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組與演員在戰場上也有出頭天?
.
1944年1月20日,美軍第23特戰隊正式在歐洲戰場啟動。不過他們並非訓練有素的戰士,而是一群由上百位美國各個大學藝術相關科系學生組成的士兵組成。在戰場上,他們不需要操作大砲或駕駛坦克,其任務只有一個────「欺敵」。他們的故事在1996年解密,被稱為「幽靈軍團(Ghost Army)」,而這段精彩故事即將搬上大銀幕。
.
據說當時他們剛運送設備下船的時候,有兩個法國人路經港口,被眼前景象嚇了一大跳,有四個美國人正在將一輛坦克扛起來。一名士兵見狀,有些心虛地對驚魂未定的法國人說:「喔!我們美國人是比較壯一點。」
.
然而,他們抬起來的當然不是坦克,而是一個充氣坦克(如圖示),至於其它所有裝備如大砲、飛機也都是他們一手「研發」出來的擬真模型。
.
幽靈軍團共有1100名士兵,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是藝術家,美軍高層知道與其讓畫家奮勇殺敵,不如運用他們的才華,看看能否創造奇效。招募的對象不只來自針對學生,也包括廣告公司職員、建築師、演員與布景設計師。他們的目的是在歐洲戰場上的一個據點,創造出那裡駐有三萬人的假象,以嚇阻德國人來襲,牽制敵方的進攻動線。
.
就這樣,假坦克、大砲、飛機以及播放砲聲的巨型揚聲器進駐,數萬件大量假制服曬在衣架上。由於士兵對視覺藝術的深刻造詣,他們甚至利用了視錯覺(Optical illusion)的原理,在布陣上營造出各種假象。其中包括讓卡車覆蓋上帆布,組成環形車隊,讓車子不斷在特定的地點繞圈。只需要出動兩輛車,就能創造出現場有成千上百輛的效果。
.
德軍在進行空中偵察時,果然信以為真,不敢輕舉妄動。但如果只是被看見這些偽裝,卻沒有任何「風吹草動」,也還是不夠寫實,於是演員就派上用場了。演員士兵們紛紛換裝潛入咖啡廳等社交場合,刻意高聲談論自己部隊有多威猛,目的是讓潛伏各地的敵方間諜收到假情資,達到混淆之效。
.
不過幽靈軍團不止在一處紮營,隨時要移動去需要他們的地方,兩年之內總共執行了20次任務,從未被敵軍識破。直到戰爭結束為止,他們幾乎沒有真正發動過攻勢。不過據後世統計,他們的驚世偽裝,成功拯救了一萬至三萬盟軍士兵的性命。
.
然而,美軍高層當時認為二戰結束後,可能又要與蘇聯發生戰爭,於是對所有幽靈成員下達封口令,要求他們終身不能透露第23特戰隊的實際作用。戰後,這群深具創意的士兵們,一個個在美國畫壇、服裝設計、建築業等領域闖出名號,其中包括抽象畫家艾爾斯沃茲.凱利(Ellsworth Kelly)、時裝設計師比爾.布拉斯(Bill Blass)等人。
.
他們的故事隨著冷戰結束才逐漸解密,PBS電視台在2013年推出的《幽靈軍團 Ghost Army》紀錄片,邀請碩果僅存的成員現身說法,也令這個傳奇故事更廣為人知。只是目前成員已經迅速凋零,在當時負責操作橡膠大砲、後來以建築師聞名的吉爾伯特.瑟澤(Gilbert Seltzer)在稍早過世,享嵩壽106歲。
.
一名士兵說,當時他們都稱自己為「西席.第密爾(Cecil B. DeMille)的戰士」。西席.第密爾當時的導演的作品《十誡 The Ten Commandments》(1923)表徵了好萊塢早期視覺效果的巔峰。可見與其覺得自己在打仗,大家更覺得自己像是在拍一部電影。
.
《幽靈軍團》的故事實在太引人入勝,本身也的確是適合搬上大銀幕的絕佳題材。導演將由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出任,他的代表作《亞果出任務 Argo》(2012)也是一個關於偽裝的行動,同樣改編自史實。而劇本則將由尼古.皮佐拉圖(Nic Pizzolatto)執筆。
#GhostArmy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
大砲原理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八卦
誰會贏?
