎交通建設,但再對照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其中2018年至2021年,裡面跟交通部相關的只有八項。
以對社會穩定、民眾安全的出發底來看,我覺得應該超前部署。交通部應該要以自己專業的高度,不只是寫計畫,應要進一步要求實際演練的方案。
比如說,某一個港口因為海平面上升被淹沒,那我們要怎麼做調整?有沒有可能移到其他港口作業?此外,基礎交通如何快速復原,畢竟台灣還是仰賴進口。像這樣的應變計畫,有沒有做模擬或實際演習,而不只是紙上計畫,這是希望交通部可以落實的部分。
交通部回覆我,在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方案,有21個方案在裡面,不只是書面作業。我這邊希望,能落實實際演練,特別留意救災的部分。因為過去這些計畫是四年為一期,我們這四年目前只多了8項,未來是不是有可能,每年重新檢討跟更新,一年一次滾動式檢討。
交通部表示有在動態檢討,那我也希望可以收到最新的進度跟報告。
電動車政策
國際上有不少國家決定,在2035年時要全面性只銷售電動車,像是歐美各國為了氣候變遷的原因要實施這個制策。
我想請教交通部,2035年的電動車方案,台灣現在決定堅持要繼續嗎?交通部回覆現在沒有,主要因為影響的層面太大了,像是賣車、維修,而我們的機車行,很多無法維修電動機車,目前的轉型過渡是讓機車變七期環保,讓污染符合環保的標準,現在的大致走向是這樣。
扶持電動車 無須打壓市場的另外一種選擇
我想建議提升電動車的服務,會比打壓燃油車轉型更能對社會有幫助。比如英國政府投入1200萬英鎊,希望實現平均6分鐘的充電能量,因此電池產業的人才訓練,會開始慢慢移到電動車。這個核心的概念是,補助對的人、對的方向,將電動車扶持起來,沒有必要去打壓市場的另外一種選擇,這才是應該要去努力的方向。
交通部表示,現在方向就是如此,鼓勵補助電動車的發展,像是電動公車交通部就有補助。
電動公車補助誰? 有補助台灣產業嗎?
說到電動公車,我就想到了一則新聞,是不肖業者竟將車身拆成5大部件,包括前圍、後圍、左右側圍、走道平台圍、天花板圍,進口後在台灣組裝,爽領交通部補助。
我想請教次長該如何應對?
次長表示,目前在我們電動公車的補助辦法,準備
要防堵這類狀況。
我期許未來不要再看到這種新聞,我們台灣發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我們的電動車輛也該國車國造!事實上台灣本就能做電動大車,真的沒必要去補助外國買進來的車,沒必要補助外國的產業,希望交通部未來一定要來努力!3Q!
2020-11-25,交通委員會,交通部 王國材次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D3ZlRr616U/hqdefault.jpg)
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原住民獨立建國?!傳說中的大肚王國』故事‧臺中EP1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歷史上很長一段 時間 ,臺灣是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公元17世紀左右,臺灣中部的多個部落建立了部落聯盟型態的 大肚 王國。 ... <看更多>
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台灣有個超強古文明「大肚王國」,曾經有機會擊退鄭成功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這一次,原住民族不再當歷史上的配角,我們不客氣了!點我欣賞《如果… 大肚 王國在1630年代西化》▷ https://ppt.cc/fI1sCx訂閱追蹤 ... ... <看更多>
大肚王事件時間 在 [假設] 1630年代大肚王國全面西化- 看板DummyHistory 的八卦
17世紀初的大肚王國基本是
落後鬆散的部落聯盟,
擁戴一位有權威的共主酋王。
受限於農耕技術弱,人口無法發展到城邦或更大,必須依賴獵場,
只能以大小部落形式分散各地,
不利於文明化。
南島族群到了發展極限。
部落沒有文字所以也無法傳承,
導致技術發明容易失傳。
例如13行文明鐵器就從此失傳了。
沒有文字就連語言也容易分歧。
不同部落隔越遠,久了越難溝通。
不過大肚王國早期運氣比較好,
荷蘭人擊敗它後,不太干涉。
允許其維持半獨立自治。
只要承認荷蘭為領主地位。
荷蘭只在意保護貿易基地。
也還好不像美洲民族,與舊世界隔離太久,對疾病沒有抵抗力....
(美洲原民好慘)
某個平行時空的1630年代初期
荷人與大肚王國提早接觸。
並在數次小衝突落下風後,
原民的神明祖靈突然數次顯靈,
要求"開國"。
史稱大肚黑船事件。
大肚王與各部落長老領袖決心開國
(史實是只允許洋人通過,不學外語
外文,也不允翻譯駐紮,封閉自己)
王國決定主動接受傳教士與基督教
(比西拉雅族還早,也更有組織)
引進荷蘭文字語言,部落每戶至少1位,從幼兒就學習荷語與文字。
因為萬用的"祖靈要求"....
不做會被詛咒。
大肚王國從此長期學習西化,
不久後引進鐵器與煉鐵生產技術。
(從石器時代開外掛,跳過青銅器....)
技術進步改善農業漁業狩獵技術,
大幅增加生產力。
與洋人廣泛通商貿易提供勞動力。
荷蘭人也發現積極配合的大肚王國
物資生產供應力越來越好。
(史實是荷蘭缺工得捨近求遠,
引進漢人渡海來台灣,短期打工
度假...)
此後數十年國力增強,更多部落
投靠而人口大增。
進而發展城邦與緊密聯盟的早期國家制度。
有維持跨部落城邦治安的徵召獵人
(火繩槍輕步兵)供大肚王指揮。
因應漁業與反海盜需求,也有類似水師的近岸火槍戰船。
大肚王仍維持形式共主
由原本各有千人等級部落聯盟,
演進為各有萬人城邦聯盟。
各酋長或邦主為代表城邦領袖,
大事由許多酋長或長老邦主等,
共組的大肚元老院共議。
大肚王共主由元老決定,採任期推選制度。
史稱大肚共和時期。
與荷蘭人仍依史實維持封建關係。
類似上對下的朝貢封臣。
直到1661年,明鄭在澎湖缺糧,
儘管將領反對,
決定大軍冒險橫渡黑水溝,
向荷蘭人進攻,搶劫大員城區糧食以救急。
開啟了攻台之役。
荷蘭人兵力不足,號召大肚共和,糾集各部族的火槍與弓箭獵兵團,
以契約傭兵形式,投入支持領主
的戰役....
荷蘭人則承諾戰後給與更平等的地位。
明鄭在台緊急開墾與搶糧時,
各邦小隊四處游擊襲擊屯墾莊稼。
導致鄭氏無法取得糧草。(史實也有衝突,不過史實大肚王國只是自衛)
8月明鄭大軍已經挨餓難耐。
(史實也是,因為還來不及收成)
等不及因天候海況不一定到的糧船
鄭氏對天祈禱後,決定孤注一擲,
全軍突襲熱蘭遮城,鄭親率
火炮部隊猛烈轟擊荷蘭守軍。
此時大肚王率親衛兵團趕到,
由側翼及背後突然襲擊明鄭炮隊.
彈藥遭引爆,頓時烈焰沖天....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大肚王國興亡錄第一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0.153.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10577810.A.BB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