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提到國人自行開發設計的第一部車,許多人都知道是裕隆汽車出品的飛羚101,該車款在1986年10月25日上市,距今(2016年10月25日)正好30年整,而這部車不但是第一部由國人獨力開發完成的汽車,同時在它新穎的設計理念中,在當時也有著許多獨步世界車壇的創舉,不但對台灣車壇意義深遠,也是我國卓越設計能力的具體表徵。
說到飛羚101的歷史,就不得不提裕隆汽車的發展史;裕隆汽車是在1958年於台北市創立,創辦人嚴慶齡先生本著「發動機救國」的初衷,在當時國民年所得300美元不到的台灣創立了這家汽車製造廠。
裕隆創立初期,以美國 Willys 為藍本,打造吉普車供公家單位及軍方使用,期間嚴慶齡先生也偕同夫人至德國尋求 VW 汽車廠的技術合作支援,無奈德方嫌台灣市場太小並未答應,爾後裕隆才在國產汽車創辦人張國安的引見之下,與剛剛起步的日本日產汽車達成合作協議,開始生產日本人仿自英國 Austin 的青鳥車系。
生產青鳥車系以後,裕隆正式踏入乘用車市場,並且再往後十年間,隨著政府輔導三輪車伕轉業與通過分期付款的法源後,由於計程車的市場需求大增,以及因日後國內經濟起飛使得自用車的需求暴增之機緣,在市場上逐漸站穩了腳步。
然而,日方對於裕隆的技術箝制,並未因為裕隆傑出的銷售成績而有所減輕,再加上後來上任的經濟部長趙耀東(1981至1984年間擔任中華民國行憲後第15任經濟部長)積極推動「大規模小汽車廠」的設置,裕隆開始浮現被孤立的危機。
1979年,政府決定籌設大汽車廠的消息甚囂塵上,1981年前後,裕隆創辦人嚴慶齡先生甫逝世不久,由其夫人吳舜文女士繼續領導裕隆汽車,在當時的經濟部長趙耀東一手主導之下,政府選定日本豐田汽車為大汽車廠合作夥伴的消息已甚囂塵上,此時裕隆受限於日產汽車的束縛,自是無法參與大汽車廠的籌備,不過吳舜文女士並不氣餒,打算自行設立工程中心,不假外人之手獨立開發屬於國人的自製車款。
1980年,時任中央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朱信先生造訪吳舜文女士,在朱博士的積極遊說之下,吳舜文女士決定由朱信主導,設立裕隆汽車工程中心,並由當年年僅34歲的朱信找來33歲的機械博士林石甫以及34歲的土木博士張哲偉,組成了當年人稱「鐵三角」的黃金組合,準備開始設計第一部由國人主導開發的車款。
1981年8月,裕隆汽車為了避免合作伙伴心生芥蒂,在遠離新店生產基地的龜山設立了裕隆汽車工程中心,這座工程中心在當年吸引了三百名菁英投身於此,固然經驗不足且經費有限,但在大家以「以一當十」的精神下,逐步發展出飛羚的雛形。
也許是社會環境的時空背景不同,當年的裕隆汽車工程中心瀰漫著一股為民族奉獻的強烈使命感,由工程中心會議室牆上懸掛的標語可見一斑。標語是這麼寫的:「These are theirs?」、「Where is ours?」,當年工程中心的三百位工程師們的雄心壯志,迄今依舊令人感動萬分。
經過了五年的辛勤研發,裕隆汽車定投下了三分之一資本額約20億新台幣的巨額資金,第一部由國人主導設計的汽車終於在1986年10月25日正式推出,而這天也正好是台灣脫離日本統治的台灣光復紀念日,顯得格外意義非凡。
在上市之前,為了炒熱第一部國人自製車款的知名度,裕隆汽車決定在1985年底至1986年初舉辦了一個命名活動,公開徵求研發中車款「X-101」的正式中文車名。
該活動是由國華廣告操作,採用公開徵名的方式,所有命名信件均匯集至該公司,由該公司召集的評選小組進行評選。當時這個徵名活動的反應格外熱烈,為昭公信,評選小組的成員均為當時的社會賢達,計有沈君山、吳靜吉、徐鍾珮、高希均、柴松林、楊乃藩等在社會上頗受敬重的人士受邀擔任評審委員,並公推柴松林教授為召集人。
命名決選會議於1986年2月2日上午假台北市來來大飯店舉行,全體評審委員出席,評審原則為:「代表中國、富涵義、高格調、迅捷有力、響亮順口、易記、不與任何汽車名字雷同且未登記註冊者、不良聯想者不予考慮、避免使用當代人物之名、台語發音者亦應予考慮」等幾個要點。依上述原則,經評審委員慎重評審後,初選出十個命名:飛羚、神鵰、海東青、萬里青、漢風、萬里達、凌雲、御風、玉龍。
