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這裡由衷的感謝每一個創作者朋友、萬丈光芒團隊、芒內床友們的鼓勵和幫忙,100%盜竊的影片已經被檢舉到剩下一支,會這樣說是因為大家在她其他影片也發現我數支正片或多或少的碎片(共感、紋眉等等)儘管心還是像被雷劈到的大王椰子樹一樣搖搖欲墜焦黑飄搖,但我好像可以翻過那個篇章了。
翻過不代表我不生氣、不追究、不在意了,而是心破碎的大洞已經開始慢慢癒合,可以好好再次感受到生命中的開心和感動了💫
無眠的夜晚到清晨,我刷了洗臉台和馬桶、收拾了工作桌和陳架、把家裡四散的衣服掛好,重重的在待辦事項表上劃掉一項又一項,最後體力不支的倒在沙發上,看著窗外亮起灰濛濛的天光,我異常疲憊卻很開心,我知道自己正從漫長至暗的逃避狀態一點點的醒過來。
小時候被欺負,隔天一定鼻青臉腫的當著全世界的面哭訴自己的委屈;長大被欺負,只等到萬事俱備那刻才神采飛揚通知對方等著接存證信函。依然哭了腫了憔悴了,但不再讓別人一眼看穿我們受傷了。
好期待全新一週的到來,這個週末一口氣拍的兩支影片我都非常非常喜歡,期待開剪、期待下個首播💪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Baby Vlog寶寶日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大王椰子 在 姚文智 Facebook 八卦
想念施並璟
施大哥過世後這幾天,我不斷在找他的手稿。高雄的愛河、燈會、光廊、世運大道....等都好,我明明記得有保留一些,卻怎麼找都找不到?
這些手稿不是畫作的底稿,都是在咖啡館、海產攤、施工現場、各種會議中,隨手撈起紙筆,速描而成。
有時候,施大哥西裝口袋中會有一枝水溶性簽字筆,畫完粗細線條,他會用拇指食指直接沾口水,蔭開黑墨,讓明暗立體浮現,若畫在他開的TOGO 咖啡館的餐墊紙上,真是絕配。
但我們的討論,多半是「就是要海尼根!」一起,天南地北臨時起意,所以最常用的是最便宜的原子筆,路邊攤、海產擔或者咖啡桌的餐巾紙、衛生紙信手捻來,都是他畫圖解說的工具,勝過長篇大論。
你問我:既然找不到,幹嘛花那麽多時間講這些手稿?
我說,因為在謝長廷市長的時代,施大哥作為景觀總顧問、「城市美學」的關鍵推手,很多的思維、構想、甚至「設計」,都轉化為政策,「真真實實地改變了高雄這個城市!」
高雄城市的蛻變,一定要記施並璟一筆。而他最習慣的「提案」方式,就是他不斷產出的手稿。
我記得他初試啼聲的是:1999年愛河改造第一期的設計稿,那時舊國民黨時代留下來的,在美麗的愛河旁竟設計小橋流水、涼亭假山,疊床架屋,惡紫奪朱,我們看了都傻眼。
施大哥和我們討論後在設計圖上用「全刪法」,除了保留大樹、簡化植栽、鐵鏈欄竿,其餘只種草皮(只用橡皮擦,算不算有手稿?)。
結果,「只種草皮」就是施大哥把愛河救回來的設計,他說,在那麽美的愛河旁邊,哪需要多餘的設計?「less is more! 」「不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愛河才保有今日美景。
又譬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01年高雄燈會「鰲躍龍翔」主燈的基座,楊奉琛設計的主燈已被我們改為不銹鋼,因為時間超趕,基座就是由施大哥在餐墊紙上免費設計給工務局。(我很希望還能找到這張)這個主燈,以驚人的速度完成,卻是台灣辦了30餘年國家燈會,唯一現地保存者。
若再舉到公共藝術,審議推動的不勝枚舉,就不多說了;直是他創作的,則是早期的日晷「海洋光廊」,巧妙將1999年高雄等待數十年的市港圍牆第一次打破、新光輪渡站觀景平台,加上當時的舊臨港線嘟嘟火車站(預告未來輕軌)三合一結合的藝術站體。
我至今仍記得在他一邊畫,一邊以日晷的角度直指大海説「這才是海洋首都!」(附圖)
還有,中山路、博愛路為舉辦2009世界運動會迎賓大道路幅修改,他大膽的堅持,大筆一畫,移除分隔島上無用雜亂的大王椰子或植栽,將兩側人行道拉寬到巴黎香榭大道的12米,整合高闊的太陽能路燈與標示,實現人本、節能、國際大道的世界城市格局。
(族繁不及備載....)
