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週末電影票房
松岡茉優請收下~這是你們電影首週的成績。作為《#花牌情緣》三部系列作開廳數最多的完結篇,加上使用OTT線上收看幕後評論、LINE直播,甚至推出貓咪版《花牌情緣》等強大的行銷公式,首週直接打破此系列,歷年來最高21萬的動員人數與開票成績。就目前日本Yahoo!的網友評論,皆以青春、最高傑作形容之,可以說是本週叫好又叫座的真人版電影票房冠軍。
上週票房冠軍,依舊是日本國寶《#哆啦A夢大雄的寶島》,直接K.O皮克斯奧斯卡得獎之作《#可可夜總會》,對於已上映三週的哆啦A夢,通訊社更直接宣布,本片有望突破50億日圓票房大關。而推出新電影系列的《#光之美少女SuperStars》則是排名第四。
日本週末票房收入:2018- 03-17~03-18
1.《哆啦A夢:大雄的寶島》累積23億
2.《可可夜總會》累積6億1003萬 New.
3.《花牌情緣:結》累積2億5699萬 New.
4.《光之美少女 Super Stars》累積2億2623萬 New.
5.《大娛樂家》累積32億4615萬
6.《北之櫻守》累積5億9578萬
7.《黑豹》累積12億1490萬
8.《去年冬天與你分離》累積4億4149萬
9.《妖貓傳》累積13億5647萬
10.《水底情深》累積6億5001萬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唐湘龍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 - 09:00 ◎節目內容大綱: ●「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網路直播 ● 川普就是一個大娛樂家! ● 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北法案 ● 國民黨強力慰留,郭不接受 ● 國台辦:蔡金樹不存在失聯問題 ● 台官員重返聯大?騙誰啊! ----- 按...
大娛樂家 評論 在 趙逸嵐Yilan Chao(小8) Facebook 八卦
寫得真好
一種林奕華的語彙
──談《恨嫁家族》 李展鵬
看林奕華作品的好玩之處──也是困難之處──就是觀眾往往不只是在欣賞一齣戲,而是要閱讀一個創作的脈絡,甚至是要檢查一個時代的症狀。因此,討論林奕華作品如果只停留在「齣戲好唔好睇?」是遠遠不夠的。這一點,是香港戲劇評論始終沒法好好評價林奕華的一大原因;太多評論人沒有把作品「脈絡化」(contextualize),也沒有關注作品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如果林奕華的前作《賈寶玉》及《華麗上班族》等因為有明星擔演而讓評論人有了懶惰的最佳理由──「這些戲受歡迎就是因為有明星嘛!」那麼,沒有明星的《恨嫁家族》也許是個討論新起點。
關鍵字之一:互文性
「這是一齣用勃朗特與希治閣去解剖電視肥皂劇的作品。」看《恨嫁家族》才看到一半,我就有這樣的感覺。什麼是互文性?就是一部作品的意義要由其他文本一起來構成。互文性也被譯作文本互涉,它提醒我們文本之間有時互相指涉,了解作品甲必須透過認識作品乙。林奕華作品經常有意無意地跟其他作品對話:最明顯的是他的四大名著系列,《三國》質問的既是古代名著,也是現今流行的女人爭鬥宮庭劇,《水滸傳》借古代英雄傳奇,諷刺的是港式黑幫片中的理想男人形象;其他的如《包法利夫人們》借法國名著講台灣電視節目引發的性別思考,《大娛樂家》則是跟香港影視文化對話。如果搞不清楚這些作品的對話對象──互文性,就很難作出進一步討論了。
《恨嫁》的對話對象不算十分明顯,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它豐富的互文性。首先,如果只看故事骨幹,《恨嫁》是很肥皂劇的:一連生下四個女兒的母親被丈夫拋棄,變得瘋瘋癲癲的她讓女兒在扭曲的環境下長大,於是長女變得只求成功不近人情,她只希望自己是男兒身,二女放盪不羈,她彷彿只能透過捕獵男人去證明自我價值,三女性格內向,她只埋首在書本中逃避現實,四女早早嫁人,她以這段裝出來的快樂婚姻肯定自己。如此人物橋段,本來可以非常肥皂劇;五個女人中,有裝瘋扮傻的棄婦,有勾引姐姐男友的妹妹,有純真的好女孩,有令人咬牙切齒的壞女人,還要加上幾個帶來新仇舊恨的男性角色,真的戲劇性十足,絕對可以有煽情效果,也是很多電視劇的慣用技倆。
