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歌姬許慧欣】 #七月七日晴
每年到了這天,你是否也會想起這首歌呢?
出生於美國德州的許慧欣,2002年透過環球唱片公司發行了第一張專輯《快樂為主》,並以此張專輯擊敗張智成、阿杜、范逸臣等勁敵,拿下了第14屆金曲獎最佳新人。
皮膚白皙、擁有姣好外型又能歌善舞的他,甫一出道便收獲大批粉絲的喜愛,被視為競爭「少男殺手」的有力人選,此後他也積極往多方面發展,除嘗試橫跨影視外,並與張學友合作音樂劇《雪狼湖》,而包括〈愛情抗體〉、〈孤單芭蕾〉、〈七月七日晴〉、〈戀愛頻率〉等作品也成為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歌曲。
#你也曾是他的粉絲嗎
#小編今天一起床就想到這首歌
#報時光UDNtime
來源:聯合報
日期:2002/1/20
攝影:何福慶
圖說:藝人許慧欣(中)在台北西門町舉辦首場簽唱會。
歷史新聞
【2001-12-21/民生報/C8版/娛樂加油站】
許慧欣是環球秘密舞器
蔡依林的‘接班人’ 明年要出輯
【記者姜玉景╱報導】走了一個蔡依林後,環球唱片再捧一個新的「少男殺手」許慧欣,當蔡依林的接班人。
在輔仁大學念英文系的蔡依林,能唱、能跳、大眼睛很會放電、英文說的呱呱叫,從小在美國德州長大的許慧欣,和蔡依林的條件比一比,分數都難分高下,能唱之外、舞蹈跳的更棒,英文是她的第一語言,好的沒話說,和蔡依林比較,有雙勾魂鳳眼的她,睫毛一眨,就會「電」死不少少男,她與蔡依林最大不同的是,蔡依林是道地台灣女孩,德州長大、還在美國休士頓大學念心理系的許慧欣,雖然在美國長大,因為父母重視中文教育,讓許慧欣在舉手投足間多一份古典美。
許慧欣不只是蔡依林接棒人,也是環球唱片的2002年的秘密「舞」器。當初,經紀人把許慧欣介紹給環球唱片的國語總監范智超時,她歌聲很獨特,可是乍看這個白淨的女孩,有點文靜和內向,范智超還很擔心,她是否能適應唱片圈,結果,許慧欣應唱片公司要求,當場舞一曲,她一跳舞,曼妙的舞姿,舉手投足流露的自信和魅力,讓范智超看的瞠目結舌,當場決定簽約。
從小就學芭蕾等各種舞蹈的許慧欣,在美國念書時,就是學校啦啦隊的隊長。環球唱片簽下她之後,還送她到韓國秘密訓練,她的新歌的MTV,就是幫酷龍拍攝MTV的導演,親自幫她掌鏡,環球唱片在這位「新少男殺手」的身上,投下不少心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大學心理系分數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軍中性平意識,不該再留在上古時代!
先前,我看到了今年度的軍事學校招生簡章,竟然發現,招生員額中竟然還有性別區隔的錄取名額差距!
政戰學院,包括藝術學系、政治學系、心理學系等,女性招生員額比例僅 19 %
國防管理學院,包含法律系、財管系等,為 21 %
國防醫學院,包含醫學系、牙醫系、藥學系、護理系等,為 23 %
這樣錄取名額的性別差異是為了什麼?國軍過去都主張這是依據「任務特性」。針對培育一線軍官的三軍官校等,存在這些差異,我也願意擱置並給予尊重。
但,這些差別存在於國防大學和醫學院,就讓我完全不能理解了。
有什麼工作,是男政戰官能做女政戰官不能做?男醫官可以做但女醫官不可做?女護理師能做男護理師不能做?甚至,法律、財務管理、政治、心理系這些科系,到底存在什麼男女之間的差異,是無法克服的嗎?