最後雀屏中選之命名為「飛羚」,命名人為居住在高雄市苓雅區福安路的王淑娟女士,因為她將命名為「飛羚」的理由敘述得最為詳實而深具意義。
命名揭曉記者會在1986年3月9日假台北市福華大飯店舉行,由評審委員召集人柴松林教授主持。柴教授在記者會中說明,參加命名的三萬多件函件中,命名「飛羚」的有55件,命名「神鵰」的也有55件,經全體委員決定,以「飛羚」為名,因為飛羚兩字不論國、台語發音皆順口響亮,且代表中國汽車工業飛躍進步,並象徵X-101汽車為流線、壯麗、迅速之產品,經全體評審委員通過「飛羚」為最佳之命名。
之後,「飛羚」二字由裕隆汽車董事長吳舜文女士親自以書法題字,成為飛羚101車尾正中央最明顯的標誌。
頂著「第一部國人自製車款」的光環,飛羚101儼然成為了媒體寵兒,在媒體密集地報導之下,飛羚101幾乎成了1986年的台灣土地上最受注目的事件與商品,而隨著成功的造勢活動與創新的產品特質,飛羚甫一上市旋即獲得了5000張以上的訂單,堪稱台灣汽車史上,上市銷售極為成功的車款之一。
飛羚101的成功,除了縝密的行銷計畫與第一部自製車款的光環以外,其實創新的產品設計是功不可沒的!
在一片講求方正保守的國產車中,訴求動感流線的飛羚101顯得格外耀眼,無論是充滿跑格的車頭設計,抑或獨步世界車壇的蜂巢式尾燈與五星式鋁合金輪圈,都在在證明了飛羚101獨特的原創性。
此外,在造形上,飛羚101採用了當年車壇最流行的2又1/2廂式設計,也是相當符合時代潮流的;而且從外觀看,飛羚101雖然是傳統的三廂車,但實際上,它的行李廂蓋卻是如同掀背車一般,可以連同後擋風玻璃一同掀起的,所以既滿足了國人喜好三廂車的觀念,又同時擁有掀背車的便利性,放眼世界車壇又是一個先進的創舉。
除了造型以外,飛羚101對於空氣力學也非常注重,根據當年實際至英國 MIRA 實驗室測試的結果,飛羚101的風阻係數只有0.33,而在1987年7月上市的 Fastback 掀背款更低達0.29,不僅在國產車中無人能出其右,甚至直逼當年量產車的世界紀錄。
在數字以外,於外觀的細節上也可見到裕隆工程師的用心,例如與前保險桿一體成型的前下氣霸、於基座開孔的後視鏡,與平貼式的車門把手…等等,在經過30年後回頭看,才知道當年國人的設計理念有多創新。
車艙內部更是飛羚最引人入勝之處,延續外型的運動風格,飛羚的內裝設計亦是十足駕馭導向的。
打開車門,印入眼簾的是兩張視覺效果十足的桶型座椅,十分強調大腿與腰部支撐性的設計,是當年極少見的運動化設計,而多元化的調整功能也是當時僅有的,充分展現此車運動化的定位。
配備上,飛羚101堪稱當時最豪華的車種,即使在今天與市面上販售的大多數車種相比,都還不見得遜色。
以配備最豪華的 GTS 車型而言,其標準配備不但有當年非常少見的四門電動窗、中控鎖、鋁合金輪圈,甚至連多數國產車都沒有的定速裝置、旅程電腦、後座獨立出風口、HUD…等都被列為標配,歌樂甚至為飛羚101獨立開發了一套專屬的多聲道音響主機,搭配當時少見的六喇叭,連音響上都有可書之處。
既然定位為運動化的轎跑車,飛羚101在性能方面也有特別的設定,特別是在操控性方面,雖然懸吊基礎設計源自 Nissan Stanza(即裕隆快得利),但是在裕隆工程中心的重新設計之下,由偏軟調的舒適取向轉為偏向歐式風格的操控取向,研發期間,裕隆更將原型車送往盧森堡的固特異輪胎試車場與日本石橋輪胎試車廠進行測試校調,在盧森堡期間,Corvette 輪胎的測試小組也給予裕隆工程中心甚多操控性校調的意見,讓飛羚101的操控性更上層樓。
在動力上,飛羚101使用源自於吉利青鳥的CA-18引擎,不過為了因應國內的稅制問題,刻意將排氣量由1,809cc修改為1,796cc,並重新命名為CA-18N,最大馬力輸出為97ps/5200rpm,最大扭力則為14.9kgm/3200rpm,變速箱配置為五速手排及三速自排,原廠公佈的極速為190km/h,0~100km/h加速費時11.8秒,其性能表現乃在水準之上。
不過,設計上有許多創新的飛羚101畢竟是台灣車壇的初生之犢,許多構想固然很好,但是缺乏經驗的累積卻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同業間的惡意攻擊,以及裕隆和總經銷國產汽車之間的關係逐漸降溫,造成了飛羚101後期銷售陷入冰點的窘境。
