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and On Line12/15
* 荷蘭「豪達燭光節」,點亮童話般荷蘭奇妙之夜!
近日荷蘭的「豪達燭光節」( Gouda bij Kaarslicht)在中世紀風格的小城豪達舉行。作為荷蘭最古老的節日之一,「豪達燭光節」 每年吸引成千上萬遊客觀賞。
小城舉辦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而節日期間小城裡幾乎所有活動都向公眾免費開放。
「豪達燭光節」是當地重要的年度慶典活動,你可以看到街道被華麗的燈飾照亮,牧羊人把他們的動物帶進城鎮,參加教堂免費舉辦的音樂會, 遊客們在大街上散步,市民們在聖誕集市裡精心挑選禮物。
當夜幕降臨時,就到了豪達燭光節的節日高潮——蠟燭和聖誕樹的照明儀式。人們聚集在豪達市中心的主廣場, 到了19:00左右,廣場周圍的燈光將完全熄滅,徬彿回到了中世紀,而這時豪達市政廳會點起1500支蠟燭,隨著市中心周圍的幾千支蠟燭陸續的點亮,這座小城變成了一片璀璨的燭光海洋。與此同時,市中心巨大的聖誕樹也將被點亮。—圖片來自Giphy
* 荷蘭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驗成功! 荷蘭鐵路公司NS本週三凌晨進行首次無人駕駛火車試駕,鐵路公司說,這項試驗巨大成功,火車準時出發並准點到達了。
此次實驗是在Swifterbant小鎮和Kampen Zuid站之間的Hanze線上進行的。該實驗中使用的Sprinter系統配備了一個特殊人工智慧,可以與火車的操作系統自動通訊。鐵路公司說:「該系統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火車能夠根據計劃的時間表在平台的正確位置獨立的實現牽引、制動和停止。」
NS對首次的實驗感到十分滿意,稱它能提供寶貴的啓發和數據。 NS的運營主管瑪珍·瑞特兒(Marjan Rintel)說:「這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我們從中學習並獲得了無人駕駛火車的經驗,這對於NS來說十分有意義。」
NS發言人艾瑞克·克魯茲(Erik Kroeze)說,在所有測試過程中,駕駛艙中都配有一名火車司機。火車司機的工作並不會消失,只不過職責會發生改變。以防萬一,駕駛員必須在現場進行必要的乾預。艾瑞克說,車廂中火車駕駛員的出現將和機艙中飛行員存在的意義是相同的。
* 窮富混住:世界建築節的荷蘭巧思:
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是全球建築設計師們的盛會,今年的建築節已於12月6日,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這屆建築節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近五十位的建築師與學者,屆時,世界各地獎項入圍者的作品將在五百餘場的活動中進行展示。同時還有46場的專業講座探討關於環保、大數據、市場壟斷等學界前沿話題。而其中,「開放建築(open building)」與生物建築學是兩大重點議題。
什麼是「開放建築」嗎?開放建築理念重構建築規則,也賦予空間想像力。
「開放建築」思想由荷蘭建築師約翰·哈伯肯(John Habraken)在1960年代提出,這個概念為了協調建築使用者、設計者、建造者及社區等各利益方的關係,並根據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對建築進行定期改造,從而延長建築壽命。
哈伯肯注意到現代住宅的生活方式,早早就被建築師和建造團隊所定義了。這些建築師和團隊設計出的房屋往往缺乏彈性與個性,為什麼住戶本人不能做自己生活的設計者呢?因此哈伯肯鼓勵人們組成不同層級的社團,從樓宇到街道,再到社區,全方位多角度地參與到設計中去。
哈伯肯的建議雖看似有些異想天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有了更深刻的現實意義。後工業文明的蓬勃發展,給不少地區帶來了無序建造、過剩建造的問題,也導致了大量建築的空置。而建築功能性的單一,使得有房屋需求的人士無法使用。不僅如此,若這批「過期」建築被銷毀,其產生的垃圾還會加劇環境污染。若將開放建築思想廣泛運用到建築領域的各方面,能夠大大減少這樣的浪費!
