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凌晨4點,
啱啱返到屋企。
仲有唔夠16個鐘,就係毛記電視一歲大壽台慶嘅大日子。
頭先有位朋友喺會展現場同我講,話見到個舞台,再諗返起5年前我哋搬入富德樓時嘅畫面,就替我哋揀動。佢唔講我唔覺,一講我先醒起,係,又5年。如果由黑紙開始計,再到白卷、100毛、毛記,第7年了。遠嘅唔好講,只講一年前,十幾廿個同事,仙都唔仙下,乜都流雞過人,就咁開咗個電視台。多得同事們都出盡奶力嘔晒血咁搞,搞下搞下,又畀我哋捱到去1歲大壽。
有時要跳返出嚟先覺得夢幻:毛記台慶,將會真係喺個電視機播出嚟,播嗰個仲要係免﹣費﹣電﹣視﹣台。將會有可能有成家人一齊坐喺飯廳睇毛記電視嘅呢個畫面出現,又令我諗起一年前毛記開台時我寫嘅呢篇文章: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低能的毛記電視》林日曦
2014尾,當大台質素持續膠企,當亞洲CNN重病瀕死,當政府繼續戲弄王維基,我和拍檔三個人在公司互相提出了些低能問題:
「開電視台一定要申請牌照嗎?」
「動輒幾十億投資,開台是否有錢人的專利?」
「沒法得到電視牌照,沒法得到大氣頻譜,是否就沒有人收看?」
「如果是,為何又那麼少人收看擁有牌照的亞洲亞洲?」
「網上電視是否必死無疑?」
「當電視被置於網上時,電視節目長度還需要依從舊有常規而維持在半小時至一小時嗎?」
「只做短片可以被稱為電視台嗎?」
還有那種通常一被問出來就會偷走全場氣氛的終極問題:「其實甚麼是電視?」
不,我不是期待得出那種像「連續動態的圖像和聲音轉換為電子訊號,並通過各種渠道傳輸電子訊號,後再將電子訊號還原為圖像和聲音的技術,就為之電視」之類的答案,我所好奇的是,人類在心靈層面上對電視的認知共識,亦即「電視的意義」。像「甚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一樣,當被問出來後,連我自己都覺得好低能。可往往就是這類低能問題,才是混沌中最需要被解答的問題。
甚麼是電視?曾經我們都很清楚答案:那是一個有趣的屏幕,裏頭發出一些令辛勞工作一整天回來的人感到放鬆的光,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笑聲、眼淚和各種小常識的增長;它能帶出一些流行於城中的小熱潮,為同學間、同事間、朋友間在沉悶的生活中帶來茶餘飯後共同話題。
還有最卑微的一個基準:曾經,我們不會羞於承認自己是其觀眾。那才是真正的電視。
想到這兒,上述那些牌照不牌照,頻譜不頻譜,全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而我們亦都開始坐言起行,着手籌備香港第一個無牌……呀唔係……係毛牌電視台──「毛記電視」。
世界從來都是這樣運行的,想要改變現況,就要不恥於問出一些低能問題。六年前我跟拍檔同問:甚麼是雜誌?雜誌一定要很厚嗎?一頁雜誌又如何?最後我們創辦了一張一蚊雞雜誌《黑紙》。
還有從前從前,唔記得牛頓定喬布斯定黎胖子,曾經坐在蘋果樹下問:為甚麼個蘋果要跌爆我個頭?最後「地心吸力」被發現了。
越是低能的問題,背後所隱藏的秘密就越多。
毛記電視才剛開台不久,每天只有兩檔長達三分幾鐘的劣質節目,距離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慶幸我們又問出一些會被人恥笑的低能問題,然後一個蚊型電視台才有機會在今天誕生。
可能它還會比亞視更快執笠,誰知道呢,但或許有一天,它可以推動到某些電視行業的改變,看電視不再是老土娛樂,人們可以再次從電視中得到笑聲、眼淚和各種小常識的增長,亦不會羞於承認自己是電視觀眾,甚至是電視迷。
那樣的毛記電視,才是我們真正想辦到的。
