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慎入。)(三)
上篇文章發表後,有另位男演員訊息問我:
『請問你在描述的,是我們劇組嗎…?』
『啊!不是誒!不會吧…?難道…?』
『嗯,我們劇組也有相同情形…而且是監製、導演、工作人員一起拿手機拍監視器的畫面…覺得很不舒服…』
我除了透過自己的文章,把這樣的狀況表達出來之外,理解其實自己影響的很有限。想請問,有沒有什麼管道,能讓遇到不適情況的工作人員,感到有安全感的表達空間之外,
還能讓這個情況,得到某種強力的約束的呢?
我們並不想造成劇組的麻煩,
只是希望被尊重,請問有什麼更有效的方式呢?
接續上篇分享的文章。
在對外公開後,我也會感到擔憂,除了對自己的,還有擔心是否給工作上的夥伴,帶來了麻煩。之前恰逢新戲的宣傳,十二月中我的態度還以不談論此事為原則。公開後,我趕緊訊息給某電視台的行銷宣傳,十分擔心影響了對方的信譽,沒想到,竟然得到這樣的答覆:『完全不會!個人支持妳所有決定!』『是對的事情就該做!支持!』並安慰我『產業裡很多人都是有意識的。』竟是對方反過來安慰我…
心裡難以形容對這位工作夥伴的感激,以及她讓我看到,對這個產業,或許還是可以抱持一些信心的。
父母親的態度,此時也好重要。每當有可能令爸媽在意的新聞曝光,第一件事不是先安適自己,而是直奔老家,確認爸媽的感受。去年金馬獎,導演胡波的母親在台上的模樣,令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幫爸媽照顧好我們自己。我好,爸媽就好。
這回,那聳動標題的報導又再出來時,我先是回老家,問他們還好嗎?(十一年前,因此篇報導,他們非常不好。)
爸爸說,我們都退休了,沒關係,不會遇到人問,妳放心。
此時發覺,父母堅強,做子女的就能夠堅強。
感到安心的同時,也覺得因為自己的工作性質,
好對不起爸媽…
後來我跟爸爸談及我公開表達態度一事。
爸爸不是一個擅於表達自己的人。
他竟然和我說:『你知道自己這麼做的原因就好,要有信念!這麼做,有得有失,有失有得,我相信妳一定想過,但得失,其實也難一概而論。』
沒想到爸爸竟然那麼有力量,我抑制住快掉下的眼淚…
之後,開始走上清創傷口道路,除了書寫、你們的聆聽、分享,給我很大的幫助之外,我還聽從了內在,去做了兩件事。
事後想想,那其實很冒險,但,對那時的心理狀態,已無其它更好的選擇(我不想再逃避)。
當時相信如果那麼做,會讓自己更有安全感、對這個世界,
能更信任一些。而事後,也證實了,那對我來說是有效的。
有關第一件事,當事人希望保留在我們之間,所以我不便談,但想和對方誠摯地說,很感謝你願意給我們這個機會,那真的讓我願意相信多數人仍是有判斷力、且富有同理心的。
對於他人質疑你的,我相信你。
有關第二件,十一年前,那篇扭曲的報導出來後,有一位自稱是受對方委託的女性長輩打給我,目的是想探詢我接下還會有什麼舉動。那件事讓我一直有很深的感受、印象,感覺到被女性長輩壓迫。我思考既然感到困擾多年,何不再做個確認,若不是事實,便能從受壓迫的感受中解脫,也在自己記憶、印象裡,還給對方清白,不再抱持誤解。
於是我訊息了對方,在表達來意後,對方篤定地回覆,當時她並沒有受託打電話給我。我選擇相信。讓事情放下。接著對方翻出那年扭曲的報導,我一貫的回覆,沒有被逼、沒有全裸,對方回覆:『那還好嘛!那跟Me too 沒有關係嘛~』、
『那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我感受到被勉強,被質疑,被訕笑,
感受到疼痛指數瞬間升高,將要爆錶。
我以最後僅有的一絲理性、力氣,告訴對方:『我覺得這樣的回應,是不妥的,在您完全不了解對方經歷過了什麼的情形下。』
我知道自己快要昏厥,我禮貌地感謝對方,離開了聊天室。
退出對話後,腦子只不斷重複出現三個大字『活下去!』『活下去!』不斷大口呼吸換氣不知過多久,才逐漸緩過來。
我還是要鄭重地說,謝謝這位女性陪伴我釐清當年的懷疑,讓我對周遭能保有一些安全感。很感謝妳願意和我對話。
但是透過此次對話,也理解到,我們還是會有機會面對這樣方式回應我們痛苦的人,而且,大眾對於造成受傷的情況,仍在一個狹隘的想像裡。一定要『被逼』才會受傷嗎?沒有『被逼』,就不會造成受傷?