其實,國產汽車和日本日產的關係甚為深厚,再加上長期壟斷裕隆汽車的行銷與服務資源,因此裕隆、國產及日產三方的關係至為微妙;日產對於裕隆汽車亟欲技術自主極為感冒,因此在銷售上往往聯合國產汽車來箝制裕隆,而且國產汽車也仗著自己掌握了裕隆汽車販售與服務通路的優勢,對於裕隆的意見常常不予理會,造成雙方間的摩擦日漸深厚。
最後,飛羚101終究成了壓倒雙方合作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飛羚101產品壽命的最後一年,裕隆和國產終於在1988年因為飛羚101而結束了長達30年的產銷合作關係,而國產汽車為了快速出清庫存的千餘台飛羚101,被迫展開了當時台灣汽車史上最大規模的跳樓大清倉,飛羚101的形象也因此被耗損殆盡。
飛羚101從1986年至1988年的銷售期間,共計銷售16,653部,在1989年則推出局部改良的小改款車型飛羚102,飛羚102在1989至1995年的銷售期間內,共計售出6,925台,整個飛羚車系總共販售23,578台,雖然在國際車壇中並不算多,不過在國產車中也算是銷售數量不少的車款了。
飛羚101在上市一年後,於1987年參加第27屆日本東京車展,這不但是我國汽車廠第一次參加國際車展,也是截至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次參加國際車展的紀錄。
當時裕隆飛羚101參展的位置在外國乘用館的入口處,旁邊是 Porsche,後面是 Alfa Romeo,佔盡地利之便,更與眾多國際重量級品牌並列,當然也引起眾多國際媒體的注目。
在車展中簡短的發表會後,主持發表會的朱信博士被外國媒體重重包圍,許多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這部來自台灣的嶄新車種。
會場展示兩部飛羚,一部是紅色的三廂GTS,另有一部則是當時甫上市的兩廂GTF,許多外國媒體對於飛羚出色的外型與先進的配備及設計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裕隆的第一部自主車款便能有此成績更是感到相當訝異,足見飛羚設計的前瞻之處。
飛羚101打從設計之初,即是以外銷為主要目的,因此在安全性上特別講究,在研發末期,裕隆更將實車送至英國 MIRA 進行一系列的安全性測試,測試結果證明飛羚已經符合歐洲ECE的安全規範。
而為了符合美國法規的規範,飛羚全車系使用國產車中少見的美規大尺寸保險桿,在後保險桿側面也有側定位燈的預留孔位,而根據英國 MIRA 的測試結果,飛羚不僅符合歐洲 ECE 法規,安全性也符合美國的 FMVSS 法規,如果當年飛羚要外銷美國,只需依照美國法規將燈具和擋風玻璃改為膠合玻璃,並通過5萬公里的廢氣測試即可。
不過,受限於種種主客觀的因素,飛羚101終究沒能完成外銷國外的使命,直到1991年,由飛羚101改款而來的飛羚102,才順利外銷荷蘭。
外銷荷蘭的歐規車型和國產車有許多細微的地方有所差異,其差異大致如下:
1. 定速及超速警告開關組是用101的英文字版本
2. 天線採用後來精兵601採用的車頂中置式天線(乃基於對外零件報價的成本問題,因為這種天線極少故障又便宜),故其右前葉子板並無天線孔及電動天線。
3. 儀表板為101 SD的零件,中央設置綠色 LED 時鐘,但沒有102內銷版本的電壓表和機油壓力表。
4. 後視鏡與精兵601相同,為可摺式設計。
5. 因應歐洲法規要求,於後保險桿追加後霧燈。
6. 車尾中央的飾燈組由中文的飛羚字樣改成英文的 FEELING,而行李廂蓋上的型號標示為 YUE LOONG 1.8 LSX 以及 1.8 S。
7. 音響為101 SD配置的型號,較內銷版本陽春。
很可惜地,這批飛羚102到了荷蘭以後,當地經銷商卻以部分品質問題拒絕驗收,結果只好整批賣斷給一家俄羅斯的貿易商,因此這些飛羚102最終落腳在俄羅斯。據裕隆老員工表示,因為裕隆在俄羅斯並無經銷商,所以俄羅斯人只好自行改修部分零件(如小燈),甚至還有人寫信回裕隆,稱讚這批車很耐用,想要向裕隆購買零件。