然而,《恨嫁》有個肥皂劇的殼,裡面裝的卻非肥皂劇的料。首先,它有個懸疑推理劇的格局:在一個郊區大宅中,十多個人物本來要參與大姊的婚禮,但一個風雨交加的停電夜抹走了所有喜慶氣氛,十多人被困在陰森大屋,一些不為人知的駭人真相逐一揭開,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自己的陰暗面。如此氛圍,正正是不少希治閣名作的特點:《觸目驚心》中的血案與心理變態,都可以由一間鄉間小酒店的空間說明,學者齊澤克更曾分析片中酒店的不同樓層如何代表主角的本我、自我、超我;至於《奪魄索》、《鳥》及《蝴蝶夢》等希氏名作亦運用密閉空間去探討人心。這次《恨嫁》的舞台,大概因為設計師陳友榮的突然離世,而保留了極簡的設計。這幾乎是空盪盪的舞台,卻巧妙地把全劇焦點放在眾人的內心世界,那是一片讓每個人直視自己最赤裸一面的空間,所有外在之物都是多餘。如果說港式肥皂劇在乎的只是如何用情節去抓住觀眾目光,而從不真正關懷那些人物,那麼《恨嫁》則如希治閣的作品,在構造驚人情節之餘,更關心的是角色心理狀況。
另外,劇中人歇斯底里的情緒,亦呼應著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姊妹的作品。《恨嫁》中的大宅可以視為一個咆哮山莊,裡面住著因愛而受傷的、精神狀況異常的人。至於那個瘋瘋癲癲的媽媽,則一方面像極了《暗戀桃花源》中尋找劉子驥的瘋女人,那是廿一世紀的意象:表面風光的大宅中,有個瘋女人徘徊不去;在表面理性的現代人的情感世界中,也總有個瘋女人來回走動,不知道在尋找什麼。而另一方面,這瘋女人又遙遙指向另一個勃朗特的《簡愛》中的閣樓上的瘋女人。不無巧合的是,勃朗特筆下的瘋女人被女性主義者解讀成父權社會的受害者,而《恨嫁》中的瘋母親則是一個因生下四女而被丈夫拋棄的另一種女性悲劇代表。如此豐富的互文性,這裡沒法一一展開討論,但《恨嫁》遊走在不同文本中的趣味,卻不能忽視。
關鍵字之二:脈絡
《恨嫁》不只是一個獨立作品,這除了因為它與其他文本的微妙對話關係之外,還因為導演與編劇本來的創作脈絡。分析作品脈絡的重要,在於它能讓我們避免過於直觀地評論:例如「用明星=商業掛帥」便是非常懶惰的直觀批評。事實上,只要花幾秒鐘看看林奕華的創作脈絡,便可對明星參演一事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林奕華曾創作不少風格偏鋒、被歸類為前衛劇場的作品,但其實在涉足劇場之前,他有多年沉浸在電視台的日子,編寫不少電視劇。時至今日,他的專欄仍津津樂道當年港劇。另外,他亦是個什麼電影都看的影痴,不少主流電影亦是他的心頭好。至於對明星,他如何鍾愛汪明荃、繆騫人、張艾嘉等,亦是眾所周知;他本來就是個跟明星制度關係親密的人。因此當有機會,他找來明星級演員合作是合理之至,只是很多人對於他的背景視而不見,彷彿他找明星合作就是為票房搞噱頭而已。
《恨嫁》的脈絡也是清晰可見。首先它是林奕華鐘情的女人戲,它貫徹了從《包法利的夫人們》到《三國》的關注點:現代女性得到很多,但她們快樂嗎?再來,那個有肥皂劇影子的故事骨幹,其實也是林奕華創作血液的一部分,他根本就是跟這種充滿戲劇性的電視劇打交道出身的。《恨嫁》還令人想到早前出版的一本林奕華文集《是<輪流傳>,不是<輪流轉>》。這一本大談七十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電視劇的著作一方面說明了林奕華當年是個超級電視迷,而另一方面,他在書中對電視劇的尖銳思考(例如他觀察到某種曾經精彩的社會階級書寫在八十年代中後期的電視劇消失得無影無蹤)亦對應著《恨嫁》。因為,有著肥皂劇外殼的《恨嫁》真正挖掘的正正是當今肥皂劇絕不關心的一面:人物如何面對自我的心理狀態。四個女兒各自的秘密與怪癖,背後都是一篇篇複雜的心理分析報告,而不是無線劇善惡分明的面譜化演出。至於寫過《香港式離婚》、《賈寶玉》及《三國》等作品的黃詠詩,這次亦再以其獨特的現代女性筆觸寫出幾個被社會扭曲的女人的故事。
若要談文本,《恨嫁》可以分析的其實很多:在劇情方面,新郎與中提琴手兩個男角如何投射了女性的幻想,在視覺方面,導演如何調度演員在最簡單的舞台上有豐富的變化,甚至在性別角色方面,男扮女裝的管家以及女扮男裝的兄弟的弦外之音(四女其實一早已有由管家代表的慈父角色在家,只是各有病態的她們視而不見?那個叫眾人妒忌的同父異母小弟,某程度上其實可視為一個可愛的小妹妹?),都值得討論玩味。只是,在劇場發生了什麼故事,總是比較容易觀察討論,但至於那個外延的脈絡,卻往往是備受忽視。