在那一刻,當天那些被低估了的低能問題,才會正式換回來一個高能的答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最愛電視嘅,其實從來都係我哋呢啲已經唔睇電視嘅人。我哋唔係唔想睇,只係更加懷念嗰個曾經吸引、睇咗唔會扮冇睇嘅輝煌電視年代。
今晚毛記台慶會喺免費電視直播,收視相信都係得嗰三幾點,但呢三幾點,加上用app用網睇嘅觀眾,其實係代表緊一群麻煩嘅小眾,想話同人多勢眾嘅大眾講:其實我哋好簡單,一直以嚟,只係想呢個世界多啲選擇,等每個人都睇到啲自己鍾意睇嘅電視節目。
假如撞啱成家人都鍾意睇同一個節目,就會係個大Bonus,等我哋可以重拾往時成家人或者成班Friend一齊睇電視嘅樂趣。
希望今晚就係一個咁嘅節目,無需討好所有人,但總有一兩個家庭、三數班Friend,會因此而再次一齊聚集喺客廳,扭開部電視,一齊笑,一齊標眼屎。有咁樣樣嘅情況發生嘅話,我仲有我嗰班辛苦過我嘅同事,應該就會覺得瞓少咗呢幾個月,係值得嘅。
今晚見。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2013年到2020年,從夏末到冬初,跟小四(郭敬明)合作,從小時代的〈我好想你〉、〈微光〉到這次落落導演的〈如果聲音不記得〉。拿到這首歌的demo時就知道很難唱,但因為很喜歡這首歌,還是想試試。第一次跟侯志堅老師合作,很喜歡他對聲音清澈細緻的處理。 這一次的萬語千言,給這部電影,給劇裡的吉擇和...
夢回大曦第一集 在 林日曦 Lam1Hey Facebook 八卦
(厭世廢文2)
03年沙士我22歲。
有一天上班時,聽到新聞說,有一種新型傳染病叫非典型肺炎。
亦即是我們後來所說的沙士。
起初只集中在廣東爆發嘛,香港人都不太留意這個病,直到二月中旬,有位大陸退休教授連人帶毒南下香港,引發九龍京華酒店多人感染沙士,這神秘病毒才開始受到我們關注。
後來的悲劇大家都記得很清楚,就算年紀較輕的香港人近來都聽聞過當年的事了吧:8A病房、淘大花園、董太超人,每天上網或打開電視,都充斥著關於沙士的最新消息,一眨眼整個香港進入了一種無以名狀的狀態。
你說它悲情嗎,又好像來不及悲傷;你說它科幻嗎,偏偏確確實實發生在你面前;你說它消極嗎,又好像很多人為其他人的生命正在奮鬥。
我們就像初生嬰孩,來不及明白這個新世界,只好相信每一位專家,專家教我們洗手我們便洗手,專家教我們倒水我們便倒水。有些人更無助,開始相信醋有助預防沙士,於是搶醋,就像遇溺者在大海中看見救生圈一樣。
那個香港,有點像《死亡筆記》,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倒下的是誰。
望著確診和死亡個案越發增多,完全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不知你們當年有沒有我這個想法:這世界應該走到盡頭了。
沒有疫苗,沒有救世主,死亡的人越來越多,我打從心底裡覺得人類快要滅亡。那年憤世的我心想:人類滅亡也好,宇宙將會回歸平靜。
可是當想到自己快要死時,我又會戴上口罩,意圖避開厄運。
就是這樣,又怕死,又厭世,不知所謂。
還記得那一天。
前一晚一夜無眠,早上七點上班,下午三時放工,回家就睡,天黑才醒過來,懶惰得也不打算睜開眼,也不打算爬起床,只用右腳趾篤一篤床尾那部迷你小電視的開關,打算看看沙士相關新聞。
幾個熟悉的廣告播完了,新聞片頭音樂響起了,我以為我還在發夢,因為我聽到新聞主播讀出的第一段新聞竟然與沙士無關,張國榮死了。
我必須說,那時我沒有很迷戀張國榮。我家姐是張國榮的歌迷,但我不是。我只是那種噢張國榮死了於是我開始懂得欣賞他了懷念他了一懷念就懷念了十七年的普通香港人。雖然我當時沒有很迷戀張國榮,但……那是張國榮!對不起我用了感歎號,但那是張!國!榮!!!我相信這事令全香港市民都感到相當震撼。
要是你沒有經歷過這事,我都不知道要怎樣跟你形容那種震撼。或者就像給曹星如連還送你一百記左右勾拳,然後在你腫起的雙眼見證下親吻肥媽吧。