一群荷蘭建築師以哈伯肯教授的思想為綱領,組成了Openbuilding.co 組織,研究荷蘭境內開放建築的發展趨勢。他們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進行長期合作,舉辦各類課程與講座。2019年Openbuilding.co 的研究主題為「開放式住宅」。而在今年世界建築節大會中,建築師代表馬克·科勒也將於主會場發表演說,介紹他們的研究成果。
行業內最為人所知的開放式住宅,是由荷蘭知名建築事務所MVRDV設計的Silodam。
Silodam的設計目標是打造一個能融合不同階層住戶的集合式住宅。因為設計團隊需要在開發商、房產公司、辦公區域開發商和阿姆斯特丹市政府之間做出協調。而這個團隊採用了開放建築的設計法則:他們以住戶和當地社群為導向,召集各利益方,進行了一系列會議。在社會層面上,探討如何彌合人群間的差異;在經濟層面上,根據「高斯曲線」制定了最佳的居住空間劃分方法。
設計團隊定義了四個20公尺寬、十層樓高的體塊,在體塊中放入了157個房間。這些房間混合了公寓、辦公室、工作空間、商業空間和公共空間。並且房間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的自由度很高,每8到12個公寓就能組成一個小社區。而每個社區進入的方法、公共區域的大小都不盡相同。這樣的設計使得這些大大小小的社區,在樓中形成了一個「竪向小城市」,為社區創造各自獨特的共居氛圍。而住戶的反饋也令人滿意,不少居民表示鄰里關係相處融洽,去鄰居家拜訪、參觀不同類型的社區,也成為了他們的樂趣。
*世界建築節:荷蘭建築生物學聯手!變細菌為寶,讓建築自由呼吸
近年來,生物學在建築學中的應用屢見不鮮。不少學者提出,未來建築將是一個活著的「生態系統」。生物技術在建築的廢物利用、污染處理方面有著極大作用,可以變廢為寶。由真菌轉換食物殘餘做成的傢具,鑲有活菌群落的「可呼吸」瓷磚等,已經越來越多被應用到了建築中。
荷蘭在生物與建築的融合方面可謂是遍地開花。比如設計師特蕾莎·凡·東格(Teresa van Dongen),她從土地中發現了特殊微生物,並由此設計了一系列以細菌為主體的燈具。特蕾莎的作品「泥井(Mud Well)」的靈感來源於一個由二戰彈坑所形成的泥沼,她從中發現了極為豐富的微生物群落,並將微生物的生物電轉變為建築可用電。由此她設計了可在一般住宅中使用的生物電燈具。特蕾莎在燈具下方的培養皿中放置地桿菌(geobacters),每周只需補充一點自來水、營養素和醋,燈具便能夠持續的發光。
除此之外,還有設計師埃里克·克拉倫貝克(Eric Klarenbeek),他的生物建築作品在剛閉幕不久的荷蘭設計周中大放異彩。他所設計的著名的「生長中的館(The Growing Pavilion)」採用了生物基材料,並以生長的菌絲作為外牆材料。克拉倫貝克開展了多種真菌相關的設計項目。
他將有機物與生物塑料結合在一起,製成了一種輕巧而堅固的復合材料,他的作品Mycelium椅子的外殼便是利用此種復合材料,並以3D打印技術製成,而其形狀本身也酷似一個線狀真菌根系結構。不僅如此,克拉倫貝克隨後讓真的菌菇在椅子內部生長,從而強化了椅子的結構。通過多項研究,克拉倫貝克堅定地表示,這種有機的結構十分強壯,「我們甚至可以用它來作為建築材料!」
另一家致力於生物學與建築學交互的事務所ecoLogicStudio一直在嘗試著打破人們對綠色建築的傳統印象。人們常常將綠色建築與「清潔」掛鈎,如清潔能源、自然清新的環境、節能減排等。而ecoLogicStudio卻不這麼想,他們選擇另辟蹊徑,利用看似「骯臟」的細菌來生產能源與食物。事務所的創始人馬可·波列托,在世界建築節的演講「BIT.BIO.BOT」
中闡釋了他們的研究。ecoLogicStudio最為著名的一個作品是「生物科技屋BIO.tech HUT)」,這個作品利用藍藻菌的光合作用來產生物質和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讓新鮮的空氣通過一個特殊的玻璃管來進入建築,實現建築整體的新風循環。
「建築學創新理念助力循環經濟,
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開放建築」與生物建築學對於未來人們居住環境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開放建築理念強調住戶本人與社區都參與到房屋設計中來,真正實踐了「以人為本」的設計觀。
同時,其理念中強調建築「可變性」這一點,使設計師更多地考慮如何延長建築使用壽命,減少不必要的空間浪費。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開放建築開始注重使用綠色、可循環的材料,作為不變結構內的可變「填充物」,使得建築本身更為環保。
