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出席在鳳翔國中舉辦的高教論壇,與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許智傑委員、陳金德副市長、徐易男校長、主辦單位青平台的邱俊榮教授,以及來自教育現場,關心高等教育現況的朋友,一起商討台灣高等教育的定位與未來發展。
台灣的人力素質一向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上重要的基礎和資產,過去幾年,因為人口的減少,首先對國中小的生員帶來衝擊,出現了減班,併校或廢校的情況,若從正面來看,因應少子化,班級人數下降,教師的負擔減少,每位學生得到的照顧增加。生員減少的現象從這兩年開始衝擊我們的高等教育,今年有不少校系招不滿人。根據教育部資料推估,2015年大學招生名額核定人數,新生缺額有5.7萬人,10年後如招生名額不變,將有13.5萬名缺額。
「危機也是轉機:培養高教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994年我國大學生的人數為30萬人,104年約103萬人,大專院校也從130所成長至159所。美國的大學這幾年同樣也面臨就學人數遞減,經營不利的困境,但從世界各地湧入的留學生,填補了這個空缺,這些留學生為何遠渡重洋去美國念書,除了拿到一紙名校畢業證書,更重要的是,他們覺得這筆投資是值得的,能夠從學術殿堂學到知識,培養一定的能力。我舉個例子,大家最愛的社群軟體,臉書創辦人祖克伯,和許多知名企業創辦人一樣,在大學時代就發想,甚至在大學都沒畢業(祖克柏在哈佛待了不到一個學期便輟學了),就已經實現他們的創業夢想。現階段,教育部如何運用政策手段和預算,提升我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和名氣,吸引國際學生,特別是東南亞的學生來台就讀,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在大學所培養的能力,應該包括有獨立的思考,能夠解決問題,但目前的現況,我們的孩子懵懵懂懂進入大學,可能選了一個自己不很喜歡的科系就讀,畢業後可能也不知該直接進入職場,還是繼續念研究所,這個現象當然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整個制度和環境的問題。孩子還沒出社會就背負十幾萬,甚至數十萬的學貸,職場提供給他們的薪水又不高,年輕人對未來當然迷惘,甚至自問,當初該不該讀大學?學用之間,如何縮短差距?厚實學生的基礎的能力及競爭力,也是高教現階段該費心思索的。
另一個是我們的大學,看似開啟窄門,但制度上對於失學想再進入大學校園就讀的人,卻有所限制,例如前幾年發生麵包師傅吳寶春想就讀國內的大學,碰壁後只好轉赴新加坡大學就讀。我們的高中生進入大學後發現興趣不合,想轉唸其他大學院校,名額卻很有限,因而選擇重考的人不少,根本是浪費時間。我們應該打破藩籬,給學生再一次選擇的機會,這麼做,也能夠刺激大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經營得愈好,愈能吸引學生就讀。而不是光靠教育部的補助,或是綁住學生的學籍而勉強存活。鬆綁大學入學方式,同樣也能夠吸引許多職場上想重回大學校園就讀第二個學士的人,促成真正的學用合一及終身教育,增加生員管道,而非是目前許多人以同等學歷(專科),跳過大學,勉強去唸研究所碩專班,沒有學到該科系的基礎或核心能力,僅獲一紙文憑。
我們的高等教育正面臨很大的考驗,教育部預計106年訂出高教創新轉型條例,另外成立50億基金等助學校轉型。而行政院前幾天也剛通過10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明年總歲出編列了1兆9,980億,其中教育經費編列了2,853億元,比105年增加180億元,是所有部會中增加最多的,這代表小英政府對於教育的重視。其邁在此也懇請潘部長,能夠多多關注高雄地區的大專院校的發展,給予更多資源和經費的挹注。
高教的發展方向和政策該如何擬定、資源該如何合理分配?不該僅止於在教育部內,或是立法院裡進行討論,透過這樣的論壇平台,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關心教育的民眾齊聚一堂,經過陳述、討論,釐清問題可能的癥結,進一步共同商議可能解決的辦法,研擬具體的建議,提供教育部和立院教委會參考。
很榮幸受邀出席這場論壇,民主的真諦是聆聽和協商溝通,再次謝謝主辦單位青平台和立法院教委會,搭建這樣的平台讓有志改革者共同參與,也希望我們教育部能夠聆聽民意,權衡利弊後做出較妥適的決策,合理分配教育資源,讓台灣高教的發展更好,培育更多的人才。
同時也有2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9萬的網紅黃大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8課綱是什麼?12年國教會不會導致高中生素質下滑? 今天我成功闖入教育部,化身教育小精靈來幫大家解惑 ☝️文字勘誤 2:45的「多元入學」應為「個人申請」 👇大學入學小補充: 多元入學包含三類型的入學方式:「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入學」,三種管道提供學校依校系特色招收適合的學生,學生...