不對,形容得非常差,完全不是那種感覺。總之我知道看新聞報道時我的口一直無法合上,直至下一則新聞出來:數百居民從淘大花園撤離。這下我無需要再勉強自己合上我的嘴,因為曹星如推開了肥媽,再次朝我的臉多送一百直拳。
一切畫面都超現實,但一切都是現實。
腦內千言萬語,口中無話可說。
第二天上班接更時我跟同事說:「好似末日。」
他沒有說甚麼,只隔著口罩以一聲短嘆來回應,接著便下班離開。剩我一個獨留精神時間房,聽著電台播報重複了一整晚的新聞。
記憶到這裡中斷。
只知後來沙士確診人數一天比一天少,也不懂得確切原因,總之病毒從此消失殆盡。
人類沒有滅亡,我們又開始如常生活,大陸巨量開放自由行,經濟開始復甦。
你如常生活,我如常生活,如常生活。
直至今年。
一切看似相同,確又有點不一樣。
最大的分別,在於香港人有經驗了,懂預防了,知道要源頭堵截了,一直要求封關,封關,請你封關。
只不過訴求得不到回應,於是人們睜著眼睛接受歷史霸王硬重複。
望著確診個案越發增多,完全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不知你們有沒有我這個想法:這世界應該走到盡頭了。
這年依然憤世的我心想:人類滅亡也好,宇宙將會回歸平靜。
可是當想到自己快要死時,我又會戴上口罩,意圖避開厄運。
依然一樣,又怕死,又厭世,不知所謂。
幾個群組幾班朋友各自想給香港人尋找口罩派發口罩,我沒有很積極,可也有參與其中。好幾次好消息變成壞消息,不是給人Cut單就是給人搶貨。最後總算有兩三批貨,每人分到一千幾百,各自分發出去。
你說口罩難找嗎?原來也不算難呀,眾志找到,杜生找到,有朋友找到,有中學師兄找到。我的同事也比我有用,找到數千搓手液給公司買來送給長期病患。才知道,才明白,才應該自己承認,其實最底層的那個我,或者不那麼熱衷於救世。
有時我會覺得,讀者會讀到我的說話,不如正能量一點啦。
對,正能量有正能量的好。
但從來我儲存得最多最不缺的,其實是小確負。
告訴你後續。
世界未末日。
後來武漢肺炎確診人數一天比一天少,也不懂得確切原因,總之病毒從此消失殆盡。人類沒有滅亡,我們又開始如常生活,大陸巨量開放自由行,經濟開始復甦。
你如常生活,我如常生活,如常生活。
直到下一次。
呀,好像又說遠了。
我想說的其實是,沙士那年我22歲。
有一天上班時,聽到新聞說,有一種新型傳染病叫非典型肺炎。我手起刀落,用1分38秒(!)剪走了該節新聞報道,把節目上載到商台網站供會員重溫。
(我早說了,這只是一篇厭世廢文)
(讀完不會有任何得著的)
(你現在逃走已經太遲)
============
《厭世廢文》上集
https://www.facebook.com/Lam1Hey/posts/2782293981862589
============
《#林日曦細聲講悲但真 》
主題歌《#小人物 》林日曦
📣音樂平台線上播放
YouTube:Lam1Hey
Facebook:Lam1Hey
Instagram:Lam1Hey
Telegram:Lam1Hey
============
夢回大曦第一集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2021年2月6日傍晚,臺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5、7號,超過70年歷史的明星咖啡館。(張哲生 攝)
1949年,一個18歲的建中畢業生與6個年紀比他大三輪的俄羅斯人,在臺北市武昌街開啟了「明星」的璀璨歲月。