* 荷蘭國立博物館最珍貴的寶藏是一隻杯子。
近期,荷蘭國立博物館將展出荷蘭歷史上最著名的金匠保盧斯·范.維亞寧(Paulus van Vianen)的傑作——一隻純金製成的杯子!這只杯子被認為是荷蘭最重要的寶藏。
這只金杯子是由當時在布拉格帝國宮廷中的一位公爵布倫瑞克-呂訥堡(Braunschweig-Lüneburg)委託創作的。1623年,這件藝術品傳到了公爵手裡,然後再通過他的女兒索菲(Sophie)到了海牙,直到1881年,這只金杯一直由荷蘭王室所有。
這只杯子製作於1610年,自1881年以後成為德國的私有財產。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去年它被貢獻給了博物館。原來是富有的韋塞爾斯一家買下了這只杯子,並借給了荷蘭國立博物館。
金杯雖然歷史悠久,但看起來仍然十分漂亮。杯子的形狀非常經典,可追溯到上古羅馬人時期。
「 保盧斯·范.維亞寧是16世紀世界上最好的金匠,因此,我們非常想要展示他的作品。」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館長稱他為全面的創新者。「他同時用黃金和白銀來制做藝術品,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創舉。
遊客們在博物館參觀時不被允許觸摸杯子,但可以在展櫃中非常近距離的觀賞。這件藝術品是如此的精美和震撼,任誰也無法使用它來飲水,因為這件藝術品的誕生就是為了供世人欣賞的。
* 荷蘭建築介紹:Melkwegbrug橋梁,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看都覺得很炫啊!有機會要上橋走一趟。
*逛超市為了家人健康不知道該買什麼?荷蘭政府解決你的選擇困難症,引進新食品質量標識系統,幫助消費者做出健康選擇!
近日荷蘭初級衛生部長保羅·布洛克希斯(Paul Blokhuis)宣佈了政府關於採用法國食品標籤系統Nutri-Score的決定,並表示這種新的權威標識,將結束過去食品質量標誌混亂的局面。
Nutri-Score是一種營養標籤,又稱五色營養標籤。它將食品的營養價值轉換為由從A(綠色)到E(紅色)5個字母組成的簡單代碼,並且每個字母都有自己的顏色。不同的等級表明瞭食品中的卡路里含量,以及糖、飽和脂肪、鹽、蛋白質、水果、蔬菜和堅果的含量。
A是最健康的選項,而紅色則表示產品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顧客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哪些是推薦產品,而哪些是應該要避免使用的產品。這種營養標籤系統已被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政府採納。
荷蘭超市在今年早些時候,曾對這種系統提出反對,批評者聲稱該系統中設置了表示不健康產品的紅色徽標只會加劇混亂。批評者認為,這種新系統的不合理之處在於只著眼於單獨的成分表,這可能會導致例如像比薩和含糖穀物等不健康的產品獲得了綠色的A標籤,而茶和奶酪則可能帶有黃色的C標籤,而這將會使消費者感到更加的困惑。
荷蘭衛生部長表示,將會對這種新的食品質量標識系統進行調整,使其更加符合荷蘭官方給出的健康飲食建議。
* 大多數荷蘭人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不看電視、手機。
你能做到吃飯時不看手機、電視嗎?在爭分奪秒且被手機控制的社會,這聽起來似乎是很難的事情,不過大多數的荷蘭人卻做到了。
近日根據荷蘭營養中心的一項研究,大多數荷蘭人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包括了常常在家做飯,並且在餐桌上吃飯時能夠收起手機、不看電視。
營養中心向一千名荷蘭人詢問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在這些受訪者中,有75%的荷蘭人表示會在餐桌上吃晚飯。荷蘭人每周在家自己做飯的平均次數在五次以上,而現成食物或外賣食品出現在荷蘭家庭餐桌上的頻率僅為每週一次。
除此之外,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相比五年前,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晚餐上。