17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戰艦 VS 一陣強風
#瓦薩號 #傳說的瑞典戰艦 #然後它就沈沒了
-
本次介紹的瓦薩號(Vasa)完工於1628 年,是17世紀時,世界規模最大的武裝型戰艦,也是當時瑞典海軍艦隊的重要船隻,代表著瑞典政治、國力的象徵。
在17世紀時,瑞典從一個人口稀少、貧窮、影響力不大的邊緣王國,轉變成稱霸北歐的主要帝國之一,為了向波羅的海的國家群宣揚國威,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v II Adolf)則迫切想要一台超巨大戰艦,橫跨四海向世人弘揚瑞典的強大實力。
-
1625 年 1 月,造船工人亨里克·海伯森(Henrik Hybertsson)與商業夥伴阿倫特·德格魯特與瑞典海軍簽署了合同,以興建四艘戰艦,其中瓦薩號則是該批艦隊首座興建的船隻。
海伯森在此工程中動用非常多的人力,並僱請了各界的畫家、雕刻家參與船體的裝潢製作,至於上層甲板、船尾樓、海軍錘、帆布等設施,則是向國外訂購材料,也使用從里加、阿姆斯特丹等地進口的粗鋸木板建造,考慮到當時的人類還在摸索船舶設計原理的階段,因此
瓦薩號可說是一場龐大又具有挑戰的工程。
然而,在興建不久時,國王為了想要提升戰艦的武力,而訂購了更多大砲要求裝載到船身上,並命令修改原始單層砲甲板的設計,改為雙層,這導致船身結構立刻變更,好開設更多的砲舷窗,這也破壞了初始穩定性。
由於追求極致的續航力和集火力,加上建造時未填入足夠的壓載物,導致瓦薩號潛藏著重心不穩的問題,即便在港口試航時也無法保持平衡的作用,進而造成後續的悲劇。
至於海伯森本人,則因病情加重,在去世之前都未親眼見證瓦薩號的完工。
1628年8月10日,擁有三根桅杆,號稱「不沉戰艦」(和充滿結構缺陷)的瓦薩號。
於斯德哥爾摩港展開處女航,在開射禮炮後,在數千名民眾與船員家屬眾目睽睽的期盼下,瓦薩號離開港岸朝向波蘭前進。
然而在海上航行不到一公里時,船身就遭遇強風傾斜的衝擊翻了過去,然後海水就ㄊㄇ從早不應該設一堆的砲舷窗灌進去,
最後瓦薩號就在眾人的面前沉沒了,雖然附近的許多船隻都趕來救援,但這場災難還是造成了約三十人喪生。
意外發生後,氣壞的國王認為是建造者的疏失,毫不含糊地要求懲罰有罪的一方,然而沒有人想要承擔這起責任。
在事件委員會成立後,透過倖存者和造船廠的拷問,而顯示是由於船艦的尺寸和砲火都按照國王的合約而打造,故瓦薩號本身就有結構不穩的問題。
最終沒有人因這場意外而定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唯獨事件的責任最終落在早已去世的海伯森身上,他妻子最後也被迫出售財產以償還債務。 (真的很衰小)
-
儘管船上的大砲和不少物件曾被打撈上岸,但瓦薩號終究被世人所遺忘,但幸運的是由於波羅的海海水含鹽量不高的因素,瓦薩號殘骸在缺氧、低鹽的環境下未有太大的毀損。
最後到了1961年,在考古學家安德斯·法蘭森 (Anders Franzén) 透過 17 世紀文獻資料的考慮下,頭過抓鉤沿海底拖拽從淺水處發現了殘骸和大批文物。
在打撈上岸時,雖然沉船的結構仍持續腐爛中,在船身的完整度很高,在相關機構透過特殊方式協助保存後,成功延緩情況的惡化。最後1988年,瓦薩號在經歷大幅度的修復工程後,才被移到斯德哥爾摩的瓦薩博物館保存。
直至今日,該船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博物館,等待旅人見證著瓦薩王朝過去的繁榮。
-
#就好死不死要加一堆超浮誇的東西上去
#第一次出去就海葬
#留言收瓦薩號的照片與本次參考資料
大砲原理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八卦
你知道嗎?【太空的邊界是哪?】
#本日冷知識1537
上上週我們講了三位蘇聯太空人不幸在太空罹難的故事。該事故迫使工程師從失敗中學習,並持續改進系統。使後繼者:來自各國的數百名太空人有安全可靠的方式定期往返國際太空站。
但說來奇怪,大多數太空人所到的「太空」,也只是在海拔約 400 公里的國際太空站「而已」,400 公里差不多是把台灣豎起來那麼高。相較於地球這顆直徑 12742 公里的巨球,國際太空站像一隻緊貼著地球臉皮飛的小蚊子。
定義上,太空的邊界是在海拔100 公里的地方,那條想像的界線叫「卡門線」(Kármán line)——太空人其實離家不遠。#當我張開翅膀試圖往夢裡闖
卡門線出自西奧多.馮.卡門先生(Theodore von Kármán, 1881–1963)出生於匈牙利的航空動力學工程師,身為猶太裔的卡門隨後移民美國,在加州參與成立「噴射推進實驗室」,也就是大名鼎鼎的 JPL,現隸屬於 NASA 的超酷組織(火星歸他們家管轄)。
* 德文名字有馮 (von) 不見得代表是貴族。馮卡門的 von 只是指出他來自卡門村。von ≒ from。
卡門本身是超音速飛行、飛機翼型、流體動力學,尤其是紊流方面的泰斗。簡而言之他是造飛機專家,怎麼會管到太空去了呢?