故事要從更早說起。1917年俄國共產黨發動革命,一位出身貴族的俄國沙皇侍衛隊指揮官艾斯尼(Elsne),跟著軍隊奮戰不敵之後,一路輾轉流亡到上海;此時他的同鄉布爾林於上海霞飛路7號開設「明星咖啡館」,後來艾斯尼跟隨國民政府到了臺灣,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當時年僅18的簡錦錐先生,結為忘年之交,且跟幾個俄國同鄉,包括布爾林在內,於1949年在臺北武昌街一段7號合作經營「明星西點麵包廠」,並於麵包店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
「明星」名稱是從其俄文店名「Astoria」而來,「Astoria」是俄語「宇宙」之意,明星正是星海中最美麗的那顆星。
早期的明星咖啡館只靠著販賣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配合著明星麵包店的俄式麵包與西點,以異國風味吸引著臺北人。每天下午四點、五點,不少外國使館與達官貴人的黑頭車紛紛來到武昌街,等著在第一時間購買剛出爐的麵包回去,蔚為奇觀。加上來自俄國的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當年時常造訪明星品嘗家鄉味,她每回必嚐的是「俄羅斯軟糖」,這可是當年俄國皇室御用的點心。這些故事都讓明星咖啡館增添不少神秘的傳奇色彩。
明星咖啡館一開始吸引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達官、商人,絡繹不絕,畫家們像是郎靜山、陳景容、楊三郎、顏水龍也常到此聚會。到了1959年,詩人周夢蝶在咖啡館樓下騎樓擺起小小的書攤,引來一些愛好文藝者聚集。往後21年,這裡成了動人的臺北文學傳奇。
時光雖匆匆,但至今還是不少人記得騎樓下的消瘦黑衣詩人。書攤營收有限,詩人曾一度餓昏倒地,簡先生伸出善意援手供他熱食,傲骨詩人卻堅持自己買單。只能喝得起一杯咖啡,或許太苦,也或許為添增飽足感,周夢蝶於是加了8顆方糖,這杯咖啡最後是苦是甜,只有詩人肚裡分明。從此,開啟了明星咖啡館與作家的相知相惜。
許多人在騎樓下買書之後,到二樓的咖啡館喝杯咖啡、閱讀,有時也和周夢蝶一起聊聊。有冷氣的咖啡館環境比家裡好得多,初初嶄露角的年輕作家流連於此埋頭寫稿。像是三毛、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季季、陳若曦、楚戈、方明、劉大任、王禎和、陳映真等人,一杯咖啡,可以坐上一日,篇篇動人的文學作品,在明星咖啡館誕生;《現代文學》、《創世紀》、《文學季刊》也曾在此編輯討論。
裝潢帶有古樸歐風風采的明星咖啡館,彷彿是近代臺灣的文學沙龍。白先勇說:「臺灣六十年代的現代詩、現代小說,羼著明星咖啡館的濃香,就那樣,一朵朵靜靜地萌芽、開花。」據說白先勇最愛二樓樓梯口靠近櫃臺的座位,面對一屋子眾生群像。不知道他的代表作—小說「臺北人」所描述的一個個鮮活臉譜,是否其中有乞靈於穿梭過明星咖啡的身影?還有作家將明星咖啡館當作第二個家,例如初為人父的黃春明,就曾在咖啡館的桌上為寶貝兒子換尿布。
80年代,臺灣經濟逐漸起飛,股票高漲至一萬二千點。全民炒股的熱鬧反而成了明星咖啡館熄燈的主因。簡錦錐回憶道,當時股票族佔據了所有的桌子,作家反而找不到位置坐。再加上自身體力日衰、女兒旅居外國後續無人接手,從1949到1989長達40年,明星咖啡這閃亮的臺北之光,暫時熄滅了。咖啡店關門了,但一樓的麵包廠依然在,二樓空間則租予「居仁堂素食館」。
麵包店的經理說,這15年間,不斷有客人跑來要喝咖啡,老顧客頻頻詢問不是說休息3年嗎?怎麼一晃15年過去了,依然不見咖啡館蹤影?直到2003年一場火災後,在舊日粉絲連署奔走下,咖啡館浴火重生,簡錦錐的女兒簡靜惠自美返臺,重新打造明星的光采。
老闆簡錦錐說,白俄羅斯人於1958年時曾經動念將明星賣掉、結束營業,或許因為位於城隍廟正對面,在中國習俗裡是正沖,一賣兩年沒有人敢買,方才持續營業。1989年明星咖啡謝幕,原以為這個號稱「臺灣近代文學永遠的地標」40年的傳奇篇章,就此逐漸淡出臺北人的記憶。