更荒唐的是,在國防醫學院中的名額中,竟然有醫學系男性名額佔大多數,護理系卻由女性佔多數的現象。都已經2021年了,國防部怎麼還會有這種「男生比較適合當醫生,女生適合當護理師」的歧視觀念,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目前全國所有大專院校的招生管道中,已經不存在這種明顯的性別歧視。按性別區隔的錄取名額差距,不僅是赤裸裸的不平等待遇,更有可能讓分數較高的女性,反而比男性更難錄取,也大大違背了適性選才的入學方針。
昨日我在質詢台上提問後,沒想到國防部副部長竟愣住無法回應,接下來上台的政戰學院院長、醫學院院長,也都沒能給出個合理的解釋。
其實,早在 2006 年,就有委員質詢過這個問題,當時國防部表示將進行檢討,並逐步開放軍費生的女性比例。結果,我們隨便一翻,就發現 2016 年國防醫學院的醫學系比例,竟然是今年的兩倍。
不僅沒有檢討,居然還逐年遞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實在不能理解,以性別區隔來做員額設定的意義到底為何,副部長承諾會全盤檢討、提出說明,我希望不要又和先前一樣只是說說,深切的希望國防部能夠重新審視這個問題,並且盡快修正,別讓軍中的性平意識,還繼續停留在上古時代!
大學心理系分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白開水人生
我們本來在討論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有機會開發自己的天賦,她講到她自己。她自己很羨慕有特色的人、有專長的人,她的人生就是很平庸、平凡,像白開水一樣,隨處都看得到。
我說,可是白開水很重要,你們家如果沒有你這個白開水,也沒辦法成一個家。她似乎沒被這句話安慰到,於是,我跟她深談:像白開水,那是什麼感覺?
我把我們討論的片片段段,整理起來:她最主要就是感覺空虛,覺得人生好像就只是這樣,她自己覺得沒什麼價值感,在精神上也沒什麼寄託,提不起勁。我分析,也許一方面是因為全職主婦常出現的沒成就感,一方面可能是中年危機,人生過了一半,對於追求自我實現的失落,以及邁向死亡的焦慮,這些情緒一下子混合在一起,讓她不知所措。
不過,生理的狀況也需要排除,生理也可以部分地解釋那種疲倦感。我建議她有空安排健康檢查,就相關症狀詢問醫師。
我回到培養孩子興趣的話題,我舉某位心理學家的說法:我們要問的問題,不是一個孩子聰不聰明,而是在什麼領域聰明?
這位心理學家提出,他很不喜歡傳統的IQ測驗,更不喜歡用考試分數去評量孩子的成就,而是希望父母以身作則。要有熱情,要把自己的能力運用在每日的生活中,積極去面對問題,細心觀察、敢於發問,這是他對大人們的建議。
我很認同他的看法,我個人甚至認為,預防一個人感覺空虛,上述的講法,非常值得實踐。我跟她講到,不要把傳統社會對於家庭主婦的看法內化,自己也看輕了家庭主婦的角色與工作。
光是做菜就是大學問,現在有不少社團,裡面的人數也不少,一起研究探討,也很有樂趣。做菜只是統稱,還包括烘培、甜點,更能細緻地討論食材來源、營養成分、鍋具…,連我自己哪一天有空,我也想自己學做菜。
如果她自己對生活沒熱情,不願意嘗試新東西,這種態度自然會影響孩子。眼睛不要只看大事,也可以多觀察小事。我舉例,像有些小朋友很不喜歡喝水,影響健康,在白開水裡面加點檸檬,就變成檸檬水,或者加一點蜂蜜,就可能增加小朋友喝水的動機。
以我來說,我喜歡觀察人,喜歡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有人就說我的「自省智能」不錯。可是,我從小就有這個興趣,但這個興趣在高中以前,大概沒什麼機會表現在分數上,也不是特殊才藝,也不能比賽得獎。
連我讀心理系,家人都會憂心我找不找得到工作。可是我現在覺得人生很值得期待,我常在工作,但我覺得我不像在工作,這根本就是我的生活。
所以我期待,她找一件最有感覺的小事,試著去做。不要看不起小事,也許暫時看不出實用的價值,可是至少以自己的心理健康來說,這就很重要。
我跟她分享一句德蕾莎修女的話:「奇蹟不是我們做某個工作,而是我們很高興的做。」
我覺得我找到了屬於我自己的奇蹟,祝福她也找到屬於她的。
--------------------------------------------
新書上市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http://ppt.cc/fRaAk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大學心理系分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真實生活裡的具體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自己每天都有所進步,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我教學跟進行個案教練的過程當中,常常會陪伴很多同學,一起去體會一下,到底我們活成什麼樣的人生,是加法的人生?還是減法的人生?這什麼意思呢?