故事要說到底,就得從......牛頓說起!讓我們倒帶,回到西元 1665 年,英國鬧大瘟疫,青年牛頓實行了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就宅在家,看著蘋果掉落忽然就想通了萬有引力原理。天才小神童是想通了啥?原來他是頓悟惹:月亮和蘋果是完全一樣的,在向著地心做自由落體!之所以蘋果會著地,但月亮永遠不會掉下來的差別在於,月亮的橫向(公轉)速度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之快。
什麼跟什麼,有聽沒有懂 XD 是,牛頓的頓悟超抽象的。幸好多年後,牛頓決定出本科普書解釋他驚天地泣鬼神的萬有引力理論(月亮與蘋果一體適用,故名萬有),想出惹另一個天才比喻,或是說更具體的思想實驗:
▆ 牛頓的砲彈(Newton's cannonball)...... 出自《原理》第 6 頁。
我們一般人沒吃過砲彈也看過大砲走路 (x) 知道砲彈是怎麼一回事 (o)。從砲管飛出的砲彈,會開始受地球重力影響而往下掉,呈拋物線軌跡飛行直到著地。
牛頓請讀者想像在高山山頂有一具性能極佳的大砲,能用任意的高速射出砲彈。由日常經驗我們知道顯然是射速越快射程越遠。而當砲彈超快、極快、有夠快時,會發生有趣的情況:地球是圓的(人類自古希臘甚至更早就知道了),隨著砲彈橫著飛,地球的曲率開始起作用,使地面好像在加速向下遠離砲彈——高中物理課本會教你證明這個貌似存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v^2 / R,其中 v 是速度,R 是曲率半徑,詳解略。
牛頓大神指出,當砲彈速度 v=√(gR) 大約是每秒八公里 (!) 時情況變得大有蹊蹺,儘管砲彈一直在自由落體,但地表也一直在遠離著它,這兩個加速度的量值相同方向相反,使得砲彈只要維持著該速度就永遠不會著地。
在物理上有兩種方式描述這現象——A、重力恰好提供物體繞地心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或B、重力恰與離心力抵銷。兩者敘述彼此等價,只是觀點不同。
我們只要記得重點是國際太空站、月亮、人造衛星、喬治克隆尼和珊卓布拉克......全都像牛頓的砲彈一樣,憑藉著橫向的超高速度而能「一直自由落體,但永遠不會落地」,換言之就是:上軌道(in orbit)啦。
回到卡門,#男人不過是一種消遣的東西有什麼了不起......咳咳,錯頻惹,是我們的航空飛行/空氣動力學專家卡門先生。當年他在認真推敲的問題其實是:
▆ 「一個國家的領空該往上算到多高?」
身為飛行機專家,他知道飛機能維持飛行是靠機翼維持足夠的升力(Lift)以抵抗重力。飛機的升力和幾個因素有關:速度的平方,空氣的密度,還有機翼的面積。蠻直觀的,可以想像機翼是藉由把空氣向下推擠讓自己獲得反作用力向上升。
但不幸的是高空的大氣密度越來越稀薄(具體上是指數衰減—— 90% 空氣分子都聚集在離地表 20 公里內),為了提供足夠升力,飛機的巡航速度就需要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直到某個海拔高度,速度值(呈指數增長)已高到金離譜,和牛頓的砲彈的 √(gR) 速度相差無幾。與其說那還是架飛機,不如說是自帶推進器的火箭。
總而言之,卡門線的初衷就是:「已不算是開飛機那樣靠空氣提供的升力飛行,而是像開外掛 (x) 火箭 (o) 是靠離心力遠離地表」的海拔高度。如果飛機算空軍,火箭算太空軍,卡門線就順理成章的代表太空的邊緣。
當年卡門得到的值差不多是海拔 62 英哩,100 公里的一個概略數字。但他的計算面臨到各式問題:地球的大氣密度其實隨著緯度、季節、溫度、甚至太陽黑子的活躍程度的影響而起起伏伏,不完全符合他簡化版計算中的條件。
因此隨著知識與技術的進步,有人大膽異議說「很可惜,卡門先生算錯了」並提出新的分界提案。例如,美國空軍傳統認定的太空邊界是 50 英哩 = 80 公里的高度。曾經有數種實驗性的「太空飛機」(混合傳統空氣動力學和火箭推進的飛機)突破那個高度,包括有名的X系列火箭飛機——「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壯便曾經做過 X-15 火箭飛機的試飛員,達到過太空的邊緣。而突破 80 公里的空軍飛行員一樣會獲得太空人的稱號。