一位女朋友提供我另種思考:或許這位女性長輩,在緊張、不知道怎麼面對的情形下,想試圖以一種輕鬆的方式來化解、鼓勵我。是,也有可能。若是如此,感謝妳,但我的頻率,離那樣可以輕鬆談論的頻率,可能真的還有很大段的距離,很不好意思..
有句話,『當上帝關了一扇窗,必定打開另一扇窗』,當關上了和這位女性長輩的對話後,下一秒,便見『不再沈默』的作者陳潔晧先生來訊息…
感到十分意外!不可思議!
向陳先生道謝過他給我的啓發後,向他請益:『性侵,只等於對方的性器、其他身體部位的侵入嗎?』
他回覆我:『那是大家普遍的誤會,性侵的形式是包含各種種類的。很多兒童被性侵的經驗,都屬於性剝削。意即即使沒有身體接觸,也可造成性侵害的創傷。例如:要求兒童觀賞成人性交,或要求兒童作為成人性觀賞的對象。
用『性暴力』是符合很多女性成人受害經驗的形容。在家庭或工作領域,利用權勢或威嚇的方式進行性暴力是普遍的受暴經驗。』
同時他用標題『韋恩斯坦,我生命中的惡魔』文章為例。分享:『好萊塢電影圈也是充斥對女性的性暴力。指控韋恩斯坦的人非常多,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呈現的角度也不同。』
他繼續說:『一般來說,十六歲以上,若沒有真正侵入的行為,法律上我們比較難以定義為『性侵』。『性暴力』應該是屬於比較廣義受害者經驗的形容,也比較有討論的空間。在WiKi上對性暴力的定義:WHO對性暴力的定義包括但不僅指強姦,該強姦定義以人類的陰莖、其他身體部位,或其他物體以物理的方式強行插入女陰或肛門。性暴力是一種有目的的行動,其目的往往是希望造成受害者的污辱、並削弱對方的尊嚴。而當社會大眾以異樣眼光看待性暴力的受害者時,會造成更大的恐懼,這也是性暴力的目的之一。』
我非常感謝陳先生和我的分享,收穫極大。對我來說,要把自己的體驗,找到所謂的定義、名詞,只為了讓大眾好快速瞭解,是非常辛苦的。就如陳先生所說,傷害包含了各種形式。而語言本身,是有限制的。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了…
最後,我願意談一談,當時自己經歷了什麼。
這是經過多日以來,不斷地向內在確認的結果。
願意談,是因為我不希望讓大家落入黑白分明、二分法,
我就是受害者這樣單一的看法、討論當中。
我不願意扮演那樣的角色,
我希望一切回歸到真實。
我也希望藉由討論當時的狀況,讓大家有所借鏡,
不要重蹈覆轍。
我也希望大家從我的例子瞭解,傷害的造成,有各種的形式。
我也希望,對方能從我用盡力氣揭開自己的同時,
理解到自己當時對他人造成的深遠影響。
我相信,除了大家的關懷之外,我能靠自己的力量再站起來。
我不知道以下是否會令閱讀者感到不適,請斟酌自身的情況,
再決定是否閱讀。
2007年的某一晚,我接到了對方親自打來的邀請電話,對方具知名度、擁有豐富經歷、且也是演員出身。我還記得自己在路邊接到電話時,眼神發亮、臉頰發燙、心情興奮的難以形容的熱切心情。
但是進組後,對於要如何拍攝那一場戲,除了有唯一、具體的共識就是裸露的部份為背面到背部這件事之外,至於到時彼此要怎麼做,或如何拍攝,絲毫沒有討論。我也不好意思再問,我想對方那麼有經驗,一切應該會沒有問題,跟著對方走便是。
當時我對自己有過高的期許,內心希望通過這次的拍攝,自己能達到自我要求的標準。
我因為過於為畫面設想、身體不希望留有痕跡,全身僅貼了胸貼,就上場,而對方僅使用了保險套。對方還告訴我,他不會放進去。我相信對方是想令我安心,但其實這句話不需要說。
我們按照劇本的需求,拍攝了『發生關係』的場面。
因有劇照師在場,我相信正面拍攝的照片定有不妥,
我在一女性朋友陪伴下,
(報導說由媽媽透過黑道出面)和劇照師討論、
由劇照師刪除了不適當的照片。
拍攝完成當下,我沒有感到特別的感覺。回到家後,洗澡時,在觸碰到自己身體的時候,數小時前,拍攝時,和對方過於親密的體膚接觸、那溫度、感受、記憶,全面向我襲來。
當時我覺得自己好髒,我拼命地想洗掉那觸感、那記憶,所有的一切。我發抖,我不知道該怎麼向最親密的男友說清楚自己在片場經歷了了什麼,我不知道該怎麼幫助自己能好過一點,那晚,我唯一想到的方式,就是請男友和我發生關係,甚至粗暴一點也無所謂,我希望能藉此覆蓋掉對方在我身上、腦中的記憶…
過了兩天、仍無法平靜。我已經無法以言語,說出自己發生什麼了,只能以紙筆寫下,向朋友求助…
我聽說後期剪接時,剪接室特意掛上了窗簾、最後以現在的版本問市,我很感謝最後這樣的處理,但,也會不禁令我閃過:若影片其實是可以以這樣的形式呈現,那當初真的有必要付出如此多來完成嗎…?那對我的心理來說,是二次傷害…
因對方是導演、同時是男主角,當拍攝在進行時,我感受到對方觸碰到令我感到不舒服之處。作為演員,是無法主動喊停的。
我理解在這個片的主題下,您有必要擔任男主角,但,當演員之間,發生了這樣需要去好好處理、調解的情況時,在現場,已無其他人,其權利在您之上。導演的權利、責任,是副導或其他人無法取代您,去執行、或承擔的,任何人都無法。
當您身兼了導演、男主角時,您跟我道歉,在沒有第三者在您權利之上,作為中間人的時候,我只能被迫的接受這樣的處理方式,和您的道歉(在前篇已提及,在道歉之後,緊接是一連串不理性的字眼,不禁懷疑,這道歉,真是自省過後,由衷的道歉嗎?