除了外銷荷蘭之後轉運俄羅斯之外,在外銷荷蘭之前,為了測試歐規版本的耐久性,裕隆汽車曾經運了幾部飛羚102至中國大陸測試,測試完畢後並參加了當地的長春車展,在車展中大受好評後,便將這些車直接在大陸轉賣,因此在中國大陸也有機會見到飛羚102的蹤跡。
最後,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先生在一次出訪中美洲的行程中,也帶了一部飛羚102作為「伴手禮」,致贈給當時的哥斯大黎加總統喀德榮,雖然只有一部,也算是讓飛羚登陸了中南美洲。
影片與文字資料提供:裕隆汽車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萬的網紅buycar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新大改款Ford Kuga ST-Line在外型設計,水箱護罩採用蜂巢式水箱設計。頭燈部分採用LED單體投射式頭燈,並配備AHB自動遠光燈及AFS頭燈主動式轉向照明系統。後視鏡結合方向燈及車側盲點。車側部分將原有防刮材質更換為同色烤漆設計,輪胎尺寸255/55 R19。車尾部分採用雙邊單出型排氣管...
大扭力電動板手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Mercedes-AMG C63 S Coupe Edition 1 煙中橫走
4K UHD: https://youtu.be/Klrw5DqzglU
按下鑰匙上的解鎖按鈕,車格內的C63 S睜眼甦醒,
轟隆巨響發動後,就算緩速慢行,躁動的低吼依然清晰,
在看似高貴的外表下,我們深知,不打折扣的殘暴猛獸,才是它的真身!
若想要駕馭這原始的蠻力,可要當心!
因為,唯一能夠束縛住它的,只有謹慎的右腳!
狂傲霸氣
在近年的熱銷之下,大家對於M.Benz的C、E雙門車款已不陌生,不過,見到這輛C63 S Coupe後,相信所有車迷們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好好端詳!
與C180、C250 Coupe相較,本車車尾除了可看到內藏雙管的四出尾飾管,中央還有著造型更為誇張的下擾流,此外,C63車型還增加了67mm車寬,帶來滿滿的渾厚肌肉感!
而再為此車助長性能氣焰的,便是選配的Edition 1套件,搭配肅殺的消光灰車色後,黃色縱貫彩貼讓這輛C63 S在車陣中極為顯眼,除此之外,Edition 1車型還將前輪改配碳纖維陶瓷煞車系統,並將原先已達285/30 R19的後輪換為20吋霧黑版本,再加上圈緣的黃色飾環,這輛C63 S Coupe終於有了壓倒入門車款的霸氣!
動感機能
坐上車後,一眼即可發現Edition 1車內設計也與外觀相互呼應,除了車內的nappa真皮AMG跑車椅、厚實的麂皮平底方向盤也採黃線縫製而成,且在方向盤上方中央,還有著黃色的轉向角度標示,此外,就連儀錶、精美的IWC石英鐘、門檻AMG字樣,甚至是車內的LED照明燈也全數採用鮮黃色調!
更令人讚賞之處在於,雖然C63 S是輛不折不扣的性能機種,但只要透過後座椅背傾倒功能,想在這輛車上擺放多組球具也不成問題,且在放入行李後,只要輕壓尾門內的按鈕,後廂蓋還能自動闔上,擁有遠勝於純種跑車的日常使用機能! 此外,它不僅擁有大面積的天窗,後座就算乘坐成年男性也不顯侷促,若再搭配本車選配的590瓦、13揚聲器的Burmester環繞音響,不論想來場奢華旅程或是熱血奔馳,C63 S都能一次滿足!
唯一得要花些時間習慣的,便是位於方向盤後方的排檔桿,在尚未習慣前,總令人在尋找雨刷撥桿時多看兩眼;但要說到這輛車最能帶出快感與樂趣的操作介面,那就是位於中央鞍座上,得以引出它狂暴面容的懸吊與ESP控制鍵,以及Dynamic撥鈕!
蠻力巨獸
這輛跑車,一看就很不同,倒不是說肅殺之氣有多強,而是Editon 1消光灰加上賽車彩條的塗裝,有著很強烈的辨識度。
為了賦予它狂妄的性能,其搭載型號M177 4.0升V8 Twinturbo引擎,沒有封印,直接展現與AMG GT S相同的510hp最大馬力,扭力更達到71.4kgm,原廠0~100km/h加速成績為3.9秒!