大概是醬。科宅這番長篇大論,只希望大家記得一件 Take home message:上太空不只是往上爬一百公里那麼簡單而已。若只單單上拋一百公里,地球引力會立刻讓你像蘋果一樣落回地面。
上太空真正的重點是往橫向加速,只有飆超快,達到水平方向約每秒鐘八公里的東西(參考:國際太空站 = 7.66 km/s。哈伯望遠鏡 = 7.59 km/s)才會維持「牛頓的砲彈」的狀態,待在低地軌道上。
反之亦然,太空人要回到地面,也不是咕咚一聲往下跳就行。他們需要劇烈的減速,主要是利用大氣層的摩擦生熱,把太空和地表的每小時兩萬六千公里的速度差異給磨掉......速度的平方差和動能成正比,這份奢侈的速度需求也是上太空代價辣麼高昂的原因之一喔。
插圖:俄國航太總署的聯盟號(Soyuz)發射太空人和物資到國際太空站的示意圖,你看,關鍵是火箭橫向的推進,就像牛頓老大說的那樣。
大砲原理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評價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直播倒數
5:27 打招呼、開場閒聊
10:25【鄭醫師說明】CT值的原理、CT值是檢測標準嗎?
15:40【討論】我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檢驗標準
19:14【鄭醫師圖表說明】專業護理之家普篩結果
34:06【鄭醫師圖表說明】英國20201月到5月CT篩檢情形
45:01 鄭醫師總結
48:58【統計表討論】各類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累計接種人次!
52:14【討論】臨床實驗不完美疫苗種類如何抉擇
1:12:32【討論】科學園區真的優先施打疫苗了!職業不平等了!
1:17:35【鄭醫師分析】高端股票跌,只因菲律賓買認證疫苗?
1:27:55【歷史連結】蘇聯後期火箭推進器和國產蛋白質的相同之處!
1:32:25【討論】未來打完國產疫苗就不會得病嗎?
1:49:58 感謝超級留言
1:57:50 歷史哥短片宣傳
2:02:47 台灣翠絲小姐姐CALLIN
2:18:27 台中淑慧同學CALLIN
2:26:01 台灣滯泰英國語言學碩士WEN同學CALLIN
3:31:25 感謝超級留言part2
3:38:24 澄清唬新聞
☆【SoundClub】邀請碼HBR1;@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300萬罰款價值濃厚 #今日CALLIN的APP請下載SoundOn #本頻道硬核有大砲沒奶妹謝謝
大砲原理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評價
現在、宇宙に行くための唯一の手段はロケットですよね。しかし、どうやら近い将来、地球の大気圏を潜り抜ける、新しくておかしな方法が実現するかもしれないんです。 宇宙エレベーター?おかしいですか?これが実現すれば、4~6つの巨大なケーブルで、惑星や宇宙ステーションにつなげられます。
投石機?このいわゆる投石機は、実際はハイスピードで回る巨大な遠心機。これはかなりのスピードを出します。NASAが以前に似たようなテクノロジーをテストしており、ロケットに比べると信頼性に欠けるという結論に達しています。しかし、やってみないとわかりませんよね?さて、他には何があるでしょう?風船なんかはどうですか?革新的な技術では……ありませんね…。ここでお話ししているのは、成層圏、そして宇宙まで飛んでいき、パイロット2人と、乗客6人を乗せることが出来る、ただの巨大なヘリウムガスの風船のこと。興味が湧いてきました?それでは、宇宙に行くための面白い方法10選をご紹介しましょう!