有超過一半的荷蘭人會在用餐時與家庭成員聊天,而吃飯時選擇看電視的人佔25%,另有4%的人就餐時會查看手機或做其他事。大約有20%的人表示他們在吃晚餐時不會分心。
調查結果還顯示,5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更願意在家自己做飯和就餐,並且不會因電視或電話而分心。營養中心稱這是一個正向積極的發展趨勢,營養專家阿斯特麗德·波斯特馬·史密茲(Astrid Postma-Smeets)說: 「值得肯定的是,人們願意花時間專注於吃飯。集中注意力在吃飯上,可以確保人們能意識到自己是否已經吃飽了,並且不容易過量進食。」
* 荷蘭年輕人對未來有信心,但主要擔憂氣候問題。
在荷蘭大多數18到25歲的年輕人對自己和國家的未來展現積極看法。與老一輩人相比,荷蘭年輕人們對犯罪、多元文化社會、人口密度及荷蘭人民思想狀況等社會問題的擔憂較少。荷蘭統計局在年度國家青年監測報告中指出,最令荷蘭年輕人擔憂的議題是——環境污染及全球暖化。
去年荷蘭統計了150萬名18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統計局根據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看法及其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對他們進行了調查訪問。結果顯示,大約有70%的年輕人對國家的未來抱有樂觀態度,他們稱國家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在25歲及以上的人口中,持同樣看法的人有60%。
大自然的惡化現狀是荷蘭年輕人最關心的問題。有44.8%的年輕人將環境污染稱作是一個嚴重的或非常嚴峻的問題。而25歲或以上持同樣想法的人佔到了47.8%。不僅如此,相比老年人,年輕人對於環境污染及其造成的全球氣候問題也顯示出更多的關心和憂慮。
在其他社會問題方面,年輕人顯示出比老年人較少的擔憂。有52.7%的老年人認為犯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只有30.4%的年輕人有相同看法。多元文化社會使年輕人感到擔憂的比例為13.9%,而老年人在這一方面感到擔憂的比例為21.3%。
大部分的荷蘭年輕人還擁有很高的個人幸福感。 90%的年輕人對他們的教育或工作的打分達到7分或更高;而獲得相同得分的指標還包括他們的社交生活和健康。荷蘭的大多數年輕人也更容易獲得安全感,並常常對自己的鄰居感到滿意。相對的,他們更常擔心的是自己的財務前景以及對機構相對較低的信任度。
* 全球綠色出行城市排名出爐!荷蘭實至名歸!哪個亞洲國家排名第一?
近日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被評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出行城市!
荷蘭人為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全世界有目共睹,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荷蘭人為綠色出行所做的努力。荷蘭是出了名的「自行車王國」,1700萬的總人口自行車保有量卻高達2300多萬!
自行車騎行早已經融入了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也代表著他們低碳生活的態度。
除此之外,今年荷蘭還在智慧城市指數排名中喜提第三!智慧城市指數的評分因素其中就包含了交通出行、可持續發展等指標。
而排名第一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為拯救地球不斷做出努力的國家,新加坡通過一系列的政策來鼓勵市民綠色出行,比如通過實行道路收費來減少車輛的使用率。
榜單中排名第三的是英國倫敦。其次是上海,第五是紐約,第六是赫爾辛基。
可持續發展是一件需要全民共同努力的事業,荷蘭的環境政策計劃已實施了20多年。
未來,荷蘭政府承諾,將於2025年實現100%無排放的公共汽車,2030年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車輛將被禁止上路。
* 2019年Spotify荷蘭地區最受歡迎歌曲榜單出爐,荷蘭6首歌曲衝進榜單前十!
流媒體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公佈了2019年最受荷蘭人歡迎的歌曲排行榜。而榜單中有6首荷蘭歌曲進入了前十名!
