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木家具館、#大溪木生活館 今天開館,歡迎來感受百年木藝!
市府修復「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以「木家具館」及「木生活館」重新開放,讓大家吸收「木知識」、看見大溪木產業的創作能量,體驗木藝美學與歷史建物,邀請大家一起親近歷史及木藝生活。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計畫,是我擔任市長後核定的第一件公文,希望將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獻給大溪,也獻給桃園。大溪作為桃園歷史的起點,是早期林業木材的集散地,更是家具的故鄉,非常有歷史與文化價值。
大溪舊城區充滿迷人的人文風情,木藝文化的背後有著美學及文化涵養,我們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將這個珍貴傳統代代相傳下去。
今天也欣賞到藝人暨收藏藝術家 許效舜的筍絲團 舜哥的「#木與石的對話」收藏展。感謝中央及大溪各界的支持,我們也會持續修復歷史建物,鼓勵更多木職人投入創作,也歡迎大家來大溪,體驗文化城鎮的魅力。
大溪木家具館及木生活館:https://daxipropossal.webnode.tw/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 在 許效舜的筍絲團 Facebook 八卦
✨0617上午11:30✨就是明天📣📣📣
「木生活館」木與石的對話展覽_開幕記者會,於明天舉行🎊
此次展覽由 #許效舜 #舜哥 及多位木與石大師的作品聯合展出!
木之藝丶石之美,期待您的蒞臨賞析
🙋歡迎光臨、Welcome🙇🏻
#許效舜的筍絲團
#Director Joey Lin
👇
木生活館地點:
#桃園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21-3號)
照片來源:
#桃園巿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
木與石的對話—木生活館開館特展
展覽日期:
109-06-17~109-09-06
展覽地點:
木生活館
簡介:
走進老樹林立的庭園,藍白為主色的蔣公行館就在眼前。構建蔣公行館之兩大材料為木與石,皆為大溪當地重要的產業資源,於是在此,山與溪、木與石、人與環境開始相處對話。透過對話找到彼此的定位、也透過對話看見過去、現在與未來。
詳細內容:
為扶植在地工藝與提升藝術交流,本展邀請跨世代的七位藝術家以木材與石材為媒材創作共同展出,探討「空間與時間」、「媒材與媒材對話」、「人與環境」、「造形與機能」之對應關係。
教育活動網址
https://daxipropossal.webnode.tw/木生活館美學活動/
木生活館介紹 https://reurl.cc/8GOg7X
木生活館粉專 https://reurl.cc/E7a9DK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 在 鄭文燦 Facebook 八卦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四連棟」及「藝師館」新館開幕 認識台灣工藝文化,發揚大溪木藝精神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四連棟」及「#藝師館」新館今天正式開幕,木藝不只是大溪的特色,更代表著大溪的精神,透過「無圍牆」的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連結大溪的生活與文化、傳統與工藝,讓更多朋友認識大溪美好的木藝文化。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組織規程,是我擔任市長後核定的第一份公文,而這座「無圍牆博物館」已營運的公有館舍包括:#大溪武德殿、#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大溪國小日式宿舍(壹號館)等,另外的23戶 #大溪警察宿舍群,市府今年已完成其中7戶修復,並規劃為「四連棟」及「藝師館」,於在今天正式加入木藝生態博物館的營運行列。
「四連棟」是大溪生活故事館,具備城市故事館特色,描述大溪的生活與歷史,呈現大溪及老街過去的生活點滴,讓旅客有懷舊的樂趣;未來我們也會與社區合作進行田野工作,讓每個人都是說書人,表現大溪生活風貌。
「藝師館」則傳達藝師精神「木器心」,看著老師傅們如何創作及傳承文化,這次特別展出職人主角林先文體系及游禮海藝師的傑出木藝作品,皆為大溪木藝精華;由於作品橫跨明清時代、日治時期及現代,呈現融合東洋風味及中西合璧的氛圍,也讓旅客能飽覽台灣歷史文化變遷及充滿跨越時空的風情。
大漢溪上游有豐富山林資源,因此先人在此建立木器產業,製作神桌及生活器具,有句台語俗諺說「過完中秋,面憂憂,吃尾牙,捻鬍鬚」,正是描述木匠師傅們從中秋節至過年前,忙著製作人們訂製的神桌及嫁妝家具的情景,再再都顯示木器在傳統台灣家庭生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