過一陣子,您又來道歉,再告訴我,應該來個如何拍床戲的座談會,我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我感到快要錯亂…
後來只要是和電影相關的活動,只要看到您,明明那還有我想走近打聲招呼的、我的朋友,我只能自行選擇走避。把自己隱蔽。我感覺我是那做錯事的人。
以上…,就是當時的情況…。
那場床戲,所有和自己的選擇有關的,我無知的部分,
我負起應負起的責任。
但是,若時光能倒回,能讓我再回到當初的那一刻…
我想說….
導演…我好希望當時的你,能保護我…
您是我在現場,能依靠的人…
因為我相信您比我有經驗,
我相信您會幫助我…
我多麼希望,您能幫我設想,
再確定一次,那場床戲那樣拍的必要性,
在現場,您能來告訴我,妳不用付出這麼多,
您可以藉由您的經驗,確切地告訴我,
我是有選擇的,我不必如此…
您有其他的方式,同樣能完成當時的拍攝…
我有很多的希望,但全都破滅了…
想請教您,
您在為達自己的目的過程中,是否忽略了一些一樣重要的事?
您是否只關照到了自己?
當您眼裡只有自己時,是很難有空間去感受到其他人的。
這樣其實是蠻幹的過程下,
真的能達到您希望的結果嗎?
這其中是否有需要再思考的地方呢?
我想借用一位網友的話:『身為創作者,不只是帶大家進入虛構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戲完了,還要帶著大家完整的走出來。』
您在狀態穩定時,對演員的幫助,是感受的到,
我相信在您心中,仍有對自己的期許…
有關對這件事的全部回應,寫到這。
找了好多天,
想找到文字表達自己當時發生何事,好像最接近的是,
『我被應該要保護我的人,沒有保護到、且傷害了。』
我在思考寫出自己的經歷時,仍有一絲恐懼,
是否有人會覺得我『不潔』,
我只希望,大家能如常的與我相處,
如常,不多一分,不減一分。
我真的好感謝,在這段期間,在我身邊,所有的小船的陪伴,是你們豐富了我,是眾人的力量,給予我勇氣好好凝視、穿越,接下來的,該靠我自己。
我也謝謝媒體朋友們的理解、體諒,給予我空間安靜的面對,且從不主動問起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尊重我的心理狀態。
非常謝謝你們。
我也要向你們坦誠,在我發現媒體會引用我的負面文字之後,我隱蔽了自己的身心不適情況,所有可能令人感到負面、擔憂的文字。
我想謝謝十一年前,那時曾接住我、給我幫助的
家人、所有朋友…
當時如果沒有你們,我無法行走至今,
便沒有機會好好凝視,有機會穿越這一切。
在揭開這些陳年傷痕、以及現在聽聞到的負面例子時,
可能也讓一些圈內的朋友,感到不適…我能理解…
我也和你一樣,不希望大眾對影視圈的印象是其差無比的。
我對我們的環境,是有期許的,是和你一樣在意的。
借一位導演的話,「就算這個產業沒有提升有形的收入,至少要給人尊嚴及安全。」
最後,感謝每一位願意閱讀完的朋友,
感謝你們這陣子給予我的陪伴…真的,
深深感謝…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
多數無知例子 在 Facebook 八卦
#神父的鹽
.
我發覺台灣媒體真的挺有病的.
.
特別是蘋果.
.
我從來不曉得原來打疫苗後過世,尚未證實有關聯,還要被意識形態檢查,凸顯他的政治立場,翻遍他的臉書,進行竄改語境的嫁接,只為了滿足媒體預設的荒謬-「他打了高端,他呼籲其他人去打,然後他死了.」
.
