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跑道】
📣乘客請留意,逢星期一至五💼,上午7-9時及下午6-8時,各大MTR轉乘站均有多場長短跑賽事🏁,參賽人數眾多,戰況激烈👀,歡迎各位欣賞👏。
#大家最鐘意睇邊場賽事 #有無人一日咁好體能連踩幾場 #紅磡荔景南昌油塘調景嶺係咩類型 #開跑前請勿超越黃線 #爭取時間做運動姐
🚄港鐵轉車站賽事一覽(整合版):https://goo.gl/I29eXh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集港故的主角任明敏(Dora)說出了很多「金句」: 「練球是一隊人齊人的事,一個也不能少,每個人除非入醫院,都要來練習。」 「她們可能下不了場,行動上跟不上進度,但精神上都要跟上進度。」 「做人的態度比任何事情更重要,一個冠軍可能是過眼雲煙,但做人態度會跟著她們一生。」 Dora就是協恩中...
大家最鐘意睇邊場賽事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今集港故的主角任明敏(Dora)說出了很多「金句」:
「練球是一隊人齊人的事,一個也不能少,每個人除非入醫院,都要來練習。」
「她們可能下不了場,行動上跟不上進度,但精神上都要跟上進度。」
「做人的態度比任何事情更重要,一個冠軍可能是過眼雲煙,但做人態度會跟著她們一生。」
Dora就是協恩中學籃球隊的教練,她形容每次訓練一班十幾歲的隊員們都是「行入嚟,瞓住出去。」協恩中學籃球隊素有學界女籃「神之隊」的美譽,上星期剛奪得Nike學界籃球精英賽的女子組冠軍,連續第六年稱霸學界比賽。
然而所謂的「神」並非渾然天成,而是全賴日常刻苦的訓練。
Dora中學時期在協恩就讀,當時已是校內的運動健將。初中時,她是乒乓球校隊成員,亦有參加田徑隊,但後來發現最愛的是在籃球隊中與師姐們合作帶來的化學作用。從師姐身上,她學習到每次比賽都要全力以赴,以及為母校爭勝的使命感,令她大學畢業後回到母校,希望將這份「協恩精神」傳承給師妹。
今年已是Dora回到協恩執教的第十八年,帶領籃球校隊是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她笑言平日九成時間都與籃球隊隊員相處。
訓練過程,Dora極重視籃球隊隊員的紀律性:「佢哋練波時一散,我就要佢哋罰跑;聽我講嘢嘅時候,佢哋一過嚟,我畀3至5個指示佢哋,佢哋一落場就要做齊嗰3至5個,佢哋淨係做一個都要處罰,因為代表佢哋聽指令時冇集中去聽。」
此外,她也著重球員的團隊精神。
球員在上學日的午膳和放學時間,都要訓練球技和體能,星期六也要回校練習,連長期都不例外:「我唔畀佢哋放假,我話『聖誕節唔可以走、新年假唔可以走、復活節假唔可以走』。」在這些假期裡,球員每天需要在校訓練球技和體能最少七小時,晚上則在學校過夜。
而平日訓練中,即使球員受傷,她都要求她們坐在旁邊觀看,了解球隊的狀況:「練波係成team人嘅事,一個都不能少。佢哋可能落唔到場,行動上跟唔上進度,但精神上都要跟上進度。」
但即使贏波,Dora亦都會大鬧球員。好像去年年尾的學界籃球精英賽八強賽事中,「神之隊」在比賽中段險被對手追平,最後仍反敗為勝,卻被Dora責罵太在意個人表現:「每個球員都會好在意自己喺場上打幾分鐘,或者喺場上拎到幾多分數,但對於我嚟講,球隊勝出先至係應該放喺第一位。一隊波總會有人打多啲,有人打少啲。」
除了籃球技術要精,Dora亦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因她深明讀好書是進入社會的入場劵。任教數學科的她,有時會在校逗留到深夜,幫成績較弱的學生補習。她要求學生在學業上要跟打籃球一樣,每次皆有進步:「我成日同佢哋講,讀書要擺第一,籃球擺第二。每個人讀書能力都唔同,有啲人讀成日都未必考到第一名,但進步係重要嘅,要畀老師睇到佢哋想進步嘅心。」
不過,Dora做這一切,最渴望的始終是想讓學生學懂待人處事的態度:「做人嘅態度比任何嘢更加重要,一個冠軍可能係過眼雲煙,但做人態度會跟佢哋一世。」她希望學生在籃球訓練中,培養與人合作和凡事盡力拼搏的精神。
近年學界籃球的競爭愈趨激烈,Dora坦言擔心協恩球隊成績下滑,但她認為這正正能教曉學生重要的人生一課:「我覺得有時球隊需要一啲衝擊,輸咗都係衝擊,令佢哋再進步,學識點樣面對逆境,訓練到佢哋面對困難時要經歷,經歷之後再跨過,會對佢哋人生有好大幫助。」
《港。故》帶大家窺探「神之隊」背後的辛酸,並了解她們這位「愛之深、責之切」的教練。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KON-okRbaI/hqdefault.jpg)
大家最鐘意睇邊場賽事 在 何Wayne足球評論 Youtube 的評價
多謝大家支持何Wayne足球評論,若你希望何Wayne的生活更有尊嚴和更加投入足球的評論,可以在
PayPal:https://www.paypal.me/howaynehk
加入專屬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RR2Wb4Jl4V_xMLGKJZ3Jg/join
AlipayHK:howayne@icloud.com
轉數快:howayne@icloud.com
隨意表達心意,向小弟提供資助,小弟會繼續努力,並無言感激
大家可以在電腦到我的YouTube主頁
在訂閱旁邊按一下「加入」