但也或許因位於廟前亦得神佑,大火一場只是虛驚,煙燻明星,反而帶來了再生的機會,也讓眾多文人想起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眾多桌椅有的送給客人,多數借放至埔里寶岩寺的倉庫裡,一放十多年。直到九二一埔里逢大難,該寺幸運安然無恙,倉庫裡的老家具們依然安好。或許,正是時候到了吧,加上火災挑起了機緣,明星咖啡館在眾人的期待下復活。
2004年5月,消失15年的明星咖啡館重現臺北了。
現在的明星,試圖重建當年的原貌,用的是老桌椅,開心迎進老客人、新客人。屋裡隨處拾起,都是一塊塊的歷史拼圖,拼湊起60年來的歲月。
依然羅曼蒂克,依然燈光溫柔,看著明星咖啡館,簡錦錐笑言,這裡是相親好地方,暫停的時光並沒有造成任何的距離。
然而,有些時代、有些世代已經走遠了。老客人回來點上一杯咖啡,追憶似水年華,也有祖父母帶著孫兒,來到他們年輕時駐足的地方,讓故事一代代延續下去,新的世代創造著新的時代。
而當年的少年家常客,有不少已是文壇或藝壇巨擘,他們也回來明星舉辦活動。如林懷民、陳若曦等人,在復業後的明星三樓不時煮咖啡論劍。文藝青年兩鬢已班白,但豪情不減當年,也讓文學氣息再度與咖啡香相遇。
或許,味道會有點不一樣,但重新點上燈的明星咖啡館,已成為一種新的力量,延續再延續⋯⋯
明星的歷史沿革:
1917
俄國發生「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身為皇室貴族顛沛流離哈爾濱,三年後輾轉到上海法租界。
1920
白俄人布爾林洛維赤(Petter Noveehor)於上海霞飛路(今淮海中路)開設「明星咖啡館」。
1949
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隨國民政府來台,相識台北人簡錦錐,並於北市武昌街一段5號開設「明星西點麵包店」,當時為西門町唯一的西點麵包店,轟動一時,也深受前總統蔣經國夫婦喜愛。
1950
於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成為當時外國人首屈一指的西餐廳,尤其是俄國人蔣方良女士,更愛於此會見俄國人士,一解鄉愁,回味俄國料理。聆聽家薌音樂。
1952
韓戰停火,由於台海情勢未明,布爾林等人移民至澳洲等地以躲避共產黨威脅,明星股權首次重組。
1959
明星詩人周夢蝶先生,周夢蝶開始在明星一樓賣書,所賣書本包含詩集、哲學、經濟、散文、小說等,甚至還包含大陸禁書,吸引不少文學同好,逐成風氣。
1960
房地產權移轉,明星股權二次重組。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定期於明星咖啡館聚會。
1966
《文學季刊》創刊,尉天驄、陳映真、黃春明等人時常在明星三樓校稿討論內文,黃春明之子國珍甚至被稱做「明星之子」。《看海的日子》因而誕生 。
1980
周夢蝶先生因胃病開刀結束20年來在明星一樓的書攤生涯。並轉至2樓明星咖啡館繼續與文學愛好者聚會。
1989
明星2樓咖啡館暫時停業。
2003
明星二樓素食店發生大火,所幸沒有發生重大災情,經媒體批露後,許多老客人紛紛來電關心。
2004
重新開幕,2004年5月開始試賣,7月盞燈再現,邀請台北市長馬英九及文壇重量級作家,如周夢蝶、黃春明、龍應台、林懷民、隱地、羅門、蓉子、陳若曦、李瑞月、劉秀美、楚戈…等人出席開幕茶會,各家媒體相爭報導此一盛況,並確立了明星咖啡館為文藝沙龍的地位。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曾說:「沒有明星,即使後來有雲門舞集,也不會是現在的模樣。」
2009
明星60周年慶暨創辦人簡錦錐先生新書《武昌街一段七號》發表會。