如果同樣的客觀狀態,你是常常把自己著眼在「你沒有做到」的部分,還是著眼在「你已經做到了」部分?
如果你常常把自己著眼在那些,還沒做到的部分,或者是不盡完美的部分;我常常說這就是「完美主義陷阱」,而且是一種「減法」的生命形態!
可是如果你會常常的回顧,你過去是怎麼走來的?而你做了多少努力跟進步,以達成今天的成就?
雖然你很清楚,它還不完美,但是你卻很肯定自己一路以來努力的痕跡,那麼這就是「加法的思維」。
這樣的思維差異,會導致我們的主觀世界有很大的不同,而主觀世界的認定,也會讓我們的客觀世界朝向不一樣的方向發展。
談到這裡,就讓我想到在美國的康乃爾大學心理系,他們的研究團隊,他們曾經分析了1992年在nbc電視台,轉播夏季奧運會的相關資料。
這個研究是根據當年奪牌的選手,在比賽結束的瞬間,做了什麼樣的表情,透過這樣子去分析在奪牌之後,他們的情緒。
研究團隊,請參加實驗的觀察者,去觀看奪牌者的表情,總共有23個銀牌得主,跟18位銅牌的得主,並且以滿分10分的標準,來判斷他們的情緒,是接近悲痛,還是比較接近歡喜?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用同樣的方法,去觀察頒獎典禮上,每一個選手的情緒,總共分析了20位的銀牌得主,還有15位銅牌得主的畫面。
結果研究顯示,在比賽結束的時候,決定獎牌顏色的瞬間,那些銅牌得主的幸福分數是7.1,跟悲痛的情緒比較起來,他們更接近歡喜的情緒。
可是相反的,那些銀牌得主他們的幸福分數卻只有4.8,這說明了他們其實不歡喜,他們其實蠻悲痛的。
但如果從客觀的成就來看,銀牌得主獲得的成就,其實是比銅牌得主大很多啊,但雙方的感受上卻是正好相反的。
在頒獎典禮上,他們的情緒也沒有改變,銅牌得主的幸福分數是5.7,而銀牌的只有4.3;所以透過這個研究,我們可以推測一下~
那些銀牌得主,他們的心情多數是一種「怎麼沒有拿到金牌?」是一種減法的思維,我就差一點點就可以拿到金牌了!
可是呢,那些銅牌得主,他們的心理是什麼「?哇,我還有牌唉,比起什麼都沒有,我還有站上頒獎台的機會」。
所以透過這個研究,也說明了我常說的「加法思維」,還是「減法思維」?其實人生是一個無限賽局,你的每個時間點,所奪得的成就,它都只是為你的未來,去做一個註解,或者是一個鋪墊而已。
可是那些減法思維的人,常常會有一種很遺憾、很可惜的感覺,叫做「我怎麼沒有拿到金牌?」
然而在人生裡面,我可以說它是沒有所謂金牌可言的,你要比有錢,一定會有人比你更有錢;你要比成就,也一定會有人比你更有成就。
可是正因為人生是無限賽局,如果你在每一個時間點、每一個成就點、每一個里程碑,你都可以用加法思維。
那麼你可能會走到,自己連想都想不到的遠方,你可能會攀上那個,你都預料不到的高峰啊!
所以呢,我常說人生是選擇的結果,今天的你為自己選擇了什麼?是加法思維還是減法思維呢?你可以想一想!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除了YouTube以外,你在Podcast裡面也可以找到我們,你只要在Podcast的運用當中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
除了訂閱之外,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裡,都有我們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都很歡迎你的參與跟加入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體驗加法人生,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