為了感受這輛Coupe的癲狂,我們還是進行0~100km/h加速實測,坦白說,就輸出的暴力感,我相信這輛車有突破4秒的實力,但卻很難能夠測得出來…
因為動力太狂,無法讓性能發揮於加速上,只要進入Race狀態,並將循跡關閉,即使不用踩煞車拉轉速,油門一拜後輪就會燒胎!若拉轉起步,儘管已配上20吋跑胎,依然原地燒胎,狂暴到不能自我!實測最佳成績為4.4秒。
不羈性格
C63 S Coupe Edition 1不止看起來狂、加速暴力,就連操控性能都很競技!
其配置的Ride Control系統,在Comfort模式下,其實已經能感受到強硬的支撐性,遇上坑洞時的衝擊也很直接,只是不到彈跳的狀態,但只要在Sport+下,那種硬派的感覺有點像是競技型車款,高速通過顛簸路面,諧震的衝擊也較明顯。
當然,以這款Coupe跑車的性能,如此硬派的底盤設定,剛好能夠對應癲狂的性能,即使反胎回正,硬朗的懸吊發揮強力的支撐性,讓車體不至於在回正的瞬間出現晃動,但太過暴力的性能,在濕滑的山道上駕馭,感覺有種與車搏鬥的感覺。
然而,這樣並不是表示C63 S Coupe Edition 1不是一輛有樂趣的車,相反地,每次催油、收油、煞車,都會讓駕駛者有種亢奮的感覺,即使在ESP未關閉的狀態下,出彎捕油,車尾都會出現輕微地甩擺,甚至還讓幫我拍攝的攝影同仁無預警的發出了叫聲!
與宿敵M4相較,C63 S Coupe Edition 1底盤與動力的協調性的確沒那麼契合,但這無所謂好與不好,只有駕駛者適合與不適合的問題。倘若你可以在動態穩定系統關閉的狀態下,駕馭好這樣跑房車,那麼恭喜你!表示你已具備賽車手的駕駛技巧了。
TCar短評
C63 S Coupe Edition是一款帥氣又充滿暴力性能的跑車!
駕馭它,給人一種想要馴服的樂趣,但過於癲狂的性能,又讓我戒慎恐懼,深怕失控而被反噬!如果你駕駛技巧夠好,你會愛上這樣的過程。這是一輛迷人的跑車,沒有太多缺點,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如果硬要說出我心裡的想法,大概是滿街選配AMG大包的C250 Coupe,沖淡了這輛車的稀有度。
Mercedes-AMG C63 S Coupe Edition 1
引擎型式 3982c.c. V8 DOHC 32V + Biturbo
最大馬力510hp/5500~6250rpm
最大扭力71.4kgm/1750~4500rpm
長寬高 4750x1877x1402mm
軸距 2840mm
車重 1800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四連桿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255/35 ZR19後285/30 ZR20
國內售價 C63 S Coupe:548萬元,試駕車款:592.5萬
主要配備:
智慧型LED頭燈
Garmin® MAP PILOT 中文衛星導航系統
停車輔助套件含 360 度環景攝影
AMG 專屬抬頭顯示器 (含賽道計時及升檔顯示)
AMG 專屬 IWC 指針式石英鐘
THERMATIC 標準型雙區恆溫空調
主動防撞輔助
主動停車輔助系統附前後雷達
PRE-SAFE® 主動安全防護
駕駛注意力輔助系統
三階段式ESP電子操控系統
前座雙氣囊
前座側氣囊 (含骨盆氣囊)
側窗氣囊
駕駛座膝部氣囊
Edition 1套件(黃色貼飾版):
AMG 夜色套件及 AMG 黑色空力套件
19 吋/20 吋 AMG 專屬交叉輪輻式霧黑色鍛造輪圈(附黃色圈緣)
或 19 吋/20 吋 AMG 專屬五輻雙肋式霧黑色鍛造輪圈(附黃色圈緣AMG 高性能陶瓷複合煞車系統含黃色煞車卡鉗)
限訂車色 designo 消光灰
AMG 專屬高性能座椅(黑色nappa真皮,附黃色鑽石型對比縫線)
車門扶手、中扶手、及車門中央飾板(蒙黑色nappa真皮附黃色鑽石型對比縫線)
專屬 AMG 消光碳纖維/鋁質飾板
AMG 專屬三輻式多功能平底方向盤,黑色DINAMICA包覆(附黑色 12 點鐘方向標記及黃色對比縫線)
黑色ARTICO包覆儀表板上緣
儀錶板黃色刻度線
黑色 AMG 門檻踏板附黃色LED 照明
黑色腳踏墊附黃色對比縫線
雙前座電動椅附記憶套件
雙前座電熱椅
黑色安全帶
Mercedes-Benz Taiwan 台灣賓士 TCar 葉明德
#Mercedes #AMG #C63S #Coupe #Edition1 #TCar #跑車試駕 #葉明德
大扭力電動板手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Ferrari GTC4Lusso 狂傲旅者
4K UHD: https://youtu.be/u6Wa7RiYlj4
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愛的汽車品牌。
然而,誰能抗拒法拉利的魅力?