夢回大曦第一集 在 吳青峰 官方專屬頻道 Wu Qing Fe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從2013年到2020年,從夏末到冬初,跟小四(郭敬明)合作,從小時代的〈我好想你〉、〈微光〉到這次落落導演的〈如果聲音不記得〉。拿到這首歌的demo時就知道很難唱,但因為很喜歡這首歌,還是想試試。第一次跟侯志堅老師合作,很喜歡他對聲音清澈細緻的處理。
這一次的萬語千言,給這部電影,給劇裡的吉擇和辛唐,給也曾有過暗黑時刻的你我。我也曾黑暗過,至今或許也在黑暗中行走,但光始終在我心裡。願每一個人,能在黑暗裡擁有行走的能力、不怕跌跌撞撞找光的能力。
-
〈如果聲音不記得〉
如果說 我的聲音都記得
念你名字時忐忑 喜悅和苦澀
如果你是 一曲戀歌
那我是隔窗斜陽一抹
從晨曦到日落
你是天空飛過的信鴿
我是落款的筆墨
我有萬語千言 藏在顫抖的字裡行間
一天一天 一年又一年
每個轉身 恍如初見
思念是春蠶
一口一口 吃掉時間
春風秋雨 落筆成念
心花一朵 山野爛漫
落葉的纏綿
風的甘願
心的花園荒蕪一片
倒數的溫暖
有燈光 催促我散場
有心火點亮這場離殤
心裡留了扇窗
月光照得影子長長長
就讓我對愛投降
讓我步履成霜 歸途日暮中跌跌撞撞
一天一天 一年又一年
心有驚鴻 身如灰雁
離去的少年
風塵僕僕 見字如面
春風秋雨 落筆成念
心花一朵 山野爛漫
落葉的纏綿
風的甘願
心的花園荒蕪一片
倒數的溫暖
誓言總貪婪無當 對稻草緊抓不放
月光把淚吹涼
愛和恨天各一方 我們遍體鱗傷 夢卻安然無恙 不思量 自難忘
一天一天 一年又一年
每個轉身 恍如初見
離去的少年
風塵僕僕 見字如面
春風秋雨 落筆成念
心花一朵 山野爛漫
落葉的成全
風的執念
故地重遊腳步輕淺
不甘的甘願
【Song Credit】
製作人|侯志堅
演唱|吳青峰
曲|INDY
詞|郭敬明 落落
編曲|INDY
吉他|黃宣銘
貝斯|林奧迪
鼓|江尚謙
錄音工程師|柯嘉森
錄音棚|強力錄音室
人聲錄音|吳青峰@青Home
人聲編輯|單為明
弦樂|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蔡曜宇 駱思云
第二小提琴|沈羿彣 黃瑾諍
中提琴|甘威鵬 潘自琦
大提琴|葉欲新 張心維
低音提琴|吳升耀
弦樂錄音工程師|楊敏奇
弦樂錄音助理|徐振程
弦樂錄音棚|玉成戲院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王俊傑
混音錄音棚|強力錄音室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王俊傑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棚|強力錄音室
音樂統籌|王家怡 馬琳琳 賈秦楚易
#吳青峰
#如果聲音不記得
……………………………
▶ 吳青峰 IG:https://www.instagram.com/imqingfeng
▶ 吳青峰 FB:https://www.facebook.com/WuQingFeng
▶ 吳青峰 微博:https://www.weibo.com/u/1822796164
🔔 訂閱吳青峰官方專屬頻道:http://bit.ly/qingyoutube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AD2xRWro3U/hqdefault.jpg)
夢回大曦第一集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自助餐及放題,向來是香港人至愛。眾多酒店及餐廳,都定時推出不同主題的自助餐,有些以抵食取勝,也有以獨特主題招徠,一次為大家搜羅。
1.Mr. Steak Buffet a la minute