其實施大哥「出手」的手稿很多,上述舉例,只是浮光略影的一時回想,很可惜,施大哥生前低調,不知道有沒有完整的紀錄?若能整理出來,無疑就是一部高雄城市蛻變的歷史!我很慚愧,我跟他密切共事,幾次搬家後,竟連一張都還沒找到。
不過,我找到一本2002年為小眾印行的小冊子「城市的放樣」(附圖)這是為設計謝長廷競選總部的說明,施大哥不但是空間規劃的召集人,更將「市民美學」、「生活美學」的意涵納入選舉,來總部可以洗頭、閱讀、玩沙、手做工藝,這在當時也是改變選舉文化的創舉。
施大哥為文闡述了他的城市美學,「城市的空間文化形式是建構市民優質生活的基石,以人為主體,市民共同參與,一起建立海洋首都的空間美學」(摘要)
小冊中也有篇我的文章,我說施大哥是「城市藝術家」,並列舉我們進入市府後改造的大小景點(看附圖所列),只要施大哥「一出手」就流露卓然脫俗的品味,那時候,高雄在城市美學的展現,幾乎讓人嘆為觀止(忍不住吹噓)。
講到這裡,陳菊市長時代也不斷進步,但2018年到底那個人是怎麼用「又老又醜」迷醉高雄市民的?百思不得其解。
小冊中還提到一段插曲。施大哥的至親大哥施並錫是執教於師大美術系的知名畫家。施並璟從小也展露極高藝術天份,繪畫自認不輸並錫,鋼琴、吉他均無師自通,而且兩兄弟身高均在180左右,俊帥挺拔,很受矚目,對我來說,兩位都是施大哥。
有次施並璟與我們小酌後開玩笑,說他們家不用出兩個畫家,「並錫的創作空間在畫布之內,我創作的空間則是整個城市!」。
沒想到話傳到施並錫耳中,並錫立刻整理長年關心台灣社會的文章,出版了一本書名「畫布之外」,隔空叫陣!後來更成為高雄縣文化局長,傳為南方佳話。
我很早就聽聞施並錫,但是認識施並璟卻是1996年總統選舉的事了。
那時我擔任彭明敏的新聞秘書,南征北討,選情不見熱烈,唯每到高雄即見到他們夫婦倆抱著幼子到演講會場。
有一次,施大哥拿著一本手寫影印的選舉決戰企劃書,主軸是「終結外來政權」,讓我印象深刻。那一年選舉文宣不容易,我忘了他的提議被採用多少,但我幫彭教授擬的稿,倒是經常偷渡「終結外來政權」這口號,後來陪著彭教授到他開的咖啡店小坐,乃結下不解之緣。
1997年我隻身為助選搬到高雄,我們一拍即合,台灣未來、城市願景與美學、選舉策略、文宣創意...天南地北,無所不談,臭味相投,選舉團隊日夜為伍,遂成知交好友。
事實上,施大哥是我所見過曾參與政治中人,創意浪漫,才華洋溢,但最無爭、內斂、樂於分享的人。
他從不居功,總是把榮耀光環歸於謝市長;他口才便給,卻總推說牙齒不好少說話;他樂於傾聽,路邊攤海產店可以討論各種議題,三五小時不推拖。
1998~2003年間,「咖啡+酒精」幾乎每晚都有不同的藝術家、建築師、文化人...加入我們的討論,由於謝市長的信任與授權,竟蔚為城市改造的風潮,很多外部的創意或見解,就是在隔日轉為市政的提案,像城市光廊、舊火車站保存...最源頭的想法,都是這樣得來的。
施大哥也不吝提攜後進,現任立委鄭運鵬、趙天麟.....(只提出名的人)等,都曾領受他作為前輩的照顧。
對我,他更是如師、如友、如兄、如故,我在高雄十年歲月,與他幾乎是「焦不離孟」,或者是台語說的「師公聖杯」,無役不相與共。
1998謝市長當選,我擔任新聞處長,他擔任有給職顧問,後來我轉副秘書長,他幾乎在我辦公室上班,我離職北上以後,他就成了「施副秘」,完全無縫接手,後來我在台北選舉,他也義無反顧,必然進駐。