不論男女,誰都曾有過內含法拉利的幻想!
那傳奇般的三字,除了背後深醞著雄厚的名望與輝煌戰史,
更等同於,那總能撩起人心深處之好奇、慾望與狂喜的不羁義式浪漫,與絕美激情!
浪漫異想
提起法拉利,相信所有人腦中浮現的大多是MR或傳統GT跑車,畢竟,絕美的低矮浪漫線條、搶眼的豔紅,不就是法拉利的正字標記嗎?
那麼,今天與我們相遇的嬌客,可就要大大顛覆許多人對法拉利的印象了!
不過,話雖如此,對法拉利熟悉的車迷,相信對GTC4Lusso一點也不陌生!
早在2011年,Ferrari FF便已問世,它除了有著法拉利罕見的2+2座設定,Shooting brake設計與4輪驅動底盤,更是引起車壇熱議!
進化至GTC4Lusso,除了車名引入了多款前輩的名號,再將其綜合,讓人彷彿穿越了法拉利悠久的多年歷史,車輛整體造型上,儘管並無巨幅變革,但不論是前後保桿、開孔引擎蓋,以及大型前葉子板散熱鰭孔,GTC4修飾得就比FF時期要來得更美,經典的四圓尾燈,還有點像365 Dytona,將古樸的元素注於時尚之中!
若再想到法拉利對於此車的精心雕琢,好比那為了將V12巨獸儘可能地移至車內的超長車頭、為了增加車輛空力效應6%而安裝的尾翼、車尾氣流擴散器,你會訝異,法拉利的設計功力,原來就是如此的完美交織了機能、實用與美感!
舒適激情
在豔麗的外貌之下,若非競技取向車款,法拉利的內裝也一向有如藝術品般! 此外,GTC4Lusso不只能多載著兩人還跑得飛快,寬敞的獨立雙後座,就算身高175公分的成人入內,空間仍極為舒適,且在高檔的皮革與芳香環繞之下,頭頂還有著超大的全景式天窗,令人放鬆的享受朵朵白雲向後飛逝之景致!
此外,若有幸乘坐於GTC4的副手座,除了能一面欣賞前方路途美景,或由中控10.25吋螢幕操作多媒體娛樂之外,可別忘了將正前方的8.8吋乘客顯示幕開啟! 在該具螢幕上,不論是想了解現階段行車模式設定,或是與駕駛同步看著車速、檔位,以及引擎轉速,有了它,就算不敢親身一嚐駕駛法拉利快感的乘客,也能時時獲得各式車輛資訊,擁有近似駕駛的快感體驗!
不過,話雖如此,對一如我們的車輛狂熱者而言,駕駛法拉利車款的美妙經驗,我們可不會輕言放棄!
毫不需令人擔心地,我們將整箱攝影器材放入GTC4的後行李廂,按下電動按鍵,彷彿早看出我們迫不及待想出發的心情,這輛車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快速得闔上尾門!
坐上駕駛座,輕壓Manettino方向盤上的引擎啟動鈕,前方12喉巨獸轟然甦醒! 撥動方向盤後的換檔片,GTC4Lusso隨即入檔! 準備,拔腿狂奔而出!
激情依舊
V12引擎向來有種權力的象徵,Ferrari更是從1947年開始,就率先打造搭載芷V12引擎的跑車125S,比起V8車款不僅歷史更久,在一片渦輪化的浪潮下,V12 NA引擎透過綿密的聲浪,總展現出更高的激情指數!
在性能表現上,GTC4的最大馬力雖然較FF提升了30hp,0~100km/h加速也挺進至3.4秒,實際駕馭的感受其實差異不大,然而在動力傳動科技上,過去FF的四驅系統,是我認為科技性極高,且能夠兼具操控平衡的設計。
原廠為了讓後輪保有絕對的下壓力,以提升極限操控,因此將變速箱置於後軸之上,但為了達到四輪驅動的功能性,同時又不破壞車體配重的微妙平衡,於是在引擎前方設計一個小變速箱,用來控制前輪的驅動力,這個變速箱只有兩個檔位,第一組齒輪與後軸變速箱的一、二檔對應,第二組齒輪對應三、四檔,時速突破200km/h後,本車則純粹維持後驅,避免動力分散,如果選配懸吊揚升系統,時速40km/h內,還兼具適時四驅的功能!