或者到以下網址加入專屬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RR2Wb4Jl4V_xMLGKJZ3Jg/join
每月只需$25,可享有專屬會員待遇
可在社群收到專屬直播link
1. 欣賞每月推出的獨家賽前即時分析直播
每月揀選精選賽事做賽前即時分析直播
精選賽事前30分鐘進行直播,和大家討論剛剛收到的陣容+戰術預測
2. 直播節目可和頻道專屬會員即時互動
3. 可使用下列自訂表情符號
4. 可在留言和聊天室中顯示專屬的頻道會員徽章
??♂️訂閱何Wayne足球評論:https://www.youtube.com/waynehk07
??♂️Like 何Wayn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owaynegamer
#利物浦樹大招風
#英超市場優勢奪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C8rs6D8GgU/hqdefault.jpg)
大家最鐘意睇邊場賽事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重複的行為塑造出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這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其中一句名言。
習慣整理好球衣,習慣預備好飲用水,習慣在觀眾席上看着球員的神采飛揚,這就是李永波(波記),一位在球圈工作了廿七年,為傑志服務了十五年的老臣子。
同一種習慣,球員習慣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習慣從「波記」手上接過屬於自己的號碼波衫,這種習慣有種很強的力量,令球員和「波記」在不知不覺間,習慣了這份「打風都打唔甩」的情誼。
訓練中心癱瘓 「波記」隨球隊打游擊
位於石門的賽馬會傑志中心在颱風「山竹」吹襲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人造草場受到城門河河水淹浸,令草地嚴重移位;球場上亦佈滿被強風吹來的大廈窗框和玻璃碎;而中心辦公室和大量設施,都被河水浸壞,無法使用。「波記」對當時的情況仍歷歷在目:「啲水浸到嚟呢到,咩都浸曬啦,特別係寫字樓嗰邊。」
能夠有「私家場」作訓練,對其他港超球隊來說是遙不可及。可惜天災無情,未來一段時間傑志亦要面對「遊牧民族」般的練波安排。「波記」的工作量亦因此而增加:「依家都要早一個鐘返嚟,揸車去深水埗攞完啲衫,跟住去將軍澳練波,練完再攞啲衫去深水埗洗,平時喺呢到(石門傑志中心)洗就得。」
面對突然增加的工作,「波記」只是淡淡地說:「多咗呢一重手續姐,都冇乜問題。」然後便繼續埋首摺球衣。一場颱風,打亂的似乎只是球隊的訓練日程,但卻動搖不了「波記」的工作日常。轉眼間,「波記」已經為球隊準備好第二天比賽所需的物資。
球隊捧盃背後的老球迷
隔天,來到本年度「香港賽馬會社區盃」傑志對和富大埔的球賽現場,「波記」早已將前一天準備好的物資分配給球員,在一旁靜靜地看着球員熱身。球賽開始,「波記」緩緩地走上觀眾席,當起球迷來:「我唔坐後備席嘅,我都係坐係球迷嗰到睇波。」
這位老球迷深受球員和管理層的愛戴。在「波記」70歲生日當天,球員和球會度身訂造了一件70號球衣送給他。訪問當天,「波記」開心地指着這件球衣,說起生日當天的故事。不僅如此,「波記」也有自己的小球迷。工作途中,不時有小球迷來找「波記」拿簽名,「波記」接過筆,笑到合不攏嘴:「嗰啲小朋友都好鍾意我,話成日見到我,我就幫佢地簽名。」
最後,傑志以1:0贏波捧盃。比賽過後,當球員和教練可以去下半場慶祝的時候,「波記」還要收拾好球隊的物資和球員的裝備,將它們送回石門的傑志中心。「波記」邊工作,邊回想剛剛的賽事:「八十幾分鐘嗰球,我都諗住入硬架啦。鞠盈智一傳入去,跟住盧卡斯一射,佢左腳好勁架,一「熨」就入啦。都冇乜驚喜,我哋傑志最後嗰十幾分鐘好犀利。」雖說沒有太大的驚喜,但「波記」在談笑間,難掩對球隊勝利的喜悅。或許就是這種輕描淡寫、淡然自若,正正反映「波記」這廿七年來默默耕耘的工作態度。
入行廿七載 風雨不改
「波記」1991年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快譯通球會工作,其後服務花花兩年,再於2003年加入當時重返甲組的傑志至今,一做就是廿七年。即使在工作中受傷,即使年紀愈來愈大,「波記」還是堅持為球員披甲、助球員上陣,樂此不疲。「我就係一路做、一路做,唔會去諗辛唔辛苦呢件事。你肯做就冇辛苦呢件事,冇辛苦呢兩個字。」「波記」指着自己在工作中受傷的左手腕道,「差唔多成個月(先痊癒),都冇乜嘢,手姐,繼續可以做嘢。」
完全不覺得辛苦、不覺得累,即使知道自己有一天會退下火線,「波記」仍然堅持「做得一日得一日」,並笑道:「仲做得幾耐?我都72歲啦。但係冇諗過退休,仲可以做就做,老闆請我就做。唔做得嘅,我咪得閒走去睇吓波。」
或者,這是老球迷對足球的熱愛,或者,其實是老臣子和球會之間的情誼,又或者,這根本就是一種習慣。在颱風「山竹」襲港後,在傑志中心被破壞後,「波記」的說話與神態似乎更加動人,今集《港。故》用8分鐘,帶大家認識這位傑志總管。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3lkgP1PA2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