今年位於榜單第一名的歌曲是由荷蘭的電音三人組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 荷蘭歌手及演員馬安(Maan)和荷蘭歌手塔比莎(Tabitha)共同演繹的《他是我的》(《He Is Van Mij 》)。這首歌的在Spotify上的播放次數超過5100萬次。
除此之外,榜單前十名共有6首歌曲來自荷蘭。
🌟荷蘭Spotify 2019年流行歌曲排行榜:
🇳🇱 No.1 克里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Kriss Kross Amsterdam),馬恩(Maan)和塔比塔 (Mabit&Tabitha)——《他是我的 》(《He is mine 》)
🇳🇱 No.2 馬可• 波薩托(Marco Borsato),阿明·範布倫(Armin van Buuren),戴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舞蹈方式》( 《How it Dances》 )
No.3 肖恩·門德斯(Shawn Mendes)和 卡米拉·卡貝洛(Camila Cabello)——《塞尼塔麗》(《Señorita》)
🇳🇱 No.4 鄧肯·勞倫斯(Duncan Laurence)——《商場》(《 Arcade》 )
🇳🇱 No.5 達維娜米歇爾(Davina Michelle)——《時間太長》(《Takes Too Long》 )
No.6 路易斯卡帕爾迪(Lewis Capaldi)——《有人愛你》(《Someone You Loved》)
No.7 紅髮艾德(Ed Sheeran), 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我不在乎》(《 I Don't Care》 )
No.8 梅布爾(Mabel)——《不要給我打電話》( 《Don't Call Me Up》 )
🇳🇱No.9 蘇珊和弗萊克(Suzan & Freek)——《如果是晚上》(《If it is Evening》)
🇳🇱No.10 法斯特(Fast)——《團圓》(《Reuni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度咕:台灣囝仔的童年往事」介紹 訪問作者:鄭秋榮 內容簡介: 你小時候有沒有一隻小動物,跟你成為莫逆之交? 或是你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一隻神奇的動物,讓你感應到「超能力、超自然」都是真的? 話說秋榮大六歲的時候,他的阿嫲聽信獵人的話,買了一隻貓頭鷹,要給秋榮大進補,因...
「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 關於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評價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評價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大元建築師事務所ptt的推薦與評價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大元104 :: 建築師資訊網 的評價
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八卦
【孫德鴻建築師婉拒遠東建築獎決選,呼籲亞泥主動退回展限!】
拼十萬人捍衛太魯閣,請分享 http://bit.ly/2mXeUar
傑出建築師孫德鴻聲明:退出第九屆遠東建築獎決選,並呼籲遠東集團落實標榜的企業社會責任,主動放棄亞泥在礦業法修法前夕闖關取得的20年礦權展延,待修法後再以新法規的標準進行展延申請。
孫建築師長期關注台灣社會發展,本次不惜得罪產業界退出遠東建築獎決選,以事務所的名義加入了撤銷亞泥非法展限的連署,期待台灣社會能逐漸走上減量興築、緩和開發的道路,留下一點機會給台灣的環境與後代。
感謝孫築師!十萬人連署一定要達成!
》延伸閱讀:
孫德鴻建築師曾以十三行博物館及大溪齋明寺增建屢獲台灣建築獎首獎、遠東建築獎及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的肯定。此次再度入圍遠東建築獎決選的大溪齋明寺擴建計畫,本身就是「減法設計」的代表。除了讓新建築扮演背景角色、保留古建築的原貌與精神、也迴拒了一般宗教建築對單一權力中心的強化,回歸對人與自然生命主體的觀照。對政治與資本霸權的批判,可說是他一貫思想的延伸。
齋明寺記 http://bit.ly/2osCgWF
建築師與農舍:一封給下一代建築人的道歉信 http://bit.ly/2oJJsgr
👊捐助地球公民 守護台灣山林國土
❤線上捐款 https://goo.gl/VX7GML
婉拒配合遠東建築獎決選活動之公開聲明
驚聞舊作入圍第九屆遠東建築獎決選,心中百感交集,我想起那座剛剛送人的獎牌,也想起獎牌蒙塵的過程……
2003年我獲得第四屆遠東建築獎的傑出獎,當時事務所已無業務,獲獎雖然沒有讓事務所立刻起死回生,但也好歹讓我過上一小段好日子,獎金完稅後剩下的幾十萬,夠我吃點好東西,也夠我我買上一台大電視,數年之後,電視老了,獎金也早已用完,剩下可供緬懷的,就是那座獎牌,想起當年上台領獎時,心中既高興又沮喪,一方面很高興能在那樣的競爭下勝出,一方面則對自己的建築前途充滿不安,遠東建築獎來得正好,困頓之中如同一針興奮劑…….
然而藥效終究退了,隨著我對建築本質以及社會議題的思索,這座獎牌慢慢地不再亮麗如昔,幾個月前終因不忍卒睹而棄養,因為停產多年的我,如今佔滿心頭的,早已不是獎項。
此次入圍讓我陷入兩難,將齋明寺選入這五件作品之中的評審們,我大概都認識,當中被我直接或間接得罪過的委員所在多有,在這種情況下還願意讓我挺進最後一輪,只能說他們的專業高度著實令人敬佩,顯然他們認為建築歸建築、做人歸做人,問題是我沒辦法,我向來認為人不離事、事不離人,所以這也造就了我的困境,我一方面讚嘆著評審們的專業態度,另一方面卻又無法不側目這個獎項背後的遠東集團,尤其新近才剛發生了亞泥新城山礦場延照20年的事件…….