GTC4Lusso的懸吊結構與FF時期不變,但除了保留4RM Evo這些優異的設計,還多了SSC4主動側滑控制與主動後輪轉向,與這項系統相似的配備被Porsche 991 GT3開始炒熱後,幾乎成了性能車的新顯學,除了保時捷跑車、跑房車擁有以外,新推出的Lamborghini Aventador S也增加了這項科技,甚至,就連BMW G30新大五房車也可以選配!
GTC4Lusso的產品定位雖然是GT跑車,然而原廠卻賦予它更強悍的戰鬥力,讓這輛四座GT彎道的纏鬥實力大幅提升,原廠後軸53%的車體配重已經擁有很高的彎道極限,如今轉向的戰鬥力更強大,即使通過小夾角彎道也能有俐落的過彎反應,精準的入彎再加上擁有豐沛的12缸動力,能夠更快的出彎,甚至讓人本能地在前輪出彎尚未回正的狀態下補油加速,即使在Sport模式下,GTC4Lusso彷彿能夠窺視駕駛者的心態,後軸會進行輕微地滑移接著修正,且E-Diff與ESC動態穩定系統介入調節相當線性,在不消抵駕馭樂趣的情況下,提供安全的極限動態!
TCar短評
過去試駕FF已經讓我覺得那是一輛很棒的GT跑車,能夠具備實用、激情與樂趣,如今GTC4Lusso的表現更棒!
儘管原廠又推出FR設定的GTC4Lusso T,然而V12 NA引擎對我而言有著無可取代的魅力,如果硬要挑剔這輛車有什麼缺點,我想大概就是Shooting brake的造型與多數人心裡的法拉利不同!
Ferrari GTC4Lusso
引擎型式 6262c.c. V12 DOHC 48V
最大馬力 690hp/8000rpm
最大扭力71.0kgm/5750rpm
長寬高 4922x1980x1383mm
軸距 2990mm
車重 1790kg
驅動模式 4WD
煞車結構 四輪碳纖維陶瓷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245/35 ZR20 後295/35 ZR20
國內售價 1790萬元起
主要配備:
輕量化20吋輪圈
碳纖維陶瓷煞車系統
10.25吋觸控多媒體資訊螢幕
8.8吋副駕駛觸控車輛資訊顯示幕
4RM-S四輪驅動四輪轉向系統
4代側滑控制系統(SSC4)
E-Diff電子差速器
SCM-E懸吊阻尼控制系統
Modena Motori Taiwan TCar 葉明德
#ferrari #gtc4lusso #超跑試駕 #tcar #葉明德
大扭力電動板手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評價
全新大改款Ford Kuga ST-Line在外型設計,水箱護罩採用蜂巢式水箱設計。頭燈部分採用LED單體投射式頭燈,並配備AHB自動遠光燈及AFS頭燈主動式轉向照明系統。後視鏡結合方向燈及車側盲點。車側部分將原有防刮材質更換為同色烤漆設計,輪胎尺寸255/55 R19。車尾部分採用雙邊單出型排氣管,配有電動尾門及腳踢式感應。
動力配置採用EcoBoost雙渦流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排氣量1999c.c.,最大馬力250ps,最大扭力38.7kgm。變速箱採用SelectShift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平均油耗12.1 km/L。
內裝部分儀表板採用12.3吋全數位儀表,方向盤配有換檔撥片,前方抬頭顯示器。座椅材質為類麂皮運動座椅,並附有駕駛座10向電動調整。中控台配備8吋SYNC 3娛樂通訊整合系統,音響採用B&O頂尖聲學環倉音響。
更多影片在Go車誌官網: http://www.buycartv.com/
---------------------------------
音樂來源:
Song: LAKEY INSPIRED - Blossom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c-HcOT3kV28
Song: Wonki - Season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7fgQxBUvuVE
Song: ROFEU - Midnight Lover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A8zChZlq-Ws
Song: x50 - Miss U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 https://youtu.be/4lMXI0qnyrg
Song: MusicbyAden - Alive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6EKNcrMMadw
大扭力電動板手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評價
New Ford Focus ST Wagon具備銳利修長的車身設計,相對於五門掀背版本之New Ford Focus ST車長再增加約280mm,來到4,667mm之譜,簡潔精練的優美線條貫穿車身,映射絕美光影變化,靜則優雅動人、動則帥氣過人,富含先進科技的AFS頭燈主動式轉向照明輔助系統,搭配專屬「旭日之刃型LED日行燈」,帶出更為醒目的辨識度與出色的照明效果。