「作家打高端後猝死 曾說願向病毒獻祭!『用少數人犠牲,換多數人平安』」,附上大大的一張他的相片,上面寫著「用生命相挺」,再附上「翻攝至臉書」,可以知道,完全沒經過他們家人同意.
.
彷彿正在嘲諷他,他有多麼傻,有多麼活該.
.
「打高端猝逝作家黑特柯文哲!曾言『敵人就在北市府』 鐵桿支持蔡英文」
.
我不知道他支持蔡英文,或批判柯文哲,跟他逝世有什麼關係-他的政治立場,跟他打高端又有什麼關係,毫無疑問,這樣子惡劣的報導吸引來的效應,就是一堆深藍與柯文哲支持者在進行網路霸凌,「死得其所」、「求仁得仁」、「神經有問題,北市長是神醫,怎麼可以批評他」、「台獨吉娃娃」,似乎暗示死者就是因為支持蔡英文,批評柯文哲,所以這是他的下場.
.
然後這一路蔓延到死者的臉書.
.
事實上,打AZ和莫德那的,在8月23日各有一人死亡,卻不見得有這樣的待遇.
.
全台打疫苗的人這麼多,打完莫德那和az猝死有653例,沒有人,沒有人像他一樣,他大概是第一個,被赤裸裸的肉搜言論,討論政治立場,然後被網路霸凌的人.
.
而且他已經過世了.
.
我只看到這一個偏頗的媒體挾著一群人,對著所有人說,「他打高端,他有罪」,在台灣,原來,當一個本土派支持者,竟然不被當人看待,死後,還要被不斷踐踏著.
.
陸作家的言論,是在6月25日,全文為:
.
「打疫苗是一種國民義務。
抗疫攸關國家安全,所以接施打疫苗是一種國民義務,而不是權力。
.
每個人挑三揀四、這不打那不打,結果就形成防疫漏洞、死角,危害整體。
.
現況只能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疫苗,即使有人會因此致死。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打了都會死。大家都打,整體染疫死的人、確診的人,肯定會少一點,疫情會趨緩。
.
一句話:打疫苗利大於弊。
.
除非有些人,選擇完全不出門、在家與世隔絕,否則都應該打疫苗。
.
萬一打了疫苗死了,也只能視為向病毒『獻祭』——用少數人的犠牲,換取多數人的平安。」
.
我不知道這跟他打高端有什麼關係,6月25日,也根本沒有高端可以打,那時,是環南市場疫情爆發,台北市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然後許多人在提倡拒打疫苗.
.
而媒體故意在此時轉死者不相干的評論,斷章取義,就等於暗示群眾,他的言論是針對高端,要強迫其他人去打高端.
.
該作家站在公眾利益的角度,希望人們趕緊去打疫苗,獻祭之說,也屬於一種無奈的語氣,「大家都打,整體染疫死的人、確診的人,肯定會少一點,疫情會趨緩.」他是以群體免疫的觀點,用意在於希望疫情能趨緩.
.
事實上,如果沒有疫情,沒有變種病毒,自然也不需要疫苗,他希望的是人們有疫苗就趕快去打,沒有特定鼓吹哪一個牌子,否定他這樣觀點的人,其實就是否定打疫苗罷了,要人們不要去打任何一劑,這樣就不會有任何風險,但,其實只是把風險轉嫁給其他人,而自己同樣也會面臨病毒的威脅.
.
他不是韭菜,他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擔憂自己,也擔憂其他人,他喜歡在臉書上擺自己做的菜,還有一些飾品,鼓勵其他人,我不曉得,媒體檢查他的瑕疵,假造他的語境,把他6月擔憂疫情的言論嫁接他現在打高端去世,的用意為何.
.
如果想標誌高端的不安全,一個例子證據力是不足的,打高端的人昨日有17萬人,相比az或莫德納,這沒有超過太多的背景值,如果想要否定高端的安全性,應該先等法醫驗完確認有關聯後,或者有明確的數字和依據,在下這種結論,營造這種氛圍.
.
如果要幫死者喊冤,或譴責政府,也不應該消費死者,讓他被誤解,請報導事實,而不是選擇性呈現報導,最起碼的起碼,時序要搞對,而不是讓他蒙受不白之冤,一群人瘋狂地分享他的文章,四處在他死訊下留言,謾罵他「納粹、會下地獄」.
.
這些人究竟對他有何仇恨?只是因為他去打了疫苗,死後就應該被這樣糟蹋?
.
我想,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
.
那些嚷嚷著「死者為大」的人,在許崑源議長死去,傳播這樣的想法,現在,這就不適用了,你們的良知,到哪去了?難道你們受的教育,是可以對特定人殘酷,而消去自己的同理心?他甚至不是一個政治人物,只是一個平民作家.
.