林奕華的作品,無論是像《恨嫁》及《華麗上班族》這種有個完整的戲劇結構的,或是像他早期的《男裝帝女花》及後來的《水滸傳》的非敘事而意念先行的,其實都有一套獨特的語彙。他的語彙,不是那種四字詞語式的劇評可解(如「劇情緊湊」、「對白精彩」、「高潮疊起」),而是要經由了解他的創作脈絡與其作品的互文性,再去探索一個時代的精神,才可真正掌握。可恨的只是,在浮光略影的互聯網時代,會停下腳步思考所謂脈絡與互文性的,能有幾人?
(《澳門日報》演藝版,2月13日)
大娛樂家 評論 在 人生 so 大ㄋㄟ Facebook 八卦
[大娛樂家 觀影心得] (有捏請小心食用)
哈哈好突然的電影心得喔
其實從去年底開始,一整個好常看電影。大ㄋㄟ原本是不太看電影的人的,比較愛看書。但其實就表演工作者來說,多看別人的表現方式是有其必要的。所以現在變成一有興趣的電影就盡量去看,沒有很大興趣的也會因為別人推薦逼自己進電影院看XD
不過大娛樂家本來就是大ㄋㄟ一定會看的電影XD
我很喜歡歌舞片,尤其是會有群舞的那種。(所以迪士尼歌舞片很對我的胃) 再加上有迪士尼出身的柴克艾弗隆跟千黛亞~可以說是看著他們長大的啊~
觀影前聽到好多兩極的評價,所以我是降低了期待度去看了。結果我還是蠻愛的XD
劇情上來說可能很簡單,基本上沒有任何出乎意料的發展。還有不管怎樣就是要唱的調調,老實說也都會不小心嘴角上揚,覺得又唱喔。但是但是但是,音樂真的精采啊~~
一開始小孩們唱歌的地方,只覺得巴納姆小時候好正XD 童音的詮釋也讓人有莫名的感動,畢竟是在唱夢想。可是長大換成休傑克曼之後,我反而就覺得不那麼打動我了。一直到珍妮林德的那首震撼全場才又讓人覺得激昂,接下去主打的This is me一氣呵成,後面就都讓我熱血沸騰(?)了。
不得不說,柴克跟千黛亞的雙人對唱,滿滿的迪士尼感,真是讓人感動(拭淚) 千黛亞身材好好喔@@ 那個腿~ 還有最後的From Now On,那邊的酒吧群舞太棒,我都已經在椅子上邊扭邊打拍子了(旁邊的人表示困擾)
這邊想補充後來跟朋友聊到的感想。有朋友提到本部戲明明找了那麼多奇人異士,應該要趁機著墨種族歧視等等的問題。但是我想了想,從一開始導演好像就沒有想探討這個問題,因為巴納姆去找他們的時候,完全是為了利用他們來幫助自己達成想做的事,包括之後還對他們喜新厭舊棄之不顧。體現的劇情就是他去找那個矮男生的時候,說出的話是:反正他們都要笑,不如向他們收錢。表示他其實沒有想要讓大眾不嘲笑他們。
那導演有沒有想要探討的地方呢?可能有一點在自嘲的主題就是,現在的娛樂產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個騙局,舉凡藝人整形,唱歌是修音後製,動畫特效全部都是做出來的,然後還有成品是低俗的(指好萊塢商業片)。巴納姆小時候有表演夢,但是長大之後被現實所迫,漸漸變成了娛樂產業的"商人",甚至不惜把專業高級領域的歌劇名伶拉來自己打造的舞台。現實中也不難看到這樣的情況(天王天后跟網紅的搭配)。
劇中評論家對巴納姆的評價始終很低,不喜歡,俗不可耐。但是巴納姆也反擊,娛樂產業本來就應該是給觀眾帶來歡笑的,既然這樣又分甚麼貴賤呢?誠如電影最後所說,帶給別人快樂是最高貴的藝術。
我想這或許就是導演真正想呈現的吧~
不過看完之後朋友們激烈討論,大家認為如果劇情的情感可以再處理得更細膩,這部戲應該會更接近滿分吧~我還是很推大家去看的喔~近年來這類的電影少~去電影院感受一下單純的快樂吧
#這部戲居然在2009年就已經確定要拍了
#籌備期之長的啊
大娛樂家 評論 在 觀點 Youtube 的評價
主持人:唐湘龍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 - 09:00
◎節目內容大綱:
●「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網路直播
● 川普就是一個大娛樂家!
● 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台北法案
● 國民黨強力慰留,郭不接受
● 國台辦:蔡金樹不存在失聯問題