New Ford Focus ST Wagon搭載豐富配備,讓日常乘用更為精彩,包含:標配8吋懸浮式全彩LCD觸控螢幕,搭載SYNC®3及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系統,駕駛者亦可透過儀表板中的4.2吋全彩LCD液晶智慧多功能儀表板查看車輛資訊。此外,標配全景式大型電動天窗系統、四門伸縮型防護邊條、丹麥皇室御用B&O重低音環艙音響、Qi無線充電座、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等配備,在濃厚性能氛圍中,提供兼具科技便利與舒適宜人的車艙環境。
New Ford Focus ST Wagon搭載雙渦流渦輪增壓2.3L EcoBoost®280引擎,導入多項頂尖科技,在6,000rpm時可輸出280ps最大馬力,並在低轉速區間3,000rpm時即可爆發最大42.3kg-m峰值扭力,其中更導入與Ford GT相同之偏時點火系統(Anti-lag system),使車輛在進彎減速降檔與鬆開油門的空窗期,可透過主動延長節氣門開啟時間,有效抑制渦輪遲滯發生,讓車輛持續擁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同時,與Ford Performance專屬性能調校7速手自排變速箱配置搭配,造就0-100km/h加速6.1秒的亮眼佳績,安全極速達250Km/h,狂放性能實力比肩豪華性能車。
更多影片在Go車誌官網: http://www.buycartv.com/
大扭力電動板手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評價
以傳承Ford Focus ST設定的跑格及操控調校,導入New Ford Focus 四門 ST-Line Lommel德式運動房車,在房車車格的基礎下,配備ST-Look專屬設計。在外觀部分採用ST-Line專屬霧黑型水箱護罩,搭配ST-Line專屬空力套件(含前後下擾流板/側裙/擾流尾翼)與單邊雙出尾管,以及車尾Lommel專屬銘版,足踏18吋ST-Line專屬雙色切削鋁圈,結合Michelin Pilot Sport 4高性能跑胎,不僅帶來動感吸睛的視覺饗宴,穩定抓地力更提供了進階駕馭的條件。
New Ford Focus 四門 ST-Line Lommel德式運動房車內裝以ST-Line專屬運動碳纖維紋路內裝飾板、闇黑頂篷、專屬平底真皮運動化方向盤及8向電動調整專屬運動跑車座椅等配置布局座艙,展現如同ST樣貌的動感氛圍。更多高科技含量的內裝配備還包含:標配8吋懸浮式全彩LCD觸控螢幕、結合SYNC®3娛樂通訊整合系統(內建中文聲控系統),並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 智慧手機連結,以及緊急通訊救援系統等便捷功能,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則為駕駛帶來目不離路的從容駕馭姿態。
New Ford Focus四門ST-Line Lommel德式運動房車搭載EcoBoost®182渦輪增壓汽油引擎,配置同級唯一SelectShift™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可輸出最大馬力182ps與24.5kgm扭力峰值,並承襲歐洲性能鋼砲New Ford Focus ST的熱血基因,搭載Lommel專屬賽道級懸吊系統、煞車系統(含紅色卡鉗、前後加大碟盤),以及車身降低10mm的調校設定,提供更為精進的轉向精準度、靈敏度、車身穩定度,賦予駕駛者與Ford Focus ST系出同源的駕馭感受。
更多影片在Go車誌官網: http://www.buycartv.com/
-------------------------------------
音樂來源:
Song: DayFox - In The Now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Video Link:https://youtu.be/SF2iotNMOZk
Song: Markvard - Vacation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https://youtu.be/ljryt9kQGH0
Song: Atch - Freedom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https://youtu.be/oe5EiOx4huM
Song: INOSSI - Revive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https://youtu.be/JcsU6Nhk-Uc
Song: LiQWYD - Sweet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Video Link:https://youtu.be/B8Tzvayzz1w
-------------------------------------
目錄:
00:00 車輛介紹
04:15 外觀差異
08:39 動力規格
10:34 內裝配備
14:34 試駕心得
21:03 特別感謝
大扭力電動板手 在 問工具-關於電動衝擊扳手選擇 的八卦
想買隻稱手的工具來使用,不過看到一大堆型號,搞不清楚哪些比較合用,想上來問問大大們,目前鎖定牧田或博世的12V系列的,扭力大約都落在110N-m 想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