大學入學方式 在 李彥秀 Facebook 八卦
十二年國教課綱 (108新課綱)已經正式上路,今年升小一、國一及高一的學生將全面使用新課本、新教學、新大學入學方式。另外,高中職二年級以下的學生,也將配合108新課綱在學測、統測上有過渡性的調整。影響所及,等於是全部的孩子都會受到影響,也難怪,這個堪稱20年來最大教育制度的變革,讓家長們十分擔憂。
這段時間,我也舉辦了兩場課綱講座以及多場與家長的客聽會,許多家長們擔憂,未來的升學會讓家裡條件好的孩子,有更多加分的機會,相反的,讓弱勢的孩子機會變少。種種的不確定因素都讓家長擔憂,教改會不會越改越不公平!
除了制度改變之外,在課程的內容上也有了很大的修正,必修科目比例的減少,必修課減少,勢必使學生的基本知識程度下降,而新課綱中對於中華文化及歷史的「重新」詮釋,讓未來的孩子被迫接受片面歷史觀,造成對歷史人事物的偏見與缺漏。而對於性平教育,我認為不能在不對的階段給孩子過度的性平教育,如何給予我們的孩子適當的教育內容,並且教導尊重,這才是重點。
總合來說,我認為教改的本質在於「如何營造公平的升學環境」,「如何降低家長的負擔」以及「如何給予孩子適當的教育內容」,從這幾次的教改來看,似乎離這個目標還有距離。而一味的複製歐美的教育制度、觀念,對於台灣是不是適用,這也是需要再思考的問題。
大學入學方式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八卦
【職業無高低,但孩子們應有相等的選擇機會】
這兩天很多人分享的當兵心得的文章,被評帶有歧視,似乎認為沒唸大學,去做水電工、木工、建築工,就是比較次等的選擇、階級。我並不確定作者是否有這樣的想法,但我看到他的文章中,確實點出了台灣教育的一個關鍵問題:
在台灣,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相等的選擇機會。
曾經,有一位我教過很傑出的台大學生,他來自於偏遠鄉區。他很憂心地跟我說,他在偏遠鄉區的小學同學很多都是經濟弱勢家庭,爸媽光要維生就很辛苦,對孩子的學業根本不在乎。甚至他們很多都對老師有敵意,因為這些父母覺得讀書沒什麼用。有心的老師再怎麼用心要把孩子教好,往往都要跟這些父母的拉力對抗。這些同學後來也常有人淪於吸毒或加入幫派。
在過去幾年,我也不斷的聽到來自偏遠鄉區的老師跟我述說同樣的問題。他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很多孩子的爸媽叔伯姑嬸都是打零工維生,所以孩子們也自然地認為那是他們人生唯一的選擇。他們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有其他的選擇。即使遇到好老師可以告訴他們有其他選擇,家庭的拉力讓他們只能放棄這些選擇。
有位老師說在山上教了好久,終於遇到一位部落的孩子終於來跟她諮商國中畢業後職涯的可能選擇。但孩子問她的卻是:
「老師,妳覺得我畢業後是打零工比較好,還是加入幫派比較好?」
老師聽了,心好酸。為什麼這些孩子們認為自己的未來就只有這兩種選擇?