對於政府來說,一定慎重的處理這件事情,後續的撫卹,家屬的慰問,一定要做到圓滿,然後,請詳細調查他的死因,如果確認和施打疫苗有關聯,一定要進行補償,因為他是相信政府,相信國產疫苗,跟隨總統的主張,才去施打的,一定要給出一個交代,不論打任何疫苗,都要負起後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責任,只有這樣,人們才會擁有意願繼續施打下去.
.
而如果你連這樣信任自己的民眾,都無法保護的話(儘管他已經死了),讓他好好地走,我不知道你存在的價值為何.
.
對於已經施打高端或尚未施打高端的人而言,我想有一點必須注意,如你本身有心血管或急性嚴重疾病,在施打後產生不適症狀,要多加注意避免和施打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混淆,「以為只是疫苗的副作用」,而忽略了就醫時機.
.
高端的副作用為:
.
「接種高端後常見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壓痛,頻率71.2%,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其次是痠痛、全身無力頻率36%、肌肉痛27.6%、頭痛22.2%、腹瀉15.1%、注射部位腫脹或硬結10.5%、噁心或嘔吐7.7%、注射部位泛紅4.9%、發燒0.7%.常見的不良反應通常呈現輕度或中等強度,大部分於接種後7日內觀察到緩解或消失.」
.
如有「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或者並不屬於打高端疫苗的症狀,請盡速就醫.
.
全世界奪走最多人生命的疾病,不是武漢肺炎,是天花.
.
天花造成了約4億人死亡,他終結在一名鄉下醫師的手上,愛德華.詹納,他在擠牛奶的女工身上,發現了得過牛痘的人,便不容易再感染天花,於是他進行了牛痘實驗,創造了「預防接種Vaccination」,Vacca就是牛的意思.他認為,牛痘和天花有相同的來源,但牛痘感染人的毒性較弱,所以接種了牛痘,就不容易感染天花,他創造的概念,讓其他人開始追尋免疫和產生抗體的預防疾病方法,直到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的死亡率,為0.
.
這個故事聽起來是很輕鬆而且偉大的,但背後有許多沉痛的內幕,這個方法被發明而且證明有效,取之而來的,不是讚美,而是一群人無情的撻伐,他們說,詹納的接種法是褻瀆上帝,是撒旦的話語,報紙上,報導著接種牛痘疫苗的人會長出牛角,變成牛,詹納的家被包圍,甚至連他的病人,相信他而來接種的人,都被不斷的嘲笑與謾罵,然後丟石頭在他們身上.
.
這位作家,此時遇到的,就是這樣的不理智吧,他們總是毫無目的的攻擊那些尋求所有人都能得救的人,而以為,使他們消失,就會讓自己安全,詆毀他們自己就能免疫,他們以為,能使自己得救的,不是疫苗,而是仇恨.
.
帶給他們災厄的,不是病毒,而是那些與病毒對抗的人.
.
諷刺的是,現在早已不是18世紀,已經過了兩百多年,有些人做的事,說的話,仍然與從前沒什麼兩樣.
.
高端施打到現在,並沒有像其他疫苗,那樣顯著的副作用,以猝死來說,從擴大二期試驗的4千人,到昨日接種的17萬人,只有兩個例子,一個高血壓病史,另一個死前手裡握著毒品,相比az開打後許多高齡者猝死的情形,累計死亡536例,莫德那2個多月累計的117例,這樣的背景值,很難說,具有嚴重的安全問題,去打的人是一種錯誤.當然逝去的生命都有同樣的重量,是不能比較的,請體諒我只能用這樣的方法去面對龐大的惡意,他們的言論過於無知,嘲諷死者的人,不但低能,而且無良.
.
還逼得死者家屬得出來捍衛自己的家人,真的是,人性掉落了糞坑.
.
常說人們的敵人是病毒,有些人的敵人,卻是彼此,那些希望所有人都活下去的人-他說的獻祭,是一種不得已,一種沒有辦法,一種莫可奈何,一種「想開點」,而那群侏儒口中的「獻祭」,是期待一個人的死去,好映證他們妄想的使全人類至於風險之中的荒謬.
.
他是溫柔的,他們是無情的,他是沉痛的,而他們喜悅,他說的,不是一種恐嚇,而是一種悲傷,他訴求的,不是一種絕望,而是盼望人們主動尋求希望-
.
而他們喜孜孜的在他的屍體上跳舞,在家屬的痛苦中飲酒作樂,一個希望更多人活下去的人的肚皮上,在他摯愛的家人面前,他們以為他已經閉上眼睛,但是所有人都看見了.
.
我希望那些侏儒能平安健康的,攜上他們的惡意,去面對病毒,謝謝他們告訴我們,原來,台灣有一群人,活著這麼像病毒一樣,比病毒還有迫切的需求,希望人命的逝去,幸災樂禍.
.
詹納還有一項特別的觀察,使他聞名於世,他發現,杜鵑的雛鳥會把同一個巢裡,其他鳥的幼雛推出巢外.
.