開業十多年,但因為價錢抵,選擇多,人氣極盛,午市晚市都是全場爆滿。主打牛扒,餐廳由香港大型牛扒供應商經營,所以多以牛肉為主題,山形縣和牛、澳洲和牛等層出不窮。另一賣點是生蠔,即席開啟,多為美國蠔,蠔味略淡但也算新鮮。非常多客人來慶祝生日或周年紀念,因此只要顧客寫下句子,甜品師會寫在心形碟上,拍照一流。環境擠迫,海邊位景觀最好,但距離食物區頗遠,不少熟客都指明要坐在食物區對出的座位,方便拿取食物。分兩輪時段,7:30pm後貴了近$200,但多了不少菜式,較受歡迎。
地址:銅鑼灣告士打道280 號世界貿易中心六樓
電話:2881 575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2nn-2:30pm,5pm-11pm
推介指數:3
詳情: http://bit.ly/2ApgGwh
收費﹕
星期一至五5pm-7pm:成人$418/位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及前夕:成人$438/位
星期一至日7:30pm-10pm:成人$598/位
平均消費:$500
2.中西‧環
不時推出特色主題的自助餐,早前推出潮州自助餐,是首次有酒店以此為主題。最近就以老香港為主題,大廚把飛行棋,象棋,波子棋等童年回憶,製作成飛行棋馬卡龍、白朱古力慕絲蛋糕、士多啤梨慕絲蛋糕等甜品,非常搶眼。亦有懷舊小食攤位,即製棉花糖、雞蛋仔等街邊小吃。矜貴回本菜式不算太多,也有8款海鮮如麵包蟹,阿拉斯加長腳蟹及波士頓龍蝦。最抵讚是網上預訂有7折,價錢更便宜。
地址:西營盤干諾道西152號港島太平洋酒店1樓
電話:2131 590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6:30am-9:30pm
推介指數:3
詳情: http://bit.ly/2A6mGYN
收費﹕
星期日至四6:15pm-9:30pm:成人$428
星期五六假期及前夕6:15pm-9:30pm:成人$468
3.The Place
以芝士做主題的自助餐,似乎很考慮胃納容量。不過如果是芝士迷,肯定兩眼放光。菜式選擇多,從前菜、主菜到甜品都以芝士貫穿,巴馬臣芝士車輪意大利燴飯、瑞士拉可雷特芝士、吉列芝士黑豚肉、什錦芝士焗薯仔和芝士拼盤、芒果瑞士芝士凍餅、芝士梳乎厘等菜式都有,口味多,花款齊。環境寬敞,空間感十足,就是價錢貴了一點,不過經折扣Apps Chope訂座有78折,可慳回一點。
地址:旺角上海街555號香港康得思酒店L樓層
電話:3552 302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6:30am-12mn
推介指數﹕3
詳情: http://bit.ly/2Od9hqm
收費﹕
星期日至四及假期6:30pm-9:45pm:成人$628
星期五六及假期前夕:成人$678
4.爐端金
放題店在香港數之不盡,但這間卻與眾不同,因為提供了酒店才有的即開生蠔,有日本、南非等來貨,另外也有藍青口、海蝦等海鮮,選擇多。刺身亦是強項,時令海魚如金目鯛、深海池魚、金線鯛、間八等不同品種天天供應,即叫即切,相當新鮮。居酒屋菜式如一夜干也不錯,平時在其他居酒屋吃,起碼要百多元一份,現在可以任食。酒鬼亦會愛上,因為有30多款葡萄酒、清酒、梅酒、啤酒供應,過一個醉生夢死的晚上。卷食如卷物、天婦羅、小食、炸物、黑松露鵝肝多士都有,水準就一般了。
地址:尖沙咀金馬倫道33號地下
電話:2628 0036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2nn-3:30pm,5:30pm-10:45pm
推介指數﹕3
詳情: http://bit.ly/2IXRo94
收費﹕
第一節時間:5:30pm–7:30pm
價錢:成人$468,小童/長者$298
第二節時間:7:45pm–10:45pm