那篇當兵心得文提到有位年輕人,數獨很厲害,但沒有受資優教育的機會。我不知道這年輕人是否有念大學。因為作者拿他當對照組,我們姑且猜他沒有唸大學;或者,我們就假設他是一位走技職路線的年輕學徒或師傅。
這年輕人沒唸大學而去當師傅,也是很好的選擇,絕不是比較次等的。唸大學並非就是比較高級的路。我的好友 洪旭亮校長的公子就是毅然決定放棄大學去學習成為水電師傅,是一位很有想法、非常厲害的年輕人。
雖然念大學並非比較高級,但關鍵的問題是:這年輕人當初到底有沒有選擇的機會?
他是有選擇的可以去念大學而不去念,最後決定當師傅(像洪校長的公子一樣);還是他是從一開始根本沒有這樣的選擇機會?
這是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受限於家庭,在台灣每一個孩子的選擇機會並不平等,而且差異很大。
在最弱勢的家庭,連維生都很辛苦的家庭,家長受限於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少人可以告訴孩子他的未來可以有哪些選擇。而如同前面我的學生還有偏遠鄉區的老師說的,即使老師告訴孩子他可以有哪些選擇,父母往往也不會認同的。
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即使有人很獨立,可以在很小的年紀就不受父母影響,自己做決定。若是他們自己立志想走升學路線的,在目前以學測、指考等考試為主的大學升學方式,常有教弱勢孩子的高中老師告訴我,在目前已入學考試為主的大學招生制度下,這些弱勢孩子是很難有機會的。
因為現在很多孩子都有補習,沒錢補習的窮孩子,除了少數秀逸之才,大部份在考試很難跟有補習的孩子競爭。(所以大學入學方式要檢討,為什麼沒錢補習的窮孩子,在入學的競爭中,大部分都會遇到挫折?)
而若有弱勢的孩子立志想走技職路線的,就如同我前篇談到玉東國中木工班的例子一樣,這些孩子已經是很有天份、也很確定自己對木工是很有興趣的。但就連這些孩子想念木工科,全台灣只有兩所有木工科的高職,都在外縣市。而且都必須要靠國中會考成績去申請。這些經濟弱勢導致學習弱勢的孩子,如今還要跟人比會考成績,即使他已經知道自己的天份在技職(木工),他們依然吃了閉門羹。
到最後想念大學的也很難考的上,想念技職的也因為要看成績評比而進不去。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的未來,能選擇的路真的很有限。能去當學徒學得一技之長當師傅的,其實是很難得的。還有很多窮孩子是連這樣的選擇機會都沒有,最後只能沒有選擇被迫做跟爸媽一樣的工作。
我們的社會不該歧視任何工作。但當孩子因為出身弱勢,就失去了其他的孩子都有的選擇機會,這是令人痛心的。芬蘭的教育,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教育權的平等。不管孩子生在哪、住在哪,他們都享有同樣的受教育的機會。
但在台灣,家庭的影響真的很大,在弱勢的家庭長大的孩子,連自己可以有什麼選擇,都很難知道(因為家長自己也不知道,而且很多也不信任老師)。這些孩子就被迫只能在比別人少的選擇裡去選擇未來的路。
這樣的不平等,是我們國民教育的最大困境。
怎麼解?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解,甚至可能不是一代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看過最好的方法,是像 王嘉納老師、 蘇文鈺老師 那樣,先幫助偏遠鄉區的孩子們早日學會可以站穩腳跟、自己謀生的一技之長;他們也得以好好培育自己的下一代。他們的下一代,或許就可以脫離這樣的 cycle,而有更多對未來的選擇機會。
但如何讓這樣的努力能夠普及到更多弱勢家庭?
這是另一個更難解的問題,我想必須要靠 陳清圳 校長、 Alex Wang 老師那樣將學校結合社區營造,建立家長對老師的信任,才能有機會改變更多的家長觀念~
(歡迎分享)
大學入學方式 在 黃大謙 Youtube 的評價
108課綱是什麼?12年國教會不會導致高中生素質下滑?