台灣就像一個溫暖而巨大的窩,這座窩裡,顯然,養了太多杜鵑一樣的人.
.
一隻馬來西亞來的候鳥,或許刺痛了他們的內心,他比居住在這座島上的杜鵑,更愛這座島,更願意珍惜其他人,而牠們,只想到了自己,自私,而且愚蠢.
.
現在他飛走了,留下許多思念,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能過得安好.
.
希望他的死,能激發出人們,本質上希望其他人能過得更好的美好希望.
.
最後呼籲蘋果日報撤下不實的報導,這無疑是給家屬帶來二次傷害,如不撤下,神父個人往後將永遠不會分享蘋果日報的任何新聞,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蘇素秋 tomoyo的贊助.
多數無知例子 在 藍橘子 Facebook 八卦
昨日杜汶澤與陳百祥的精彩大戰,為何我們看得如此投入?因為,你會發現每個藍絲的思維都一模一樣。
你用數據分析,他不相信數據。
你用畫面討論,他說別看單一畫面。
你用影片解釋來龍去脈,他說「總言之,這樣就不對!」
最後他們會說:「你有你看法,我有我看法!你反駁我,算什麼民主!」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身邊有很多同類型的人。
網絡沒令人變得更有知識,只是令無知的人浮上水面而已。
他們以無知為傲,再用專家口吻去教訓其他人。
「哈哈!我不看書的!」「哈哈!我不看新聞的!」「我不懂政治!總言之…」
無知的人都一定很有自信,因為他們無知的程度,根本不知道自己很無知。
這是認知偏誤的一種效應,叫「達克效應」。康奈爾大學的David Dunning和Justin Kruger,於1999年在實驗中觀測到,能力差的人通常有以下通病…
1)錯誤高估自己水平。
2)不承認更有水準的存在。
3)無法正視自身不足。
當有其他人去指正他的錯誤時,便會使用一大堆歪理令自己站在有利位置,再推翻其他人。有時候他們不一定是錯誤的,只是他只執著於對自己有利的訊息,而忽視其他資訊。
例如無知的人覺得地球是平的,因為如果地球是圓的,他會掉出太空。
當你反駁這因為地心吸力,他卻說地心吸力只是歪曲地球是平的事實。
當你給他看太空照片,他說照片是假的。
最後,他會給你一個下台階,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雖然我沒上過太空,但你也沒上過太空,所以我們不必爭論!」
達克效應統計出一條「達克曲線」,顯示一個人的經驗水平與自信程度的關係。
其實就等同我們玩對戰遊戲一樣,在遊戲教學時,很多人以為這遊戲根本為他而設,要是有比賽的話一定世界第一。
但當實際對戰後,卻發現根本不是這回事,於是…他們開始埋怨隊伍,埋怨自己的運氣,每次看比賽,都覺得要自己上場一定能擊敗他們。
此外,你會發現這種無知的人,大多數都是位高權重的人。
(注意:不是位高權重的人無知,而是無知的人大多位高權重)
例如:陳百祥,你公司的老板,家中的長輩…
為什麼愈是位高權重的人,愈難發現自己無知?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老闆說地球是平的,沒有下屬敢反駁,更有人出言奉承。於是老闆就愈來愈確定自己是正確的。
所以,全世界都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想法,我相信陳百祥回家之後,一定覺得自己贏了杜文澤。
唯一能改變的,就只有他自己,達克效應還說出一個重點,就是當那個人承認自己無知,就能夠改變。
當然這過程並不簡單,看看達克曲線,當你達到自信的高峰,超爽!
要再踏前一步承認天外有天,便會掉進自信的谷底。
很多人不敢跨出這一步,將自己留在高峰。
亦有人掉到谷底便放棄,永遠陷入自卑漩渦。
如果能咬緊牙關,日積月累的經驗便能重新建立真正的自信。
「自信」和「自大」只有一字之差。
但從自大走到自信的過程,非一步之遙。
喜歡文章花半秒Like & share
買小說助養連結: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多數無知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四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一些受騙跟上當的經驗?
回想這些經驗,你可能是遇到一個太厲害的對手;但是也有可能是自己太莽撞,在沒有經過清楚的評估,跟風險規劃的狀態底下,就貿然的去投入一些,可能是很陌生的領域。
就像《孫子兵法》裡面有一段話這麼說的:「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你是先搞清楚狀況,知道機會點在哪裡,才去投入你的資源,並且管控好風險?
還是你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感覺上前前後後好像還不錯,就打了再說、打了再慢慢想怎麼贏?