タイムスタンプ:
投石機 0:25
宇宙エレベーター 1:00
風船 1:47
軌道輪 2:29
スカイフック 3:11
飛行機 3:44
宇宙噴水 4:22
宇宙大砲 5:29
発射ループ 6:08
マスドライバー 6:40
宇宙へ行く方法 7:19
#宇宙 #未来 #ブライトサイト
Summary:
-投石機テクノロジーの主な課題は、強い抗力です。これにより、上層大気を押しのけて進むことが出来なくなってしまいます。
-エレベーター自体は、時速何千キロの速さで、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から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へ移動します。これらの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は、上層大気や宇宙圏に設置されます。
- 宇宙に到着するまでに2時間弱かかります。それに比べて、ロケットは宇宙まで4分で到達が可能です。75,000ドルだったら、2時間かかるほうがいいですよね!
-軌道輪の概念は、宇宙エレベーターと似ています。この巨大な輪は、地球の周りに設置され、いくつかの地点で、地上につながっています。
-宇宙から垂れ下がっていて、地球の大気圏のどこかで止まっている、巨大な釣り用のフックなんて想像できますか?宇宙エレベーターのミニ版のようなものですね。結局、原理は同じです。
-ロケットに変身できる、ジェットエンジン付きの極超音速機であれば、宇宙に向かって飛行することが可能でしょう。
-宇宙噴水は、宇宙エレベーターに似ていますが、エレベーターはありません。その代わり、宇宙ステーションと地上ステーションがあります。
-名前からわかるように、このマシーンは、ペイロードを宇宙に放ちます。その計画の一つとして、1,100メートルの宇宙発射体を立て、それを海中の赤道に設置するんです。
- 宇宙列車が、ループの端から発射され、トラックの真ん中につく頃には、もう宇宙に到着というわけです!残念ながら、これを建設するためには、かなりの費用がかかってしまいます。
-磁石が車輪の代わりに取り付けられドライバーの運転を助けます。このいわゆる電車は、上部が上層大気に到達するチューブの中を移動します。チューブは、強力な鉄骨の針で地面にしっかりと固定されます。
ストックマテリアル (写真、動画など):
https://www.depositphotos.com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https://www.eastnews.ru
エピデミックサウンド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落書きキングダム https://bit.ly/2Sy1lPk
123 GO! Japanese https://bit.ly/2JUFBwB
私たちの実録日記 https://bit.ly/2OHK5sk
わんぱくスライムサム https://bit.ly/2PheoFI
----------------------------------------
声の提供
Koji Asano
大砲原理 在 YOYOTV Youtube 的評價
看更多旅遊探險趣!【嘻遊記】►►https://bit.ly/2Lpvyz3
琵琶美女草莓和violin西瓜陶醉在彼此的琴音中,沒想到老師竟然說樂器自己彈得都比他們彈的好聽。兩人決定跟著老師到《奇美博物館》一探究竟。
草莓姊姊首先來到「典藏樂器區」,從樂器的發聲原理了解樂器的三大分類。老師還介紹了各種不同的自動樂器,從單音樂器到綜合式自動樂器,音樂的表現變得五花八門又豐富。西瓜哥哥前往參觀「兵器區」,老師介紹了日本刀、西洋劍、土耳其長刀、盔甲等兵器。原來兵器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可以觀察兵器的演化來想像當時的情景。
草莓姊姊來到「自然動物區」,這裡收藏許多國家的珍貴動物標本,可以仔細觀察動物身上的特徵。西瓜哥哥則到了「古文物區」親眼看到了人類在各文明時期所遺留下的歷史痕跡。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bit.ly/yoyohotmusi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bit.ly/yoyonewmusic
YOYO點點名
►►https://bit.ly/2uU9XVw
好好玩自然
►►https://bit.ly/2MQZZQa
大頭小狀元
►►http://bit.ly/babybossall_0511
【訂閱YOYOTV】►►https://goo.gl/PCO1FZ
大砲原理 在 [閒聊] 王國之淚便利的交通工具-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