今天我成功闖入教育部,化身教育小精靈來幫大家解惑
☝️文字勘誤
2:45的「多元入學」應為「個人申請」
👇大學入學小補充:
多元入學包含三類型的入學方式:「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入學」,三種管道提供學校依校系特色招收適合的學生,學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特性選擇適合的管道進入適合自己的大學校系就讀!
有時間的小天使可以幫忙上CC字幕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video?v=MgyCHKr6SAk&ref=share
跟蹤我: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a_chien_huang/
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uangDaChien/
微博: https://www.weibo.com/6035828396/profile?topnav=1&wvr=6&is_all=1
Facebook個人: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365937427
合作請來信:dachien@pressplay.cc
大學入學方式 在 啾啾鞋 Youtube 的評價
分享文章"痛徹心扉的指考爆炸心得"
http://www.student.tw/forum84/thread158483.html
我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huchushoeTW
(喜歡身為"創作者"的啾啾鞋,請來這裡支持我唷!)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chuchushoetw
Twitter:https://twitter.com/chuchushoeTW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huchushoeTW
BGM:
BooM Beats - You
Dumb ways to die instrumental
Off to Osaka by Kevin MacLeod
http://freemusicarchive.org/music/Kevin_MacLeod/Jazz_Sampler/Off_to_Osaka
大學入學方式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指考 #多元入學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13 「會員福利介紹」廣告段落
02:19 為什麼大家懷念聯考?
02:56 聯考是什麼?
03:48 聯考為什麼會被廢掉?- 升學壓力太大
04:33 聯考為什麼會被廢掉?- 教學不正常
05:24 為什麼要多元入學?
06:32. 多元入學的問題 - 教學還是不正常
07:15. 多元入學的問題 - 選校系門檻高
07:51. 分科測驗和指考差在哪裡?- 題型改變
08:37. 分科測驗和指考差在哪裡?- 計分與科目改變
09:05 新的大考怎麼考?
10:05 我們的觀點
11:48 提問
12:06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偶陣雨
|腳本:偶陣雨、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珊珊、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多元入學方案(111學年度起適用)-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https://bit.ly/2XjEsGj
→我國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回顧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https://bit.ly/3z9MjmC
→分科測驗考試說明-大學入學考試中心:https://bit.ly/3C5kkGB
→111學年升大學/指考將走入歷史…國、英只考一次 衝高原始分數更利分發-聯合新聞網:https://bit.ly/3k551aL
→考招新制爭議1》剩半年要考大學 明年2大升學考考科、計分方式仍未知-新新聞:https://bit.ly/3tAHS36
【 延伸閱讀 】
→大學聯合招生考試-維基百科:https://bit.ly/3hpbkUM
→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維基百科:https://bit.ly/39h2dRX
→108課綱資訊網:https://12basic.edu.tw/edu-7.phpp
→考招新制爭議2》高三終能好好上課?108課綱首屆考生:放榜拉長更焦慮-新新聞:https://bit.ly/3k5sTLB
→「聯考最公平」-王立第二戰研所:https://bit.ly/3A6ndq1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大學入學方式 在 大學多元入學管道介紹 - 1111落點分析 的相關結果
高中生升學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2月舉辦的學測,另外一種則是7月登場的指考(111起分科測驗)。其中,學測的入學方式比較複雜些,包含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科技校院 ... ... <看更多>
大學入學方式 在 111年大學入學四大管道如何選擇?給你4大策略建議 - 未來塾 ... 的相關結果
(3)成績採計項目及方式:完全採計學測、分科測驗成績與術科考試的成績,由校系自訂採計考試科目組合。 *採計考科數:3 ≦ 學測+分科測驗+術科≦ 5,其中學 ... ... <看更多>
大學入學方式 在 多元入學方案(108-110學年度適用) - 大學招生委員會 的相關結果
招生管道係延續繁星計畫「高中均質、區域均衡」之理念由高中向大學校系推薦符合資格的學生,提供各地區學生適性揚才之均等機會,並引導學生就近入學高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