遠東集團近幾年來的風波未曾少過,從遠通電收拒繳違約金事件、國道收費員抗爭事件、太魯閣原民領域的侵權事件、國家公園內的採礦爭議,一直到此次的延照事件,被亞泥開採了四十幾年的花蓮新城山礦場,原本的採礦權今年到期,然而卻能在三個半月內火速延照通過,大勝其他水泥廠的數十個月,過程啟人疑竇,就算亞泥不申請展延,今年就依約停止採礦,礦場所在的山頭也早已面目全非,挖下來或炸開來的土石,全部拿去生產高排碳的水泥,水泥一向被定義為內需型產業,基本上應該是夠用就好,不應為了企業利益而過量開採,原因就是巨大的環境代價,問題是台灣自產的水泥早已夠用,國內水泥廠不但年年力阻中國水泥進口,還把生產過剩的水泥大量外銷,近年經濟部礙於各種壓力才要求各水泥廠以總產量的30%進行出口管控,然而巨大的環境破壞卻早已造成,未來也還會持續,假如徐旭東先生是個誠實的人,我覺得他應該直接高舉經濟成長率的大旗當作護身符,並對著眾人大喊:「去他的環保,破壞是必要的!沒有這些破壞哪來的經濟成長?」偏偏他沒這樣做,幾年前接受天下雜誌訪問時,竟還說出下面這些話:
“ 回到台灣,他看到台灣橋下的河床經常是乾的,「太可怕了,」徐旭東感嘆。好山、好水、沙灘都要變成回憶了,大家應該有共識,為台灣的環境多做點努力,「企業尤其應該做更多。」“
“ 徐旭東說自己像個「傳教士」,不斷對主管、員工要求,說教環境、能源的重要,慢慢大家就會內化。但這主要不是為了節省,而是看到環境實在破壞太嚴重,企業必須重新思考如何與環境的挑戰共存。”
這樣的自我矛盾令人不解,倘若這些並非有計畫的謊言,作為一個自詡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大企業主,為何不敢面對更嚴格的檢驗?為何要特別挑在礦業法百廢待修之際,佔政策的便宜,以充滿爭議的速度取得二十年的採礦權?這就是他口口聲聲的企業社會責任嗎?
面對這樣的遠東集團與徐旭東,我終究無法人歸人事歸事,設若我繼續配合該獎項的決選活動、設若我最後僥倖得獎、設若我最後站上高台親手接過徐旭東先生手上的獎金,我能問心無愧嗎?頒獎者不是應該比受獎人更令人尊敬嗎?不知徐旭東先生除了財富之外,有何值得仰望之處?從一個言行不一的商人手中接受獎項,究竟有何榮耀之處?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我決定不配合第九屆遠東建築獎決選活動的運作,請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盡速將我從決選名單中剔除,當然我更誠心企盼,企盼徐旭東先生能夠聽到我的聲音並主動退還這二十年採礦權,靜待礦業法修法完成之後,再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面對新法提出申請,遠東集團的總資產超過一千億新台幣,延緩新礦權的申請雖然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也會幫助該集團塑造出更為正面的形象,正面的形象不是一向千金難買嗎?至於其他入圍者,我僅致上衷心的祝福,你們應當慶幸,不是慶幸我的退出,反正我本來就不該跟你們放在同個天平一起衡量,而是慶幸你們心中沒有我的矛盾與潔癖,走上高台之前不會如此掙扎與多慮,當然我更私心期待,期待你們能夠理解我的顧慮並響應我的呼籲,進而一起抵制此獎,我相信以徐旭東先生之智慧,一旦發現我們的行動一致時,必定會針對社會責任一事做出更有意義的反省與回應。
我心中期待的台灣未來,應該是一個減量興築、緩和開發的世代,雖然這樣的期待跟建築產業有著嚴重的矛盾,但卻是殘餘環境與後代子孫唯一的機會,即便悖離建築圈的主流價值,即便悖離經濟成長率的無盡宿命,我仍如此期待著,我仍如此期待著!