其實《孫子兵法》喔,它的開頭「計篇」,也說明了這樣的狀況:「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夫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說喔,我們做事很怕是莽撞、搞不清楚狀況就一頭衝進去,這樣子多數是會吃虧的,而且長期來看注定是要滅亡的。
我就經常聽到有一些例子,可能被騙,去投入了非法吸金的龐氏騙局;或者是有些無知少女被騙到國外去賣淫。
這一般的典型哦,就是沒有搞清楚狀況,好像聽起來還不錯就去了;而騙你的人,往往會用一個「我有一個賺錢的機會」做開頭。
然而呢,當事人沒有調查清楚真實度,就盲目的相信;如果更仔細一點來看,以「先勝而後求戰」的理念來應對,那你是不是要做一些必要的功課?
確保這是一個賺錢的機會,或者是風險是可以管控的,你才去做行動嘛!其實這樣的狀況往往會出現在一些懵懂無知,或者是受教育比較少的人身上。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是不錯的,而且社會經驗很豐富、也受了很好的教育,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可是真的是如此嗎?
或許呢,你不會被那些非法吸金的龐氏騙局所騙,但是有沒有一些可能的原因,讓你依然有可能犯下「敗兵先戰而後求勝」這樣的錯誤?
有幾個原因哦,第一原因是喔,那些非法的龐氏騙局,這種特別危險的事,或者是把你拐去國外賣淫這樣的狀況。
因為它出現的狀況太多了,所以一般人都會提前瞭解這些騙局的套路,而學校跟媒體的安全教育,也會讓我們有相對應的知識跟經驗。
也就是說,你不會犯這種錯誤,並不是因為你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並不是因為你知道「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在這種狀況底下,你能夠保護自己,僅僅是因為你記得一些知識;而當你進入自己缺乏足夠的經驗,和知識儲備的領域的時候,你就會很容易的犯這種錯誤。
而第二個原因呢,就是跟你的「情緒」有關,我們的情緒是會波動的。比如說特別激動,或者是特別低落的時候。
這時候就很容易犯下決策的錯誤,如果你沒有把「先勝後戰」的思維,把它訓練成你自己的本能,那你就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
比如說吧,你在正常的狀況底下,你知道自己不應該賭博,因為整個概率上來說你一定會輸,但如果你哪一天自己的心情很煩躁,或者是很鬱悶的時候,你可能就去了!
所以呢,可能在這一方面的修煉,你就要常常去覺察自己的情緒,讓情緒不會干擾你的決策品質;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當你情緒太過高昂,或者是太過低落的時候,不要做任何重要的決定!
而第三個原因我個人覺得更可怕,就是呢你過去有成功的經驗,勝利的經驗會讓你盲目。
如果你經歷了一段連續的勝利,你很有可能會變得無視於風險;因為你會覺得自己是正確的、自己是對的!
然後呢,你甚至要告訴自己,我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了,所以呢,我的風險管控能力越來越好!
也就是說,當你對自己的勝利跟成功,變成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時候,你就會在不預期的地方跌一大跤;而且跌的這一大跤,很有可能是你再也爬不起來的!
這就像是有很多企業或者個人,在面臨連續的成功之後,一下子突如其來的風險或倒閉,往往是讓他措手不及、無法反應的!
而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有一些事本身就是特別的危險;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創業。當你決定要創業投入一個項目的時候,其實沒有辦法有任何人可以保證你一定賺錢。
然而呢,你要怎麼樣在一邊走、一邊找到成功的機會,跟你先想清楚風險控管,然後找到成功的機會,再適當的去投入,這中間要有平衡的。因為光譜上,你一定要能夠保證100%勝利再投入,那基本上不會有你的機會。
可是現在麻煩就在於,你要怎麼樣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況底下,把風險的管控,跟成功的可能性,去做好一個平衡?
所以呢,關於這個部分要我說啊,就兩個。第一個,如果你不得不面對創業的時候,它就是一個你人生的修煉。
沒有人能告訴你答案,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我們只能不斷的覺察自己的情緒,小心那種理所當然的想法!
要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沒有必要不要創業。不要因為你身旁的人的鼓吹,也不要因為媒體報道,造成你衝動的辭掉的工作。
其實人最怕的喔,就是你拼了一身勝利無數,但是卻再一次倒下之後,再也無法爬起來。一次的失敗,讓之前所有的成功都灰飛煙滅,或者是一次失敗,讓未來的日子沒有翻身的可能。
要避免這樣的悲劇,我想今天所聊的,怎麼樣「先勝而後求戰」的思維方式,會是你我重要的修煉。
至少以我現在領悟來看的話,就是做好所有必要的功課,然後再投入任何資源的時候,控管好你的風險,絕對要忌諱的就是「理所當然」。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會幫助你回到根本的,去理清自己跟金錢的關係。
有時候我們在面對跟錢有關係的事情的時候,沒有辦法冷靜、沒有辦法客觀、沒有辦法「先勝而後求戰」。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受到很多過去的經驗、無意識的、情緒的影響,而這一門課呢,會幫助你好好的看待,跟面對這一切的功課,並且用具體的方法幫助你,重新建立起自己跟財富的關係。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一門課的最後優惠期限,在2月29號的晚上12點就截止了!所以呢,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歡迎你把握這最後的優惠期限。
希望呢,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多數無知例子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近年來特區政府工作變得越來越簡單,每天就是發言攻擊假新聞、陰謀論,然後動用內地黨媒助拳。最近全民檢測便是典型例子,即使用到黨媒黨官,最後市民選擇仍然是不信任政府。至於警察的發言或新聞稿,也同樣將一切問題歸咎抹黑、假新聞及陰謀論。在他們眼中,黃絲是一群刁民、偏執狂或政治盲目狂熱分子。
對他們而言,7.21、8.31、新屋嶺,陳彥霖、周梓樂死亡事件是攻擊警察的陰謀論炒作,面對質問總是擺出一副嗤之以鼻的態度。但究竟政權本身有沒有反省過他們眼中的「陰謀論」是如何產生,市民為何會接受。他們當然不會,因為政權也同樣以「陰謀論」去面對反送中,認為整個反送中運動背後有一個無處不在的「外來勢力」在操控,幕後控制所有宣傳、IT、街頭運動、議會等策略。究竟「陰謀論」是如何在香港社會蔓延呢?
