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熊群裡,
黑啤沒有特別突出。
只不過在特別的日子,
總會想起特別的你。
尤其想和你說聲:
新年快樂紅包拿來
#大包小包有包的就是好紅包
#黑啤の網紅之路
【留言告訴黑啤:你一年包過或收過幾個紅包!】
哈囉晚安各位黑啤粉,時間咚咚咚過好快,再過半個月就迎來除夕了窩~其實今天黑啤要來聊聊除夕那天跟家人吃吃飯,紅包包來包去的文化習俗啊呀呀~
不過在這之前…快去看看黑啤代言的 #臺灣吧限量燙金紅包袋 呀~~全館消費滿 $1,000 免運費,再送臺灣吧紅包袋一組!
👉 http://bit.ly/2i1wc2T
好惹好惹?那開始開始瞭~~~
-
「文化是流動的。」是認識文化的基本觀念,流動包括「地理空間」和「時間」二個層面。也就是說,文化不會固定在某個地方,文化會隨著人的遷徙、人與人的交流而擴散;文化不會固定不變,像是飲食、宗教信仰、文化習俗或儀式,都是會隨著時間有所變動,像是很多宗教信仰衍伸出不同教派就是一個例子。
紅包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稱呼,香港廣東話稱作「利是」(取「利市」生意興隆與「利事」好事連連的意思),新加坡華人則習慣稱「Ang Pao」直接將閩南語發音以英語拼出,反而不一定講red envelope,這是受第一代新加坡華人移民多只會講閩南語而影響。
當代除了台港中新馬泛華語圈有送紅包的習俗,在越南、泰國、澳洲、歐美國家等曾經或現在有華人移民的社群,也都還有紅包文化,甚至不僅在華人社群,由於移民第二三代以後逐漸與當地融合,在地化之後習俗可能有些改變、影響也擴散到原有社群之外。
近幾年在社群網絡越來越發展的時代,像是LINE、微信都推出紅包功能,微信紅包在中國人社群使用更是除了逢年過節之外,成為許多電商宣傳的手段,像是賣賣商品啊,吸引群內友人在看到你的訊息所以撒撒虛擬紅包。
在台灣,除了農曆新年紅包以外,還有一些賀禮紅包;韓國則是無論農曆新年或喪禮,都是用白包;日本婚喪禮的禮金則是用「金封(きんぷう)」(也是白色的),外面再加上「祝儀袋」,依據禮金場合有不同的包裝形式。
-
好der,這些「紅包」在不同地方和不同時代的形式差別,是不是很有趣呢?
【留言告訴黑啤:你一年包過或收過幾個紅包!】
【留言告訴黑啤:你一年包過或收過幾個紅包!】
【留言告訴黑啤:你一年包過或收過幾個紅包!】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