價錢:成人$488,小童/長者$308
晚巿放題(星期五、六、日、假期及前夕)
第一節時間:5:30pm–7:30pm
價錢:成人$478,小童/長者$328
第二節時間:7:45pm–10:45pm
價錢:成人$498,小童/長者$348
5.無肉食
近年流行素食自助餐,全因這間3年前開業的素食自助餐廳,以新派裝修及超抵價錢打響名堂,至今人氣不減,於佐敦、旺角都開了分店。限時90分鐘,提供50多款素食,需先付款。菜式選擇多,不時有新口味提供,大熱芝士撻,菠蘿拔絲及泰式生菜包等都不是隨處提供的素食。最近還有胡椒菜湯、脆脆花生芽、韓式素炸雞(即椰菜花)等新菜式。種類及味道都比其他素食自助餐來得講究,味道好。百餘元可以任食,吃得過。
地址:北角堡壘街10-16號華曦大廈地下B鋪
電話:2528 2368
評分﹕3
詳情: http://bit.ly/2OW2iyw
收費:星期一至四6pm-10pm成人$108,星期五六日成人$138
編輯﹕楊志強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ywgR5fn8uQ/hqdefault.jpg)
夢回大曦第一集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評價
我這次沒有單攻了 ! ?
今年連假第一次重裝
3天2夜的新阿溪縱走
經典的回憶路線
Day1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眠月線鐵道~石猴車站
Day2 石猴車站~松山~廢酒瓶營地~眠月神木~水漾森林
Day3 水漾森林~亞杉坪林道~杉林溪
這次天氣也是非常好
連賞了3天的大景
讓我們享受了整趟阿溪縱走的美景
本集 :
眠月線童話般森林鐵道、明隧道、隧道、鐵橋
驚險的明隧道大崩壁經典路段
廢棄塔山車站、眠月車站、石猴車站
下集精采預告 :
阿里山夢幻晨曦彩霞
香氣撲鼻的紅檜老樹頭
鬆軟好走好躺的松葉林
神秘古老的眠月神木樹洞
煙雨朦朧的水漾森林
火燒雲燃炸的水漾森林
晨曦縮時水漾森林
櫻花林遍布的杉林溪
《敬請期待精采絕倫的新阿溪縱走下集》
*IG頁面連結 :
https://www.instagram.com/steven_wu_trip/
#阿溪縱走 #溪阿縱走 #眠月線 #水漾森林 #野營
玉山單攻
https://youtu.be/0RKrTPnZG-0
雪山單攻
https://youtu.be/Xg1ljmKaU4I
雪山單攻2.0
https://youtu.be/-cxcCDTJpxE
北大武單攻
https://youtu.be/sbBAry2f1G8
合歡西北單攻
https://youtu.be/7HvVqN9-iZs
志佳陽單攻
https://youtu.be/H0sddgEuzYM
桃山喀拉業單攻
https://youtu.be/DR-l06DnTgU
品田池有單攻
https://youtu.be/UEdAtuYVueg
阿溪縱走~眠月線、石猴車站
https://youtu.be/I8sErK2a50k
阿溪縱走~眠月神木、水樣森林
https://youtu.be/7kh8q4_jOWA
三峽五寮尖
https://youtu.be/N0EYBD41v3I
小觀音山
https://youtu.be/5j2nXDMyTLM
劍龍稜越野跑
https://youtu.be/H-9OudApKVk
新手上劍龍稜
https://youtu.be/jNT4xhXbxMg
合歡溪秘境
https://youtu.be/zDuMgaCc31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8sErK2a50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