其實,人的本性就有猜疑心,而且從「陰謀論」角度看問題的,也不是甚麼無知之徒,反而很多是關心社會、相信正義、善惡二分的普羅大眾。上述的觀點來自「陰謀論」心理研究權威Rob Brotherton的作品《Suspicious Minds: Why We Believe Conspiracy Theories》,中文版名字叫《為什麼我們會相信陰謀論?》作者認為普羅大眾相信陰謀論,根本是社會的常態,正如你向好友發了個短訊,遲遲不獲回覆,這時你想是否上次見面時說過某句話得罪了他,或是思疑對方是否在疏遠自己,實情是對方可能在忙罷了。相信陰謀論不等如偏執,「當你在懷疑別人不值得信任時,尤其是權威當局,你就可能不太採信『官方』的說法。如果你認為多數人都有邪惡的動機,你自然會覺得陰謀論很有道理。偏執向來與陰謀論如影隨形,但陰謀論並不專屬於偏激人士,因為偏執並非是偏激人士專屬的個性。」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劉細良 #城寨 #讀書好 #陰謀論 #假新聞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多數無知例子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近年來特區政府工作變得越來越簡單,每天就是發言攻擊假新聞、陰謀論,然後動用內地黨媒助拳。最近全民檢測便是典型例子,即使用到黨媒黨官,最後市民選擇仍然是不信任政府。至於警察的發言或新聞稿,也同樣將一切問題歸咎抹黑、假新聞及陰謀論。在他們眼中,黃絲是一群刁民、偏執狂或政治盲目狂熱分子。
對他們而言,7.21、8.31、新屋嶺,陳彥霖、周梓樂死亡事件是攻擊警察的陰謀論炒作,面對質問總是擺出一副嗤之以鼻的態度。但究竟政權本身有沒有反省過他們眼中的「陰謀論」是如何產生,市民為何會接受。他們當然不會,因為政權也同樣以「陰謀論」去面對反送中,認為整個反送中運動背後有一個無處不在的「外來勢力」在操控,幕後控制所有宣傳、IT、街頭運動、議會等策略。究竟「陰謀論」是如何在香港社會蔓延呢?
其實,人的本性就有猜疑心,而且從「陰謀論」角度看問題的,也不是甚麼無知之徒,反而很多是關心社會、相信正義、善惡二分的普羅大眾。上述的觀點來自「陰謀論」心理研究權威Rob Brotherton的作品《Suspicious Minds: Why We Believe Conspiracy Theories》,中文版名字叫《為什麼我們會相信陰謀論?》作者認為普羅大眾相信陰謀論,根本是社會的常態,正如你向好友發了個短訊,遲遲不獲回覆,這時你想是否上次見面時說過某句話得罪了他,或是思疑對方是否在疏遠自己,實情是對方可能在忙罷了。相信陰謀論不等如偏執,「當你在懷疑別人不值得信任時,尤其是權威當局,你就可能不太採信『官方』的說法。如果你認為多數人都有邪惡的動機,你自然會覺得陰謀論很有道理。偏執向來與陰謀論如影隨形,但陰謀論並不專屬於偏激人士,因為偏執並非是偏激人士專屬的個性。」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尋找以色列 - 足本版】日日炮彈聲送飯 港夫婦耶路撒冷開麵店女兒當兵「呢度係全世界最安全地方!」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yfMJ1OOPK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癌妻疑腫瘤增大再入院】林子博心力交瘁 感激汪阿姐報紙包錢相贈渡難關(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gk83T58fTIs)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頭條動新聞】孕婦被拉跌 社會關注度不及細So與美斯《頭條動新聞》Ep.6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4MaqWS-XFEc)
#果籽 #劉細良 #城寨 #讀書好 #陰謀論 #假新聞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