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迎接2020東京奧運到來,日本最強應援團出動,東大將送「機動戰士鋼彈」上太空】
來自世界各地一萬多名頂尖選手,就要齊聚東京,爭奪創下史上最多,33個項目的339面奧運金牌。
(東奧宣傳片)
東京2020奧運/殘奧,開創無限可能
作為創意大國,的這場開創無限可能的奧運大會,連宣傳大使也開創無限可能。
(東奧宣傳片)
阿姆羅 向宇宙出發
《機動戰士鋼彈》
燃燒吧!燃燒吧!燃燒吧!鋼彈!
(新聞片段)
今年適逢《機動戰士鋼彈》動畫開播四十週年,現在這個超人氣機動戰士,加入了2020東京奧運聲援團,因此要去一個地方為選手加油,那個地方,當然就是宇宙
(東奧委員(前鏈球奧運冠軍)/室伏廣治)
加進了宇宙元素,給人2020東奧規模很大的感覺,能夠得到機動戰士鋼彈的加油,實在非常令人高興
日本奧委會,與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以及東京大學合作,將共同開發微型衛星「G-SATELLITE」,把機動戰士中最熱門的阿姆羅鋼彈和夏亞的薩克模型,送上太空。
(東京大學實驗室)
3 2 1
(新聞片段)
在模型的基座上,將加裝電子跑馬燈,於2020年7月東奧期間,向地球發送加油訊息。不僅如此,鋼彈和薩克還會肩併著肩,由微型衛星上的相機拍下自拍照
,透過網站傳訊息給大家
(鋼彈之父/富野由悠季導演)
鋼彈模型能夠進衛星軌道上太空,如果有人覺得"什麼?放什麼玩具上太空啊",被這樣小看的話,我可是很困擾的,以宇宙為志向的人,每一個人都認真追尋著這個夢想,從事宇宙開發的工作,對於有這種志向的大人,你們可不能把他當笑話看呢
誠如富野導演所說,這不是隨便扔兩個模型上太空的玩笑,這個微型衛星,預計在2020年3月到4月送上太空,在此之前,鋼彈生產商(BANDAI))不斷研發,能夠承受太空中強烈紫外線,和高低溫差超過200度的模型材料。負責製造微型衛星的研發人員更是反覆測試,確保模型在火箭發射的強大震動下,不會與衛星脫離。
(新聞片段)
最高每秒震動達2000次,並且記錄下實驗的數字。
在研發小組努力將鋼彈送上太空的同時,奧運場館的建設也在加緊趕工。做為射箭比賽場地的夢之島公園,在4月底舉行落成開幕式,這是2020東京奧運最新完工的場館。
(東奧宣傳片)
開閉幕式 田徑以及足球都在新國立競技場舉行,鄰近的東京體育館將作為桌球場地,1964年東京奧運使用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則是手球 殘奧羽球以及殘奧橄欖球比賽場地。
總計2020東京奧運共有43個競技場館,新建設施18座,其中10個是臨時場館,另外還花錢整修了25個既有設施。其中最受到關注的是開閉幕式舉行的主要場館 新國立競技場。因為原本由首位獲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建築師,伊拉克裔英國籍的札哈哈蒂所設計的場館,最終因造價過高,日本奧委會不得不在2015年宣布廢標,重新得標者,是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的作品。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
這是全世界眾所矚目的建築標案,我深深的感覺到,我肩上扛下的是一個重責大任
文茜世界周報曾在2014年,走設隈研吾南青山的事務所,不算大的空間裡,各種模型、圖稿到處都是,架上滿是他的書籍。隈研吾原是80年代末期,以建築評論起家的創作者,東大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客座研究,91年完成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作品「M2」。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
(混凝土)質地很硬,又硬 又冰冷,人碰撞到後 好像會受傷,身為生物的人類內心會害怕,所以我不喜歡混凝土
94年「負建築」一書,確立他建築的核心哲學,從此和混凝土分道揚鑣,大量運用自然材料。2000年落成的「馬頭町廣重美術館」,奠定風格的代表作,取法浮世繪大師安藤廣重的「大橋驟雨」,用杉木營造出雨絲一般,模糊自然與人工的建築。他堅信木材比混凝土,更適合地球暖化加劇的環境。
(NHK記者/小西政親)
這是隈研吾在富山所設計的案件,使用了大量的木材,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新版本的新國立競技場,也處處看得到隈研吾的標誌。
(NHK新聞片段)
如同像是法隆寺五重塔的「垂木」一般,新國立競技場的看台,也將用木製的格子以水平搭建,屋頂也是用木材搭建,以表現日本傳統為設計重點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聲音來源)
我想要蓋一座與森林能融合一體的建築,這樣才能做為時代的象徵,才能保有日本的風味
隈研吾捨去建造巨大地標建築想法,以一貫「負建築」的理念,特意將原設計方案中75公尺高的建築物,高度降低到50公尺以下。讓體育場入明治神宮外苑那片巨樹參天,蔥綠蒼翠的綠林之中,成為它的一部分。預計11月完工的主場館,目前已經完成工程進度的七成。在最後階段,追求完美的設計團隊宣布,看台的燈光將改以細線方式呈現,以營造出更有日本風味的螢光蟲之光。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
新國立競技館是前所未見,充滿溫度的體育館,我希望呈現給大家一個充滿日本風,一個溫暖的場館,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期望
2020東京奧運
(東奧委員(前鏈球奧運冠軍)/室伏廣治)
我們來了!不朽的傳說,還有數不清的奧運夢
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度咕:台灣囝仔的童年往事」介紹
訪問作者:鄭秋榮
內容簡介:
你小時候有沒有一隻小動物,跟你成為莫逆之交?