● 台官員重返聯大?騙誰啊!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Youtube頻道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https://www.facebook.com/ufobreakfast/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聯播網 #飛碟早餐 #唐湘龍 #新聞評論 #觀點

大娛樂家 評論 在 萬人迷電影院 Youtube 的評價
《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
改編自真實故事,
描述美國馬戲團始祖P.T. 巴納姆的傳奇一生,
他該如何一步一步築夢成真,
打造出世界上最歡樂的地方呢?
(1)劇情簡介00:06
(2)詳細劇情分析與結局解說(有雷)01:01
預告片使用網址:
https://youtu.be/uL7a2q701tg
https://youtu.be/oR3Wu2BTXRE
===========================================
大家好~歡迎來到萬人迷電影院!
想要了解電影相關的介紹與評論
或是知道即將上映電影的預告分析及彩蛋解析
歡迎訂閱本頻道~感謝你的支持與收看
訂閱萬人迷電影院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rPKxdlOSh-mo-QvMXBqtg
前往萬人迷電影院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1048532711893796
===================================================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大娛樂家 評論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評價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33) 無雷講評
(00:07:58) 暴雷討論
(00:41:27) 推薦/退件
【梗你評電影】《追憶人》Reminiscence | 看完之後好像也需要追憶一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Te3viEXS_cs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vkcjy2efsv0919hqmh9j7m/platforms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是電影《追憶人》;故事描述在不遠的未來,美國邁阿密被漲潮的海水所淹沒;住在這座城市邊緣的尼克,是一位提供顧客回朔記憶服務的職業偵探;當一位名叫梅的神祕女子出現,徹底顛覆了他的生活。尼克和梅兩人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但梅最終不告而別;當她出現在一個罪犯的記憶之中,尼克必須在一連串的記憶線索中,深探梅不為人知的黑暗過去,卻也讓他一步步走入一場陰謀危機之中。
.
《追憶人》由強納森諾蘭,也就是名導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弟弟,所監製;強納森諾蘭的妻子,麗莎喬伊所執導。這對夫妻組合曾以《西方極樂園》在電視圈打響知名度,《追憶人》更是麗莎喬伊的電影導演處女作。片中飾演男女主角的休傑克曼和蕾貝卡佛格森,兩人也是繼《大娛樂家》後再度合作;休傑克曼表示這是一部探討選擇而非對錯的電影,且和過去所有的懸疑電影不同,而是一部由動作、驚悚、刑偵、浪漫元素組成的電影。
.
不論你是否看完《追憶人》,又或者是看完《追憶人》後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追憶人 #reminiscence #休傑克曼 #蕾貝卡佛格森 #hughjackman #rebeccaferguson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