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麻麻有感而發
好值得分享和細讀的一篇文章🙏🏻
曾經⋯我都有這個念頭。
十多歲時、三十歲也是。
「無助」和「抑鬱」係可以發生喺不同年紀,
感覺就好似黑洞,
總是拉住你,扯你落嚟。
當時每句收到的問候,
無論當刻聽唔聽到入耳都好,
總比冷漠來得有用。
係捱、係死撐、係咩都好⋯
真係唔好放棄。我當然知道做係好難。
但經驗話我知,真係唔好放棄。
如果當年十多歲為某事情自殺,
無論目的係自己面對唔到事情發生、
抑或係想令某人後悔或內疚,
那就真係太太太太太傻同唔值得喇。
因為站在廿年後的我,
我睇到如果當時「了斷」了,
我就從此「失去」的夢想、事業、
我亦唔會成為阿Bu嘅媽媽,
就唔會見證到好多美好的事情⋯
作為身邊人,請多查看朋友和家人,
尤其獨居的他們,更加需要。
有時候,一個抑鬱的人獨自對住四面牆,
鑽牛角尖時會鑽得更深。
多問候、多鼓勵、多引導、
多分散佢哋嘅注意力。
關心問候真係唔厭多,
背後的流言蜚語就免了
(反正關你什麼事?!)
活於呢個世代,
真係咩都可以發生⋯
睇吓2020年走咗幾多人⋯
我哋要嘅不是更多的批判或指責,
而是關懷和鼓勵!
節錄鬼嫁嘅文章👇🏻
|40歳,一點都不老,小朋友剛出生,還有漫長的人生。可能,是產後抑鬱,可能,是其他原因, 但自殺,不是懦弱,而是無助,無助到一個絕望的程度,寧願掉進深淵,讓黑暗吞噬自己的所有。他們需要的,不是批判或指責,而是關懷和指引。
|我們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網絡中的一個影子。世界不需要更多的恨和惡,需要更多的愛,多一點關心身邊的人,很多悲劇,其實有機會可以避免的。
|生命,有更多值得我們經營的地方。
|有些人,藉着網絡,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樂、興趣或人生體驗,為他人帶來力量和勇氣;亦有些人,躲在網絡背後,化身酸民毒舌,肆意攻擊,惡意批評,以貶低別人,來刷存在感,還要沾沾自喜,卻不知道自己只是一無所有的可憐蟲,要靠不認識的陌生人來決定自己的價值;其實,你也可以擁抱光明,不用躲在灰暗的虛擬世界,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和滿足。
|快樂,不是必然的,但可以爭取,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