或是你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一隻神奇的動物,讓你感應到「超能力、超自然」都是真的?
話說秋榮大六歲的時候,他的阿嫲聽信獵人的話,買了一隻貓頭鷹,要給秋榮大進補,因為秋榮大拒吃,而變成全家的寵物,取名為「度咕TOKU」。
▲第一章是「我與度咕」收錄八個趣味橫生的臺灣農村男孩與一隻貓頭鷹的故事。
▲第二章是「我與喜鵲」,66歲的秋榮大在台北某公園與一隻喜鵲作朋友的經驗,相隔近一甲子,難道是度咕輪迴來了?
▲第三章「童年往事」,請民國40~50年代出生的人注意了!收藏這本書比你收藏古董還值得,因為這不只是秋榮大的童年回憶,也是所有臺灣農村孩童的生命故事。「度咕」和「童年往事」兩個單元,將喚醒臺灣四十代、五十代人深情的童年回憶。秋榮大肯定是臺灣第一個將民國40~50年農村孩子的冒險、幽默生活,表現得最精彩的創作者。
▲第四章「動物狂想曲」,八個連環漫畫故事,用不同的動物做為主角,用國際新聞改編情節。有人常說大人會扼殺兒童的想像力,結果秋榮大證明,六十歲後,腦子照樣可以作怪,創意無窮呢!
這一本書的「度咕」、「喜鵲」、「動物狂想曲」適合讓年輕父母用來啟發自己的孩子:一隻小動物怎樣引發幼童的想像力?以及如何用創作,保存珍貴的想像力?
秋榮大將在臺灣巡迴分享,動物在繪本中的趣味性,以及童年交往的動物,如何轉化成為創作。透過本書,相信可以讓更多動物,成為我們一生中的夢幻朋友!
作者介紹:鄭秋榮
本名鄭秋榮
1953 生於埔里
1971 台中一中畢業
1976 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
1981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建築研究所碩士
1981-1984 中原大學建築系講師
1983~迄今 台北市開業建築師
鄭秋榮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曾任森海國際工程顧問公司/建築設計部主任,全省競圖首獎十數次
滿意建築作品仍在醞釀中。
2013 大同大學 台北老建築速寫/鄭秋榮X李乾朗雙人展
2013~迄今 國父紀念館 每年度繪本聯展/田園城市ZINE作品展
著有:《優雅阿伯的街頭內心戲》、《度咕— 秋榮大的童年往事》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評價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 ... 的八卦
我們的設計建案主要位於大中華地區,同時在美國、歐洲、非洲及南亞也看得到的我們的作品。姚仁喜| 大元建築工場於1985年由姚仁喜先生所成立,除了譽為台灣最佳的建築師事務 ... ... <看更多>
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大元104 :: 建築師資訊網 的八卦
2022/9/25-2713個工作機會|建築設計師【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_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全台最多工作職缺及求職服務,更多「大元建築師」工作職缺請上104。 ... <看更多>
大元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在 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評價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 ... 的八卦
我們的設計建案主要位於大中華地區,同時在美國、歐洲、非洲及南亞也看得到的我們的作品。姚仁喜| 大元建築工場於1985年由姚仁喜先生所成立,除了譽為台灣最佳的建築師事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