坦白說,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緣份,得遇這樣的良師益友。我想,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兩人同屬「浪漫行動派」,心靈契合;另一個原因,應是性格互補,相輔相成。
施大哥對台灣追求自由獨立國家,懷抱理想;對實踐台灣價值,推動政治改造,立場不移;尤其對文化、美學與空間改造,有超乎常人的浪漫熱情;而他對創意思考的著迷,永遠轉不停。
我很快就發現,我們不只在同溫層,更是幾乎是同頻率,長期與他創意激盪,相互支援。他會設計,我偏概念,我常扮演他執行的角色,比如說,當年他天馬行空描繪各種建築空間,我會打槍說「超出預算5倍了!」,他從善如流,必修改得出更好的作品。
而我也不乏超現實的夢想,他則成為我印証的靠山。那些年,我從施大哥身上,激發出我「概念型」的創意,如發國際標命名「美麗島車站」、「貨櫃藝術節」、「愛河文化流域」、「駁二藝術特區」,而我提出之前,第一個討論的對像永遠都是施大哥。
這些概念,應該說,沒有他的牽成與無限耐煩的討論來支持,那些都不可能生出來變為政策。二十年後,我挑戰台北,並提出很多不一樣的政策,都與這一段經歷有關。
今天送施大哥遠行,我知道,那段馳騁城市創意、美學與熱情的歲月不再,我也知道未來相濡以沫的知音,再也難尋,我更知道,再也看不到你肆意創作的手稿了....
但我相信,你的手稿仍不斷在我心中描繪,城市中到處都有你的手筆,高雄人也終將流傳這段故事,想念你的一切。
大王椰子 在 林昶佐 Freddy Lim Facebook 八卦
【期盼保留華山的共同記憶】
二月份,杭州北路的「台灣音樂館」突然開進怪手開挖,原來是國有財產署已經把地上物標出去要開發成大樓。周邊居民開始串連,希望保留這個歷史建築,我們也立刻發函給國產署要求暫停拆除的工程,安排會勘。
這個建築物是日治時期「婦人會」的「愛國高等技藝 女學校」,戰後由臺灣省政府糧食局使用,近年轉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設置為「台灣音樂館」。這是我從小生活卅多年來與華山居民們共同的生活記憶,連周邊的大王椰子樹的年紀都比我還大。現在台北已經沒有保存任何日治時期「婦人會」設施了。
今天包括國產署、行政院文化部文資局、台北市文化局以及梅花里的吳崑山里長、華山文史工作者 張揚都一起出席會勘。大家充分交流了這個歷史場域的重要性,台北市文化局的專員表示,目前已經安排古蹟審議,國產署的北區副分署長亦答應在現階段絕對不會再進行任何的施工。
中正萬華有很多應該要保留的古蹟,例如近日大家常在討論的北門、三井倉庫、原辰馬商會,這些都是台北人的共同記憶。我深信,能與歷史共存的現代都市,才是進步而偉大的。
大王椰子 在 大王椰子-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大王椰子大王椰子 是棕櫚科植物,大王椰子樹又叫王棕,是一種熱帶樹種,它的樹幹又 ... 大王椰子植株單幹,高約15-20 1TI,樹幹高聳挺拔,樹葉巨大、羽狀,整體樹形非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